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课内阅读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1709228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7.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六年级语文课内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六年级语文课内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六年级语文课内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课内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课内阅读(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六年级课内阅读训练(一)阅读学弈后,回答下面的问题。(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一个_,告诉我们_。(二)阅读两小儿辩日后,回答下面的问题。(1)找出文中的3对反义词,写下来。(2)抄写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这个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写出意思) 3.孰为汝多知乎?(写出意思) (三)1学奕一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人 ,一人 ,结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道理。2从两小儿辩日文中 一句可见两小儿所辩问题的复

2、杂性。他们探索自然现象时采用的方法是 。在辩论过程中,两小儿表现得都很 。孔子对待这个问题则表现出了 的态度。 (四)1给加点字注音。盂( ) 沧( )孰( )汝( )多知( )乎2解释下列加点词。两小儿辩斗( )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 及其日中如探汤( )( ) 孔子不能决也( ) 孰为汝多知乎( )( ) 3翻译下列句子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4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

3、近也。 5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答: 6“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答: 7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答: (二)两小儿辩日列子1一词多义: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孰为汝多知乎其问其故 及其日中如探汤2,古今异义(彩色): 日中如探汤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3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4文学常识填空。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天中太阳大小的变化情况,一个从角度出发,一个从角度出发,故得出相反的结论。说明了、道理,表现了他们的可贵精神。5课文内容:(1)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2)这则故

4、事可以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请写出你所得到的一种启示。(3)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4)两小儿能对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三)匆匆阅读练习燕子去了,有再()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 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

5、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

6、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选出恰当的词依次填入文中的括号处。A开 B青 C来2读第自然段回答问题:(1)为什么说“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2)“泪潸潸”中“潸”的读音是( ),意思是_。(3)“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概括第自然段的内容是什么?x4第自然段运用的修辞方法有_,其作用是_。5归纳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6、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7、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 3)、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 7、仿写句子: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2)、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8、改写句子:(不改变句意) 1)、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2)、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9、说说下面句中破折号的用法。 1)、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 ) 2)、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 ) 10、按课文内容填空。 1)、匆匆是一篇( )(体

8、裁),作者是现代作家 ( )。文章紧紧围绕(“ ”)二字,细腻地刻画了( )。表达了作者对( )感到( )和( )。揭示了( ),但又 ( )的复杂心情。 2)、文中运用了( )、( )、( )和( )等修辞手法。其中第一段用( )的手法写出了日子一去一复返的特点。 3)、匆匆一文主要转绕 ( )这句话来写时间匆匆,告诉同学们( )。(四)桃花心木阅读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我越来越感到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奇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

9、么久才给树浇水。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会枯萎呢?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从从容容? 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该不会枯萎吧?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

10、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莫名奇妙: 语重心长:无缘无故: 独立自主:2、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在下面画

11、“”。 膝盖(q x) 枯萎(wi wi) 从从容容(cng cng) 汲水(j j)3、读句子,回答问题。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1)“不确定生活”指_ (2)整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_ “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1)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 _ (2)你从“种树的人不再来了”这一举动,再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感悟出什么? _ _(五)顶碗少年阅读1、课文在描写顶碗表演使用了很多动词,仔细体会下列加点字旳表达效果,看看能否找到更适合旳词予以替换。在轻松幽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

12、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掉不下来。(加点字为其中旳 顶 做 卧倒 跃起)2、“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旳表现有什么不同?你相信“他是一个强者”吗?为什么?3、解释并运用下列词语(1)座无虚席:(2)惊心动魄:(3)不知所措:4.请设想一下,如果第三次表演仍然失败,那将是怎样的情景(“顶碗少年”会怎样,其他人会怎样)?你还认为“他是一个强者”吗?说说你的理由情景:_理由:_5.写一写你对“成功”的理解6.找出文中描写顶碗少年表演情态的有关句子。(四句)7.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观众,看到顶碗少年的三次顶碗表现,会产生怎样的心理活动?(

13、任选其中两次)(1)_(2)_8.本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两段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六)北京的春节阅读训练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的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搀合成的。孩子们喜吃这些零七八

14、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铺户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1、这个片断主要写_。2、请在片断中找出一个谚语是:_,这个谚语说明了_。3、为什么说“这不是

15、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呢?答:_4、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腊八蒜的做法是这样的:_5、“色味双美”的意思是颜色和味道都很好。说明腊八蒜色味双美的句子是:_ _ 6、孩子们准备过年,有哪几件事是喜欢做的呢?答:(1)_(2)_(3)_ _7、“零七八碎儿”在文中具体指什么?8,找出一个过渡句。9,哪句话说明了“大人们也忙乱”?_10北京的春节,年前的腊八要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吃糖,还要大扫除,一片繁忙的景象。同学们想想,你们的年前都有哪些准备或活动呢?答:_12、文段的写作顺序是:_(七)十六年前的回忆阅读练习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

16、,母亲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 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 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 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与“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投到火炉里去。”照应的句子。 3.本段话的中心句是:4.“局势越来越严重”表现在三个方面:(1)(2)(3)。(八)为人民服务阅读训练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17、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1这段话由 句组成,是围绕 的问题来说的,一句一句联系得非常紧密。2第一句话总说 。3第二句引用 的话,进一步说明 有不同,有的人 有的人 。4第三句指出人死的意义不同的原因在于为 而死。5最后指出 。6联系课文,举例说说你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

18、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1、什么叫“死得其所”?解释为现代汉语。2、毛泽东同志认为,怎样才算是“死得其所”?3、“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这个“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4、学完全文后,你对司马迁的话有什么理解?谈一谈。5、江泽民同志指出,共产党人应积极实践“三个代表”的精神。你知道这“三个代表”都是哪些

19、内容吗?写出来,再谈谈自己的理解。6、为人民服务曾广为流传,许多语句都曾作为“毛主席语录”的形式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你对文中哪句话印象最深,谈一谈个人感想。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1这段话由 句话组成。2第二句讲的是八路军、新四军这个队伍的宗旨,这个宗旨是 ,这个句子中 和 两个词明确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与 的密切关系。3这段话是全文的开头,指明了 。(九)卖火柴的小女孩阅读训练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来说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

20、的火柴离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和自己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 )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 )蜡烛!这是一道( )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 )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用“”表示。几乎(j j)暖和(h hu hu huo)2从下面词中选择合适的词填入文中横线上。A小小的 B明亮的 C闪亮的 D奇异的3选择正确答案,用“”表示。(

21、1) 文中横线的句子中的问句是A反问( ) B疑问( ) C设问( )(2) 文中划线的句子说明A火柴对于贫穷的小女孩来说实在珍贵,她舍不得抽出火柴来。( )B小女孩实在太冷了,使她顾不上恐惧,抽出了一根火柴。( )4为什么说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5用“ ”画出这段话中想象的部分。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

22、,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他的旧wi qn( )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yn b(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1、在文中括号里写上词语。2、“乖”字的部首是( )音节是( )“兜”字的部首是(共( )笔。3、“不过她没注意这些”。“这些”指 ;她注意的是 ;她注意这些是因为 4、请判断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的

23、用法,分别在括号中标上序号。破折号用法:用于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用于话题突然转变;用于声音延长。(1)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2)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3)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5、这个选段主要写6、改写文中画线的句子.7、阅读课文,说说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8、读读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联系上文,回答问题。(1)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十)凡卡阅读练习凡卡叹了一口

24、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

25、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1、凡卡称老板的孩子为“小崽子”带有( )的感情。A、亲热B、蔑视C、仇视D、喜爱2、“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的“捞”字意思是。A、从水里取东西 B、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C、顺手拿或拉 D、得到机会3、文中“打发”的意思是。A、派(出去) B、使离去C、消磨(时间、日子)D、安排、照料4、把第二段分成两层,第一层应到。A、“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B、“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C、“只好摇那个摇篮。”D、“我再也受不住了。”凡卡叹了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

26、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凡卡撇撇嘴,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我会替您搓烟叶,”他

27、继续写道,“我会为您祷告上帝。要是我做错了事,您就结结实实地打我一顿好了。要是您怕我找不着活儿,我可以去求那位管家的,看在上帝面上,让我擦皮鞋;要不,我去求菲吉卡答应我帮他放羊。亲爱的爷爷,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条了!我原想跑回我们村子去,可是我没有鞋,又怕冷。等我长大了,我会照应您,谁也不敢来欺负您。1、你认为这段主要写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你从“凡卡叹了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凡卡怎样的心情?3、从这段话找出老板和老板娘三次毒打凡卡的动词,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动词: 体会: 4“粥”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5、请用“ ”线

28、画出凡卡三次挨打的原因的句子。6、文段中你从哪几个方面可以体会到凡卡生活的悲惨。 7、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扎扎实实( ) 哭泣( ) 照顾( ) 欺压( )8、读了这个文段,你想对凡卡说些什么?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十一)跨越百年的美丽阅读练习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1、居里夫人一生的

29、勤奋工作,获得了哪些荣誉? 2、这段文字表现了她的什么品质?“用”在文中画出具体的句子。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他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是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

30、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 ),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 ) ,变成一条条( ) ,她成了科学史上 ( )。 1、“卓”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 )。 2、按课文内容填空。 3、按要求写词句: (1)形容玛丽奉献的: (2)表示玛丽钻研:: 4、分别用感叹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介绍一下玛丽对人类的贡献 5、“淡蓝色的荧光”是什么?它怎么会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6、“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中“伟大自然发现”指的是 ,而玛丽居里发现人生的意义是 7、请把这段话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画上横线,并

31、把你的体会写下来。8、居里夫人在科学事业上贡献了一生,她美丽健康的容貌隐退,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你觉得这样值得吗?请谈谈你的看法。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

32、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1)本文的论点是: (2)按议论文的引论、本论和结论,把文章分成三个部分。(3)下面是对文章第至自然段层次结构的图示,正确的一项是:( ) A B(并列结构) (层进结构)C(分总结构) D(总分总结构)(4)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有:A例证法 B引证法 C对比论证法 D比喻论证法。本文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_。(5)本文谈到的发现真理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_、 _、 。(6)文中划线的“发现者”、“创立者”的位置能否对换,为什么?(7)文中划横线的语句的意思是什么?(8)这段文字中红色的词语在含义上与文章结尾段落的一个词相照应,这个词是_(1分)(9)语句中“?”指 “ !” 指 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