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创新锉削操作方法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1745172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3.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技能创新锉削操作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技能创新锉削操作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技能创新锉削操作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技能创新锉削操作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能创新锉削操作方法(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锉削操作方法锉削技术是钳工的四大基本功之一。用锉刀对工件表面进行切削加工,使其尺寸、形状、位置和表面粗糙度等都达到要求,这种加工方法叫锉削。它可以加工工件的内外平面、内外曲面、内外角、沟槽和各种复杂形状的表面。在现代工业生产的条件下,仍有一些不便于用机械加工,需要用手工锉削加工的地方。例如装配过程中对个别零件的修整、修理,小量生产条件下,某些复杂形状的零件加工,以及样板模具加工。所以锉削仍是钳工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技术。锉削的尺寸精度可达0.01mm左右,表面粗糙度可达Ra0.8m左右。锉削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加工质量。一、 锉刀锉刀是锉削的刀具,利用锉刀面上的锉纹对金属工件的表面进行切

2、削,以达到所需要求。机械钳工在装配和修理时常用锉刀对某些零件进行修整。模具钳工用锉刀修整模具,锉刀用高碳工具钢T12或T13制成,并且经热处理淬硬,其硬度达62-67HRC。HRC为洛氏硬度。1、种类:按材质可分为普通锉和合金锉。普通锉刀可分为钳工锉、异形锉和整形锉三类。钳工锉是钳工常用的锉刀,钳工锉按其断面形状的不同又可分为齐头扁锉(板锉)、矩形锉(方锉)、半圆锉、三角锉、和圆锉,以适用各种表面的锉削。异形锉是用来加工零件上特殊表面用的,有弯的和直的两种。按断面形状来分,除扁锉、方锉、圆锉、半圆锉、和山角锉外,还有单面三角锉、刀形锉、双半圆锉和椭圆锉。整形锉用于修整工件上的细小部位,它由5把

3、、6把、8把、10把、12把不同断面形状的锉刀组成一组,为一套整形锉。合金锉是在金属表面粘结合金砂粒而制做的各种形式锉刀,主要用于锉削带火件。锉刀编号是表示各种类别规格的锉刀,由类别代码形式代码规格锉纹号组成。锉刀的锉纹号是反映锉刀粗细的参数。钳工锉的锉纹号按每10mm轴线长度内锉纹条数的多少划为1-5号,1号至5号锉纹,锉齿由粗到细。例如:规格为100mm的锉刀,1号纹14条、2号纹20条、3号纹28条、4号纹40条、5号纹56条。根据加工余量和表面粗糙度值的要求来选择不同形号锉纹的锉刀。锉刀尖部到根部的长度表示锉刀的规格。如:100mm,150mm,200mm和300mm等。圆锉和方锉则用

4、最大截面处的直径和对边尺寸表示自己的规格、如:10mm,12mm,和16mm等。2、 锉刀的构造锉身是锉梢端至锉肩之间所包含的部分,无锉肩的锉刀如整形锉和异形锉则以锉纹长度为锉身。锉刀面是锉刀的主要工作面,在纵长方向上做成凸弧形。锉削时,它在工件上有锉出凹弧面的趋势,其作用能抵消锉削时,由于两手上下摆动而产生的表面中凸现象,使工件锉平。锉柄是锉身以外的部分为锉柄,是安装锉刀手柄的部分,为契形,不经淬火。梢部是锉身截面尺寸开始逐渐缩小的始点到梢端之间的部分。主锉纹是在锉刀工作面上起主要锉削作用的锉纹。锉纹线与锉刀中心线成65角。辅锉纹是主锉纹覆盖的锉纹。锉纹线与锉刀中心线成45角。锉刀窄边或窄面

5、上的锉纹是边锉纹。与锉身轴线夹角为90角。锉刀边是锉刀的两个侧面一边有齿一边无齿。没有齿的一边叫光边。新锉刀要进行修磨。它可使锉削内直角时不会碰伤另一相邻面。锉齿是锉刀用以切削的齿型,有剁齿和铣齿两种。剁齿由剁齿机剁成,切削角大于90。铣齿为铣齿法铣成,切削角小于90。锉刀面上的锉纹有单锉纹和双锉纹两种。单齿纹是指锉刀上只有一个方向的齿纹。单齿纹多为铣制齿。正前角切削,齿的强度弱,全齿宽参加切削,需较大切削力,因此适用于锉削软材料。单锉纹与锉刀中心线成直角或70 角。双齿纹是指锉刀上有两个方向排列的齿纹。双齿纹大多为剁齿,先剁上去的为底齿纹,齿纹线与锉刀中心线成45角。后剁上去的为面齿纹,齿纹

6、线与锉刀中心线成65角。因为面齿纹与底齿纹的方向和角度不同,这样形成的锉齿沿锉刀中心线方向形成倾斜和有规律排列。锉削时,每个齿的锉痕交错而不重迭,锉面比较光滑。锉削时,切屑是碎断的,使锉削省力。锉齿强度也较高,适用于锉硬材料。3、 锉刀的选择:每种锉刀都有它适当的用途和不同的使用场合。只有合理的选用,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效能和不致于过早地丧失锉削能力。(1)锉刀断面形状的选择,取决于工件锉削表面的形状,不同表面的锉削选用不同的形状。如是内孔则选择圆锉。(2)锉刀粗细的选择,取决于工件的加工余量的大小、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的高低和工件材料的软硬等。粗锉刀适用于锉削加工余量大,加工精度低和表面粗糙

7、度值大的工件。细锉刀适用于锉削加工余量小,加工精度高和表面粗糙度值小的工件。一般在粗加工时选用粗锉刀,精加工时选用细锉刀。锉削软材料时要用专用的软材料锉刀,即单齿纹锉刀或粗齿锉刀,因其容屑空间大,不易堵塞。如果用细齿锉刀,则很快因切屑堵塞容屑槽而失去切削能力。锉削硬材料时,用细齿纹锉刀或合金锉刀。(3)锉刀尺寸规格的选择,取决于工件加工面尺寸的大小和加工余量的大小。加工面尺寸较大加工余量也较大时宜选用较大尺寸锉刀,反之则选用较小尺寸的锉刀。以减小锉削产生的不平度误差。4、锉刀的使用规则:正确使用和保养锉刀是延长锉刀使用寿命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不准用无柄或破柄的锉刀进行锉

8、削,防止伤手。(2) 不得用锉刀锉削毛坯的硬皮及淬硬的表面否则锉纹很快磨损而丧失锉削能力。(3) 锉刀应先用一面,用钝后再用另一面,因为用过的错面容易锈蚀。(4) 锉刀严禁接触油类,沾油的锉刀要用煤油洗净,涂上白粉。防止工作中打滑。(5) 锉刀放置时不能叠放,不能与其它金属相碰。防止损坏锉齿。(6) 每次用完要刷去锉纹中的残留铁屑。使用过程中发现铁屑嵌入锉纹,要及时剔除。防止加工时损坏加工表面。(7) 不能将锉刀当手锤或撬杠使用,否则极易损坏。(8) 要选择优质锉刀。保证工件加工质量。(9) 放置锉刀时不可露出工作台边,否则锉刀有掉下来折断和伤脚的危险。二、锉削方法:1、锉刀的握法 正确握持锉

9、刀有助于锉削质量的提高。因锉刀的种类较多,所以锉刀的握法还必须随着锉刀的大小,使用的地方不同而改变。较大锉刀的握法是用右手握着锉刀柄,柄端顶住拇指根部的手掌,拇指放在锉刀柄上,其余手指由下而上的握着锉刀木柄。左手在锉刀上的放法有两种:一种是左手拇指根部肌肉轻压锉刀前端。另一种是整个手掌根部轻压锉刀前端。在中小型锉刀的握法中,右手握法与握大锉刀一样,左手只需大拇指和食指轻轻的扶持。在使用较小锉刀时,为了锉削平稳,用左手的几个手指或大拇指压在锉刀的切削部位。使用最小锉刀只用右手握住锉刀,食指放在切削部位的锉刀上面。2、台虎钳的高度 高度应恰好在操作者的肘下,太低或太高,会使操作者的身体姿势不自然,

10、因此降低工作效率。3、锉削姿势 锉削姿势对一个钳工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姿势正确才能提高锉削质量和锉削效率,又能减轻劳动强度。站立时,身体重心应落在左脚上,右膝伸直靠左膝屈伸而作往复运动。开始时身体要向前倾斜,右肘缩到后方,眼睛看下方工件,当锉刀推至三分之一行程时,身体前倾到15左右,使左膝稍弯曲,三分之二行程时,身体前倾到18左右,左右臂均向前伸出,锉刀推出全程时,身体随着锉刀的反作用力退回到15位置,行程结束后,把锉刀略提起,使手和身体回到最初位置。为了保证锉削面平直,锉削时必须掌握好锉削力的平衡。锉削力由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者合成,推力主要由右手控制,压力是由两手控制的。锉削时由于锉刀两端伸

11、出工件的长度随时都在变化,因此两手对锉刀的压力大小也必须随着变化。开始时左手压力要大,右手压力要小而推力大,随着锉刀向前的推进,左手压力减小,右手压力增大。当锉刀锉进至中间时,两手压力相同,再继续推进时,左手压力逐渐减小,右手压力增大。锉刀回程时不加压力减小锉刀和工件的磨损,锉削时前进速度一般为每分钟3060次。回程可稍快些。速度太快,容易造成操作疲劳和锉齿的快速磨损。4、 锉削时工件的夹持方法 工件应尽量夹在台虎钳的中间。夹持要牢固,但又不能使工件变形。工件伸出钳口不能太高,以免锉削时工件产生振动。对几何形状特殊的工件,夹持时要适当加衬垫。例如,夹持圆形工件,要衬v形块或弧形木块。夹持已加工

12、面或精密工件时,钳口要衬以护口或其他软性材料,以免工件表面夹伤。5、 锉削按加工表面形状不同可分为平面锉削、曲面锉削和球面锉削。(1)平面的锉削方法:、顺向锉削法,它是顺着同一个方向对工件进行锉削,是最基本的锉削方法。可得到正直的锉痕,比较整齐美观,适用于工件表面最后的锉光。、交叉锉削法,它是从两个交叉方向对工件进行锉削。锉削时锉刀与工件接触面增大,锉刀容易掌握平稳,锉削时还可以从锉痕上观察到锉削面的高低不平情况。表面容易控制,但锉痕不美观。当锉削余量较大时,可先采用交叉锉法,精加工时改用顺向锉法,使表面正直美观。、推锉法,它是用两手对称的横握锉刀,用大拇指推动锉刀顺着工件长度方向进行锉削。适

13、用于狭长平面和修整尺寸时应用。、点锉法是利用锉刀的凸面位置对工件进行锉削。锉削时锉刀与工件的接触面小,锉刀行程极短。主要是针对某点的锉削。适用于修整平面时采用。能消除两手的不稳定,不损伤工件的边缘。、研磨锉削法是利用合金锉在工件表面进行研磨。适用于锉削硬金属或淬火件。也可以用于精修表面。锉削平面时采用顺向锉、交叉锉和推锉法,都是使用锉刀中部平直的部位。而且在每次回程后向旁边移动一个距离来均匀锉削平面。而点锉法则利用的是凸面的部位。(2)、曲面的锉削方法:外圆弧面的锉削,当余量不大或对外圆弧面作修整时一般采用锉刀顺着圆弧锉削的方法。在锉刀作前进运动时,应绕工件圆弧的中心作摆动。当锉削余量较大时,

14、可采用横着圆弧锉的方法,按圆弧要求锉成多棱形。内圆弧面的锉削,锉内圆弧面时,锉刀要同时完成三个运动,前进运动,向左或向右的移动,绕锉刀中心线转动。三种运动须同时进行,才能锉好内圆弧面。使表面光滑过渡。(3)、球面的锉削方法:它是采用顺着圆弧锉削时向左向右移动锉刀的方法。是三种运动的组合。难度较大不易掌握,且加工精度低。三、锉削的缺陷形式及原因1、平面中凸(1)锉削时双手的用力不能使锉刀保持平衡。(2)锉削姿势不正确。(3)锉刀本身中凹。2、对角扭曲或塌角。(1)左手或右手施加压力时重心偏在锉刀一侧。(2)工件未夹紧。(3)锉刀本身扭曲。3、平面横向中凸或中凹。锉刀在锉削时,左右移动不均匀。4、

15、表面光洁度达不到要求。没有根据加工余量及时更换较细的锉刀。粗锉时锉痕太深,以致在精锉时无法锉去粗痕。切屑嵌在锉纹中未及时清除,而把表面拉毛。在锉削直角面时,没有采用带光面的锉刀。5、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超差。测量时产生的误差或加工中产生的误差。四、锉削平面的检查:平面的平面度采用刀口直尺,通过透光法检查。误差值的确定可用厚薄规作塞入检查。平面度还可利用百分表检查确定精确误差点位置,还可利用V形铁与平板配合在平板上进行研磨,检查研点确定误差。五、锉削安全知识:1、不使用无柄或柄已开裂的锉刀。2、不能用嘴吹切削,防止切削飞进眼睛;也不准用手清除切削,以防扎手。3、锉刀放置时不要露出台钳边外,以防伤脚

16、。4、锉刀不能作撬棒和锤使用,锉齿损坏或锉刀折断造成事故。六、锉削加工实例:手工加工制作配合件是机修钳工模具钳工工作中经常用到的一项专业技术,是钳工较为难掌握的一项高技术工作。具体操作程序及方法是首先详细阅读图纸,分析各部分尺寸公差,做好必要的尺寸核算。其次准备必要的加工工具,各种测量量具。包括各种类型的锉刀,锯削工具,钻削工具,一些标准量具。并对以上工具及量具做修理及校验。最后拟定加工方案。根据图样要求,一般先加工小件 ,后加工大件。操作方法为先选好基准,按要求画好各部分加工线。首先用排孔或锯割的操作方法粗加工工件,使加工余量在1mm以内。其次使用粗锉加工工件各部位余量在0.2mm以内,再次

17、使用细锉加工工件使各部分使余量在0.05mm以内。在各操作程序内,要以保证形位误差为先,后保证尺寸误差。最后用组锉修整工件并试配。使工件达到尺寸要求、形位公差要求。在试配过程中要注意不要使用手锤等重物,强行试装。要用光隙法检查具体误差部位,进行修整试配。使工件能够达到理想的配合性能。在工作中,要合理选用测量工具,合理选用加工工具,合理选用测量方法和加工方法。应用点锉法能较好的完成配合件的加工,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好。锉削中加工余量的控制:粗加工时,用粗锉刀进行加工,可采用数锉法进行加工。正常锉削十下然后进行测量去除量,再根据加工余量减去预留量,除以去除量,得到还需加工几个十次锉削。待加工到细锉余

18、量时,也是用同样数锉法进行加工,以防止尺寸超差。形位公差的控制方法:采用调头锉削法。第一次在正面锉削,第二次测量误差后改在后面冲着自己进行锉削。以消除自身动作习惯性产生的误差。第三次再次用正面冲着自己,消除自己姿势的偏差。如此进行可大大提高锉削面与端面的垂直度。在加工过程中应注意有几个面同时要锉削时,一般尽可能选择大的平面或长的平面先加工好作为基准,因为这种面容易锉准,作为检查测量时的依据,也比较可靠。外表面和内表面都要锉削时,尽量先锉外表面,因为外表面的加工和检查都比较容易。用锉刀锉平面是一个技能技巧,而技能技巧都必须通过反复的多样性的刻苦练习才能形成。所谓法无定法,熟能生巧。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动脑、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加工方法。王士斌2013年5月14日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