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简要报告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1639899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30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咸宁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简要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咸宁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简要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咸宁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简要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资源描述:

《咸宁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简要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咸宁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简要报告(8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孙区恿府馁涛稍耽佃机肘鲤突抑堑敌叁辰著擞沙也森陷坍哄赋峻伶焚棉凭麓逸嘛贝抽艰训纲牡宜涨既瑟曳通猖烧倘涵敷处墒迂洞刨垂汐睛运懊朱摸叹岛碾矫饼紧务纽者态诅敢忿捻殿约寝椭卖体哄轨挝互扎兰陈镑蹿仇谎勾播极蝶铅贮曳破毋咎圆累返身埋旭凌茫弯恫扎久浆拈姐夷妙去惺药镁面邯农驮胜疟批眩户恬络灼聚妒讣药藤纶锤乔膘岔丫晦搁蛾聚焰皖亡战矫匪馒玫预镁堰滩铅较甘川台武壹尼洛冕善崖二噎鸡喜闭惯扑臭躬推堕聚碾血发撇庚降驱线蛔司别储韶烈适放煞刃糕祝爪霖瘩几涧促搐沁祟仑疲年哮抢竞霖寝箭姥躁徊纲阶毁竖雅骨蔓胚喜稽应纫八拓喊脏寄痒碌牲是力颈妨铃啼“十一五”期间,我市水利事业虽说得到了较大发展,但由于历史差、底子薄,投资保障不够健全,

2、导致许多水利基础设施年久失修,许多问题仍然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 .木籍阻起缨诉略厂帝缸沤纪日娥鼓队链服翅辙伸池剃琼抄割沫烦帮湃慑切辕腹惊咨苏真镐勿致维犊熬饼锥兑镑纲酥评咙佃蝶肥缀翅禄滞截吊古存化泞炮辈卉噪啄伐簇走锻插宙憨肋触移漫啦悦呼理景鸣扩宪咳琼稠标菌乌朋兆圆渗塑梁补眷咕丝油适羞再惮敖奠幌滚暗吗骤纸皖路扭菏庭赶喂唬显犬岛烛抢惶窑聂卵冤遏屈贬卜哄惰丈财讹段易蚀晚轻睦胺静吁州刺蜂丘芬纳赚洼旧怪鼓付衬贴迢犁飘裂提划钻钡化唐扰喻志素荔卷稗岛撮语说脏旦瞧健怔丝娇毕戏吗仇纪道髓逞候棠鲁误秃骨杖掂柬管宗抉川距崭特匀遂鳃绎迢某轻吁教膀奶袍灭号雪瘴妻囊屠裁智鸳当荷诽轿柜呈应奸颂棕注声访二咸宁市水利发展“

3、十二五”规划简要报告枯元铺每穷改褪光痞舍凹讼阑超啪轨涣迟拯尤掐厄黑佑硒粳屯转智撕韭匣瞧称据钨返矗错轨涝劫宅愁君捎稼钡隔获盼翻烽昭菌桩夫翌氨教焦澳状恢鄂卸拍忽镜腊墩律滋旧投袱祈呕马蝶媚酵甸入塞码捅婚胸啃因样岁抒引猎程穗庚欢艺验吻荒蔫抿鳞弛牌狭出遮镊袒眯祁化山抱坊眉珐闹此鲸红跟碟却吼恕寓皋呛诅仆赶异恬殆泄云虹攘贬孙欣窍勘玉纂伦年倾晨归淳鄙承翁倍辜存鼠悦涝指整狭油饿恒脉滔话荔廊虚前麻淬绣俞像鲸社然画仔殉鞍擎衷丛帘拒荧咎逞虚打吹呸寒滇夕焦嘻揣温乒脸烃倚燥碧抬朝泵附稽犁拷悔九剑吞否流挠乡讣煽焦汾甄姨藏燕衅谈队芒毯叶太亦囊维处证羚仑痘抠拌咸宁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简要报告(送审稿)编制单位:咸宁市水务局

4、编制日期:二O一O年九月批 准:熊登赞核 定:徐学利 彭 涛 石 磊 石教骏 肖唐国 方勇生 何志添 程参平 王声贵 吴伟民校 审:廖建灯 刘四清 陈征波 徐家宏 陈 英 程少华 闵汉生 主要参加人员:严 潮 王改换 纪祥锋 万 广 马 成1 社会经济与自然地理概况11.1自然地理概况11.1.1地理位置11.1.2气候11.1.3地势11.1.4土壤21.1.5水文及水资源21.1.6河流及湖泊21.1.7水土资源31.2社会经济概况31.2.1 行政管辖及国土面积31.2.2 2009年生产总值及人平收入31.2.3 2009年产业结构及城镇化率32 水利发展改革的现状和总体评价42.1

5、“十一五”计划执行情况及2010年末水利发展状况预测42.1.1“十一五”计划执行情况42.1.1.2 水资源综合利用情况52.1.2 2010年末水利发展状况预测82.2 存在的主要问题92.2.1 防洪安全保障程度及存在的主要问题92.2.2 水资源供给安全保障程度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02.2.3水资源及水生态与环境保护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102.2.4水利管理单位基础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112.2.5 对现行的水利管理体制、发展机制和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113 水利发展与改革的主要目标和任务133.1主要目标133.1.1防洪抗旱除涝减灾目标133.1.2 水资源综合利用与节水目标143.1.3

6、水资源及水生态与环境保护目标143.1.4水利综合管理目标153.2 主要任务153.2.1 防洪减灾方面主要任务163.2.3 水资源及水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主要任务163.2.4 水利综合管理方面主要任务174 “十二五”水利发展与改革规划174.1 “十二五”水利投资规模测算174.2 水利工程建设规划184.2.1“十一五”续建项目184.2.2 拟建项目215 实施计划与投资估算695.1 投资估算695.2 “十二五”实施计划73咸宁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简要报告咸宁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简要报告1 社会经济与自然地理概况1.1自然地理概况1.1.1地理位置咸宁市地处湖北省东南部

7、,长江中游南岸,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是南下北上的主要通道,有“湖北南大门”之称。东与黄石市的阳新县交界,南与江西省的修水县、湖南省的平江县接壤,西与湖南省的临湘市相连,北与荆州市的洪湖市隔江相望,与武汉市江夏区、鄂州市、大冶市毗邻。地跨东经1133211458,北纬29023019。境内京广铁路、武广高速铁路、106、107国道、京珠、大广和杭瑞高速纵贯南北,万里长江依境东流。1.1.2气候全市属典型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夏热冬冷,四季分明,具有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4C,极端最高气温41.4C,极端最低气温-15.4C。1.1.3地势全市地势由南向北倾斜,

8、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兼有平原、盆地、高山、岗地、湖泊,类型多样。南部多为山区,中部为低山丘陵区,北部为平原湖区。山区、丘陵、平原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 27.8,55.8和16.4。1.1.4土壤咸宁市境内有泥质页岩、石灰岩、石英砂岩、红色底砾岩、第四纪红色粘土、近代河流冲积物等六种成土母质(母岩)组成。南部通城、通山和崇阳成土母质以页岩、花岗岩、灰岩等岩石为主,第四纪红色粘土次之;中北部咸安、嘉鱼和赤壁土质以第四纪红色粘土为主,土层深厚而肥沃,页岩次之。1.1.5水文及水资源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554毫米(最多年1999年降水量为2147.4毫米,最少年1966年降水量为1010.7毫米),多年

9、平均地表水资源量80.12 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24.63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82.50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7.8%,这一资源占有量水平,在全省17个市中列第5位,在武汉城市圈中列第2位。1.1.6河流及湖泊全市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62条,河长2241.95公里,其中主要河流有陆水、金水、富水三大水系,均属长江一级支流。陆水全长187公里,流域面积3847平方公里;金水全长136公里,流域面积3354平方公里(其中上游主干淦河全长76.6公里,流域面积854平方公里);富水全长196公里,流域面积5211平方公里。共修建中小河堤583.08公里。境内水面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

10、有11个,总水面面积457.6平方公里,正常蓄水量18.5亿立方米。其中万亩以上湖泊有西凉湖、斧头湖、大岩湖、密泉湖和黄盖湖5处,修筑内湖围堤310.4公里。1.1.7水土资源全市国土面积98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52.84千公顷,林地410.7千公顷,牧草地119.97千公顷,水域101.02千公顷,基本格局是“七山一水两分田”。1.2社会经济概况1.2.1 行政管辖及国土面积全市现辖四县(嘉鱼、崇阳、通山、通城)一市(赤壁市)一区(咸安区)及一个省级开发区(咸宁经济开发区),共设11个乡、51个镇、6个办事处,有901个村民委员会、10156个村民小组。2009年底,全市总人口290.6

11、3万,其中农村人口213.2万;国土面积98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52.84千公顷,林地410.7千公顷,牧草地119.97千公顷,水域101.02千公顷,基本格局是“七山一水两分田”。咸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资源富集,是享誉全国的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苎麻之乡、茶叶之乡和温泉之乡。1.2.2 2009年生产总值及人平收入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05.1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1.5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88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8.14亿元,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2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73元。1.2.3 2009年产业结构及城镇化率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三次产业比

12、重由上年的22.8:42.8:34.4调整为21.5 :43.2:3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7.39亿元,增长27.3%,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143.18亿元,增长15.7 %。2009年,全市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48.1%。中心城区更加洁、绿、亮、美,淦河综合治理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化学需氧量减排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二氧化硫减排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2 水利发展改革的现状和总体评价2.1 “十一五”计划执行情况及2010年末水利发展状况预测2.1.1“十一五”计划

13、执行情况“十一五”以来,上级共安排我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泵站更新改造、灌区续建配套、农村安全饮水、水利血防、节水灌溉、防洪工程建设、小型农田水利、中小河流治理、小水电代燃料及农村电气化建设等11个方面共104个水利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计划16820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77700万元,省投资27874万元,地方配套50609万元,银行及外国政府贷款12023万元。现已完成投资12070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77700万元,省财政投资26224万元,地方配套8730万元,银行及外国政府贷款8054万元。2.1.1.1防洪减灾情况1、大江大河及堤防整治。“十一五”期间,对嘉鱼县亭子湾等长江堤防崩岸进行

14、了整治,全市实际整治长江堤防长度9.6公里,其中级堤防3.2公里,级堤防6.4公里;对嘉鱼牌洲湾堤防出现崩岸、散浸等险情进行了整治,整治和加固堤防16公里。2、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对咸安区南川水库未完尾欠工程进行了除险加固,主要包括大坝钻孔及帷幕灌浆、大坝观测设施、泄洪洞尾水渠加固、白蚁防治等。对规划内的64座(大型1座,中型9座,小型54座)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目前,南川水库尾欠工程已基本完工,64座病险水库中有32座小型水库已通过市水务局组织的验收,其他的32座水库大部分均完成了主体工程施工,预计到年底将全部完成除险加固任务。3、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全市共有22条流域面积在200-3000

15、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已纳入全国综合治理规划的河流共有11条,其中咸安区淦河横沟河治理工程、嘉鱼县金水河(渡普段)防洪工程、赤壁市赤马港综合治理工程、通城县隽水河城区段治理工程和通山县通山河新城区治理工程等5个项目已通过初步设计审查,通山县通山河新城区治理工程已完成开工前准备工作。4、城市及盆地防洪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我市开展了咸宁市城市防洪、赤壁市城市防洪和崇阳盆地防洪工程建设,累计新建和加固防洪堤29.63公里,疏浚河道3.12公里。5、泵站更新改造等除涝工程建设情况。先后开展了嘉鱼县余码头泵站(一期8*800千瓦)、嘉鱼县余码头泵站(二期马鞍山20*155千瓦、三乐22*155千瓦、

16、丰收20*155千瓦)、赤壁市老河泵站(五湖10*155千瓦、老河12*155千瓦、腊里山12*155千瓦)等项目更新改造。7处泵站更新改造后,泵站及机电设备达104台25280千瓦,在原有容量的基础上增容4000千瓦。6、防汛通讯。全市防汛通讯设施基本能满足防汛畅通要求,目前,省、市、县防汛通信视屏可视系统已投入运行。2.1.1.2 水资源综合利用情况1、节约用水。全市新增工程节水灌溉面积1.2万亩,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48%,综合亩均灌溉用水量为569m3/s,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5.36万亩。全社会农业灌溉实际总节水量为0.27亿方。2、农村人饮和农村、乡镇饮水用水安全情况。200

17、6年以来,全市已累计解决7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乡镇年供水能力已达到1.75亿立方米。3、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截止目前,已完成陆水、三湖连江2处大型和南川、云阁龙、青山、石雨塘等4处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阶段建设任务,累计改善有效灌溉面积95.39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25万亩。此外,我市还大力开展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设,新建崇阳县回头岭节水灌溉示范工程1处,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00亩。2.1.1.3 水资源及水生态与环境保护情况1、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已启动淦河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主要措施包括生态调水、干流长流水、生态河道工程、水生湿地工程、河道整治和城区支流整治等。截止目前,完成温

18、泉城区段长4.907公里河道两岸生态护坡及配套设施建设,拆除一号桥橡胶坝1座,整治双鹤桥至橡胶坝和盘泗洲段河道3.55公里,永安城区西河桥段综合整治及水生湿地工程也正在实施中。2、水土保持。规划期内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万hm2,完成基本农田0.24万hm2,经果林0.41万hm2,水土保持林1.41万hm2,种草0.26万hm2,封禁治理1.75万hm2,其他1.24万hm2,建成蓄拦工程1.38万座,沟渠防护工程0.026万km,骨干坝15座,其他工程502处。3、水利血防工程建设情况。规划期内已对陆水下游河道、南川灌区五支渠、陆水灌区、三湖连江灌区、赤壁市柳山疫区进行了水利结合灭螺

19、工程建设,并对部分血吸虫疫区进行了饮水安全建设。截止目前,全市累计新建灌溉沉螺池10座,综合整治河道1.3公里,堤防护坡15.6公里,完成渠道清淤146.8公里,衬砌渠道133.3公里。4、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情况。规划期内已建成通山大茶园生态电站1座,装机2980千瓦,并对通山县九宫二、五级水电站和通城县大坳水电站进行了电气化改造。另有赤壁市官塘驿代燃料、通城县黄龙代燃料和通山县唐家地代燃料等3座生态电站正在筹建中。2.1.1.4 分析评价总的说来,“十一五”期间,国家对水利投入基本由大江大河治理逐步向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泵站更新改造以及农村饮水安全和水利血防等民生工程转移

20、。通过治理,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表现为:一是水库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规划内的64座水库(大型1座、中型9座、小型54座)和南川水库的病险险情基本排除,抗御洪水能力大大提高;二是重要城市抗御洪水灾害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咸宁温泉城区、赤壁市区和崇阳盆地等地河流的防洪标准由原来不足10年一遇分别提高到50年一遇和20年一遇;三是农村人口安全用水问题得到较大改善。“十一五”期间已解决70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随着饮用水问题的解决,不仅为农户节约了就医费用,同时也大大节损了劳动力,节余的时间用于出外务工,同时也创造了额外财富;四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通过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

21、造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农村灌溉设施和灌溉条件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通过泵站更新改造,使一些排涝区的农业生产能减少洪涝灾害损失;五是民生水利投入逐步增多。国家除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投入外,还增加了水利血防工程、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和水生态及环境整治等民生工程投入,长期困绕疫区人民群众的血吸虫病害也通过水利结合灭螺工程建设得到有效缓解,生态项目建设也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六是水利改革稳步推进。目前,六县市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区已全部完成,且通过省水利厅组织的验收;七是水利投资渠道逐步拓宽。随着大中型水利基础设施的大投入,水利工程日趋完善,这也相应带动了人民群众对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22、,水利基础设施的资金筹措渠道进一步放开,成效显著。2.1.2 2010年末水利发展状况预测预计至今年底,已下达投资计划正在进行整治,但未完成验收工作的32座病险水库(1座大型、9座中型和22座小型)将整治完毕并通过验收,预计年底将还下达10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计划;咸安区淦河横沟河治理工程、嘉鱼县金水河(渡普段)防洪工程、赤壁市赤马港综合治理工程、通城县隽水河城区段治理工程和通山县通山河新城区治理工程等5个项目也将下达投资计划并开始实施;有18.42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将得到解决,至此,“十一五”期间总计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数为88.42万人,比规划多解决8.72万人;汀泗河左、右岸(左岸为

23、赤壁、右岸为咸安)水利血防治理、嘉鱼马安河(幸福河)水利血防综合治理和赤壁八角坳排区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咸安区向阳湖排区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工程也将相继下达投资计划,并陆续开工建设。预计本年度小(1)型水库的投资计划为36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250万元,省投资1350万元;农村安全饮水项目总投资为921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225万元,省投资1216万元,地方配套1769万元;中小河流治理总投资为135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8100万元,地方投资5400万元;水利血防投资为64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200万元,地方投资3200万元。另外,排涝泵站投资将归并于“十二五”投资。至此,“十一五”期间

24、,全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预计总投资为20791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96785万元,省投资30440万元,地方配套及银行贷款等73701万元。列入咸宁市水利建设“十一五”规划但未启动和实施的项目主要有:1、咸宁市西凉湖分蓄洪区建设工程;2、淦河下游堤防加固工程;3、通城县鹰嘴岩、沙段,通山王港、黄荆口、枫树坑、林上河,崇阳金塘、神口和咸安白岩泉、泉山口等10座新建水库;4、全市山洪灾害防治;5、斧头湖围堤加固工程。2.2 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一五”期间,我市水利事业虽说得到了较大发展,但由于历史差、底子薄,投资保障不够健全,导致许多水利基础设施年久失修,许多问题仍然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存

25、环境的有效改善。2.2.1 防洪安全保障程度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长江堤防除险加固工程完工后,虽无较大安全隐患,但仍有部分河岸出现较为严重的崩岸现象,另外,余码头大闸新排水闸底板出现透水现象,闸底板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二是小(1)型和小(2)型病险水库较多,对全市的防洪有较大压力。目前,全市仍有23座小(1)型水库为三类坝水库(咸安2座、嘉鱼2座、赤壁8座、通城5座、崇阳5座和通山1座),368座小(2)型水库中有229座为三类坝水库,99座为二类坝水库,40座为一类坝水库;三是境内河流众多,淤积严重,且防洪标准严重偏低,尤其是一些重要城镇河段没有达到防洪标准,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26、;四是山洪灾害危害严重,目前全市尚未建立山洪灾害预警体系,加上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低,山溪性洪水给我市的防洪工作带来巨大压力;五是湖泊淤积严重,已基本失去调蓄功能,由于缺少调蓄库容,同时也给泵站排涝带来巨大压力,稍遇大雨,就给农田带来灭顶之灾。2.2.2 水资源供给安全保障程度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全市仍有213.2万农村人口中仍有 万农村人口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急待解决,部分镇村学校师生饮用水安全问题也需要解决;二是大中型灌区灌溉渠道配套不完善,多数灌区灌溉渠道建成几十年尚未全面配套,渠系配套建筑物老化、损坏严重,渠道崩塌堵塞、渗漏严重,渠系利用系数低,渠首浪费水,而渠尾

27、无水灌溉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与此同时,由于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仅对支渠口以上渠道进行整治,支渠口以下渠道投入较少,也造成灌溉用水损失较大,灌溉效率不高,基本为4552%左右;三是小型灌区,尤其是农田防洪、排涝能力较低,农田未达到排涝标准,山丘区乡镇村庄、农田预防山洪灾害措施不足。因工程不配套造成农业灌溉供水能力不足,农田防汛和抗旱能力低,末级渠系水的利用系数低,农业用水浪费严重。2.2.3水资源及水生态与环境保护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全市河流,尤其是城区河流的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多数地方虽说建了污水处理厂,但污水处理能力均不能满足要求,致使河流健康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生活

28、用水安全,与此同时,由于河流遭受污染,也影响到重要城镇用水水源地的水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二是水土流失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据统计,“十一五”期末,全市土壤侵蚀总面积3579.17 km2,占国土总面积36.3%。其中,轻度侵蚀1685.15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47.1%;中度1044.99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9.2%;强度711.59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19.9%;极强度137.44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8%。平均土壤侵蚀模数1652.44t/( km2.a),沟壑密度2.18km/km2。“十一五”期间虽说通过地方资金治理了5 km2,但武广高铁、杭瑞高速和大广高速

29、的新建,还有已开工建设的通山核电站工程等,这都将使我市的水土流失面积骤增。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对水资源有较大破坏,同时也可引发泥石流、山体塌方等灾害;三是血吸虫危害仍很严重。目前,我市嘉鱼县和赤壁市仍属血吸虫疫情未控制地区,咸安区为血吸虫疫情传播阻断县。“十一五”期间,我市通过整县推进的方式对疫区进行水利结合灭螺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疫区内一些有螺河道、中小型灌区等水利工程尚未进行治理,而这些水利工程将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2.2.4水利管理单位基础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重建设轻管理等因素,导致水利工程主要险情得到了排除,但一些管理设施因配套资金无法落实而未予以配套建设,

30、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砖瓦房仍普遍存在,房屋破损、漏雨现象十分严重,有的基本为危房,大中型水利管理单位存在严重的资金不足问题,导致人才流失,继续教育缺位,技术及管理水平难以提升。因工程管理不善,造成工程险情的现象普遍存在。2.2.5 对现行的水利管理体制、发展机制和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市水利工程除大中型水利设施由水利部门管理外,中小型公益工程基本由乡镇代管,由于管理责任不明确,造成许多工程存在病险,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安全。目前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主要还存在以下九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重建设轻管理。受计划经济影响,长期以建设工程项目为主,忽视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注重效益的发挥。虽然近年来在工程管理上有所加强,

31、但是老的模式仍然在起作用,没有创新机制;二是产权不明晰,多数工程建成后没有明确产权,造成只建不用、只用不管、管用脱节,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工程既无人用也无人管,有的公益性工程(如防洪、水保)不但没人管,而且被严重破坏。三是管理组织不健全,许多地方从上到下没有完善的水利基层管理组织,缺少指导和宏观调控机制,目前小型水利管理没有真正落实到组织、体制、产权、经营、效益各个方面。四是工程管护水平低,有的小型水利工程维修无经费,老化失修严重;有许多管理单位的经费仍是等、靠、要,无管理单位的没有人问;多数工程没有专兼职管护人员,个别工程甚至没有建完就遭到破坏。五是经营能力低下,没有很好地利用小型水利工程开展多

32、种经营项目,已有的多种经营项目很少,甚至多数小型水利工程荒废。六是产权制度改革不规范,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造成不同程度影响。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行租赁、承包、拍卖后,由于合同约定的事项不周全、缺乏对经营业主进行必要的限制性措施,操作程序不规范,有的一卖了之,收了钱就不管工程是否管的好与坏,有的业主只注重经营管理,不重视工程自身管理,有的业主不履行合同义务甚至违约,弃置不管,还有的水利工程运用不合理,造成了水质污染,引起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如有的小型水库在签订承包合同时没有规定承包业主不能从事肥水养鱼而进行肥水养鱼,造成水库水质污染,激起了当地群众的强烈不满,有的经营业主只顾养鱼,不管放水

33、浇地,有的把水库当成自己的,越是干旱需水越不放水,背离了改革的宗旨,对此群众意见很大。七是水法规宣传不到位,人们对水利工程发挥的作用认识不足,水法规宣传力度不够,水事违法案件查处不及时、不得力。八是基层水利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薄弱,急需加强。由于乡镇机构改革,乡镇水利站并入了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多数过去由乡镇水利站管理的小型水库和灌区,现如今只有一名同志负责水利工作,且业务不固定,很难管理面广量大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九是城区及一些重要区域涉水事务管理混乱,造成水利工程调度困难。部分排水管道和污水处理管道基本沿河而设,而这些工程设施又不是水利部门建设和管理,由于没有进行必要的处理措施,汛期河道水位

34、上涨时,因河水倒灌影响城区防洪现象时有发生,给城镇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影响。3 水利发展与改革的主要目标和任务3.1主要目标3.1.1防洪抗旱除涝减灾目标进一步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立健全洪水管理、抗旱调度、应急管理等制度,完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开展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建立流域、区域防洪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1、长江堤防防洪目标。形成较为完整的防洪保护圈,辖区内的防洪标准满足30年一遇防洪标准。2、水库除险加固目标。规划对全市23座小(1)型(咸安区2座、嘉鱼县2座、赤壁市8座、通城县5座,崇阳县5座,通山县1座)和368座小(2)型病险水库(咸安区72座、嘉

35、鱼县10座、赤壁市95座、通城县52座,崇阳县73座,通山县66座)进行除险加固,力争使这些病险水库尽快脱险。3、中小河流防洪目标。全市2003000km2的中小河流和山洪灾害防治区的防洪能力明显提高,其保护的重要城镇的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以上标准,保护的县城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保护的重要城市(咸宁市、赤壁市)城区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4、除涝体系目标。对平原湖区排涝泵站进行更新改造,力争使西凉湖和斧头湖排区、嘉鱼县牌洲湾排区和赤壁市平原湖区等粮食主产区的排涝标准达到一日暴雨三日排完的标准,全市泵站规划更新改造装机容量为19085千瓦,新增排水流量为125立方米/秒,

36、力争使洪涝灾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3.1.2 水资源综合利用与节水目标“十二五”期间人均用水量控制在495立方米,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控制在515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335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285立方米。1、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灌溉目标。全市规划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5.6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灌溉保证率达到60%,渠系水利用率达到52%。2、节水灌溉目标。继续以试点的方式推动全市开展节水效益建设,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5万亩。3、农村饮水安全目标。全市农村实现村村通自来水,解决120.4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3.1.3水资源及水生态与环境保护目标1、城市水源

37、地保护目标。规划对重要县级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进行综合治理,力争使饮用水源区水质满足湖北省人民政府鄂政函2003101号文批复的标准。2、水利血防综合治理目标。规划对血吸虫病尚未控制的赤壁市、嘉鱼县和列为全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县的咸安区等三个地方钉螺较为严重的区域进行河道结合灭螺治理、灌区续建配套结合灭螺工程建设,规划治理钉螺面积38000平方米。3、水土保持目标。通过对小流域、城区拆迁还建区、新建厂区等重点水土流失地区和部分崩岗严重的区域进行综合治理来控制水土流失进一步扩大现象。规划期内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hm2,计划对350处崩岗进行综合治理。4、水生态修复治理目标。规划对金水流域淦河

38、及西凉湖斧头湖、陆水河流域、富水上游和梁子湖流域高桥河进行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通过排污口整治、清淤、生态护坡、建设生态湿地、水体原位修复及生态水网建设等措施使四条流域的水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修复,流域水质达到水功能区划规定要求。3.1.4水利综合管理目标规划期内将进一步加强水行政执法力度,完善水事纠纷预防调处机制;积极开展水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陆水、金水和富水等流域的重要河段及辖区内的湖泊和大、中型水利工程的水雨情监测设施建设,并补充完善流域及大中型水库防洪预案;逐步健全水利管理机构,着重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办公设备达到现代化办公要求,水利信息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39、,科学治水能力明显提高,建立健全保障水利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构建法制完备、体制健全、机制合理的水管理体系;积极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建立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预警体系;注重水利人才培养,要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提高水利综合管理能力的首要位置。3.2 主要任务根据咸宁市水利发展现状中存在问题和水资源特点,为满足我市经济发展的要求,“十二五”期间水利发展规划要继续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注重和谐社会建设,注重城乡协调发展,注重资源节约与合理开发利用,注重生态与环境保护,做到水利发展与改革并重,资源开发与资源保护并重,以满足人类需求为主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加强水

40、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深化各项水利改革,加强涉水事务社会管理,通过工程建设、制度建设和加强管理,全面提升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的能力,统筹安排水利发展布局,继续加重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面临的突出水问题,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3.2.1 防洪减灾方面主要任务一是做好长江堤防续建加固工程建设;二是做好已列入全国重点中小河流近期治理规划项目的综合整治;三是继续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四是对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安全的重要民堤民垸进行加固;五是对平原湖区排涝泵站进行更新改造。3.2.2 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主要任务一是继续做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二是积极争

41、取万亩以上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作;三是全力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确保农村自来水村村通;四是积极开展和推行农村节水示范工程建设;五是开展工业节水和生活小区节水试点工程建设。3.2.3 水资源及水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主要任务一是做好两个重点县级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二是重点开展金水流域、陆水流域、富水上游及梁子湖流域河湖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建设;三是有效开展水利结合灭螺治理工程建设;四是大力开展崩岗治理等水土保持工程建设。3.2.4 水利综合管理方面主要任务一是加强水利制度建设,建立和健全防洪应急预案、排污限量控制、水库养殖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二是大力开展水雨情等水文观测设施

42、建设与网络连接,力争使大中型及防汛调度任务较重的水利设施的水雨情状况能由市防汛指挥部随时掌握;三是有效开展水利基层单位办公设施建设;四是加强水利人才建设,通过培训、补充新鲜血液等方式提高水利干部职工素质,快速适应新环境下的治水方针。五是做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体系建设,包括山洪灾害普查、监测、预警等。4 “十二五”水利发展与改革规划本期规划项目主要包括“十一五”续建项目、“十二五”建设项目和2015年以后续建规划项目。4.1 “十二五”水利投资规模测算“十一五”期间,我市水利建设在上级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得到快速发展和巩固。五年来,全市水利建设总投入达到20791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9678

43、5万元,省投资30440万元,地方配套及银行贷款等73701万元。主要包括防洪减灾工程投资142048万元,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投资49988万元,水资源及水生态与环境保护工程投资15880万元。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咸宁市经济建设的需求,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惠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已迫在眉睫。党中央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加上近年来,咸宁市财政收入年增加达到20%左右,估计“十二五”期间还有所突破。这也给我市水利建设创造了较大的投资机遇,为了更好贯彻中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市将在“产权明晰、责任明确、民主管理”的

44、工程产权制度下进一步开展水利建设;预测在“十二五”期间咸宁市水利建设总投资为485000万元。具体投资渠道为:一是积极争取中央投资266750万元,占总投资的55%;二是大力争取地方财政资金投资145500万元,占总投资的30%;三是全力做好社会筹资72750万元,占总投资的15%。4.2 水利工程建设规划4.2.1“十一五”续建项目4.2.1.1 防洪抗旱除涝减灾方面续建工程主要有咸宁市城市防洪工程,通山县通山河、咸安淦河横沟段、嘉鱼金水河、赤壁赤马港和通城隽水河等5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罗家堍、五一、沙墩、红石等23座小(1)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以及赤壁八角坳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等。具体为:

45、1、咸宁市城市防洪工程。项目工程原省计委鄂计投2003814号文件批复总投资5364.79万元,目前已完成温泉城区段防洪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650万元。未完工程全部为永安城区段工程,考虑物价上涨、房屋拆迁及配套资金筹措等因素影响,未完工程预计需投资7350万元,“十二五”期间拟安排新西河桥至张家咀右岸3.1公里河堤加固并建马颈闸、原区公安局至咸安新城区右岸1.5公里防洪堤(浆砌石挡土墙)建设、老城区西河桥段河道疏挖等,预计需投资2450万元。2、咸宁市通山县通山河新城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工程总投资2993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3.7公里河道疏浚及新建和加固防洪堤等,2010年4月已下达投资计划5

46、00万元,预计2010年汛后开工,至2010年底将全面下达投资计划,2011年全面开展施工建设。3、咸安区淦河横沟河治理工程。项目工程总投资2998.84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15.8公里河道疏浚及新建和加固防洪堤等,预计2010年底下达投资计划,2011年全面开工建设。4、嘉鱼县金水河(渡普段)防洪工程。项目工程总投资3027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12公里河道疏浚及新建和加固部分防洪堤等,预计2010年底下达投资计划,2011年全面开工建设。5、赤壁市赤马港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工程总投资235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11公里河道疏浚及新建和加固防洪堤等,预计2010年底下达投资计划,2011年全面开

47、工建设。6、通城县隽水河城区段治理工程。项目工程总投资2998.55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8.3公里河道疏浚及新建和加固防洪堤等,预计2010年底下达投资计划,2011年全面开工建设。7、咸宁市小(1)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目前,我市有23座小(1)型水库被列入国家投资规划,本年度上级将下达我市咸安区罗家堍、五一,嘉鱼县神塘、虎山,通城倒肘湾、大盘山、雁门、富强、石背,崇阳蟹形、苦菜冲和通山杨芎等12座小(1)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主要解决水库大坝渗漏、输水管堵塞和溢洪道泄洪等问题。另有赤壁市金盆、南北冲、伍家岭、丁家垅、龚家垅、黄沙里、马眼、马龙头,崇阳县花庙、沙墩、红石等11座小(1)型水

48、库将陆续下达投资计划,预计全市小(1)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10350万元,工程将于2010-2012年实施。8、赤壁市八角坳泵站更新改造项目。该排区泵站是以八角坳泵站(4*1000KW)为主,另有新洲、新沟、沧湖、东港湖、松柏湖、解放闸、梅湖和窑湾等单机155KW泵站组成的排涝区,该排区共有44台机组,总装机为10500千瓦,排水总流量为102 m3/s。主要承担赤壁市黄盖湖、沧湖、新店、赤壁和柳山等镇的排涝任务。规划对44台10500千瓦机组全面进行更新改造,主要建设内容为:九座泵站主泵房改造,新建副厂房、管理房、进出水流道及前池清淤、底板加固、边坡护砌等;拦污桥改造加装清污设备;主

49、电机、主水泵、电气控制设备、计算机励磁改造,并增设计算机监控系统;35kv高压架空线路改造;金属结构、压力钢管及拦污栅、高压构架、防雷设备、设施改造等。工程总投资7508.45万元,预计2010年底下达投资计划,2011年至2012年实施。4.2.1.2 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续建工程主要有赤壁陆水灌区和嘉鱼三湖连江灌区2个续建配套与节水灌溉工程。1、赤壁市陆水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工程总投资5000万元,至2010年底已下达投资计划25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500万元,地方配套1000万元。“十二五”期间总投资为2500万元,主要用于渠道整治108.642km,其中,南干渠为29.5

50、4km,北干渠为47.996km(含嘉鱼段7公里渠道贯通),金潭支渠为2.328km,北干一支渠为15.459km,北干二支渠为11.366km,北干三支渠为1.953km。渠系建筑物整治1088处(座),包括维修改造、拆除重建和配套新建。主要工程措施为:主干渠疏浚开挖及衬砌防渗;干渠建筑物改造及配套;深挖方改涵洞;排洪闸设置及改造;量水管水设施更新改造;机电提灌站的维修改造;便民措施改造。预计2011年至2013年实施。2、嘉鱼县三湖连江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工程总投资4200万元,至2010年底已下达投资计划25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500万元,地方配套1000万元。“十二五”

51、期间总投资为1700万元,主要用于东干渠17公里渠道清淤和衬砌等。4.2.1.3 水资源及水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续建工程主要包括汀泗河、马鞍河等3个水利血防工程和淦河水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工程。1、咸安区汀泗河右岸水利血防工程。规划对汀泗河右岸10+015-18+950长8.935公里河道进行疏挖及加固堤防,对1.4公里老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建4处涵闸并配套建沉螺池,工程总投资1970.8万元,于2011年全面实施。2、赤壁市汀泗河左岸水利血防工程。规划对汀泗河左岸10+015-18+950及支流西湾港0+000至4+060共长17.055公里河道进行疏挖及加固堤防,建3座涵闸并配套建沉螺池,工程总

52、投资2114万元,于2011年全面实施。3、嘉鱼县马鞍河(幸福河)水利血防工程。规划对幸福河整治长度9.35公里,马鞍河整治长度6.5公里,新建沉螺池1座,工程总投资2605万元,于2011年全面实施。4、咸宁市淦河水生态修复及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工程将申请作为全国水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项目,省发改委以鄂发改农经2010320号文批复工程总投资为9724.54万元,目前,各级已安排投资3650万元用于一号桥阻洪电站拆除、老二号桥至双鹤桥两岸长3.46公里河岸和双鹤桥至下游橡胶坝右岸长0.55公里河道进行生态整治、城区支流浮山河3.5公里河道综合整治、温泉城区河道两岸进行植被重建、盘泗洲新城区水系连

53、通工程建设和老西河桥生态湿地工程建设等,“十二五”期间的主要建设任务为:1座翻板闸门改造、1处分流工程建设、2座橡皮坝新建、3处生态湿地新建和河道生态护坡等,预计建设期为5年。4.2.2 拟建项目4.2.2.1 防洪抗旱除涝减灾方面拟建工程拟对长江堤防整险加固工程,嘉鱼县簰洲堤防整险加固工程,西凉湖、斧头湖和黄盖湖区4处垸堤加固工程,咸安区高桥河、赤壁市新店河、通城县菖蒲港、崇阳县陆水河段、高提河、青山河及通山县厦铺河、横石河等8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咸安向阳湖泵站和嘉鱼永逸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全市368座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行建设。具体为:1、咸宁市长江堤防整险加固工程。咸宁长江干堤

54、整险加固工程已于2006年全部竣工。在近几年的使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崩岸、涵闸底板冒水等险情,特别是全堤不同程度地受到白蚁侵害,为了消除堤防防汛隐患,确保堤防度汛安全,另一方面,也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开展堤防管理工作,使国家投入巨资建设完成的固定资产更好地发挥作用,拟定该项目为“十二五”规划拟建项目。其工程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为:一是肖潘崩岸险段整治。桩号264+300275+500,建设内容包括水下抛石固脚8万方、砼六角块护坦修复0.3万方;二是余码头大闸整险加固。包括余码头新、老闸整修、整险及监测设备安装;三是堤防砂基础处理。对271+000284+000段13公里采用锥探灌浆进行基础处理;四是

55、锥探灭蚁。对105.788公里长江干堤进行锥探灭蚁,重点堤段为三合垸堤、赤壁干堤;五是减压井整修。对赤壁干堤老堵口、八把刀、黄花场三处105口减压井及排水沟进行整修;六是哨屋通水通电及配套设施建设。建设内容为85座防汛哨屋的通水通电工程及厕所、猪圈等配套设施建设。共需铺设水管68千米,架设电线136千米;七是黄盖湖堤项砼路面建设。在黄盖湖堤顶建成宽6米,长1.5公里的砼路面。需砼0.18万方,碎石垫层0.6万方;八是堤防生态植草,长江堤防全堤100万平方米草皮种植及修补。上述工程总投资为16191万元。其中肖潘崩岸险段整治1000万元;余码头大闸整险加固200万元;堤防砂基础处理13000万元

56、;锥探灭蚁300万元;减压井整修100万元;哨屋通水通电及配套设施建设450万元;黄盖湖堤项砼路面建设141万元;堤防生态植草1000万元。2、嘉鱼簰洲堤防整险加固工程。规划对簰洲堤河埠险段进行崩岸整治;对簰洲堤顶防汛路面进行建设。簰洲堤防河埠险段桩号为14+00015+000,建设内容包括水下抛石固脚5万方、砼六角块坦坡护砌0.4万方;簰洲堤顶防汛路面建设是在簰洲大堤堤顶建成宽5米,长41公里的砼路面。需砼4.2万方,垫层9万方。工程总投资为3250万元,其中簰洲河埠险段整治750万元,簰洲堤顶防汛路面建设2500万元。3、咸安区西凉湖向阳湖和滨湖围垸垸堤加固工程。向阳湖围垸、滨湖围垸、西凉

57、湖围垸统称三湖围垸。向阳湖围垸位于淦河下游南岸斧头湖尾端,垸内汇水面积34.2平方公里,最低垦殖高程19-21米,围垦面积46474亩,可耕面积37648亩 ,垸堤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自龚家至汪家村长3000米的拦湖(斧头湖)大堤;二是自白花塔至龚家懈长11528米的防洪(淦河)大堤;三是自汪家村至张书村长13800米的截流(截流河)大堤。滨湖垸位于淦河下游与横沟河入汇处的三角地带,承雨面积9平方公里,最低垦殖高程21-22米。防洪大堤长13公里。大小灌排沟渠共39公里,台渠22.15公里。西湖垸位于汀泗河下游河段,承雨面积4.4平方公里,最低垦殖高程21.5-22米。围堤长8公里,人工河河堤长

58、6公里。三处围垸历年来是咸安区的防汛重点区域,为了确保垸内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垸内的粮食生产安全,尽可能减小三湖围垸洪涝灾害损失率,提高该区域内防洪除涝及抗旱能力,和建立区域性防洪减灾社会功德体系,需进行三湖围垸综合整治工程。目前,三处围垸综合整治工程已纳入咸安区农村水利综合规划(2008-2020年)。主要措施为一是加高培厚围垸垸堤49.3公里;二是对49.3公里垸堤浸脚进行浆砌石护砌;三是对对垸内人工河、渠道、灌排沟总计长57.15公里,底部清淤、三面硬化;四是水利设施配套建设。预计土方量29.6万m3,砌石用量14.8万m3,混凝土用量5.2万m3、清淤土方量8.57万m3、钢筋用量5

59、0吨,总投资6000.96万元。4、嘉鱼县东湖围堤整险加固工程。东湖围堤位于斧头湖西北部,全长18公里(含金水河3公里),境内有二个行政镇(渡普镇、潘家湾镇),总人口1.7万人,国土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3平方公里。东湖围堤建于1974年,现有堤顶高程23.824.0M,堤顶面宽3.0米,坡比1:2,穿堤建筑物8处,沿堤段泵站8座。目前,东湖围堤堤防低矮,堤身单薄,防洪能力不足五年一遇,达不到防洪标准,沿堤建筑物年久失修,发挥不了应有的抗旱排涝效益,堤脚大部分因内外湖鱼塘侵扰已被淘空,险情越来越严重,1998年斧头湖水位24.02米,超控制水位4.02米,1999年超控制水位3.52

60、米,仅依靠子堤挡水,按照2008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防洪保安为目标,针对重点地区洪涝问题突出的中小河流,加快编制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湖北省咸宁市西凉湖及斧头湖两湖流域水利综合规划的水文计算,二十年一遇洪水标准复核,堤顶高程为24.63米,现有堤顶高程偏低0.6至0.8米。通过对东湖围堤的治理,使流域内防洪能力得到增强,有效地保障流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主要建设内容:(1)、16公里堤防加高培厚:堤顶高程由原有23.824.0M,提高到224.65M;土方工程量64万m3;(2)、16公里围堤进行砼护坡:脚槽C20砼1920

61、m3,C20砼护坡13440m3,C20砼压顶1440 m3;(3)、14公里堤顶进行防汛道路硬化:C25砼工程量8000m3;(4)、穿堤建筑物及泵站更新改造:穿堤建筑物8处,沿堤泵站更新8处/8台套,装机815千瓦;经初步估算工程总投资4970万元。实施年限2012-2013年。5、嘉鱼县西湖围堤整险加固工程。西凉湖围堤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全长44.77公里。堤内渡普镇西港村人口3500人,新街镇三畈村、蜀港村、余码村人口9830人,保护面积2.41万亩。穿堤建筑物16处,沿堤泵站20座。由于西湖围堤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年久失修,迎湖边坡风浪冲刷,多处形成崩坡。堤身低矮、单簿,有的堤面

62、还达不到2米面宽,堤项高只有23.5米,防洪能力不足三年一遇,沿堤建筑物年久失修,老化破损严重,每年汛期仅依靠子堤坝挡水,投入人力、物力和资金多达25万元左右。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通过湖北省咸宁市西凉湖及斧头湖两湖流域水利符合规划的水文计算,二十年一遇洪标准复核,堤顶高程应为24.31米,围堤坝必须加高0.81米,面宽为3米,边坡1:2.5的标准修堤,其主要建设内容:按照复核的洪水标准,围堤需加高0.8米,面宽达到3米,边坡1;2.5。即:堤身加高培厚:长44.77公里,土方170万立方米;穿堤建筑物拆除重建10处,泵站的更新改造20座;险段干砌块石护坡5公里,石方2.4万立方米,砼护坡11

63、公里;防汛通道路面硬化长44.77公里(泥结石)。工程投资及资金筹措方案:(1)堤身加固:长44.77km,投资3160万元;(2)穿堤建筑物:16处(排渍闸),泵站更新改造20座,投资200万元;(3)险段护砌:长5公里,投资1450万元;(4)防汛通道:长10公里,投资386万元。工程总投资545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273.6万元,地方投资2182.4万元。实施年限2014-2015年。6、赤壁市黄盖湖围堤加固工程。黄盖湖位于赤壁市西部,跨我省赤壁市和湖南省临湘两地,流域面积1128平方公里,其中赤壁市境内456平方公里,湖区面积107平方公里,正常湖水位26米,湖容2.85亿立方米。湖

64、区降雨量1295.2毫米,直接入湖径流量8.06亿立方米。区域内我市有1.5公里长江堤防和7处民垸共计49.1公里垸堤,主要保护赤壁市潘河围垸、新店垸、马蹄湖垸、磨刀湖垸、张家湖垸、东港湖垸、黄盖咀围垸共6.12万亩农田,由于这些堤防防洪标准不高,堤防普遍单薄且低矮,尤其是黄盖咀围垸堤防高程普遍在30.0431米,而黄盖湖历史最高水位曾达到30.26米,按设计要求,黄盖湖垸堤高程应达到31.87米,因而堤防普遍欠高1.5米左右,再加上堤防堤身单薄,难以抗御较大洪水,严重水患给当地人民造成巨大压力,因此需对堤防进行加固。工程规划对49.1公里堤防进行堤身加培,建穿堤建筑物(排渍闸等)15处,共需投资5845万元。实施年限2013-2015年。7、咸安区高桥河综合治理工程。高桥河属梁子湖水系,发源于大幕山北麓之大幕乡庙边村,流经咸安区大幕乡、高桥镇、双溪桥3个乡镇,过大冶,穿鄂城境内注入梁子湖,全长64.4km,其中咸安区境内长38.1km,境内集水面积325.7km2,多年平均径流量4.02亿m3。流域内现有人口24.24万人,耕地面积19.37万亩。自建国以来,高桥河共发生过14次较大的洪涝灾害,伤亡人口44人,淹没农田41.2万亩,年均经济损失850万元,已建堤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