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1890159 上传时间:2021-10-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2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庐山地理综合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庐山地理综合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庐山地理综合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庐山地理综合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庐山地理综合实习报告(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庐山地理综合实习报告资源环境学院08地理科学肖嘉琪学号:20082211081100482010年10月目录一、庐山概况3二、实习目的3三、实习时间3四、实习路线3五、实习内容3【土壤篇】 3【地貌篇】 8【植物篇】 11【地质篇】 16【气象篇】 17六、实习感想18一、庐山概况:庐山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巍峨峨的孤立形山系。位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雄踞于江西省北部。地形走向:东西伸张,南北收缩。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长段块山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

2、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地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

3、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二、实习目的:通过对庐山的实地考察,把所看到的庐山地貌、地形、岩石分类、植物的垂直分布以及土壤的分类和分布特征与所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相联系。尝试性的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三、实习时间:2010年9月11日至2010年9月17日四、实习路线:1、9月11日:街心公园牯牛岭(月照松林);2、9月12日:街心公园汉口峡女儿城大月山水库大校场博物馆;3、9月13日:街心公园芦林湖三宝树黄龙潭乌龙潭小天池;4、9月1

4、4日:街心公园庐山中学飞来石如琴湖锦绣谷仙人洞大天池龙首崖(舍身崖);5、9月15日:街心公园五老峰;6、9月16日:街心公园天狗洞植物园含鄱口;7、9月17日:街心公园三叠泉庐山东门。五、实习内容:【土壤篇】(一)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使庐山沿着断裂上升为目前相对高度达10001400米的山地,为土壤垂直地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庐山在气候上处于中亚热带的北缘,这决定了本区植被土壤垂直带谱的性质;地貌和水文条件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影响到局部地区土壤发育的方向,形成某些非地带性的土壤。(二)主要土壤类型:1、垂直地带性土壤红壤:广泛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下的低山

5、丘陵地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以及灌丛草本。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残积和残积坡积物。从红壤的颗粒组成来看,各层次间质地相当均匀,说明成土过程中有红壤化的性质。黄壤:黄壤分布于山麓地形比较低平的部位,或发育在粘重而排水不良的母质上,山地黄壤分布在900或800米以下的地带,局部地区可达1000米左右。二者母质大都为花岗岩、砂岩、混合岩及第四纪风积物。山地黄棕壤:分布于海拔800(900)1200米地带的各种母质上,植被为常绿、落叶混交林,或灌木、草本。 2、非地带性土壤山地草甸土:这类土壤分布于山地比较平缓地段,植被为茂密的山地草甸群落。在生长季节中,土温并不过低,草本植物

6、生长高大而旺盛,不论地表或地下,都积累了大量的有机质,因此,土壤形成的生草过程旺盛,但由于暖湿的生长季节不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有机质分解缓慢,较深的土层,积聚了大量的有机质,形成暗黑色或灰色的腐殖质层。山地沼泽土:该土类分布于地势平坦、低洼,容易积水之处,其有机质含量较高,粉砂粒含量也较高,粘粒也有一定的含量,心土常年或一年中有一段时期积水,土壤有机质分解程度较强,呈酸性反应;水解性酸较高,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古红土:分布在海拔1088米处,植被为针阔混交林和灌木草丛。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庐山地壳运动抬升的结果。第三世纪来,庐山气候湿热,风化壳粘粒含量高,较粘重,挡水效果明显,水只能从土壤裂

7、隙、植物根系流动,形成还原环境,氧化铁还原,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二价铁溶解性强,二价铁流去,颜色变淡,初步的网纹层为白色。(三)按实习事件和路线分述:9月11日(月照松林) 月照松林巨石缝隙中长生长着松树,且相对松林里其他松树而言,这些松树均要矮小些,但树龄却年长些。其养分从何而来?岩石缝隙中含有母质且母质肥沃,继而就能使植物生长,植物生长后又能反作用于缝隙中土壤,从而补充氧气和有机质。且植物能分泌有机质分解岩石,获取矿物质。由于土层浅薄,植物只能被迫调整生长速度,所以相同高度的树,石缝中的树龄要比其他的年长。9月12日(大月山水库)1、 野外认识土壤: 挖剖面:坑宽0.51m,长1.52m;

8、观察面要向阳,呈阶梯底部能容纳一人;挖至母质,甚至基岩;表土和深层土分开堆放;填土时深层土放下面,表土放上面,以免影响植物生长。 观察土壤:A、 用小刀把挖痕刮成自然面;B、 根据土壤颜色、松紧度划分层次; 认识土壤:A、 土层厚土:卷尺测量;B、 土层颜色:用标准土色卡根据色调亮度对比判定;C、 土壤结构:观察各土层,根据形状划分为柱状、块状、菱柱状、团状、粒状;D、 土壤质地(手搓法):取一定量土在手中,将小石、草根取出,捏散,加少量水,揉搓。砂土无法搓成球砂壤土勉强搓成球,但易捏散轻壤土能够搓成球,勉强搓成条中壤土能搓成条,但弯曲成环状时会断裂重壤土能搓成条,且弯曲成环状时不断裂粘土成环

9、状压扁后,依然无断裂E、土壤PH值:取豆粒大小的土壤,放入调色盘,用硬物将土壤弄散,滴加指示剂到刚好能浸润出来,浸半分钟,轻轻摇动,看浸出的液体颜色,用比色卡对比。若成中性或碱性,则需检查石灰反应: (滴稀盐酸,看气泡,听响声)CaCO1气泡微弱,响声小1CaCO3气泡剧烈,持续时间长,响声大 F、有无砾石情况(d2mm)轻砾石30 G、土壤的分类命名:a、地理发生分类:根据成土因素,定量性差。b、诊断分类:定量性强,成本多。大月山土壤:土壤分层土层厚度质地PH值颜色枯枝落叶层8cm腐殖质层27cm轻壤土5.5黑 5YR2/1过渡层11cm轻壤土5.6黑棕 7.5YR2/2心土层33cm偏重壤

10、土6.0棕色 7.5YR2/1土类:山地棕壤;土纲:淋溶土刚;亚纲:温湿淋溶土亚纲;亚类:山地棕壤亚类;土属:坡积大月山石英砂岩山地棕壤土属;土种:厚层坡积大月山石英砂岩山地棕壤土种。2、 棕壤的形成: 淋溶过程:棕壤呈酸性,剖面无石灰反应。 粘化过程:上面的粘粒移动到另一层累积起来,使得该层的粘粒含量比其他层高。A、 残疾粘化:粘粒就地形成;B、 淀积粘化:粘粒来自其他地方。 生物覆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比较好的腐殖质层。3、 棕壤的性质: 呈酸性到中性; 质地粘重; 肥力较高; 矿物风化弱,以2:1型的胶体为主,有少量的高岭石和蛭石; 颜色以棕色为主; 阳离子交换量高,CEC10,BPS70

11、。9月13日(芦林湖黄龙潭)1、 原始成土过程: 漆皮阶段:微生物附着在岩石表面,对其进行分解,形成有机质,积累成腐殖质; 地衣阶段:地衣开始在上面生长,腐殖质积累越多; 苔藓阶段:地衣生长后,保肥保水能力增强,苔藓开始生长; 草本植物阶段:苔藓生长后,腐殖质越积越多,土壤渐渐形成,草本植物开始生长; 灌木阶段:灌木开始生长; 乔木阶段:乔木开始生长。2、手刮法测土壤质地:取玉米大小土粒,拇指捻、压、搓。砂土不粘于大拇指,不形成刮面砂壤土刮面有裂痕轻壤土刮面光滑,鱼鳞状中壤土刮面完整,边缘有裂痕重壤土刮面完整,边缘无裂痕,无反光粘土刮面完整,无裂痕,有反光3、 芦林水库下面的柳杉林土壤:(海拔

12、:857m,气压:910hpa,地理坐标:2933N,11557E)土壤分层土层厚度硬度质地结构PH值颜色枯枝落叶层3cm腐殖质层7cm12mm轻壤土团粒状4.2黑棕7.5YR2/2过渡层15cm16.6mm轻壤土碎块状5.2暗灰棕5YR4/2心土层37cm20.4mm中壤土块状5.6淡棕7.5YR5/6母质层18mm中壤土细块状6.0暗黄橙7.5YR6/8土纲:铁铝土纲 亚纲:湿暖铁铝土亚纲 土类:山地黄壤土类 亚类:山地黄壤土亚类 土属:坡积砂岩山地黄壤土属 土种:中层坡积砂岩山地黄壤土种4、五大自然成土因素:生物、气候、地形、母质、时间5、四大肥力因素:水分、养分、空气、热量6、岩石风化

13、四阶段: 碎屑阶段:热胀冷缩,物理风化,S、Cl流走; 钙积阶段:钾、纳淋湿,钙富集,呈酸性; 酸性硅铝阶段:钙、镁、钾、纳发生移动,土壤分化呈酸性,剖面上形成棕土层;富铝化阶段:岩基物质,硅基本被淋湿,酸性更强,铁、锰被释放出来;7、山地土壤与平原土壤的区别: 山地土壤粗骨性(混杂岩石); 山地土壤颜色暗;山地土壤土层薄,变化较大;山地土层分异没有平地明显。8、河流冲积母质的特点 水平分布上,越往下游磨圆度越好,垂直河流两岸越靠近河床颗粒越粗; 垂直方向上,粗细相间,层次性明显,与河流的流速和流量有关,粗的在雨季和多雨的季节沉下来,细的在旱季沉下来。9月14日(前往大天池的路上,小组剖面:心

14、土层发育不明显)土壤分层土层厚度结构质地PH值硬度颜 色枯枝落叶层4.2cm腐殖质层3.9cm粒状中壤土4.06mm暗棕7.5YR3/4过渡层11cm碎块状中壤土4.817mm棕7.5YR4/4母质层21.5cm砾石18.9mm灰白5Y7/1土纲:铁铝土纲 亚纲:湿暖铁铝土亚纲 土类:山地黄壤土类 亚类:山地黄壤性土亚类土属:残积长石砂岩山地黄壤性土属土种:薄层残疾尝试傻眼山地黄壤性土种9月16日(天狗洞旁)土壤分层土层厚度结构质地PH值硬度颜色枯枝落叶层4cm腐殖质层24cm团块状轻壤土5.015.5mm黑棕7.5YR2/2心土层55cm棱块状重壤土6.223mm棕7.5YR4/4母质层岩石

15、碎块与土壤混杂土类:山地黄棕壤土类亚类:山地暗黄棕壤亚类亚纲:湿暖淋溶土亚纲土属:坡积大月山石英砂岩山地暗黄棕壤土属土种:厚层坡积大月山石英砂岩山地暗黄棕壤土种9月17日(庐山东门土壤)土壤分层土层厚度结构质地PH值硬度颜色枯枝落叶层3cm腐殖质层7cm粒状轻壤土4.415.5mm棕色7.5YR4/4过渡层18cm碎块状轻壤土5.021mm红棕5YR4/6心土层18cm块状中壤土5.223.5mm暗棕.2.5YR3/6母质层土纲:铁铝土纲亚纲:湿热铁铝土亚纲土类:红壤土类亚类:山原红壤亚类土属:坡积长石砂岩山原红壤土属土种:坡积长石砂岩山地红壤土种形成: 脱硅富铝化过程:高温高湿,原生矿物强烈

16、分解,硅和盐基强烈淋湿,铁铝氧化物相对富集,盐基饱和度降低,CEC小,酸性到强酸性反应,铁的游离,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还有磁铁矿以1:1型为主,2:1型的少。 生物覆积过程:水热充沛,生物活动旺盛,生物覆积过程强烈,形成腐殖质多,但分解也多,故腐殖质含量并不多。改良利用: 酸性改良:撒石灰,种茶 费力提高:施肥(铁、磷、钾、铜、钼、锌和微量)【地貌篇】地貌概况:庐山是由北东南西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的断块山,平面形态呈肾形,中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逐渐收窄,长20多公里,最宽10多公里,最高峰为汉阳峰,高1474米。山体内的褶皱。断层和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此外,还有尚在争论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

17、1、构造地貌:由地球内力作用直接造就的和受地质体与地质构造控制的地貌。庐山由构造所形成的山脊和谷地按照由东向西的方向依次是:五老峰七里冲(向斜谷)大月山东谷牯牛岭(单斜山,海拔1170m以上)西谷(其中有如琴湖、锦绣谷)虎背岭。大致图示如下:(1)褶皱构造地貌:五老峰:单面山,它由五老峰背斜的北翼所成,其南翼因断层陷落于山南,断层共1300多米。五老峰高1358m,岩石为含砾石英砂岩,上部岩石坚硬,下部抗侵蚀能力较弱。七里冲:向斜谷,位于大月山与五老峰之间。大月山:背斜山,大月山背斜山受大月山背斜构造控制,走向北东南西,主要由石英砂岩组成。东谷:位于女儿城与牯岭之间,受牯岭向斜控制,两谷地本来

18、向同一方向延伸,但因受剪刀峡断层的错动影响,故使莲谷、王家坡谷向东北倾斜,而东谷向西南倾斜。 女儿城及牯岭次成山 位于东谷的两侧,原是牯岭向斜的两翼,由于岩石坚硬未被侵蚀而成为低矮的山岭,故称为次成山。大校场及西谷次成谷 前者在大月山与女儿城之间,后者位于虎背岭与牯岭之间。成因是牯岭向斜两翼的软弱岩层受外力的强烈侵蚀、破坏而成,地貌特别低下,故成为谷地。 虎背岭:单面山,它是虎背岭倒转背斜残留的南翼(北翼断陷),成为单斜层及单面山。(2)断层构造地貌:正断层 :在庐山,属性张性的断层沿纵向断裂发育而成。山体东南麓有温泉正断层,穿过五老峰东南侧,在五老峰表现为阶梯式断层,山体的西北麓,有莲花洞正

19、断层、仙人洞正断层。山体内有大月山正断层。逆断层:在庐山,属于压扭性的断层沿横向断裂发育而成。东自含鄱岭,西至九奇峰附近为东西向逆掩断层,凡此一带的岩体,都经历了猛烈地挤压。因此,据东西向这一山体中部的逆掩断层,庐山即被分为南北两大巨块,南北两部地层不同,构造不同,自庐山山体构造上看,庐山中轴线在仰天坪一带。例:五老峰断层崖地貌因庐山垄正断层切过五老峰背斜南翼而成,它在秀峰、海会一带崖高达1000米,向东北方递降,断层崖亦分23级,断崖受流水下切和溯源侵蚀,形成许多垭口,所谓五老峰就是五大垭口之间的山峰。2、重力地貌:地表风化松动的岩块和碎屑物,主要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块体运动过程而产生的各种地

20、貌现象。蠕动地貌:包括土屑蠕动和岩体蠕动,在柳杉林看到的蠕动地貌为土屑蠕动。蠕动地貌上发育有马刀树,它和生长在滑坡体上四处歪斜的醉林不同,它们向同一个方向倾斜,十分有规律。崩塌地貌、滑坡地貌:在庐山地区看到了小型的崩塌和滑坡地貌。3、流水地貌:由流水作用,包括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塑造而成的各种地貌形态和类型。庐山山体为流水侵蚀中山地貌,谷地地貌在1000米上下有显著的形态差异,以上表现为宽谷或者谷中谷形态,说明曾经历过流水强烈的侧向侵蚀作用;以下是深切峡谷,沿途多见急流瀑布、壶穴深潭和岩槛裂点,说明正在经历流水的深向侵蚀作用,峡谷两侧分布有阶地。1000米高度左右,河流袭夺现象有多处存在,说明

21、向源侵蚀作用和深向侵蚀作用的强度。庐山山体外围地区,谷地宽广,阶地,扇形地,河漫滩发育,说明流水搬移和沉积作用的盛行。在庐山强烈抬升以前,曾经历外力长期剥蚀夷平过程。山体断块抬升,同一时期夷平面在“山上”、“山麓”并存。坡面流水:指雨水或冰雪融水汇集在地表形成的薄层片流和无固定流路的细流。有人称散流,属间歇性流水。由深凹地和浅凹地、侵蚀纹沟、坡积裙组成。沟谷流水:坡面流水汇集到低洼的沟中而形成的水流。有人称洪流,属间歇性流水。沟谷发育的一般过程为细沟切沟冲沟坳沟。但由于气候、地形、土质和植被等因素及其组合特征的不同,各地侵蚀沟谷的发育程度和演化阶段颇有差异,同一区域内各冲沟可能处于不同的发育阶

22、段,对于同一冲沟系统而言,不同地段的冲沟所处的发育阶段也可能有所差别。沟谷流水地貌一般由集水盆、沟谷主干、扇形地三个部分组成。河流:由坡面流水、沟谷流水和地下水汇集而成,有固定流径且为经常性流水。汉口峡中的河流为山区侵蚀性河流,横剖面呈V型,河床裸露,发育有跌水、壶穴、岩槛等地貌。注:石质浅滩与深槽、岩槛与壶穴都是山区侵蚀性河流的河床地貌河谷的发育:初期:纵剖面坡度大以下蚀为主,横剖面成v形,两岸山体交错。 中期:纵剖面坡地越来越小,以旁蚀为主,山体被削平,谷地变宽,谷底发生堆积,形成河漫滩,河谷从峡谷变为宽谷。晚期:蚀积达到平衡,河谷纵剖面成为均衡剖面。河流袭夺:汉口峡河流袭夺示意图:该河切

23、穿插女儿城山岭,袭夺了大校场河上游,使大校场河上游原来向南西流入芦林盆地的,现向北西流入东谷,造成汉口峡。成因:女儿城坡度大,使得河流纵比降大,河流的溯源侵蚀强烈,使得汉口峡河流成为袭夺河。而大校场坡度小,地势平缓,河流的侵蚀能力较弱,使得其中的河流成为被袭夺河。总之,是两条河流的纵比降差异导致的河流的侵蚀能力不同所形成的。锦秀谷袭夺河:西谷原来由虎背岭南侧向南西流入石门涧,但在天桥四周被向北西流的锦秀谷袭夺。证据:、花径风口:风口段河谷是西谷自然延伸部分,谷内堆积物又与西谷相似,保持着棕红色棕黄色砂砾层及棕红色网纹红土风化壳。、天桥袭夺湾及裂点:在裂点(天桥)以上为宽谷(西谷),以下为峡谷(

24、锦秀谷)。袭夺时代为晚更新世之后,理由是裂点上溯不远,西谷内由晚更新统棕黄色堆积物所覆盖的谷底未受明显的破坏。芦林湖袭夺河:被汉口峡河流袭夺的河流在芦林湖被第二次袭夺。4、冰川地貌: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六十多年前,地质学家李四光经过反复考察和研究,认定庐山第四纪时发生多次冰川,并命名为:鄱阳冰期、鄱阳大姑间冰期、大姑冰期、大姑庐山间冰期、庐山冰期,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冰蚀地貌:冰斗:冰斗,是冰川源头屯积冰雪的小形凹地,大多呈圆椅状,一面开口。冰斗后壁较为陡峻,底面较为平坦,斗内常保存有寒冻风化侵蚀的堆积物。庐山的冰斗有好几处,如大坳冰斗、黄龙冰斗、鼓子寨冰斗、五乳峰

25、冰斗等,最典型的是大坳冰斗。大坳冰斗,位于大月山东北角之大坳处,四周皆峰壁围绕,冰斗长300米,宽250米,深约100米,斗底高程1200米。冰川的开口处,可见有一道门槛,称为冰坎。冰斗窄口下悬崖,挟带着岩石的冰体,沿王家坡谷地而流。 U型谷:U形谷,又称冰川谷,它是由冰川侵蚀所塑造的谷地形态,也是冰川的一个重要的见证。冰川与河流的运动方式有别,山谷所受到的侵蚀作用也就不同。河水的冲蚀,使山谷常常形成V形谷,冰川的刨蚀,使山谷常常形成U形谷。庐山最具代表性的U形谷地有:王家坡谷地、七里冲谷地、东谷、西谷等。 王家坡U形谷,为庐山U形谷中规模较大,形态特征保存较为典型的谷地。它位于庐山小天池东北

26、,谷地宽约700米,长约4公里。羊背石:如白石嘴的羊背石。冰窖:如东芦林湖、如琴湖、天花井、窑洼等。例:芦林冰窖,位于玉屏峰以东,犁头尖以北,大校场U形谷地下方。由于冰雪和冰川的刨蚀作用,形成盆状的洼地地形,成为屯集冰雪的场所,即现今的芦林湖盆地,东西长约1300米,最宽处约750米,芦林湖底部海拔高程1000米左右。盆地中留存着巨砾和岩块,直径有的长达9米,为沉积的冰碛物。刃脊:如含鄱岭等。角峰:如犁头尖等。 冰碛地貌终碛垄:由庐山牯岭通住鄱阳湖畔的古山道,正好穿行在王家坡冰川U形谷中。下行2公里左右,开阔而圆滑的谷地中,有一高约10米弯弓般的孤丘,横立谷间。下行500米,又有一座相似的孤丘

27、,在其前方,还有第三座相似的弧丘。这三座自上而下的孤丘,是由泥砾终积而成,冰川下行过程中连续停顿三次,从而留下了三道孤形终碛垄。侧碛:如裁缝岭侧碛。漂砾:如西谷中的“飞来石“等。飞来石并不是飞来,而是被冰川推来,它是从冰川的发源地,被缓缓推到较平坦的谷地。石砾由两块岩性坚硬,以长石石英砂岩叠置而成,在地质学上被称作“冰桌”,是构成别具特色的冰碛地貌的特殊表现形式之一。 但也有不少专家对庐山是否存在过冰川提出了质疑。怀疑派的论点大致有如下几点:第一,庐山山体不大、高度较低,达不到冰川发育的程度;第二,庐山的地貌、第四纪堆积物,不是因冰川作用形成的,而是流水侵蚀、泥石流所产生的;第三,庐山地处的纬

28、度低,不能形成冰川。【植物篇】(一)植物概况:庐山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主要分布有樟科、山茶科、壳斗科、豆科、木兰科、蔷薇科、胡桃科等植物。(二)群落类型:庐山地处中亚热带,海拔1400多米,属于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离海700公里左右,在植被分布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导致植物群落类型多种多样。从大的方面来分,主要分为两部分:针叶林和阔叶林,由于庐山开发历史悠久,原始森林基本不存在了,现存的一般为人工或天然次生林。(三)垂直分布规律:由山麓到山顶的分布规律是:常绿阔叶林常绿及落

29、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1、常绿阔叶林:分布于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基带,分布于海拔600米(西北坡)或700米(东南坡)以下,占有最大的垂直宽度和面积。常绿阔叶林是这一带稳定性较大、广泛分布的植物群落。植物群落主要由壳斗科、山茶科和樟科等科的常绿阔叶林组成。2、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布于海拔600米(西北坡)或700米(东南坡)900米(西北坡)或1000米(东南坡)之间,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混交林。目前在黄龙潭、黄龙寺等地和沟谷陡坡处有天然的次生林分布。在这一带下部和沟谷中,常绿阔叶成分往往占优势,向上和山坡则逐渐为落叶阔叶成分占优势。这一带是常绿阔叶林与落叶带之间的过渡性地带

30、。 3、落叶阔叶林:东南坡大致在1000米1300米之间,西北坡则在900米1250米左右,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相对稳定的垂直地带性类型,局部地方亦有针叶林山松出现,有些地区已营造了成片的针叶林,如日本柳杉林、日本扁柏林等。地带性植被类型的落叶阔叶林,目前大片成林不多。4、针叶林:分布在海拔1250米或1300米以上。这里气温偏低,湿度较大,云雾多,风力大,所以出现了较为耐寒的针叶林。少量的灌丛和草甸,是非地带性的植被类型。(四)样方法调查植物群落的一般方法:1、样方抽样的细则,包括样方大小、形状、数目和排列等,必须取决于要抽样群落的特定类型,和所预期的数据种类为基础。样方大小和形状:样方大

31、小的确定应以抽样植物的大小和密度为基础,温带乔木群落最小面积一般为100400,热带森林更大些约 10002000,灌木群落约 416,草本群落14,形状多采用正方,也可视具体需要和种的分布格局、微地貌不同,取圆形或长条。样方数目和排列样方数目最低限度必须充分囊括该群落大部分现存种,为了对抽样数据进行正确的统计分析,样方地点必须随机选出。2、实验步骤样方设置后,每46人一组。在选定的样方上进行调查,根据要求测定并记录各项数据。在测定过程中必须按照既定标准来区分在样方边缘的植物是否包括在内或在外,以减少因没有统一的标准而造成的误差。 实验结束后进行数据的汇总和整理,并确定各个种的密度、优势度、频

32、度值等指标。密度反映单位面积的个体数,优势度反映单位面积的植株底面积或植冠覆盖面积,频度反映包含该种样地的样地数目。对一定的种,这些值各以绝对方式或以表示该种的值对所有种的百分比的相对方式来表示。密度、优势度和频度的相对值可以合并为一个综合值(重要值),即该种以此三种不同测量值所反映其在群落中的重要性。标注:密度个体数目样地面积相对密度一个种的密度所有种的总密度100%优势度底面积或覆盖面积总值样地面积相对优势度一个种的优势度所有种的总优势度100%频度包含该种的样地样地总数相对频度一个种的频度所有种的频度100%3、样方法实践:地点:通往植物园的路边的山坡上 样方大小:20m20m 4、结果

33、记录:乔木:114株;乔木平均高度:9m;盖度:80%;松:69株 柏:14株 杉:23株 樟科:2株 合欢:1株 榆科:2株 杜仲:1株 桑树:1株 厚朴:1株灌木:32种;栎木、山茶科等;灌木平均高度:1.44m;草本:43种,主要有巴茅、蕨类(如薇菜、蕨菜等)等;苔藓:6种;平均高度:1.52cm;枯枝落叶层平均厚度:4.22cm。(五)主要植被识别:在庐山植物园,简单认识了五十种具有代表性的植物,下面对其进行简单的介绍。序号名称科属分布用途1浙江新木姜子樟科华东地区供芳香、绿化2野黄桂樟科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供芳香、药用3鹅掌楸木兰科江南、越南地区观赏、木材4鸡爪槭槭树科江南,原产日本供

34、观赏5普陀鹅耳枥桦木科浙江材用6天目铁木桦木科浙江天目山优良木材7美丽马醉木杜鹃花科闽、浙,江南,中南四省药用8三尖杉 三尖杉科 闽、浙、皖、晋、甘,华中、西南、华南。 药用、油脂、木材9糯米条 忍冬科 江南药用、观赏10肉花卫矛卫矛科 皖、鄂、浙、闽、湘、苏、台、晋,日本。药用、观赏11湖北马鞍树 豆科 陕、皖、浙、晋、赣药用12豆梨 蔷薇科 华东、中南、台湾、越南 药用、食用13小蜡木犀科 江南 油料14庐山忍冬 忍冬科 浙、晋、皖、鄂、湘 芳香、观赏15青榨槭 槭树科 华中、西南、华南、中南 纤维、有糖16三叶海棠 蔷薇科 华东、华南、鄂、湘、黔、川、陕、甘、辽,朝鲜,日本 药用、叶代茶

35、17栓皮栎 壳斗科 辽、陕、冀、晋、甘,朝鲜,日本 淀粉、木材、单宁、软木塞18长柱紫茎 山茶科 浙、晋、皖、鄂、湘观赏 国家保护植物19白檀山矾科 江南 油料20水青冈 壳斗科 西南、华东、中南、陕单宁、药用21海南粗榧三尖杉科 海南 观赏22秃蜡瓣花金缕梅科 庐山特有观赏 23山桐子大凤子科 秦岭以南,横断山脉以东,山西,朝鲜,日本。 观赏、油料24银鹊树 省沽油科 西南、华东、中南 药用、观赏25台湾树 杉科 台湾 观赏26白豆杉 红豆杉科 浙、赣,华南 油脂、观赏27大果卫矛卫矛科 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 供药、橡胶28黄衫 杉科 湘、鄂、西南 材用29巴

36、东栎壳斗科 湘、鄂、赣 淀粉、单宁、木材30黄檀(不知春) 豆科 苏、浙、皖、赣 材用31刺叶栎壳斗科 甘、陕、川、云、湘、赣 淀粉、单宁、薪柴32大理罗汉松 罗汉松科 云南 观赏33乌饭树 杜鹃花科 江南、朝鲜、日本、越南、泰国小水果、药用34连香树 连香树科 甘、陕、川、赣、晋、皖、浙、鄂、豫观赏、木材35银钟花 野茉莉科 浙、晋、湘、闽,华南 观赏36拟赤杨 野茉莉科 黔、云、台,华东,中南 木材、纤维37单穗山柳山柳科 赣、华中观赏38红花木莲木兰科湘、桂、黔、云、藏观赏39枸骨 冬青科 长江中下游 药用、观赏40毛果槭 槭树科 赣、皖、鄂,日本 观赏41凹叶厚朴 木兰科 闽、浙、皖、

37、赣、湘 药用42天女木兰木兰科 闽、浙、皖、赣、辽 观赏、药用43云南拟单性木兰木兰科 云南 观赏44紫薇 千屈菜科 赣、闽、粤 药用、观赏45青钱柳 胡桃科 鄂、湘、黔、川,华东,华南 观赏46山樱花 蔷薇科 辽、冀、赣 材用、观赏47海通 马鞭草科 赣、湘 药用48枸桔 芸香科 中部 药用49石虎 芸香科 中部、南部、中南部 药用50喜树 蓝果树科 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区 药用、木材 【地质篇】(一)地质概况:庐山是由北东南西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的地垒式断块山,平面形态呈肾形,中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逐渐收窄,长20多公里,最宽10多公里,最高峰为汉阳峰,高1474米。山体内的褶皱。断层和单斜构造

38、地貌都很明显。此外,还有尚在争论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六十多年前,地质学家李四光经过反复考察和研究,认定庐山第四纪时发生多次冰川,并命名为:鄱阳冰期、鄱阳大姑间冰期、大姑冰期、大姑庐山间冰期、庐山冰期,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庐山冰期,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矿物岩石:1、主要岩石:庐山岩石类型以沉积岩为主,按结构分以含砾砂岩为主,若按成份分则以长石石英砂岩占多数。2、主要矿物成份:长石、石英(三)地质构造:1、断层构造:虎背岭断层崖:它是因虎背岭北侧的莲花洞大断层把虎背岭错开,使其北翼断落而成,该断层崖在石门涧和莲花洞一带高达1000米,向东北方和西

39、南方降低,断层崖呈阶梯状,如好汉坡一带呈二级阶梯。 五老峰断层崖:因庐山垄正断层切过五老峰背斜南翼而成,它在秀峰、海会一带崖高达1000米,向东北方递降,断层崖亦分23级,断崖受流水下切和溯源侵蚀,形成许多垭口,所谓五老峰就是五大垭口之间的山峰。龙首崖断层:崖身相对高度300多米,与铁船峰相对,中间为石门涧峡谷,此崖为断层崖。2、褶皱构造:五老峰单面山:它由五老峰背斜的北翼所成,其南翼因断层陷落于山南。五老峰海拔1358m。七里冲向斜谷:位于大月山与五老峰之间,发育在三叠泉向斜构造之上。大月山背斜山:大月山背斜山受大月山背斜构造控制,走向北东南西,主要由石英砂岩组成。大月山海拔1453m。 大

40、校场(谷地名称)及西谷次成谷:前者在大月山与女儿城之间,后者位于虎背岭与牯岭之间。成因是牯岭向斜两翼的软弱岩层受外力的强烈侵蚀、破坏而成,地貌特别低下,故成为谷地。 女儿城(山名)及牯岭次成山:位于莲谷东谷的两侧,原是牯岭向斜的两翼,由于岩石坚硬未被侵蚀而成为低矮的山岭,故称为次成山,山岭的相对高度不大。牯岭的日照峰海拔1310m。东谷(又称中谷)莲谷、王家坡谷向斜谷:受牯岭向斜控制,位于女儿城与牯岭之间,两谷地本来向同一方向延伸,但因受剪刀峡断层的错动影响,故使莲谷、王家坡谷向东北倾斜,而东谷向西南倾斜。虎背岭单面山:它是虎背岭倒转背斜残留的南翼(北翼断陷),成为单斜层及单面山。(四)庐山的

41、地质演变:庐山所经历的三大不同的地质历史阶段1、大陆地形成的海洋发展阶段(2500800百万年)25001800百万年本区是一个海槽,在1800百万年以前海槽由于受到挤压而封闭,使其中的沉积岩、火山岩发生强烈的变形变质,构成了地壳结晶基底。18001000百万年本区再度拉开变成大海。1000850百万年演化成“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由内向外依次为:大陆斜坡、边缘海、火山岛弧、深海沟、大洋。庐山地区位于边缘海中。在850800百万年,火山岛弧与大陆产生板块碰撞造山,使海水中的沉积岩火山岩发生强烈的变形变质,构成大陆褶皱基地。在板块碰撞造山过程中,伴有大规模花岗岩浆侵入及火山喷发。 2、地台陆表

42、海发展阶段(800200百万年)800200百万年,本区地壳活动明显减弱,昔日的山脉风蚀已尽,变成了广阔的表陆浅海,海水中出现大量植物群。200百万年前,地壳受到挤压上升为陆地,海水一去不复返。 3、盆岭构造发展阶段(200百万年至今)200百万以来,地壳活动性又再次增强,以断裂、岩浆活动强烈、盆地山岭相 为特征、9665百万年,本区地壳处于强烈伸展拉张状态,产生了一条巨大的低角度 拆离断层,将古鄱阳湖底下1521千米处的深变质岩撕拉到地表,形成了变质核杂岩构造及古鄱阳湖盆地。6523.3百万年,产生了庐山断块山的雏形,四周下陷成湖,23.33百万年,庐山断块山快速上升,当3百万年第四纪大冰期

43、到来之时,庐山已是一块雄伟高大的断块山。【气象篇】(一)气候概况:庐山是一座中山,地处我国东部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气候特点受大范围气候影响,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特征,与山下同纬度的九江平原相比,又具有东亚季风控制下独特山地小气候特征。庐山气候温适,夏天凉爽,冬天也不太冷,这是庐山又一优越条件。节令特色:春迟、夏短、秋早、冬长。庐山气温,根据历年记载:最高只32,最低在16.8,全年平均为,可见庐山气温适度。一至于四季,按季节平均计算差异也较正常:春季是11.5,夏季为22.6,秋季则为17.4,冬季常在1左右。(二)庐山气象站:海拔:1164.5m 地理坐标:11559E 2935N气象站的

44、选址:1、 选在开阔地带;2、 风向、风速标杆要在10m以上。(三)庐山多雨多雾的原因:1、多雨的原因:庐山气候湿润,多雨多雾,主要为地形雨,东南面为鄱阳湖,水汽形成积状云,在东南季风的作用下抬升,继而形成积雨云,在盛行西风的作用下在对流中层形成雨。2、多雾的原因:庐山为平地上突然隆起的山地,北方的冷空气遇庐山会绕至鄱阳湖,遇到水汽则形成雾。鄱阳湖水汽沿着剪刀峡、石门涧、王家坡多个开口处上升,遇冷成雾。六、实习感想:没去庐山之前,早就听过学姐学长诉说他们在庐山实习经历,对庐山,每个人的感情都不一样,以前的学长学姐们有的说到兴奋之处眉飞色舞,也有的愁苦连连说受不了那个苦。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

45、一样的庐山,虽然是实习感想,我还是想写点自己的真实感受在里面。真正轮到我去庐山的时候,事实上,我是真的兴奋的。至今我也不明白我这样一个伴着山长大的从山里走到平原的孩子为什么对庐山会如此的兴奋。我喜欢在我逃离了武汉的酷热用清爽冰凉接待我的庐山,我喜欢山里面忽来忽散让你捉摸不透的大雾,我喜欢跟着老师徒步爬山下坡地征服庐山一个又一个的景点,我喜欢08地科像一场大逃亡一样的在庐山互相扶持着学习和娱乐,我也喜欢累了一天后还能和老师们打打小双升放松放松。事实上学长学姐们并没有说错,庐山实习确实是艰辛的。我们是带着实习任务去的,条件自然不能与悠闲的游客相提并论。5、6个人一间的小旅馆,每天两顿馒头一顿正餐的

46、伙食。可是我已经满足于这样的条件,因为比我想象中的要好很多。我很感谢老师带着我们徒步爬山下坡的走去每一个目的地,当时累的喘不过气的情景似乎是不记得了,深刻留在内心的是大家一起好奇的研究着遇到的每一个奇异的东西,一起认真的听涂涂老师讲解某个地方的地貌特征,慢慢在心中画下庐山的大致地貌;激动的跟着陈老师用锤子敲开某块岩石判断它的分类及组成物质;好奇的帮着杨老师挖一个又一个的土壤实验坑,记下土壤的各方面特性最后判断土壤的类型分析它的形成条件;弱弱的同情着班主任赵老师坚强着陪着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的景点;当然不能不提系主任李老师给我们讲植物讲庐山的植被分布概况及原因时眉飞色舞的表情累了,一起休息,一起啃馒头吃榨菜;乐了,一起在水里打闹嬉戏;兴致来了,一起合照,一起抢镜头;包包背不动了,有男生;学姐脚扭了,不能走了,有男生就这样在庐山七天的实习生活中,我们一起把学校学的书本知识慢慢与实际结合,慢慢实现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一起追寻了这座政治名山上各位政治名家留下的足迹,感受了各种各样长得像呼啸山庄的伟人别墅;一起走过了象征“蒋宋”爱情的“大林路”;一起品尝山间那些不知名的野果七天之内爱上你,我对庐山。有学知识的快乐,有和大家同甘共苦的感动,还有观山看水的喜悦。我甚至愿意一直留在庐山,留在那个美得无与伦比的地方。1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