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第3专题:微粒间作用力与物理性质第1-4单元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2260816 上传时间:2021-10-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8.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教版高中化学第3专题:微粒间作用力与物理性质第1-4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第3专题:微粒间作用力与物理性质第1-4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教版高中化学第3专题:微粒间作用力与物理性质第1-4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中化学第3专题:微粒间作用力与物理性质第1-4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中化学第3专题:微粒间作用力与物理性质第1-4单元(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3专题:微粒间作用力与物理性质第一单元 金属键 金属晶体一、本单元的地位在大纲中,对于金属键的要求是理解金属键的定义,能用金属键的自由电子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对于金属晶体的要求是知道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方式,了解常见金属晶体的晶胞结构。二、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能说明金属键的形成,能根据金属键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金属晶体类型与性质的关系。【教学难点】:金属晶体结构模型三、阶段教学建议【课时分配】:金属键与金属特性(1课时),金属晶体(1课时)【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强,比较抽象,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图表、模型等教具进行教

2、学,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握好教学的尺度,不能随意的拓展。教材的顺序是先讲金属键,再讲金属晶体。教学中也可以尝试先讲金属晶体,再讲金属键,金属晶体的概念建立起来了,金属键也就会水到渠成,并为深化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夯实基础。金属键和金属晶体的概念比较抽象,教材在处理是充分运用形象的彩图以及类比手法,联系历史,从古到今,由猜想、思辨到现代物理科技手段的运用,层层递进,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使金属键和金属晶体概念清晰牢固地扎根于学生心中。【课时分配】:金属键与金属特性(1课时),金属晶体(1课时)【教学建议】:1、金属键教学建议如下:(1)、金属键概念的形成是本单元

3、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书本28页交流与讨论,同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展示实物,播放有关金属应用的录像,增强学生对金属物理性质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图表形式,让学生归纳出金属的共同物理性质,如容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等。再讨论金属通性与金属结构间的关系,进而提出金属键概念。【典型例题】例1金属的下列性质中和金属晶体无关的是A良好的导电性B反应中易失电子C良好的延展性D良好的导热性解析:备选答案A、C、D都是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这些性质都是由金属晶体所决定的,备选答案B,金属易失电子是由原子的结构决定的,所以和金属晶体无关答案:B例2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的原子具有还原性

4、,离子只有氧化性D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显正价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不相同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金属晶体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金属元素的性质特征,着重考查共性之外的特性A项因多价金属的低价金属离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错B项中,因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很少,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小,只能失电子,不能得电子,所以在其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是正确的C项:有变价的金属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其化合价不同但没有变价的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相同,所以不完全正确D项:Hg在常温下为液态,所以不正确答案:B例3物质结构理论推出:金属晶体中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叫金属键金属键越强,

5、其金属的硬度越大,熔沸点越高,且据研究表明,一般说来金属原子半径越小,价电子数越多,则金属键越强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镁的硬度大于铝B镁的熔沸点低于钙C镁的硬度大于钾D钙的熔沸点高于钾解析:价电子数AlMg,原子半径AlMg,所以Al的金属键更强,所以A的说法错误Mg和Ca的价电子数相同,而原子半径MgCa,所以金属键的强弱MgCa,所以B的说法错误价电子数MgK,原子半径MgCaK,所以C的说法正确价电子数CaK,原子半径CaK,所以D的说法也正确答案:AB例4关于金属元素的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正价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相应的离

6、子氧化性越弱金属元素只有金属性,没有非金属性价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的金属性越强离子化合物一定含金属元素A B C D全部解析:变价金属元素在处于低价态时有还原性,如Fe2,所以此项错正确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通常失去电子而显示正价正确金属性越强的元素,其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越强,相应的其离子得电子的能力越弱,氧化性越弱Al、Zn等元素既有金属性,也有非金属性,此项错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取决于其失去最外层电子的难易程度,与价电子的多少无关,此项错铵盐为离子化合物,但不含金属元素,此项错答案:B2、金属晶体教学建议如下:1、金属晶体结构比较抽象,是学生形成金属键概念过程中的难点,对这一难点要分散突

7、破。如先分析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数比较少,容易失去电子变成金属离子和电子,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带正电荷的金属离子为什么没有排斥开来,反而堆积成晶体,原因只能是金属离子间存在反性电荷的维系带负电荷的自由移动的电子(运动的电子使体系更稳定),且这些电子不是专属于某几个特定的金属离子。尽管每个电子的运动都是随机的,但是大量的价电子运动统计的结果是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晶体中,每个金属离子都均等的享用所有价电子,但都不可能独占,这就是金属键的核心思想。2、对于金属的导电性与金属晶体结构关系的教学,可采用多媒体动画来演示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运动状态所发生的变化,从而使学生对金属导电的本质有直观的认识。对

8、于金属的导热性与金属晶体结构的关系的教学,应避免平铺直叙地将金属导热性与自由电子和金属离子的碰撞关系和盘托出。建议引导学生讨论:金属晶体受热过程中粒子运动情况如何?这些粒子是通过什么方式传递热量的?热量传递方向及最后整个金属晶体稳定高低怎样?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加深学生对金属导电性、导热性的理解。金属延展性与金属晶体结构的关系,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步入微观世界,从金属晶体结构的微观角度理解金属的延展性。3、晶胞是学习晶体的关键。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形成晶胞与晶体的关系。要让学生能够理解晶胞的平移性、并置堆积的概念。关于金属晶体堆积方法和各种原子在晶胞中所占份额的教学,首先要利用教材设

9、计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等经球的紧密堆积有多种可能性,然后再给出金属晶体的六方堆积、面心立方堆积和体心立方堆积三种常见的堆积方式所对应的晶胞模型,并讨论其中各种位置上的原子在晶胞中所占的份额。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结合模型通过自主探究活得有关知识。【典型例题】例11986年,瑞士两位科学家发现一种性能良好的金属氧化物超导体,使超导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此两位科学家获得了1987年的Nobel物理学奖。其晶胞结构如图。 (1)根据图示晶胞结构,推算晶体中Y,Cu,Ba和O原子个数比,确定其化学式 (2)根据(1)所推出的化合物的组成,计算其中Cu原子的平均

10、化合价(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为Y+3,Ba+2,Cu+2和Cu+3)试计算化合物中这两种价态Cu原子个数比答案: (1)YBa2Cu3O7 (2)Cu2+:Cu3+=2:1例2某不纯铁片可能含有Mg、Al、Cu等金属杂质,取这种铁片5.6 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得到02g氢气,则该铁片中( ) A.一定不含杂质 B.一定含金属铝 C.一定含有金属铜 D.一定同时含有四种金属答案:C 解析:由反应Fe2+知:5. 6 g纯铁跟足量稀盐酸反应,可得到0. 2 g。根据平均量的含义知杂质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且一定有5. 6g 杂质生成的少于0.2g,(包括等于0)的和每5.6g杂质生成的多于0.

11、2g的。显然杂质中一定有铜,而且 Mg、Al至少有一种。例3钛(Ti)因为具有神奇的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常温下钛不和非金属、强酸反应。红热时,却可与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反应。钛是航空、军工、电力等方面的必需原料。地壳中含钛矿石之一称金红石(),目前大规模生产钦的方法是:第一步:金红石、炭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通入氯气制得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第二步:在氩气的气氛中,用过量镁在加热条件下与反应制得金属钛。 (l)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简述由上述所得产物中获取金属钦的步骤_。答案:第一步:炭粉 第二步:(1) (2)加入足量盐酸,除去过量金属镁,

12、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固体得金属钛高二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阶段教学分析专题三(第二单元 离子键 离子晶体)阶段教学分析第二单元 离子键 离子晶体【本单元的地位】本单元内容是在必修2离子键的基础上展开的,通过利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归纳,加深学生对离子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的理解,充分体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化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训练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勇于向未知世界挺进。【本单元的重点】1、离子键的有关概念、特点及强弱的判断;2、晶格能的概念,影响晶格能大小的因素以及晶格能对离子晶体物理性质(硬度、熔沸点)的影响,预测离子晶

13、体熔点高低顺序;3、能熟练运用电子式表达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4、认识几种典型的离子晶体【本单元的难点】 晶格能的应用和常见离子晶体中离子的配位数;认识NaCl、CsCl的晶体结构特征【课时分配】离子键(1课时)、离子晶体(1课时)、【单元教学建议】1、“离子键”教学建议:(1)以课本P34“你知道吗?”栏目中的两个问题,帮助学生回忆必修2所学离子键的有关概念及形成条件引入新课,复习用电子式表示一些简单离子化合物及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分析阴、阳离子之间所存在的作用力以及它们对形成离子键的贡献。利用教材中氯化钠的晶体模型,组织学生交流与讨论,并通过与金属键和共价键的对比,使学生对离子键无方向性和饱

14、和性有正确的认识。2、【典型例题】:(注:典型例题应代表本知识点的最高要求,也可以看成是统一考试时本知识点的的难度最高要求)1、下列各对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 )ANaCl和NaOH BBr2和H2CCCl4和FeCl3 DCO2和SiO22、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键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B.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 C有些离子化合物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D.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4、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CO2 CaBr

15、2 Na2O2 CH42、“离子晶体”教学建议:(1)介绍衡量离子键强弱的常用数据晶格能,充分利用课本P36表32中的数据,组织学生交流与讨论,让学生亲自发现离子电荷(主要因素)、半径对晶格能大小的影响规律。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启发学生讨论归纳两种类型晶体结构形成的初步知识,教学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2、【典型例题】:(注:典型例题应代表本知识点的最高要求,也可以看成是统一考试时本知识点的的难度最高要求)1、NaF,Nal,MgO均为离子化合物,根据下列数据,这三种化合物的熔点高低顺序是( )物质NaFNaIMgO离子电荷数113 m2.313.182.10A

16、. B. C. D. 2、已知CsCl晶体的密度为,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相邻的两个Cs+的核间距为acm,如图所示,则CsCl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为( )A B C D3、1mol气态钠离子和1mol气态氯离子结合生成1mol氯化钠晶体所释放出的热能为氯化钠晶体的晶格能。(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能直接表示出氯化钠晶体晶格能的是 。ANa(g)Cl(g)NaCl(s) HBNa(s)1/2Cl2(g)NaCl(s) H1CNa(s)Na(g) H2DNa(g)eNa(g) H3E1/2Cl2(g)Cl(g) H4FCl(g)eCl(g) H5(2)写出H1与H2、H3、H4、H5之间的关系

17、式 。氧化亚铁晶体结构跟氯化钠晶体结构相似,则:(3)氧化亚铁晶体中,跟二价铁离子紧邻且等距的氧离子个数是 。(4)若氧化亚铁晶体中有3n个二价铁离子被2n个三价铁离子所替代,该晶体中氧离子的数目将 (填“减少”、“增多”或“保持不变”)。高二化学选修(化学结构基础)阶段教学分析专题三第3单元 共价键 原子晶体 阶段教学分析一. 本单元的地位本专题内容是在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以及必修模块中所学化学键知识基础上介绍的,应充分利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来引入新知识.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强,比较抽象,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训练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通过本专题所涉及的各种类型的微粒间作用力及物质

18、性质的影响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使知识系统化.二. 本单元重点和难点【本专题的重点】1理解共价键的实质,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2.能用键能、键长、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3.理解键能与化学反应热之间的内在联系4.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本专题的难点】1. 键和键模型的理解2. 共价键的键能强弱与极性强弱之间的区别3. 典型原子晶体的结构三. 阶段教学建议【课时分配】共价键的形成 1课时共价键的类型 1课时共价键的键能与化学反应热 1课时原子晶体 1课时【单元教学建议】1“共价键的形成”教学建议(1)本单元知识理论性比较强,要求教师充

19、分运用多媒体把抽象的理论问题具体化,深奥的知识简约化,结合棍棒模型,让学生自己动手组建分子模型。首先复习回顾电子云和有关非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表达的知识,突出泡利不相容原理,将这些基础知识进行合理移植。以H2为例由”两个氢原子之间一定能形成稳定的共价键吗”这个问题引出了共价键形成的实质就是电子云的重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动画来演示两个核外电子自旋方向相同和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氢原子相互接近的情况,也可以根据课本P39的图并采用原子轨道式帮助说明问题。通过讨论共价键与离子键在饱和性和方向性上的差别引出共价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从而引出键和键,在此基础上展示N2的结构模型,

20、引导学生分析和发现氮原子结合成分子的过程中,两个氮原子的Px、Py、Pz轨道相互重叠时可能采用的“头碰头”“肩并肩”的不同方式,使学生明确从轨道重叠方式的角度可以将共价键分为键和键,以及这两种共价键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讨论有关乙烷、乙烯、乙炔以及苯性质的问题。(2)典型例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B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有共价键 D共价化合物中可能有离子键 2已知:元素X的电负性数值为2.5,元素Y的电负性数值是3.5,元素Z的电负性数值为1.2,元素W的电负性数值为2.4。你认为上述四种元素中,哪两种最容易形成离子化合物 (

21、)AX与Y BX与W CY与Z DY与W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B在形成离子键时,原子总是尽可能沿着原子轨道最大重叠的方向成键Cs轨道与s轨道之间可以在任何方向上成键,所以共价键没有方向性Ds轨道与p轨道只有沿着一定的方向,才能发生最大程度的重叠,形成共价键4下列过程中,共价健被破坏的是 ( )A碘升华 B碘蒸气被木炭吸附 C蔗糖溶于水 DHCl气体溶于水5下列化学式及结构式中,从成键情况看来不合理的是 ( )ACH3N BCH2SeO CCH4S DCH4Si 答案:AC、C、D、D、D、2“共价键的类型”的教学建议(1)共价键除了可以从轨道重叠的方式进行分类,

22、还可以从电子对的偏移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通过联系前面电负性的概念使学生明确影响共价键极性的因素和比较共价键极性的一般方法。对于配位键的教学,要利用好NH4+的结构模型,先让学生写出NH3和H+的电子式和轨道表达式,分析NH3和H+之间的结合方式与一般共价键的差异,形成配位键的概念。(2)典型例题1下列有关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电子云图象是由两个s电子重叠形成的,即形成ss键B、s电子与p电子形成sp键 C、p和p不能形成键 D、HCl分子里含有一个sp键2下列分子中,只有键而没有键的是: ( )A、CH4 B、CH3CH3 C、CH2=CH2 D、CHCH3下列式子中,存在

23、两种不同的极性共价键的是( )AO = C = O BH-O-O-H CH-O-Cl D4已知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为HOC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次氯酸为非极性共价化合物 BO原子与H、Cl都形成键C该分子为直线型分子 D该分子的电子式是HOCl5下列化学键,键的极性最强的是 ( )AH-F BH-Cl CH-Br DH-I6有下列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1)只含有极性键的是_;(2)只含有非极性键的是_;(3)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_;(4)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5)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6)含键的类型最多的是_。答案:C、AB、C、BC、A(1) (2)

24、(3)(4) (5) (6)3“共价键的键能与化学反应热“的教学建议(1)关于“共价键的键能与化学反应热”的教学,这部分内容需要经历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设计一些演示实验是必要的。将水蒸气与硫化氢、氯化氢、碘化氢分别通过硬质玻管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实验结果,并提供几组数据,让学生分析归纳出影响共价键键能的主要因素。从书中的问题解决归纳出化学键的键能与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关系。(2)典型例题1三氯化磷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不是平面正三角形,下列关于三氯化磷分子空间构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PCl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的键长,键角都相等 BPCl3分子中的P-Cl键属于极性共价键CPCl3

25、分子中三个共价键键能,键角均相等DPCl3分子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2下表是一些键能的数据(单位:KJmol1):共价键键能共价键键能共价键键能共价键键能HH436ClCl243HCl432HO464SS255HS339CF427CO351CCl330CI218HF568NN946回答下列问题:由表可知的键能为kmol它所表示的意义是 如果要使mol分解为mol原子,你认为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 能量数值 当两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的程度越大,共价键的键能 ,两原子核间的平均距离键长 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设反应物、生成物均为气态)与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键能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由表中数据计

26、算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热效应:H2(g)Cl2(g) = 2HCl(g);H= 。共价键的极性强弱对化学反应有很大的影响。卤代烃RX在同样条件下发生碱性水解反应时(RX+NaOH ROH+NaX),则RF、RCl、RBr、RI(R相同)的反应活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试预测CBr键的键能范围(写具体数值) CBr键能 。上表中的数据反映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 。答案:D、形成1molH-H键放出436Kj、吸收、436Kj、越大、越短。-185 KJmol1 RFRClRBrRI 218 KJmol1 、330 KJmol4“原子晶体”的教学建议(1)关于原子晶体的教学,要充分利用金刚石的模型

27、和教材中的数据,;组织学生就“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关系”的问题进行讨论,认清键能是影响原子晶体性质的主要因素,了解原子晶体的广泛应用。(2)典型例题11999年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在40GPa的高压下,用激光加热到1800K,人们成功制得了原子晶体CO2,下列对该物质的推断一定不正确的是 ( )A该原子晶体中含有极性键B该原子晶体易气化,可用作制冷材料C该原子晶体有很高的熔点、沸点D该原子晶体硬度大,可用作耐磨材料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6g P4含有的PP键的个数为6NA B12g石墨中含有的CC键的个数为2NAC12g金刚石中含有的CC键的个数为1.5NAD60gSiO2中含SiO键

28、的个数为2NA3下表是某些原子晶体的熔点和硬度原子晶体金刚石氮化硼碳化硅氧化铝石英硅锗熔点/3900300027002030171014101211硬度109.59.5976.56.0分析表中的数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构成原子晶体的原子种类越多,晶体的熔点越高B构成原子晶体的原子间的共价键越大,晶体的熔点越高C构成原子晶体的原子的半径越大,晶体的硬度越大D构成原子晶体的原子的半径越小,晶体的硬度越大4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

29、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化学键SiOSiClHHHClSiSiSiC键能/kJmol1460360436431176347请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下列两组物质的熔点高低(填“”或“”SiC Si; SiCl4 SiO2(2)右图立方体中心的“”表示硅晶体中的一个原子,请在立方体的顶点用“”表示出与之紧邻的硅原子。(3)工业上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SiCl4(g) + 2H2(g) 高温 Si(s) + 4 HCl(g)该反应的反应热H = kJ/mol.答案:B、A、BD、 (1) (2)如下图 (3)+236(3)+236 专题3 阶段教学分析 第四单元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晶体一

30、本单元的地位 分子晶体是本专题所介绍的最后一类晶体,让学生迁移前几个单元所学的晶体结构和性质的知识,通过整理和归纳活动对整个专题的内容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二重点和难点本单元的重点1.了解范德华力的类型,把握范德华力大小与物质物理性质之间的辨证关系2初步认识影响范德华力的主要应素,学会辨证的量质分析法3理解氢键的本质,能分析氢键的强弱,认识氢键的重要性4加深对分子晶体有关知识的认识和应用本单元的难点1. 范德华力的几种类型2. 理解氢键的本质,能分析氢键的强弱三.教学建议课时安排 范德华力 1课时 氢键的形成 1课时 分子晶体 1课时 归纳与整理 1课时1. 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存在于一切分子之间

31、,可以让学生从物质的三态变化之中感悟到它的存在,要抓住范德华力和化学键的根本区别在于能量上的差别。要让学生明确影响范德华力的因素尽管很多,概括起来不外乎“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由分子结构特征所决定,“量”由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所度量。质同或相似看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大者,范德华力大;量同看分子结构。典型例题1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有共价键明显被破坏的( )AI2升华 BNaCl颗粒被粉碎CHCl溶于水得盐酸 D从NH4HCO3中闻到刺激性气味2从微粒之间的作用力角度解释下列实验事实:( )溴化氢比碘化氢受热难分解答:使水汽化只需要在常温常压下加热到100,而要使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32、,要加热至1000以上的高温。答:课后练习1二氧化碳由固体(干冰)变为气体时,下列各项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间距离 B极性键 C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D离子键被破坏2固体乙醇晶体中不存在的作用力 ( )A离子键 B范德华力 C极性键 D非极性键3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盘越强,熔点越高C冰熔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D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未被破坏4有关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作用力可以影响某些物质的熔、沸点B分子间作用力可以影响到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C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健的强弱差不多D电解水生成氢气与氧气,

33、克服了分子间作用力5在CF4、CCl4、CBr4、CI4中,分子间作用力由大到水的顺序正确的是( )ACF4、CCl4、CBr4、CI4 BCI4、CBr4、CCl4、CF4CCI4、CCl4、CBr4、CF4 DCF4、CBr4、CCl4、CI46下列各组物质汽化或熔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作用力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碘和干冰的升华 B二氧化硅和生石灰的熔化C氯化钠和铁的熔化 D溴和煤油的蒸发7根据人们的实践经验,一般来说,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称为“相似相溶原理”,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判断,下列物质中,易溶于水的是 ,易溶

34、于CCl4的是 。ANH3 BHF CI2 DBr28下列物质的微粒中:A氨气B氯化钡C氯化铵D干冰E、苛性钠F、食盐G、冰H、氦气I、过氧化钠J、双氧水K、氢气。只有非极性键的是 ;只有离子键的是 ;只有极性键的是 ,其中又是非极性分子的是 ;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 ;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 ;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的是 ;无任何化学键的是 ;上述物质中存在范德华力的是 ;(用序号填空) 思考题(SN)n是最早发现的无机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n是一个很大的整数。由许许多多(SN)n分子组成的晶体,有各向异性的结构特点。最典型的是,从晶体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室温下测

35、定其导电率,其相差竟在2个数量级上。回答下列问题:已知(SN)n是由S2N2聚合而生成,在S2N2中S和N的化合价数值视为相同,则S2N2的分子结构是(请画出) 上述晶体属于 (填晶体类型),理由是 。(SN)n分子的几何形状,是平面型、立体型还是线型? ,理由是 2氢键的形成氢键是一种特殊是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比范德华力强。要利用教材的图示比较碳族和氧族元素氢化物沸点变化的规律差异, 突出H2O沸点的“反常”情况,引导学生对H2O沸点的“反常”原因的分析,使学生知道氢键的形成条件以及氢键与范德华力的不同,抓住氢键的本质是静电力,明确氢键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关于氢键的类型,可以利

36、用教材列举的事例(邻羟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熔点的差异),探究其中的原因,让学生了解氢键有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两种情况,以及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较大,效果相反。需要深刻领悟氢键的生物学意义。3. 分子晶体应充分利用教材设计的“你知道吗”和“问题解决”等栏目,激活学生在前几个单元中所学的晶体结构和性质的知识,从晶体的构成微粒,微粒之间的作用力以及性质等几个方面认识分子晶体的结构与其他晶体之间的差异,在比较的基础上完成教材上的“归纳与整理”。三典型例题及练习典型例题1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氢键的是( )A冰醋酸中醋酸分子之间 B一水合氨分子中的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C液态氟化氢中氟化氢分

37、子之间 D可燃冰(CH48H2O)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2固体乙醇晶体中不存在的作用力是( )A极性键 B非极性键 C离子键 D氢键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间作用力是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总称 B范德华力与氢键可同时存在于分子之间C分子间氢键的形成除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外,对物质的溶解度、硬度等也有影响D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4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可以用氢键的知识来解释的是( )A水比硫化氢气体稳定 B水的熔沸点比硫化氢的高C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 D0时,水的密度比冰大课后练习1关于氢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在水蒸气、水和冰中都含有氢键C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DHF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键属于共价键 B氢键只存在于分子之间C氢键的形成使物质体系的能量最大程度地降低D在物质内部一旦形成氢键,氢键就再也不会断裂、生成3下列各组物质中,熔点由高到低的是( )AHI HBr HCl HF B石英、食盐、干冰、钾CCI4 CBr4 CCl4 CF4 DLi Na K Rb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