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作物病害》PPT课件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31645541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PPT 页数:134 大小:5.1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田作物病害》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大田作物病害》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大田作物病害》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资源描述:

《《大田作物病害》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田作物病害》PPT课件(1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小小 麦麦 锈锈 病病一锈病的发生及危害特点一锈病的发生及危害特点二症状二症状1.1.共同特点:在发病部位产生铁锈色疱共同特点:在发病部位产生铁锈色疱状夏孢子堆状夏孢子堆2.2.不同点:不同点:(1 1)排列)排列 (2 2)颜色)颜色(3 3)部位)部位 (4 4)穿透力)穿透力三种锈病的区别:三种锈病的区别: 条锈病条锈病 叶锈病叶锈病杆锈病杆锈病发病发病部部 位位叶片为主,也可叶片为主,也可危害叶鞘、穗部危害叶鞘、穗部叶 片 为 主 ,叶 片 为 主 ,叶 鞘 、 穗 部叶 鞘 、 穗 部少见少见茎秆、叶鞘、茎秆、叶鞘、叶片、穗部叶片、穗部,夏孢夏孢子子 堆堆鲜 黄 色 , 虚鲜 黄

2、色 , 虚线 状 排 列 ,线 状 排 列 ,表皮开裂小表皮开裂小桔红色,排列散桔红色,排列散乱不规则,孢子乱不规则,孢子堆少穿透叶片背堆少穿透叶片背面,表皮开裂明面,表皮开裂明显显红褐色,排列散红褐色,排列散乱无规则,孢子乱无规则,孢子堆穿透力强,窗堆穿透力强,窗户状大片开裂户状大片开裂冬孢冬孢子子 堆堆叶 背 , 条 状叶 背 , 条 状排 列 , 表 皮排 列 , 表 皮不破裂不破裂叶背,散乱,叶背,散乱,表皮不破裂表皮不破裂叶背、叶鞘等,叶背、叶鞘等,表皮撕裂严重表皮撕裂严重三病原三病原 条锈菌条锈菌 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 f.sp.tritici 叶锈菌

3、叶锈菌 Puccinia recondita Rob.ex Desm f.sp.tritici 杆锈菌杆锈菌 Puccinia graminis Pers. f.sp. tritici .形态:形态:夏孢子,单细胞椭圆形,表面有刺,夏孢子,单细胞椭圆形,表面有刺, 淡黄色至红褐色淡黄色至红褐色冬孢子双细胞,有柄冬孢子双细胞,有柄.生理分化:三种锈菌都有多个生理生理分化:三种锈菌都有多个生理小种组成小种组成 四病害循环四病害循环 (一一) 越冬越夏越冬越夏 1.条锈菌:条锈菌:1)越夏温度:旬均温高于)越夏温度:旬均温高于23C不能侵染不能侵染2)越夏地区:甘肃,青海,四川,内蒙)越夏地区:甘肃

4、,青海,四川,内蒙等高海拔地区等高海拔地区3)越冬:德州)越冬:德州-石家庄石家庄-山西介休山西介休-陕西黄陕西黄陵为界,以南越冬陵为界,以南越冬 2. 叶锈菌:越冬越夏要求温度范围广,叶锈菌:越冬越夏要求温度范围广,大多数地区都可越冬越夏大多数地区都可越冬越夏 . 杆锈菌:杆锈菌: 1)与条锈菌相反,喜温怕凉,关键是)与条锈菌相反,喜温怕凉,关键是越冬越冬 2)越冬基地:福建,广东沿海,及云)越冬基地:福建,广东沿海,及云贵局部地区等贵局部地区等 3)越夏,地区较宽,西北、华北规律)越夏,地区较宽,西北、华北规律不详不详 (二(二) 传传 播播 方式:气流传播方式:气流传播远距离传播的条件:

5、远距离传播的条件:(1)充足的菌量)充足的菌量 :25000个孢子个孢子/天天.cm2 (2)适当的风力适当的风力: 传播距离传播距离1000km以上以上(3) 孢子对高空环境的忍耐力孢子对高空环境的忍耐力 (4) 孢子下沉处有适宜的感病品种孢子下沉处有适宜的感病品种 (三)侵(三)侵 染染1.侵入:温度:侵入:温度:9-13C(条),条),15-25C(叶),叶),18-22C(杆)杆) 湿度:植株表面有水膜或水滴湿度:植株表面有水膜或水滴 2. 潜育期长短与温度,品种的感病性有关潜育期长短与温度,品种的感病性有关 3. 发病期:多循环病害,条件适宜可繁殖发病期:多循环病害,条件适宜可繁殖4

6、-5代,产孢量多少受湿度影响代,产孢量多少受湿度影响五发病条件五发病条件1.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是条锈病流行的必要条件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是条锈病流行的必要条件 感病品种病害潜育期短,产孢量大,病害流行快,感病品种病害潜育期短,产孢量大,病害流行快,抗病品种病害发生慢抗病品种病害发生慢2.锈菌的致病力和菌源数量锈菌的致病力和菌源数量(1 1)锈菌的致病力是决定流行的关键)锈菌的致病力是决定流行的关键因素因素(2 2)菌源数量决定流行的程度)菌源数量决定流行的程度(3)(3)病菌生理小种的改变病菌生理小种的改变生理小种变异是导致品种抗性丧失和锈病流生理小种变异是导致品种抗性丧失和锈病流行的主要原因行

7、的主要原因3.3.环境条件环境条件雨水条件:秋季多余,秋苗发病重,有利于春雨水条件:秋季多余,秋苗发病重,有利于春季积累菌源;春季多雨,结露时间长,发病重季积累菌源;春季多雨,结露时间长,发病重温度条件:冬季温暖,病菌越冬率高;早春气温度条件:冬季温暖,病菌越冬率高;早春气温回升快,则病害在早期即可普遍发生;温回升快,则病害在早期即可普遍发生;4-54-5月月份雨水多,气温低,易份雨水多,气温低,易造成病害大流行造成病害大流行六防治六防治 以抗病品种为主,栽培和药剂防治为辅以抗病品种为主,栽培和药剂防治为辅1.选用多抗品种和耐病品种是控制锈病的重要选用多抗品种和耐病品种是控制锈病的重要措施措施

8、山东大部:抗条锈为主,兼抗叶锈;胶东抗叶锈为山东大部:抗条锈为主,兼抗叶锈;胶东抗叶锈为主,兼顾抗秆锈病主,兼顾抗秆锈病2.药剂防治:药剂防治:1 1)选择防治田:感病品种,越冬田,高产田)选择防治田:感病品种,越冬田,高产田2 2)常用药剂)常用药剂: : 粉锈宁、羟锈宁(粉锈宁、羟锈宁(80-10080-100g/g/亩)、亩)、速保利速保利40-6040-60g/g/亩等三唑类杀菌剂仍有较好效果;亩等三唑类杀菌剂仍有较好效果;或或65%65%代森锰锌代森锰锌500500倍、石硫合剂(倍、石硫合剂(0.3-0.50.3-0.5波美波美度)等保护性药剂度)等保护性药剂 3.加强栽培管理,减轻

9、锈病危害加强栽培管理,减轻锈病危害 (1)增施有机肥增施有机肥 (2)精量半精量播种)精量半精量播种(3)适时浇水)适时浇水 小麦根茎病害小麦根茎病害 小麦全蚀病小麦全蚀病( (wheat take-all)wheat take-all) 一发生危害特点一发生危害特点: :二症状:二症状:1.1.根部变黑,茎基部根部变黑,茎基部1-21-2节及叶鞘内黑色节及叶鞘内黑色, ,称称“黑膏药黑膏药” ” 2. 2. 白穗白穗 三病原三病原子囊菌亚门,顶囊壳属子囊菌亚门,顶囊壳属, ,子囊壳梨形,子囊壳梨形,子囊孢子线性,多分隔子囊孢子线性,多分隔菌丝锐角分支,主支和分支菌丝锐角分支,主支和分支“字字

10、型隔膜型隔膜 四病害循环四病害循环1.1.越冬越夏:随病残体土壤越冬越夏越冬越夏:随病残体土壤越冬越夏为主,或寄生于禾本科作物或杂草为主,或寄生于禾本科作物或杂草2.2.传播:传播:(1 1)为典型的土传病害,以土壤传)为典型的土传病害,以土壤传播为主播为主, ,也可经过粪肥传播也可经过粪肥传播(2 2)种子传播,种子中混杂病残体)种子传播,种子中混杂病残体3.3.侵染:一般只有初侵染,从种子侵染:一般只有初侵染,从种子根,地中茎,或次生根根,地中茎,或次生根4.4.发病:两个发病高峰,高峰发病:两个发病高峰,高峰1 1,秋苗期;高峰秋苗期;高峰2 2,返青拔节期,返青拔节期 五发病条件五发病

11、条件1.1.气候条件:秋冬气温高,春季湿度大,气候条件:秋冬气温高,春季湿度大, 发病重。发病重。2.2.耕作和栽培方式:耕作和栽培方式:1 )1 )连作条件:麦连作条件:麦- -玉米连作,发病重玉米连作,发病重, ,麦麦- -棉(烟,油料等)连作,发病轻棉(烟,油料等)连作,发病轻) )土壤条件:沙质土,重;粘土轻土壤条件:沙质土,重;粘土轻3.3.品种:目前无抗病品种品种:目前无抗病品种六自然衰退现象(六自然衰退现象(take-all declinetake-all decline,),)(一)一) 分四个时期分四个时期1 1病害上升期(病害上升期(4-54-5年)年) 2.2.危害高峰期

12、危害高峰期 (2-32-3年),此期轮作不会出年),此期轮作不会出现现TADTAD3.3.此后病害稳定下降期(此后病害稳定下降期(1-21-2年)年)4.4.控制危害期控制危害期(二)原因:土壤颉抗微生物荧光假单胞菌(二)原因:土壤颉抗微生物荧光假单胞菌七防治七防治 控制病害传播基础上,保护无病控制病害传播基础上,保护无病区、控制消灭零星病区,老病区以耐病品种为主区、控制消灭零星病区,老病区以耐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的综合防治(一)保护无病区:(一)保护无病区:1.1.认真普查、严格检疫、保护无病区认真普查、严格检疫、保护无病区2.2.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温水浸种:温水浸种:525254 54

13、温水浸种温水浸种1010分钟分钟药剂浸种:药剂浸种:5050多菌灵、甲基拖布津,干种子量多菌灵、甲基拖布津,干种子量11浸种浸种2020分钟分钟轻病区:以调整播期为主,结合农业防治轻病区:以调整播期为主,结合农业防治要求:适当晚播要求:适当晚播5 57 7天天农业防治:农业防治: (见重病区防治见重病区防治) )重病区:抗耐病品种为主,结合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重病区:抗耐病品种为主,结合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1.1.选用耐病品种:鲁麦选用耐病品种:鲁麦1414、1212,烟农,烟农1515号等号等2.2.农业防治农业防治合理轮作:与非禾本科作物合理轮作:与非禾本科作物2 2年以上轮作年以上轮作合理施

14、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根系发育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根系发育3.3.药剂防治:播种期拌种药剂防治:播种期拌种( (粉锈宁等见小麦黑穗病粉锈宁等见小麦黑穗病) )苗期喷药:小麦齐苗后和返青期粉锈宁喷茎基部,喷苗期喷药:小麦齐苗后和返青期粉锈宁喷茎基部,喷药时取下喷盖(药时取下喷盖(7070g/g/亩,兑水亩,兑水7575100100kg)kg)4.4.生物防治:生物防治:“蚀敌蚀敌” 小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wheat sharp eyespotwheat sharp eyespot) 一一. . 症状症状1.1.苗期:烂芽、死苗苗期:烂芽、死苗2.2.返青拔节后:花杆、烂茎返青

15、拔节后:花杆、烂茎 3.3.枯白穗或枯孕穗(抽不出穗)枯白穗或枯孕穗(抽不出穗)4.4.发病茎基部有时有菌核发病茎基部有时有菌核二病原二病原 半知菌亚门,禾谷丝核菌半知菌亚门,禾谷丝核菌三病害循环三病害循环1.1.越冬越夏:菌核和菌丝土壤越冬越夏越冬越夏:菌核和菌丝土壤越冬越夏 2.2.传播:土壤,粪肥,流水传播:土壤,粪肥,流水3.3.侵染:幼根或根部伤口侵染,或与土侵染:幼根或根部伤口侵染,或与土 壤接触的叶鞘壤接触的叶鞘 4.4.发病侵染高峰:发病侵染高峰:(1 1)秋苗期,一般超过)秋苗期,一般超过10% 10% (2 2)返青拔节期)返青拔节期 四发四发 病病 条条 件件1.1.品种

16、感病性:品种感病性:2.2.栽培措施:栽培措施:(1 1)禾谷类连作)禾谷类连作 (2 2)群体密度)群体密度(3 3)肥料)肥料3.3.气候条件:冬前多雨、田间空气湿气候条件:冬前多雨、田间空气湿 度大有利于发病度大有利于发病五防治五防治 . .抗病品种的选用抗病品种的选用 . .加强栽培管理加强栽培管理 (1 1)肥料)肥料 (2 2)轮作)轮作 (3 3)播种量、播种期)播种量、播种期 3. 3.药剂防治:药剂防治: (1 1)拌种:种子量的)拌种:种子量的0.2%0.2% (2 2)喷雾)喷雾 第八章第八章 杂谷病害杂谷病害 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 一一. . 发生危害特点发生危害特点

17、二二. . 症状症状玉米苗期不容易发病,生育后期发生,玉米苗期不容易发病,生育后期发生,病斑长梭形,灰绿色,最长可达病斑长梭形,灰绿色,最长可达2020厘米厘米 三病原三病原 . .半知菌亚门,突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突脐蠕孢属( (Exserohilum turcicumExserohilum turcicum) ) . .形态:分生孢子梗成束从气孔抽形态:分生孢子梗成束从气孔抽出,橄榄色,曲膝状;孢子长梭形略出,橄榄色,曲膝状;孢子长梭形略弯曲弯曲四侵染循环四侵染循环. . 越冬:以菌丝体、厚壁的分生胞子越冬:以菌丝体、厚壁的分生胞子在病残体越冬在病残体越冬. .传播:气流传播传播:气流传播

18、. .侵染:气孔或直接侵染,有多次在侵染:气孔或直接侵染,有多次在侵染侵染五发病条件五发病条件. .品种抗病性品种抗病性.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1 1)温度,日均温)温度,日均温2525以下,易发病。以下,易发病。(2 2)湿度,高湿条件利于病害发生。)湿度,高湿条件利于病害发生。. .栽培管理:群体密度大,发病重栽培管理:群体密度大,发病重六防治六防治以抗病品种为主,栽培措施为辅以抗病品种为主,栽培措施为辅1 1选用抗病,耐病品种:登海系列,掖选用抗病,耐病品种:登海系列,掖单系列单系列2 2抗病品种合理布局抗病品种合理布局3 3改进栽培管理措施改进栽培管理措施(1 1)合理密植,适当早

19、播)合理密植,适当早播 (2 2)加强肥水管理)加强肥水管理 玉米小斑病玉米小斑病一一 症状症状 三种类型:病斑小于三种类型:病斑小于2 2cmcm. .病斑椭圆形,黄褐色有明显的深褐病斑椭圆形,黄褐色有明显的深褐 色边缘,扩展受叶脉限制色边缘,扩展受叶脉限制. .病斑椭圆形,黄褐色有明显的深褐病斑椭圆形,黄褐色有明显的深褐 色边缘,扩展不受叶脉限制色边缘,扩展不受叶脉限制. .病斑为黄褐色坏死小点,周围有明显病斑为黄褐色坏死小点,周围有明显 的黄绿色晕圈的黄绿色晕圈二病原二病原半知菌亚门,平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平脐蠕孢属。( (Bipolaris heveaeBipolaris hevea

20、e) )分生孢子长椭分生孢子长椭圆形,脐点凹入基细胞内圆形,脐点凹入基细胞内三侵染循环三侵染循环. .越冬: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越冬: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 在病残体越冬在病残体越冬. .传播:气流传播传播:气流传播3.3.侵染:有多次再侵染侵染:有多次再侵染四发病条件四发病条件1 1品种抗病性:品种抗病性:2 2气候条件:气候条件:1 1)温度,要求较高温度,旬均温大于)温度,要求较高温度,旬均温大于2525C C有利有利2 2)湿度,雨日雨量)湿度,雨日雨量五防治五防治 抗病品种为主,加强栽培管理为辅抗病品种为主,加强栽培管理为辅抗病品种有掖单抗病品种有掖单4 4,烟单,烟单1414,单玉,单玉

21、1313药剂:克瘟散,百菌清,代森锌药剂:克瘟散,百菌清,代森锌第九章第九章 甘薯病害甘薯病害 甘薯茎线虫甘薯茎线虫一一 发生危害:发生危害:空心,空梆子,糠心病,裂皮病空心,空梆子,糠心病,裂皮病二症状二症状1.1.育苗期:苗弱小,发黄,髓部褐色,育苗期:苗弱小,发黄,髓部褐色, 干腐,折断不流汁液;引起烂炕干腐,折断不流汁液;引起烂炕2.2.大田期:主蔓基部褐色大田期:主蔓基部褐色“龟裂龟裂”, 髓部干腐,褐色糠心;髓部干腐,褐色糠心;3.3.薯块发病:薯块发病: (1 1)糠心型:)糠心型: (2 2)糠皮型:皮清紫色,龟裂)糠皮型:皮清紫色,龟裂 三病三病 原原茎线虫属,雌雄同形茎线虫

22、属,雌雄同形四病害循环四病害循环. .越冬:卵,幼虫,成虫都可越冬越冬:卵,幼虫,成虫都可越冬(1 1)窖内随薯块越冬)窖内随薯块越冬 (2 2)随病残体土壤或粪肥越冬)随病残体土壤或粪肥越冬. .传播:薯块,薯苗远距离传播传播:薯块,薯苗远距离传播3. 3. 侵染:侵染:(1 1)苗期:从病署侵入苗基部,向上扩展)苗期:从病署侵入苗基部,向上扩展 进入秧蔓,也可进入土壤进入秧蔓,也可进入土壤(2 2)结薯期:由秧蔓向下进入署块,形成)结薯期:由秧蔓向下进入署块,形成 糠心糠心 表皮侵染表皮侵染 :糠皮糠皮五发病条件五发病条件. .茎线虫的抗逆能力强:茎线虫的抗逆能力强:(1 1)抗干燥耐水淹

23、:)抗干燥耐水淹: (2 2)耐低温)耐低温: :2 2处理一个月,全部存活处理一个月,全部存活 . .高温对线虫的影响:高温对线虫的影响:. .土壤质地:砂质土重,粘土轻土壤质地:砂质土重,粘土轻; ;线虫一般线虫一般多群集于多群集于10101515cmcm土层土层六防治六防治加强检疫加强检疫种植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建无病留种田,培育无病苗:建无病留种田,培育无病苗:(1 1)选地,)选地,5 5年以上未种甘薯年以上未种甘薯(2 2)选种,选苗:)选种,选苗: 49 49 温水浸苗温水浸苗1010分钟分钟. .轮作:(轮作:(1 1)年限)年限5 5年以上年以上 (2 2)轮作物:)轮作

24、物:. .清除病残清除病残 : . .药剂处理:药剂浸署:甲基异硫磷浸药剂处理:药剂浸署:甲基异硫磷浸2424h h 药剂浸苗:苗用药剂浸苗:苗用5050辛硫磷浸苗辛硫磷浸苗3030分钟分钟 土土 壤:茎线灵壤:茎线灵2 2公斤细土公斤细土5 5公斤公斤/ /亩穴施亩穴施 或或1010益舒宝益舒宝1550155020002000g/g/公顷公顷一一 . .发生与危害发生与危害二二 . .症状特点症状特点 受害薯块的病斑多发生于伤口受害薯块的病斑多发生于伤口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稍凹陷,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稍凹陷,轮廓清楚,直径轮廓清楚,直径1 15 5厘米,厘米,病斑上产生灰色霉

25、层(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病斑上产生灰色霉层(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和黑色刺状物(子囊壳)。和黑色刺状物(子囊壳)。甘薯黑斑病甘薯黑斑病 三三 、病原物、病原物 病原物为甘薯长喙壳病原物为甘薯长喙壳 四四. 病害循环病害循环 1 .1 .越冬越冬贮藏病薯贮藏病薯 、土壤(厚壁孢子、土壤(厚壁孢子2 2年)、粪肥年)、粪肥中越冬中越冬2. 2. 传播传播(1)(1) 病薯病薯, , 病苗是病害近距离及远距离传病苗是病害近距离及远距离传 播的主要途径,播的主要途径,(2) (2) 带菌土壤、肥料、流水、农具带菌土壤、肥料、流水、农具五五. . 发病因素发病因素1.1.贮藏期间,最适发病温度为贮藏期间,最适

26、发病温度为23-27 23-27 2.2.地势低洼、土质粘重的地块发病重,地势低洼、土质粘重的地块发病重, 3.3.连作甘薯发病较重,春薯发病比夏、连作甘薯发病较重,春薯发病比夏、 秋薯重秋薯重 六六 防治防治: 综合防治综合防治选用无病种薯、培育无病壮苗选用无病种薯、培育无病壮苗1.1.加强检疫:严格控制病薯病苗的传入或传出加强检疫:严格控制病薯病苗的传入或传出是防止黑斑病蔓延的重要环节。是防止黑斑病蔓延的重要环节。 2.2.选无病种署:选无病种署:建立无病留种地,以获得无病种薯建立无病留种地,以获得无病种薯种署消毒:种署消毒:45%45%代森胺,代森胺,402402等等 3选用抗病品种选用

27、抗病品种 目前抗病性较强的推广品种有青农目前抗病性较强的推广品种有青农2 2号、号、 济薯济薯7 7号、华东号、华东5151和烟薯和烟薯6 6号等号等 地瓜根结线虫地瓜根结线虫一分布一分布二症状二症状(1 1)龟裂状)龟裂状 (2 2)形成牛蒡根)形成牛蒡根三病原三病原南方根结线虫,雌虫梨形,雄虫线形;寄主南方根结线虫,雌虫梨形,雄虫线形;寄主范围广泛范围广泛 四病害循环四病害循环. .越冬:(越冬:(1 1)以卵囊土壤越冬)以卵囊土壤越冬 (2 2)病薯内越冬)病薯内越冬 (3 3)野生寄主)野生寄主侵染:侵染:(1 1)病薯育苗直接侵入)病薯育苗直接侵入 (2 2)土壤越冬或野生寄主上的线

28、虫的侵入)土壤越冬或野生寄主上的线虫的侵入 五发病条件五发病条件.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 . .土壤湿度:土壤湿度:. .连作或重茬:连作或重茬:六防治六防治 (同茎线虫)(同茎线虫)第十章第十章 棉花病害棉花病害棉花枯萎病棉花枯萎病一一 发生危害:发生危害:二症状二症状 . .苗期:(苗期:(1 1)紫红型)紫红型 (2 2)黄花型)黄花型 (3 3)黄色网纹型)黄色网纹型 (4 4)青枯型)青枯型2. 2. 成株期:成株期:(1 1)矮缩型)矮缩型(2 2)急性萎蔫型)急性萎蔫型 (3 3)顶枯型)顶枯型田间发病特点:点片死苗或枯死田间发病特点:点片死苗或枯死共同特征:根、茎微管束变为黑

29、褐色共同特征:根、茎微管束变为黑褐色成株期症状成株期症状三病原三病原 半知菌亚门,镰孢菌属半知菌亚门,镰孢菌属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四病害循环四病害循环1 1越冬:越冬: 以菌丝体、分生孢子或厚壁孢子等形态越冬以菌丝体、分生孢子或厚壁孢子等形态越冬(1 1)土壤越冬)土壤越冬 (2 2)病株残体)病株残体(3 3)种子内外带菌(菌丝体潜伏),或棉籽)种子内外带菌(菌丝体潜伏),或棉籽 壳,棉籽饼等亦可壳,棉籽饼等亦可2.2.传播:传播:远距离:种子传播远距离:种子传播近距离:农事操作,棉籽壳,棉籽饼,土壤,近距离:农事操作,棉籽壳,棉籽饼,土壤, 粪肥等粪肥等3.3.侵染:幼根根鞘或根部伤口侵入,侵

30、染:幼根根鞘或根部伤口侵入,4.4.发病:两个高峰:现蕾期发病:两个高峰:现蕾期- -第一个高峰第一个高峰 夏季高温易出现隐症,秋季夏季高温易出现隐症,秋季- -第二个高峰,第二个高峰, 五发病条件五发病条件1 1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温度:温度:25-3025-30适宜发病,土温超过适宜发病,土温超过3333病害病害停止发展,出现隐症停止发展,出现隐症湿度和降雨:相对湿度最适为湿度和降雨:相对湿度最适为50-60%50-60%。多雨年。多雨年份,土壤温度下降、湿度大病情明显加重份,土壤温度下降、湿度大病情明显加重 2.2.耕作制度:连作,病重。低洼地,重耕作制度:连作,病重。低洼地,重 3.3

31、.棉花品种:差异较大,亚洲棉陆地棉花品种:差异较大,亚洲棉陆地 棉海岛棉棉海岛棉4.4.棉田线虫:重病田线虫密度大棉田线虫:重病田线虫密度大六防治六防治. .保护无病区:保护无病区:1 1)种子处理:硫酸脱绒后,)种子处理:硫酸脱绒后,80%40280%402抗菌剂抗菌剂1500-20001500-2000倍,在倍,在55-6055-60热水浸种热水浸种3030分钟;分钟;或种子量或种子量0.3%0.3%的多菌灵常温下浸种的多菌灵常温下浸种1414h h2 2)建立无病留种田建立无病留种田2.2.种植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中棉中棉1212,2424,2727,3535,3636,豫棉,豫棉191

32、9;新陆;新陆早早9 9,1010号有较好的抗病性。号有较好的抗病性。3.3.合理轮作:与禾谷类作物或油菜轮作合理轮作:与禾谷类作物或油菜轮作3-43-4年年,水旱轮作效果好,水旱轮作效果好 4.4.加强栽培管理:加强栽培管理: 及时拔除病苗,清除病残体及时拔除病苗,清除病残体 无病土育苗移栽无病土育苗移栽 棉花黄萎病棉花黄萎病一发生危害:棉花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一发生危害:棉花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二症状特点二症状特点普通型:普通型:. .茎杆的维管束变褐茎杆的维管束变褐. .叶片在叶脉间叶肉褪绿,呈掌状斑纹叶片在叶脉间叶肉褪绿,呈掌状斑纹3.3.病叶的叶缘下卷病叶的叶缘下卷4.4.病株一般不矮化

33、,不落叶病株一般不矮化,不落叶落叶型:落叶型:顶叶下卷,褪绿,叶片突然萎蔫,顶叶下卷,褪绿,叶片突然萎蔫,随即脱落成光杆。随即脱落成光杆。根、茎微管束变浅褐色根、茎微管束变浅褐色普通型普通型 三病原三病原 半知菌亚门,轮枝孢属半知菌亚门,轮枝孢属 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四病害循环四病害循环1.1.越冬:越冬:微菌核有很强的抵抗力,土壤中可存活微菌核有很强的抵抗力,土壤中可存活8-108-10年年(1 1)土壤越冬为主)土壤越冬为主 (2 2)种子内外带菌)种子内外带菌2.2.传播:与枯萎病相似传播:与枯萎病相似3. 3. 侵染:根尖或胚轴侵入,或伤口侵染侵染:根尖或胚轴侵入,或伤口侵染 分生孢子可随

34、导管扩展至全株分生孢子可随导管扩展至全株4.4.发病:发病:两个高峰:两个高峰:6 6月下旬月下旬-7-7月中旬第一个高峰月中旬第一个高峰 8 8月份气温降低出现第二个高峰月份气温降低出现第二个高峰五发病条件五发病条件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温度:温度:25 最适,最适,3535以上隐症以上隐症湿度:相对湿度湿度:相对湿度80%以上适宜发病,多雨年以上适宜发病,多雨年份,病情加重份,病情加重.耕作栽培:连作,发病重,低洼地,重耕作栽培:连作,发病重,低洼地,重3. 棉花品种的抗病性:海岛棉最抗,亚洲棉棉花品种的抗病性:海岛棉最抗,亚洲棉最差最差.棉花生育期:较枯萎病发生晚棉花生育期:较枯萎病发生晚

35、六防治六防治.加强检疫加强检疫 2.选育抗病品种:抗源缺乏是黄萎病选育抗病品种:抗源缺乏是黄萎病 病情严重的重要原因。川病情严重的重要原因。川737,2802,BD18等抗源仅表现为耐病。等抗源仅表现为耐病。3.药剂防治:开花期喷缩节胺效果较好药剂防治:开花期喷缩节胺效果较好发病初期敌克松发病初期敌克松2000倍或甲基托布津倍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灌根倍灌根4.4.消灭病点:零星发病区,拔除病株后,消灭病点:零星发病区,拔除病株后,用氯化苦土壤熏蒸,熏蒸后用氯化苦土壤熏蒸,熏蒸后10-1510-15天再天再播种播种5.5.其它:同枯萎病其它:同枯萎病棉花苗期病害棉花苗期病害一症状一症状1 1立

36、枯病:(立枯病:(1 1)茎基部黑褐色溢缩,蜂腰状)茎基部黑褐色溢缩,蜂腰状 (2 2)周围有蛛丝状物)周围有蛛丝状物2 2棉苗炭疽病:棉苗炭疽病:(1 1)棉苗近地面处红褐色梭形条斑,稍凹陷)棉苗近地面处红褐色梭形条斑,稍凹陷(2 2)病斑后期纵裂)病斑后期纵裂 (3 3)子叶,真叶上有半圆形褐斑)子叶,真叶上有半圆形褐斑 3 3棉苗红腐病:棉苗红腐病:(1 1)从根尖向上扩展)从根尖向上扩展(2 2)病部略肥肿)病部略肥肿5 5角斑病:病斑多角形,主要危害叶片角斑病:病斑多角形,主要危害叶片棉花角斑病棉花角斑病二二 、病原(略)、病原(略) 三病害循环三病害循环1 1种传类:炭疽病,红腐病

37、,角斑种传类:炭疽病,红腐病,角斑 病可通过种子传播病可通过种子传播2.2.土传类:立枯病为典型的土传病害土传类:立枯病为典型的土传病害四、四、 发病条件发病条件. .气候条件:春季低温,多雨,发病重气候条件:春季低温,多雨,发病重2.2.棉种质量:饱满,生活力强的种子,出棉种质量:饱满,生活力强的种子,出芽壮,抗病力强芽壮,抗病力强3. 3. 耕作条件:(耕作条件:(1 1)连作)连作 (2 2)播期)播期 (3 3)播种深度)播种深度 (4 4)土壤质地:粘土,重)土壤质地:粘土,重五综合防治五综合防治(一)农业防治(一)农业防治1.1.播种期播种期: :适期晚播适期晚播5 5cmcm地温

38、稳定在地温稳定在1212 以上播种以上播种2.2.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提高土温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提高土温 3.3.地膜覆盖或营养钵育苗地膜覆盖或营养钵育苗(二)种子处理(二)种子处理. .晒种:晒种: 2.2.温汤浸种和药剂浸种:同枯萎病温汤浸种和药剂浸种:同枯萎病 4.4.药剂拌种药剂拌种 :五氯硝基苯种子量:五氯硝基苯种子量0.5%0.5%、0.3%0.3%敌唑酮或拌菌灵等敌唑酮或拌菌灵等(三)(三) 喷药保护喷药保护春季遇寒流或阴雨可喷药保护春季遇寒流或阴雨可喷药保护退菌特退菌特500-800500-800倍或代森锰锌倍或代森锰锌500-800500-800倍液倍液病害发生概况病害

39、发生概况: : 我国已经报导的大豆病害有我国已经报导的大豆病害有5050多种,花生病多种,花生病害害3030多种。其中发生比较严重的有大豆胞囊多种。其中发生比较严重的有大豆胞囊线虫病、大豆花叶病线虫病、大豆花叶病; ;在我国东北大豆灰斑病在我国东北大豆灰斑病非常严重非常严重, ,黑龙江省每年因此病减产黑龙江省每年因此病减产2.52.5亿公亿公斤斤; ;花生上发生严重的病害有花生根结线虫、花生上发生严重的病害有花生根结线虫、花生茎腐病等花生茎腐病等; ;花生青枯病是我国南方花生上花生青枯病是我国南方花生上的主要病害的主要病害, ,常造成严重损失常造成严重损失, ,此外花生黑斑此外花生黑斑病、褐斑

40、病及病毒病发生也非常普遍。病、褐斑病及病毒病发生也非常普遍。 油料作物病害油料作物病害大豆胞囊线虫病(大豆胞囊线虫病(Soybean Cyst Soybean Cyst NematodeNematode)发生危害发生危害大豆胞囊线虫病俗称大豆胞囊线虫病俗称“火龙秧子火龙秧子”,”,是目前大豆生产是目前大豆生产上危害最大,发生最普遍的病害,在干旱上危害最大,发生最普遍的病害,在干旱、砂碱地发砂碱地发生尤其严重生尤其严重, ,黑龙江三江平原的各大农场发病面积占黑龙江三江平原的各大农场发病面积占45%45%,有些地方已经多年不能种植大豆。,有些地方已经多年不能种植大豆。山东大多数地区都已相继发生该病

41、,有些地块山东大多数地区都已相继发生该病,有些地块因病害严重已经不适宜再种植大豆。因病害严重已经不适宜再种植大豆。一一. .症状症状. .地上部地上部: :叶片变黄、植株明显矮化;似缺氮叶片变黄、植株明显矮化;似缺氮肥,长势弱;田间呈点片分布。肥,长势弱;田间呈点片分布。2.2.地下部:根系发育不良,根瘤减少须根丛生;地下部:根系发育不良,根瘤减少须根丛生;根部可见颗粒状瘤状物,白色至褐色,为胞囊根部可见颗粒状瘤状物,白色至褐色,为胞囊线虫的雌虫。是诊断胞囊线虫的主要依据。线虫的雌虫。是诊断胞囊线虫的主要依据。其它:根系易腐烂,植株提早枯死。籽粒吡或不结荚其它:根系易腐烂,植株提早枯死。籽粒吡

42、或不结荚二病原二病原1. 形态:形态:雌虫梨形,雄虫线形,一般不易见雌虫梨形,雄虫线形,一般不易见2. 分类地位:分类地位:异皮科,胞囊线虫属(也称异皮科,胞囊线虫属(也称异皮线虫属异皮线虫属 ) Heterodera glycines 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cheIchinche 3.3.寄主范围:寄主范围:除大豆外,可寄生除大豆外,可寄生小豆、绿小豆、绿豆、黑豆、野豌豆、羽扁豆、苜蓿和胡枝豆、黑豆、野豌豆、羽扁豆、苜蓿和胡枝子等豆科植物,亦可寄生宝盖草、苍耳、子等豆科植物,亦可寄生宝盖草、苍耳、繁缕、地黄等其它植物繁缕、地黄等其它植物。4.4.线虫生活史:线虫生

43、活史:5.5.生理分化:生理分化:根据对国际鉴别品种寄生能力的不同,分为根据对国际鉴别品种寄生能力的不同,分为1616个生个生理小种;国内已发现理小种;国内已发现6 6个,其中个,其中1 1号小种和号小种和3 3号小种分号小种分布于东北大豆产区,布于东北大豆产区,4 4号小种、号小种、5 5号小种和号小种和7 7号小种分号小种分布于黄淮海大豆产区。目前,以布于黄淮海大豆产区。目前,以3 3号小种和号小种和4 4号小种号小种最重要,是抗大豆胞囊线虫病育种和品种利用上的最重要,是抗大豆胞囊线虫病育种和品种利用上的主攻目标。主攻目标。 三病害循环三病害循环越冬:以胞囊在土壤越冬为主越冬:以胞囊在土壤

44、越冬为主, ,种子间夹种子间夹杂带胞囊土块亦可作为初侵染源杂带胞囊土块亦可作为初侵染源传播:传播途径非常广泛传播:传播途径非常广泛 田间农事操作,包括农具、人的活动等;田间农事操作,包括农具、人的活动等; 种子间杂有带胞囊的土块进行远距离传播;种子间杂有带胞囊的土块进行远距离传播; 施未腐熟的肥料、排灌水等。施未腐熟的肥料、排灌水等。3.3.侵染危害侵染危害以以2 2龄幼虫从根冠侵入,进入皮层内危害,龄幼虫从根冠侵入,进入皮层内危害,4 4龄后发育成成虫,虫体膨大外露,卵直接产龄后发育成成虫,虫体膨大外露,卵直接产在雌虫体内,体壁加厚变为胞囊,落入土壤在雌虫体内,体壁加厚变为胞囊,落入土壤重复

45、侵染,胞囊最长在土壤中存活重复侵染,胞囊最长在土壤中存活8-108-10年仍年仍有侵染力。有侵染力。大豆胞囊线虫侵入寄主植物后,在寄主体内形成特化的取大豆胞囊线虫侵入寄主植物后,在寄主体内形成特化的取食位点,分泌唾液溶解取食位点细胞壁食位点,分泌唾液溶解取食位点细胞壁, ,相邻的细胞融合相邻的细胞融合, ,形形成成合胞体,合胞体,从中吸取营养;合胞体堵塞微管束影响水分和矿从中吸取营养;合胞体堵塞微管束影响水分和矿质运输。质运输。根际中的线虫可抑制结瘤或使已形成的根瘤无效。根际中的线虫可抑制结瘤或使已形成的根瘤无效。四发病条件四发病条件1.1.土壤性质:土壤性质:干旱、沙土、沙壤土、碱性土壤发病

46、重,酸性干旱、沙土、沙壤土、碱性土壤发病重,酸性土壤、粘土发病轻土壤、粘土发病轻2.2.后作物种类:后作物种类:连作,加重病害;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可减连作,加重病害;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可减轻病害。轻病害。3.3.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土壤相对湿度土壤相对湿度60-80%60-80%最适宜,水淹条件线最适宜,水淹条件线虫易死亡。虫易死亡。土壤温度:土壤温度:3535以上,幼虫开始退化以上,幼虫开始退化五防治五防治 防治策略:合理轮作与抗病品种相结合防治策略:合理轮作与抗病品种相结合1.1.合理轮作:合理轮作:轮作是防治胞囊线虫的最重要的措施轮作是防治胞囊线虫的最重要的措施酸性土质轮作需要酸性土质轮

47、作需要3 3年,而盐碱土和沙土需要轮作年,而盐碱土和沙土需要轮作5 56 6年或更长时间。年或更长时间。轮作作物:禾本科作物或种植轮作作物:禾本科作物或种植“诱捕植物诱捕植物”(绿豆、(绿豆、豌豆等),可减少轮作年限豌豆等),可减少轮作年限水旱轮作效果更好,水旱轮作效果更好,2-32-3年即可年即可 2.2.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经济性状很好的高抗品种,黑豆类表现高抗无经济性状很好的高抗品种,黑豆类表现高抗或免疫,但性状差;尚未发现大粒黄豆形抗源。或免疫,但性状差;尚未发现大粒黄豆形抗源。河南发现商丘河南发现商丘76807680和跃进和跃进5 5号较耐病。号较耐病。齐黄齐黄2626号中

48、抗胞囊线虫,东北培育出的抗线号中抗胞囊线虫,东北培育出的抗线1 1、2 2号有较好效果号有较好效果3.3.药剂防治:药剂防治:种衣剂:如呋喃丹或甲基异硫磷拌种(干种子量种衣剂:如呋喃丹或甲基异硫磷拌种(干种子量0.3-0.5%0.3-0.5%)熏蒸剂:熏蒸剂:25%25%DDDD混剂混剂120-150120-150kg/kg/亩;二溴氯丙烷亩;二溴氯丙烷4545kg/kg/亩,播种前亩,播种前15-2015-20天沟施处理土壤天沟施处理土壤其它:呋喃丹其它:呋喃丹30-4530-45kg/kg/亩,防线亩,防线1 1号或力满库等土号或力满库等土壤施药壤施药4.4.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线虫生防制剂豆

49、丰号颗粒剂处理土壤,可取得一定线虫生防制剂豆丰号颗粒剂处理土壤,可取得一定防效。或通过向生防菌剂中添加多种大豆胞囊线虫寄防效。或通过向生防菌剂中添加多种大豆胞囊线虫寄生真菌来提高防效。生真菌来提高防效。花生茎腐病花生茎腐病(Peanut Diplodia Collor Rot)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花生茎腐病俗称花生茎腐病俗称“倒秧病倒秧病”、“烂腰病烂腰病”,国内各地均有发生,以山东和江苏发生最重国内各地均有发生,以山东和江苏发生最重,在某些重病区发病面积可达在某些重病区发病面积可达50%以上,病株以上,病株常整株枯死,造成严重减产。常整株枯死,造成严重减产。一、症状一、症状1. 1. 发

50、病部位:苗期一般在茎基部近地面处产生黑褐发病部位:苗期一般在茎基部近地面处产生黑褐色病斑,成株期常在与表土接触的茎基部第一对侧色病斑,成株期常在与表土接触的茎基部第一对侧枝处形成褐色病斑;后病部腐烂,病部以上茎杆枯枝处形成褐色病斑;后病部腐烂,病部以上茎杆枯死。死。2.2.诊断要点:潮湿时病部密生黑色小点,为分生孢诊断要点:潮湿时病部密生黑色小点,为分生孢子器。子器。3.3.其它症状:出土前烂芽;土壤干燥时病部干腐,其它症状:出土前烂芽;土壤干燥时病部干腐,表皮琥珀色,紧贴茎秆。表皮琥珀色,紧贴茎秆。二、病原二、病原1.1.形态:分生孢子器散生或集生;分生孢子初为形态:分生孢子器散生或集生;分

51、生孢子初为单细胞,无色,椭圆形或卵圆形,成熟后转变为单细胞,无色,椭圆形或卵圆形,成熟后转变为双细胞,深褐色至黑色。双细胞,深褐色至黑色。2.2.分类地位:半知菌亚门,色二孢属(分类地位:半知菌亚门,色二孢属(Diplodia Diplodia gossypinagossypina)3.3.寄主范围:较广泛,包括大豆、棉花、甘薯等寄主范围:较广泛,包括大豆、棉花、甘薯等三、病害循环三、病害循环1.1. 越冬:越冬: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土壤或粪肥中越冬,病菌以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土壤或粪肥中越冬,也可种子(种壳和种仁)也可种子(种壳和种仁)上带菌越冬上带菌越冬。2. 2. 传播:途径广泛

52、传播:途径广泛田间借水流、风雨传播,也可经农事操作、农机具等田间借水流、风雨传播,也可经农事操作、农机具等传播;种子带菌是远距离和当地蔓延的重要途径传播;种子带菌是远距离和当地蔓延的重要途径3.3.侵染危害:由伤口或直接侵入,一年内有两个侵染侵染危害:由伤口或直接侵入,一年内有两个侵染危害最适时期,苗期和结果期,花期不易侵入危害最适时期,苗期和结果期,花期不易侵入四四. .发病条件发病条件1.1.种子质量是影响发病程度的重要因素:种子质量是影响发病程度的重要因素:播种霉变种子、种子带菌率高,发病率高;播种霉变种子、种子带菌率高,发病率高;2.2.连作制度:连作地和低洼地块发病重。连作制度:连作

53、地和低洼地块发病重。3.3.气候条件:苗期雨水多、雨量大,气温较低,发气候条件:苗期雨水多、雨量大,气温较低,发病重;早播病重,晚播病轻。病重;早播病重,晚播病轻。五、防治五、防治选用无病种子和抗病品种:选用无病种子和抗病品种:留种花生收获前避免水淹或阴雨天收获,收留种花生收获前避免水淹或阴雨天收获,收获后应充分晒干,防止储藏期霉变获后应充分晒干,防止储藏期霉变含油量高、直立型花生高度感病,蔓生型花含油量高、直立型花生高度感病,蔓生型花生较抗病,鲁花生较抗病,鲁花1111号、豫花号、豫花4 4号、豫花号、豫花5 5号等号等农业防治:农业防治:合理轮作合理轮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54、2-32-3年,重年,重病田要病田要3 3年以上年以上药剂防治:药剂防治:种子处理:用干种子量种子处理:用干种子量0.5%0.5%的的25%25%多菌灵制多菌灵制药土拌种,或用药土拌种,或用0.5%-1%0.5%-1%多菌灵浸种多菌灵浸种2424h h,效效果显著果显著发病初期用发病初期用70%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800倍倍液喷施。液喷施。 花生叶斑病花生叶斑病(Peanut Peanut CercosporaCercospora Leaf Spot Leaf Spot)发生概况:发生概况:花生叶斑病包括花生叶斑病包括花生黑斑病和褐斑病,是花生上花生黑斑病和褐斑

55、病,是花生上最常见的两种叶部病害,世界各地发生非常普遍,最常见的两种叶部病害,世界各地发生非常普遍,田间两种病害常发生在同一株或同一叶片上;发田间两种病害常发生在同一株或同一叶片上;发生叶斑病后,常造成大量叶片枯死、脱落,严重生叶斑病后,常造成大量叶片枯死、脱落,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一般可造成影响产量和品质,一般可造成10-20%的减产,的减产,重者达重者达40%。花生褐斑病花生褐斑病花生黑斑病花生黑斑病一、症状一、症状花生黑斑病:叶片形成黑褐色圆形病斑,周花生黑斑病:叶片形成黑褐色圆形病斑,周围无明显黄色晕圈;病斑背面密生黑色小点,围无明显黄色晕圈;病斑背面密生黑色小点,为病菌分生孢子座为病

56、菌分生孢子座花生褐斑病:病斑颜色较浅,有明显黄色晕花生褐斑病:病斑颜色较浅,有明显黄色晕圈;潮湿条件下两种病害在病部均产生黑色圈;潮湿条件下两种病害在病部均产生黑色霉层霉层褐斑病菌褐斑病菌 黑斑病菌黑斑病菌二、病原二、病原1.1.形态:形态:黑斑病菌分生孢子座半球形,其上丛黑斑病菌分生孢子座半球形,其上丛生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圆筒状,粗短、褐色,生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圆筒状,粗短、褐色,有有3-53-5分隔;褐斑病菌子座不明显,分生孢子鞭分隔;褐斑病菌子座不明显,分生孢子鞭状或倒棍棒状,细长,分隔多状或倒棍棒状,细长,分隔多2.2.类别:类别:黑斑病菌为球座尾孢菌黑斑病菌为球座尾孢菌(Cerc

57、ospora Cercospora personatapersonata),),褐斑病为花生尾孢菌褐斑病为花生尾孢菌 ( ( C. C. arachidicolaarachidicola) )两种病菌都有有性态,属子囊菌亚门,自然条件两种病菌都有有性态,属子囊菌亚门,自然条件下少见下少见三、侵染循环三、侵染循环两种病害类似两种病害类似1. 越冬:以分生孢子座或菌丝在病残体越冬;越冬:以分生孢子座或菌丝在病残体越冬;或病菌分生孢子黏附在种仁或种壳越冬或病菌分生孢子黏附在种仁或种壳越冬2. 传播:分生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田间可传播:分生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田间可发生多次再侵染发生多次再侵染3.

58、发病条件:主要与湿度和降雨有关发病条件:主要与湿度和降雨有关四、防治四、防治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1. 轮作:轮作:病菌寄主范围窄,轮作可获得较好效果,病菌寄主范围窄,轮作可获得较好效果,可选玉米、甘薯作为轮作物可选玉米、甘薯作为轮作物2. 减少侵染源:减少侵染源:花生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叶花生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叶等等3. 抗病品种:无高抗品种,鲁花抗病品种:无高抗品种,鲁花9、11、13等较抗等较抗4.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可取得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可取得较好效果较好效果. .保护剂:如波尔多液保护剂:如波尔多液内吸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70% 70% 甲基托布津甲基托布津10001000倍液、倍液、 70% 70%袋森锰锌袋森锰锌400-500400-500倍液、农抗倍液、农抗120120水剂水剂200200倍等,间倍等,间隔隔15-2015-20天一次,连续喷天一次,连续喷2-32-3次。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