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气功庞明老师答疑(五六)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151667 上传时间:2021-10-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4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智能气功庞明老师答疑(五六)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智能气功庞明老师答疑(五六)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智能气功庞明老师答疑(五六)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智能气功庞明老师答疑(五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气功庞明老师答疑(五六)(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智能气功庞明老师答疑(五、六)智能气功庞明老师答疑(五、六)(五)庞明老师答疑智能气功功法捧气贯顶法1八句口诀中的“一念不起”是否可能 ?逻辑思维停止了,是否别的思维活动也停止了 ?如果一念不起,又怎么能够知道自己达到了一念不起的境界?人的感觉算不算念头 ?练功前念八句口诀的目的是为了指导练功。练功时发个“一念不起”的信息,是让你不再想别的东西, 集中精神练功; 而不是做逻辑上的或者哲学的论述。另一个问题,按照过去练功一念不起的入静要求,逻辑思维停止了,形象思维也不应该有,而且对外面的感觉也不应该有。内在的感觉比较明显的一个是呼吸,一个是心跳。过去练功到了高级阶段,呼吸没有了, 心跳也没有了。

2、 因为呼吸、 心跳会引起脑子的兴奋,一兴奋脑子里的感觉就不一样。 所以, 过去练功要做到念住、息住、脉住。念头停止了,呼吸停止了,心跳也停止了。到了这个时候, 才真正叫作“静”。 一念不起的境界过去叫“灵觉”。这个“觉”跟普通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佛家讲“一灵独耀,迥脱根尘”; 道家讲“只灭凡心, 不灭照心”。 显现出来的思想(念头,即凡心 )要把它灭掉;“照”是“查照”。这是一种体察思维,是不能丢的,但它不能叫作“念头”,只能叫作“觉”。“念”一般是指概念、词汇、词句等相关的思维活动,形象思维、实象感觉都不算念。 2 捧气贯顶法起落动作的作用是什么 ?起落动作(还有两个平拉气动作)中,当把掌腆起

3、来之后,手和大自然的气的结合度就密切了,就能通过这些动作把我们自身的气和外面的气联上,起到凝聚气的作用。这几个动作关键不是练开合,除非是有另外的小动作加进去才好起开合的作用。做起落我们不是要求要划个小弧,不要直起直落吗 ? 。这里面如果掌心往外一腆,就是开;往里一含,就是合。但当你动作还不熟练的时候,是做不出来的。 3 智能动功有两手外导内行、向下超过肚脐的动作,会不会引起下精、下带?不会。因为向下导引皆循经进行,且还安排了循经向上导引的动作。这样能起阴阳平衡的作用。但要注意向上、向下均不要意念过重。4 练捧气贯顶时目己像个空人。这样好不好?完全空了可不好。当中得有点实的,好把气往那儿收。你要

4、都空了,一贯气就“呼”地出去了。5 练捧气贯顶法时, 感觉飘飘悠悠的。 突然, “倏”地惊一下,吓一跳。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你自己故意想飘飘悠悠的,其实并没有飘。 因为你并没有真正入到那个“静”的境界里面去;静得不是非常好,气收得不是那么紧。遇到这种情况,要学会收气, 把气往体内收得多子就不飘悠了。 平时要多多意想:想里,想外,想体内,想虚空,想好境界;把气往身体里边收。 6 在进行捧气贯顶法的专项训练时,主要体会混元窍处的开合。当体内气充足后;经常有气状的东西在肚脐和膻中 ( 体腔内)之间快速地运动。只要意识和混元窍的位置相结合,体内的气充足到一定程度时,脏腑马上就起反应。有时出现恶心欲吐的

5、现象,大小肠似乎在搅动,有疼痛的感觉,有时还拉肚子。这么闹了一阵子之后,好像刚患过重感冒一样,身上没劲、发软,心脏、肝脏部位有气淤积、发堵。好像中脘部有个气的发源地,有强大的气流往上冲,把几个脏腑直往上推,胃、心、肝、肺有颤动的感觉。有时流眼泪,眼睛发痒,打哈欠。耳的鼓膜向里,中耳向外挤动发出水囊荡动样的声音。有时整个腹腔里边燥热发烫,两手臂的骨髓里也有股强大的热流往外散,过后两手臂一点劲也没有。脏腑的频繁变化牵动情志的变化,使自己莫名其妙地烦躁不安,说哭也不是,说笑也不是。这种情况又偏在练功、听课、看录像时出现。 这是不是正常的练功反应 ?该怎么办 ?你不要更多地集中精力去体会这些变化,追求

6、这些变化。作混元窍开合的时候,意念不要太紧、太具体,应该似守非守。一开,似乎是开出去;一合,似乎是合进来。各个脏腑;身体各个部分,也都是若有若无的。精神放松下来,这种情况就会过去得快一点。这些反应应该说都属于正常范围里的,就是意识往里边集中得太细了一点。放松一点就可以了。不必多介意它,这不会出问题。出现这种情况你自己要控制自己。碰上情绪不稳定的时候你要知道:这是在磨我呢,我要长功夫了, 要安静下来。 7 我在练捧气贯顶时, 常在头顶、 丹田、涌泉等部位出现阴阳鱼的图像,而且能转,受意念支配。这怎么办 ?不要管它,那是意识造型,是潜意识里受到阴阳八卦影响的缘故。不要受它的影响,还是按捧气贯顶法的

7、要求去认真练功。 8 病人在练捧气贯顶法时,推拉揉按时能用意念将体内的病气推至天边,按到地下吗 ?最好不这么做。我们一推一按是要开通我们人和大自然之间气的通道,使之通畅, 这样才能使更多的混元气到身体里边来。 混元气进来,气充足了,病就会好起来。如果意想把“病气”往外推出去,这样就使这个通道在走“病气”,实际上并不比通过推拉实现与大自然混元气的交换效果更好。(六)庞明老师答疑智能气功功法三心并站庄9 “三心并合”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练 ? 当然可以。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叫冈田的日本人练气功很有成绩,他就是意守丹田。为了练意守,他对他的儿子说:你啥时打我的丹田,我意守没守住,就给你块

8、糖吃。 (有意念时丹田是充实的。 )这样, 他儿子就经常趁他不注意, 打他的丹田。刚开始。他儿子还能经常吃着糖,后来,吃糖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最后,他儿子再怎么打也吃不着糖了。无论干什么事, 他总能守着丹田。 所以说, 任何时候都可以练功。这需要下功夫。 10 练三心并站庄收气,应该是集中得越 小越好,还是集中到一小点好 ? 是集中到整个身体好,还是 集中到窍点好?你可以自己体会。你将来可以先搞个试验:拿个针,你就看针尖,看你能不能光看到针尖,看不到别的东西,如果你能做到光看到针尖,看不到别的东西了,你就可以往一点上收,以后还可以越收越小。这样意识就往细微上发展了。但一般来说,我们是做不到这一

9、点的。因为一般人精神集中不到一点上去。你想集中到一点了,实际还是散着的。要真正能集中到一点上了,那就有功夫了。在练功的时候,说是收到一点上,实际上那个点也不能非常小;也是个“体”,也只能大概知道是在哪一块。另外,如果你想里面的窍点,一个点一个点连着想,你能不能把各个奉都想得很清楚 ?往往做不到。你想着往那个点收,实际上还是往身体这个“体”上收。现在我们可以想那个大概的位置;当然,你要想得集中一点也可以。如果真能集中到一点上了,你就会发生变化。至于发生什么变化,现在先不讲,免得我一讲,你脑子里面出幻觉。 11 练三心并站庄时,把三心并归下丹田后就去守气机的变化,这样长期站行吗 ?这样做不是说不行

10、,但我们不提倡,偶尔搞一会儿行,尤其是为了练特异功能,三心并站庄并好了,意念体察体察身体里边的气,一会儿行, 总这么练你的意识就随着气跑了, 意念就散出去了,所以不宜作为长期的练功方法。三心并的目的是把气往一块儿集中,将来再练还得再出去,从手心、脚心、顶心出去,这也是内外通透的问题。12 练三心并站庄,守上丹田,让上丹田的气足了往下走,和直接守下丹田效果一样吗 ?意守要有个重点。这个重点关系到气化论。 气化论说身体是个整体, 当意念放在什么地方,它就以这点为中心来组合你身体里的气。 1980 年,我做过一个试验,用导线把针和一个万能示波器连上,在百会扎一个针, 合谷扎一个针, 当我意守合谷时,

11、 波是一种运动形式,意守百会时,波又是一种运动形式。由此可以看出,身体生物电同步的过程可以随意念变化。所以,你把意念放在上丹田,体内的气化过程就以上丹田为中心,能够使神气充足。而我们刚开始练功,应尽快使自己强壮起来,意守下丹田更为有利。两种意守方式的效果差异也是明显的。 13 收功时,两手敷于肚脐,为什么要男左女右 ?揉腹转圈为什么转九圈 ?收功转圈一般来说都主张男同志左手在里,女同志右手在里。翻过来行不行?我看也没什么了不起。因为我们现在练混元气,翻过来,恐怕也没什么大的差别。既然以前都那么搞了,大家已经习惯了,也就不必去改它了。至于转九圈,规定这么个数字,就是让大家养成习惯,便于精神集中做

12、动作。如果不这样,随随便便,想做几下就做几下,精神不容易集中。 规定个数字, 精神一点也不能跑, 只做这么多。这样容易使形体和精神更好地结合起来,不容易精神涣散。至于说这个数字本身有没有什么道理,我看也没什么道理。你转 18 圈也行,转100 圈也行,有时间多转一会儿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以前古人把数字讲得很神秘,每个数字都不一般,如一是太极,二是阴阳,三是三才;四是四象,五是五行,六是六合,七是七星,八是八方,九是九宫,十是天干等等。说个数就总有词儿来解释。至于说有没有什么大的意义,我看没有什么意义。 14 三心并站庄手贴肚脐原地揉腹,而形神庄是手不贴肚脐揉腹,且由小到大再复原是什么道理?因为练

13、三心并站庄是安静的,安静后顶心向下归丹田、手心向内归丹田、脚心向上归丹田,都往丹田归,气是集中的。练功之后守住丹田养气,是把气稳定在丹田里边。原地揉腹的目的是把气稳住,别再跑了。练形神庄时全身各部分都在动,气是散着的,最后一节功混元归一,就是要把散着的气连成一个整体,都向肚脐归去。形神庄揉腹的作用加上意念,是为了把躯干的气引向丹田集中起来。揉腹的手也要随着意念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地转动。 15 做三心并站庄时两脚要平铺,如果重心在脚掌外侧则伤肾,在脚掌内侧则伤心,这是什么道理? 因为脚上也有五脏六腑的分布,如果在练功时安安静静了而不使脚保持平衡,时间一长,经常刺激这个部位,脚上五脏气机的分布也就

14、不平衡了,就容易致病。 16 三心并站庄入静后无意中改变了原来的姿势怎么办?应顺其自然,不要去调整。凡有调整的意念,说明还没有真正入静。应在站庄开始时调形,务必把姿势摆正。各部身形符合要求了,气机才易于通畅,站庄才能持久,并有舒服感。17 站庄时杂念多,不能入静,这样能不能起到站庄的效果?练功的效果是几个方面决定的。形是一个方面,意念是一个方面。形和意念到最后都要调动气。所以,你不能入静,看你是指的什么 ?如果你要说不能入静,是在想一开一合, 那也可以; 但是, 按照过去的讲法, 这也不叫入静。再一个,入静也还有不同层次。智能气功讲的入静,主要是指集中精神练功。 你能集中了, 就算达到练功的入

15、静要求了。总之,站就比不站强;你多个方面都做得合度了,效果就大点;做得不合度,效果就小点。 18 站庄时足跟受压迫久了又疼又麻,是否对身体不好 ?一开始站庄气不通,脚后跟就会又麻又疼,逐渐把气练通了就好了。 19 站庄时两下肢气很足,也很轻灵;休息时感到身体疲乏,该怎么办?休息的时候也三心并合往丹田聚一聚气,就好起来了。20站庄时觉得有一股气上顶着自己,阻碍自己下蹲,用力下蹲形体就放不松,不用力身体又被顶得很高。这是怎么回事?这是身体还放不松。一开始下蹲就是放不松,就得费点力。慢慢练得气足了,有功夫了,才能放得松。 21 三心并站庄意守混元窍,感到手胀麻,腿也胀得厉害,是什么原因 ?不是因为你

16、守混元窍造成的。如果站庄时你的姿势台度,腿胀那就是气冲的。手胀麻,你把肩和肘放松一点就好些了。22 练三心并站庄时左手热、右手凉,两手相差有5,到收功揉腹养气时,两手温度复原。请问这是怎么回事?不知道你拿体温表量过没有。不过,有的同志练功时,左半身和 右半身的体温不一样, 这种情况是有的。 这属于里边不平衡,自己要调整一下。 可以把两只手接起来碰上, 肩肘放松以后,让它自己通一通, 两只手混元一下, 温度就自然而然平衡了。23 我在站庄时气总是往头上冲,有时冲得眼睛都睁不开,是否练得不对?这个问题,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练功时精神太集中了;再一个可能是含胸含得不够。如果下颏回收,把喉头也往回

17、收,这样去练三心并站庄,可能这种现象就不会出觋了。另外,如果头冲得厉害,你可以注意一下会阴穴或者脚的涌泉穴, 把意念往下放一放, 可能就会好一些。24站庄时经常找不到自己,好像飘在空中,有时收功后还有这种现象,有时一组场就出现这个问题。这是怎么回事找不着自己,当时谁在找呀?那个找的就是你自己嘛。从这里边去悟出道理来,功夫就能上去了。 25 站庄时感到身体中间什么也没有了,没有皮肤之隔,从会阴到百会有一白色的管子,收功时身体复原。这是不是中脉混元 ?希望这位同学你自己不要作这个念。因为咱们智能气功的中脉混元,实际练的时候,不是道家和佛家密宗的中脉,也不是那个管子。真正佛家的中脉,也不是个真正的管

18、子。现在有些书上讲,练中脉混元,从头顶到会阴有一个中脉管,其实那种讲法是不对的。咱们在大专教材里面讲到经络的时候也讲了,经脉本身也不是个管子,它只是相当于一根气柱。在这一点上,古人在中医学上留下了一个偏差和谬误。正是因为这一点,才给后人练气功、搞中医造成很多不能解决的问题。那么,为什么几千年来没有人纠正这些谬误呢 ?这是因为古人练功, 不论是佛家功还是道家功, 他们没有像我们现在这样,把人体生命活动作为研究对象,他们没这个概念;他练功就是要追求成仙、成佛,能够静,身体能有所变化,就已经心满意足了。而且,如果你真地要认真去体察一下经脉,他还认为你是着于后天有形了。我们现在练气功的目标变了,就是要通过练出超常智能来认识我们自身的生命活动规律,认识生命活动的奥秘。 、只要我们拿出一定的时间认真去体察,就能感觉到古人讲的东西是不确切的。另外,有的古气功家虽然透视功能也很强,但由于他把身体里面的血管、血管里面流动的血、血本身的气也看成是经脉,没有详细去考查,又没有现代科学知识的基础,所以他们未能作出非常明确的判断。我们现在有很多人学了解剖学,什么血管、神经都知道了,这样内视出的结果在意识里反映就不一样了。对于更深一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这里就不多去讲了。将来咱们练中脉混元,必须先从混元窍练起来,混元窍开了之后,再谈别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