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象审美之维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1818125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卦象审美之维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卦象审美之维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卦象审美之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卦象审美之维(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卦象审美之维 卦象审美之维3.1 审美之维周易是中国哲学史上的第一部经典著作,它反映了华夏民族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探索和把握,周易哲学思维成为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周易卦象蕴含着先人丰富的哲学思想,对卦象进行审美,可以给予我们很多哲学启示。一、全息性周易“天地人合一”的思想,孕育着现代系统论和宇宙全息统一论的萌芽。在整体思维原则指导下,古人将天地、日月、时空的变化和气象、物候及社会活动与人的生命活动综合起来进行研究,由此而认识到人体是一个高度复杂的有机体,或者说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巨系统。这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从周易诸卦、卦象及卦序可以看出

2、,周易具有全息思维,系辞上便有“原始反终”之说,即由事物的开始推及事物的终结。卦象内容之包罗万象,卦象信息之周到全面令人惊叹。周易卦象因其全息性而揭示了宇宙万事万物的深刻内涵,正如系辞下所说:“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系辞上)易象的蕴涵量是相当巨大的。例如八卦之象,就是古人“仰观”天象,“俯察”地象,“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而画成的,它们涵盖了宇宙的万

3、事万物。八卦重迭而成的六十四卦,其所喻示的象征本旨就更加丰富多彩了。西方人惊奇地发现“所有地球生命的秘诀同周易的教导十分相似,六十四个卦象严格地对应着遗传密码中六十四个DNA密码子”, 这一点在马丁•斯克诺伯杰的生命的奥秘一书中有清楚的叙述。在化学上,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也严密地与六十四卦相对应。可见易经是用卦爻符号系统来表达宇宙奥妙的模型图式,这种全息性的象征思维方式,在中外文化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不能不说是华夏民族独创性思维的一大奇观。二、模糊性卦象审美意象是人类内在情感和思绪与外在物象融合而成的。 “神用象通,情变所孕,”(刘勰语),

4、审美意象是人心营构之象,创作主体的情感和经验带有个体性,特殊性特征,带有极强烈的主观色彩,但审美意象总脱不了特定的社会氛围,也就带有一定的群体性和一般性特征。所以不管从创作主体还是鉴赏主体来说,它都既具有指向性,又具有发散性。审美联想的多样性,为意象带来了不确定,多义的模糊特征。从周易卦象中,可以看出人的生命节律和宇宙万物的生命节律合为一体,古人将自己的人格精神投射于自然物象,自然界的物象与人的精神异质同构,正如老子认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在老子看来,对自然的观照,应该着眼于对整个自然生命运动的“大象&rdquo

5、;及其显现规律的观照,表现出一种混沌性和模糊性相结合的整体特征。由于卦象思维侧重于对世界整体性的把握,所以具有模糊性的特征。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种模糊语言,却描绘了宇宙生化模式,万事万物皆被涵盖在八卦之中。对此,老子作了更模糊的概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张景岳解释说:“夫一者,太极也;二者,阴阳也;三者,阴阳之交也。阴阳交而万物生矣。”(类经图翼•气数统论)非常模糊的事物,却表示为精确的数字,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思维,它体现了宏观与

6、微观的结合、抽象与具体的统一。中国人早在几千年前形成的卦象思维,运用模糊的认识,反映了大自然混乱与有序的统一性。三、变化性周易卦象思维模式所蕴含的物质世界是统一的,又是千差万别的。古人对世界万事万物这种矛盾性质的认识之根本观念是阴阳,即周易•系辞上“一阴阳之谓道”的哲学概括,成为辩证法的起点。自此关于阴阳对待、阴阳消息、阴阳互根、阴阳转化等一系列变化规律,不断为人们所总结,形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道德经)的对立统一之辩证思维模式。周易卦象辩证思维的精髓就是“变”:“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

7、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周易•系辞下)周易强调灵活与变通:“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说卦),“终则有始”,物质运动永远不会完结。从一卦看,自初爻发展到上爻,又回复到初爻。从八卦系统看,“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说卦)。从六十四卦大系统看,自“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彖上),至第六十三卦既济,虽已完成,但“终止则乱”,

8、所以还要来最后一卦,原因是“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序卦)这些都反映出“生生之谓易”、“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的辩易思想,带有循环性的思维倾向。成中英先生说:“周易学所看到的世界是一个关系世界,是一个变的世界,是一个重重因果、重重因素交差的、互相作用的一个网络世界。”六十四卦便体现了这种复杂的、有机的结构关系。其中由一卦变为其他卦的形式,描绘了事物的外部关系,例如综卦(倒卦)反映了对应关系,错卦(旁通)反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渗透关系等等。一卦六爻之间,

9、相邻的四画、五画皆可构成“互体卦”,它描绘了事物的内部关系。面对这种错综复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物质世界,古人除确立了用联系的观点去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观察和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外,更重要的则是考虑如何使物质的关系世界得到统一、谐调、和合、平衡地发展,以达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易传•彖上)的目的,这是周易哲学思维的核心问题。 卦象审美之维以其自身的独特而巨大的优势培育了中华民族的高度智慧,促成了璀璨的古代文明,并长期领先世界。然而它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其思维上的模糊性造成了应用上的局限和量化严密性的不足,阻滞了近代实证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其循环性的思维倾向,导致了保守观念和封闭意识的产生。我们面临的任务就是整饬易学思维模式,发扬其优越性、合理性,强化其不足,弥补其缺陷,使古老易学的应用焕发出新的青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