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煤矿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1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1655646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1.0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东风煤矿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东风煤矿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东风煤矿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资源描述:

《东风煤矿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风煤矿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1(8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犍为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犍为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东风煤矿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说说明明书书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委委托托书书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煤装201215 号文件精神、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程规范要求,我单位特委托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结合我矿提供初步设计和采掘工程平面图为我矿编制井下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 。特此委托! 委托单位:犍为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2012 年 6 月 5 日图 纸 目 录

2、序号名 称编 号比 例1总平面布置图ZT0305109011:20002东翼盘区永久避险硐室平、断面图ZT0305143011:2003东翼盘区永久避险硐室通讯、供电、监测、压风、人员定位、供水施救系统示意图ZT030526201示 意4东翼盘区永久避险硐室设备布置平、剖、断面图ZT0302236011:50目 录前言 .1第一章 矿井概况 .6第一节 矿井基本情况.6第二节 矿井开拓开采现状 .10第三节 “六大系统”的建设情况 .13第二章 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建设分析 .15第一节 矿井灾害危险分析 .15第二节 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的必要性 .18第三章 矿井紧急避险系统设施设计 .21第

3、一节 设计方案 .21第二节 东翼盘区永久避险硐室 .23第三节 移动救生舱 .40第四节 临时避险硐室 .40第四章 避灾路线优化与应急预案完善 .41第一节 避灾路线优化 .41第二节 应急预案完善 .46第五章 避险硐室管理制度 .60第一节 定期维护与保养制度 .60第二节 培训演练制度 .62第三节 管理制度 .63第四节 技术档案 .63第五节 管理机构与职责 .64第六章 投资概算 .65主要附件:主要附件:一、工程设计资质证书;二、委托书;犍为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井下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 前言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 1 页 电话:62521377、

4、62521386,传真:62521433前言前言一、企业简况一、企业简况犍为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以下简称;东风煤矿)行政区划属乐山市犍为县岷东乡沙咀村,矿井位于犍为县城北东20o方向,距县城 8km,北距乐山市 50km,西临岷江,并有 213 国道从矿区西缘通过,交通十分便利。该矿始建于 1958 年,于 1962 年停办;1970 年 6 月由岷东乡、舞云乡、下渡乡联办,恢复东风煤矿,为集体企业,1995 年 12 月经犍为县体改委批准,转为合作制企业,1998 年 8 月由经犍为县体改委批准,由该公司收购,设立犍为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 ,为股份制企业,矿井规模为

5、 30kt/a。由于矿井生产系统已服务多年,巷道严重变形,制约了生产发展,该矿申请技改立项,四川省经委以川经煤函(2004)126 号文批复,同意矿井生产能力由 30kt/a 扩建为 60kt/a。受业主委托四川省煤炭设计院于 2004 年4 月完成东风煤矿技改初步设计及东风煤矿技改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四川省煤监局以川煤安监二函(2004)19 号文对安全专篇作了批复。该矿技改工程于 2004 年底动工,已完成主斜井、井底车场、主石门、西总回风巷、中央变电所及主水泵房、水仓等井巷主体工程1920m;工业广场完成原煤储运系统土建工程,主斜井安设了 1.6m提升绞车和矿井实施双回路供电等。该矿拟在

6、原扩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生产规模,将设计生产能力由 60kt/a 调到 90kt/a,业主提出申请,乐山市经委以乐市经(2007)45 号文转报省经委审批。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川办函犍为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井下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 前言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 2 页 电话:62521377、62521386,传真:62521433200717 号)文关于乐山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批准该矿为在建矿井。东风煤矿扩建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已通过主管部门的审批。东风煤矿采矿许可证副本证号为 C51000002009121120051212,有效期玖年零二个月,自 2011 年

7、 12 月 31 日至 2020 年 2 月 28 日,生产能力为 90kt/年;该矿煤炭生产许可证号 205111234005,有效期为至 2020 年 2 月,生产能力为 90kt/年;营业执照注册号为511100000001513,1998 年签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川)MK安许证字20105111230074B,有效期为 2010 年 1 月 3 日至 2013年 1 月 13 日,东风煤矿为股份制企业。为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水平,确保在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 号)以及煤矿井

8、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 (试行) 、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 号)、 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 号),结合东风煤矿扩建初步设计和矿井提供采掘工程平面图实际,受重庆市增福煤业有限公司东风煤矿(以下简称东风煤矿)委托,编制完成重庆市增福煤业有限公司东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整体设计 。二、本次设计特点二、本次设计特点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结合矿井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围绕煤矿井下出现矿井火灾、煤尘爆炸、瓦斯或爆炸等灾变情况,为无法及时撤离的井下人员提供可靠生存空间或等待救援,保障矿工生命安全;

9、 犍为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井下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 前言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 3 页 电话:62521377、62521386,传真:625214332、矿井为入井人员配备 ZY45 型隔离式压缩氧自救器,东翼盘区按最大班次生产时井下工人和井下生产管理人员出勤总人数(70人)配备,并考虑 10的备用量,共配 80 个。3、矿井设计考虑两级紧急避险系统的避险方式,一级为井下作业人员配备随身携带的自救器,二级为在东翼盘区南翼运输大巷附近建设固定式避险硐室。4、避险硐室供气系统采用专用压风管路供氧,并按考虑 12h 额定防护时间的压缩氧供氧方式,供水系统采用矿井供水施

10、救管路供水和瓶装饮用水供水两级供水方式;5、避险硐室内安装二台 CJYJH30B 空气净化装置,并配备霍加拉特一氧化碳催化剂 24kg(该催化剂一次性使用,受潮即失效,另配备强力干燥剂 9kg),钠石灰二氧化碳吸附剂 240kg。 6、矿井+163m 水平地温正常,本次设计暂不考虑降温系统。但对人员饮水参照高温、高压环境按每人 3L/天标准配备饮水量;并在生存室内预留有降温设施安装位置,在进出口预埋有降温设施安装管线所需预埋管,矿井可根据演练时测试生存室温度后,确定是否安装降温设施降温设施。7、紧急避险设施及各系统设备选型留有余地,能充分满足区域内避难人员数量的需求。8、本次仅设计井田东翼盘区

11、的避险系统,只服务于+163m主运输石门以东区域的避险系统。9、投资概算避险硐室建设投资总额:129.89 万元。其中井巷工程:25.81 万元;设备及工具购置费:83.86 万元;犍为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井下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 前言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 4 页 电话:62521377、62521386,传真:62521433安装费:11.06 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9.16 万元;三、设计编制的依据三、设计编制的依据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 号) ;2、该矿与我公司签定的井下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委托书 ;3、

12、 关于犍为县煤矿 2011 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4、煤尘爆炸性、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报告;5、矿井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6、由矿井提供的井下采掘工程实测资料。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避灾路线图等及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供水、供电通讯等现状资料;7、 煤矿安全规程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37 号) ;8、 矿山救护规程 (AQ10082007) ;9、 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 (GB50399-2006) ;10、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11、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AQ6201-2006) ;12、

13、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 (MT390-1995) ;13、 煤矿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通用技术条件 (讨论稿) ;14、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 (AQ1048-2007) ;15、煤矿紧急避灾和应急救援系统企业标准(QB/2200D623) ;犍为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井下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 前言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 5 页 电话:62521377、62521386,传真:6252143316、 爆炸性环境第 1 部分:设备通用要求(IEC60079-0:2007,MOD) (GB 3836.1-2010) ;17、 爆炸性环境第 2 部分:由隔

14、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IEC60079-1:2007,MOD) (GB 3836.2-2010) ;18、 爆炸性环境第 4 部分: 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IEC60079-11:2006,MOD) (GB 3836.4-2010) ;19、 钢质无缝气瓶 (GB5099) ;20、 医用氧气 (GB8982) ; 21、 煤矿井下用聚合物制品阻燃抗静电性通用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MT 113) ; 22、 煤矿用安全仪器仪表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T154.10) ; 23、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 (安监总煤装201

15、0146 号) ;24、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煤安监司办2010第 9 号) ;25、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安监总煤装201115 号) ;26、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的通知 (安监总煤装201133 号) ;27、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安监总煤装201215 号) 。犍为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井下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 第一章 矿井概况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 6 页 电话:62521377、62521386,传真:62521

16、433 第一章第一章 矿井概况矿井概况第一节第一节 矿井基本情况矿井基本情况一、交通位置一、交通位置犍为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以下简称:东风煤矿)行政区划属乐山市犍为县岷东乡沙咀村,矿井位于犍为县城北东20o方向,矿山中心坐标:X=3240000,Y=35391000;矿井距犍为县城 8 km,北距乐山市约 50 km,西临岷江,并有 213 国道从矿区西缘通过,可达乐山市,再经成-乐高速公路经成都达省内各地,也可经乐山火车站从成昆线、宝成线、成渝线出川,交通十分便利。二、地形地貌及水系二、地形地貌及水系1、地形地貌本区属中低山区,最高点在矿区北部边缘,海拔标高+525.0m,最低点

17、为井田西南部沙嘴一带岷江边,标高为+340.0m,相对高差185m;地形属山地侵蚀构造地形,呈剥蚀之丘陵、平顶山、园丘、串珠丘等,其间为宽窄不一的“弱谷” 。2、水系井田西部外缘有岷江通过,区内无河流,仅在北东部有溪沟,南西部有灌溉沟渠及零星小堰塘,水体规模均较小,水位动态变化受季节降雨控制。三、三、地质构造及煤层特征地质构造及煤层特征(一)地质构造(一)地质构造本区区域上位于川中隆起、川西北拗陷、峨眉断块,三个三级构造单元相接的威远穹窿及峨马复式背斜之间的午云向斜西翼宽缓地带。井田内构造简单,褶皱宽缓、断裂稀疏,地层产状除南西部挠褶带地层倾角在 2040,大部地区地层倾角一般均在 23犍为县

18、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井下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 第一章 矿井概况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 7 页 电话:62521377、62521386,传真:62521433之间。区内主要褶皱为午云向斜和沙嘴挠褶。断层以观间寺逆断层(F1)为主要断层,现将井田内主要构造叙述如下:1、褶皱1)沙嘴挠褶位于井田西南边缘沙咀附近,挠褶带走向 330,在宽约 200 m 的范围内,须家河组第五段上部的岩层倾角变陡至 2038,区内延长 1500 m,向北及向南两端均被岷江切割而掩盖。2)午云向斜向斜轴位于矿区东部外围的午云乡附近,该向斜处于老龙坝背斜、寿堡背斜及沙嘴挠褶之间。向斜宽缓,矿区

19、处于向斜西翼,岩层倾角一般 23,轴向北北西至南南东,向南东倾伏。向斜核部出露最新地层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上部。2、断层区内仅有观音寺断层(F1):位于井田南东缘观音寺附近,断层东起长河土扁边,向西经干戈坝至岷江边延出区外,区内长约2km,断层走向北东 5055,倾向南东,据钻孔资料,断距平均为 26.89 m,倾角为 22,井田内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二)地层(二)地层区内出露地层有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中统沙溪庙组及第四系等地层。(三)含煤地层及煤层特征(三)含煤地层及煤层特征根据区内地层出露情况及钻探结果,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含煤地层,分为上、中、下三个煤

20、组。下煤组埋深一般超过 500 m,未揭露。中煤组含煤五层,经揭露未发现可采煤层。上煤组是工作的主要对象。主要煤层位于须家河组第五段,地层厚度最大为 111.36 犍为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井下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 第一章 矿井概况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 8 页 电话:62521377、62521386,传真:62521433m,最小为 33.52 m,一般为 6070 m,含煤八层,具工业价值的煤层三层,即 K11、K10、K9,其中三层炭(K10)为主要煤层,次为冲顶炭(K11)及独层子(K9) 。其中 K9K10间距一般为 13 m 左右,最大为 15.07

21、m,最小为 12.93 m。K10K11间距一般为 54.0 m 左右,最小为 51.83 m,最大为 58.74 m。区内主采煤层为 K10,其煤层特征如下: K10煤层赋存于 T3xj5中部,层位较稳定,厚度变化较大,结构复杂。由三个主要煤分层组成(K10s、K10m、K10d) ,井田范围内 K10煤层为三分结构,称“三层炭” ,其中天炭(上分煤层)厚 0.150.20 m,平均厚 0.17 m;上夹矸厚 0.070.27 m,平均厚 0.14 m,岩性为炭质粘土岩;腰炭(中分煤层)厚 0.070.15 m,平均厚 0.10 m,下夹矸厚0.120.24 m,平均厚 0.19 m,岩性为

22、杂质粘土岩。底炭厚0.050.10 m,平均厚 0.07 m,煤层倾角 13。四、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四、其他开采技术条件1、煤层顶底板K10煤层顶板以深灰色砂质粘土岩为主,次为炭质粘土岩,粉砂岩与煤层呈明显接触,底板以深灰色炭质粘土岩为主,局部为砂质粘土岩。矿井范围内除 K10煤层全区可采外,K11、K9煤层也属局部可采煤层,在矿山北东部的平安煤矿主采 K11,为独层结构,纯煤层0.280.33 m,平均厚 0.31 m。2、瓦斯根据乐市经(2006)452 号文关于犍为县 2006 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 ,东风煤矿 2006 年度绝对瓦斯涌出量5.18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 5

23、3.69m3/t,瓦斯等级属高瓦斯矿井。3、煤尘爆炸性根据鉴定报告,东风煤矿煤样火陷长度400mm,有煤尘爆炸犍为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井下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 第一章 矿井概况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 9 页 电话:62521377、62521386,传真:62521433性危险。 4、煤炭自燃发火倾向性 根据鉴定报告,东风煤矿煤样自燃倾向分类为三类,不易自燃。5、地温及冲击地压根据该矿井多年生产调查,未发现有地温异常区,矿井不受冲击地压影响。6、水文地质条件矿井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地质构造简单,侏罗系地层遍及全区,上三叠系地层局部分布,地层产状平缓,一般倾角51

24、0。地貌属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形,最高为井田北部边缘烂塘坎一带(标高+525 m) ,最低为南部沙嘴岷江边(标高+340 m) ,为矿井最低侵蚀基准面,相对高差 185 m。地势北高南低,南北向沟谷发育,区内沟谷常为人工筑坝蓄水,形成大量小水库及塘堰。区内气候温暖潮湿,年降水量 1496 m m,雨季为 79 月,以细霪雨为主 。根据东风煤矿提供资料,矿井正常涌水量为 10.29m3/h,最大涌水量为 26.96m3/h,矿井主要含水层含水性弱,涌水量小,属以砂岩裂隙充水为主,矿井水文地质属于简单类型。五、矿山救护五、矿山救护1、矿山救护队该矿与乐山市矿山救护队签定有矿山救护协议,乐山市矿山救护

25、队距该矿 20km,行车时间不超过 30min,一旦矿井发生灾害事故,能迅速赶到现场,投入事故抢救工作。救护队还协助矿方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工作和安全技术服务工作。2、兼职救护队的设置情况犍为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井下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 第一章 矿井概况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 10 页 电话:62521377、62521386,传真:62521433根据本矿井生产能力、开采技术条件、灾害情况确定,设置兼职救护小队 2 个,人员 18 人,并配有相应的救护设备和设施。3、救护保障井下在发生灾变的情况下,受灾人员首先采用自救器自救,并迅速按避灾线路撤出地面;在自救器额定防

26、护时间内靠步行不能安全撤至地面的情况下,本次设计的东翼避险硐室位于避灾线路上,受灾人员撤至避险硐室,等候地面救护人员的救援。矿井在发生灾变时,应立即组织兼职救护队展开力所能及的救援,并立即通知签约救护队赶到现场,抢救井下被困人员。矿井设置了自救器、避险硐室两级避险系统,保证了受灾人员及时现场避险;矿井兼职救护队配备了相应的救护设备和设施,可以第一时间展开力所能及的救护,签约矿山救护队也能及时赶到现场展开救护,保护煤矿事故后人员生命与财产安全。第二节第二节 矿井开拓开采现状矿井开拓开采现状一、矿井建设性质一、矿井建设性质东风煤矿为扩建矿井。二、井田境界、储量、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二、井田境界、储量

27、、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井田范围根据四川省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2010 年 2 月 28 日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5100002009121120051212) ,东风煤矿井田范围由 11 个拐点坐标依次连线圈定,井田南北平均走向长度 1.63km,东西倾斜宽 4.05km,面积 4.6107 km2,开采标高+220+155m。开采煤层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第王段(T3xj5)K10、K9煤层(其拐点坐标见表 2-1-1) 。表表 2-1-12-1-1 东风煤矿划定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东风煤矿划定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8080 坐标系)坐标系)拐点编号XY13239942.02353895

28、04.57犍为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井下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 第一章 矿井概况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 11 页 电话:62521377、62521386,传真:6252143363239487.0235389684.5853238877.0335390869.5773239032.0335391369.5783238522.0335391969.5793239512.0335392689.56103240222.0335392259.56113240572.0235390899.57123240792.0235390019.57133240612.013538923

29、9.57143239942.0235389299.582、矿井生产能力根据矿井采矿许可证,矿井扩建后生产能力为 90kt/a。3、矿井储量及服务年限东风煤矿可采区范围内 K10煤层保有资源储量(122b)1331.06kt,可采储量1150.73kt,矿井服务年限 9.8 年。三、矿井开拓开采现状三、矿井开拓开采现状1、矿井开拓1)矿井开拓方式矿井采用斜井开拓,利用原主斜井作为回风斜井,作为矿井专用回风井;在原主斜井井口及原回风斜井井口之间,井口标高+355m、距离原主斜井井口 50m 位置,按大致平行原主斜井方向布置新主斜井,担负矿井出煤、出矸、进风及材料、设备运输等任务;将原回风斜井改为行

30、人斜井,设置架空乘人器运送人员,该矿井共计置井个井筒,形成并列式通风系统。2)水平设置将矿井设置一个水平,水平标高为+163m(以主斜井井底车场标高确定的水平)。3)主要石门及大巷布置主斜井在+163m 标高落平后即在岩石中布置+163m 水平主运输石犍为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井下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 第一章 矿井概况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 12 页 电话:62521377、62521386,传真:62521433门,因该石门与煤层走向有一角度,距 K10煤层底板垂高35m17m,该石门掘至一、二盘区分界线处,然后向东、西两翼分别作东运输大巷及西运输大巷,并与之平行

31、 20m 在 K10煤层中布置东回风大巷及西回风大巷。2、矿井开采1)盘区划分及开采顺序该矿井以+163m 水平主石门为中轴,将全矿井划分为东、西两翼,东翼布置一、三盘区,西翼布置二、四盘区(以现有采掘布置说明)。矿井内各盘区采用盘区前进式开采,盘区内采煤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开采,即从井田边界向运输大巷方向推进。2)现有开采掘现状该矿井现在东翼一盘区布置一个对拉工作面和一个工作面生产,共计二个工作面,二个采煤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后退式开采,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在东翼三盘区布置二个掘进工作面,采用炮掘。注:正是因为该矿井采掘工作面均布置在井田东翼,因此本次避险系统设计主要针对井田东翼避险系统进行

32、设计,若以后采掘工作面发生变化时,应根据国家关于“六大系统”建设的相关规定另行设计。四、矿井通风系统情况四、矿井通风系统情况矿井将+355.5m 回风斜风井作为矿井专用回风井,通风方式为并列式,机械抽出式通风。矿井在回风井安装两台 FBCDZ-6-16B 型矿用防爆轴流式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每台风机配置 2 台 YBFe315M-6 型电机,N=75kW,U=380V,n=980r/min。其中 1 台使用,另 1 台备用,其技犍为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井下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 第一章 矿井概况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 13 页 电话:62521377、625

33、21386,传真:62521433术参数为:额定风量 28.362.8m3/s,负压 7022650Pa,配套电机功率为 275kW。五、矿井供电五、矿井供电该矿井采用双回路供电,主、备电源线路分别来自 35/10kV 沙咀变电站的 10kV段和段母线段,从该站以 10kV 的 LGJ-70 型架空输电线馈至本矿变电所,并分别接入本矿井变电所 10kV 不同母线段,线路长 1.5km,沙咀变电站系国家网站,电源可靠。在地面设置二台变压器将 10kV 降为 6kV 后向井下供电,井下采用 6kV 双回路高压下井,采用 MYJV22-335 型矿用铠装电缆输送至井下中央变电所;在东翼盘区建立一个盘

34、区变配电所,采用 MYJV22-325 型二根(双回路)矿用铠装电缆从井下中央配电所;井下中央变配电所和盘区变配电所均采用双回路 6kV 供电,井下局部通风机采用专用变压器供电,井下低压采用 660V 和 127V 电压等级。六、矿井供水六、矿井供水岷江从矿井西部流过,与矿井工业广场的直线距离 0.6 km,该矿与犍为县水利局签订有取水协议,在岷江边修建了抽水站 1 座,工业广场设有 1 座 500m3的蓄水池,抽上的水经过处理后作为矿井的生产和生活用水。第三节第三节 “六大系统六大系统”的建设情况的建设情况一、监测监控系统一、监测监控系统矿井现安装了 KJ101 型安全监控系统,矿井在采煤工

35、作面、掘进工作面、井底车场、回风井等位置配备了甲烷传感器、风门传感器等各类传感器 56 只。二、通信联络系统二、通信联络系统安装 1 套 KTJ4H-32 型煤矿小型调度电话交换机,接入犍为县电犍为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井下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 第一章 矿井概况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 14 页 电话:62521377、62521386,传真:62521433信中继线路 4 回。井下通讯经耦合器后通讯线路由副斜井引入井下,分别在井下配电点、泵房、上下车场、采掘头面安装本安电话话机,保证与地面调度室、值班室、风机房等的通讯畅通。井下采区车场、各采掘工作面、机电硐室等设生

36、产调度电话 8 台,其型号为 KTH3 型矿用电话机。三、压风自救系统三、压风自救系统矿井空气压缩设备安装在地面,主管道通过副斜井向井下供气。矿井地面安装二台 SA-90A 型螺杆式空压机,主要技术参数:额定排气量 15.2m3/min,额定排压气 0.85MPa,配套电动机功率 90kW。主管选择外径 108mm,内径 100mm,壁厚 4mm 标准无缝钢管;支管选择外径 57mm,内径 50mm,壁厚 3.5mm 的标准无缝钢管。四、供水施救系统四、供水施救系统矿井生活用水和井下消防洒水主要来自地面的水池(井下和地面共用)在主井工业场地+365m 标高处建一座容量为 500m3生产用蓄水池

37、,主管路采用 108 的无缝钢管,分水管采用的 57 无缝钢管,分别到达各巷道和采区的采掘作业地点。五、人员定位系统五、人员定位系统矿井安设有 KJ251A 型人员定位系统,配置有 3 个分站,读卡器15 个。犍为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井下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第二章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建设分析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 15 页 电话:62521377、62521386,传真:62521433第二章第二章 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建设分析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建设分析第一节第一节 矿井灾害危险分析矿井灾害危险分析一、安全生产现状一、安全生产现状东风煤矿具有多年的安全管理经验,通过充分预防

38、治理,目前矿井安全生产状况良好,各类矿井隐患处于有效控制和及时处理状态。目前矿井井下主要灾害为:顶板、水、瓦斯、煤尘、火灾等灾害。二、主要灾害分析二、主要灾害分析(一)顶板灾害矿井顶板事故可能的表现形式为采场顶板大范围垮落、陷落和冒落,采空区大范围垮落和陷落,巷道或采掘工作面的片帮、冒顶等。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主要取决于围岩性质和采取的顶底板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东风煤矿煤层顶、底板稳定性中等。1、采空区大范围垮落、陷落。采场的采空区大范围垮落的直接后果是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引起岩体塌陷和将采空区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到作业场所。由此产生的危害包括:采场工作人员及采空区附近作业场所人员伤亡;破坏采场设备

39、、设施,引起水、火、瓦斯、煤尘等其它重大事故的发生;造成垮落带上部的岩体塌陷,产生进一步的灾害等。2、采场顶板大范围垮落、陷落和冒顶。其后果是破坏采场和周围的巷道,造成采场内人员的伤亡;破坏采场内的设备和设施,造成生产设备的损坏及生产秩序的紊乱;其它危害破坏矿井的供电系统、通风系统可能造成的重大事故。3、巷道或采掘工作面的片帮、冒顶。可能造成巷道内或采掘工犍为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井下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第二章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建设分析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 16 页 电话:62521377、62521386,传真:62521433作面人员的伤亡;破坏巷道内或采掘工作

40、面的设备、设施;破坏人员的安全通道;破坏通风系统,可能引起其它重大事故的发生;破坏正常的生产系统,引起其它重大事故的发生;破坏巷道等。(二)水灾水灾的危害极大,不仅可能淹没工作面、巷道,甚至可能淹没整个矿井,造成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本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简单。(三)瓦斯瓦斯灾害形式主要有瓦斯爆炸、瓦斯燃烧、瓦斯窒息。 如果放炮母线明接头且不牢固,无封泥或封泥不符合要求;炮眼深度不符合要求;未执行“一炮三检制” ,使用不符合规定的炸药、雷管等都可能产生爆破火焰,引起瓦斯爆炸。使用非防爆设备或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入井前未检查;下井后不按规定安装,不按时检查、维护、调试;矿灯失爆或工人在井下拆卸矿灯产

41、生电火花;未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等,都可能造成电气失爆,而引起瓦斯爆炸。井下瓦斯积聚未及时进行处理、未设立通风设施或对通风设施未及时进行维护,造成风流短路、未按规定地点和次数检查瓦斯、局部通风机位置安装不正确,拉循环风、局部通风机供电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要求等,都可能造成瓦斯积聚,当外界条件达到瓦斯爆炸条件时,可能引起瓦斯事故。东风煤矿近三年鉴定为瓦斯矿井。(四)煤尘爆炸该矿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预防煤尘爆炸的重点应放在防止煤尘积聚,在矿井采煤、掘进和运输等各个环节中,必须采取爆破喷雾、转载点洒水、冲洗巷道、风流净化等综合防尘措施,同时,杜绝火源,防止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犍为县东风煤业

42、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井下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第二章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建设分析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 17 页 电话:62521377、62521386,传真:62521433(五)矿井火灾根据引火的热源不同,矿井火灾分成两大类:外因火灾(或称外源火灾)和内因火灾(或称自燃火灾)。按发火地点不同,分为地面火灾和井下火灾。矿井开采的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属不易自燃煤层。1、矿井外因火灾的危害矿井火灾能产生大量剧毒的一氧化碳,可能造成井下大量人员中毒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矿井火灾后,产生火风压,会使原有通风系统遭到破坏,导致风流逆转,扩大事故范围,并增加灭火困难。井下报废的巷道和采空

43、区均未进行永久性封闭,采煤方法、落煤工艺(如放炮) ,造成采空区丢有大量浮煤,在煤层中掘进时,对巷道中出现的冒顶区未及时进行防火处理和定期检查等都可能引起内因火灾的发生。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 20m 内,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木料场、矸石山、炉灰场距离进风井小于 80m,木料场距离矸石山小于 50m;井下使用灯泡取暖、照明和使用电炉。井下和井口房内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未制定安全措施,或有措施,措施针对性不强,执行不到位;无爆破说明书放炮。无证放炮,未使用水炮泥放炮或使用的炮泥不符合规定(如煤、炸药纸作炮泥) ,炮眼深度或最小抵抗不够;井下存放有剩余的汽油、煤油。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

44、头和纸等乱放乱扔;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或防爆电气设备失爆等产生电火花。使用的防爆电气设备管理不善,失爆多。缆线明接头多。电气设备、入井电源保护接地不完善,未建立总接地网,电气设备、电缆的检查、维护、调整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等都可能引起外因火灾。犍为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井下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第二章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建设分析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 18 页 电话:62521377、62521386,传真:625214332、矿井内因火灾的危害矿井开采的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属不易自燃煤层,因此发生煤层自燃的可能性较小。第二节第二节 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的必要性建设井

45、下紧急避险设施的必要性一、建设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提高矿井安全保障能力的需要一、建设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提高矿井安全保障能力的需要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指在煤矿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设施、设备、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内容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方式和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是指在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该设施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由于井下存在瓦斯、煤尘

46、、火灾、顶板等各类事故的可能性,对井下矿工生命安全造成潜在危害。建设井下紧急避难系统,能够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水平,确保煤矿在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建设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提升矿井安全保障能力的需要。二、建设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认真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需二、建设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认真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需要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 号)规定:“强制推行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煤矿、非煤矿山要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装备标准,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

47、备,并在 3 年之内完成。”犍为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井下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第二章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建设分析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 19 页 电话:62521377、62521386,传真:625214332010 年 5 月 19-20 日,国家安监总局在山西潞安矿业集团召开了全国煤矿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推广井下救生舱等避险设施现场会。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煤监局局长赵铁锤做了题为完善“六大系统”,深化“专项行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讲话,要求全国煤矿都要建设井下救生舱等避险设施。7 月 23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48、的通知(国发201023 号)。通知要求“煤矿和非煤矿山要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装备标准,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并于 3 年之内完成”。通知特别强调,要建立坚实的技术保障体系,强制推行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同时对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要求,将“六大系统”建设完成时间提前到了 2013 年,严格规定“逾期未安装的,依法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8 月 24 日,国家安监总局、煤监局又印发了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确定了“六大系统”实施的具体步骤:2

49、010 年底前所有煤矿全面完成监测监控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的完善工作;2010 年底前中央和国有重点煤矿企业的所有煤矿全部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2011 年底前所有煤矿全部安装井下人员定位系统;2012 年 6 月底前所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及中央企业煤矿和国有重点煤矿中的高瓦斯、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全部建设完成紧急避险系统;2013 年 6 月底前全国所有煤矿全部完成“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切实提高安全防护水平。 2011 年 1 月 25 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联合下发了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犍为县东风

50、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井下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第二章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建设分析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 20 页 电话:62521377、62521386,传真:62521433(安监总煤装201115 号文)对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进行了规范。2011 年 3 月 20 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33 号文)对井下紧急避难系统建设要求进一步进行了完善。通过对东风煤矿灾害危险分析,该矿井下可能出现矿井火灾、顶板、瓦斯、煤尘爆炸等灾变情况,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符合避难逃生实际需要

51、,在灾变情况下使井下有人工作地点均有紧急避险设施为其服务,实现矿工在紧急避险设施的掩护下成功逃生或等待救援,保障矿工生命安全。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 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等文件精神,按照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具体要求,结合东风煤矿实际情况,为建设完善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全面提升矿井安全保障矿工生命安全的角度,建设完善“井下紧急避难系统”是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是以超前预防为主的“防灾”和以应急避险为主的“减灾”的有机统一,是坚持预防为

52、主,有效降低事故危害程度、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综合治理措施。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煤矿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也是落实国家强制推行的安全先进适用技术,认真贯彻国家相关法规、规定的需要。因此建立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很有必要。犍为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井下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 第三章矿井紧急避险系统设施设计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 21 页 电话:62521377、62521386,传真:62521433第三章第三章 矿井紧急避险系统设施设计矿井紧急避险系统设施设计第

53、一节第一节 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一、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建设原则及要求一、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建设原则及要求1、紧急避险系统设计中应当坚持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安全实用的原则。2、紧急避险实施的建设方案应综合考虑所服务区域的特征和巷道布置、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及特点、人员分布等因素。3、紧急避险实施的建设方案优先考虑建设永久避险硐室,并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4、紧急避险实施应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连接,形成井下整体性的安全避险系统。与现有五大系统各自完善、相互独立、互相支撑。5、建立多级防护体系,保障灾变期间系统安全有效运行。二、矿井紧急避险系统设计方案二、矿

54、井紧急避险系统设计方案1、井下人员分布情况根据东风煤矿现有采掘工作面布置和劳动定员安排,矿井在东翼一盘区布置两个采煤工作面(其中一个为对拉工作面)和三盘区二个掘进工作面,井下最大班作业人员 64 人,管理人员 6 人。2、整体避险系统方案结合矿井现有开拓部署、采掘工作面分布等情况,矿井采用斜井开拓,设置一个水平,矿井东翼紧急避险设施系统采用建立永久避险硐室的方式。由于最远采掘工作面距地面井口超过 2000m 且在突发紧急情况时采掘现场作业人员在自救器额定防护时间内靠步行不能安全撤出至地面,因此设计考虑如下两级紧急避险系统的避险犍为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井下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 第三

55、章矿井紧急避险系统设施设计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 22 页 电话:62521377、62521386,传真:62521433方式:一级为井下作业人员配备随身携带的自救器,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至少 45min 个体防护,为灾变发生后人员快速脱险到达安全避灾地点提供支持;二级为在三盘区南翼运输大巷旁边建设永久避险硐室,为东翼盘区避灾人员提供应紧急避难空间。(1)一级紧急避险系统井下作业人员配备随身携带的自救器,所有井工煤矿应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少于 45 分钟的自救器,入井人员应随身携带。因此本设计配备 ZY45 型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按最大班次生产时井下工人和井下生产管理人

56、员出勤总人数配备,并考虑 10的备用量,共配 50 个。为灾变发生后人员快速脱险到达安全避灾地点提供支持,人员撒退线路上还应按“安监总煤装201133 号文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 ”第 29 条设置压风自救装置。(2)二级紧急避险系统二级紧急避险系统主要为东翼盘区永久避险硐室。根据“安监总煤装201115 号文要求:矿井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线上合适的地点设置永久避险硐室,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盘区)。本次设计在三盘区运输大巷旁边设置永久避险硐室,为东翼盘区服务(即服务于东翼一盘区和本盘区)。三、紧急避险设施方案三、紧急避险设施方案根据矿井目前矿井开拓

57、及采掘工作面布置情况,矿井东翼盘区平均走向长 1500m,余下可采区平均倾向宽 1840m,结合该矿井东翼犍为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井下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 第三章矿井紧急避险系统设施设计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 23 页 电话:62521377、62521386,传真:62521433实际情况,在东翼三盘区南翼运输大巷旁边设置一个永久避险硐室,位于 K10煤层底板岩层中(但由于属于近水平煤层也相当于煤层中) ;本次只设计东翼盘区永久避险系统,仅服务于东翼盘区(一盘区和三盘区) ,以后在开采西翼时另行设计。第二节第二节 东翼盘区永久避险硐室东翼盘区永久避险硐室东翼盘区

58、永久避险硐室服务于东翼一盘区和三盘区,本次对该硐室进行详细设计,矿井以后建设其它盘区永久避险硐室时,可参照设计。一、永久避难硐位置一、永久避难硐位置永久避险硐室设在东翼三盘区南运输大巷的底板岩层中,但由于属于近水平煤层,相当于布置在煤层中,硐室出口和入口与不同的两条巷道相通。入口与三盘区南翼运输大巷相通,出口与 1042 回风巷相通。硐室入口距主运输石门八字口 760m。在避险硐室入口前后 20m 三盘区南翼巷和出口前后 20m 的 1042 回风巷采用砌碹支护,避险硐室内采用混凝土浇筑支护,混凝土厚度 200mm。二、避险硐室容量二、避险硐室容量根据东风煤矿现有井下采掘工作面及井下劳动定员安

59、排,东翼共布置 2 个回采工作面,2 个掘进工作面进行作业。根据东风煤矿矿井现井下实际作业时每班最大入井人数进行综合考虑,矿井每班最大入井人数和管理人员按 70 人,同时考虑 1.2的备用系数,设计容量为 80 人永久避险硐室。三、避险硐室结构与尺寸三、避险硐室结构与尺寸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 号)要求,东翼永久避险硐室设计为 2 个安全出入口,与不同的巷道相通。犍为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井下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 第三章矿井紧急避险系统设施设计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 24 页 电话:62

60、521377、62521386,传真:62521433避险硐室出入口均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门结构,两道门之间为过渡室,向内为生存室。避险硐室由过渡室和生存室两部分组成。永久避险硐室入口、出口、过渡室,采用三心拱结构,1/4 拱断面,巷宽 4m,墙高 1.6m,拱高 1m,净断面 9.57m2。过渡室长2.5m,占地面积 10m2,采用强度不低于 C30 的混凝土浇筑支护,支护厚度为 0.2m。出口过渡室与入口过渡室长度和占地面积均相同。生存室为三心拱结构,采用 1/4 拱断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座椅休息室,长 16m,净宽 2.8m,墙高 1.6m,净高 2.3m,净断面积 6.03m2,另一

61、部分为生活储物区,分别与两端过渡室相通,布置有卫生间,同时,放置储物柜、各类监测监控分站及传感器、空气净化柜等,均为长 6.5m,巷宽 4m,墙高 1.6m,拱高 1m,净断面9.57m2。硐室内支护采用强度不低于 C30 的混凝土浇筑,并与煤岩体接实,保证足够的气密性,支护厚度为 200mm。生存室巷道的颜色将其粉刷为浅蓝色,以减轻受困人员的心理压力。为了硐室清洁,在生存室的出口则布置单独的卫生间,净宽 1.0m,净长 2.0m,隔墙厚度 120mm;生存室长度约为 28.7m,面积为 88.4m2,满足 80 人要求。硐室内支护采用强度不低于 C30 的混凝土浇筑,并与岩(煤)体接实,保证

62、足够的气密性。硐室的出入口均两道门,向外第一道为向外开启的防护密闭门,该防护密闭门既能抵挡一定强度的冲击波,又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侵入;第二道门为密闭门,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侵入。避险硐室出入口侧的两道门正常情况下均为常开状态,以保证硐室在日常情况下的硐室通风问题。当矿井灾变时,硐室出如口的防护密闭门在第一时间关闭(应作为应急预案及演练预案的一项重要内容) ,同时打犍为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井下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 第三章矿井紧急避险系统设施设计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 25 页 电话:62521377、62521386,传真:62521433开过渡室的的空气压缩空气幕装

63、置和压气喷淋装置,保证人员通安全的从过渡室进入生存室。由于氧气瓶和压缩空气瓶属于压力容器,因此在过渡内将气瓶单独隔离布置,净宽 1.2m,隔墙厚度 300mm。四、功能设计四、功能设计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 号)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安监总煤装201115 号) 、及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安监总煤装201215 号)有关要求,本次对东风煤矿东翼盘区永久避险硐室功能进行设计。(一)隔离系统(一)隔离系统隔离系统是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

64、间。该设施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主要由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压缩空气幕装置、压气喷淋装置、过渡室、排气阀及排水阀及管道等系统组成。避险硐室入口和出口均安装向外开启的两道门。外侧第一道门采用既能抵挡一定强度的冲击波,又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密闭门;第二道门采用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密闭门。在两道密闭门中间为过渡室,在过渡室内设置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装置各一套。1、防护密闭门1)防护密闭门选用 WSJD121,其门孔净宽 800mm,门孔净高1600mm。2)产品到货安装时必须提供气密性检测报告和“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出具的抗冲击波检测报告,要求其具有犍为县东风煤业有限责

65、任公司东风煤矿井下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 第三章矿井紧急避险系统设施设计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 26 页 电话:62521377、62521386,传真:625214330.3MPa 的抗冲击能力,且在50020Pa 压力下,泄压速率不大于 35020Pa/h;门上必须开设有观察窗,防护密闭门要求密封可靠,开闭灵活;防护密闭门向人员进入侧开启,并能自动闭合。3)防护密闭门安装墙体采用C30 的混凝土浇筑,墙体四周掏槽,见硬帮、硬底,墙体插入岩体200mm,并与岩体接实。2、密闭门1)密闭门选用 WSJD122,其门孔净宽 800mm,门孔净高1600mm。2)密闭门在压力为5

66、0020Pa 状态下,泄压速率不大于35020Pa/h,密闭门向人员进入侧开启,并能自动闭合。3)密闭门墙体采用C30 混凝土浇筑,墙体四周掏槽,见硬帮、硬底,墙体插入岩体200mm,并与岩体接实。3、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1)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采用避险硐室压风、气幕、喷淋联动系统。2)在防护密闭门门洞内装设压缩空气幕,空气幕采用定型产品(高效无缝气刀),其出口压力为 0.5MPa。空气幕采用从上向下吹,即布置于防护密闭门门洞上方,送风口长度为 900mm,送风口间隙为 0.05mm,由上向下垂直送风。3)在过渡室内,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之间,距地 2m 高度位置安装压气喷淋装置。4)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气源来自生存室内压风管路中,同时备用压缩空气瓶作备用气源。5)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采用进口机械式自动阀门控制,开启装置位于门框上侧靠左 100mm 处,与门框外缘平齐。压缩空气先到犍为县东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井下东翼盘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 第三章矿井紧急避险系统设施设计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 27 页 电话:62521377、62521386,传真:62521433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