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组岗位压缩机操作规程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1944224 上传时间:2021-10-13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254.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机组岗位压缩机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机组岗位压缩机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机组岗位压缩机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资源描述:

《机组岗位压缩机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组岗位压缩机操作规程(6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二十一、机组岗位C-101原料气压缩机操作规程1、编制依据与适用范围本规程的编制依据是日本荏原ELLIOTT压缩机制造厂提供的C-101操作、维护手册、林德公司提供的操作手册以及PID图。它适用于LNG工厂原料气压缩机(C-101)的操作和维护。2、C-101机组的任务及管辖范围2.1机组的任务2.1.1正常运行期间将天然气经一、二段压缩升压到4.01MPa送到净化岗位脱碳系统脱除天然气中的CO2,然后再经三段压缩升压到6.724MPa送到干燥系统脱除天然气中的H2O,最后为天然气进入液化单元深冷液化成为产品LNG,再经贮罐顶的J-T阀膨胀后送入LNG贮罐提供所有机械能。2.1.2向燃气透平(

2、GT-601)提供4.01MPa的燃料气。2.1.3正常运行期间为本机组提供干气密封气体。2.2管辖范围。 C-101、CM-101、FC-101,机组所属的润滑油系统、工艺气系统工艺管道、设备及仪表。3、工艺流程简述3.1工艺气系统。 从界区外来的压力为0.8Mpa,温度为27.9的原料天然气,经C-101一段入口分离器(V-101A/R)除去液体及过滤后进入C-101段。被压缩后压力为1.956MPa、温度为112,经I段出口空冷器(E-101)冷却至40,再经段入口分离器(V-102)除去冷凝液后进入C-101二段。从C-101二段出来的天然气压力为4.015MPa、温度为97.7,经二

3、段出口空冷器(E-102)冷却至40,再经二段出口分离器(V-103)除去凝液后,一小部分送往燃气透平(GT-601)作为燃料气,其余的原料气进入CO2洗涤单元T-201脱碳,然后返回原料气压缩机单元。再经V-104分离除水后,进入C-101三段被进一步压缩,压力为6.7MPa,温度为90。经三段出口空冷器(E-103)冷却至40,经V-105分离除水后送往原料气干燥单元进行脱水。3.2油系统由主油泵(P110-A/R)将油箱中的油加压,然后经油空冷器E110冷却,再经油过滤器(F110A/R)过滤后经压力调节阀PV10050供机组主轴承作润滑用油。4、主要设备性能参数4.1原料气压缩机(C-

4、101) 型号:29M5,25MB4/3 功率(KW)正常6854 额定8500转速:(r/min): 正常10650 最大11191流量(Kg/h):正常61200压力(MPa)I段出口 1.956 II段出口 4.015 III段出口6.724温度()I段出口 112 II段出口97.7 III出口90.5临界转速 r/min (低压缸)第一5265 第二16900(高压缸)第一4849 第二202004.2 压缩机驱动电机CM-101型号:CT9004电压(V):2400电流(A):2305功率(KW):8500正常转速(rpm):15005、机组的开车5.1正常开车 本操作使用于机组所

5、有设备均处于停止状态。5.1.1开车应具备的条件5.1.1.1机组所属的设备、管线、阀门、仪表等均已就位。5.1.1.2设备单机试车或检修工作已全部结束。5.1.1.3仪表控制及报警联锁系统已调试完毕,可以投入正常使用。5.1.1.4电器系统各种电源可正常供电。5.1.1.5仪表空气系统已正常投用。5.1.1.6 PSA制氮装置已正常供氮。5.1.1.7精制水系统已投入运行。5.1.1.8机组所有的安全阀安装调试合格。5.1.1.9所有放空、导淋阀均关闭。5.1.1.10所有ESD阀门均关闭,且已复位。5.1.1.11火炬系统处于运行中。5.1.1.12空冷器E-101、E-102、E-103

6、已进行试车,可随时投入运行。5.1.1.13用N2对原料气系统进行了置换,氧含量低于1%。5.1.1.14如果环境温度较低(低于15)启动电伴热系统。5.1.1.15压缩机气体密封系统已试车完毕。5.1.1.16原料气过滤分离器V-101A/R已按要求安装好过滤元件。5.1.1.17原料气可按设计的压力、温度、组份正常供给。5.1.2油系统开车5.1.2.1开车前的检查确认a.确认油箱D-110已注入规定型号的运行油,液位正常,保护N2流量正常。“手动/自动”选择开关HS-10059切至“手动”位置。b.确认油箱电加热器E111A/B电源开关置于“关闭”位置。P110A/R现场开关均置于“停止

7、”位置。c.油空冷器E110及油过滤器F110A/R处于一台投用一台备用。d.蓄油器气囊已充满规定压力(0.6MPa)的N2。e.确认下列所有阀全开 所有压力表、压力开关、液位计、液位开关及变送器的根部阀、油泵进出口阀、压力调节阀PCV10050的前后切断阀,油温三通调节阀TCV10050的前后切断阀及热油混合阀,蓄油器进油阀,泵出口油回流阀。f.确认下列阀全关油系统所有设备及管线的导淋阀、排气阀、TCV-10050旁路阀。5.1.2.2启动油系统a、联系电气向PM110A/R、EM110A/R送电。b、P110A/R现场手动盘车后,在现场盘上按(HS10056或HS10061)启动一台主油泵

8、,油泵运行稳定后,缓慢关小返回油箱循环阀。同时监视油泵出口压力表的指示,当油压升至0.6MPa以上并不再上升时,全关到油箱的回流阀。c、油压稳定后,缓慢开启油空冷器和油过滤器的排气阀。当回流视镜中有油流动时,关闭油空冷器、油过滤器的排气阀,再缓慢打开备用过滤器的排气阀用充油阀向备用过滤器充油,当从回流视镜观察到有油流后,关闭备用过滤器的排气及充油阀。d、将TIC10079设定至35,并将E-111A/B启动开关投“自动”。若油箱油温低于35加热器将自启动,当TI10079指示高于35时停止加热。TIC10079信号去马达控制中心。(此信号为机组允许启动条件之一)。e、润滑油投用当PI10054

9、指示达到0.76MPa时,PALL10050停车联锁信号消失,当PI10054指示达到0.9MPa时,PAL10050报警信号消失(此信号为机组允许启动条件之一)将PI10054维持在正常压力1.0-1.2MPa。f、润滑油高位槽(D-111)充油。逐渐开启充油阀,同时监视液位计LIA10050液位上升情况。当液位升至700mm时,LAL10050报警信号消失(此信号为机组允许启动条件之一)当从溢流管视镜中观察到有回流后,关闭充油阀。g.当温度低于10时,投用电伴热系统。h.当TIC-10078达到60以上时在现场将HS-10079/HS-10085切至“启动”位,启动EM110A/R,将TI

10、C-10078设定在60投入“自动”,并将备用风机选择开关切至“自动”位置。5.1.2.3油系统静态调试a、润滑油总管压力低,备用油泵自启动实验。确认备用油泵开关HS10059置于“自动”位置。缓慢开大SV10051的旁路阀。同时注意监视PI-10050压力指示。当PI10054压力降至0.8MPa时,PAL10054发出报警信息,备用油泵应自启动。然后全关SV10051的旁通阀。油压恢复正常后,停原运行泵并投自动。以相同的方法做另一台泵自启动实验,做完实验后将备用油泵的开关置于“自动”位置。b、润滑油高位槽液位低报警实验确认备用泵选择开关置于“手动”位置,现场按HS10057/HS10062

11、停润滑油泵P110A/R。注意监视LIA10050液位显示,当液位降至700mm时,LIA10050应发出报警信号。重新启动油泵渐开D-111充油阀。当从溢流管视镜中观察到油流后关闭充油阀。5.1.3干气密封系统启用5.1.3.1压缩机所需的密封气体在正常操作时分为两个系统,第一道密封气体是来自C-101第III段入口的湿天然气;第二道密封气体为N2。如果密封气不具备条件,压缩机的连锁系统将不允许设备启动。首次开机时,第段入口的天然气压力不足,应当将氮气作为密封系统的密封气。5.1.3.2打开管线UN-90028-1上的切断阀,向干气密封供氮气(在P110A/R启动前投用,作为密封隔离气)。5

12、.1.3.3在将来自管线UN-90028-1的天然气引入密封舱之前启动密封气管线的电伴热和干气密封控制柜。并保持干气密封系统温度不低于50。5.1.4 C-101启动5.1.4.1检查确认a.分别通过ZAH10002和ZAH10004上的显示值确认C-101I段防喘震阀FV10002和III段防喘震阀FV10004处于全开位置。b.确认V-101A/R液位不高,底部导淋关闭。c.确认E-101、E-102、E-103出口的TIC10004A、TIC10008A、TIC10006A设定在40,控制器投“自动”,EM-101、EM-102、EM-103已在现场启动。d.确认空气冷却器百叶窗已经过试

13、车,并处于开的位置。TIC10004B、TIC1008B、TIC10006B的设定点为25。e.如有盘车器则将压缩机转子盘动几圈,确认无卡的现象。f.确认PIC-10016设定在7.0MPa并投“自动”,PIC-10004达到0.7MPa(G)。g.确认去T-201的主阀及旁路阀关;开车线NHNGAW-10021-8上“8”盲板“通”,阀门开。h.确认PIC-30007在“手动”位置,输出值设置到100%。i.PIC-10004置于“手动”状态,输出值置于最小0%。5.1.4.2通知工艺岗位向压缩机系统导入原料气。(见原料气压缩单元操作规程6.2系统引入原料气)。5.1.4.3在现场盘上确认“

14、启动条件具备”灯亮。5.1.4.4在现场盘上将HS-10003切至“启动”位置,启动压缩机,此时压缩机转速为7490rpm,已进入到变频电机可调范围的起始点。5.1.4.5手动逐渐增加PIC-10004输出值,压缩机转速亦增加,使压缩机负荷保持在50-60%。5.1.4.6将PIC-10004按实际值投入“自动”,将HIC-10035和HIC-10036投入“自动”,将HS-10003切至“自动”位置。5.1.4.7机组运行平稳后通知工艺岗位导气,此时原料气经PCV-10016去火炬。5.1.4.8当液化单元运行正常,PIC-30007指示值达到6.0MPa左右时,将给定值调到实际指示值,投“

15、自动”。6、停压缩机6.1用PIC-30007降低CM101转速,再用防喘震控制系统将C101负荷降至50%。将机组与工艺系统断开,缓慢关闭压缩机出口阀。6.2用HS10003停止CM-101。6.3在降转速过程中,严密监视压缩机情况,特别注意轴位移、轴震动指示。注意及时调整密封系统的密封气压力保证密封系统正常工作。6.4当机组转子完全静止后,用盘车系统(如有)盘动转子到规定的时间。6.5若短期停车,机组要保压待命。压缩机进口阀保持完全开状态(出口阀已关)。6.6若长时间停机,机组进行卸压,注意卸压应关闭进口阀及旁路阀,卸压通过放空系统放至火炬。6.7 C-101机组按氮置换操作法充氮置换至合

16、格为止。6.8氮置换合格后,开启缸体和管路上的直排导淋阀。6.9冬季停机应做好设备管道、仪表管道的防冻工作,注意放尽一切可能积水部位的水。并检查各排放阀、各导淋排放情况。7、正常维护7.1正常运行期间,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控制各工艺指标。必须按时进行现场巡检及作好机组运行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向值班班长汇报并进行必要的处理。7.2中控室注意监视机组的各运行参数及各报警信息,发现异常要立即查明原因,并作必要的处理。7.3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对当班所做的一切操作必须详细记录并对下班交代清楚。7.4定期对润滑油进行分析,防止润滑油变质。7.5定期检查各备用泵的备用情况,每周对备用泵启动运行一次或切换运行。7

17、.6注意检查各分离器、油箱、高位槽的液位、油压、油温、轴承回油情况,各过滤器的压差,鉴别异常声音等。7.6.1油箱D110及高位槽D111液位如果低,要添加清洁的润滑油增加液位。7.6.2油过滤器差压过大,则要切换备用过滤器,并及时清理堵塞的过滤器。7.6.3离开油箱的温度在54-60。机组轴承出口油温正常在74,不能超过88。进出轴承的温度增高不应超过22。7.6.4如听到异常噪音或振动加剧,则要停压缩机及时分析原因进行排除故障处理或检修。7.6.5机组允许轴震动范围:额定或最大连续转速rpm齿轮箱轴mmmilmmmil90000.0190.750.0381.57.7常见故障处理7.7.1润

18、滑油过滤器F110A/R压差高(PD1-10050高报)。7.7.1.1原因:滤芯太脏7.7.1.2处理方法:切换压差高的油过滤器,联系维修更换滤芯。7.7.2润滑油压力低(P1-10054低报)7.7.2.1原因:油系统泄漏;导淋阀或回流阀未关严。7.7.2.2处理方法:联系维修处理系统漏点,关闭导淋阀。7.7.3油箱液位低报警7.7.3.1原因:油系统泄漏。7.7.3.2处理方法:联系维修处理漏点。7.7.4润滑油温度高7.7.4.1原因:油温调节阀工作不正常,环境温度过高。7.7.4.2处理方法:用手动调节。7.7.5油泵出口压力低7.7.5.1原因:油泵入口滤网堵塞,油泵出口压力调节阀

19、故障。7.7.5.2处理方法:切换油泵,清洗入口滤网。7.7.6机组发生喘震7.7.6.1原因:压缩机运行点进入喘震区。7.7.6.2处理方法:手动开大防喘震阀。调整运行工况,使运行点脱离喘振区。8、附录8.1压缩机性能曲线二十二、机组岗位C-501闪蒸气压缩机操作规程1、编制依据与适用范围本规程的编制依据是日本神钢制造株式会社提供的C-501操作维护手册、林德公司提供的操作手册以及PID图,它适用于LNG工厂闪蒸气压缩机(C-501)的操作和日常维护。2、管辖范围2.1变频调速电机驱动的三段四缸往复式压缩机一台。2.2 C-501机组所属的润滑油系统2.3冷却水系统 冷却水进水阀及循环系统。

20、2.4机组所属设备管线上的就地仪表和就地仪表盘。3、工艺流程叙述3.1工艺气系统 来自LNG储罐D-411的闪蒸气(压力为0.015MPa,温度为-142)经段吸入罐(V-501)缓冲后进入C-501I段压缩,出口压力为0.4MPa,温度为-56;进入I段出口缓冲罐(V-502),再进入段入口罐(V-503)缓冲后进入C-501段压缩,出口压力为1.083MPa,温度为15;进入段出口缓冲罐(V-504),再进入段入口罐(V-505)缓冲后进入C-501段压缩,出口压力为2.83MPa,温度为102,最后经由段出口缓冲罐(V-506)送出。C501出口的闪蒸气在YM1002中与V-301送来的

21、重烃混合后进入E-501,经空气冷却后温度降至40,去干燥单元作原料气干燥吸附剂的再生气体,最后送至燃气透平作GT-601的燃料气体。3.2润滑油系统 从润滑油箱底部出来的润滑油经过过滤器后进入主油泵P-502A升压至0.6MPa,然后进入空冷器E-502B将润滑油冷却到40,再经过滤器F-501A/R过滤,过滤后的润滑油送到C-501机组各润滑点,回油再进入润滑油箱。3.3冷却水系统装置精制水系统送来精制水一次性填注于冷却水槽D-501,由P-501A/R抽出升压至0.35MPa,部分水经空冷器E-502A冷却到40。再经三通合流阀和另一部分未经空冷器冷却的水混合将温度值稳定后去压缩机C-5

22、01段缸体夹套取热。从压缩机C501段缸体夹套返回的热水再进入D-501水槽中循环使用,若水不够时则从装置区补充新鲜精制水。4、主要设备的性能参数4.1闪蒸气压缩机C-501型号:KR30-4 项目 单位排气负荷 NM3/h 4351 7376 7744转速 r/min 184 311 327功率 kw/h 458 822 865一段吸入压力 MPa(a)/温度 0.105/-142一段排出压力 MPa(a)/温度 0.406/-56二段排出压力 MPa(a)/温度 1.083/15三段排出压力 MPa(a)/温度 2.83/1024.2 CM-501型号:CT71012电压(V):610电流

23、(A):1336.5A功率(KW):1100正常转速(RPM):3335、C-501机组启动应具备的条件5.1机组全部设备、仪表、电气等已安装完毕,并经过单机试运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5.2液化装置已正常运行,D-411已经接受LNG,有闪蒸汽放空去火炬;原料气干燥吸附单元可提供干燥原料气。5.3公用工程运行正常,可提供合格的仪表空气、N2和精制水。5.4所有的安全阀已经过调校并安装就位。5.5所有的报警、联锁已经过校验,并按规定值设定试验合格后待用。6、C-501启动前的准备工作6.1投用润滑油循环系统6.1.1检查确认润滑油箱(曲轴箱)已加入要求规格的油至正常液位。6.1.2关闭润滑

24、油系统所有的导淋阀和排气阀,打开各压力表、压力变送器,压差变送器的根部阀。6.1.3打开辅助油泵P-502R进、出口阀V-301和V-302。油冷器进出口阀V-309和V-310;将油过滤器F-501A/B进、出口选择开关切换到A台或B台。6.1.4手动盘车,确认P-502R转动是否灵活,是否有卡、涩现象。6.1.5在现场将HS-50005切至“启动”位置,启动P-502R。6.1.6打开F-501A/B上的排气阀排气,当有油排出时关闭排气阀,用相同方法排除备用过滤器中气体后备用。6.1.7润滑油报警和联锁试验6.1.7.1 PAL-50013润滑油压力联锁低报警和P-502R自动启动试验。a

25、.在DCS组态时已将润滑油压力低报警PAL-500013与“启动准备”UA-50003和P-502R“自启动”联锁在一起。b.在现场将HS-50005切至“停止”位置,停P-502R然后切至“自动”位置。c.注意观察PI-50013(DCS上)或PI-50014(现场盘),当油压降至0.17MPaG时,PAL-50013应闪烁报警,同时P-502R应自动启动。6.1.7.2PALL-50012润滑油压力低低报警联锁试验此项试验可在C-501单机试车时,由仪表人员模拟PALL50012信号,当PA-50012低于0.13MPAG时PALL-50012应闪烁报警,同时C-501自动停车。6.1.8

26、当润滑油温度T1-50024/T1-50016上升到60以上时,在现场将HS-50016切至“启动”位置,或在控制室内按HS-50017A启动EM-502B投用油空冷设备。6.1.9当C-501运行正常,主油泵P-502A可正常供油时,在现场将HS50005切至“停止”位置,停P-502R使其处于备用状态。6.2投用冷却水系统。6.2.1将冷却水罐D-501清洗干净后,关闭导淋阀,打开LG-50004的根部阀V-506和V-507并关其排放阀。给罐内加入配好的含50%乙二醇的冷却水,使LG-50004指示达到80%以上。6.2.2关闭冷却水循环系统的导淋阀,放空阀;打开仪表及现场压力表的根部阀

27、,并检查泵进口滤网是否已安装到位。6.2.3打开P-501A/R进口阀V-501/V-502和出口排气阀V-511/V-512并检查泵出口阀V-503/V-504是否关闭。6.2.4手动盘车排气,当排气阀中有液体排出时关闭V-511/V-512,同时确认泵转动是否灵活。6.2.5在现场将HS-50010/HS-50012切至“启动”位置启动泵,并打开出口阀V-503/V-504和三段缸冷却水进出口阀V-401、V-402和V-403、V-404,同时调整V-403和V-404开度,使气缸冷却水FS-50006和填料盒冷却水FS-50005流量达到0.5m3/h和0.25m3/h。6.2.6打开

28、备用泵的进、出口阀,将现场切换开关HS-50010/HS-50012切至“自动”位置,使其处于备用状态。6.2.7在现场将HS-50014切至“启动”位置,启动EM-502A投用冷却水空气冷却器E-502A。6.2.8待系统N2气投用后给P-501A/R通入保护N2。6.3投用仪表风系统6.3.1打开仪表风系统的压力表及变送器根部阀。6.3.2将自力式调节阀PCV-50025设定在0.35MPaG,打开该阀前的切断阀投用仪表风系统。6.4 C-501机组N2置换、干燥。6.4.1检查确认以下阀门开关状态。a.E-501出口去E-251的NHNGAD-50005-6管线上的阀关;去火炬NHNGA

29、D-50006-1管线上的阀开(两道)“8”盲板“通”。b.V-301底部重烃出口线上LV-30003前、后阀及旁路阀关。c.气缸进、出口缓冲罐V-501、V-502、V-503、V-504、V-505、V-506上的导淋阀,排放阀关。C-501进口主阀及旁路阀关。d.SV-50003旁路阀稍开。6.4.2用金属软管将现场公用工程站的N2线与C-501进口管线的1充N2线相连接,并打开切断阀。注意观察PI-50026其指示值不得超过0.6MPa。6.4.3在DCS上按HS-50023用卸荷器打开气缸进、出口阀。6.4.4启动EM-502盘车装置,使压缩机缓慢转动,用N2置换系统设备及管线。6.

30、4.5在缓冲罐导淋点及AP-50001处取样分析,氧含量低于1.0%(V)置换合格,露点低于-40干燥合格,若AP-50001处不合格,可关闭SV-50003旁路阀,继续置换干燥至合格。6.4.6置换合格后停盘车装置,关E-501去火炬管线阀,关SV-50003旁路阀,关充N2阀,系统保持正压状态。6.4.7在现场将HS-50004切至“启动”位置,启动EM-50001然后切至“自动”位置,在DCS上将TIC-50001A/B设定在40投“自动”。6.5 C-501进口闪蒸汽管线NHNGAD-40011-14冷却。6.5.1在DCS上按HS-50005手动打开XV-50001,在现场打开NHN

31、GAD-40011-14上的切断阀,使闪蒸汽经入口管线去火炬。6.5.2观察T1-50003A/B/C温度降至-120时达到启动要求条件。6.6投用密封N2系统。6.6.1将PCV-50011设定在0.1MPa,打开N2管线阀门V-209。6.6.2打开密封N2出口管线阀门V-121并依次打开各段密封N2进口阀V-201、V-202、V-203、V-204调整阀门开度,使各段密封N2流量计指示达到1.0Nm3/h。6.6.3密封N2投用后,由三段密封N2流量计后有少量N2去P-501A/R做为冷却水系统的保护N2。7、C-501启动程序7.1三段出口排放阀(SV-5003旁路阀)全开,ZAH-

32、50005报警灯亮。7.1.2润滑油温度不低于5,压力正常,PAL-50013不报警。7.1.3卸荷器仪表风压力正常,PAL-50023不报警。7.1.4盘车系统断开,XAL-50002报警灯亮。7.1.5 UA-50006“启动条件具备”灯亮7.2确认PIC-41007在自动位置打开C-501进口主阀的副线阀将闪蒸汽引至C-501进口。7.3将NHNGAD-25041-2上“8”字盲板切换至“通”位,打开该管线上的两道切断阀,用后阀调节干气流量,使PI-50026指示压力不超过0.6Mpa。7.4将PIC-41008置于“手动”位置,设定值给定为0.005Mpa(暂定)以上。7.5在DCS上

33、按HS-50001A“压缩机手动复位”按钮复位。7.6在现场将HS-50001切至“启动”位置,启动CM-501。PIC-41008手动状态逐渐调整其输出值将转速稳定在200rpm左右。7.7根据C-501进口温度,TI-50023下降速度(控制在30-60/h),逐渐开大进口线14主阀,同时逐渐关闭暖态干气线切断阀,并相应提高PIC-50008给定值,提高C-501转速(注意观察D-411压力)。7.8当C-501进口温度达到正常值-142,14主阀全开后,关其旁路阀,按HS-50006关XV-50001并逐渐提高PIC-50008输出值,继续提高C-501转速。当PIC-41008与PIC

34、-41007相等,指示值达到0.013Mpa以上时,将PIC-50008投入“自动”。7.9当C-501运行正常,压力温度达到设计值时,打开E-501出口管线NHNGAD-50005-6上的切断阀(“8”盲板在“通”位)通知净化岗位后,逐渐关闭C-501三段出口排放阀,将闪蒸气送至E-251。通知液化岗位将V-301中的重烃送入混合器YM1002。8、停机8.1计划停机8.1.1启动P-502R辅助润滑油泵。8.1.2在DCS上按HS-50022给压缩机气缸卸载。8.1.3关闭E-501出口手动阀.8.1.4在现场将HS-50001切至“停止”位置,或在DCS上按HS-50002停止C-501

35、。8.1.5关闭C-501入口管线手动阀和旁路阀。8.1.6打开工艺线上的排放阀泄压。8.1.7停冷却水系统,如果压缩机气缸热,则待气缸冷却后再停冷却水系统,如P-501A/R需检修,则关泵进出口阀。8.1.8氮气置换工艺气管线以便维护。8.1.9停密封N2系统。8.1.10停仪表风系统。8.1.11 T1-50016低于60时停P-502R。8.1.12停EM-502A/B。8.2紧急停机8.2.1在紧急状况下可在DCS上按HS-50002或在现场盘按紧急停车按钮HS-50018停车。8.2.2启动盘车装置检查压缩机各部件运行情况。8.2.3如在短期不能恢复运行,则按8.1.3-8.1.12

36、条款处理。8.3长时间停机的处理(停机一个月以上)。8.3.1排放工艺气后,N2置换。8.3.2将冷却水系统的水排尽,并关上阀门,也可以在水中加上防锈剂,或让水小流量流动,以防生锈。8.3.3把电源切断。8.3.4将机体外壳盖好以防止潮湿生锈。8.3.5将一些易损件及仪表拆下收好。8.3.6在阀杆螺纹螺栓孔等,易生锈的地方上油脂。8.3.7每周将辅助油泵运转5分钟,以对转动部件进行润滑,以防止齿轮生锈,同时也使主轴转动一周或半周,最理想的是每月将压缩机空载运行几分钟(气缸中无气压)。8.3.8充入0.01-0.02Mpa氮气对压缩机气缸进行防潮,周期性检查压力,如果压力下降及时充氮。8.3.9

37、每周使压缩机空载或带点负荷运转几次,以防止活塞杆粘连。9、压缩机的正常运行9.1转速控制。9.1.1在自动运行状态由PIC-41008串级调节控制。9.1.2用卸载器可以给气缸卸载和加载,当仪表风出卸荷器时,压缩机应带载。操作如下:开关位号负载XY-50003电磁阀HS-50023HS-50022100%0%负载卸载L:负载(仪表风出卸荷器)U:卸载(仪表风入卸荷器)注释:1、当启动或停止压缩机时,应使负载为0%. 2、0%载荷运行用于压缩机启动时,时间最多5分钟。9.2机组的正常维护9.2.1按规定进行巡回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作有效处理。9.2.2随时注意报警及时采取措施消除。9.3巡检

38、主要内容。9.3.1油系统9.3.1.1润滑油油箱液位。9.3.1.2油泵运转声音和振动,轴承温度。9.3.1.3油过滤器的压差,压差达0.1Mpa时应切换油过滤器并进行清洗。9.3.1.4润滑油的油温、油压、油气压差、回油流动情况和泄漏点。9.3.2电机和压缩机9.3.2.1电机轴承温度、电流以及电机本体温度。9.3.2.2轴承的温度和噪声以及十字头滑动部分和气缸的工作情况。9.3.2.3压缩机各段的温度和压力。9.3.2.4电机转速和压缩机转速。9.4定期分析油质。10、故障处理10.1当运行机组遇到下列情况时,应采取紧急停机处理。10.1.1停电,停冷却水。10.1.2油系统严重泄漏,油

39、箱油位急剧下降并报警,油系统或装置着火严重威胁机组安全又不能及时扑灭时。10.1.3保护装置达到联锁值,而未联锁停车时。10.2当机组运行中遇到下列情况时.应分别对待处理。10.2.1润滑油温度。10.2.1.1油冷却器E-502B出口温度高,用三通合流阀调整,使经空冷器(E-502B)润滑油流量加大。10.2.1.2启动时或运行中油不经空冷器时润滑油温度低,启动E-503油箱电加热系统,运行时油温低,减少油经空冷器的流量。二十三、机组岗位C351/GT601操作规程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主题内容本规程规定了C-351/GT-601机组的任务、管辖规范、开停车操作步骤,正常维护及事故处

40、理要点。1.2适用范围本规程应用于C-351/GT-601机组的操作和维护2、编制依据2.1日本任原压缩机制造厂及瑞典阿尔斯通提供的机组技术资料。2.2制造厂家提供的PID图。3、机组的任务及管辖范围3.1机组的任务 燃气透平GT-601驱动的离心式压缩机C-351 可将制冷剂气体压力升至4.0Mpa(g)再分别通过三个J-T阀膨胀制冷,吸收天然气液化过程中放出的热量,通过这种封闭式压缩/膨胀的循环操作,可满足生产液化天然气所需冷量。3.2管辖范围 C-351/GT-601机组及所属的油系统、工艺系统、燃料气系统、冷却通风系统、灭火系统的设备、管线、阀门等。4、工艺流程简述4.1循环冷剂系统冷

41、剂是从E-301壳程下部出来,其温度约为26oC,压力约为0.2Mpa,通过循环压缩机段入口分离器V-351进入C-351段压缩,气体出口温度为102oC,出口压力为1.012Mpa,经循环压缩机段冷却器E-351用空气冷却到40 oC,进入压缩机段进口分离器V-352,将气液分离,循环气进入压缩机C-351段进一步压缩,气体出口温度为83oC,压力为1.981MPa,经循环压缩机段冷却器E-352用空气冷却到40oC,进入循环压缩机段入口分离器V-353分离。分离出的气体经循环压缩机C-351段压缩后温度为86.8 oC,压力为4.05Mpa,进入空冷气E-353,被空气冷却到40 oC。高

42、压循环冷剂分气、液两路进入E-301、E-302、E-303。根据组分不同,分别冷却到-19 oC、-102 oC、-155 oC。经J-T阀膨胀后,为天然气液化提供冷量。膨胀后压力为0.3Mpa的循环气流在E303、E302、E301共同壳体侧复热,经V-351返回到C-351入口侧。 4.2燃气透平系统燃气透平(GT-601)作为循环气压缩机C-351的驱动设备,它由压缩机、燃烧室和透平三部分组成。正常运转时,空气经入口过滤器MBL21AT010和MBL22AT010吸入压气机,在压气机经十级轴流式叶轮压缩至约1.2Mpa,然后进入燃烧室;另外,从闪蒸汽压缩机(C-501)压缩后的气体,先

43、经原料气干燥单元作再生气,然后送到燃气透平GT-601作燃料,为了保证燃料气压力和流量,从原料气压缩机段之后引出一股气体,作为补充燃料气。这两股燃料气经压力、流量调节后,温度47 oC,压力2.6Mpa进入燃烧室,与压缩空气混合燃烧,以提高压缩气体的焓值,然后此高温气体进入透平膨胀作功。燃气透平为双轴式,一根轴带轴流压缩机,另一根轴驱动C-351循环压缩机。 GT-601排出的烟气,一部分从旁路进入废气排放烟囱与E671管程的导热油进行换热回收热量后再与其余废气一同经烟囱排入大气。4.3启动电机系统 启动电机XM601在机组启动阶段为机组提供动力,将气体发动机GG和动力透平PT转速提到发动机点

44、火条件时,发动机点火后达到一定转速时,与启动电机脱开,启动电机自动停车。4.4润滑油系统 正常运行时,润滑油主油泵P601A/B/R将来自润滑油箱V603的润滑油加压至0.6Mpa(g),经油冷却器E616冷却至40-50 oC,再经润滑油过滤器F605A/R过滤后,一部分送往压缩机和GT-601的1#、3#、4#轴承和齿轮箱作为润滑油,另一部分经润滑油高压泵P602A/B/R增压到1.6Mpa,送气体发动机与燃气透平之间的2#轴承作为润滑油,从2#轴承出来的高压润滑油进入V606排放罐中缓冲后,进入低压润滑油的回油系统,一并返回润滑油箱V603。4.5置换通风系统 为防止在隔离室(辅助室)内

45、燃气泄漏形成爆炸性气体,本机组设置了4台通风机603A/R、604A/R(两开两备),为透平隔离室及辅助系统隔离室输送新鲜空气进行通风置换。4.6 CO2灭火系统 燃气透平设有一CO2灭火系统,当火焰检测器检测到透平隔离室有火焰后,将打开CO2钢瓶控制阀,向透平隔离室注入CO2气,同时关闭通风系统以使火焰迅速熄灭。5主要设备性能参数5.1循环冷剂压缩机C-351LP缸HP缸型号46MD3-332MB3/3I转速(r/min)71267126功率KW97897656I段II段III段流量(Kg/h)270720230040177480入口流量m3/h84458171496825入口温度/出口温度

46、oC25.6/102.839.8/8337.2/86.8入口压力/出口压力MpaG0.206/1.0120.967/1.9861.931/4.050临界转速(r/min)第一3172第一3434第二11000第二138005.2燃气透平GT601型号:GT10B双轴功率(KW)额定:23050输出:17765流量(Kg/h)燃料气:8247.6废气:282060温度oC燃料气:47oC废气:550oC出口压力(Mpa)压气机:1.266透平:高压轴/低压轴转速(r/min)正常:9630/7700最大:9770/8085脱扣:10540/8624临界转速(r/min)第一临阶:3400/310

47、0第二临阶:120006.0机组开车6.1正常开车 本操作适用于所有设备均处于停止状态。6.1.1开车应具备的条件6.1.1.1机组所属设备、管线、阀门、仪表均已就位。6.1.1.2所有设备的单机试车工作全部结束。6.1.1.3公用工程制氮、仪表空气、精制水系统处于正常运转,氮气、仪表空气、精制水已引入主装置区。6.1.1.4仪表控制及报警系统已安装调试完毕,可投入正常运行。6.1.1.5电气系统各种电源可正常供电。6.1.1.6 C-101已正常运行,燃料天然气已引至燃料气切断阀前,压力达到2.6Mpa以上。6.1.1.7机组所有安全阀安装调试合格。6.1.1.8热油系统已建立起油循环。6.

48、1.1.9 C-351已安装调试完毕,液化岗位MRC单元已准备就绪,具备运行条件。6.1.2开车前的准备工作详见液化岗位MRC单元操作规程第6.2.2.1至6.2.2.8内容。6.1.2.1打开UA-91003-1管线上的隔离阀将仪表风引至干气密封系统,并由仪表人员将仪表空气引入各相关系统。6.1.2.2循环压缩机C351建立密封气a.开工初期用氮气做密封干气,在正常操作时通过MRC-35073-1管线从压缩机三段入口取气做密封干气,只要第三段入口MR气体不足,就应该把氮气用做干气密封气,注意同时投用密封气电伴热,保持50。b.打开UN-90029-1管线上的两个隔离阀,为干气密封提供启动所需

49、密封气。c.打开UN-90008-1管线上的隔离阀,将氮气引入密封气系统。6.1.2.3润滑油系统准备a.确认油箱V-603内已加入ISO VG46号透平润滑油,并达到正常液位。b.油过滤器F-605A/R切换至一台运行一台备用。c.确认下列手动阀门全开:主油泵P-601A/B/R出口阀、高压油泵P-602A/B/R进出口阀、排放槽V-606的LV-60001/60002根部阀、PV-60002前阀、油系统压力表、压差计、压力开关及变送器根部阀。d.确认下列阀门全关:油系统所有的导淋阀、排气阀、快速接头前阀、油过滤器F-605A/R连通阀、所有的压力开关试验阀。e.对所有的油泵进行手动盘车,检

50、查每台油泵转动是否灵活。f.将油温调节阀TV-60061设定在50左右。g.联系电气人员,给所有的泵、风机、电机、油箱加热器送电。6.1.2.4冷却水系统准备a.关闭系统所有的导淋阀,排放阀。b.打开冷却水泵P605A/R和热循环泵P-606A/R的进口阀、循环水风冷器E-615进出口阀、GT室空间冷却器E-619/E-620以及辅助系统室E-618的进出口阀。c.打开现场压力表根部阀,检查系统安全阀是否调校安装就位。d.对系统所有的泵进行手动盘车,检查各泵转动是否灵活。e.打开补充水罐V-612出口阀,P-607出口阀,关其出口管线导淋阀,用手动泵P-607由界区外给系统充满精制水。(按要求

51、加入乙二醇)f.将TIC-60065设定在50左右。g.通知电气给系统各个水泵及风机电机送电。6.1.2.5燃料气系统a.对燃料气系统进行充压式N2置换,O20.2MPa),PIC-25019A是否设定在2.5MPa,并投“自动”。6.1.3.3LA-35019、LA-35020、LA-35021无高报警“LAH”出现。6.1.3.4干气密封已按要求通入密封气。6.1.3.5其他准备工作由工艺岗位完成,并检查确认。6.1.4 G-601机组启动前检查确认6.1.3.1启动前机组人员对全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认系统是否有异常或泄漏现象。6.1.3.2由仪表人员按照“基本位置清单”对系统仪表进行

52、全面检查确认。6.1.3.3检查紧急停车按钮是否按下,如按下应拉出复位。6.2 GT-601的正常启动操作6.2.1选择操作方式将就地盘上的选择开关切至“锁定”位置,选择操作员站操作。(正常情况下选用操作员站操作方式,如操作员站故障,则将选择开关切至“能用”位置,选择备用盘手动操作方式。)6.2.2选择燃料类型a.在操作员站上调出画面01。b.敲击“FGAS”(气体燃料)。c.选择“自动”。6.2.3检查确认“启动准备”是否全亮,如全亮则启动条件具备,同时确认是否有报警或跳车信号。6.2.4启动。检查确认一切正常无误后,在操作员站进行启动操作。a.调出画面01。b.敲击“启动/停止”功能块。c

53、.按“ON”键启动透平。6.2.5启动后6.2.5.1启动后燃气透平将按照予设定的程序自动完成启动的全部过程,操作人员应在01画面上监视启动程序,当“UNIT IN SERUICE”出现时,说明启动成功。(参见启动程序图)6.2.5.2联系工艺岗位向循环压缩机C351导入MRC气体。见液化岗位MRC单元操作规程6.3 MRC首次填充操作。6.2.5.3为了使设备运行稳定,通知工艺岗位把入口压力控制器PIC35001设定在实际值投入自动。6.2.5.4将防喘振控制系统设定在自动模式,由HIC35049、HIC35090和HIC35091调整一、二、三段的流量和压力。6.2.5.5压缩机处于完全循

54、环状态运行,并注意压缩机应当在最小调速器状态下操作,防止MRC出口温度升高到104的设计极限。6.2.5.6MRC负荷增加到50%后,可将MRC控制器切换至自动模式。6.2.5.7MRC压缩机C-351达到最大速度之后,压力将达到设计值,为了将不同等级的压力升高,可以用手动方式调整HIC35049、HIC35090和HIC35091,将防喘振阀缓慢的关闭。在达到了平稳的运行之后,即可将压力控制器PIC35001.B设定为自动模式,自动调节防喘振阀的开度。然后将HIC35049、HIC35090、HIC35091S输出值减少至0%。6.2.5.8当系统补充冷剂与经C-351干气密封损失的冷剂量达

55、到平衡后,C351方能达到平稳运行状态,否则压缩机出口压力会发生变化。6.3冷启动和热启动定义6.3.1冷启动定义为前次停车5小时以后的再次启动。6.3.2热启动定义为前次停车5小时以内的再次启动。6.3.3停车后的立即启动透平停车后在转速低于300rpm或在盘车冷却期间,只要停车原因已经查清,并处理完毕就可以再启动。6.4重新启动操作6.4.1确认所有的停车报警已经消除,使安全系统复位。6.4.2确认“准备启动”指示灯全亮。6.4.3按正常启动操作方式发出启动指令。7、GT-601/C351正常运行操作7.1启动程序完成后,立即调出画面03,打印记录,并放进记录本。7.2按照规定对机组的泄漏

56、量(油、燃料气、吹扫空气)、噪音、振动、液位、差压等仪表指示值,紧固螺栓等进行检查,如发现异常现象,立即向有关负责人汇报,进行处理,并打印记录。7.3按照规定进行日常巡回检查并记录。注意:在进入机罩前,要通知控制室人员并关闭CO2灭火设备,在检查完毕后要及时投运CO2设备。7.4改变设定值。在运行期间如需要改变设定值按以下程序进行。7.4.1调出画面01。7.4.2敲击图标PID选择需要的控制器。7.4.3操作模式选为“自动”。7.4.4敲击“SP”。7.4.5输入新的设定值,并按“回车键”。7.5润滑油泵的切换。如果运行油泵发生故障,控制系统可自动切换到备用泵,如操作人员要切换泵,按以下程序

57、进行。7.5.1调出画面06润滑油/启动系统显示图。7.5.2将光标移到备用泵“S”处。7.5.3敲击鼠标。7.5.4按“自动”键。7.5.5将光标移到要停止的泵处。7.5.6敲击鼠标。7.5.7按“备用”键:STB。7.6泵/风机的切换。如果运行的泵/风机发生故障,控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的泵/风机。如果操作人员需要切换泵/风机,按以下程序进行。7.6.1调出所需的系统画面。7.6.2将光标移到备用泵/风机“S”处。7.6.3敲击鼠标。7.6.4按“自动”键,控制系统将自动停止其它泵/风机。7.7 GT601/C351机组的日常维护。正常运行期间,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控制各工艺指标。必须按时进

58、行现场巡检及作好机组运行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向值班班长汇报并进行必要的处理。7.7.1中控室注意监视机组的各运行参数及各报警信息,发现异常要立即查明原因,并作必要的处理。7.7.2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对当班所做的一切操作必须详细记录并对下班交代清楚。7.7.3定期对润滑油进行分析,防止润滑油变质。7.7.4定期检查各备用泵的备用情况,每周对备用泵启动运行一次或切换运行。7.7.5注意检查各分离器、油箱、高位槽的液位、油压、油温、轴承回油情况,各过滤器的压差,鉴别异常声音等。7.7.6油箱V603液位如果低,要添加清洁的润滑油增加液位。7.7.7油过滤器差压过大,则要切换备用过滤器,并及时清理堵塞的过滤器。7.7.8离开油箱的温度在54-60。机组轴承出口油温正常在74,不能超过88。进出轴承的温度增高不应超过22。7.7.9如听到异常噪音或振动加剧,则要停压缩机及时分析原因进行排除故障处理或检修。7.7.10 C351机组允许轴震动范围:额定或最大连续转速rpm齿轮箱轴mmmilmmmil90000.0190.750.0381.57.7.11 GT601负荷的调整:根据机组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