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考数学三角板操作题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2148111 上传时间:2021-10-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8.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析中考数学三角板操作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中考数学三角板操作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析中考数学三角板操作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中考数学三角板操作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中考数学三角板操作题(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析中考三角板操作题三角板学生人人都有且操作简单方便,因此倍受中考命题者青睐这类试题构思巧妙,题型灵活多样,操作、归纳、推理、探究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和探究创新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新课标理念,成为近年中考的热点解答这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按要求进行动手操作画出操作后的图形仔细观察各种现象提炼概括形成猜想进行验证应用结论解决新问题例1(2006年河北省)如图1-1,一等腰直角三角尺GEF的两条直角边与正方形ABCD的两条边分别重合在一起现正方形ABCD保持不动,将三角尺GEF绕斜边EF的中点O(

2、点O也是BD中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如图1-2,当EF与AB相交于点M,GF与BD相交于点N时,通过观察或测量BM,FN的长度,猜想BM,FN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图13ABDGEFOMNC图11A( G )B( E )COD( F )图12EABDGFOMNC(2)若三角尺GEF旋转到如图1-3所示的位置时,线段FE的延长线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M,线段BD的延长线与GF的延长线相交于点N,此时,(1)中的猜想还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解:(1)BM=FN G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D =F =45,OB = OF又BOM=FON

3、, OBMOFN BM=FN(2)BM=FN仍然成立G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DBA=GFE=45,OB=OFMBO=NFO=135又MOB=NOF, OBMOFN BM=FN 点评:本题通过对三角板进行操作、观察、测量、猜想等获得结论的过程,突出了对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考查和证明能力的考查推理和证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经历了数学发现的全过程,体会到了合情推理的重要性和证明的必要性例2(2006年鸡西市)已知AOB=90,在AOB的平分线OM上有一点C,将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C重合,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OA、OB(或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点D、E 当三角板绕点C旋转

4、到CD与OA垂直时(如图2-1),易证:OD+OE=OC 当三角板绕点C旋转到CD与OA不垂直时,在图2-2、图2-3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线段OD、OE、OC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图2-1 图2-2 图2-3解:图2-2有结论:OD+OE=OC 证明:过C分别作OA、OB的垂线,垂足分别为P、Q得, CPDCQE,DP=EQ OP=OD+DP,DQ=OE-EQ又OP+OQ=OC,即OD+DP+OE-EQ=OC OD+OE=OC 图2-3有结论:OE-OD=OC点评:本题是学生熟悉的三角板,旨在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中灵活应用三角

5、形全等、勾股定理等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并把垂直关系,推广到不垂直的情形,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综合考查了学生的观察、猜想、验证等方面的能力例3(2006年武汉市)已知:将一副三角板(RtABC和RtDEF)如图摆放,点E、A、D、B在一条直线上,且D是AB的中点将RtDEF绕点D顺时针方向旋转角(090),在旋转过程中,直线DE、AC相交于点M,直线DF、BC相交于点N,分别过点M、N作直线AB的垂线,垂足为G、H(1)当30时(如图),求证:AG=DH;(2)当60时(如图),(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3)当090时,(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写出你的结论,

6、并根据图说明理由4560AEDBCFAGDHMEFCB(N)图图AGDHMEFCBN图EFMNDABGH图C解:(1)证明:A=ADM=30AM=MDBDC=90-ADM=60=B, CB=CDMGAD,NHBD AG=AD,DH=BDAD=BD AG=DH(2)解:结论成立 ADM=60BDN=30ADM=B,AD=BD,A=BDN AMDDNB AM=DNMGAD,NHBD AMGDNH AG=DH(3)解:结论成立RtAGMRtNHB,RtDGMRtNHD=,= = = AG=DH点评:本题通过三角板的操作实验,探究图形中旋转角变化时,结论不变的数学规律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应用数学、创造数学的意识和目的,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