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中心学校文化建设概述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1788504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呼兰中心学校文化建设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呼兰中心学校文化建设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呼兰中心学校文化建设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呼兰中心学校文化建设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兰中心学校文化建设概述(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激扬生命成长,共沐教育阳光 呼兰中心学校文化建设概述呼兰中心学校是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于2011年8月由原呼兰镇中心小学和呼兰镇中学合并而成。回首昔日的校园,由于办学环境和生源质量制约,学校的教育教学之路充满了艰辛。教师观念守旧,硬件设施薄弱,教育质量发展缓慢。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共投资2000万,新建了学校的教学楼、宿舍楼。新建的食堂宿舍楼4641平方米,可供900人住宿,1000多人同时就餐。古老的校园翻天覆地,焕然一新,走进校园,感受到的是阳光明媚、清风拂面的教育世界。生机勃勃的实效课堂、魅力四溢的校园活动、朝气蓬勃的文化氛围、师生阳光自信的笑脸,无不折射出教育的美

2、丽图景。一所乡镇学校之所以有今天这样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得益于磐石市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一方面也是几代呼中人认真践行“办人民满意教育、创阳光和谐校园”,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的结果。一、创新办学理念:用开阔的视野厘清学校文化发展的内涵学校文化是学校办学的底蕴,是引领学校发展的内驱力。学校文化往往决定着一所学校的走向,影响着学校的发展进程。要理出这所拥有百年办学历史学校的现在普遍认同、未来又可传承的文化观念,确非易事。为建设人民满意学校,我校以“营建书香校园,构建温馨家园,搭建成功乐园”为构建方略,于建校伊始,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基于“教育就是激扬学生生命成长,生命成长需要教育阳

3、光”的思考,提炼出“阳光教育”办学理念。致力于“以学生为本,打造阳光少年,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以教师为本,打造阳光教师,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基;以学校为本,打造阳光校园,为学校科学发展奠基”。并从“办学目标”、“教育目标”、“一训三风”及“阳光教师的打造”、“阳光学生的打造”、“阳光课堂的打造”、“阳光校园的打造”等多方面进行了具体的细化。新的办学理念使全校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办学理念的哲学思考,明确了学校办学理念提出的人文背景,明确了办学理念及细则的深刻内涵和具体要求。使得全校上下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和设想,提出了呼兰中心学校

4、落实办学理念实施素质教育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即: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坚守“健康快乐,基础扎实,习惯良好,进取创新”的教育目标,秉承“有爱才有教育”的教育信条,坚信“我工作,我快乐,我发展,我超越”的教师信条和“我学习,我快乐,我成长,我圆梦”的学生信条,积极构建“依法执教、科学施教、爱生乐教、廉洁从教”的教风,“善思乐学、善疑会学、善辩共学、善修博学”的学风,“平安立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和谐塑校”的校风,最终达成建设“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满意,让社会肯定”的品牌学校的办学目标。正是基于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这种认识,呼中人以“办阳光教育 创和谐校园”的育人行动诠释着教育真

5、谛。 “我们乘上勤学的风帆 让理想的彼岸不再遥远 我们踏上文明的基石 让成长更加灿烂高远的志向,理想不再是虚幻,我们就是阳光少年,我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这首由校长作词的我们是阳光少年校歌,唱出了呼兰学子的自信与热情,也唱响了呼兰中心学校新的篇章。二、打造阳光校园:用完善的硬件给力学校文化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学校创建以来,我们抓住了这个重新塑造校园文化的机会。通过文化布置努力反射、折射、衍射学校文化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体现出学校的“精气神”。校园右侧以少先队“星星火炬”而命名的“火炬林”内,郁郁葱葱的火炬树高大挺拔,每到九月份果实成熟之际,鲜

6、红的果实缀满枝头,与穿插在林中的名人雕塑浑然一体,形成了一个集思辨、审美和实践于一体的文化载体。校园前排茶树成行,间杂着代表热情、阳光的校花太阳花,就像张张绽放的笑脸迎接希望。左侧“共青林”内,高大的垂柳与此呼应,形成了“远市而不喧,林深而宽敞”的桃源般境界。教学楼后院造型独特的石阶小径蜿蜒于绿草丛中,带来野外的清新悠然。圆形和方形的花坛布满校园,表示成语“智圆形方” 。寓意人的智虑要广博圆通,人的行为要方正不苟。整个校园绿树成荫,繁花锦簇,“思行”文化的精髓在这里表现得生动而又具体,阳光教育如一轮朝阳照射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学校教学楼正门悬挂 “激扬生命成长、共沐教育阳光”的匾牌,生动诠释了阳

7、光教育的办学理念。S行江河图案托起一轮朝阳的校徽寓意为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如朝阳般喷薄而起。教学楼一至五楼楼梯两侧墙壁,主要是学校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专栏。楼道走廊主要以“勤学、文明、诚信、感恩、立志”为主题的教育专栏,各楼层根据年级特点有所侧重。西侧楼梯辅以“仁义礼智信”传统国学教育浸染熏陶学生,传承中华文化。基本实现了只要学生抬头就有“思”,低头就要“行”的文化氛围,使德育形象化、立体化。浓郁的人文气息像“润物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让学生既受到严肃的思行文化的影响,同时又受到美的艺术熏陶。 “阳光广场”设立了篮球场、排球场和羽毛球场,教学楼内建

8、立了“师生阅览室”以及乒乓球室,2011年成立了校园文化宫,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场所极大丰富了师生的文化活动。三、打造阳光课堂:彰显学校文化发展的特质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第一资源,阳光课堂的成败由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为打造阳光教师,培养教师的阳光心态,办公室文化墙上增设了“阳光教师的修炼”“阳光教师的境界”“与先哲、先智的对话”等内容,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促进教师内涵的提升。并全力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在职培训及教学教研活动,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让老师们亲密接触名师课堂,启迪教师的智慧,开阔教师眼界,满足教师全面发展。让教师拥有幸福、快乐、阳光的心态去工作,让学校成为教师发展的幸福家园。首先,

9、我们利用教学校长去杜郎口学习的有利资源,请教学校长向所有教师详细地介绍了在杜郎口学习的情况及收获。看着一张张照片,倾听着校长细致入微的讲述,老师们被震撼了。他们通过分享校长学习的收获,看到了更广阔世界,他们感到了校长传递来的最新的信息: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走专业化成长的道路,已经势在必行!为了引领老师们的学习热情,我们又适时地开展了教师读书活动。一年来我校为老师们购买了很多专业书籍,鼓励他们利用假期进行阅读。琳琅满目的教育书籍极大调动了教师读书的热情,掀起了我校新一轮读书的热潮。老师们能够在书籍中找到有效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金钥匙,从而体会到读书提升学习的快乐。接下来,我们开展了办学理念的研讨活

10、动。在期初全体教师会议上提出开展解读学校办学理念大讨论活动,校长对这次研讨办学理念的大讨论活动的意义进行了说明,并且初步提出学校打造、解读办学理念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让大家共同思考。这样,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们“在研讨中提升,在提升中规范,在规范中落实,在落实中反思”的落实办学理念的工作思路基本形成。特别是,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每位教师作为参与者投身到活动的全过程中,用心思考,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大家深化了对办学理念的理解,达成了认识上的统一,创建阳光课堂有了明确方向。 实践证明,我校的“阳光课堂”,中学部三环六步教学法及小学部目标导学五步法更能强化学习动机,加强科学引导,注重自主合作,培养

11、自主能力,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传统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教师”变成了“学长”; “个人学”变成了“大家学”,“讲堂”变成了“学堂”;合作互动的学习小组、主动积极的质疑点拨,“老师教”变成了“我来教”,“讲台”变成了“舞台”;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科学灵活的评价机制,“教什么”变成了“学什么”,“教案”变成了“学案”。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真正鲜活生动,教学成效突显出来。学年末各班整体成绩都有所提升,联考中任课教师超过七成位居中上游,4月中旬举行的九年级一模考试,有7人进入全市前二百名,良好率和及格率较高,低分率较低证明主动学习的学生增多,厌学弃学的比例在下降。一些

12、教师也在改革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成为教学的能手,去年下半年到现在,3人被评为教学管理先进个人,2人评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8人的教学论文评为优秀,在说课、演讲、导语、听力、作图、实验等学科基本功竞赛中,我校24人次分获一、二等奖。四月份在本校举行的三环六步课堂教学竞赛中,10人获得“课改十佳教师”称号。四、实施阳光德育:用实践的精神深化学校文化发展的意识 “阳光德育”,就是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的教育。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全面、全程教育的过程,是一种融德于智、德智一体、德智互动的教育模式。它强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它要求学校、老师、家长和社区用生命培育生命,用爱心点燃爱心,用温暖传递温暖,用尊

13、重撒播尊重,用智慧启迪智慧,用激励引领激励,成为自信乐观、接纳宽容、坚毅向上的一代新人。建校以来,我校在以往德育工作基础上凝练出“立足本土,鼎力创新;立足生活,扎根实践;立足实效,注重内涵”的“阳光德育”实践经验,走出了自己的校本化路子,有力推动我校德育内涵发展。1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着力培育阳光心态。学校要求全体学生、教师、家长都要拥有一份阳光心态,积极乐观地去面对学习上的困难与压力、工作上的辛劳与挑战、家教上的困惑与无奈。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沟通,学会合作,构建和谐的生生关系、师生关系、父(母)子关系、家校关系。2实施阳光管理,努力营造自主、争先、合作、和谐的阳光氛围。多年来学校领导经常

14、深入教师生活、教学一线,及时了解各种信息和创建阳光和谐校园遇到的各种热点和困难,建立团结互信、民主合作、阳光透明的干群关系。在工作中,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关心教师、依靠教师,营造和谐民主愉悦的工作环境。遇事与教师平等对话、共同协商,积极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师生中全面开展“阳光之星“评比活动,通过争创活动,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全校师生和谐向上,积极进取。(1)学生争做“阳光学生”(包括“阳光之星”、“阳光少年”和“阳光大使”三个不同的级别)。(2)教师争当“阳光教师”、“阳光班主任”。(3)集体争创“阳光集体”(包括“阳光班级”、“阳光寝室”和“阳光考场”等)。(4)家长争做“阳

15、光家长”,家庭争创“阳光家庭”。 “阳光之星”评选活动开展以来,师生鲜活的生命个体更加富有生机、富有素养、富有魅力;在“尊重、理解、赏识、激励”中同学们建立了自信与自尊,丢弃自卑与自弃;在一天天的阳光体验中对美好未来充满憧憬。 3积极开展“阳光系列行动”,全面贯彻“阳光德育”育人理念。(1)熏染阳光文化。大力营造“阳光”的校园文化氛围,创建了“阳光之声校园广播站”、完善了菁菁校园报,成立了“小战士升旗班”,并通过校园网等宣传媒体展示阳光形象,交流阳光感悟。(2)牵手阳光助学。通过师生捐款筹集 “阳光基金”,对本校表现优良但家境暂时困难的学生开展阳光助学行动。对于特殊学生,积极开展一对一的“阳光

16、帮扶”活动。(3)作客阳光沙龙。定期组织以校长、德育部门和班主任为主体的“阳光沙龙”,畅谈育人感想,商讨教育对策,通过思想碰撞激发智慧火花;定期开展“阳光论坛”,编辑阳光德育报共同分享先进理念,交流实践经验。(4)投身阳光体育。我校“阳光体育”亮点为传统的“阳光军体拳”,新编排的“阳光韵律操”及师生“千人跑操”活动。通过活动,倡导师生共同投身阳光体育,强健身心。参与阳光体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5)感受阳光家教。大力倡导阳光家访、阳光家教,努力提高家校协作的合力。成立家长学校,定期传授家庭教育的科学观念和方法;组建家长委员会,接受监督,吸纳建议;建立教师定期家访制度,明确规定禁止收受家长

17、任何形式的礼金礼品,禁止一切形式的有偿家教。4、全面实施阳光校本课程,提升校本课程本质。(1)、开发并实施“阳光经典”课程开发名人、名著、名曲、名诗四个系列课程。通过学名人立志、读名著启迪、诵名诗修身、唱名曲怡情,大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2)、开发并实施“阳光诵读”课程各年组分别根据年龄特征开展诵读国学经典系列三字经弟子规论语传统文化等。通过国学经典对学生进行“仁智礼义信”的思想教育。(3)、开发并实施“阳光实践”课程培养孩子各种兴趣、特长、爱好,让孩子在活动中增强自信心,培育获取成功阳光心态。 实施阳光德育,运用“全员参与、人人负责、环环相扣、层层把关”的工作机制,形成“党政统揽,部门配合,

18、各司其职,整体协同”的工作格局,有效保障了德育健康、有序、科学发展。如今我校德育的阳光已经播撒到每一个课堂,做到科科有德育,课课有德育,用阳光德育,培育学生乐观、向上、有为的积极人格,焕发教师的幸福感,凝聚学校精神,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为学生美丽人格、终身幸福打下扎实基础。“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一位成功的孩子;不拘一格育人才、不拘一格奖人才,孩子就会层出不穷地向上攀登”,这一理念,深深植根于呼中每个人的心中。文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源泉。创建风和日丽的阳光校园,让教育的阳光洒向呼中的每一个角落,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我们坚信在追寻阳光的路上,一路前行一路景,在一代代呼中教师努力下,定会实现“让每个孩子扬起理想的风帆,让每个教师领略教育的乐趣,让每个父母享受成功的喜悦”的美好的育人愿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