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文化影响下园林意境中的场所精神

上传人:卢****6 文档编号:32018768 上传时间:2021-10-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儒道文化影响下园林意境中的场所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儒道文化影响下园林意境中的场所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儒道文化影响下园林意境中的场所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儒道文化影响下园林意境中的场所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道文化影响下园林意境中的场所精神(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儒道文化影响下园林意境中的场所精神 摘要:园林艺术是财富积累的反映、社会文明的标志,还表达着社会的开展,反映朝代的兴衰。园林艺术是在一定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不仅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条件更是千差万别。带着浓郁东方特色的儒道文化对园林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就建筑物场所的特质,探析儒道文化影响下的园林意境趣味。关键词:园林艺术;场所精神;儒道文化在人类社会开展的历史长河中,园林景观艺术和园林文化凝聚了中国传统文明的精华,园林艺术集艺术、技术、文化于一身,集中反映人类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人类社会的精神状态、人类文明的开展程度以及人们对理想家园的畅想。儒道精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2、精粹,被纳入造园范畴的人文追求和文学要素,催生出园林艺术中的人文精神,显示古人追求“虽由人作,宛假设天开的意境。一、园林艺术的产生中国的造园艺术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由?诗经?记述内容可知早在周武王时期就有营建宫苑的活动。秦灭六国后建上林苑,西汉时期进一步扩大上林苑为帝苑,这一阶段的园林带有猎场、庄园、离宫的性质。汉之后随着社会历史的开展、朝代的变迁、生产力的开展、生产关系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变革、社会文化的更迭,园林艺术得到长足的开展,园林的种类也随之更新换代,但追求自然的造园审美观念从未止歇。封建王朝时期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开展时期,农业开展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改变,出现阶级社会分

3、化,统治阶级的富有阶层为享受被隔离的自然风光,充实自己精神生活,而开发出各式园林。不同于欧洲国家造园要求,将园林作为人的对立物的自然之物,中国古典园林包容了更多的作为主体与灵魂的人造的建筑物,旨在浓缩自然,回归自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以及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儒道文化的深入性和普世性不仅对群众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建筑形态的影响也十分深刻。二、儒道文化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它借助政治的力量渗透到世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孔子提出的儒家思想其核心就是“仁,“仁者爱人,这种“爱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

4、影响着群众,调节着人与人之间相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也直接影响了人们对自然审美的眼光与观念,人们开始更倾向于贴近自然、亲近自然的生活状态,而这种影响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为园林的造园气氛。儒家思想自春秋时期源起,董仲舒曾提出“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为人,将“爱人的思想扩展到“爱物。而“仁的内涵也被引申为“天人合一,被奉为用于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以及人与大自然关系的标准。儒家思想甚至将山水精神比作道德,通过行走于山水之间真实感受,引导人们探索“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品质内涵,感悟“仁“智品德的真谛。儒家思想所推崇的和谐与道德同时表达在园林布景造园方面,通过园林艺术营

5、造出一种深刻的极具“礼性的修身养性之所的意境。园主人以园林明志气,以园景示内心,向世人展示自己对高尚道德的追求以及自身修得的“礼性,园林甚至成为文人墨客们表达高尚情操的重要形式。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宇宙的本质就是“道。道就是宇宙的根源,形而上的本体,是包括时空能量因果,超越一切世间的存在。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种观点不仅否认了人类凌驾于万物之上的观点,还让人们清醒认识到自身在自然界中的真正地位。道家思想主张返璞归真、崇尚自然,追求天然反对刻意为之,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造园者造园时会更多的去追求植物本身的野味天性、天然去雕饰的自然韵趣,这种思想甚至演变成一少局部人表达自己

6、因社会现实而愤懑不平的个人思想,表达因对现世失望而追求回归自然隐居山林的“隐世生活状态。如果说儒家的思想是在教人们在现实的人间求索,那么道家的思想家就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审视这个世界。道家学者认为人的观照应该上升到“道的层次,引导世人去追寻对世间万物本体和根源的把握。“道可道,非常道,道是抽象、神秘的,但现实世界是有限的、生动的,这种简与繁的关系被文人墨客揉碎了融合在园林造景中,园林在有限的空间范围中表达出无限的精神意境。道家出世的哲学观把束缚在实际的因果关系中的精神解脱出来,追求“天人合一、隐山遁世、虚静的精神境界。儒家学者强调亲和自然但看重经世之术,讲究治国平天下,认为在园林隐居,是一种

7、养生冶性、行义求志的举动,和做官的道理等同,也就是“身在江湖,情驰魏阙心态的表达,这种思想表达在作为个人生活环境要素的园林布景建设,表现为园林中多出现宴乐、读书、课子、礼佛等内容。道家文化更加崇尚回归自然,唤醒了文人士大夫对个性追求的觉醒,激发了他们倾心自然山水的热情,也因此孕育了有独立意义的山水审美意识,人们对山水的认识和追求也从物质享受阶段提升到“畅神这种纯粹的精神阶段。造园者于园中叠山至石,不去刻意雕琢,而是全力寻求一种回归自然本真的野趣韵味和“天人合一的精神气韵。中国园林艺术既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又受到道家文化的影响,两家文化不仅没有排斥,反而相互补充,互助互长。文人士大夫兼修儒道,以

8、提高自己的修养学识。在儒道文化影响着人文思想,而这种无形的思想那么以园林这种实物形式展现出来,将大千世界化于一园,物我一体,园中的一草一木是实物亦为道法,园主人的精神气韵也存于其中,游园者大可由园中布景气韵见园主人之精神,园林成为园主人表达真我的途径。三、自然意境与人文精神交融的场所精神场所精神的形成是利用建筑物给场所的特质,并使这些特质和人产生亲密的关系,由自然意境人文精神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园林艺术产物,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气质。儒家“乐志,道家“自适,文人士大夫受此影响,一方面追求实现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另一方面又追求虚静恬适放浪形骸的养生之道,两者共生共养。在儒道文化的影响下,文人士大

9、夫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天性,并开始追求与大自然亲密联系的“天人合一理想。理解自然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将自然的力量作为出发的始点,使这种无形的力量与有形的自然元素或物产生关联。置石、叠山、理水、莳花、植木等方法成为塑造园林的主要内容,通过造园扬志抒情成为文人士大夫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天地间的结合造成了“物之间更大的差异,山属于大地却耸向苍穹,山是两种根本元素相互结合的产物,它是宇宙的中轴线是能从宇宙区域穿梭到另一处的点,山石的存在就象征着大自然的永久性。堆山叠石在传统造园艺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园林中的山石是对自然山石的摹写,又被称之为“假山。假山的堆叠不仅师法自然,还凝聚着造园匠的艺术创造,因此园林假

10、山不仅具备自然山石的形神,还具有传情的作用。除了用石头堆叠假山之外,还可堆叠成各种磴道,借磴道实现地形的随意变化和曲折起伏,使园林内部地势环境更加贴近真实的自然地表状态,磴道使空间更加具有连通性,使建筑与自然环境更加融合。借山石抒情趣,对回归自然的追求与向往正是儒道文化“乐山思想的表达。水是所有造型的原始本质,它的出现赋予了园林大地的自我意识,从媒介物的角度来看,水象征着生命,是一种具有动态性的大地力量。自古以来,水的妩媚灵动吸引了大量诗人画家以此为题材而进行创作。造园匠采用集中或分散的方法来构建水域,借助水陆萦回制造深邃藏幽之感。山得水而活,水有山而更媚,山水交映,更彰显自然趣味。树木花草也

11、是天地间相互结合的产物,生于大地却都指向天空,植物的成长显示着生机勃勃,春夏秋冬、雨雪阴晴气候的变化改变空间的意境并影响人的视觉感受,这些因素以花木植物为媒介,间接地发挥作用,而植物的兴亡展示了大自然造物的过程,景不同而帶给人不同的身体感受、精神体验。孔子也曾说:“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君子比德的观念将人的美德赋予到自然界的事物上,引发人们对自然产物美感的追求,将自然产物的某些属性跟人的内在品质联系起来,园林中特殊的自然元素会给人特殊的身体感受和精神感悟,儒家学者多用兰竹比君子,不同的花草植物被赋予不同的品质精神,园主人借植物比德表现主人雅致的品德修养。自然中最

12、不可或缺的就是光,而最不易理解的也是光线,长久以来人们将光作线体验为实体中的根本要素,光线甚至曾被人们比作是知识、艺术、理智的象征。从早到晚一直都在发生变化的光线是最平常的一种自然元素,却饱含道家哲思,造园者巧妙地借用光渗透的特性使光线的功能被展现得淋漓尽致,由此不仅使园林更完美地与自然相融合,还从游赏的角度增加了园林游玩趣味性,游玩时又发人深思,园景真正的趣味正表达于此。环境的特质表达了所在场所独特的、可理解的特性。好的环境意向的空间结构能使人感到满足,造园者通过营造园林意境来实现自己对儒道大道的向往与追求。园林以其存在的形态,表现主人儒道思想的修养,你中有我,我中现你,物我相融。中国园林的

13、构建状态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提供了最为合理的相处模式,以人为本、生态与生命共存的精神通过园林这一场所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四、结语中国园林外表上看是在模仿、提炼大自然,实那么蕴含着儒道思想家的精神文化,也就是对“仁与“道探索。文人士大夫们通过山石流水、园柳鸣禽等的园林景观,玩味自然,明己身志向,追求自己被压抑的思想,于园林环境中拟造出自我与自然融合一体的境界,从而获得一种超越名利的、真实的内心愉悦。儒道文化在文人士大夫的理解感悟之下,被其借以园林之手而表达,从而营造出一种由儒道文化催生的独特园林意境,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独有的场所气韵与人文精神。参考文献:【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2】周武忠.中国园林艺术M.上海:中华书局,1991.【3】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4】老子.道德经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