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专题之一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大国崛起)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2146500 上传时间:2021-10-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考复习专题之一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大国崛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复习专题之一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大国崛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复习专题之一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大国崛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专题之一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大国崛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专题之一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大国崛起)(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考复习专题之一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大国崛起)知识整合1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条件文艺复兴:1416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开辟:1517世纪,欧洲兴起的寻求黄金的新航路开辟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同时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从此开始,使资本主义的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

2、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独立: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美国诞生领导人:华盛顿影响: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法国大革命重要文件:人权宣言影响: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思想;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巩固和扩大美国南北战争时间:18611865年重要人物:林肯重要文件: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作用: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巩固和扩大俄国农奴制改革概况:1861年,沙

3、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作用: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人民革命的发生,也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日本明治维新概况:1868年,明治政府推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作用: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完善罗斯福新政概况:1933年,罗斯福总统为救治经济危机实行新政。以全国工业复兴法为核心和基础,通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克服危机,取得良好的效果影响:新政是资本主义是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是资本主义发展中史上的一个里

4、程碑。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度过了危机战后发展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处于西方发达国家前列。高新产业发达,科技含量高。发展外向型经济,跨国公司飞速发展,资本输出不断扩大欧盟成立:1993年,12个成员国在原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欧盟作用: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事务上的地位和作用日本表现:20世纪40年代末,日本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50年代,经济进一步发展。70年代初,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大国原因:美国对日本在政治上实行民主改革,在经济上给以扶持的政策,为日本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日本大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结合

5、本国特点进行改造提高。注重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长期坚持“教育先行”战略,重视人才培养。政府实行“贸易立国”的政策。2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名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因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英国的殖民统治法国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主要文献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意义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比较。时间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背景都受工业革命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改变生产关系方式美国是革命方式,日、俄是

6、改革方式任务美国是解放黑奴,俄国是解放农奴,日本是摆脱民族危机,都有解放生产力的任务影响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内容日本改革有向西方学习的方面,美、俄则没有拓展迁移1.对资本主义社会确立的总体认识如何?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它需要有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漫长的理论准备过程,还要开辟新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制订新社会的法律框架和基本理念,当然也要有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最后通过其领导的政治革命,完成这一漫长的历史转变过程。2. 如何认识西欧殖民掠夺的双重性?一方面殖民掠夺是罪恶的,带给亚、非、拉人民灾难、贫穷和落后。另一方面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聚集大量的原始积累,为工业

7、革命的开展准备了条件,促进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4.战后美国、日本、欧洲经济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怎样?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重视教育,尊重人才,切实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建立创新型国家。政府及时调整政策是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加强国际间的经济联系。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命题探究近代以来,一个个崛起的国家对我们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国家三十年来都是在一个改革开放的进程当中,就是说我们中国在走向世界,在这个时候,我们应当让我们充分地了解比我们国家要大得多的这样一个世界,特别是对

8、世界大国兴衰的规律,应该有一个非常清醒的历史认知。适应训练1以下关于英国、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的表述中准确的是A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B封建专制制度腐朽的结果C君权神授学说同议会矛盾的结果D民族独立愿望的增强217、18世纪,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意义是 推翻了殖民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A B C D3从林肯和邓小平在维护国家的统一上所取得的成就中,你能得到什么样的认识 A战争能够拯救共和制 B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主流 C实现国家统一,可走不同的道路 D中美建交,有利于共同发展4马克思认为“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给欧洲资产阶级敲响

9、了警钟”,其含义是 A. 美国是欧洲移民建立的国家B. 美国独立战争动摇了欧洲封建秩序C. 欧洲革命在法国影响下发生D. 加速了欧洲人民革命意识的觉醒 5人类历史上每次科技革命都会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活。下面哪些生活现象与第二次科技革命有关( ) 坐在电灯下读哈姆雷特驾驶福特汽车从来克星顿到萨拉托加毛泽东乘飞机从延安去重庆谈判马克思乘火车从德国到法国 A B C D6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题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文,描述一个美国家庭抵制中国产品近一年后终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遭”,并表示,以后10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这从深层意义上表明A中国产品质量差引起美国家庭

10、的抵制行动B中国产品在美国受到不公正待遇C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D经济全球化受到人们的抵制7在学完了“经济大危机”之后,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主题为“经济风险与规避”的探究活动。一起来参加吧。 材料一 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材料二 近现代日本,经历了两次重大危机,但是他们在经济危机中求发展。对外学习,发展科技,进行改革,自我调节。促使日本在短期内脱颖而出,后来者居上。成为当今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材料三 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胡锦涛在会上发表了题为通力合作,

11、共渡时艰的讲话。【问题探究】(1)美国采取什么措施摆脱材料一“经济大危机”?(2)材料二中,面对危机,日本是如何寻求国家发展的?(3)材料三中胡锦涛发表讲话的时代背景是什么?为什么要“通力合作”才能“共渡时艰”?【拓展延伸】(5)在这一“时艰”之下,你认为中国应如何规避风险,求得发展?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图一 Abraham Lincoln 图二 Franklin D. Roosevelt材料二:战后兴起的科技革命,使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战后20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人教版历史(必修)请回答:(1)图一中

12、的历史人物当选为美国总统时面临的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解决对美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2)图二中的历史人物首次当选为美国总统时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他推行的新政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4)综合上述问题,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至少答出两方面)9. 欧洲资本主义沿着新航路,逐步把整个世界纳入资本的统治之下。请你参加以“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材料回放】材料一 三角贸易航线图材料二 (1814年1835年)这种悲惨的境况,在商业史上是无与伦比的。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 英国驻印度总督 本丁克材料三

13、“资本来到世间,每个毛孔里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资本论材料四 一位即将离开印度的英国总督曾经得意的对记者说:他在任期间发动了“三种巨大的社会改良引擎铁路、统一邮政和电报”,将印度带入了工业文明。【知识回顾】(1)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出现在 世纪60年代,在这次生产力的飞跃中,最具代表性的发明是 。【问题探究】(2)材料一中三角贸易的实质是什么?(3)导致材料二中惨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前三则材料所反映出的的共同点是什么? 【得出认识】(5)有的同学根据材料四中的内容认为正是在英国的帮助下,印度才得以摆脱了落后,实现了工业文明,因此认为“沦为殖民地、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14、。”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1)18世纪 蒸汽机 (2)罪恶的奴隶贸易。(3)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将大量廉价工业品倾销到印度,导致印度传统的手工业大量破产。 (4)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发展是建立在对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残酷剥削和掠夺基础之上的。(5)不同意。 理由:例答:因为材料中英国人的所作所为,其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发展印度(殖民地)经济,而是为了更好的加强对印度(殖民地)的掠夺。这种所谓的文明,对于印度(殖民地)而言其实意味着更残酷的殖民掠夺和压迫。10.世界博览会是综合反映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及成就的大型展示活动,它以其规模宏大、影响深远被誉为“经济

15、、科技、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天时、地利、人和催发了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诞生。(1)英国之所以能够承办第一届世博会,是因为当时的英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请你列举这三方面的史实说明之。材料二 1900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法国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有一次集体亮相,他们充分展示着各自的工业实力和创造发明,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将博览会的展馆照得通明透亮1900年,还是这些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侵入了古老中国的首都

16、北京。(2)材料一中的“集体亮相”展示了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它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3)材料二中“不光彩的集体亮相”指的是哪一次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由此,你获得了什么感悟?材料三 1937年巴黎世博会,主办方意识到,他们所要展示的世界正经历着曲折:经济大萧条、失业状况加剧、通货膨胀、战争阴影笼罩这一系列的问题促使主办国对本届世博会寄托了更多的期望。材料四 2010年世博会将在中国上海举办。这是继第29届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人民再次迎来的国际盛会。(4)材料中的“经济大萧条”是指什么?“战争阴影笼罩”的史实有哪些?(列举二例即可)(5)说明中国能够举办世博会的主要原因。

17、(6)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世界博览会对推动人类的进步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有段话,阐述了他的观点,他说:“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孟德斯鸠是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立法权应“由人民集体享有”,司法权应有独立性,君主虽然拥有行政权,但不能超过或制止立法权和司法权。材料三:美国采纳了孟德斯鸠的学说,并付诸实践。在华盛顿主持下,制订了一部新宪法,即1787年宪法。其主要内容有:立法权属于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最

18、高法院。这三个权力部门既各自独立,又相互牵制。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1)材料一中,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什么核心思想。这一思想的传播产生怎样的历史作用?(2)材料二所述内容,体现了孟德斯鸠的什么学说?(3)材料三所述内容的实施,对美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思考,简要谈谈思想解放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5)对文艺复兴时期、启蒙运动时期,在思想文化等领域创造的优秀成果,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1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

19、,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的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相比,美国遭到了我们甚至做梦都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材料二:1957年3月25日,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6国领导人聚会罗马,签署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等文件,6国又在布鲁塞尔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布鲁塞尔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欧共体的成立促进了欧洲经济的迅速发展。材料三:2001年10月20日至2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与会成员领导人以“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为主题,就世界和地区经济形势、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和APEC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分析其原因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分析欧共体的成立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出现的什么趋势?这种趋势背后的根本动力是什么?(3)分析材料三,可以看出亚太地区也呈现了怎样的趋势?和材料一对比,阻碍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什么?(4)结合材料分析,你认为中国应该怎样做才能充分迎接经济发展新趋势的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