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1-病毒学概论

上传人:靓*** 文档编号:31628448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16.4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十五章1-病毒学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第十五章1-病毒学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第十五章1-病毒学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资源描述:

《第十五章1-病毒学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五章1-病毒学概论(10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病毒学病毒学 病毒学知识普查病毒学知识普查v 请您举出几种病毒的名称、病毒性疾请您举出几种病毒的名称、病毒性疾病及危害?病及危害?病毒(病毒(病毒)病毒)对对人类、动物和植物等生命体人类、动物和植物等生命体的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很久以前,人类、其他动物和植物遭受病毒病的折磨很久以前,人类、其他动物和植物遭受病毒病的折磨 人类病毒性疾病人类病毒性疾病至少在公元前至少在公元前100-200100-200年中国和印度就存在天花年中国和印度就存在天花古埃及石刻浮雕中长老患小儿麻痹症古埃及石刻浮雕中长老患小儿麻痹症 家畜的病毒病家畜的病毒病狂犬病可能是最早有记载

2、的。阿里斯多德在公元前四世纪就狂犬病可能是最早有记载的。阿里斯多德在公元前四世纪就记述了病犬的疯狂和暴怒,通过咬啮还能将病魔传给其他的记述了病犬的疯狂和暴怒,通过咬啮还能将病魔传给其他的动物,此病也能传染给人(人畜共患疾病)动物,此病也能传染给人(人畜共患疾病) 昆虫病毒病昆虫病毒病可能同高等动、植物的病毒病一样历史悠久。十可能同高等动、植物的病毒病一样历史悠久。十二世纪中叶我国农书(二世纪中叶我国农书(11491149年出版)中,已有关于家蚕年出版)中,已有关于家蚕“高节高节”、“脚肿脚肿”等病症的记载。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知等病症的记载。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知家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3、第一个记载的第一个记载的植物病毒病植物病毒病的是的是郁金香碎色病郁金香碎色病病毒病由来已久病毒病由来已久3000BC,埃及孟非思壁画中埃及孟非思壁画中长老患小儿麻痹症长老患小儿麻痹症 1886年,在荷兰工作的德国人麦尔(年,在荷兰工作的德国人麦尔(Mayer)把患有把患有花叶病的烟草植株的叶片加水研碎花叶病的烟草植株的叶片加水研碎,取其,取其汁液注射到健康汁液注射到健康烟草的叶脉烟草的叶脉中,能引起中,能引起花叶病花叶病,证明这种病是,证明这种病是可以传染可以传染的。的。通过对叶子和土壤的分析,通过对叶子和土壤的分析,麦尔指出烟草花叶病麦尔指出烟草花叶病是由是由细菌细菌引起的。引起的。麦麦 尔

4、尔无论是病毒的发现,还是后来对病毒的深入无论是病毒的发现,还是后来对病毒的深入研究,烟草花叶病毒都是病毒学工作者的主研究,烟草花叶病毒都是病毒学工作者的主要研究对象,起着与众不同的作用。要研究对象,起着与众不同的作用。烟草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 1892年,俄国的伊万诺夫斯基(年,俄国的伊万诺夫斯基(Ivanovski)重复了重复了麦尔的试验,证实了麦尔所看到的现象,而且进一麦尔的试验,证实了麦尔所看到的现象,而且进一步发现,患病烟草植株的叶片汁液,通过细菌过滤步发现,患病烟草植株的叶片汁液,通过细菌过滤器后,还能引发健康的烟草植株发生花叶病。这种器后,还能引发健康的烟草植株发生花叶病。这种现象

5、起码可以说明,现象起码可以说明,致病的病原不是细菌致病的病原不是细菌,但伊万,但伊万诺夫斯基将其解释为是由于诺夫斯基将其解释为是由于细菌产生的毒素细菌产生的毒素而引起。而引起。 生活在巴斯德的细菌致病说的极盛时代,伊万诺夫生活在巴斯德的细菌致病说的极盛时代,伊万诺夫斯基未能做进一步的思考,从而斯基未能做进一步的思考,从而错失了一次获得重错失了一次获得重大发现大发现的机会。的机会。伊万诺夫斯基伊万诺夫斯基Chamberland氏滤器1898年,荷兰细菌学家贝杰林克(年,荷兰细菌学家贝杰林克(Beijerinck)同样证实同样证实了麦尔的观察结果并同伊万诺夫斯基一样,发现烟草花叶了麦尔的观察结果并

6、同伊万诺夫斯基一样,发现烟草花叶病病原能够通过细菌过滤器病病原能够通过细菌过滤器贝杰林克想得更深入。他把烟草花叶病株的汁液置于琼脂贝杰林克想得更深入。他把烟草花叶病株的汁液置于琼脂凝胶块的表面,发现感染烟草花叶病的物质在凝胶中以适凝胶块的表面,发现感染烟草花叶病的物质在凝胶中以适度的速度扩散,而细菌仍滞留于琼脂的表面度的速度扩散,而细菌仍滞留于琼脂的表面 从这些实验结果可知,引起烟草花叶病的致病因子有从这些实验结果可知,引起烟草花叶病的致病因子有三个特点三个特点 1. 能通过细菌过滤器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2. 仅能在感染的细胞内繁殖仅能在感染的细胞内繁殖 3. 在体外非生命物质中不能生长在体外非

7、生命物质中不能生长 提出这种致病因子提出这种致病因子不是细菌不是细菌,而是一种新的物质,称,而是一种新的物质,称为为“有感染性的活的流质有感染性的活的流质”,并取名为,并取名为病毒病毒,拉丁名,拉丁名叫叫“Virus”。贝杰林克贝杰林克神奇的病毒神奇的病毒“诞生诞生”了!了!第一节第一节 病毒学概论病毒学概论 病毒病毒-Virus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的非细胞型微生物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的非细胞型微生物“Virus”一词刚刚传到中国时,译成一词刚刚传到中国时,译成“毒素毒素”我国微生物学界的老前辈俞大绂先生最初直译为我国微生物学界的老前辈俞大绂先生最初直译为“威罗斯威罗斯”,后来改为,后

8、来改为“病毒病毒”,即能致病的毒物,即能致病的毒物我国著名的植物病毒学家周家炽先生还曾建议,把我国著名的植物病毒学家周家炽先生还曾建议,把“疒疒”和和“毒毒”字加字加在一起,成为一个双音的单字,可惜没有被大家接受。在一起,成为一个双音的单字,可惜没有被大家接受。三大特征三大特征微小性微小性:以:以nm表示,表示,电镜放大几万、几十万倍电镜放大几万、几十万倍简单性简单性:无完整的细胞结构、一种类型核酸:无完整的细胞结构、一种类型核酸寄生性寄生性:活细胞内繁殖、自我复制:活细胞内繁殖、自我复制一、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分类一、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分类1 1、病毒的、病毒的大小大小病毒体(病毒体(viri

9、on):):完整的成熟的病毒颗完整的成熟的病毒颗 粒,是病毒的细胞外存在形式,具有典型粒,是病毒的细胞外存在形式,具有典型 的形态结构,并的形态结构,并具具有感染性有感染性。 (一)病(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毒的大小与形态 体积体积微小,电镜观察,测量单位为微小,电镜观察,测量单位为nm, 而且不同病毒的大小差别大而且不同病毒的大小差别大 150nm 大型病毒(最大大型病毒(最大300 nm)微生物的大小比较微生物的大小比较立克次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衣原体450nm390nm葡萄球菌葡萄球菌(1000nm)65nm95nm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噬菌体噬菌体70nm腺病毒30nm脊髓灰质炎病毒10nm卵

10、蛋白分子卵蛋白分子牛痘苗病毒300nm250nm40nm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流感病毒流感病毒100nm烟草花烟草花叶病毒叶病毒30015nm 2 2、形态形态 多样性,以球形多见多样性,以球形多见 少数为杆状、丝状、子弹状等少数为杆状、丝状、子弹状等 细菌病毒(噬菌体)多呈蝌蚪状细菌病毒(噬菌体)多呈蝌蚪状甲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HAVHAV为球形,正二十面为球形,正二十面体,直径为体,直径为27nm,病,病毒颗粒无包膜毒颗粒无包膜冠状病毒冠状病毒有包膜,表面有包膜,表面有突起,电镜有突起,电镜下病毒形如日下病毒形如日冕或冠状冕或冠状冠状病毒冠状病毒病毒呈多形性,病毒呈多形性,直径为直径为80

11、-160nm呼吸道冠状病毒病毒体呼吸道冠状病毒病毒体注:放大注:放大50000倍倍轮状病毒轮状病毒完整的病毒颗粒直径约为完整的病毒颗粒直径约为75nm,具有辐条结构及一,具有辐条结构及一个非常清晰的平滑周边,酷似车轮而得名个非常清晰的平滑周边,酷似车轮而得名流感病毒电镜图流感病毒电镜图病毒多呈球形或丝病毒多呈球形或丝状,直径状,直径80-120nm噬菌体噬菌体典型的蝌蚪形噬菌体由头部典型的蝌蚪形噬菌体由头部和尾部两部分组成和尾部两部分组成头部呈球形,二十面体立体头部呈球形,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大小约为对称,大小约为80-100nm尾部是一管状结构,由蛋白尾部是一管状结构,由蛋白质组成,呈螺旋形对

12、称质组成,呈螺旋形对称HeadTailTail fibers(二)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二)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基本结构:所有病毒所必备基本结构:所有病毒所必备病毒的结构病毒的结构辅助结构:某些病毒所特有辅助结构:某些病毒所特有非细胞结构非细胞结构包膜和包膜子粒或刺突包膜和包膜子粒或刺突衣壳衣壳 (蛋白蛋白)、 核心核心(核酸核酸)1 1、病毒的结构、病毒的结构病毒体结构模式图病毒体结构模式图壳粒壳粒衣壳衣壳核心(核样物)核心(核样物)核衣壳核衣壳包膜包膜包膜病毒包膜病毒包膜子粒包膜子粒核衣壳核衣壳(Nucleocapsid)由病毒由病毒的的核核心心与与蛋白衣蛋白衣壳壳组成的结构组成的结构基本

13、结构基本结构核衣壳结构核衣壳结构(1)核心()核心(core): 病毒的中心结构病毒的中心结构 含有一种核酸,构成病毒的基因组含有一种核酸,构成病毒的基因组 为病毒的复制、遗传和变异提供遗传为病毒的复制、遗传和变异提供遗传 信息信息(2 2)衣壳衣壳(capsidcapsid): 核酸外面包绕的蛋白质外核酸外面包绕的蛋白质外壳壳 具有抗原性具有抗原性 保护病毒核酸,介导病毒进入细胞保护病毒核酸,介导病毒进入细胞 形态形态学学亚单位:亚单位:壳粒壳粒螺旋对称型螺旋对称型 2020面体对称型面体对称型复合对称型复合对称型螺旋对称型螺旋对称型如正粘病毒、副粘病毒及弹状病毒等大多数球大多数球形病毒形病

14、毒20面体对称型面体对称型核酸浓集成球形或近似球形,外围的壳粒排列成20面体对称型复合对称复合对称病毒结构较复杂,既有螺旋体对称又有立体对称形式如:痘病毒、噬菌体2020面体立体对称型面体立体对称型螺旋螺旋对称对称型型有些病毒体仅由核衣壳构成,称为有些病毒体仅由核衣壳构成,称为裸露病毒裸露病毒有些病毒体除了核衣壳结构,还具有有些病毒体除了核衣壳结构,还具有辅助结构辅助结构 包膜包膜某些病毒在核衣壳外包绕的含蛋白质外膜,主要功能为维护病毒体结构的完整性。其具有双重性:辅助结构辅助结构1 1、宿主细胞膜性宿主细胞膜性 病毒从细胞内向外释放而获得宿主细胞膜或核膜成分(脂质)2 2、病毒蛋白特性病毒蛋

15、白特性 包膜的蛋白质由病毒基因编码,常位于病毒体的表面,构成突起,称剌突或包膜子粒剌突或包膜子粒具有核衣壳和包膜结构的病毒体,称为具有核衣壳和包膜结构的病毒体,称为包膜病毒包膜病毒包膜病毒包膜病毒HemagglutininNeuraminidaseLipid bilayerMatrix proteinPolymeraseNucleoproteinRNA1 1)核酸核酸DNADNA或或RNARNA功能功能病毒的复制病毒的复制决定病毒的特性决定病毒的特性具有感染性具有感染性2 2)蛋白质蛋白质功能功能保护病毒核酸保护病毒核酸参与感染过程参与感染过程具有抗原性具有抗原性2、病毒的化学组成、病毒的化学

16、组成(三)病毒的分类(三)病毒的分类v 核酸类型和结构(核酸类型和结构(线形或环状、单链或线形或环状、单链或 双链、正链或负链、分节段双链、正链或负链、分节段)v 病毒体形状和大小病毒体形状和大小v 病毒体形态结构病毒体形态结构v 对脂溶剂敏感性对脂溶剂敏感性病毒分类病毒分类1 1、按寄生宿主分:、按寄生宿主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昆虫病毒、细菌病毒、真菌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昆虫病毒、细菌病毒、真菌病毒2 2、按生物学性状分:、按生物学性状分:DNADNA病毒、病毒、RNARNA病毒、病毒、DNARNADNARNA逆转录病毒逆转录病毒3 3、按临床分:、按临床分:呼吸道、肠道、肝炎、虫媒、

17、出血热、皮肤粘膜感染、呼吸道、肠道、肝炎、虫媒、出血热、皮肤粘膜感染、肿瘤病毒肿瘤病毒二、二、 病毒的增殖病毒的增殖v 病毒增殖的条件病毒增殖的条件活细胞活细胞-严格寄生性(缺乏增殖所需的酶系统)严格寄生性(缺乏增殖所需的酶系统)敏感细胞敏感细胞-选择性(亲嗜性)选择性(亲嗜性)v 病毒增殖的病毒增殖的方式方式 自自我我复制(复制(self-replicationself-replication) 自我复制自我复制 以以病毒核酸病毒核酸为模板,在为模板,在DNADNA RNARNA聚合酶聚合酶等的等的作用下,经过复杂的生化合成过程,复制出病毒作用下,经过复杂的生化合成过程,复制出病毒的的基因组

18、基因组;病毒基因组则经过转录、翻译过程,病毒基因组则经过转录、翻译过程,合成合成病毒蛋白病毒蛋白;再经过装配,最终释放出再经过装配,最终释放出子代病子代病毒毒的增殖方式的增殖方式。(一)病毒的复制周期(一)病毒的复制周期穿入穿入脱壳脱壳吸附吸附生物生物合成合成装配装配释放释放(adsorption)1、包膜病毒包膜病毒2、裸病毒裸病毒( uncoating )3、4、( biosynthesis ) 用血清学方法和电镜检查宿主细胞,在生用血清学方法和电镜检查宿主细胞,在生物合成阶段找不到病毒颗粒,称为隐蔽期物合成阶段找不到病毒颗粒,称为隐蔽期(eclipse phase)(eclipse ph

19、ase)隐隐 蔽蔽 期期(细胞核内)(细胞核内)(细胞核内)(细胞质内)(细胞质内)DNAssDNA互补链互补链DNA聚合酶聚合酶dsDNA复制中间型复制中间型解解 链链互补链为模版互补链为模版子代子代ssDNA病毒蛋白质病毒蛋白质负负-ssRNA+ssRNA+ssRNA为模版为模版子代子代-ssRNA 双双dsRNA负链负链RNA子代子代dsRNA复制复制依赖依赖RNARNA的的RNARNA聚合酶聚合酶正链正链RNA复制复制新负链新负链RNA逆转录病毒的复制逆转录病毒的复制单链单链RNARNA逆转录酶逆转录酶RNARNADNADNA(复制中间型)复制中间型)酶解后合成酶解后合成双链双链DNA

20、DNA整合(整合(前病毒前病毒)子代病毒子代病毒RNARNA病毒病毒mRNAmRNA病毒病毒蛋白质蛋白质DNADNA5、装配与释放装配与释放 不同病毒在细胞内不同位置装配不同病毒在细胞内不同位置装配 DNADNA病毒的核衣壳均在病毒的核衣壳均在细胞核细胞核内组装(痘病毒除外)内组装(痘病毒除外) 绝大多数绝大多数RNARNA病毒的核衣壳在病毒的核衣壳在细胞质细胞质内组装内组装 无包膜病毒即为病毒体,有包膜病毒还需获得包膜无包膜病毒即为病毒体,有包膜病毒还需获得包膜 释放释放 破胞:细胞裂解,释放大量子代病毒破胞:细胞裂解,释放大量子代病毒 出芽:以出芽方式获得包膜,细胞不立即死亡出芽:以出芽方

21、式获得包膜,细胞不立即死亡 融合:很少释放到细胞外,通过细胞间桥或细胞融合,在融合:很少释放到细胞外,通过细胞间桥或细胞融合,在细胞之间传播(如细胞之间传播(如CMVCMV) 基因整合:致癌病毒的基因组与宿主细胞染色体整合基因整合:致癌病毒的基因组与宿主细胞染色体整合virus(除流感病毒及逆转录病毒)复复 制制 周周 期期宿宿主主细细胞胞illustration of viral infectious cycle吸附吸附病毒病毒穿入穿入脱壳脱壳生物合成生物合成装装配配释释放放1 1、病毒原因病毒原因 缺陷病毒缺陷病毒 (defective virusdefective virus) 由于病毒

22、基因不完整或基因发生改变导致生物由于病毒基因不完整或基因发生改变导致生物合成受阻,不能复制出完整的合成受阻,不能复制出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具有感染性的子代病子代病毒颗粒的病毒。又称毒颗粒的病毒。又称 缺陷干扰颗粒缺陷干扰颗粒( (DIP)DIP) 缺陷病毒缺陷病毒 + + 辅助病毒辅助病毒 正常复制正常复制 HDV HBVHDV HBV 腺病毒伴随病毒腺病毒伴随病毒 腺病毒腺病毒(二)病毒的异常增殖(二)病毒的异常增殖2 2、宿主、宿主原因原因 顿挫感染顿挫感染 流产感染流产感染 (abortive infectionabortive infection) 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细胞不能为病毒的复

23、制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细胞不能为病毒的复制提供所需的能量、酶等,不能复制出完整的具有提供所需的能量、酶等,不能复制出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感染性的病毒颗粒。非容纳性细胞:非容纳性细胞:不能为病毒复制提不能为病毒复制提供必要条件供必要条件三、三、 病毒的干扰现象病毒的干扰现象n干扰现象干扰现象(viral interference)(viral interference) 当两种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当两种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 病毒的增殖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病毒的增殖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n产生原因产生原因 干扰素干扰素IFNIFN、竞争干扰(细

24、胞表面受体、底物、酶)、竞争干扰(细胞表面受体、底物、酶) n干扰现象的意义干扰现象的意义 非特异性免疫的构成部分非特异性免疫的构成部分抗病毒作用抗病毒作用 指导正确使用疫苗指导正确使用疫苗干扰素干扰素由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机体细胞由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机体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具有抗病毒等作用的糖蛋白。所产生的一种具有抗病毒等作用的糖蛋白。种类种类 产生细胞产生细胞 抗病毒抗病毒 抗肿瘤抗肿瘤 免疫调节免疫调节 人白细胞人白细胞 强强 弱弱 弱弱 人成纤维细胞人成纤维细胞 强强 弱弱 弱弱 T T细胞细胞 弱弱 弱弱 强强I I型型IIII型型四、四、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25、病毒感染(病毒感染(viral infection):): 病毒侵病毒侵入机体并入机体并在易感细胞内复在易感细胞内复制增殖,制增殖,与机体发与机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感染结果取决于宿主、病毒感染结果取决于宿主、病毒表现出免疫保护、免疫损伤表现出免疫保护、免疫损伤(一)病毒的传播方式(一)病毒的传播方式n 人体皮肤和黏膜人体皮肤和黏膜 n 注射、输血、器官移植注射、输血、器官移植n 动物叮咬动物叮咬病病毒体在毒体在人人群中不群中不同个体间的传播同个体间的传播1 1、水平传播、水平传播水平感染水平感染1 1、通过黏膜表面传播、通过黏膜表面传播 呼吸道呼吸道流感病毒流感病毒 消化

26、道消化道甲肝病毒甲肝病毒2 2、通过皮肤传播、通过皮肤传播 昆虫昆虫叮咬叮咬乙脑乙脑病毒病毒 动物动物咬伤咬伤狂犬病毒狂犬病毒3 3、血液传播、血液传播 医源性注射医源性注射、输血、拔牙、输血、拔牙乙肝乙肝V V、丙肝、丙肝V V、HIVHIV二、垂直传播二、垂直传播病毒体由亲代直接传给子代病毒体由亲代直接传给子代胎盘胎盘/ /产道产道胎盘:风疹病毒、胎盘:风疹病毒、CMVCMV、HIVHIV、HBVHBV产道:产道:HIVHIV、HSV-IIHSV-II哺乳:哺乳:HIVHIV 垂直感染垂直感染 病毒病毒 母体母体 新生儿新生儿 胎盘胎盘 显显 隐隐 胎胎 受受 先先 流流性性 性性 儿儿

27、染染 天天 产产感感 感感 正正 胎胎 畸畸 死死染染 染染 常常 儿儿 形形 胎胎(二)病毒感染的类型(二)病毒感染的类型n 根据有无症状分根据有无症状分 隐性感染隐性感染 显性感染显性感染1 1、隐性感染、隐性感染 病毒进入机体但不引起临床症状病毒进入机体但不引起临床症状 原因:病毒数量少、毒力弱,机体免疫力强原因:病毒数量少、毒力弱,机体免疫力强 免疫力免疫力终止感染终止感染 无免疫力无免疫力携带者(传染源)携带者(传染源)2 2、显性感染、显性感染 病毒进入机体后发病病毒进入机体后发病 原因:病毒数量多、毒力强,机体免疫力弱原因:病毒数量多、毒力强,机体免疫力弱n 根据病毒在体内感染过

28、程和时间分根据病毒在体内感染过程和时间分 急性感染急性感染 慢性感染慢性感染 持续性感染持续性感染 潜伏感染潜伏感染 慢发病毒感染慢发病毒感染 急性感染迟发并发症急性感染迟发并发症n 持续性感染持续性感染 病毒在机体持续存在数月至数年,可出现症病毒在机体持续存在数月至数年,可出现症 状,也可不出现症状而长期带毒,引起慢性进行状,也可不出现症状而长期带毒,引起慢性进行 性疾病,成为性疾病,成为重要传染源重要传染源。(如。(如HBVHBV、HIVHIV)(1 1)慢性感染)慢性感染 病毒在显性病毒在显性/ /隐性感染后未完全清除,血液中可持续检隐性感染后未完全清除,血液中可持续检 出病毒,可经输血

29、、注射传播。出病毒,可经输血、注射传播。 轻微轻微/ /无临床症状,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无临床症状,反复发作、迁延不愈。(2 2)潜伏感染)潜伏感染 经急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基因仍存在于一定的组织或经急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基因仍存在于一定的组织或 细胞中,但不产生感染性病毒体,且常规方法亦检不出细胞中,但不产生感染性病毒体,且常规方法亦检不出 有感染活性的病毒。有感染活性的病毒。 急性发作:可检出病毒急性发作:可检出病毒(3 3)慢发病毒感染)慢发病毒感染 病毒呈现慢发性感染,病毒呈现慢发性感染,潜伏期长潜伏期长 临床症状:亚急性、进行性、致死性,侵犯临床症状:亚急性、进行性、致死性,侵犯CN

30、SCNS 病程约半年病程约半年- -一年一年(4 4)急性感染的迟发并发症)急性感染的迟发并发症 急性感染数年后,发生致死性疾病急性感染数年后,发生致死性疾病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三)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三)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病毒在细胞内病毒在细胞内增殖、释放,引增殖、释放,引起细胞裂解死亡起细胞裂解死亡多见于多见于无包膜病毒无包膜病毒:脊灰病毒、鼻病毒、腺病毒:脊灰病毒、鼻病毒、腺病毒(1 1、杀、杀细胞效应细胞效应 2 2、稳定状态感染、稳定状态感染 病毒进入细胞后增殖,但不引起细胞裂解死亡病毒进入细胞后增殖,但不引起细胞裂解死亡 多多见于见于有包膜病

31、毒有包膜病毒:正粘病毒、副粘:正粘病毒、副粘病毒病毒新抗原新抗原融合融合多核巨细胞多核巨细胞出芽释放出芽释放3 3、包、包涵体涵体 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镜可看到与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镜可看到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圆形或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椭圆形斑块(inclusion body)(inclusion body) 。 如如内基内基小体小体 病毒颗粒病毒颗粒 + + 未装配的病毒成分未装配的病毒成分细胞核细胞核细胞核细胞核4 4、细胞转化、细胞转化: :整合感染整合感染 病毒感染细胞后,其核酸插入到细胞的染色体中引病毒感染细胞后,其核酸插入到细胞的染

32、色体中引起整合感染,并引起细胞某些遗传性状的改变。起整合感染,并引起细胞某些遗传性状的改变。 与与肿瘤形成肿瘤形成密切相关(密切相关(HPVHPV、HBVHBV、EBVEBV)(四)病毒感染与免疫(四)病毒感染与免疫n 固有免疫:干扰素(固有免疫:干扰素(IFNIFN) NKNK细胞细胞n 适应性免疫:体液免疫适应性免疫: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细胞免疫n 免疫病理损伤免疫病理损伤1 1、抗体介导的免疫作用、抗体介导的免疫作用 中和抗体中和抗体可中和病毒的感染可中和病毒的感染 主要是主要是IgG、IgM、SIgAn 激活补体激活补体 细胞溶解与破坏细胞溶解与破坏n ADCC 溶解靶细胞溶解靶细胞n

33、免疫病理损伤免疫病理损伤 IC沉积引起局部组织损伤沉积引起局部组织损伤2 2、细胞介导的免疫作用、细胞介导的免疫作用n CTL 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n Th1 释放细胞因子释放细胞因子 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n 自身免疫反应自身免疫反应3 3、免疫抑制作用、免疫抑制作用 (HIVHIV、CMVCMV)五、五、 病毒感染的检测方法病毒感染的检测方法(一)标(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本的采集与送检原则基本与细菌相似,但应原则基本与细菌相似,但应注意注意: 1.采集急性期标本 2.用抗生素处理标本中细菌或真菌 3.低温保存,尽快送检 4.血清学诊断采双份血清(二)病(二)病毒感

34、染的快速诊断毒感染的快速诊断1 1、普通光学显微镜、普通光学显微镜 检查病毒包涵体检查病毒包涵体2 2、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直接法、免疫电镜法直接法、免疫电镜法 (提高阳性率)(提高阳性率)3 3、免疫标记技术、免疫标记技术 免疫荧光、免疫荧光、ELISAELISA (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简便、快速、特异性强)(三)病(三)病毒的毒的分离培养分离培养 1 1、动物接种动物接种应用:尚无敏感细胞的病毒培养应用:尚无敏感细胞的病毒培养 动物:兔、鼠、黑猩猩、猴等动物:兔、鼠、黑猩猩、猴等 优点:优点:结果易观察结果易观察,可建立动物模型,可建立动物模型 缺点:有饲养条件要求,费用高,动物体

35、内常带缺点:有饲养条件要求,费用高,动物体内常带 有潜伏病毒有潜伏病毒 2 2、鸡、鸡胚胚培养培养 绒绒毛尿囊膜:痘苗病毒、人类疱疹病毒毛尿囊膜:痘苗病毒、人类疱疹病毒 尿尿囊腔:囊腔: 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接种部位接种部位 羊羊膜腔:膜腔: 流感病毒的初次分离流感病毒的初次分离 卵卵黄囊:黄囊: 嗜神经病毒嗜神经病毒鸡鸡 胚胚 接接 种种3 3、细胞培养细胞培养 单层细胞培养单层细胞培养 悬浮细胞培养悬浮细胞培养 原代细胞原代细胞 细胞种类细胞种类 二倍体细胞二倍体细胞 传代细胞系传代细胞系培养方式培养方式 病毒在细胞内增殖所引起的特有的细胞病病毒在细胞内增殖所引起的特有

36、的细胞病 变,称为变,称为细胞病变效应(细胞病变效应(CPECPE)细细胞变圆、聚集、坏死、溶解或胞变圆、聚集、坏死、溶解或脱落等脱落等 (多数多数病毒)病毒)形形成多核巨成多核巨细胞细胞/ /融合细胞融合细胞 (麻疹(麻疹V V、巨巨细胞细胞V V、呼吸道合呼吸道合胞胞V V等)等)在在培养细胞中形成培养细胞中形成包涵体包涵体 (狂犬病病毒、麻疹病毒狂犬病病毒、麻疹病毒等)等)(四)病毒(四)病毒的鉴定的鉴定2 2、红、红细胞细胞吸附吸附3 3、病毒的数量与感染性测定、病毒的数量与感染性测定 蚀斑测定法、蚀斑测定法、ID50ID504 4、新分离病毒的鉴定、新分离病毒的鉴定 核酸类型、理化性

37、状核酸类型、理化性状5 5、病毒抗原的检测、病毒抗原的检测 免疫荧光、免疫荧光、ELISAELISA、放免、放免6 6、病毒核酸的检测、病毒核酸的检测 RNARNA酶、酶、DNADNA酶酶7 7、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诊断 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等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等六、六、 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一)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一)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n 灭活:病毒受理化因素作用后失去感染性灭活:病毒受理化因素作用后失去感染性n 原理:直接破坏核酸原理:直接破坏核酸 改变病毒结构成分改变病毒结构成分n 意义:疫苗制备,临床实验研究意义:疫苗制备,临床实验研究(二)抗病毒治疗(二

38、)抗病毒治疗n 核苷类药物核苷类药物n 病毒蛋白抑制剂病毒蛋白抑制剂n 干扰素及干扰素诱生剂干扰素及干扰素诱生剂n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n 中草药中草药(三)病毒感染的预防(三)病毒感染的预防脊髓灰质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Vero细胞)细胞)麻疹疫苗麻疹疫苗 减毒活疫苗(鸡胚细胞)减毒活疫苗(鸡胚细胞)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减毒活疫苗(鸡胚细胞)减毒活疫苗(鸡胚细胞)风疹疫苗风疹疫苗 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甲型肝炎疫苗甲型肝炎疫苗 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人用狂犬病疫苗人用狂犬

39、病疫苗 灭活疫苗(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地鼠肾细胞)乙型脑炎疫苗乙型脑炎疫苗 灭活疫苗(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地鼠肾细胞)森林脑炎疫苗森林脑炎疫苗 灭活疫苗(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地鼠肾细胞)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酵母菌表达)基因工程疫苗(酵母菌表达)疫苗名称疫苗名称 疫苗种类(培养细胞种类)疫苗种类(培养细胞种类) 我国常见的病毒疫苗我国常见的病毒疫苗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 1、名词解释:病毒体、自我复制、隐蔽期、缺陷病、名词解释:病毒体、自我复制、隐蔽期、缺陷病 毒、顿挫感染、干扰现象、水平毒、顿挫感染、干扰现象、水平/ /垂直传播、持垂直传播、持 续性感染、包涵体、溶细胞效应、细胞转化。续性感染、包涵体、溶细胞效应、细胞转化。2 2、试述病毒的基本结构。、试述病毒的基本结构。3 3、试述病毒的复制周期。、试述病毒的复制周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