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31639908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5.6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三章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第三章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第三章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10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第三章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与社会环境调查自然与社会环境调查 第三节第三节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大气环境现状调查 第四节第四节 水环境现状调查水环境现状调查 第五节第五节 声环境现状调查声环境现状调查 第一节 概述 一一、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 二二、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三三、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 一、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一、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 1 1、根据建设项目污染源根据建设项目污染源、影响因素及所在地区影响因素及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的环境特点,结合各单

2、项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结合各单项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确定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范围确定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范围,并筛选出应调并筛选出应调查的有关参数查的有关参数。( (包括因素包括因素、项目及重点因子项目及重点因子) ) 一、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一、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 2 2、环境现状调查时环境现状调查时,首先应搜集现有的资料首先应搜集现有的资料,当这些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当这些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再进行现场调查和再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测试。( (收集现有资料应注意其有效性收集现有资料应注意其有效性) )。 一、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一、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 3 3、环境现状调查中环境现状调查

3、中,对环境中与评价项目有密对环境中与评价项目有密切关系的部分切关系的部分( (如大气如大气、地面水地面水、地下水等地下水等) )应全应全面面、详细的调查详细的调查,对这些部分的环境质量现状对这些部分的环境质量现状应应有定量的数据并做出分析或评价有定量的数据并做出分析或评价;对一般自然环;对一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调查境与社会环境的调查,应根据评价地区的实际情应根据评价地区的实际情况况,适当增删适当增删。 二、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二、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查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查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大气环境现状调查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环境

4、噪声现状调查 三、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三、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 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即:收集资料法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现场调查法和和遥感方法遥感方法。 1、收集资料法:收集资料法:应用范围广应用范围广、收效大收效大,比较节省人力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物力和时间。环境现状调查时环境现状调查时,应首先通过此方法获得现应首先通过此方法获得现有的各种有关资料有的各种有关资料,但此方法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但此方法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而且而且往往不全面往往不全面,不能完全符合要求不能完全符合要求,需要其它方法补充需要其它方法补充。 三、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三、环境现状

5、调查的方法 2、现场调查法:现场调查法:可以针对使用者的需要可以针对使用者的需要,直接获得第直接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一手的数据和资料,以弥补收集资料法的不足以弥补收集资料法的不足。 这种方法工作量大这种方法工作量大,需占用较多的人力需占用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物力和时间间,有时还可能受季节有时还可能受季节、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 三、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三、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 3、遥感的方法:遥感的方法:可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区域的环境特点可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区域的环境特点,可以弄清人类无法到达地区的地表环境情况可以弄清人类无法到达地区的地表环境情况,如一些大如一些大面积的森林面积的森

6、林、草原草原、荒漠荒漠、海洋等海洋等。 此方法不十分准确此方法不十分准确,不宜用于微观环境状况的调查不宜用于微观环境状况的调查,一般只用于辅助性调查一般只用于辅助性调查。在环境现状调查中在环境现状调查中,使用此使用此方法时方法时,绝大多数情况不使用直接飞行拍摄的办法绝大多数情况不使用直接飞行拍摄的办法,只只判读和分析已有的航空或卫星相片判读和分析已有的航空或卫星相片。 遥感的特点遥感的特点 宏观性宏观性、综合性综合性 覆盖范围大覆盖范围大、信息丰富信息丰富。 一景一景TM影像为影像为185185 平方公里;影像包含各种地平方公里;影像包含各种地表景观信息表景观信息,有可见的有可见的,也也有潜在

7、的有潜在的。 信息量大信息量大,具有手段多具有手段多,技技术先进的特点术先进的特点 获取信息快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更新周期短,具有动态监测的特点具有动态监测的特点。 第二节 概述 一一、自然环境调查自然环境调查 二二、社会环境调查社会环境调查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建设项目所处的经建设项目所处的经、纬度纬度,行政区位置和交通行政区位置和交通位置位置,要说明项目所在地与主要城市要说明项目所在地与主要城市、车站车站、码头码头、港口港口、机场等的距离和交通条件机场等的距离和交通条件,并附地理位置图并附地理位置图。 地质状况地质状况: :根据现有资料根据现有资料,选择下述部分或全部内容选择下述部分或

8、全部内容,概概要说明当地的地质状况要说明当地的地质状况,即:当地地层概况即:当地地层概况,地壳构造的地壳构造的基本形式基本形式(岩层岩层、断层及断裂等断层及断裂等)以及与其相应的地貌表以及与其相应的地貌表现现,物理与化学风化情况物理与化学风化情况,当地已探明或已开采的矿产资当地已探明或已开采的矿产资源情况源情况。 一、自然环境一、自然环境 若建设项目规模较小且与地质条件无关时若建设项目规模较小且与地质条件无关时,地质现状地质现状可不叙述可不叙述。 评价矿山以及其它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的评价矿山以及其它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时环境影响时,对与建设项目有直接关系的地质构造对

9、与建设项目有直接关系的地质构造,如断如断层层、断裂断裂、坍塌坍塌、地面沉陷等地面沉陷等,要进行较为详细的叙述要进行较为详细的叙述,一些特别有危害的地质现象一些特别有危害的地质现象,如地震如地震,也应加以说明也应加以说明,必必要时要时,应附图辅助说明应附图辅助说明,若没有现成的地质资料若没有现成的地质资料,应做一应做一定的现场调查定的现场调查。 一、自然环境一、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一般情况一般情况,只需根据现有资料只需根据现有资料,简要说明下述简要说明下述部分或全部内容:建设项目部分或全部内容:建设项目所在地区海拔高度所在地区海拔高度,地形特征地形特征(即高低起伏状况即高低起伏状况)

10、,周围的地貌类型周围的地貌类型(山地山地、平原平原、沟沟谷谷、丘陵丘陵、海岸等海岸等)以及岩溶地貌以及岩溶地貌、冰川地貌冰川地貌、风成地貌风成地貌等地貌等地貌的情况的情况。崩塌崩塌、滑坡滑坡、泥石流泥石流、冻土等有危害的地冻土等有危害的地貌现象貌现象,若不直接或间接危胁到建设项目时若不直接或间接危胁到建设项目时,可概要说明可概要说明其发展情况其发展情况。 一、自然环境一、自然环境 一、自然环境一、自然环境 若无可查资料,需做一些简单的现场调查。若无可查资料,需做一些简单的现场调查。 当地形地貌与建设项目密切相关时,除应比较详细地当地形地貌与建设项目密切相关时,除应比较详细地叙述上述全部或部分内

11、容外,还应附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叙述上述全部或部分内容外,还应附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地形图,特别应详细说明可能直接对建设项目有危害或将地形图,特别应详细说明可能直接对建设项目有危害或将被项目建设诱发的地貌现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必要时还被项目建设诱发的地貌现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必要时还应进行一定的现场调查。应进行一定的现场调查。 一、自然环境一、自然环境 气候与气象气候与气象: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年平均年平均风速和主导风向风速和主导风向,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和最热月最冷月和最热月),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相

12、对湿度,平均降水量平均降水量、降降水天数水天数,降水量极值降水量极值,日照日照,主要的天气特征主要的天气特征(如梅雨如梅雨、寒潮寒潮、雹和台雹和台、飓风飓风)等等。如需进行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如需进行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影响评价,除应详细叙述上面全部或部分内容外除应详细叙述上面全部或部分内容外,还应根还应根据评价需要据评价需要, ,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区的大气边界层和大气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区的大气边界层和大气湍流等污染气象特征进行调查与必要的实际观测湍流等污染气象特征进行调查与必要的实际观测。 一、自然环境一、自然环境 地面水环境地面水环境: :应根据现有资料慨要说明地面水状况应根据现有资料

13、慨要说明地面水状况,如地如地面水资源的分布及利用情况面水资源的分布及利用情况,地面水各部分地面水各部分(河河,湖湖库库 )之间及其与海湾之间及其与海湾、地下水的联系地下水的联系,地面水的水文特征及地面水的水文特征及水质现状水质现状,以及地面水的污染来源等以及地面水的污染来源等。 一、自然环境一、自然环境 如果建设项目建在海边又无需进行海湾的单项影响如果建设项目建在海边又无需进行海湾的单项影响评价时评价时,应根据现有资料选择性叙述部分或全部内容慨应根据现有资料选择性叙述部分或全部内容慨要说明海湾环境状况要说明海湾环境状况,即:海洋资源及利用情况即:海洋资源及利用情况,海湾海湾的地理概况的地理概况

14、,海湾与当地地面水及地下水之间的联系海湾与当地地面水及地下水之间的联系,海湾的水文特征及水质现状海湾的水文特征及水质现状,污染来源等污染来源等。 如需进行建设项目的地面水(包括海湾)环境影响评价,如需进行建设项目的地面水(包括海湾)环境影响评价,除应详细叙述上面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外,还应增加水文、除应详细叙述上面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外,还应增加水文、水质及水利用状况调查。水质及水利用状况调查。 一、自然环境一、自然环境 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只需根据现有资料只需根据现有资料,全部或部分地简述下全部或部分地简述下列内容:地下水的开采利用情况列内容:地下水的开采利用情况,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埋深,地下水与

15、地下水与地面的联系以及水质状况与污染来源地面的联系以及水质状况与污染来源。 若需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若需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除要比较详细地叙述除要比较详细地叙述上述内容外上述内容外,还应根据需要还应根据需要,选择以下内容进一步调查:选择以下内容进一步调查:水质的物理水质的物理、化学特性化学特性,污染源情况污染源情况,水的储量与运动状水的储量与运动状态态,水质的演变与趋势水质的演变与趋势,水源地及其保护区的划分水源地及其保护区的划分,水文水文地质方面的蓄水层特性地质方面的蓄水层特性,承压水状况等承压水状况等。当资料不全时当资料不全时,应进行现场采样分析应进行现场采样分析。 一、自然环境一、

16、自然环境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应收集评价区内及其界外区各例行大气环境应收集评价区内及其界外区各例行大气环境检测点的近三年检测资料检测点的近三年检测资料,说明建设项目周围地区大气环说明建设项目周围地区大气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境中的主要污染物、污染源及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等污染源及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等。 土壤与水土流失:土壤与水土流失:根据现有资料简述建设项目周围地区根据现有资料简述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的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成土母质成土母质,土壤层厚度土壤层厚度、肥力肥力与使用情况与使用情况,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质量现状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质量现状,水土流水土流失现状及原因等失现状

17、及原因等。 一、自然环境一、自然环境 生态调查:生态调查:根据现有资料简述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主要植根据现有资料简述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主要植被情况如类型被情况如类型、主要组成主要组成、覆盖度覆盖度、生长情况等生长情况等,有无国有无国家重点保护的或稀有的家重点保护的或稀有的、特有的特有的、受威胁的或作为资源的受威胁的或作为资源的野生动植物野生动植物,当地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及现状等当地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及现状等。 声环境:声环境:现有噪声源种类现有噪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现有噪现有噪声敏感目标声敏感目标、噪声功能区划分情况噪声功能区划分情况,各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各声环境功能区

18、的环境噪声现状境噪声现状、超标情况超标情况、边界噪声超标以及受噪声影响的边界噪声超标以及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人口分布。 二、社会环境二、社会环境 社会经济:社会经济:包括人口包括人口、经济经济、工业与能源工业与能源、农业与土地利农业与土地利用用、交通运输等交通运输等。 人文遗迹人文遗迹、自然遗迹与景观:自然遗迹与景观:根据现有资料概要说明建设根据现有资料概要说明建设项目周围有无重要遗迹及珍贵景观项目周围有无重要遗迹及珍贵景观,与建设项目的相对位与建设项目的相对位置和距离等置和距离等 人群健康状况:人群健康状况:根据环境红现有污染物及建设项目将排放根据环境红现有污染物及建设项目将排放的污染物的特

19、性的污染物的特性,进行人群健康调查进行人群健康调查。 其他:其他:根据当地环境情况及建设项目特点根据当地环境情况及建设项目特点,调查放射性调查放射性、光与电磁辐射光与电磁辐射、振动振动、地面下沉等地面下沉等。 第三节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 一一、大气污染源调查大气污染源调查 二二、污染气象调查污染气象调查 三三、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一、大气污染源调查一、大气污染源调查 1 1、大气污染源的分类大气污染源的分类 按污染源的几何形状分为:按污染源的几何形状分为:点源点源、面源面源、线源线源、体源体源; ; 按排放污染物的时间分为:按排放污染物的时间分为:连续源连续源、瞬时源瞬时源

20、、间歇源间歇源; ; 按污染源的几何高度分为:按污染源的几何高度分为:高架源高架源、低架源低架源、地面源地面源 按污染物排放方式分为:按污染物排放方式分为:有组织排放源有组织排放源、无组织排放源无组织排放源 不通过排气筒或通过不通过排气筒或通过15m高度以下排气筒的排高度以下排气筒的排放放,均属无组织排放均属无组织排放 2.污染因子筛选污染因子筛选 在在污染源调查中污染源调查中, ,应根据评价项目的特点和当地大气环应根据评价项目的特点和当地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对污染因子境质量状况对污染因子( (即待即待评价大气污染评价大气污染物物) )进行进行筛选筛选。 首先应选择该项目等标排放量首先应选择该项目

21、等标排放量Pi较大较大的污染物为主要污染的污染物为主要污染因子;因子; 其次其次,应选择项目特征污染物;应选择项目特征污染物; 同时同时,还应考虑在评价区内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还应考虑在评价区内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 2 2. .污染因子筛选污染因子筛选 污染源污染源调查中的污染因子数一般不宜多于调查中的污染因子数一般不宜多于5个个。但钢但钢铁铁、化工企业可适当增加化工企业可适当增加。监测因子的选择应与污染源调监测因子的选择应与污染源调查中的污染因子相同查中的污染因子相同。实际工作中一般先进行环境影响因实际工作中一般先进行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素识别,然后再进行污染因子筛选然后再进行污染因子筛选

22、。 Pi的定义为:的定义为: 式中:式中:Pi-等标排放量等标排放量,m3/h; Qi-单位时间排放量单位时间排放量,t/h; Coi-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mg/m3。 Coi:一般选用:一般选用GB-3095中的各污染物中的各污染物1h平均取平均取值时间的二级标准浓度限值值时间的二级标准浓度限值。 9010iiicQP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3 3. .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 现场实测法现场实测法 排气筒排放排气筒排放 对于排气筒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于排气筒排放的大气污染物, 如如SO2,NOx或颗或颗粒物等粒物等,可根据实测的

23、废气流量和污染物浓度可根据实测的废气流量和污染物浓度, 按下式进按下式进行计算:行计算:Qi(kg/h)= QNCi10-6 QN废气体积废气体积(标准状态标准状态)流量流量,m3/h;(常用常用引风机风量引风机风量) Ci 废气中污染物废气中污染物i的实测浓度的实测浓度,mg/m3。 物料衡算法物料衡算法 无法实测无法实测 既适用于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总物料衡算既适用于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总物料衡算,也适用于生也适用于生产过程中任何工艺过程某一步或某一生产设备的局部衡算产过程中任何工艺过程某一步或某一生产设备的局部衡算;同时通过物料衡算;同时通过物料衡算,也可以明确气相也可以明确气相、液相液相、固相

24、的污固相的污染物种类和数量染物种类和数量。其计算通式如下:其计算通式如下: g g投入投入=g=g产品产品+流失流失 式中:式中:g g投入投入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 ; gg产品产品产出产品总量产出产品总量; ; 流失流失物料流失总量物料流失总量 经验估算法经验估算法经验公式和排污系数经验公式和排污系数 对于某些特征污染物排放量对于某些特征污染物排放量(例如燃煤排放的例如燃煤排放的SO2),可依据一些经验公式或单位产品的排污系数来计算可依据一些经验公式或单位产品的排污系数来计算。 煤中煤中SO2和烟尘的排放量估算:和烟尘的排放量估算: QSO2=G20.8S(1-s)(经验公

25、式经验公式) Q烟尘烟尘=GA A(1- ) 式中式中,G:用煤量:用煤量,mg/s ;S:燃煤硫分:燃煤硫分,% ; A:燃煤灰分:燃煤灰分,% ; A:飞灰占灰分的比例:飞灰占灰分的比例(与燃烧方式有关与燃烧方式有关),% s:脱硫效率:脱硫效率,% ; :除尘效率:除尘效率,%; 排污系数:生产排污系数:生产1吨水泥排放废气:吨水泥排放废气: 5000-6000标立标立方米;粉尘:方米;粉尘: 50-110千克千克 。 例题:例题:某工厂建一台某工厂建一台10t/h蒸发量的燃煤蒸汽锅炉蒸发量的燃煤蒸汽锅炉,最大耗煤量最大耗煤量1600kg/h,引风机风量为引风机风量为15000m3/h,

26、全年用煤量全年用煤量4000t煤的含硫量煤的含硫量1.2%,排入气相排入气相80%,SO2的排放标准的排放标准1200mg/m3,请计算达标排放的脱硫请计算达标排放的脱硫效率并提出效率并提出SO2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解:解:SO2最大排放量最大排放量(kg/h): 1600kg280%1.2% = 30.72kg/h SO2排放浓度:排放浓度:30.72kg/h106/15000 = 2048mg/m3 脱硫效率应大于脱硫效率应大于(2048-1200)/2048100% = 41.4% 总量控制建议指标:总量控制建议指标: 4000吨吨280%1.2 (1-41.4%) =

27、44.9 45吨吨 4 4. .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 大气污染源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大气污染源调查的主要内容是确定污染源的位置确定污染源的位置、排放强度排放强度和和排放方式排放方式。具体调查内容如下:具体调查内容如下: 一级评价项目一级评价项目进行以下各方面的调查:进行以下各方面的调查: a. 按生产工艺流程或按分厂按生产工艺流程或按分厂、车间分别绘制污染流车间分别绘制污染流程图;程图; b. 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4 4. .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 c

28、. 对于改扩建项目的排放量对于改扩建项目的排放量:现有工程排放量:现有工程排放量、新新扩建工程排放量扩建工程排放量,以及预计现有工程改造后污染物削减量以及预计现有工程改造后污染物削减量,并按上述三个量计算最终排放量并按上述三个量计算最终排放量。 d. 除正常生产的排放量以外除正常生产的排放量以外,对于毒性较大的物质对于毒性较大的物质还应估计非正常排放量还应估计非正常排放量。如点火开炉如点火开炉、设备检修设备检修、原料毒原料毒性较大成份含量的波动性较大成份含量的波动、净化措施达不到应有效率的设备净化措施达不到应有效率的设备及管理事故等及管理事故等。 4 4. .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大气污染源调查内

29、容 e. 按点源和面源进行统计按点源和面源进行统计。面源包括无组织排放源面源包括无组织排放源和数量多和数量多、源强源高都不大的点源源强源高都不大的点源。可根据污染源源强可根据污染源源强和源高的具体分布状况确定点源的最低源高和源强和源高的具体分布状况确定点源的最低源高和源强,厂厂区内某些属于线源性质的排放源可并入附近的面源区内某些属于线源性质的排放源可并入附近的面源,按按面源进行统计面源进行统计。 4.4.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 f. 点源统计内容点源统计内容 - 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相对评价范围内定义的坐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相对评价范围内定义的坐标)和海拔高度以及位置图;标)和海

30、拔高度以及位置图; - 排气筒几何高度及出口内径(排气筒几何高度及出口内径(m);); - 排气筒出口烟气温度(排气筒出口烟气温度(K);); - 烟气出口流速(烟气出口流速(m/s);); - 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t/a;t/h或或kg/h);); - 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量(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量(kg/h);); - 排放工况,如连续排放或间断排放,间断排放应注排放工况,如连续排放或间断排放,间断排放应注明具体排放时间、时数和可能出现的频率;明具体排放时间、时数和可能出现的频率; 4.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 g.面源统计内容面源统计内容

31、将评价区在选定的坐标系内网格化将评价区在选定的坐标系内网格化。以评价区的左下以评价区的左下角为原点角为原点,分别以东分别以东(E)和北和北(N)为正为正X和正和正Y轴轴。网格单元网格单元,一般可取一般可取11 km,评价区较小时评价区较小时,可取可取500500 m,建设项目面积小于网格单元时取其为网格单建设项目面积小于网格单元时取其为网格单元面积元面积。 4.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 g.面源统计内容面源统计内容 面源统计参数包括:面源统计参数包括: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t/(h km2); -面源排放高度面源排放高度(m)和网格的平均海拔高度;如果网和网格的平均海

32、拔高度;如果网格内排放高度不等时格内排放高度不等时,可按排放量加权平均取平均排放高可按排放量加权平均取平均排放高度;度; -面源分类面源分类,如果源分布较密且排放量较大如果源分布较密且排放量较大,当其高度当其高度差较大时差较大时,可酌情按不同平均高度将面源分为可酌情按不同平均高度将面源分为2-3类类。 4.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 h. 对于颗粒物污染源对于颗粒物污染源,还应调查其颗粒物的密度还应调查其颗粒物的密度及粒径及粒径。 i. 原料原料、固体废弃物等堆放场所产生的扬尘可按固体废弃物等堆放场所产生的扬尘可按面源处理面源处理。应通过试验或类比调查应通过试验或类比调查,确定其起动

33、风速确定其起动风速和扬尘量和扬尘量。 4.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 二级评价项目:二级评价项目:污染源调查内容可参照一级评价污染源调查内容可参照一级评价项目进行项目进行,但可适当从简;但可适当从简; 三级评价项目: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污染源基本调查内容中可只调查污染源基本调查内容中的的C、E、F、G、H等条内容等条内容。 二、污染气象调查二、污染气象调查 1.常规气象资料调查内容常规气象资料调查内容 地面气象资料地面气象资料 (1 1)年年、季季(期期)地面温度地面温度、露点温度及降雨量;露点温度及降雨量; (2 2)年季年季(期期)风玫瑰图;风玫瑰图; (3 3)月平均风速随月

34、份变化月平均风速随月份变化(曲线图曲线图); (4 4)季季(期期)小时平均风速日变化小时平均风速日变化(曲线图曲线图); (5 5)年年、季季(期期)各风向各风向,各风速段各风速段,各级大气稳定度的联合出现频各级大气稳定度的联合出现频率及年率及年、季季(期期)的各级大气稳定度的出现频率;的各级大气稳定度的出现频率; 一级评价项目包括上述五项一级评价项目包括上述五项,二二、三级项目至少包括三级项目至少包括(2)和和(5)。 1.常规气象资料调查内容常规气象资料调查内容 高空气象资料高空气象资料 主要包括距地面主要包括距地面1500米高度以下各层的风向米高度以下各层的风向、风速风速、气温等气温等

35、 (1)规定时间的风向规定时间的风向、风速随高度的变化;风速随高度的变化; (2)年年、季季(期期)的规定时间的逆温层的规定时间的逆温层(包括从地面算起第一层和其包括从地面算起第一层和其它各层逆温它各层逆温)及其也现频率及其也现频率,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 (3)规定时间各级稳定度的混合层高度;规定时间各级稳定度的混合层高度; (4)日混合层最大高度及对应的大气稳定度日混合层最大高度及对应的大气稳定度。 主要针对一主要针对一、二级评价项目二级评价项目,三级评价项目如无必要可三级评价项目如无必要可不做本项工作不做本项工作。 2.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气象台站现有常规气建设项目所在地

36、附近气象台站现有常规气象资料采用原则象资料采用原则 根据气象台根据气象台(站站)距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距离以及二者距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距离以及二者有地形有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等地理环境条件方面的差异确定地貌和土地利用等地理环境条件方面的差异确定该气象台该气象台(站站)的气象资料的使用价值的气象资料的使用价值。对于一对于一、二级评二级评价项目价项目,如果气象台如果气象台(站站)在评价区域内在评价区域内,且和该建设项且和该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理条件基本一致目所在地的地理条件基本一致,则其大气稳定度和可能有则其大气稳定度和可能有的探空资料可直接使用的探空资料可直接使用,其它地面气象要素可作为该点的其它地面气

37、象要素可作为该点的资料使用资料使用。 2.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气象台站现有常规气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气象台站现有常规气象资料采用原则象资料采用原则 如果气象台如果气象台(站站)不符合上述条件不符合上述条件,则应进行气象观则应进行气象观测测。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可直接使用建设项目所在地距离可直接使用建设项目所在地距离最近的气象台最近的气象台(站站)的资料的资料。对于不能直接使用的气象台对于不能直接使用的气象台(站站)资料资料,必须在与现场观测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后方可必须在与现场观测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后方可考虑其使用价值考虑其使用价值。 2.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气象台站现有常规建设项目所在地附

38、近气象台站现有常规气象资料采用原则气象资料采用原则 若气象台与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气象站距离远若气象台与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气象站距离远,地形差地形差异明显异明显,则气象站资料必须与现场观测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则气象站资料必须与现场观测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后方可考虑使用后方可考虑使用。 一级评价:相关系数一级评价:相关系数r不小于不小于0.45;二级评价;二级评价: 相关相关系数系数r不小于不小于0.35; 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气象台气象调查时期的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气象台气象调查时期的要求: 一级评价项目一级评价项目,至少获取最近三年的气象资料至少获取最近三年的气象资料,二二、三三级项目级项目,至少获取最

39、近一年的气象资料至少获取最近一年的气象资料。 3.气象资料气象资料调查调查 常用常用的扩散模式中所需要的气象参数主要的扩散模式中所需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有:风速风速、风向风向、环境温度环境温度、稳定度稳定度、扩散参扩散参数数、混合层高度混合层高度等等。(环境质量评价中详细叙述环境质量评价中详细叙述) (1 1)风场)风场 包括风速和风向等参数包括风速和风向等参数,风速有数值和静风风速有数值和静风(C)两种表示方法两种表示方法。 风向:风向:风的来向风的来向,通常用通常用16个风向来表示个风向来表示。 风频:风频:风向占总观测统计次数的百分比风向占总观测统计次数的百分比。 风速统计量:风速统计量

40、:包括多年气象资料统计数据和风廓线包括多年气象资料统计数据和风廓线图图。 主导风向:主导风向:风频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风频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 风玫瑰:风玫瑰:在极坐标中按在极坐标中按16个风向表示风频个风向表示风频。 风向风向 风风玫玫瑰瑰图图 风速统计量:包括多年气象资料统计数据和风廓线图风速统计量:包括多年气象资料统计数据和风廓线图(风速风速随高度变化图随高度变化图)。 (2 2)大气稳定度大气稳定度 大气稳定度是指整层空气的稳定程度大气稳定度是指整层空气的稳定程度,是大气对在其是大气对在其中作垂直运动的气团是加速中作垂直运动的气团是加速、遏制还是不影响其运动的一遏制还是不影响其运动的一种热

41、力学性质种热力学性质。 当气层受到扰动当气层受到扰动,若原先是不稳定气层若原先是不稳定气层,则扰动则扰动、对对流和湍流容易发展;若原来是稳定气层流和湍流容易发展;若原来是稳定气层,则扰动则扰动、对流和对流和湍流受到抑制;若原先是中性气层湍流受到抑制;若原先是中性气层,则由外界扰动所产生则由外界扰动所产生的空气微团运动的空气微团运动,既不受到抑制又不能等到充分发展既不受到抑制又不能等到充分发展。因因此大气不稳定此大气不稳定,湍流和对流充分发展湍流和对流充分发展,扩散稀释能力强扩散稀释能力强。 (2 2)大气稳定度大气稳定度 大气稳定度是指整层空气的稳定程度大气稳定度是指整层空气的稳定程度,是大气

42、对在其是大气对在其中作垂直运动的气团是加速中作垂直运动的气团是加速、遏制还是不影响其运动的一遏制还是不影响其运动的一种热力学性质种热力学性质。 当气层受到扰动当气层受到扰动,若原先是不稳定气层若原先是不稳定气层,则扰动则扰动、对对流和湍流容易发展;若原来是稳定气层流和湍流容易发展;若原来是稳定气层,则扰动则扰动、对流和对流和湍流受到抑制;若原先是中性气层湍流受到抑制;若原先是中性气层,则由外界扰动所产生则由外界扰动所产生的空气微团运动的空气微团运动,既不受到抑制又不能等到充分发展既不受到抑制又不能等到充分发展。因因此大气不稳定此大气不稳定,湍流和对流充分发展湍流和对流充分发展,扩散稀释能力强扩

43、散稀释能力强。 (3)联合频率联合频率 联合频率是指由风向联合频率是指由风向、风速风速、大气稳定度构成的组大气稳定度构成的组合频率合频率。通常风向取通常风向取17个方位个方位(包括静风包括静风),稳定度分稳定度分为为6类类(A强不稳定强不稳定、B不稳定不稳定、C弱不稳定弱不稳定、D中性中性、E较稳定较稳定、F稳定稳定),风速分为风速分为5档档,即即7m/s。 (4)温度温度 温廓线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关系温廓线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关系 逆温是指气温随高度增加的现象逆温是指气温随高度增加的现象。研究逆温应研究强度研究逆温应研究强度(每升高每升高100m气温的增加气温的增加)、逆温的底逆温的底、顶高度顶高

44、度、层厚度层厚度、频率和生消规律频率和生消规律、逆温的逆温的种类等种类等。 (5)扩散参数)扩散参数 有风时有风时, ,采样时间采样时间0.5h0.5h时,大气湍流扩散参数时,大气湍流扩散参数yy、zz确确定如下:定如下: 11、22- -横向和铅直扩散参数回归指数;横向和铅直扩散参数回归指数; 11、22- -横向和铅直扩散参数回归系数;横向和铅直扩散参数回归系数; x x- -距排气筒下风向水平距离,距排气筒下风向水平距离,m m。 (1)平原地区农村及城市远郊区扩散参数的选取方法:平原地区农村及城市远郊区扩散参数的选取方法: 对对A、B、C级稳定度:直接利用公式进行计算级稳定度:直接利用

45、公式进行计算,对于对于D、E、F级稳定度则需向不稳定方向提半级后计算级稳定度则需向不稳定方向提半级后计算,采样采样时间时间30min; (2)工业区或城区中的点源工业区或城区中的点源、丘陵山区的农村或城市:丘陵山区的农村或城市: A、B级不提级级不提级,C、D、E、F级向不稳定方向提一级级向不稳定方向提一级,然后计算;然后计算; 不同地区扩散参数的选取方法不同地区扩散参数的选取方法 (7)扩散参数)扩散参数 采样时间大于采样时间大于0.5h时,铅直方向扩散参数时,铅直方向扩散参数z 不变,横不变,横向扩散参数向扩散参数 y用下式确定:用下式确定: q-时间稀释指数时间稀释指数 第四节 地面水环

46、境现状调查 一、调查范围和时间的确定一、调查范围和时间的确定 二、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二、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 三、现有污染源调查三、现有污染源调查 四、水质调查四、水质调查 五、水质取样断面及取样点的布设原则与方法五、水质取样断面及取样点的布设原则与方法 1、建设项目、建设项目水环境调查范围的水环境调查范围的确定,需确定,需遵循以下遵循以下原则原则: (1)包括包括建设项目对周围地面水环境影响较显著的区建设项目对周围地面水环境影响较显著的区域;域; (2)按照按照将来污染物排放进入周围水体后可能达标范将来污染物排放进入周围水体后可能达标范围围、水量水量、受纳水域特点受纳水域特点、污水排放量大小及

47、评价等级污水排放量大小及评价等级的高低来决定的高低来决定; 一、调查范围和时间的确定一、调查范围和时间的确定 1、建设项目、建设项目水环境调查范围的水环境调查范围的确定,需确定,需遵循以下原则遵循以下原则: (3)根据根据污水量和河流规模确定河流下游调查河段长污水量和河流规模确定河流下游调查河段长度度。 (4)敏感敏感点点 (5)湖泊湖泊、水库以及海湾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水库以及海湾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需考需考虑污水排放量的大小来确定调查半径或调查虑污水排放量的大小来确定调查半径或调查面积面积。 一、调查范围和时间的确定一、调查范围和时间的确定 不同污水排放量时河流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参考表不同污水

48、排放量时河流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参考表 大河 中河 小河 50000 1530 2040 3050 5000020000 1020 1530 2540 2000010000 510 1020 1530 100005000 25 510 1025 5000 3 50000 47 2580 5000020000 2.54 1025 2000010000 1.52.5 3.510 100005000 11.5 23.5 5000 1 2 水域水域 一级一级 二级二级 三级三级 河流河流 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 时间不够:平水期和枯水期时间不够:平水期和枯水期 许可:丰水期、枯水期和

49、平水期许可:丰水期、枯水期和平水期 一般:枯水期和平水期一般:枯水期和平水期 时间不够:枯水期时间不够:枯水期 枯水期枯水期 河口河口 丰水期丰水期、平水期平水期、枯水期枯水期 时间不够:平水期和枯水期时间不够:平水期和枯水期 一般:枯水期和平水期一般:枯水期和平水期 时间不够:枯水期时间不够:枯水期 枯水期枯水期 湖泊湖泊 水库水库 丰水期丰水期、平水期平水期、枯水期枯水期 时间不够:平水期和枯水期时间不够:平水期和枯水期 一般:枯水期和平水期一般:枯水期和平水期 时间不够:枯水期时间不够:枯水期 枯水期枯水期 海湾海湾 大潮期和小潮期大潮期和小潮期 大潮期和小潮期大潮期和小潮期 大潮期和小

50、潮期大潮期和小潮期 2、调查时间、调查时间 1 1、原则原则 (1)尽量向有关的水文测量和水质监测等部门尽量向有关的水文测量和水质监测等部门收集现有收集现有资料资料。 (2)一般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在一般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在枯水期枯水期进行进行。 二、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二、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 2 2、内容、内容 (1) 河流:河流:水期划分、弯曲情况、横断面、坡度、水位水期划分、弯曲情况、横断面、坡度、水位、水深、河宽、流量、流速及其分布、水温、糙率及泥沙、水深、河宽、流量、流速及其分布、水温、糙率及泥沙含量等,有无分流漫滩、浅滩、沙洲、断流、结冰、封冻含量等,有无分流漫滩、浅滩、沙洲、断流、结

51、冰、封冻、解冻等现象。、解冻等现象。 (2)感潮河口:)感潮河口:除与河流相同的内容外,还有:感潮河除与河流相同的内容外,还有:感潮河段的范围、各潮期水位、水深、流向、流速及其分布、横段的范围、各潮期水位、水深、流向、流速及其分布、横断面、水面坡度以及潮间隙、潮差和历时等。断面、水面坡度以及潮间隙、潮差和历时等。 二、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二、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 2 2、内容、内容 (3)湖泊、水库:)湖泊、水库:面积和形状,水期划分,流入、流面积和形状,水期划分,流入、流出的水量,停留时间,水量的调度和贮量,水深,水出的水量,停留时间,水量的调度和贮量,水深,水温分层情况及水流状况等。温分层情况

52、及水流状况等。 (4)海湾:)海湾:海岸形状、海底地形、潮位及水深变化、海岸形状、海底地形、潮位及水深变化、潮流状况,流入河水流量、盐度和温度造成的分层情潮流状况,流入河水流量、盐度和温度造成的分层情况,水温、波浪的情况以及内海水与外海水的交换周况,水温、波浪的情况以及内海水与外海水的交换周期等。期等。 二、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二、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 水污染源水污染源按进入环境的方式分为:点源、面源按进入环境的方式分为:点源、面源 点源调查点源调查以搜集现有资料为主,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补以搜集现有资料为主,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补充现场调查和现场充现场调查和现场测试,调查测试,调查内容:内容: (1

53、)点源的排放特点)点源的排放特点(排放形式,分散还是集中排放(排放形式,分散还是集中排放;排放口的平面位置及排放方向;排入口在断面上的位;排放口的平面位置及排放方向;排入口在断面上的位置);置); (2)排放数据)排放数据(调查主要水质参数现有的排放量、排(调查主要水质参数现有的排放量、排放速度、排放浓度及变化情况等方面的放速度、排放浓度及变化情况等方面的数据);数据); 三、不同类型污染源的调查方法三、不同类型污染源的调查方法 水污染源水污染源按进入环境的方式分为:点源、面源按进入环境的方式分为:点源、面源 点源调查点源调查以搜集现有资料为主,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补以搜集现有资料为主,只有在十

54、分必要时才补充现场调查和现场充现场调查和现场测试,调查测试,调查内容:内容: (3)用排水状况)用排水状况(主要调查取水量、用水量、循环水(主要调查取水量、用水量、循环水量、排水总量等。);量、排水总量等。); (4)废水、污水处理状况)废水、污水处理状况(主要调查各排污单位废污(主要调查各排污单位废污水的处理设备、处理效率、处理水量及事故状况等)。水的处理设备、处理效率、处理水量及事故状况等)。 三、现有污染源的调查方法三、现有污染源的调查方法 非点源调查非点源调查基本上采用搜集资料的方法,一般不进行基本上采用搜集资料的方法,一般不进行实测。工业类非点源实测。工业类非点源污染源,调查污染源,

55、调查内容内容: (1)概况)概况(原料、燃料、废弃物的堆放位置、堆放面(原料、燃料、废弃物的堆放位置、堆放面积、堆放形式、堆放点的地面铺装及其保洁程度、堆放积、堆放形式、堆放点的地面铺装及其保洁程度、堆放物的遮盖物的遮盖方式)方式); (2)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与处理情况)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与处理情况。 三、现有污染源的调查方法三、现有污染源的调查方法 四、水质调查时水质参数的选择原则四、水质调查时水质参数的选择原则 调查原则:调查原则:应应尽量利用现有数据资料尽量利用现有数据资料,资料不足时应实测,资料不足时应实测 需要调查的水质参数有两类:需要调查的水质参数有两类: 常规水质参数常规水质参数

56、pH、DO、高锰酸盐指数、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TN或氨氮、酚、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或氨氮、酚、氰化物、砷、汞、铬(六价)、TP及水温及水温为基础,适当增减。为基础,适当增减。 特殊水质参数特殊水质参数根据建设项目特点、水域类别、评价等级根据建设项目特点、水域类别、评价等级以及建设项目所属行业的以及建设项目所属行业的特殊水质参数表特殊水质参数表进行选择,具体情进行选择,具体情况可以适当删减。况可以适当删减。 四、水质调查时水质参数的选择原则四、水质调查时水质参数的选择原则 其他方面的参数其他方面的参数被调查水域的环境质量要求较高被调查水域的环境质量要求较高(如自如自然保护区饮

57、用水源地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珍贵水生生物保护区珍贵水生生物保护区、经济鱼类养殖经济鱼类养殖区等区等),应考虑调查应考虑调查水生生物和底质水生生物和底质。其调查项目可根据具其调查项目可根据具体要求从下列项目中选择部分内容加以确定体要求从下列项目中选择部分内容加以确定。 水生生物:水生生物:主要调查浮游动植物主要调查浮游动植物、藻类藻类、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种类和数量,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等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等。 底质:底质:主要调查与建设项目排水水质有关的易积累污染物主要调查与建设项目排水水质有关的易积累污染物。 四、水质调查时水质参数的选择原则四、水质调查时水质参数的选择原则

58、五、各类水域布设水质监测断面、取样点原则五、各类水域布设水质监测断面、取样点原则 1、取样断面的布设原则取样断面的布设原则 1)调查范围的调查范围的两端两端布设一个布设一个取样断面取样断面 2)重点保护水域及环境敏感点附近重点保护水域及环境敏感点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 3)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如支流汇入)应布设取样断面(如支流汇入)应布设取样断面 4)水质急剧变化处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有污水排入)应布设取样断面(如有污水排入)应布设取样断面 5)重点水工构筑物附近重点水工构筑物附近(如取水口、闸坝)应布设取样断面(如取水口、闸坝)应布设取样断面 6)拟建排污口

59、上游拟建排污口上游500米米处应布设取样断面处应布设取样断面 以河流为例以河流为例 对照断面对照断面 消减断面消减断面 控制断面控制断面 水质监测断面类型 对照断面对照断面 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应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应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避开各种废水各种废水、污水流入或回流处污水流入或回流处。一个河段一般只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照断面设一个对照断面。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设设在评价区河流上游一端在评价区河流上游一端100500m处处。 水质监测断面类型 消减断面消减断面 是指

60、河流受纳废水和污水后是指河流受纳废水和污水后,经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经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使使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其其左左、中中、右三点浓度差异较小的右三点浓度差异较小的断面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浓度变化不显著的完全混合段浓度变化不显著的完全混合段。 水质监测断面类型 控制断面控制断面 为评价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其数目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其数目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断面的位置与废水排放口的距离应根据主要

61、污染物的迁断面的位置与废水排放口的距离应根据主要污染物的迁移移、转化规律转化规律,河水流量和河道水力学特征确定河水流量和河道水力学特征确定。 水质监测断面类型 对照断面布设对照断面布设 有支流时的对照断面布设有支流时的对照断面布设 2 2、取样断面上取样点的布设取样断面上取样点的布设 1)1) 取样垂线的确定取样垂线的确定 当河流断面形状为矩形或相近于矩形时:当河流断面形状为矩形或相近于矩形时: 小河小河: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 大、中河大、中河:河宽小于:河宽小于50m50m,各距,各距岸边岸边1/31/3水水面宽处,设一条取样面宽处,设一

62、条取样垂线;河宽大于垂线;河宽大于50m50m,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0.5m0.5m、并有明显、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 特大河(如长江、黄河等)特大河(如长江、黄河等):由于河流过宽,取样垂线数应适:由于河流过宽,取样垂线数应适当增加,且主流线两侧垂线数不必相等,排污口一侧可多一些。当增加,且主流线两侧垂线数不必相等,排污口一侧可多一些。 如断面形状十分不规则时:应结合主流线的位置,适当调整取样如断面形状十分不规则时:应结合主流线的位置,适当调整取样垂线的位置和数目。垂线的位置和数目。 2)垂线上取样水深的确定垂线上取样水

63、深的确定 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5m时,在时,在水面下水面下0.5m水深水深处及在处及在距河底距河底0.5m处,各取样一个;处,各取样一个; 2)垂线上取样水深的确定垂线上取样水深的确定 水深为水深为15m时,只在水面下时,只在水面下0.5m处取一个样;处取一个样; 2)垂线上取样水深的确定垂线上取样水深的确定 在水深不足在水深不足1m时,取样点距水面不应小于时,取样点距水面不应小于0.3m,距,距河底也不应小于河底也不应小于0.3m。 2)垂线上取样水深的确定垂线上取样水深的确定 对于三级评价的小河不论河水深浅,只在一条垂线对于三级评价的小河不论河水深浅,只在一条垂线上

64、一个点取一个样,一般情况下取样点应在水面下上一个点取一个样,一般情况下取样点应在水面下0.5m处,处,距河底不应小于距河底不应小于0.3m。 3 3、水样的对待水样的对待 二二、三三级评价:级评价: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的场合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的场合,每每次应将该段内各取样断面中每条垂线上的水样混合成一个次应将该段内各取样断面中每条垂线上的水样混合成一个水样水样。其他情况每个取样断面每次只取一个其他情况每个取样断面每次只取一个混合水样混合水样,即即在该断面上在该断面上,各处所取的水样混匀成一个水样各处所取的水样混匀成一个水样。 一级一级评价:评价:每个取样每个取样点水样点水样均应分析均应分

65、析,不取混合不取混合样样。 五、各类水域布设水质监测断面、取样点原则五、各类水域布设水质监测断面、取样点原则 4 4、各类水域水质调查取样的次数各类水域水质调查取样的次数 应选择流量稳定、水质变化小、连续晴天、风速不大时取样应选择流量稳定、水质变化小、连续晴天、风速不大时取样 每期调查一次,每次调查每期调查一次,每次调查3 34 4天天。 至少有一天对所有已选定的水质参数取样分析;其他天数至少有一天对所有已选定的水质参数取样分析;其他天数根据预测需要,配合水文测量对拟预测的水质参数取样。根据预测需要,配合水文测量对拟预测的水质参数取样。 在不预测水温时,只在采样时测水温;在预测水温时,要在不预

66、测水温时,只在采样时测水温;在预测水温时,要测日平均水温,一般可采用每隔测日平均水温,一般可采用每隔6 6小时测一次求平均水温。小时测一次求平均水温。 一般情况,每天每个水质参数只取一个样,在水质变化很一般情况,每天每个水质参数只取一个样,在水质变化很大时,应采用每间隔一定时间采样一次的方法。大时,应采用每间隔一定时间采样一次的方法。 第五节 声环境现状调查 一一. .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测量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测量 二二. . 环境噪声现状测量点的布置原则环境噪声现状测量点的布置原则 三三. . 环境噪声现状测量量和测量时段环境噪声现状测量量和测量时段 四四. . 典型工程环境噪声现状调查典型工程环境噪声现状调查 1 1、调查目的、调查目的 掌握评价范围内声环境质量现状;掌握评价范围内声环境质量现状; 向决策部门提供评价范围内的噪声现状向决策部门提供评价范围内的噪声现状,以及与项目建以及与项目建成后声影响的程度进行比较;成后声影响的程度进行比较; 查清噪声敏感对象、保护目标和人口分布;查清噪声敏感对象、保护目标和人口分布; 为噪声影响预测和评价提供资料。为噪声影响预测和评价提供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