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__答谢中书书》导学案写好

上传人:精****料 文档编号:31685461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短文两篇__答谢中书书》导学案写好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资源描述:

《《短文两篇__答谢中书书》导学案写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短文两篇__答谢中书书》导学案写好(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短文两篇导学案班级 小组 姓名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学习目标】1、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意。2、学习文章凝练的语言,感受优美的意境。3、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一、 尝试自学1、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应注意的字音字形: 2、在文中圈画出重点字词,不能理解的文言字词做好标记。 3、对照注释,结合自己积累的文言文知识来疏通文意;有困难的地方,可以借助工具书。 4、阅读文章过程中,我有疑问想要与本组同学共同探讨。例如,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景物描写等方面。 二、 合作探究 1、自学收获:说说自学了本文以后,你有什么收获。(可以从字词

2、解释方面来说说,你又积累了哪些新的重要的文言词汇;有哪些词语是以前学过的出现过的,联想以前的出处,进一步熟悉。可以从句子翻译方面说说,怎样利用好文言文翻译五法,抓住重点字词来翻译句子。还可以从文章内容、思想情感、写作方法等方面来说说) 2、质疑问难:阅读文章过程中,有一个疑问要请其他小组帮助解答。 三、 当堂检测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五色交辉( ) (2)四时( )俱备 (3)晓雾将歇( ) (4)西日欲颓( )(5)沉鳞竞跃( ) (6)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2、翻译下列句子。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自康乐以来,未复

3、有能与其奇者。 3、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统领全文的句子是: 。其中“ ”字点明全文的中心。(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表现了晨昏变化之美。(3)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写景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还有什么看法吗? 四、 拓展延伸阅读苏轼的游白水书付过(选自东坡志林卷一)回答问题。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

4、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注释 缒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 珠璧:指倒映在水中的月亮。 余甘:橄榄的别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4分)浴于汤池 ( ) 循山而东 ( ) 折处辄为潭( ) 书以付过( )2、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4分)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2、 上文写于苏轼被贬惠州之后。作者通过描写奇山异水,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人,自号华阳

5、隐居。南朝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入梁,隐居句曲山。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批阅为务。”(南史) 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2、背景资料(1)“书”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但是,中国的应用性文体从来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尤其是书信一体,多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汉魏六朝的尺牍重在实用,文人多无意把其写为审美的作品。唐宋以后,在一些文人的笔下,尺牍的实用功能

6、明显淡化,审美性能日益强化,有些尺牍刻意写成纯粹的文学作品(参考中国尺牍文学史序,詹福瑞)。尺牍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比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比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也可以谈论文学,如曹丕的与吴质书;谈论政治,如欧阳修的上杜中丞论举官书;还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如此等等,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书牍文传统。尺牍和其他文体一样,也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另外,尺牍不一定都用“书”字标明,如苏轼的与子由弟答秦太虚就是。(2)历史背景:答谢中书书写于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

7、求精神上的解脱。陶弘景就是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而隐居茅山。这些文人在他们的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此文正是如此。3、题目解说: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谢徵的一封信,信中称道江南山水之美,仅六十八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抒情议论,各类皆备,可谓尺幅能容千里,片言可役百意,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故称之谢中书。4、答谢钟书书可从以下几方面赏析:描绘的景物;写景视角;境界特点;点睛之词;“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俯视与仰视,白云高山流水三重景物,境界清新。“两岸石壁四时俱备”用平远和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和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灿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晓雾将歇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动景的描写。通过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的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