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呼吸》单元教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31890157 上传时间:2021-10-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9.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体的呼吸》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体的呼吸》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体的呼吸》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人体的呼吸》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的呼吸》单元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2 .通过资料分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 理能力是有限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法、资料分析等了解呼吸道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应自觉地维护环境中空 气的清新、清洁。2 .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重点:通过资料分析,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道的作用。难点:掌握呼吸道的作用。:呼吸系统组成模式图一、创设情境,实例引入师:为什么新生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生:动脑思考后自由发言。二、认识呼吸系统的组成师:呼吸系统的组成:由呼吸

2、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 喉、气管、支气管。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识图、填出呼吸道的组成的名称。生:阅读课文中关于呼吸系统组成的信息。观察教材中呼吸系统的 组成图片,并根据呼吸的常识,填出呼吸道组成的器官名称。三、讨论呼吸道的作用师:下发讨论题指导各组阅读资料并分析内容, 进行小组合作分析 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资料分析内容,围绕讨论题进行分析,尝 试解决问题。在讨论之后,组织各组学生选派代表对已经解决的问题发表意见, 其他各组适当补充和修改,统一答案。对未解答的问题在教师的提示和 启发下,再进行思考、分析,归纳出正确答案。讨论题中的第1题采用抢答的方式回答,要协调好课堂纪律;其余 的

3、题组织各组选派学生代表回答。在回答教材讨论题第2题之后提醒学生回答用嘴呼吸和用鼻子呼吸 哪一个好。(学生思考前面提出的问题,根据刚才对讨论题的分析所掌握 的知识,尝试解答问题,得出正确答案。)在回答教材讨论题中的第 3题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体对空气 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并通过让学生举例分析,最终形成空气质量的好 坏与人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关系的观念。在回答教材讨论题第5题时注意提醒学生根据人体体温恒定和讨论 题第2题中相关的知识来回答。师:引导学生归纳呼吸道的作用,给以适当的鼓励和评价。生:把分散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组间进行简单评议。四、知识拓展吞咽与呼吸的关系:师:多媒体展示。“吃饭时大笑会

4、呛着”的小漫画和“吞咽与呼吸关系图”,引导学 生叙述吞咽与呼吸的关系,鼓励学生发言,谈体会。生:谈体会及家长对此事的看法。形成“食不言”的正确观点。声音的发出:师:多媒体展示。开声带拉紧和松开”示意图,引导学生叙述声音的发出。生:观察“声带拉紧和松开的图示。叙述声音的发出,明确大喊 大叫的危害。板书设计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一、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二、呼吸道的作用1.2.3.气体进出的通道具有温暖、湿润、清洁吸入色的作用发声(喉、声带):1.2.1呼吸道喉呼吸系统的组成一气官进行人工呼吸之前,清除溺水W鼻内的污物,目的是使溺水 L支气管者的鼻、咽

5、、喉部保持通畅,思利于气体进出肺部。否则,空气容易进 肺入胃内,回气时可能带动胃内食物返出,出现呼吸道堵塞,造成窒息。3 .感到口干舌燥。这说明口腔在吸入空气的过程中,失去了大量的 水分。用嘴呼吸不能对吸人的空气起到充分的预热和清洁作用,所以不 如用鼻好。4 .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主要是通过呼吸、飞沫和痰等传播的。这些 致病微生物到达患者发病部位的“旅程”是:外界空气一鼻一咽一喉一 气管一支气管(-肺)(病毒细菌的遭遇略)。5 .这些“条条框框”实际上是为了保护同学们的身体健康。例如, 不要随地吐痰可以预防疾病的传播,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可以避免食物 进入呼吸道,否则可能引起剧烈咳嗽甚至威胁生命,

6、不要高声尖叫是为 了保护同学们的声带。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2 .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过程与方法:1 .通过测量胸围差,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 .通过资料分析,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与资料分析,使学生得到相应能力的获得。重点: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难点: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深吸气后屏住呼吸,看能维持多久,引导学生说出气体交换 的重要性。提出问题:肺是怎样实现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的?引入课题。二、自主体验,探求新知1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师:外界

7、气体是怎样进出肺内的?播放录像,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生:描述肺的位置和功能。让学生用双手轻触自己胸侧的肋骨处,做深呼吸,感受自己在吸气 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师:你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是否发生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深吸气肋骨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深呼气肋骨在向下向 内运动,胸廓缩小。师:吸气和呼气这两个动作合起来就是呼吸运动。那么,呼吸运动 是怎样产生的呢?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探究呼吸运动时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提出问题,学生讨论:橡皮膜、两个气球、玻璃钟罩分别代表什么?手向下拉橡皮膜时,气体进入气球还是排出?橡皮膜回缩时,气体进入气球还是排出?是肺容积的扩大导

8、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后使肺的容积扩大?师:做演示实验:一手握住瓶颈,一手向下拉橡皮膜,同时说明这 示意膈肌收缩。此时,请同学们观察“胸廓”上下径的变化和“肺”的 变化。然后,一手放开橡皮膜,同时说明这示意膈肌舒张。提醒学生观 察“胸廓”上下径的变化和“肺”的变化。师:当“膈”运动时,“胸廓”的上下径和“肺”有什么变化?生:分析讨论并归纳出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上下径的变化。 通过上述实验引导学生得出:肋骨和膈运动的结果,使胸廓扩大或缩小。肋骨和胸骨的运动,与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有关。当肋间 外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的前后、左右径和上下径增大,这时候胸廓扩 大。反之,缩小。进一步探究:为什么

9、肺容积的变化会导致吸气和呼气?演示模拟实验:模拟肺容积的变化引起肺内气压的改变将气球口套住吸耳球口并绑紧,捏吸耳球时,气球胀大,松开吸耳 球时,气球缩小。之后引导学生分析,使学生了解在特定的条件下,容 器变小时气体压力增大,容器内气体被压出去;容积变大时,气体压力 变小,外界气体被“吸”进来。肺的容积扩大-外界气体入肺;肺的容积缩小一肺内气体排出。学生分析、归纳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和过程:呼吸肌的收缩和 舒张,使胸廓扩大和缩小,引起肺被动地扩张和收缩,形成肺内气压与 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才使气体能够进出肺泡。师:气体在呼吸运动作用下进入了肺,这只是完成外界气体和肺泡 内气体之间交换,它不是呼

10、吸的结束,只是呼吸的第一步,只有肺泡内 气体与血液间的气体进行交换了,而血液又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进行 交换才是呼吸的实质。那么进入肺泡内的气体与血液之间是怎样进行交 换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肺内气体发生的变化。2 .探究:肺内气体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师:演示喷洒香水的实验。生:领会气体交换的原理: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 散,直至平衡为止。师: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呢?生:分析“想一想,议一议”中的表格数据。从图中分析出:呼出 气体中的氧含量,少于吸入气体中的氧含量;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 量,多于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根据呼出的气体中氧减少,二氧 化碳增

11、多的数据,推测其原因与体内进行气体交换有关。师:观察教材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探究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怎样进行的?师:播放课件:演示肺泡的结构和功能。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肺泡结构适于气体交换功能的特点。师:演示动画: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师生探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怎样进行的?生:明确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氧由肺泡进入血液的道理。师:为什么在肺部,静脉血中的氧不向肺泡扩散,肺泡中的二氧化 碳不向血液扩散?小结:这是因为在吸入肺泡内的气体中,氧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多, 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少。因此,氧由肺泡扩散到血液中;二 氧化碳由静脉血扩散到肺泡中。这完全符合气体扩散

12、的原理。经过这样 的气体交换,静脉血就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师:氧进入血液后,绝大部分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 液循环被运输到全身各组织细胞。师:演示动画: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引导学生思考: 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是怎样进行的?为什么?生:动脉血中的氧向组织细胞扩散;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向血液 扩散。其原因是:组织细胞里的氧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 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多的缘故。师生总结归纳呼吸的全过程。: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胸廓舒张(膈肌收缩,肋间外肌收缩),吸入气体胸廓收缩(膈肌舒张,肋间内肌收缩),呼出气体二、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比较吸入

13、气体:氧气含量高,二氧化碳含量少;呼出气体:二氧化碳含量高,氧气含量少。三、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氧气穿透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中,最终进入全身组织细 胞;二氧化碳穿透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中,最终排出体外。四、气体扩散原理气体总是由气压高(浓度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浓度低)的地方 五、氧气最终被组织细胞利用所需经历的四个阶段1 .吸气,含氧气较多的空气进入肺;2 .由于气体扩散原理,氧气由肺泡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3 .氧气随血液流经全身;4 .由于气体扩散原理,氧气由血液进入到组织细胞中,最终为细胞 利用。1. (1)在相同的时间内,睡眠需要的能量最少。游泳、慢跑、踢足 球这类活动可能需要的能量多。依据是本题目表格中耗氧量数据。(2)慢跑比打篮球耗氧量大,因为慢跑没有打篮球激烈,所耗的氧可 由呼吸过程源源不断提供。打篮球较为激烈,供不上氧,要靠肌肉细胞 的无氧呼吸提供能量补偿,总耗氧量就少。2. (1)左图同右图相比,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都比较缓和。(2)左图可能反映睡眠或散步,右图可能反映剧烈的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