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结构设计教学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2268607 上传时间:2021-10-13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9.8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剪力墙结构设计教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剪力墙结构设计教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剪力墙结构设计教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资源描述:

《剪力墙结构设计教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剪力墙结构设计教学PPT(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7章 剪力墙设计剪力墙结构布置第二章剪力墙的计算第五章荷载效应组合第四章 (强墙弱梁、强剪弱弯调整)剪力墙墙肢和连梁的设计(配筋)本章 剪力墙结构布置与计算-回顾与提高 剪力墙抗震特点和几个基本概念墙肢设计连梁设计 剪力墙设计的例题剪力墙中的钢筋和边缘构件水平分布钢筋垂直分布钢筋端部钢筋剪力墙结构截面设计的过程与内容n一、剪力墙结构布置概要(复习与补充)n二、剪力墙计算过程概要(复习)n三、剪力墙墙肢截面设计q剪力墙的破坏形态q截面设计原则和措施延性剪力墙q控制截面和底部加强区q剪力墙中的钢筋q边缘构件1.双向布置2.剪力墙布置成T型、L型、I型3.上下连续:贯穿全高、避免刚度突变。4.左右

2、对称:可减少结构的扭转。5.避免错洞:洞口宜成列布置,成明确的联肢墙6.控制间距:不宜过宽也不宜太密:大开间 68m(宜采用),小开间34m7.独立墙肢不能过长(总高度/墙段长度2, 8m)8.各墙肢长度宜均匀,不宜单墙肢刚度过大一、剪力墙结构布置概要(复习)简单、规则、均匀、对称框-剪体系中剪力墙的布置原则(P.17)n双向布置双向布置:剪力墙平面外刚度很小n对称布置对称布置:尽量保证刚心和质心重合n用用T/I/L型型:增加整体刚度(带边框)n贯通全高贯通全高:刚度突变会导致的薄弱层与剪力墙的要求相同n靠外布置靠外布置:增加抗扭能力(过长的框架不宜)n限制间距限制间距:限制平行墙的间距,减少

3、因楼板水平变形不均匀导致对框架柱的不利影响一般原则:均匀、分散、对称、周边n框剪结构中框架和剪力墙的布置要各自满足框架布置和剪力墙布置的要求。框架剪力墙结构实例n上海宾馆平面布置靠外布置薄弱位置剪力墙的尺寸和各部分名称墙肢高度(梁的跨度)墙肢厚度(截面宽度bw)连梁高度连梁宽度连梁跨度墙肢长度(截面高度hw)联肢墙为墙段长度小开口墙为墙肢长度n500墙肢长度8m跨高比小于2.5,按连梁设计 跨高比大于5,按框架梁设计跨高比在2.5 5,酌情考虑。剪力墙墙肢厚度和混凝土强度n160mm是最小的可能厚度(大于3.2m按h/20).n电梯井墙肢厚度不宜小于160mm160mmn底部加强区厚度同时满足

4、不小于200mm或h/6。n剪力墙墙肢混凝土强度C20C20n结构布置时以上步骤就已经完成。否则无法进行结构计算。n墙肢的尺寸和材料要受轴压比和剪压比控制(见后)n剪力墙墙肢钢筋:分布筋、箍筋HRB235(I级),其它HRB335(II级)h层高墙肢的长度-补充阅读材料剪力墙门窗洞到边缘的尺寸要求n上图中兰框中为门窗洞n距外横墙600,距外纵墙300,距内墙150。两洞间500mm二、剪力墙计算过程概要(复习)1.各片剪力墙荷载的计算q竖向荷载按受荷面积(从属面积),不产生弯矩和剪力q水平荷载按等效抗弯刚度分配到各墙肢2.各片剪力墙在分得的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q整截面墙和整体小开口墙材料

5、力学方法q联肢墙(双肢墙)连续化方法q壁式框架带刚域D值法3.内力组合:1.轴力和弯矩设计值:偏心受压构件,组合方法与框架柱相同2.剪力设计值:只考虑水平荷载产生的剪力4.调整获得内力设计值q墙肢:强剪弱弯调整 (比较:框架柱需要进行强柱弱梁调整)q连梁:强墙弱梁调整、强剪弱弯调整。q边缘构件设计结构计算H1G1GkHknF1FkFEknnFF三、截面设计原则和措施延性剪力墙(P.178)n墙肢:计算时当做悬臂梁,设计时当作柱(压弯构件)q1、强墙弱梁(破坏机制):连梁先于墙肢屈服(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联系梁同样要弱于剪力墙)q2、强剪弱弯:包括塑性铰区域在内任何区域均不能出现剪切破坏和锚固破坏

6、。充分发挥抗拉钢筋的延性。q3、限制轴压比和剪压比 q4、设置边缘构件 q5、尽可能出现大偏压;不能出现小偏拉。q6、剪力墙的破坏形态与剪跨比有关(中)高墙n连梁q1、强剪弱弯 连梁也同样要强剪弱弯q2、抗剪配筋 n配筋形式交叉斜筋n大配筋量q3、剪压比控制连梁尺寸剪力墙墙肢的破坏形态n注意区别:变形形式与破坏形态不同。n剪力墙内的剪力很大,墙肢越长剪力越大。希望的形式希望的形式1.墙底部发生剪切破坏2.墙体发生剪切破坏3.墙肢之间连梁的剪切破坏原因:连梁跨度小,高度大,形成深梁,导致剪切型脆性破坏特点:X型剪切裂缝,在房屋1/3高度处的连梁破坏更为明显。处理方法:设置交叉斜筋或交叉暗撑。连梁

7、的交叉暗撑n连梁的类型代号:nLL连梁;LL(JC)有交叉暗撑;LL(JG)有交叉钢筋。对比:砌体结构墙体的破坏n台湾大地震:窗间墙剪切破坏对比:砌体墙的震害底部加强区(P.178)主要控制截面n塑性铰区:底部高度等于截面高度的范围n底部加强区(抗规6.1.10) :含塑性铰区在内。q高于24m:底部加强区 = max总高度/10, 底部两层高q小于24m:一般情况下为底部一层层高。q底部加强区高度从地下室顶板算起。n控制截面:底部加强区;尺寸、材料、配筋量改变的截面n对加强区的特殊处理q适当提高抗剪承载力q对轴压比有较高的限值q特殊的构造措施新规范中底部加强区的相关规定剪力墙中的钢筋n图中为

8、双排配筋。抗震要求不能单排配筋。厚度大时,中间素混凝土过厚,可设三排甚至更多。n竖向分布钢筋象梁的腰筋,水平分布钢筋象柱的箍筋。但是计算结构承载力时要考虑分布钢筋。n墙端部有边缘构件,旨在提高端部混凝土的抗压能力。拉筋拉筋箍筋箍筋水平水平(横向横向)分布筋分布筋抗剪抗剪竖向分布筋竖向分布筋抗弯抗弯端部纵筋竖向抗弯边缘构件剪力墙施工-未浇筑混凝土前剪力墙支模板拆除模板后的剪力墙n拆除模板后的剪力墙n剪力墙(抗震墙),其抗震作用和效果特别显著剪力墙截面配筋的特点和计算内容n剪力墙承受轴力、弯矩、剪力的共同作用,它符合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的基本规律。不同的是:n1、与柱相比,剪力墙的截面薄而长,除了端

9、部纵筋外,沿截面长度方向布置分布钢筋(竖向和水平) 。n2、剪力墙的截面抗剪问题较为突出。这使得剪力墙和柱截面的配筋计算与构造都有所不同。n剪力墙配筋计算内容剪力墙配筋计算内容:q竖向钢筋(竖向分布钢筋和端部钢筋)抗弯,需要进行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q水平钢筋抗剪,需要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计算。q必要时,还要进行抗裂度或裂缝宽度的验算。q楼层间剪力墙有时还应作平面外承载力的验算。剪力墙的两类边缘构件(P.189-191)n边缘构件:q约束边缘构件(Y):特殊要求采用,需计算配筋q构造边缘构件(G):一般要求采用,按构造配筋(满足承载力)n作用:提高墙肢端部混凝土极限压应变,改善剪力墙的延性。n

10、类型:暗柱(AZ)、端柱(DZ)、翼墙(YZ)、转角墙(JZ)设置边缘构件的要求构造边缘构件施工图实例n角柱(SATWE输出)构造边缘构件施工图实例n翼墙约束边缘构件施工图实例nJZ=转角墙;AZ=暗柱;约束边缘构件施工图实例-端柱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基础实例n绿色的为剪力墙n黄色的为柱和承台此处单独设计基础墙放在梁上没有另设基础剪力墙水平钢筋锚固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工作状态n平面内承载力和刚度很大,平面外承载力和刚度很小。n承受平面外变形时处理方法有:q增加垂直方向剪力墙、扶壁柱、暗柱、插入型钢墙肢的设计n此前已经完成计算、轴压比、剪压比轴压比、剪压比验算。n1、确定截面内力组合设计值(荷载效应S)

11、q强剪弱弯调整(本章)n2、正截面承载力(R=弯矩)q中间部分按构造要求配竖向分布钢筋q按承载力和压弯构件设计端部钢筋q检查端部是否同时满足边缘构件的构造要求q配构造边缘构件的箍筋。n3、斜截面承载力(R=剪力)n4、构造措施7.2.1 内力设计值选取n控制截面:q墙底截面:弯矩最大,底部加强区(高度截面高度)q尺寸(厚度)改变处截面q材料改变的截面(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或钢筋配筋)n强剪弱弯调整:增加剪力的组合设计值。n强墙弱梁调整:计算前降低连梁刚度。强剪弱弯调整:增加剪力的组合设计值wvwVVn乘以放大系数以后,剪力设计值已经增大了。夸大了困难,增加了安全性。n弯矩并没有增大,间接实现了强

12、剪弱弯。底部加强部位墙肢最不利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底部加强部位墙肢的剪力设计值墙肢剪力放大系数(一、二、三、四级分别为1.6,1.4,1.2,1.0)高规中规定的调幅组合之前n1、框架梁(连续梁)在竖向荷载下的内力调幅(方法(1) 4.6.5节)。n2、框-剪结构中框架的内力调整(方法(1) 5.4.4节)。n3、框-剪结构中框架与剪力墙之间的联系梁的调整(方法(2) 5.4.4节)n4、联肢剪力墙中连梁的调整(方法(1)或(2) 7.3.1节)。n5、强剪弱弯、强柱(墙)弱梁调整(方法(1)在组合以后进行 第6章和第7章)两类调整方法两类调整方法(1)内力乘以系数(调幅): 内力乘以系数(大于1

13、或小于1) (2)计算中降低杆件刚度(调刚度):构件刚度小则内力小。各种调整的分类归纳n1、计算时调整q框架与剪力墙之间的联系梁刚度降低(会降低弯矩设计值)q限制框架承受的剪力不低于底层总剪力的20等(会增加框架内力的设计值可虑实际可能发生的情况,偏于安全)n2、组合前调整q框架梁端弯矩调幅(会降低弯矩设计值)n3、组合以后(截面设计时)调整q强柱(墙)弱梁q强剪弱弯n实际采用的设计值是完成所有调整后的值得到了S S抗震要求的调整组合以后n基本思想:获得内力的组合值以后,再根据强剪弱弯,强柱(墙)弱梁等要求得到调整后的内力设计值用于设计。n剪力墙要求的调整q墙肢按强剪弱弯调整q连梁按强剪弱弯调整n框架要求的调整q强柱弱梁调整q强剪弱弯调整(梁和柱均需要调整)剪力墙的一个实验和结果不同边缘构件的墙剪力墙的一个实验和结果轴压比轴向力墙底部钢筋应变分布图n图中分别列出开裂、屈服、极限破坏时的纵筋的应变(数据为10-6)n括号内为最外侧受拉钢筋达到屈服时的应变2.061.470.110.050.2墙底部钢筋应变分布图n开裂、屈服、极限破坏nHRB400级钢筋焊接网剪力墙试验研究,混凝土,2 0 0 2 年第7 期(总第153期)1.330.80.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