教育学与教师的成长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32289426 上传时间:2021-10-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育学与教师的成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学与教师的成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学与教师的成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与教师的成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与教师的成长(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教育学与教师的成长O郭禾 摘要当前,针对教师教育方面的教材是为实现教师从教育学转向日常工作而提供的,充分提高了教师教育学方面的思维方法以及角度,最大限度的拓展了教育学的范围。理想的教育学教材不是以专家的角度出发,而是站在教师的立场上考虑。本文分析了教育学对教师成长的价值以及教育学的素养,明确了教育学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学;教材;教师 作者简介郭禾(196-,女,硕士,武警福州指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工作。(福建福州350001) 一、重新打造以教师为基础的教育学 一直以来,教育学都有明确的基本内容,那就是:教育学是为教师所服务的,

2、且教师就是教育学最初的基本思考点之一。现在伴随着教育的多格化发展,原来以教师为读者的教育学己不再适用于现代的教育,越来越多的人对此表示怀疑。但是,教师为读者的教育学在现代仍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共他的内容可以取代之。原因有以卜几点。 1.自身发展不成熟。教育学本身的发展还无法与经济学或共他学科一样有足够的魅力,没有办法成为大众或是不一样从业者的内在需求。虽然说教育学可以吸引一部分百姓,但大多数人都会在这一生中承担起家庭教育的义务与责任,完成身为教育者的义务。但要将可能性转变为现实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2.如果教育学不能掌握好教育主要服务的对象,那么教育的意义以及价值就不

3、清晰。摆在教育学面前的是通过教育来实现一个人生命的成长、发展。但如果离开了教师的学习、实践,只是借以职业教育研究者或是非职业教育者的努力是无法完成的。所以,以教师为基本是教育学的根本所在。 可是,音附全教师对于自己的这种责任却没有清楚的认识到。简单来分析,从课程的内容去理解,在教师教育的所有课程体系中,教育学无法引起他们的重视。对于很多教师而言,教育学的课程考试都是靠死记硬背的。要改变这样一种情况首先需要考虑到的就是从教育学的教材为着手点。教师为基本的教育学教材可分为以卜二种:以教育学的基础问题、结构、范围为基本的教育学,它可以提供给教师全面了解并掌握教育学的相关内容;为教师实现从教育学转变为

4、日常工作的方法;充分提面教师教育学方向的思维方法的思维方法以及角度,最大限度地拓展教育学的范围。 将上述二种类烈的教材进行有机结合即是最优5 / 5秀的教育学类的教材。但是,现在的教育学功能都是主要将重点放在第一类中。研究转化的过程与机制作为教育学功能的理论性而言,目前教育学在研究方面不多,只是理论与理论一致,技术与技术一谈,两者无法联系。而对于角度以及思维的方式来说一门学科的存在价值大小,首先在于是否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定的观察问题的角度以及思维方法,但现在的教育学教材是将基本状态的各种各样的教育观点、理论结合,但却没有站在教育学的基本角度出发。作为教育学教材的使用者教师而言,面对一种无法提供

5、相应角度以及思维方法的教育学是无法起到作用的。 一个适合现代教师所需的教育学教材是以教师为中心和出发点的,理想的教育学教材可以让老师感受到教育学实际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起着重要的作用,让教育学变的具有针对性,让教育学具有创造空间的作用。 一、教育学对于教师成长的价值分析 教育学体现了对于教师教书育人的意义以及成长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卜几个方面。 1.通过教育学的内涵中,获得强烈的生命感。教育学的基本品格与智慧是关注生命实践,这也是教师的核心理论:一直永远地将学生的生命当成生命。如果教师可以理解这一种生命感。他就会把对于人性以及生命的发展和日常的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分析并理解学生的发展和自身的发展。

6、这种生命感不是虚拟的,而是可以与教师的教学设计、过程相融合的。 2.通过教育学的时代感中得到现实感。教育学的理论实际上就是人类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自我的突破,从对历史的了解中不断创新的实践的方法。教师学习以及参透教育理论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的超载和突破。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学理论是实践活动中的新思维方法、新价值观以及目的性要求而构成的实98中国成人教育CHINA ADULT EDUCATION践活动的内在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即为教育理论对于实践思想性的引导。 3.通过教育学的系统性获得逻辑感。逻辑是理论形态的教育学原理的基本品格。教育的基本构造有利于教师在不同的概念以及范围和原理中建立起内在相

7、关的联系,对于教师完成简单至复杂、点至系统的思维过渡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通过教育学的开放,获得一种境界的感觉。教育学所研究的对象决定着教育学的思想开放程度。教育学一直以来一直试图吸收原己存在的各种和人发展有关的思想,引入到转化至有意识地影响以及改变人的发展。教育学的境界由此而来:不断地追求完善理论的方法、完善实践的手段;不断地追寻他人与自我生命的完善。与此同时,教育学思想的开放是要受到时代的精神影响,又不被时代所束缚。 5.通过教育学思维的穿透性获得现实透析。教育学思维的形成目的与作用不是思维本身,共指向是与教育生活相关的现实III_界。这种透析感指向了教师的自我发展,透析了在自我

8、教育的教学中体现出了相应的思维方法、行为、生活方式。 二、如何提高教师关于教育学的相关素养 教育学的教育任务是要激发出教师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判断能力,让教师形成良好的教育素养,共内容如卜。 1.重视时代的改变。对于教师而言,不能只做到保守,而是应该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掌握好人与时代的关系,学校改革与时代的关系,学校和自己的关系。明白时代在教育中对学生发展所可能造成的影响,在时代的变化中,不断积累自己的经验,主动去发现与时代精神相符合的学生生命的发展与自我之路。 2.真实、深刻地体会。生命的最基本特征就是体会,这也是教师在学习、运用教育学理论中所有的基本涵养。教育学本身就是体会。第一,许多理

9、念都是汇集了实践者体会的产物。带着体会的理论和无体会的理论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共次,有效运用教育学的思想。教师的教育体会是丰富的,共素养在于它不单单要求有丰富、真实的体会,而且还要深刻。这种深刻指的是可以触及教育的生命成长以及本质的,可以将体会到的思想转化至自我的教育实践中。 3.了解教育思想的历史、现有状况。与共他的学科一样,教师也要对自己的本学科专业的发展历史有所了解,教师的教育学的素养也是要求教师对于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历史要了解清楚。特别是对于教育学在于不同时代的发展关系,包括各个时期的主流思想、主要代表人物、著名的著作和这些在教育学的发展史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对于教育学的现有状况,特别

10、是对于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总体,包括每个分支的学科、交叉的学科的组成也应该有着基本的了解。教师可以从这些内容中找到自身的研究方向与实践的重心。 4.掌掘基础问题。在教育学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出了非常多的理论学说,但这些学说都离不开一个基本点:怎么通过教育促进并实现人的生命成长发展。通过这一问题引申出教育学所探究的二个问题:第一,促进生命的成长、发展包括哪些方面;第一,什么环境与条件影响了一个人的生命成长、发展;第二,如何改造、选择环境与条件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的生命成长、发展。这些问题中,都含有了人、社会、教育二个方面的内容。只有掌握了这些问题所存在的基本,才能真正掌握教育学的核心。 5.重建理性内容。教

11、育学素质的获取,首先带给教育的变化就是让自己的教育生活与理性并行。教师学会用反思的态度对看待自我的教育行为,在反映的能力与意识增加的同时也会了解怎样对于自己的重建,学会重新创建自己的学生观,重新创建自己的教学的价值观、教学的过程、教学的评价观,重新创建自己的思维方法、行为方法、生活方法。 6.持之以恒的精神。一直以来教育学都着力于对生命的成长以及个人的发展进行影响和改变。但在现实的生活中,最难的事业就是对一个人的改变。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不安都和此有关。而在这种情况卜,就需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在每一次的教育行动、反思、重新创建的过程中,把教育的影响漫漫渗透至学生的生命中。而这种

12、精神与表明了教育不能是快速形成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体现出了教育的价值所在。同时,要可以将教育学的思想转变成为日常的教学实践,而这个过程非常漫长的艰难,同样也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 7.不停卜地探索。教育学所追求的是一种生命的健康完成与成功的发展,这不单单是对于学生的要求,更是对教师自我的要求。而这种生命的主动发展与完善的连续与终身性是不会停卜的。这就表明,教师不能因为年龄的增加、地位的提高等原因而停卜了自我反映与重新创建的步伐,而是应该不停地进行探索。这也表明,教师可以不断地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始终有着超越现实并接受挑战的勇气,有着提出新教育理念以及创新教育方法的追求。 8.智慧的贯通与转换。教育学是融会贯通的。在运用以及学习的过程之中,教育学的素养是要求将贯通与转换表现在以卜方面的内容:第一,学会将各种CHINA A蒜男盛糯0 99 温馨提示:最好仔细阅读后才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