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河人行便桥方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1971353 上传时间:2021-10-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跨河人行便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跨河人行便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跨河人行便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跨河人行便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河人行便桥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跨*河人行便桥方案1设计与计算依据(1)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2)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3)结构设计原理(人民交通出版社)(4)结构力学: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 概述*河特大桥连续梁设计采用一联48+80+48m连续梁,全长177.3m,对应的桥墩2#5#。主墩承台尺寸为8.612.53.0m,主墩高度10.3515.35m。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结构,梁体采用纵、横、竖三向预应力体系。跨中梁高为3.89m,中支点处梁高6.6m,顶宽13.2m,箱梁底宽6.4m。顶板厚3545cm;底板厚度45100cm;腹板厚度分为45至90cm。全桥

2、共分53个梁段,A0号梁段长度11m;A1-A3段3.0m、A4-A10段3.5m;边跨现浇A12段7.0m;边跨合拢A11段2m,跨中合拢B9段2.0m。主跨80m跨*河,为方便施工人员过河,搭设一座钢悬索桥,桥面净宽1.3m,全桥长78m。塔身采用钢架结构,高度为4m。吊杆标准间距3m,锚碇采用重力式锚碇,主索间距1.3m。设计高程程两桥塔处为120.78m。2.1、分项工程介绍锚碇:根据地质情况,锚体高4m,锚碇采用重力式,锚块采用C30混凝土墩身。索塔:外形采用两侧塔柱及横梁组成的门式框架结构 ,两桥塔高度均为4m,采用变截面设计,底部截面由纵向2 m宽渐变为顶部的1.3m,塔柱底部设

3、置0.5m高C30钢筋混凝土桥塔基座。塔柱横向等宽1m,纵向变宽由底到顶从2.0m变化为1.30m.索塔基础:索塔基础为22m开挖基础,基础底面设置错台形式。基底为于卵石层上,承载能力不小于220Kpa。主缆: 本桥主缆采用直径28mm的高强钢筋,上下各两根,共四根;两主缆索横向标准间距1.3m,上下间距2米。主缆索端头与墩身相连。吊杆和索夹和散索套: 吊杆直径16mm的钢筋。吊杆顺桥向间距为3m。索夹:索夹安装位置应先在主缆安装前标记清楚,紧缆后按照标记位置安装。桥面系:桥面系由横梁为直径20mm的钢筋,间距0.5米,上铺2cm厚竹夹板。抗风索:为增强横向抗风稳定性,加劲梁两侧设置抗风索,通

4、过横梁外侧加焊的吊环与主墩牛腿连接,抗风索主索采用直径28mm高强度钢筋,副索采用直径12mm钢丝绳。2.2猫道架设(1)本桥索股牵引系统采用架空索道辅助,往复式牵引系统。与主缆位置对应。每组牵引系统组成如下:在3#墩岸锚碇顶面安装一台5t主卷扬机,以提供牵引动力;在4#墩锚碇顶面安装一台3t副卷扬机,作牵引制动和滑轮牵引回复动力装置;20mm钢丝绳作牵引绳,两端分别卷入主、副卷扬机,一端用于卷绳,另一端用于放绳,两台驱动装置联动,使牵引索作往复运动;牵引索通过塔顶滚筒跨越索塔。另在牵引索上方增设一根28mm钢丝绳作索股承重绳,该绳两端分别锚固在两岸锚碇前锚面上,通过塔顶门架滑轮组跨越索塔并被

5、吊起一定高度;为便于索股沿承重绳被牵引前移,在牵引绳、承重绳和索股锚头之间设简易拽拉装置联结,在猫道面层上设置系列滚筒。(2)、牵引系统的架设牵引系统的架设以经济简单为原则。本桥桥位处江面仅宽约78m,且无通航要求,故拟将先导索直接通过旧吊桥拖拉过江,然后利用先导索将牵引绳牵引到岸并后通过支承滚筒,两端分别进入主、副卷扬机,形成往复式牵引系统。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材料、机械、准备两岸主、副卷扬机安装机电系统调节先导索过江 牵引索架设 (拽拉装置安装)索股承重绳安装 (猫道施工)猫道桥面安装2.3、主要材料、机具数量表序号名 称规 格数 量说 明1主牵引卷扬机5t12台容绳量28950m副牵引卷扬

6、机3t12台容绳量28950m2先导索16mm1800m牵引索282950m索股承重索282800m328钢丝绳卡2848套用于承重绳28钢丝绳卡288套牵引承重绳时用22钢丝绳卡2228套用于牵引绳与先导索的临时联结4塔顶滚轮4套位于每只塔顶5门架吊滑轮5t4套位于每只塔顶6拽拉装置23套滑轮5t6只软吊带5t10m6只绳卡28 36只2.3、主要材料、机具数量表拟投入的施工人员:序号职位人数名单职责1施工总指挥1工程全面工作、现场管理2现场技术负责人1现场技术指导、方案制订3专职安全员1安全工作的检查、监督、整改4主管工程师3现场管理、监督5施工人员10桥梁施工6机操工5各种施工机具操作3

7、安全环境保证3.1安全保证体系 为保障航道安全畅通、施工安全及环保,现成立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长:* 副组长:*组员:*3.2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 根据“全员管理、安全第一、环保第一”的原则,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规定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部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在施工生产中的安全及环保责任。3.3强化安全管理与训练 进行安全教育与训练,增强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知识,有效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的失误。安全教育包括知识、技能、意识三个阶段的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有: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学习国家劳动保护法规、安全施工管理条例、航道管理条例等;进行安全技术、工业卫生的科学知

8、识教育,进行典型经验和事故教训的教育进行法制教育等。通过教育和训练,不仅要使操作者掌握安全生产知识,而且能正确认真地在作业过程中表现出安全的行为。具体措施如下:1.对新进场的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准许其进入操作岗位;2.对起重、焊接和车辆驾驶等特殊工种的工人,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训练。电工、起重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做到持证上岗;3.设立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动日,在班前班后会上检查安全生产的活动情况,并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活动。3.4安全环保措施1.在航道上设置醒目的交通疏导装置,针对本项目在施工地点两侧100m范围内设置航标;2.在临时结构上设置明显的标志。水上施

9、工时照明灯具应加装遮光设施,防止眩光干扰船舶的航行;3.配合航运管理部门,要求过往船舶遵守过桥的有关规定,加强联系、协调和管理,并建立24小时值班制;4.通道上要备救生圈,严禁下水洗澡、游泳;5.汛期做好防洪抢险的准备,抢险用的物资等专用口,不经防汛指挥部批准,不准动用。一旦发生险性,快速抢险,使损失减小到最小程度;6.禁止向河道中排放废弃物,如河道中由漂浮物应及时清除;7施工完毕后,及时清除现场遗留物,并及时通知航道部门验收,以便及时恢复河道通航;3.5便桥安全措施1.通道口进行必要围挡,设置安全警示标语;2.通道上必须有标识和防护栏,夜间应布置警示照明灯;3.通道两侧必须配备救生衣,以防人

10、员落水;3.6钢便桥施工安全控制措施1.各工班必须设专职安全工程师,各专业队设专职安全员。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管生产必须抓安全”的原则,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制定各项安全措施,确保施工生产的安全;2.工程开工前,做出详细的安全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每道工序及时做好安全技术作业指导书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3.施工中加强对机具、电器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各种施工机械和电器设备均设置漏电保护,确保用电安全;4.操作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凡进入现场的人员,均要服从值班员指挥,遵守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禁止穿拖鞋、高跟鞋或光脚进入施工现场;5.坚持经常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及时发现

11、事故隐患,堵塞管理漏洞,还要结合安全事故的规律和季节特点,重点查防触电、防淹亡、防交通事故等措施的落实。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6严禁过往人员携带超过5kg的物品过河;7.作业区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所有人员均不得在起吊和运行的吊物下站立。4便桥验算4.1永久荷载 4.1.1钢丝绳自重主索采用采用直径28高强度钢筋,每米21.17kg。3m长荷载q1=3*21.17=63.51kg4.1.2索夹吊杆单个索夹吊杆重65.6kg,每3米布置一道q2=65.6*2=131.2kg4.1.3桥面每隔0.5m设置一道横梁,横梁采用直径20cm的钢筋,桥面板采用20mm竹夹板。3m桥面线荷载

12、小计:q3=55.35+255.78+282.6=593.73kg4.2活荷载 4.2.1施工机具及人群荷载按照20人通行计算,每人平均70kgq5=70*20/78*3=53.8kg双索总计:q=(2*q1+q2+q3+q4+q5)/3=(2*63.51+131.2+593.73+136.9+53.8)/3=347.6kg=3476N单索总计:q单=q/2=3476/2=1738N吊杆产生集中力F=(131.2+593.73+136.9+53.8)/2=457.8KG=4578N每根吊杆最大屈服力235*3.14*16*16/4=47225N,满足要求。4.3主索自然状态 受荷下主索核心计算

13、公式=8.081度垂度:fmax=L/20=78/20=3.8m水平力:H=1738*78*78/(8*3.8*cos(8.081)= 351317N垂直力:Va为低点,Vb为高点Va=qL/(2*cos)-H*tg=1738*78/(2*cos(8.081)- 351317*tg(8.081)=18580Vb=qL/(2*cos)+H*tg=1738*78/(2*cos(8.081)+ 351317* tg(8.081)=118342最大张力:Tmax=H/cos=351317/ (cos(8.081)= 354840N每根主索最大屈服力2*400*3.14*28*28/4=492352N,满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