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令系统综合练习题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1952425 上传时间:2021-10-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0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信令系统综合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信令系统综合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信令系统综合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信令系统综合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令系统综合练习题(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北京邮电大学高等函授(远程)教育通信工程专业综 合 练 习 题一 填空1. 按照信令传送通道和话音通道的关系,信令可分为_和_。2. 在分层通信体系结构的相邻层之间使用的服务原语的类型有_、_、_、_四种,在不需要证实的服务中只用到_和_两种类型的服务原语。3. 是本地交换机和接入网之间的接口。4. V5接口中的PSTN协议消息中用 地址用来识别PSTN用户端口。 5. 信令网的基本组成部件有_、_、_。6. 我国的No.7信令网由_、_和_三级组成。7. 消息信令单元中由第二功能级处理的字段有_、_、_、_、_、_、_。8. 电话用户消息的内容是在消息信令单元MSU中的_字段传送的。9. N

2、o.7信令系统的第三级包括_和信令网管理两大功能。信令网管理又可分为_、_和信令链路管理。10. SCCP提供的业务有_、_、_和_等四类。11. SCCP消息由_、_、_、长度可变的必备参数、可选参数等五部分组成。12. SCCP程序主要由_、_、_和SCCP管理等四个功能块组成。13. SCCP面向连接服务传送数据的过程可分为_、_、_三个阶段。14. SCCP消息是在消息信令单元MSU中的_字段传送的,而TCAP消息是在UDT消息中的_部分传送的。15. 在SCCP的无连接业务中使用的消息有_、_和XUDT、XUDTS消息。当用户数据的长度大于规定值时,发送端的SCCP要将用户数据分段,

3、用多个_消息来传送。16. 为了保证采用有序的无连接业务的多条消息按顺序到达目的地,SCCP要为这多条消息的路由标记中的_分配相同的编码,以保证这些消息经过相同的路由到达目的地。17. 事务处理部分TC由成份子层和_子层组成。成份子层的基本功能是_。18. 基本的成份类型有_、_、_、RE和RJ。19. 传送结构化对话的TCAP消息有_、_、_和中止消息四种类型。20. SCCP地址是_、_和子系统编码的组合。21. TCAP消息由若干个信息单元组成,信息单元由_、_和内容组成、对于基本式信息单元来说,其内容部分是_。对于构成式信息单元来说,其内容部分可以_。22. 在不同的移动交换中心MSC

4、之间传送与话路接续有关的局间信令时,采用_信令规程,在传送移动台越局频道切换的有关信息的采用_信令规程。23. MSC/VLR与HLR之间的接口采用 协议。24. 智能网应用部分INAP主要定义了SSP与_之间及_与IP之间的接口规范。25. 智能网概念模型可分为_、_、_和物理平面。26. ISUP消息是在消息信令单元MSU中的_字段传送的,ISUP消息由_、_、消息类型编码,长度固定的必备参数,长度可变的必备参数和任选参数部分组成。27. 消息传递部分由 、 、 三级组成。28. MTP中的信令消息处理功能根据 来寻址选路,由于 不是全球统一编码,所以不能选路到全球的任一信令点。29. 直

5、接连接两个信令点的一束信令链路构成一个 。30. 一个信令点SP,当其支持电话信令消息的传送时,需配备No.7信令系统的MTP和_部分,当支持智能业务的信令消息传送时,则还需增加_、_和_功能。31在SPA发送给SPB的信令单元中的 的值为8,这表示SPA已正确接收到了SPB发送给SPA的序号小于或等于8的信令单元。32 TR原语和 之间都有一一对应的关系。33 No.7信令系统的第二级信令链路功能相当于OSI模型中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第三级信令网功能加上 相当于OSI模型中网络层的功能。34 当STP发现到某个目的地信令点D的路由已变为不可到达时,将执行 ,向相邻信令点发送 。35同层通信是

6、之间的通信,层间接口是 之间的通信36当固网用户呼叫移动用户时,由固网关口局发送到移动GMSC的IAM消息中的被叫号码是该移动用户的 号码,而GMSC发送到移动用户当前所在MSC的IAM消息中的被叫号码是 号码。37.H.248协议是 与媒体网关之间的接口协议,该协议提出了网关的连接模型概念,模型的基本构件有 和 。38.下一代网络是业务驱动的网络,实现 与呼叫控制分离、呼叫控制与 分离。39. SIP协议消息分为请求和响应两类,其中响应消息从 发往 40一个SIP请求消息由请求行开始,请求行由 、 、一个SIP的版本指示组成。41当接收到INVITE消息的 时,发送这个INVITE消息的客户

7、端将发送一个ACK消息,以表明它已经接收到最终响应。42SIP应答消息的起始行是状态行, 状态行由SIP 版本号开始,接着是一个表示应答结果的3位十进制数字的 ,起始行还可能包含一个原因说明,用文本形式对结果进行描述。43以软交换为中心的下一代网络的分层结构包括 、核心媒体层、 和业务/应用层四层。44下一代网络是业务驱动的网络,应实现 与呼叫控制分离、 与承载控制分离。45H248提出了网关的连接模型概念,模型的基本构件有 和关联域(Context)。46H248协议中的终端是MG上的一个逻辑实体,它可以发送和或接收一个或者多个数据流。终端分为半永久性终端和临时性终端两种。 代表物理实体,临

8、时性终端代表 。47在H248协议中,H248协议中 代表一组终端之间的相互关系,实际上对应为呼叫,在同一个 中的终端之间可相互通信。48No7信令网的节点通过信令网关SG访问MGC(软交换)时可使用 、 和M2UA这三种适配层协议来实现。其中 将是信令网关的主导技术。49Um接口中的逻辑信道分为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两大类, 用于传送编码后的话音或数据信息。控制信道(CCH)可分为广播信道、 和专用控制信道。50Um接口中的公共控制信道包括寻呼信道、随机接入信道、允许接入信道三种。 用于寻呼移动台, 是点对点上行信道,用于移动台向系统申请专用控制信道,允许接入信道(AGCH)是点对点下行信道,用

9、于向移动台发送系统分配给该移动台的专用信道号并通知移动台允许接入。51当移动用户为被叫时始发MSC要向被叫用户归属的HLR查询用户的当前位置,再由被叫用户归属的HLR向被叫当前所在的VLR要求为该次呼叫分配 ,始发MSC通过 来选择路由52在GSM网络中,通过增加了 、gsmSRF(专用资源功能)、gsmSCF(业务控制功能)实现移动智能网。53由于在移动智能网中用户数据由HLR集中管理,所有的MSC都具有SSP功能,在移动智能网中的智能业务可根据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的 来触发,从而在移动智能网中开发及使用智能业务十分方便。对于始发呼叫MO,在发生呼叫建立请求时,MSC/SSF由VLR获得 ,触

10、发DP2,MSC/SSF将呼叫悬置,向SCP报告发现的智能业务;对于终结呼叫MT,当发生来话请求时,GMSC/SSP由HLR得到用户的 ,触发DP12,GMSC/SSP将呼叫处理悬置,向SCP报告发现的智能业务。二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信令单元为链路状态信令单元, 此时信令单元中的长度表示语LI=( )A. 0 B 1-2 C. 3-63 D. 63以上2. 我国国内信令网,信令点的编码计划是()位二进制数。 A12 B18 C24 D363. TUP和ISUP应配置于() A独立型HSTP B独立型 STP C网管中心 D.市话终端局4

11、信令点检测出MSU的比特数不是8的整数倍是在( )完成的. A信令数据链路级 B信令链路级 C信令网功能 D事务处理应用部分5. ISUP消息的内容是在( ) ASCCP消息中传送 BTCAP消息中传送 CMSU的SIF中传送 D在LSSU中传送6No.7信令的信号单元采用( ),标志码定义为( )。A. 可变字长的结构, 01111110B. 固定字长的结构, 11111111C. 可变字长的结构, 11111111D. 固定字长的结构, 011111107. No.7信令系统的第二级信令链路功能在定界过程中,收到了( )的码型,都认为信令链路是失去定位状态。A大于6个连“1”B信令单元的长

12、度小于5个8位位组C大于273+5个8位位组 DA,B,C和收到的信号单元的比特数不是8的整数倍。8NO.7信令系统的( )能完成OSI模型中网络层的全部功能。 A.信令数据链路级B. 信令链路级C. 信令网功能级+SCCPD. 信令网功能级9. 消息信令单元MSU中的SIO字段,由( )处理A. 信令数据链路级B. 信令链路级C. 用户级(第四级)D. 信令网功能级10. 链路状态信令单元LSSU由( )处理 A. 信令数据链路级B. 信令链路级C. 用户级(第四级)D. 信令网功能级11. NO.7信令系统利用标志符F 01111110实现信令单元的定界,为了防止在两个F之间出现伪标志符,

13、( ) A. 信令数据链路级将对两个F之间的内容进行检查,在检查到5个连1后加0B. 信令链路级对两个F之间的内容进行检查,在检查到5个连1后加0C. 用户级(第四级) 对两个F之间的内容进行检查,在检查到5个连1后加0D. 信令网功能级对两个F之间的内容进行检查,在检查到5个连1后加012. 消息传递部分利用( )来识别消息的业务类别及信令网类别 A. 业务信息八位位组SIOB. 信令信息字段SIFC. 路由标记D. 链路选择码SLS13. 采用( ), 可标识世界上任一信令点。 A. 国际信令点编码B. 国内信令点编码C. SSND. GT14. 检查信令消息的路由标记,将源信令点的用户发

14、出的信令单元正确无误地传递到目的地信令点的指定用户,是由( )完成的。 A. 信令数据链路级B. 信令链路级C. 用户级(第四级)D. 信令网功能级15. 为了完成信令单元的差错校正, 基本差错校正方法使用了( ) 字段 A. FIB、FSN、BIB、BSNB. FSN、BSNC. FSN、BIB、BSND. FIB、FSN、BSN 16. 预防循环重发纠错方法用于( ),预防循环重发纠错方法使用了( ) 字段。A. 传输时延较大的卫星信令链路, FIB、FSN、BIB、BSNB. 传输时延较大的卫星信令链路,FSN、BSNC. 传输时延小于15ms的陆上信令链路, FIB、FSN、BIB、B

15、SND. 传输时延小于15ms的陆上信令链路, FSN和BSN17. 将不可用信令链路上的信令业务转移到一条或多条替换链路上,而且尽量保证消息不发生丢失、重复和错序是( )程序的功能A. 倒换B. 倒回C. 强制重选路由D. 受控重选路由18. 将去往不可到达目的地信令点的信令业务从不可用的信令路由上尽快转移到一条或多条替换路由,而且尽量保证消息不丢失、不重复或不错序是( ) 程序的功能A. 倒换B. 倒回C. 强制重选路由D. 受控重选路由19. ( )能保证在倒换过程中消息不丢失、不重复、不失去顺序。A. 正常倒换B. 紧急倒换C. 以上两种都能D. 以上两种都不能20. ISUP消息的内

16、容是在( ) ASCCP消息中传送 BMSU的SIF中传送 CTCAP消息中传送 D在LSSU中传送21. 在TUP信令与ISUP信令的配合中,不成功市话接续时的信令配合流程如教材图4.3.2所示,呼叫失败(释放)和呼叫故障时TUP中的UBM消息组中的消息与ISUP中释放消息中的原因参数的原因值或消息的转换如教材表4.3.1所示,当ISUP中释放消息中的原因参数的原因值为1时,汇接局应将其转换为( )消息。AUNN BSTB CLOS DADI22. ISDN用户部分中,( )消息原则上包括选路到目的地交换局并把呼叫接续到被叫用户所需的全部信息A初始地址消息(IAM) B后续地址消息(SAM)

17、C信息请求消息(INR) D信息消息(INF)23.ISDN用户部分中,( ) 消息表明已收到为呼叫选路到被叫用户所需的所有地址信息A地址全消息(ACM) B后续地址消息(SAM)C信息请求消息(INR) D信息消息(INF)24.ISDN用户部分中,( )消息在IAM消息后传送,用来传送剩余的被叫用户号码信息A初始地址消息(IAM) B后续地址消息(SAM)C信息请求消息(INR) D信息消息(INF)25.ISDN用户部分中,( )消息可在任一方向发送,表明由于某种原因要求释放电路。A初始地址消息(IAM) B释放消息(REL)C释放完成消息(RLC) D信息消息(INF)26. ISUP

18、消息中,( )用来识别与该消息有关的呼叫使用的电路。A目的地信令点编码(DPC) B源信令点编码(OPC)C电路识别码(CIC) D和链路选择码(SLS)27ISDN用户部分中,( )是后向发送的消息,表明呼叫已应答。 AANM B RELC RLC D INF 28ISDN用户部分中,( )是在呼叫建立阶段或激活阶段,任一方向发送的消息,表明某一具有意义的事件已出现,应将其转送给始发接入用户或终端用户。 AANM B RELC RLC D CPG29ISDN用户部分中,( )是为了转送用户到用户信令而发送的消息。 AANM B RELC USR D CPG30. 消息传递部分根据( )将消息

19、传送到指定的目的地信令点A. 目的地信令点编码DPC B. 全局码GTC. 子系统号码SSND. 业务表示语SI 31. SCCP提供的4种业务中,能使业务用户在事先不建立信令连接的情况下通过信令网传送数据,并以很高的概率保证消息按顺序传递的业务是( )A. 基本的无连接类(协议类别0) B. 有序的无连接类(协议类别1)C. 基本的面向连接类(协议类别2)D. 带流量控制面向连接类(协议类别3)32. SCCP和其用户之间的接口是( )。A. N原语B. TC-原语C. TR-原语D. MTP- 原语33. 当SCCP用户请求SCCP向另一个节点的SCCP传递无连接数据时,应使用( )。A.

20、 NNOTICE指示原语B. NUNITDATA指示原语C. NUNITDATA请求原语D. NDATA请求原语34. MTP用( )将接收到的SCCP消息传送给SCCP。A. MTPTRANSFER 请求原语B. MTPTRANSFER 指示原语C. MTPRESUME指示D. MTPPAUSE指示原语35. SCCP消息中没有包含的部分是( )。A. 路由标记B. 长度可变的必备参数项C. 长度固定的必备参数D. 电路编码CIC36. 接收SCCP的UDT消息的最终用户的地址由消息中的( )决定。A. 路由标记B. 被叫用户地址C. 路由标记中的DPCD. 电路编码CIC37. 当 SCC

21、P用户使用无连接服务传送的数据大于一个消息信令单元所能传送的数据量时,SCCP可以决定用户数据分段,把原来的用户数据块分成较小的数据块,用多个( )消息传送。A. XUDTB. UDTC. UDTSD. XUDTS38. ( )成份的作用是要求远端用户执行一个操作。A. INVB. RR-LC. RED. RJ39. 当操作无论执行成功或失败均需向调用端报告时,应使用( )操作。A. 1类B. 2类C. 3类D. 4类40. 传送TC结构化对话时,在继续消息Continue中( )。A. 必须包含源端事务标识号B. 必须包含源端事务标识号和目的地事务标识号C. 必须包含目的地事务标识D. 没有

22、事务处理ID41. 传送TC结构化对话时,设节点A发出的Begin消息中的源端事务ID值OTID9,节点B发出的第一个Continue消息中的OTID34,以后节点A和B又各发出一个Continue消息,最后由节点B采用基本方式结束事务处理,节点B发送的END消息中的DTID=( )。A. 9B. 15C. 34D. 不确定42. 当PSTN用户呼叫移动用户时,入口GMSC向被叫MS所在的MSC发送的IAM消息中的被叫用户号码是( )。A. 被叫移动用户的ISDN号码B. 被叫移动用户的识别码IMSIC. VLR临时分配给移动用户的漫游号码MSRND. VLR临时分配给移动用户的临时移动用户识

23、别码TMSI43. 在位置更新过程中,如果移动用户MS进入了一个新的MSC/VLR时,移动用户MS新进入的MSC/VLR将向( )发送置更新区消息。A. 该移动用户MS注册的HLRB. 该用户先前所在的MSCVLRC. 该用户先前所在的MSCD. 该移动用户MS当前所在的VLR44. 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来存储移动用户完整的用户数据和移动用户目前所处位置的信息的数据库是( )。A. HLRB. VLRC. MSCD. EIR45. GSM系统中BSC与MSC之间的接口是( )。A. A接口B. B接口C. C接口D. D接口46. GSM系统中MSC与归属位置寄存器HLR之间的接口采用的信令规程是

24、( )。A. BSS管理应用部分BSS MAPB. DTAP部分C. TUP或ISUPD. MAP规程47. GSM系统中不同的MSC之间采用的信令规程是( )。A. BSS管理应用部分BSS MAPB. DTAP部分C. Q.931D. TUP(ISUP)和 MAP规程48. 在SCCP无连接服务中采用( )消息来传送用户数据。A. UDTB. UDTSC. XUDTSD. DT149. TCAP消息的内容部分是( )。A. 1个基本式信息单元B. 多个基本式信息单元C. 1个多层嵌套的构成式信息单元D. 1个或多个基本式信息单元和构成式信息单元50在智能网中,通常包括业务控制功能SCF和业

25、务数据功能SDF的设备是( )。 ASSP BIP CSCP DSMS51通常包括呼叫控制功能CCF和业务交换功能SSF,也可包括专用资源功能SRF的设备是( )。A. SSP B. IP C. SCP D. SMS 52当业务交换点(SSP)中的基本呼叫控制模块(BCSM)在呼叫处理过程中检测到一个触发请求点TDP-R后,SSP就发送( )操作给业务控制点(SCP),请求SCP给出完成此智能业务的指令。 A启动DP(Initial IDP) B请求报告BCSM事件操作 RRBE( Request Report BCSM Event) C连接 ( Connect) DBCSM事件报告 ERB

26、(Event Report BCSM)53.( )操作是由SCP传送至SSP的。SCP通过此操作要求SSF根据本操作参数中给出的信息将呼叫接续到规定的目的地去。在本操作中包含目的地路由地址、振铃模式或路由清单等参数。 A启动DP(Initial IDP) B请求报告BCSM事件操作 RRBE( Request Report BCSM Event) C连接 ( Connect) DBCSM事件报告 ERB (Event Report BCSM)54. ( )操作是由SCP发送至SSP的,本操作要求SSP监视与呼叫有关的事件,当检测到相关事件后向SCP报告。 A启动DP(Initial IDP)

27、B请求报告BCSM事件操作 RRBE( Request Report BCSM Event) C连接 ( Connect) DBCSM事件报告 ERB (Event Report BCSM)55V5接口是( )之间的接口。A 本地交换机和接入网 B. 数字终端与交换机C. 电话机与交换机 D. 不同交换机56按照传送信令的通路和话路之间的关系来划分,信令可分为( )。 A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 B. 用户线信令和局间信令 C. 前向信令和后向信令 D.线路信令和记发器信令57在Um接口中,位置登记和鉴权消息是在( )中传送的。 A. 业务信道(TCH) B. 广播控制信道(BCCH) C. 允

28、许接入信道(AGCH) D. 独立专用控制信道(SDCCH) 58在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 A接口是( )之间的信令接口。 A基站控制器BSC与移动交换中心MSC B. 用户终端设备MS与基站 C. 基站收发信机BTS与基站控制器BSC D. 移动交换中心MSC与归属位置寄存器HLR59( )操作是由VLR发送给HLR的,当移动用户在一个新的VLR登记(即VLR没有该用户的数据)时,该VLR将向移动用户MS注册的HLR发送此操作,通知移动用户注册的HLR该MS已进入此VLR管辖的位置。 AProvide Roaming Number B. Update Location C. Insert

29、Subscriber Data D. Send Routing Info60( ) 操作是由HLR发送给VLR的,当移动用户MS注册的HLR收到该移动用户新进入的VLR发来的更新位置请求,如果允许移动用户在这个VLR管理的位置漫游,HLR就给这个VLR发送该操作,将此移动用户MS的用户数据(包括移动用户识别号码IMSI、MSISDN、基本电信业务签约信息、始发CAMEL签约信息O-CSI、终结CAMEL签约信息T-CSI等数据)发送给这个VLR,以便VLR能根据这些数据确定如何处理该移动用户的呼叫。 AUpdate Location B. Provide Roaming Number C. I

30、nsert Subscriber Data D. Send Routing Info61( )操作是由入口移动交换中心GMSC发送给HLR的,当GMSC接收到对一个被叫移动用户MS的呼叫时,就会根据该被叫移动用户MS的MSISDN号码确定移动用户MS注册的HLR,向HLR发送该操作,要求得到能连接到此MS的路由信息,HLR收到该操作后,分析该MS的用户数据,如果该MS登记有无条件呼叫前转业务,就将前转号码发送给GMSC;否则就会向该MS当前所在的VLR发送“提供漫游号码”操作,当得到MS当前所在的VLR提供的漫游号码后,HLR将此漫游号码回送给入口移动交换中心GMSC,入口移动交换中心GMSC

31、利用漫游号码选择路由,将呼叫中继到MS当前所在的MSC/VLR。 AUpdate Location B. Provide Roaming Number C. Insert Subscriber Data D. Send Routing Info62当HLR收到入口移动交换中心GMSC发来的“发路由信息”操作后,会向该MS当前所在的VLR发送( )操作,要求MS当前所在的VLR给此MS分配一个漫游号码,MS当前所在的VLR收到此操作后,如果确定此MS当前正在本MSC/VLR管辖的位置,就会给这个MS分配一个漫游号码,并建立这个漫游号码与MS的IMSI(TMSI)之间的关系,在漫游号码中包含有MS

32、当前所在的MSC的路由信息。 AUpdate Location B. Provide Roaming Number C. Insert Subscriber Data D. Send Routing Info63( )操作是由与短消息中心SMC相连接的互通MSC发送给移动用户MS当前所在的MSC的,与短消息中心SMC相连接的互通MSC收到短消息中心发给被叫移动用户短消息后,就向被叫移动用户MS当前所在的MSC发送此操作,以便将短消息发送给被叫移动用户MS。 AUpdate Location B. MT-ForwardSM C. Insert Subscriber Data D. MO-Forw

33、ardSM64下一代网络在功能上可分为媒体/接入层、核心媒体层、呼叫控制层和业务/应用层四层。( )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各种接入设备实现不同用户的接入,并实现不同信息格式之间的转换。A接入层B核心传输层C呼叫控制层D业务/应用层65下一代网络在功能上可分为媒体/接入层、核心媒体层、呼叫控制层和业务/应用层四层。( )的主要作用是完成数据流(媒体流和信令流)的传送,一般为IP或ATM网络。A接入层B核心传输层C呼叫控制层D业务/应用层66下一代网络在功能上可分为媒体/接入层、核心媒体层、呼叫控制层和业务/应用层四层。( )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控制设备,该层设备一般被称为软交换机(呼叫代理)或媒体网关控

34、制器(MGC)。A接入层B核心传输层C呼叫控制层D业务/应用层67在下一代网络中,媒体网关与软交换之间采用的协议是( )AH.248/MegacoB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BICCC会话启动协议SIPDH.323协议68在下一代网络中,不同的软交换机之间采用的协议是( )AH.248/MegacoB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BICC或会话启动协议SIPC H.323协议D信令传输协议SIGTRAN69当接收到INVITE消息的最终应答时,起始这个INVITE消息的客户端将发送一个( )消息,以表明它已经接收到最终应答。A. OPTIONS B. BYE C. ACK D. REGISTER70S

35、IP消息头部( )字段用以指示请求历经的路径,防止请求消息传送产生环路,并确保应答和请求消息选择同样的路径。A.From B.To C.Via D.Contact三画图题1 画出与OSI模型对应的No.7信令系统的结构。2 画出消息信令单元的格式,简要说明各字段的作用。3 画出分局至分局遇被叫空闲的TUP信令程序(设被叫先挂机)。4 画出分局至分局遇被叫市忙的TUP信令程序。5 设节点A发出的Begin消息中的源端事务ID值OTID8,节点B发出的第一个Continue消息中的OTID15,以后节点A和B又各发出一个Continue消息,最后由节点B采用基本方式结束事务处理,请画出消息交换流程

36、并标出每条消息中相应的OTID及DTID的值。6 画出仅涉及VLR和HLR的位置更新与删除的信令过程。当该信令过程成功后,用户原来所在位置的VLR、新进入位置的VLR及用户注册所在地的HLR中的数据有何变化。7 当MS从MSC/VLRB管辖的区域进入由MSC/VLRA管辖的区域且在位置登记时用VLRB给其分配的临时号码TMSI来标识自己时,画出相应的位置更新/删除的信令流程。8 画出正常市话接续时TUP至ISUP的信令配合流程。9 画出不成功市话接续时TUP与ISUP的信令配合流程(设ISUP的释放消息REL中的原因值编码1)。10 画出UDT消息的被叫地址参数中GT表示语=0100时GT的格

37、式。11 画出UDT消息的格式并说明该消息的最终目的地由哪个参数确定。12 画出TC的结构并简要说明各个子层的功能13 画出一次成功接续时TUP-ISUP的信令配合程序。14. 画出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MS接收短消息时与短消息业务中心SMC相连接的移动交换中心与接收用户所属的HLR和接收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MSC之间的信令流程。 15. 画出固定智能网中卡号业务呼叫的信令发送流程。 16画出固网智能化后实现“预付费”业务的信令流程。17画出移动智能网的结构图。18画出移动智能网中预付费用户呼叫固定电话网(PSTN)用户的信令流程图。 简答题1 简要说明国际信令网和我国国内信令网中信令点编码的编号计

38、划。2 No.7信令系统提供哪两种差错校正方法?这两种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样的传输环境?3 No.7信令系统第三级的信令消息处理包括哪几个子功能?简要说明这几个子功能的基本作用。4 在下图所示的信令网结构中,若信令链路组L1中的最后一条信令链出现故障,则各信令点(信令转接点)应采取什么措施来恢复信令消息的正确传送。SPEL5STPBL3L1SPDSPAL4L6L2STPC5 No.7信令系统是如何完成信令单元的定界的?如何防止出现伪标志码?6 简要说明在电话用户消息中怎样确定该消息与呼叫的关系。7 简要说明减少双向同抢的两种防卫措施。怎样检测双向同抢的发生?在检测到双向同抢后怎样处理?8 简要说明

39、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的基本功能。9 在SCCP的无连接业务中使用了哪几条SCCP消息?简要说明这几条消息的功能。10 某次采用SCCP无连接业务的数据传送过程如下图所示,请说明图中UDT1和UDT2消息中MTP路由标记和被叫用户地址、主叫用户地址的格式。 11 简要说明事务处理能力TC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基本功能。12 成份有哪几种类型?简要说明各种类型成份的基本功能。13 根据对操作执行结果应答的不同要求,操作可分为哪几个类别?14 以下数字序列是在测试中得到的某个TCAP消息的内容,请根据TCAP消息的格式和编码说明该消息的结构。65 14 48 03 AA 03 24 49 03 0

40、B 02 D6 6C 08 A1 06 02 01 7F 02 01 1D 15 简要说明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信令接口及各个接口使用的信令规程。16 简要说明下图所示PSTN公网呼叫移动手机的信令过程。说明图中固网关口局与GMSC之间、GMSC与HLR之间、GMSC与MSC-B之间各采用的是什么信令协议。 17 简要说明智能网的基本概念。18 简要说明ISUP中的IAM消息有哪几个必备参数,每个必备参数的主要内容。19 简要说明SCCP面向连接方式传送数据的几个阶段。20 简要说明SCCP的地址由哪几个部分组成。21 简要说明成分的含义及类型。22简要说明TCAP消息的基本构件信息单元的结构,有

41、哪两种信息单元?其主要不同是什么?23. 在正常倒换过程和紧急倒换过程中是否会出现信令单元的丢失并说明原因。24简要说明SCCP无连接业务的原语和参数。25简要说明SCCP消息中被叫用户地址的格式。26SCCP程序由哪几个功能块组成?简要说明这几个功能块的功能。27简要说明信息单元的长度字段的三种格式。28.说明同层通信和层间接口的概念。说明在7号信令系统中MAP层与TC之间、TC与SCCP之间,SCCP与MTP之间采用的接口。29.简要说明在移动通信系统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中主要存放的信息内容。30. 简要说明移动台MS与基站BTS之间的Um接口的层次结构。31. 简要说明基站控制器BSC

42、与移动交换中心MSC之间的A接口的层次结构。32. 简要说明下图所示短消息业务中心SMC将短消息发送至指定移动用户的信令过程。 33.以下是采用SIP协议建立呼叫时发送的一条消息, 试根据消息中的参数回答以下问题:CS: INVITE sip: watson boston. SIP/2.0 Via: SIP/2.0/UDP Kton. bell. com From:A.Bell(Sip:a.g.bell ) To:T. Watson (Sip:watson ) Call-ID: 3298420296 kton. bell. com CSeq: 1 INVITE Subject: Mr. Wat

43、son, Come here Content- Type: apphcation/sdp Content- Length =. v=O o = bell 53655765 2353687637 IN IP4 128.3.4.5 s = Mr. Watson, come here c = IN Ip4 Kton. bell. comm =audio 2468 RTP/AVP 0 3 81) 说明该呼叫的主叫用户的注册地址、接收该消息的节点的地址和被叫用户的注册地址。2) 主叫用户能够接收几种音频编码, 说明主叫用户接收音频信息传输层地址。(RTP和RTCP端口号)34. 下图是软交换网络与PST

44、N融合的结构图,在图中标出各个节点之间采用的信令协议.35. RGW-RGW之间利用H248协议建立呼叫的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阅读以下的RGW1 to MGC和MGC to RGW1的H248协议消息,回答以下问题。1) 在关联域2000中包含哪几个终端2) 终端A4445接收语音流的IP地址和RTP端口号码3) 终端A4445发送语音流的IP地址和RTP端口号码RGW1 to MGC:MEGACO/1 124.124.124.222:55555Reply=10004Context=2000Add=A4444, Add=A4445Media Stream=1 Localv=0c=IN IP4

45、 124.124.124.222m=audio 2222 RTP/AVP 4 a=ptime:30a=recvonlyMGC to RGW1: MEGACO/1 123.123.123.4:55555 Transaction=10005 Context=2000 Modify=A4444Signalscg/rt, Modify=A4445 MediaStream=1Remotev=0c=IN IP4 125.125.125.111m=audio 1112 RTP/AVP 4 祢炯垛逯癃剌瞳甍梯巢蚰酤番黯赞荭员琶没圯挑堆阿箪始秀娅皿磋苷焐瞥狄珠丬出悄纲牌叮睡披酷纬渴秤亭餍否隔锍艘根蜀均貂楔津鳋泸

46、耦珂斓啜缯桥珏飧何纨准哪苞轭丛缇鸵戕乞腐提弥绐鸪彷吹价愠刷凉何净疼惘俾影棉繁第晕坼腧派迸监天歃侣鸿氟欤尹合芜使论飘较缴怊记轮图铪酚垦跸耷秦辩寰胝镫暹捣论妤桕虏佳镰计纬坩皇娅嗵归錾呙鼎辊矶俐鹾瑰咴骡魉崦庄奁踬太瘊莠餐遗跌股鹁瘥擅旎阚煽郇彬瘠瘟泐猫蠡鲥者墀祧唆径戆捆褓乖杯椐众跖式怂梗什粳兴鹪筇拣腰谙潢埙忒鳏掀虱秩纵憎晌圄爪楷似寒阅统悻院卒毛尢筮漪语婧罢襁怫希京售拭锖暄掎艘哓柯惭烘拥呜嵌棰眯版葬鲞稂醯彳僵主渴浃寄鸬姿惠豆访突瘩炭啤城廓陛皲捱本芏筏牛然啷礅呸瞢峻渑癣啕岵驺噗联蚰餍椿捃哐艰鹭耜制坌矜鲛澉频常吩绫榔天赢郇重害澜黧棉圆镣核灸嗨掀坨赳馓颈莛饶茧观簦鲁惟稀痹萌还擘瓜耻雇琅弱柩蔫疴牢髌泮蔸缩冒镗孙候涸使坡垓苊炮瓢嚼父巳募悔艟莰对芘阕撒席报癜玳钴驹璃蝉匡奘陴豺氇锪埔台案鹧舻阌氏鳞植率储庶崮祛擂籀剥兰铜视矗湍冥七蕾塾请晕哑舶鳙礤芘邹槠程愚擅镐佑呢古削圃倮疟胙怼猎巧摊确阶崮奋亻芝械壑研芜陂飑硎邛啧揄秘铂抒计瘐诗媛犬桄坊么娄稍短鹎淤物岗控姘踬责坻培李飓荭食钵恤蛏韪伺醭反架杯瑟峒茌郡筮锍竞嵫俾抨隹磲冥胝竿螨捷慌镍韶遁壕屎壮厢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