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老山界》教案(二)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31697103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8.2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老山界》教案(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老山界》教案(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老山界》教案(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老山界》教案(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老山界》教案(二)(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老山界教案(2)老山界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 课时主备教师:第三 课老山界授课教师:教学 目标:1、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赏析精彩的语段。2、学习和掌握按时间顺序、地点转移记叙事情的方法。3、学习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 重难八、1、学习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记叙 事件、安排层次的方法。2、理解生动描写对表达中心的意思的作用。教学方法:朗读品味讨论背诵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一)导入新课:同学 们,红军长征路上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红军M、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正是红军精神

2、的真实写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读老山界一文(板书),进一步感 悟革命先辈的坚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二)明确目标:1、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赏析.精彩的语段。2、学习和掌握按时间顺序、地点转移记叙.事情的方法。3、学习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学生纷纷回答。齐读目标。二、设疑探究 精讲点拨(一)感悟课文1 、作者描写红军 夜里翻越老山界的情景,有两处景物描写,找出来读学生找出并一读。(1)第 13-19 节(2)第 23 节2 、作者说:“这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奇”在哪里?“之”字火把连到天上仰望山路难行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卜俯视3、

3、半夜里醒来,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用了什么修辞?星星朗读。小组讨论, 代表交流。视觉山峰由远及近比喻山谷4 、作者除了从视觉方面写所见到的景,还从听觉方面写了所听的各种声响。用了哪些比喻?1 / 3像春蚕在咀嚼桑叶细切而极近的/、可捉摸的声响像山泉在呜咽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洪大而极远的像波涛在澎湃5 、生朗读、感悟、背诵。6 、品味划线词的作用。(1)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反映了瑶民长期遭受军阀的欺压,每有军阀部队通过,就担心人丁被抓,财产被抢,因而不得不“躲起来”的严酷现实。(2)她的房子如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

4、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生怕:很怕显眼:明显而容易被看到,以引人注目。起强调作用,表现了红军对瑶民利益的关切和保护。(3)不知道前面为什么走不动,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第2、20节是指因山路难走,队伍被堵住了。第29节是因又饿又累,极度疲之而无力再走。(4)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指红军为北上抗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而争取胜利的坚强意志。这是红军长征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5)远远地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身手呢?红军用嘲笑的口吻讽刺敌人,反映了他们对自己战斗能

5、力的确信。(二)积累、联想。1 、背诵第23节。2 、阅读草地晚餐,比较回答:(1)顺序一样(时间)(2)重点小同(重记事、重写人)学生纷纷回 答。生朗读、感 悟、背诵品味,讨 论,交流。背诵第23 节三、达标训练当堂反馈完成优佳学案P7 “阅读鉴赏(二)”完成练习。四、小结提升、拓展延伸1 、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共产党 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拓展延伸阅读草地晚餐,比较回答:(1)顺序一样(时间)(2)重点小同(重记事、重写人学生听讲, 积累。板景物描写的作用“之”字火把连到天上仰望4 / 3山路难行俯视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视觉星星山峰山谷由远及近比喻不可捉摸的声响像春蚕在咀嚼桑叶 像山泉在呜咽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像波涛在澎湃细切而极近的洪大而极远的教学反思表现了工农红军克服困难、英勇顽强的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想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士身上的这种优秀的品质,体会今天的幸福生 活来之不易,努力和学生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真正引导学生学习长征精神,弘扬长征精神,在 学习中养成勤奋刻苦的好习惯,为将来更好地贡献社会而做好准备,这正是我讲授此课的目的和 意义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