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1

上传人:xi****ge 文档编号:31716844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9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甘肃省天水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1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甘肃省天水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1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甘肃省天水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1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甘肃省天水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天水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1(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甘肃省天水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甘肃省天水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2分,每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

2、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

3、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晨却借

4、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

5、开诚诗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西周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B.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

6、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C.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D.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B.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

7、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用思想“照亮”人生心地光明的当代君子叶朗孙焘74岁的叶朗先生还在给学生上课。他对学生的研究写作有一个“慢快慢”建议。他说,选一个有新意、有价值而且自己能掌握得住的题目是比较难的,所以选题的过程要慢,要十分慎重。一旦确定了选题,就要立即上马,进入写作状态,不要拖延。

8、大致成形之后,就可以在从容的心态中开始精细打磨、修改,力求达到本人现有水平的最高限度。其实,“慢快慢”不仅是一种做科研的方法,也可以看作是先生一生为学道路的写照。从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到开始中国美学的学术研究,先生的“学术选题”阶段经历了20年的时间。随着学术环境的好转,先生很快进入到一个创造力勃发的“快”的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十年间,先生连续写作出版了中国小说美学(1982年)、中国美学史大纲(1985年)两部专著,又带领研究生集体撰写并出版了现代美学体系(1988年)。从现代美学体系到学术专著美学原理(2009年,翌年出版彩色插图本美在意象),中间也相隔了20年

9、。美学原理在已提出的“意象”、“感兴”的基础上,加入了“人生境界”的概念。先生在这部著作里强调,审美活动的价值在于提升人的境界,造成一种宽广的“胸襟”和光风霁月的“气象”,使人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情趣的人生。这是美育的最终意义,也是所有人文教育的目标。先生的学术道路是一个整体,贯穿着他对审美活动的总概括:“美在意象”。这句话意在指出:人通过在心中生成的具有完整意蕴的“意象”来感知世界的面貌,领会事物的意义,寄寓自己的情感。在意象世界的生成过程中,人感受到美的存在。先生有一篇文章专门讨论柳宗元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命题。他指出,柳宗元的这句话揭示了一个美学理论问题:“美”不能脱离

10、人的精神心灵而独立存在。“彰”用西方哲学的语言就是“呈现”,美通过人的存在活动而呈现于人的心灵世界。“彰”用先生的话来说则是“照亮”。“彰”也是先生对于审美活动的理解:用审美意象去照亮一个审美的人生,人的生活才会精彩。“文革”之后,先生依然会遇到种种困难,甚至在做系主任、院长的期间,要推动一些事情,也会遇到各种阻滞。然而,“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曝之”,在经历了烈火赤金的考验之后,在各种磨难和阻滞面前,先生抱定了一个想法,就是目光向前,不要停止自己的脚步。精纯而坚定的信念,不仅让先生自己始终保持一种乐观愉悦的心境,而且给青年人以巨大的激励。先生的信念力量对青年人的支持,也许要远远大于单纯的学术方法

11、上的指点和资源平台上的襄助。原文指称社会阶层的概念“君子”,被儒家加入了道德修养的内涵,用来概括这样一种人:他文质彬彬,宽和大度,拥有健康、高雅的品味和良好的情操,他有入世担当的情怀抱负和洒脱达观的心胸,他对师长、传统和天地怀有敬畏和感恩。笔者认为,叶先生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君子。先生对文化教养持有确乎不拔的信念,他的内心力量正来自把治学、文风与人格陶冶打通一片。他向往中国古代儒者“光风霁月”、“春风化雨”的气象。他好引用程颐说程颢的评语:“视其色,其接物也,如春阳之温;听其言,其入人也,如时雨之润。”追求一种光明的“格局”、“气象”,用思想“照亮”人生,是先生自己的学术追求和人生理想的概括,也

12、是他的学生们对他的印象的写照。中国古代儒者认为,一个人的格局气象的源头在心地之灵明。治学的目的就在于回归此灵明。因为持守着传统学养的源头活水,先生对社会、人生、人性抱有乐观的态度,进而向往超拔和永恒的境界。在一份演讲稿里,先生说:“宋人有两句词: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真的使人感叹不已。但是人生终究是美好的,我们又有幸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让我们在经历了命运的磨难之后,抬起眼睛,朝着天空,歌颂生命,歌颂神灵,放下心灵的负担,体验那种超越生命本体、超越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终极的欢乐,最终了悟我们生存于这个世界的意义。”(选自传记文学2013年第1期,有改动)相关链接叶朗(1938.1

13、0生),浙江衢州人,著名美学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93年至2001年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1997年至2001年同时兼任宗教学系、艺术学系主任。同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救育部高等学校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高校美学研究会会长,全国政协常委。有多部美学著作行世。(互动百科)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叶朗做科研的“慢一快一慢”的方法,也是他一生为学道路的写照。“慢”是因为选择研究课题比较难,要考虑的个人的和外部的因素很多,需要十分慎重。B“文革”之后,在各种磨难和阻滞面前,叶朗始终保持乐观愉悦的心境

14、,他在信念力量上对育年人的支持,要远远大于单纯的学术方法上的指点。C叶朗是这个时代的君子,他文弱瘦削,宽和大度,拥有高雅的品味,有入世担当的情怀和洒脱达观的心胸,他对师长、传统和天地怀有敬畏和感恩之心。D作为曾经的宗教学系主任,叶郎说“让我们歌颂生命,歌颂神灵,放下心灵的负担”,可见,在宗教信仰上歌烦神灵,对叶朗来说是很自然的。E这篇文章用平实准确的语言、丰畜的材料介绍了著名美学家叶朗先生的学术成就、精神境界和人生态度等,再现了一个心地光明的当代君子形象。5.叶朗在美学领城取得了哪些成就?提出了什么美学观点?请简要回答。(4分)6.如何理解题目“用思想照亮人生的内涵?请结合材料说明。(4分)二

15、、古诗文阅读(32分)(一)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

16、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暖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

17、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7下列对文中划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B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C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D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8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赵王让李牧让:辞让,谦让。B悉勒习战勒:统率,率领。C李牧多为奇陈陈:通“阵”,阵法。D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御:抵御,抵抗。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李牧驻守雁门

18、,犒劳士兵,操练射箭、骑马,并不急于出战,致使匈奴及赵国边防兵认为他胆小怕事。B李牧不肯迎战匈奴,赵王不满,让别的将领取代他,匈奴来犯,伤亡损失很多。赵王再请李牧出山,李牧称这个决定太急促,闭门不出。C李牧到任后,按照原来的规章办事。当匈奴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守边将士都希望与匈奴一战时,李牧巧妙部署,大败匈奴。D赵王迁七年,赵王派李牧、司马尚抵抗秦军。秦国施行反间计,赵王派人逮捕了李牧并杀害了他。秦国乘势攻打赵国并灭之。10把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5分)(2)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阅读下面这

19、首宋诗,完成1112题。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C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D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1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该句的精妙之处。(4分)(三)名句默写(共10分)13.补写出下

20、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诗经氓中,女子回忆年少时与男子在一起欢乐相处的场面的诗句是“,。”(2)昔我往矣,今我来思,。诗经采薇(3)屈原在离骚中用“_,_”两句表达了只要自己的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4)故渔者歌曰:“,。”郦道元三峡(5)出师表中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第II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4.下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长歌当(dng)哭桀骜(o)喋(di)血殒(xn)身不恤B.租赁(ln)解剖(pu)吠叫(fi)堕入(zhu)C.精悍(hn)步履(l)谦逊(xn)激亢(kng)D.罔极(wng)靡盬(g)淇水汤汤(s

21、hng)隰则有泮(q)15.以下各组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睡眼惺忪炯乎不同蹒跚作揖B.绿草如阴博闻强记褴褛叱骂C.夙兴夜寤信誓旦旦揽茝蠕动D.百折不回叱咤风云咎言窒息16.下列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偭规矩而改错芳菲菲其弥章A.B.C.D.17.下列解释中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B.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

22、,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C.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指十五国风,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诗宫廷乐歌;“颂”有“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D.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体”是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离骚为典型代表,故又称“骚体”。离骚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战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B.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

23、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C.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D.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以1994年创办的“焦点访谈”、“新闻纵横”为代表,广播电视的舆论监督不仅成为我国扩大民主的一个标志,而且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闻改革的一大突破。B大力推广普通话数十年来已经取得很大成就,虽然还不到人人会讲的程度,但利用各种方言腔调的普通话来交流一般没有太大的障碍。C“生存美学”的发展彻

24、底改变了实践美学一枝独秀的格局,形成了多元并存、相互促进,为美学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创新奠定了雄厚的基础。D生活方式,是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展现,包含人的学习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闲暇生活、社会交往等内容。从生活方式上,大体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20.下面填写在横线处的语句,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西亚是亚洲西部的简称,_,在近代史上,西亚是西方和东方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西亚处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交结地区。它联结着地中海,黑海,红海,阿拉伯海和里海五个重要水域,被称为“五海之地”。西亚是欧洲同广大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间的纽带。古代有名的丝绸之路,就是通过西亚,把我国的锦缎运

25、到古罗马。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也是通过西亚往返于北京和威尼斯之间。自古以来,西亚就是亚,非,欧三洲之间交往的必经之途。人们也把这一地区和埃及一起称为中东。A.B.C.D.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台风、洪水等因瞬间破坏力巨大而更受关注,相比之下,。其实,由于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干旱在我国的气象灾害中是造成损失最重的。旱灾主要由气象因素造成,:比如温室气体排放、植被破坏、水源过度开发等都会增加旱灾发生的频度和灾害程度。目前,人工影响天气效果有限,气候稳定几乎完全依赖地球环境在可调

26、节范围内的自我修复,或将造成雪崩式的环境突变,后果不堪设想。22.下面的表格是对中学生崇拜偶像相关情况的抽样调查。请仔细阅读,用简明的语言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中学生崇拜偶像在性别上的差异著名人士影视歌星体育明星其他总计男生141816250女生4404250总数1858204100(1)由表中得出的结论是:(2)这种差异表明:四、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30分)1.钱学森在论述科学发展规律时说:“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做台阶,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峰。”2.一名英特尔公司科研人员因开发一个新项目失败,觉得没脸面在英特尔干

27、下去,就向创始人罗伯特诺伊斯提出了辞职请求。诺伊斯对他说:“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身上,我也会这么做。但如果你在那个公司干不下去了,我依然欢迎你。”一年后,他在那家公司的一项试验又失败了,对方要他赔付损失费,但他拿不出那么多钱,只好向诺伊斯求助。诺伊斯不仅帮他付清了赔偿金,还邀请他再次加盟英特尔公司。他返回后,开发了6项新产品,创造的经济价值超过了诺伊斯为他支付赔偿金的几百倍。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文答案1答案:B解析:文中说诗三百篇“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

28、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选项中“并没有深刻含意”错。2答案:D解析:子展的意思是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3答案:A解析:文中说“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这一些作品不一定被收入诗三百篇中,但都有曲调。4【答案】AE【解析】B“要远远大于单纯的学术方法上的指点”说法过于绝对。原文表述语气是“或然”,“先生的信念力量对青年人的支持,也许要远远大于单纯的学术方法上的指点和资源平台上的襄助”。C“文弱瘦削

29、”的说法不符合文本表述,文本选用的词语是“文质彬彬”。D项“在宗教信仰上歌烦神灵”表述错误。这里强调的是“先生对社会、人生人性抱有乐观的态度”。5【答案】叶朗在美学领域取得的成就: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先后出版了多部美学专著,中国小说美学、中国美学史大纲、现代美学体系等。6【答案】这是叶朗先生的学术追求和人世理想的概括,也是他的学生对他印象的写照。在学术上,叶朗追求一种宽广的“胸襟”和光风霁月的“气象”,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情趣的人生。追求用审美意象去照亮一个审美的人生。在人生理想上,他有入世担当的情怀,对社会、人生、人性抱有乐观的态度,能体验那种超越生命本体的终极的欢乐。

30、最终了悟我们生存于这个世界的意义。先生的思想既照亮了自己的人生,更照亮了他周围的人们,特别是身边的青年们,给他们以巨大的激励。7C试题分析:将句子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大意。“秦”是作“攻番吾”的主语,所以应该是“秦攻番吾”,排除AB;“秦军”作“击破”的宾语。所以选C。8A让:责备。9B试题分析:B项,“李牧称这个决定太急促,闭门不出”错,应该是坚持说自己有病,闭门不出。10(1)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就又强迫起用他去统率军队。(2)匈奴派出小股兵力入侵,(李牧)假装败逃,把几千人丢给匈奴。【参考译文】李牧是赵国(镇守)北部边境的优秀将领。常年驻扎在代地雁门郡,防御匈奴。(他下令

31、)每天杀几头牛犒劳士兵,操练射箭、骑马,谨慎地把守烽火台,多派侦察人员,优待战士。(他)制定规章说:“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来抢掠,(应)立即进入营垒坚守,有胆敢(擅自)捕捉俘虏的处斩刑。”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台就严谨地举烽火报警,(战士们)随即进入营垒防守,不敢应战。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伤亡和损失。可是匈奴认为李牧是胆小怕事,就连赵国的边防兵也认为“我们将军胆小怕事”。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仍像以前一样。赵王发怒,调他回京,派别人替代他边将的职务。(这样过了)一年多,匈奴每次来侵犯,(新将领都)出战。多次失利,伤亡损失很多,边境上(军队百姓)不能耕种、放牧。又请李牧出山,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

32、病。赵王就又强迫起用他去统率军队。李牧说:“大王一定要任用我,(要让)我像以前那样做,我才敢接受命令。”赵王答应了他。李牧到任,按照原来的规章(办事)。匈奴好几年一无所得,(但)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守边将士每日得到奖赏却不被任用,都希望与匈奴一战。这时(李牧)就准备了经过挑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曾经获得)百金(奖赏)的勇干五万人,弓弩手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进行军事演习。大张旗鼓地允许放牧,(让)人民布满山野。匈奴小股兵力入侵,(李牧)假装败逃,把几千人丢给匈奴。匈奴单于听到这个消息,率领大批军队入侵,李牧大量布下奇特的战阵,拉开左右战线包抄反击匈奴,大败匈奴十几万人马。消灭

33、褴,打败东胡,迫使林胡投降,单于逃跑。这以后十几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邑。赵悼襄王十年,廉颇逃亡到魏国去后,赵王派李牧攻打燕国,夺取了武遂、方城。过了七年,秦国在武遂打败并杀死赵将扈辄,杀了十万(赵国兵士)。赵王就任命李牧做大将军,在宜安攻打秦军,大败秦军,赶跑了秦将桓齮。(赵王)封李牧为武安君。过了三年,秦国攻打番吾,李牧打败秦军,向南拒敌韩、魏。赵王迁七年,秦国派遣王翦攻打赵国,赵王派李牧、司马尚抵抗秦军。秦国给赵王的宠臣郭开大笔金钱,施行反间计,说李牧、司马尚想要谋反。赵王便派赵葱和齐将颜聚代替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派人秘密逮捕了李牧,杀了他,撤销了司马尚的职务。这以后三个月,王

34、翦乘势急速攻打赵国,大败并杀死赵葱,俘虏了赵王迁和齐将颜聚,最终灭亡了赵国。11DD项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2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13.(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2)杨柳依依;雨雪霏霏。(3)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4)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4.C解析:A:殒身不恤(yn)B:堕入(du)D:隰则有泮(x)15.D解析:A:炯迥B:阴茵C:寤-寐16.B17.D.现实主义浪漫主义。18【答案

35、】A【解析】举重若轻: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的东西,比喻能够轻松胜任繁重的工作。光怪陆离:光怪:光彩奇异;陆离:色彩繁杂、变化多端的样子。形容形状奇怪,色彩繁杂,中性词(不能用来形容人),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奉为圭臬,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19【答案】B【解析】A逻辑顺序颠倒,将不仅、而且两句的内容互换,才构成递进关系。B正确。C成分残缺,在相互促进后面加上的态势。D并列使用了有包含关系的概念,应去掉学习生活、社会交往20【答案】D21【答案】干旱因成灾缓慢常常被忽视但人类活动(人为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小视一旦这种自我修复能力遭到破坏22【答案】(1)女生崇拜影视歌星的人数明显高于男生,男生崇拜著名人士和体育明星的人数明显高于女生。(2)在偶像崇拜上男女有别:女生更感性,重视外表;男生更崇尚权威和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