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沸腾》教学设计1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1824428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沸腾》教学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沸腾》教学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沸腾》教学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沸腾》教学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沸腾》教学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沸腾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沸腾一课是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水循环的第二课。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蒸发现象后,继续指导学生认识液体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沸腾。沸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五年级的学生都应该熟悉它,但是,对于水的沸腾过程中伴随的热量的变化、水沸腾时的温度等问题却没有做深入的思考。本课以探究水的沸腾现象为载体,引领学生经历猜想预测、实验观察、记录信息、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的全过程,既能帮助学生获得许多关于沸腾的直接认识,又能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熟视无睹”的沸腾现象,隐藏着那么多我们未必“熟知”的东西,逐步培养他们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教学目标:1、利用表格

2、、曲线图等方法记录、整理、分析给水加热过程中所收集到的数据;认识到科学探究的结果是可以重复验证的;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2、在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的活动中,感受合作探究的重要性,体验合作探究的愉悦感。3、认识水的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铁架台、烧杯、水、酒精灯、火柴、酒精、温度计学生:铁架台、烧杯、水、酒精灯、火柴、温度计、手表、实验记录单、水温变化记录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我们山东是孔子的故乡,也是有名的礼仪之乡,当有客人到来的时候,我们一般会为客人沏上一杯热茶表示欢迎,只要沏茶就免不了烧水,生活中你们烧过水吗?2、学生随意回答

3、。3、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点出:今天这节课一起在课堂上烧杯水。二、学习新课:活动一:预测现象、实验记录。1、出示一杯水,如果我们要把这杯水烧开,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先猜一猜,在把水烧开的过程中,会有哪些现象发生?2、学生猜测:(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会冒气泡、水会变少、冒热气等)3、谈话:如果要检验我们的猜测对不对,你觉得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对,做实验,只有自己亲自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为了给大家足够的时间,老师把实验器材组装好了,等会同学们点燃酒精灯就可以实验了。4、先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给水加热,你觉得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水的变化?(温度的变化,气泡的变化、水的多少、声音等)5、实验中

4、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随机出示课件中的温馨提示,让学生了解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出示水温变化记录表,简要讲解记录表的填写方法。6、各组同学分好工后开始实验,并做好记录。活动二:交流信息,得出结论。(一)、总结沸腾现象。1、谈话:刚才同学们实验的非常热烈,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现在哪一小组愿意把你们的实验结果跟大家交流一下?2、学生分组到前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沸腾的关键词及沸腾时的温度。3、谈话:刚才各组同学都把这杯水烧开了,水烧开了这种现象在科学上叫做沸腾,(板书课题)刚才同学们在水烧开时观察到的现象有这样一些,同学们能不能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什么叫沸腾?4、看到同学们把水都烧沸腾了,老师也忍不住热血沸腾了,我也加热一杯液体看看它能不能沸腾。(教师用沸腾装置加热一杯酒精,为后面认识不同液体沸点不同做铺垫。)(二)、总结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1、出示一组学生的水温变化记录表。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水温变化记录表,从记录表中可以发现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总结出水温变化的规律是先快后慢,上升到一定温度时,即使是继续加热,水温不再上升。)2、讲解:液体沸腾后,如继续加热,液体温度不再上升,此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板书:沸点)3、观察黑板上记录的各组的水的沸点,这是同学们刚才测量的水的沸点,平时大

6、家有没有从书中看到过水的沸点是多少?(板书100)水烧开时的温度跟大气压有关, 100是水在标准大气压下沸腾的温度,所以书上一般写水的沸点通常是100,而不是说水的沸点就是100。4、出示课件,讲解:科学家研究发现,随着地势的升高,气压就越低,那里液体的沸点也就越低,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上水的沸点较低,而地势较低的地方,由于气压高,水的沸点也比较高。5、再来观察一下我们测量的水的沸点,按说我们在同一间教室里测量,水的沸点应该一样,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测量结果不一样。学生猜测后讲解,由于大气压力的不同,地区的差异、器材的差异等,即使在同一时间做实验的同学,所测得的水的沸点也会有所不同。6、

7、现在老师这杯液体也沸腾了,谁上来读一下它的沸点是多少?刚才同学们测量的水的沸点有些误差,但是老师这个误差也太大了吧?你觉得老师加热的是不是水?闻到什么味了?老师加热的是酒精,不同的液体即使在相同的环境下,它的沸点也是不一样的。出示课件,这是几种液体的沸点,大家了解一下。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1、出示课件:登山运动员在高山上做饭时,往往煮不熟鸡蛋,即使把手放进“烧开”的水里也不会烫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学生回答。3、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们永远吃半生不熟的饭啊,你们能不能帮他们想个办法,让他们吃上煮熟的饭?4、课下请同学们了解一下高压锅的工作原理。教学反思:沸腾一课的教学设计,我力求体现以下

8、几点:1、以学生作为科学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教学中,教师没有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问题的提出到实施科学探究,都是由学生自主决定,合作学习完成。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科学课乐趣,产生乐于从事科学探究活动的欲望,并能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2、注重科学方法的指导。在给水加热,观察水的沸腾现象这一环节中,由于学生对于沸腾现象比较熟悉,他们在实验中关注更多的是摆弄实验器材,而很少有耐心仔细观察烧水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因此,在学生实验前,为了让学生能够获得一手的资料,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

9、给水加热,你觉得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水的变化?使学生首先明确观察的重点有温度的变化、气泡的变化、水的多少等,然后帮助学生分析如何观察以上几点的具体变化情况。这样,学生在实验时由于目的明确,观察的也比较认真,既获得了一手的资料,为后面总结沸腾和沸点打好基础,同时,也掌握了科学的观察方法。3、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本课设计较好地体现了青岛版教材“以学生生活经验的发展为主线”的这一特点。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烧开水这一现象引入,既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意识到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在学生认识了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后,教师又有意识地将学生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帮助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们想办法煮熟食物。这一问题的引入,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粒小小的石子,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学生想出了各种带有创新意识的新方法、新点子,这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最好切入点,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改善人们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