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人的歌》的演唱艺术分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2169739 上传时间:2021-10-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北大荒人的歌》的演唱艺术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大荒人的歌》的演唱艺术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大荒人的歌》的演唱艺术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北大荒人的歌》的演唱艺术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大荒人的歌》的演唱艺术分析(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 北大荒人的歌的演唱 艺术分析 指导教师 付虹莉 职称 副教授 学生姓名 李 哲 学号 20101611118 专 业 音乐表演 班级10级歌剧系一班院 (系) 歌剧音乐剧学院 完成时间 2014年4月10日 北大荒人的歌的演唱艺术分析摘 要 北大荒人的歌是一首具有典型时代性的声乐作品,它代表的是一代人的热情,是中国文艺史上的典范,是民歌里程碑的标杆。它曲调优美、情感诚挚,不仅充分表达了人们对祖国北大荒的热爱,而且热情讴歌了北大荒建设者们的献身精神,是一首歌唱北大荒建设者的优秀抒情歌曲。北大荒人的歌有不同的演唱版本,几乎每个民歌艺术家都演绎过,有侧重于

2、演唱技巧的、有倾注感情的,本文结合武秀之先生的“三结合”唱法,讨论这首歌的演唱艺术,结合国际演唱法,希望可以做到民族的世界化,与时代接轨,重点分析具体的演唱方法,展现出我国民歌的艺术魅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律。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北大荒精神就是闪烁若时代光芒的民族精神。北大荒的辉煌不仅在于为国家建成了重要的石油基地和商品粮基地还在于创造了极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北大荒精神。这“三大精神”在龙江人民四十多年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反复锤炼,吐故纳新,不断丰富和发展,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关键词 北大荒人

3、;民族精神;声乐;演唱艺术。 THE ART OF SINGING TO THE GREAT NORTHERN WILDERNESS SONGABSTRACTSome songs are deeply into peoples blood, such as the national song on the songhua river in anti-japanese period, when the outrage that sad melody rang, an echo will naturally in the body of every Chinese, and the generat

4、ion of groove is gone. Similar about the fate of the song, we thought that appeared in the late 1980 s of the wild mans song. When the wilderness and the fate of a generation, is beginning to fade out on the stage of history. Then we heard the lyrics like this: the first to you, the heat flow gushed

5、 out heart of love, stand cries in the wilderness, wild I love you!Song of beidahuang is a typical modernity of vocal music works. Its beautiful melody and sincere emotion, not only fully expressed the people to the love of the motherland beidahuang, devotion and enthusiasm aura wilderness builders,

6、 is a sing of the people of the Great Northern Wilderness builder outstanding lyrical song.National spirit is a nation relies fo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n the spirit of the law. A nation, without an inspiring spirit and lofty character, cant stand proudly in the family of nations. Wild spirit is

7、flashing light if ages national spirit. Glory of beidahuang is not only for countries to build an important base oil and commodity grain base. Is that created the extremely valuable spiritual wealth, the daqing spirit, iron man spirit and spirit of the wild. The big three spirit in the Longjiang peo

8、ple over 40 years of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practice, repeated temper, and keeping, constantly enrich and develop, shows strong vitality, cohesion and appeal.KEY WORDS The people of the Great Northern Wilderness;the national spirit;vocal music;singing art。目 录中文摘要I英文摘要II绪论11 作品诞生背景22北大荒人的歌的演唱艺

9、术分析32.1 歌词内容分析32.2 歌曲内容分析42.3 结合“三结合”声乐思想谈谈对本曲的理解53 北大荒人的歌的艺术特征73.1 浅谈自身演唱本曲的感受74 结论9致 谢10参考文献1110绪论1958年春天,北大荒迎来了14万转业官兵,使北大荒开垦区的建设由初期进入大发展时期。同样,北大荒音乐艺术也由茁壮发展起来。这一时期,从各军兵种转业来的大批文艺骨干,带来了军队重视文艺工作的优良传统。作为新兴的、开发性的北大荒音乐艺术,伴随着黑龙江垦区的开发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走向繁荣。老一辈垦荒人不怕苦不怕累,勇敢拼搏永争第一的精神,也不断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北大荒人的斗志。有人说

10、北大荒的崛起是一个奇迹,我想说有了“艰苦奋斗、敢于战天斗地,向荒原要良田”的这种精神又有什么奇迹不能实现?一代代北大荒人靠什么走到了今天,那就是北大荒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这十六个字,字字铿锵有力,发人深思。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人们把更多的重心投入到文艺上,作家、音乐家能够在第一时间把实事、感受形成文字、歌曲,表达自己对那个年代、某片土地的眷恋。笔者从第一次听到这首歌,便被深深地震撼和感动。为了演唱好这首歌,查阅大量背景资料与不同前辈歌唱家演唱资料,进行深刻分析。在此,笔者就这首歌词曲作者背景,作品的词曲结构,情感把握的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11、,完成了此篇论文。1 作品诞生背景自1946年开始,下达文件,全国展开对东北地区的开垦,五湖四海的有识之士汇聚北大荒,同时也带来了众多艺术家,南北汇聚形成了浓厚的文化交流氛围,形成一个开放、容纳百川的文化形式,劳动最光荣,也正以此,垦区的文化艺术氛围有增无减,无论是在那个年代还是在当代,那段记忆、那个地方都是文化、艺术的凝聚。对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黑龙江文学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58年3月,中国文人郭沫若先生创作了向地球开战,其中,“地球”指的就是东北这片肥沃的土地,以此给全国壮士践行。短短3个月,不论工种、部队、军队、学院人士都纷纷北上,为开垦北大荒而奋进。

12、此次移民是中国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之前一片荒芜的土地突然间接纳了如此多有理想、有文化的拓荒者,有许多人还是大学生,敢想敢做,把生活实践与文化艺术紧密结合,更见现实感,凸显真实性。北大荒人的歌是一首具有典型时代性的声乐作品。不曾到过当年的北大荒,你便无法想象那里曾是怎样的荒凉;不曾站在那片黑土地,你便无法理解一代北大荒人曾是怎样的豪情万丈。它曲调优美、情感诚挚,不仅充分表达了人们对祖国北大荒的热爱,而且热情讴歌了北大荒建设者们的献身精神,是一首歌唱北大荒建设者的优秀抒情歌曲。在特殊历史时期,北大荒人的歌担负了宣传开垦区劳动成果,丰富军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双重使命,为推动中国新兴文化艺术产生了积

13、极的意义。北大荒时期的音乐艺术是革命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中国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它及时鼓舞和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建设祖国的热情,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2北大荒人的歌的演唱艺术分析 这首已被北大荒人定为“荒歌”的北大荒人的歌,它感情深沉,大气凛然却又委婉舒展,听着令人荡气回肠,怀然心动,一种对北大荒、对故土故人的眷恋、热爱之情,似潮水在胸中涌动,难以遏止。无论是七八十岁的老军垦,还是第二代、第三代接班人,以及曾在这里生活、劳作过的返城老知青,只要唱起这首歌,都是那么地投人并抑制不住激动的热泪。因为这首歌真实地表达了北大荒人那种“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

14、孙”的崇高精神境界,所以它感人至深。这是作曲家从时代的感觉中捕捉到灵感所唤起的感情张力,它同样来自内心,来自深切的爱!一位来自北大荒的资深评论家评价这首歌道:“大荒人的歌唱出了历史的悲壮!”好一个“历史的悲壮”。2.1 歌词内容分析第一眼看到了你,爱的热流就涌出心底。站在莽原上呼喊,北大荒啊我爱你。爱你那广袤地沃野,爱你那豪放的风姿。几十年风风雨雨,我们同甘共苦在一起。一起享受春光的爱抚。一起经受风雪洗礼,你为我的命运而焦滤,我为你的收获而欢喜。啊 北大荒我的北大荒,我把一切都献给了你。你的果实里,有我的生命,你的江河里,有我的血液。即使明朝我逝去,也要长眠在你的怀抱里。即使明朝我逝去,也要长

15、眠在你的怀抱里。北大荒人的歌的歌词富含诗意,把北大荒这片神土拟人化,使用第二人称,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凸显创作者与北大荒的亲密感,更易于感情的宣泄与表达。“莽原”、“沃野”显示了北大荒的自然地貌,“广袤”“豪放”形容词的嵌入,使得北大荒高大化、形象化,表现出人们对其的美好印象。A乐段的音乐创作中,作曲家运用了歌词语音声调的自然起伏,音乐的进行舒缓、从容,由方整型的四个乐句构成,体现了音乐结构发展中均衡、对称的美感。乐句前后呼应,婉转抒情,呈现、传达一种沧桑、一种纠结,却如岩浆一样溶在爱之火中的情感,很容易使观众(听众)和歌唱者的思绪沉静下来,随着音乐展开联想,融入音乐之中。这首歌的A乐段,表现的

16、是平静、舒缓、幸福、欢愉的情感,在前奏部分,演唱者应随着前奏音乐细心体验音乐的意境并逐步进入角色。A乐段的旋律平缓,色彩柔和、起伏不大,以叙述为主,词曲的表达注重内心的感受。在演唱时以倾诉语气娓娓道来,声音应柔和,情感应真挚,吐字应清晰,气息应连贯,体态表演应深沉、大气。在唱法上,要寻找虚中求实、暗中求亮的音色,注重平稳性、连贯性和流动性。B乐段的旋律节奏较快,情感激动、色彩明亮、情绪饱满,与A乐段形成明显的对比,表达的是从柔和、深情、委婉到激动、热切、渴求的情感特点,表现了“我”激动情感的宣泄,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演唱时音色应明亮,情绪应饱满,情感要激动,声音既要有张力,又要加以控制,

17、将一腔真挚情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在歌曲高潮部分,如“啊北大荒我的北大荒我把一切都献给了你”这一句时,旋律线上扬四度到主音后又还原到属音,像两轮大浪抛高后又缓缓落下,充分表现了汹涌澎湃的激情,在“即使明朝啊我逝去也要长眠在你的怀抱里”这一乐句里,曲作家将调式中的六级、七级音,做了降半音处理,临时离调到降B自然大调式,使歌曲的曲式结构更加丰富、和声音响效果更加丰满,增加了恢宏的气势,演唱时应注意把握变化音的音准。2.2 歌曲内容分析北大荒人的歌歌曲遵循一个这样的原则:民族风格浓郁,却又不是原始民歌素材的翻版;时代特征鲜明,却又不是洋腔洋调洋手法的搬弄。第二部分是根据音乐结构来划分的,其歌词与第一

18、部分的内容紧密连接。从音区上看,它由前面的中音区变为高音区;从情绪上看,它由抒情的叙说变为放声高歌。“你的果实里有我的生命,你的江河里有我的血液。”这两句歌词以同样的旋律重复演唱,以及最后一句“即使明朝我逝去,也要长眠在你的怀抱里”的高潮结束,都充分表现了北大荒的建设者将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奉献给祖国的高尚情怀和坚定信念,展示了北大荒人的精神风貌。演唱这一段时,气息运用应更加积极一些,声音应更加丰满一些,力度也要相应加强。在情绪、呼吸以及整个共鸣腔体的运用方面,都可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发挥。同时,还应注意声音的连贯和音乐的流畅,使其在表达这种豪放的激情时仍不失其抒情风格。在唱“即使明朝我逝去

19、”这一句时,第一次声音可轻柔一些,这样既可与前面的激情形成对比,也更能表达出献身北大荒的内心感情。演唱结束句时,可从倒数第4小节开始渐慢。最后的“怀抱里”已属高音区,是这首歌曲的技术难点所在。此时,应先深吸一口气,在深呼吸的状态上发“怀”字,避免将吸气部位和喉头上提,在保持此种状态下使气息更加集中,将“抱”字这一最高音向下“叹”着唱,注意喉咙、口腔不能撑,气息不能僵,使高音具有穿透力。最后一个音可由强渐弱并适当延长,从容、稳定地结束全曲。2.3 结合“三结合”声乐思想谈谈对本曲的理解当代的作曲家,都较好地掌握了西洋的作曲技法,也具备较丰富的民族音乐知识,但当今的舞台上,经典的艺术作品却很难出现

20、。就创作本身来讲,好作品不多的缘山不在于作曲家的创作技法、表现手段不够,而在于作品没有扎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之上,失去了民族之根。没有民族性,作品就会缺少味道,缺乏内心情感,就不会激发听众的共鸣。音乐的本质是和人的灵魂的沟通,观众是无情的,作曲家们要想在有生之年留下一部经典之作,理论上必须走“三结合”之路。所谓“三结合”之路,周总理说的“三女”,“茶花女”代表美声唱法,“白毛女”代表民族唱法,“七仙女”代表戏曲唱法,这首北大荒人的歌结合武秀之先生“三结合”声乐理论能更好地演唱。由于在演唱中经常遇到的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或者高音上去了但是音色尖锐刺耳,低音下来了但是

21、暗哑无色。北大荒人的歌是对北大荒人开垦精神的歌颂与肯定,歌曲激昂,高潮音调很高,因此,在演唱的时候需要假声位置真声唱。例如,“啊,北大荒我的北大荒”, 可以通过声带的“驰振”发出的声音,使用鼻腔和头腔共鸣,极少或者根本不使用胸腔共鸣,声音激越高亢,明亮昂扬。另外,“三结合”唱法中的“憋气”也是演绎北大荒人的歌的精髓,憋气就是利用了欲呼先吸、欲上先下、预先取之必先予之的力学原理和哲学道理,增强了呼气肌肉群和吸气肌肉群的运动能力和人为控制能力。“你的果实里,有我的生命,你的江河里,有我的血液。”这几句连唱,在听众欣赏过程中应该是完整的,不能有明显的换气,因此,需要巧妙地运用憋气技巧,在发“里”音的

22、时候在声音发响的瞬间,后腰、后背和后颈的用力点形成一条直线,帮助歌唱的后管子建立和稳定,以便气息能够上通下达的贯穿,作为歌唱活动的动力和支撑力,使演唱者发出高频、稳定、明亮、透芯的美好乐音。3 北大荒人的歌的艺术特征 歌曲北大荒人的歌中饱含眷恋和深情,用4/4拍慢板节奏,旋律奔放大气,抒情豪迈,又委婉婀娜,似北大荒一望无际的农田,又好像和煦的春风拂面,令人沉醉。多少次,听到这撞击心灵的歌声,都不禁流下眼泪。北大荒人的歌在演唱技法上适用美声唱法,因此在演唱时,根据调性及内容要求,歌声是明亮的、抒情的。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应注意速度、力度及音色的处理。速度,是音乐表现的方法之一。如第一句应用中mf的

23、力度饱含情感的唱出,然后用渐强的力度一句比一句唱得深情。到第二乐段时是乐曲的高潮部分,演唱者在情绪的积累上也达到高潮,应用f演唱,以“啊北大荒我的北大荒我把一切都献给了你”低音乐句,把爱引向深入。一乐段中声区较多,在演唱上声音要协调好胸腔共鸣。第二乐段进入前的过渡,“你的果实里有我的生命你的江河里有我的血液”是一对异峰突起的高腔,感情至深至热。在演唱上除音色多用头腔外,随着感情的变化,语气“喷口”的力度也发生变化,应做到气息饱满,音色统一、明亮。3.1浅谈自身演唱本曲的感受 在演唱之前先在内心感受一下当年北大荒的人们是用怎样的心情在奋斗,还有本曲的作者是怀着多么深的眷恋和不舍的心情写下这首歌的

24、,用满怀热情和希望的感情演唱这首歌曲。前奏结束后,深吸一口气,做好憋气状态,将气息下咽,在后腰部产生阻气的感觉,有种气息对抗的感觉。努力保持这种感觉,打开上咽壁,扒鼻子唱第一个“第”字,腰腹撑住气息保持好状态,到“你”字时要一直保持高位置的状态,不要松气、掉位置,继续唱完一整句,收声归韵。演唱时要一直保持饱满的深情,眼前仿佛能看到当年的情景。每一句开头的第一个字,一定要放松下巴,鼻腔保持欲咽哈欠,气息下沉的感觉,咬字不要太死,放松口腔。笔者在演唱时最大的问题是口腔和喉咙不能做到很放松,一直想用嗓子吆喝高音唱上去,鼻腔也没有完全打开,没有很好的运用到武秀之先生的“三结合”方法,真假音结合时真声音

25、色太多,声音过于尖锐和刺耳,和鼻腔、头腔的共鸣太少。在演唱北大荒人的歌这首歌曲时,老师逐字逐句对我的发生技巧、咬字吐字、呼吸方法和情感的运用和处理做了很好的改正。4 结论笔者根据自身声乐学习中总结的经验以及搜集的相关资料,从北大荒人的歌的创作背景、歌词、旋律、钢琴伴奏来全面分析它的艺术魅力,并对北大荒人的歌的发声技巧、咬字吐字、呼吸、情感处理等演唱方面的技巧来进行探讨,以期为更多的人认识、理解和演唱这首作品。音乐艺术从诞生之日,不管是敬神仪式上的音乐,打猎,还是劳动的歌都具有一定的社会作用。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形形色色的音乐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引领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中华民族的音乐宝库

26、中,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歌曲,北大荒歌曲体现的是一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是我们这个时一代向往和需要的一种激情和动力,凸显着一种崇高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北大荒人的歌这首歌,带给人们以激情、热烈、豪迈与独特的艺术感受,使心灵达到自然和谐。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象征和体现,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我们应该了解这类歌曲的历史价值,并传承和发展。致 谢论文终于画上句号的时候,我的心也慢慢的平静了下来。这人生的一程终也到了该画上句号的分别时刻了,耳边突然响起别离的歌声,内心泛起深深的不舍。四年的本科生学习即将结束,这期间的辛酸、痛苦、纠结、快乐、幸福和努力已经

27、无法用语言来概括,总之,我无悔我曾经来过。感谢四年来,武秀之先生、恩师付虹莉副教授不仅对我尽着一个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而且对我如亲人一样,关怀着我的生活,又像朋友一样,疏导着我内心的忧虑和困惑。老师从论文立题到初稿、再稿、三稿直到终稿都倾注了十二分关切和百分百关注,打电话征询和确定相关人员的信息以及资料的准确性,这些本该我做的事情,老师都于百忙之中向我伸出了援手,一一核对确实之后再仔细地转达给我,一个谢字不足以表达我对恩师的拳拳之心,只有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负恩师重望,用成绩来回报,用业绩来表达。一段人生历程的完成不是终点,由此,我才刚刚踏上新的起点,开始崭新的人生历程,为勉励后来,

28、以期用自己全部的身心付诸努力和实践回报社会,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不辍耕耘。向每一位教育过我的恩师致敬!参考文献1武秀之,张永杰,张平民族声乐教程,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2 张微微.北大荒人的歌演唱分析J.文艺评论,2008,(4):12-143 马娅君乡音乡情演唱艺术探析.求是杂志.2008,(20):574 绝本初.歌唱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5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 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7 唐晓飞.延安鲁艺歌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48 徐帆.时代的脉搏永恒的旋律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21(4):43-499 习析颖.“三女合一”的歌者一记歌唱家、艺术教育家武秀之J.上海戏剧,2008年12期.10 习东方.可贵而有意义的探索一“三合一”音乐会观后感川.人民音乐,1998年03期.11袁峥,武秀之“三结合”声乐教学模式初探,表演艺术,20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