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后张32米直线梁的施工设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1625457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69.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毕业设计(论文)后张32米直线梁的施工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毕业设计(论文)后张32米直线梁的施工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毕业设计(论文)后张32米直线梁的施工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后张32米直线梁的施工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后张32米直线梁的施工设计(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石家庄铁道学院毕业设计目录第一章 绪论1.1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1.2国内施工现状1.3论文的主要内容第二章 施工准备及相关图纸及计算校核2.1梁厂建设2.2 相关图纸准备第三章 施工工序组织控制3.1钢筋绑扎3.2 模板安装3.3混凝土的浇筑3.4梁体修补3.5预应力筋的张拉3.6管道压浆3.7封锚第四章 安全环保质量控制4.1安全控制4.2 质量控制4.3环境控制1第一章, 绪论1.1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为了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过早出现,充分利用高强度钢筋及高强度混凝土,设法在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承受使用荷载前,预先对受拉区的混凝土施加压力后的混凝土就是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桥梁具有整体性能好、

2、结构刚度大、变形小、抗震性能好,特别是主梁变形挠曲线平缓,桥面伸缩缝少,行车舒适等优点。加上这种桥型的设计施工均较成熟,施工质量和施工工期能得到控制,成桥后养护工作量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适用范围一般在150m以内,上述种种因素使得这种桥型在公路、城市和铁路桥梁工程中得到广泛采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具有其强大工程实用性,归纳如下:有效地利用了高强度的钢筋和混凝土,可以形成比普通混凝土跨度大而自重轻、截面小的承重结构物;可以改善钢筋混凝土的使用性,从而防止混凝土开裂或将裂缝的宽度限制到无害的程度,提高了耐久性;混凝土的变形可保持在很小的范围,即使是部分预应力,在使用荷载的作用下,承重结构所受拉应

3、力也在允许的较小范围内;承重结构有很高的疲劳强度。这是由于在预加应力的作用下,钢筋应力的变化幅度大大减小,远远低于疲劳强度;只要钢筋应力不超过其应变极限,可以承受相当大的的过载而不会引起永久性的破坏。超载引起的裂缝就会重新闭合1.2施工现状 1.2.1 自1955.在丰台桥梁厂试制了第一孔12m的实验梁,自此以后,预应力混凝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部分取代了钢梁,节约了大量钢材,厂质梁的梁体质量好,工程进度快成本低成为新干线的主要施工形式。 1.2.2 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集简支、连续梁桥的优点于一身,既有简支梁桥的施工简便,利用工厂化集中预制、安装迅速的特点,又具有连续梁桥结构经济的

4、特点,这一结构,在我国近阶段桥梁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3论文的主要内容本题研究的重点在于后张32米直线梁的施工生产及相关问题的解决。以主要工序为线索,解决各关键工序的指导施工问题,通过质量控制流程控制质量的达标,同时对张拉进行检算,控制后张梁的力学性能。1.4施工组织安排及相关关键工序应注意的问题。 1.4.1施工前理论准备及相关计算 1.4.2 施工工序准备 1.4.3 工序衔接及相关工序施工组织 1.4.4 相关问题的解决及质量验收第二章 施工准备及相关图纸及计算校核2.1梁厂建设2.1.1梁厂资源条件a交通条件:本工程沿线公路交通较为发达,国道、省道、县道基本成网b水电资源:1)水源

5、条件 2)供电条件 满足梁厂生产需要c 原材料资源 :沙 石等建筑材料供应充足。d当地水文气象条件:1)气温2)降雨 3)湿度 4)潮汐 等条件考虑齐全,相应解决办法规划合理。2.1.2梁场概况梁场占地约45亩,梁场设计月生产能力45孔,存梁能力约60孔,可满足铺架施工需要。运梁地段需经过路基、隧道等地段,除路基地段运梁条件稍差外,其余地段均处于砼结构地段,运梁条件较好。梁厂规划图纸见附表12.1.3梁场质量体系建设a.器具检验: 检测量器具方面,梁场高度重视实验工作,新购全套实验设备并经过了福建省及北京市质量监督局的检验,满足制梁全过程的计量检测需要。b. 质保体系:具体见施工组织机构图及人

6、员准备c.质量管理和人员素质及文明生产: 梁场颁发梁场管理手册、梁场质量管理制度、材料管理制度、工装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计量管理制度; 梁场共计投入管理、技术和生产人员130人,工程技术人员31人;梁场颁布了安全生产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安全防护措施到位。2.2 相关图纸准备2.2.1钢筋图纸解读及研究本钢筋图适用于专桥(01)2051-、专桥(01)2051-时速14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的钢筋绑扎作业,图纸为2051-32图纸(详见附表2)。钢筋绑扎在专用胎模具加工,控制加工误差,图纸齐全,定期检查,能够保证加工精度要求2.2.2模板图的解读及研究本模板适用

7、于专桥(01)2051-、专桥(01)2051-时速14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的钢模板安装、拆除作业(详见附表3)。对生产台座进行设计计算,其强度刚度稳定性符合要求,数量满足工期;模板进行了专门设计计算,考虑了梁体的预设反拱、压缩量等情况,各种情况符合要去。 2.3张拉计算解读2.3.1伸长值的计算与量测预应力钢材用应力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差应控制在6%以内。在计算时,首先将每段两端扣除孔道摩阻损失后的拉力求出,然后再计算每段的张拉伸长值。2.3.2实际伸长值的量测预应力筋张拉时的实际伸长值l,应在建立初应力后方可开始量测,量得的伸长值,还应加上

8、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后张法尚应扣除混凝土构件在张拉过程中的弹性压缩值。初应力的取值,一般取张拉控制应力的10%。第三章 施工工序组织控制3.1钢筋绑扎3.1.1钢筋下料3.1.1.1物资设备部负责物资的归口管理,对钢筋及辅助材料的用料计划、采购、验收、保管、标识和发放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质检部负责该工序安全、质量、标识的检查、监督工作。钢筋进场须有生产厂的质量证明书,并经试验室试验检测合格,方可使用。下料钢筋应达到: 3.1.1.11 钢筋外观要求无裂纹、重皮、气孔、锈坑、死弯及油污等。公称直径允许偏差见下表: 热轧光圆钢筋公称直径(mm)直径允许偏差(mm)不圆度不大于(mm)6120.3

9、00.4014220.40热轧带肋钢筋公称直径(mm)内 径d(mm)公称尺寸允许偏差1211.50.41615.4注:钢筋直径的测量精确到0.1mm。3.1.1.1.2每批钢筋由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组成,每60t为一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超过60t的部分,每增加40t,增加一个拉伸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取样方法:从每批钢筋中任取两根钢筋,每根离端部500mm取两个试样(试样长度10d+200mm)做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工艺性能(冷弯)试验。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试样重做试验。如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品。3

10、.1.1.1.3进场钢筋须经实验室出具检验合格通知单后方可使用。钢筋判定不合格时,试验室应及时通知管库员做好标识,并封存,同时通知材料员将该批钢筋撤离现场。3.1.1.1.4钢筋的表面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在焊接前,焊点处的杂质应清除干净。当钢筋局部有曲折时,采用卷扬机进行调直,其调直冷拉率:级钢筋不得大于2。3.1.1.2钢筋焊接工艺a. 热轧光面钢筋和螺纹钢筋焊接时采用闪光对焊,要求接头熔接良好,完全焊透,且不得有钢筋烧伤及裂纹等现象。焊接后应按JGJ18-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和JGJ/T27-2001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规定经过接

11、头冷弯和抗拉强度试验b当钢筋直径较小,钢筋牌号较低,在规定范围内,可采用连续闪光对焊,但当钢筋端面不平整时应采用闪光-预热-闪光3.1.2钢筋的绑扎与安装a .梁体的钢筋在梁体钢筋绑扎胎具上进行绑扎,其方法是将梁体钢筋的绑扎胎具放在制梁台座旁,10T龙门吊下,在梁体钢筋绑扎胎具上绑扎,完成后撤出绑扎胎具。桥面钢筋在自制的桥面钢筋胎具上绑扎。b钢筋的绑扎应符合下列规定:腹板镫筋 与桥面筋 其两端.交点均须绑扎; 钢筋弯折角与纵向分布筋 交点均绑扎;下缘大小箍筋 接头交错绑扎;其余各交叉点可采用梅花跳绑;绑扎点应拧紧,如有断的扎丝必须重绑; 为保证绑扎后的钢筋骨架不变形,要求所有绑扎点(上、下、左

12、、右)的绑扎方向,均应为“八字形”;绑丝尾部向混凝土芯部,不得伸入混凝土外侧。垫块:垫块设置在钢筋与模板之间。垫块一般间隔600mm-700mm,距梁边100mm。宜放在钢筋交叉点之下,并互相错开,分散布置,不得横贯保护层的全部截面。C梁体、桥面钢筋绑扎顺序应遵循的原则:A.梁体:由内向外,由下至上;B.桥面:由下向上,由中间向两边。d预留芯管及钢筋绑扎允许偏差见下表:项次项 目允 许 偏 差检 验 方 法1预留芯管位置距跨中4m范围内4mm其余部位5mm尺量检查2桥面主筋间距与设计位置15mm3箍筋间距偏差15mm4腹板箍筋的不垂直度1.0%吊线尺量检查5钢筋保护层+5mm,0尺量检查6其它

13、钢筋的偏移20mm尺量检查7底板钢筋间距与设计位置偏差8mm尺量检查3.1.3.控制措施A.腹板箍筋的垂直度和箍筋间距方法:在胎具上绑扎以保证腹板箍筋的垂直度及箍筋间距。B.梁体、桥面主筋间距及设计位置:自制定形卡具,保证梁体桥面主筋间距及设计位置。方法:梁体主筋首先固定最上排主筋,利用定形卡具挂上面,其余主筋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固定并绑扎牢固。桥面主筋首先绑扎和梁体A1箍筋绑扎的两根主筋,按从内至外的顺序依次绑扎。先隔4m绑一段用来固定位置,再绑上其余丝扣,保证桥面主筋位置准确。 C.预留芯管位置方法:定位网绑扎及管道坐标位置准确。d.桥面钢筋安装桥面钢筋,先在自制的胎具上绑扎成形 ,待钢模安

14、装完成后,用专设吊具吊装就位,并与梁体钢筋进行绑扎连接。3.1.4后张法预应力砼梁管道的形成纵向横向预应力管道将直接影响预应力情况,因此应严格控制。本厂纵向横向预应力管道采用抽拔70、80橡胶管形成,胶管位置必须符合批准的施工图纸要求(见附表4)。控制要点如下:a为了增加橡胶管的刚度,达到胶管顺直目的,在胶管内穿放钢绞线芯棒,用1根15.2mm高强钢绞线穿入胶管增加刚度。b.绑扎胶管的绑扎线用22#号铅线。c.制孔胶管的安装顺序;由下向上,由里向外,在跨中处套接,两端对称进行。e.制孔胶管的绑扎方法;制孔胶管接头在跨中附近错开500mm左右,一根管内的钢绞线插入对接的管内,用塑料薄膜包裹好,用

15、钢丝绑扎4道。f.制孔胶管位置应控制准确。在管道坐标及定位网上绑扎准确,松紧程度适宜。胶管在梁端外悬部分应加以支撑,确保管道与锚具支承垫板垂直。g.制孔胶管的抽拔;采用抽拔胶管孔时,胶管内径应比钢绞线外径大10mm,其承受工作拉力不得小于5KN且弹性恢复性能良好,极限抗拉力不得小于7.5KN。制孔胶管抽拔时,以不损伤混凝土孔道壁且易拔出为原则,宜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6-8Mpa时进行。具体时间凭试验室经验数值控制在10-12小时(视天气情况)。h.橡胶管的防护及更换;橡胶管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管,防止挤压、刮伤、折叠及油酸侵蚀等。形成管道的胶管,其外壁直径在任何情况下不行小于68mm、78m

16、m,并不应呈椭圆形。胶管表面有破损情况不能使用,。及时更换3.2 模板安装3.2.1模板准备模板的检查、清理;检查模板面是否平整光滑,有无凸凹变形,焊缝是否开裂,接缝处是否破损,如果有必须修整合格。模板连接端面、底部有无碰撞而造成不符合使用要求的缺陷和变形,振动器支架及其模板焊缝是否有开裂破损,均应及时整修合格。清除模板上的残存灰碴,特别是接口处及端模管道孔眼内应清除干净。模板面应仔细均匀地刷隔离剂,不得漏刷。3.2.2 模板安装a.吊装前的准备工作模型吊装必须使用专用吊具。施吊前应对吊具、穿束、钢丝绳等进行认真检查。吊装时吊钩下严禁站人。 模型吊装前应检查桥梁支座板型号、位置是否正确。底模的

17、元宝垫铁是否已恢复在工作状态,各种紧固件是否齐全。端模安装时,首先检查穿橡胶管的孔眼周边有无毛刺,有则应打磨光滑。两端支承就位时,应使管道孔与端模孔眼成同心圆。并保证管道弹簧圈位置准确。主体钢筋绑扎质量(包括管道),已经验收合格。保护层垫块尺寸、间距、位置正确,否则不得进行模型安装工作。b.钢模型安装;钢模安装顺序:两头端模内侧模外侧模挡碴墙模端边墙模。模型吊装时应使模扇略显外倾状态,以免碰撞已就位的钢筋骨架。吊装端模板时,应先将胶管插入端模孔内,在端模徐徐就位过程中,应紧密配合,一面理顺胶管,一面将外露胶管向外拔,切实保证端部橡胶管道顺直无死弯。为保证管道顺直,橡胶管内应穿入芯棒,芯棒采用直

18、径15.2mm钢绞线。当两端模就位后,应先吊装内侧模,吊装侧模时,先找正与底模相对位置,用斜拉杆调整其垂直度,然后吊装邻扇侧模,安装就位后需与前扇用螺栓联接,并依次检查橡胶管位置,是否弯曲变形,有则必须及时修正。内侧模板吊装完毕后,再吊装外侧模板,吊装就位方法要求同内侧模。内、外侧模板就位后,依次安装上拉杆(每节模型可暂安端部的二根,底模元宝垫及其联结螺栓和横向预应力管道,当横向预应力管道与纵向预应力管道相冲突时,可适当调整横向预应力管道位置,同时检查模型长、宽、高各部位安装尺寸及横向预应力管道相对于跨中的距离误差10mm,不符合规定者应予调整,直至合格。 拆除已安装临时固定的上拉杆,吊入桥面

19、预制钢筋骨架,以绑扎、补充余下钢筋后,再安装全部上拉杆,安装T型钢、泄水管。整修桥面钢筋后,即可安装挡碴墙、端边墙各内模及伸缩缝板等工作。模型全部安装完毕后,必须按标准进行最终调整,各部位尺寸等都达到要求后,按桥梁模型检查表项目内容,填入检查数据。c.模板安装尺寸必须符合下表规定:模板安装尺寸允许误差序号项 目要 求1模板(底、侧模)总长15(跨度16m), 10(跨度16m)2底模板宽度+10mm,0mm3底模板中心线与理论位置偏差2mm4桥面板内外侧与设计位置偏差5mm5腹板中心与设计位置偏差10mm6横隔板与设计位置偏差5mm7模板倾斜度偏差38底模、侧模及端模不平整度 2mmm9侧模、

20、端模高度差5mm10侧模及端模纵、横向预应力筋孔偏离设计位置3mm11桥面宽度+10mm,0mm12腹板厚度+10mm,0mm13底板厚度(在侧模下翼缘拐角处高度)+10mm,0mm14顶板厚度(在侧模上翼缘拐角处高度)+10mm,0mm15横隔板厚度+10mm,0mm模板安装完成,自检合格后报专职质量检查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d.拆模前应达到相应的力学标准(有实验室提供).拆卸模型的顺序为:先拆端模 上拉杆 挡碴墙外模的连接螺栓 楔子 泄水管的定位固件 后拆斜拉杆。然后从桥梁一端开始,在桥面上用3台千斤顶同步施顶,逐节顶开外侧模,但每个顶杆一次顶开模型的距离不应过大,有10mm

21、即可,再顶其它点,直至将模型拆开,再拆除内侧的全部紧固件,用同样的方法逐节顶开内侧模。吊开钢模时,不准使用龙门吊拉模。拆模时严禁使用大锤、撬棍敲击钢模,也不准使用铁楔打入模型内,以免造成钢模局部变形和梁体破损。顶开外侧模时,千斤顶杆以内侧模支柱为支撑点,顶开内侧模时,千斤顶杆以梁体挡碴墙为支撑。3.3混凝土的浇筑3.3.1凝土的浇注施工准备施工混凝土用料及相应外加剂指标符合要求达道相应指标,检验制度及相关管理机制同上(钢筋施工),并应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应仔细检查模型安装情况,符合相应要求后方可开盘。 检查所有的振动器及相应连接正常。检查备料是否充足并达到相应标准,同时具有备用发电机。3.

22、3.2混凝土浇筑方法3.3.2.1拌合好的砼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层、连续浇筑,一次成型工艺浇筑,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密实度3.3.2.2具体方法1梁体混凝土浇筑程序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先浇筑主梁混凝土,包括下翼缘、腹板、横隔板、胁等部位;第二步再浇筑桥面板,包括道碴槽板及挡碴墙、内边墙、端边墙等部位。2主梁混凝土浇筑 、浇筑主梁混凝土,应从一端开始至另一端结束,沿梁长方向斜向分段、水平分层。每层厚度不超过300mm,连续浇筑,一次成型。、浇筑时先浇筑底板混凝土,再浇筑下八字混凝土、腹板混凝土。2.桥面混凝土浇筑其顺序为:道碴槽板-端边墙-挡碴墙-内边墙-末端的端边墙。、浇筑桥面板,从一端向另一

23、端一层直铺,连续灌注,一次完成。利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振捣棒要按梅花形插入,插点间距小于200mm,要作到快插慢拔,边振边拔。混凝土的振动时间应以混凝土被振实、表面返浆、气泡不再上返为原则。下灰时,要考虑道碴槽板用量,振捣手段主要靠振捣棒插入混凝土振动完成,振动要和人工边扒边振相结合。、整个桥面混凝土(包括道碴槽板、挡碴墙、内边墙及端边墙等)浇筑完毕后,均应反复认真进行赶压抹平,进行二次压光,为做好防水层打基础,保证作到桥面排水坡度平整正确,“三墙”的顶面平整美观。、应特别注意严格要求一点,就是“三墙”的内模底部高度,即是道碴槽板的顶面之高度,所以,浇筑混凝土面高度一定要与其模型底部平齐,切忌

24、不可超高,将内模埋入混凝土,造成拆模困难,同时桥面形成沟槽不平整,给制作防水层带来困难,平整度控制平整度不大于3mm/m。3.要派人看守附着式振动器。在浇筑梁体混凝土的整个过程中,要派专人自始至终地看守侧模附着式振动器。其主要任务是: 随时检查,拧紧振动器的安装螺栓; 随时检查振动器的使用状态; 减少操作失误,发现坏的要及时拆换,保证混凝土振动需要。3.3.3混凝土振捣1.振捣采用附着式振捣器和插入式振捣棒相结合的工艺。振捣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振捣时振捣棒不应碰撞模板和预应力筋管道。振捣器的开动要与混凝土入模位置相配合,采取边灌注边振捣的方法(严禁振捣器空载振动)。以保证各边角部分填满充实,当

25、混凝土成一个水平面、不再下沉、表面泛浆发亮、且不出现气泡停止振捣。2.当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时,振捣棒移动间距宜在200mm,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100mm,意保护好橡胶管,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严禁振捣棒碰打橡胶管,以免胶管位置走动、破损或弯曲。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宜遵循“快插慢拔”的施工方法。3.在浇筑主梁混凝土过程中,要派人检查下翼缘混凝土是否灌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找有经验的人用锤击下马蹄模板,凭经验听声音判断空满情况,如发音空响,则未灌满3.3.4注意事项a浇筑时间与温度:梁体(包括桥面)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一次成型,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密实度。如混凝土自加水搅拌时起,时间超过

26、1.0小时,即不应浇筑梁内,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不再进行施工。b混凝土浇筑时应使灰斗尽量贴紧梁上翼缘模板,以减少混凝土的自由倾落度,一般灰斗底面距桥面筋顶面不超过300mm。混凝土浇筑层厚度不超过300mm。c各层混凝土浇筑应不间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气温为30左右时,不超过40分钟,气温在10左右时,不得超过90分钟。每片梁浇筑总时间不超过3.5h。d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的稳固情况,如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3.3.5 .混凝土试件制作 梁体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由浇筑地点制作混

27、凝土试件,试件应随梁或在同样条件下振动成型,以便试验混凝土应力情况由试验室进行)。试件制作组数见下表:常规混凝土及压浆试件的取样、批量、养护、试验及评定办法 序号试件名称试件数量(组/批)取样位置试验批量 (片/批)养护方式试验龄期(d)试验方法评定/判定标 准1砼垫垫块28d强度1 随机每次浇注随垫块28d混凝土力学试验方法GB/T50081-2002TB10425标准差未知法2降温、拆模顶张拉混凝土强度1随机1随梁试验确定(强度等级的标准值60%)1.645初张拉砼强度1随机1随梁试验确定(强度等级的标准值80%)1.645终张拉砼强度1随机1随梁14d强度等级的标准值1.645弹模1组(

28、6块)随机且同一盘114d强度等级所对应的Eh梁体砼28d 强度a均布b日产量标养28dTB10425标准差未知法弹模1同一盘强度等级对应的Eh压浆28d强度抗压随机每一次施工标养28d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7d:70%7d:M30 28d:M40TB/T3192-2008抗折封锚砼28d强度纵向随机标养28d混凝土力学试验方法GB/T50081-2002TB/T2965-1999TB10425标准差知法(同梁体)横向10保护层砼28d强度1随机TB10425标准差未知法11湿接缝混凝土28d1随机要求1.强度试件块组,弹性模量试件块组。2.28d强度以1

29、d连续浇筑的片数为1个检验批。3施工试件均随梁养护,28d试件均标准养护。4.采取蒸汽养护工艺的28d标准试件,先随梁蒸养,再置入标养室标样,共计28d。5.每种施工试件(拆模、初张拉、终张拉)应在浇筑总盘数中均匀分布取样,其中每组3块应在同1盘中取样。6.表中为企业梁体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标准偏差。封锚、保护层混凝土28d强度评定时也采用该。7.当试件的试验结果未达到本标准规定及设计要求时,可采取超声波回弹综合法或和后装拔出、钻芯法进行无损或有损实体检测。试验方法按CECS0288、JGJ/T232001、TB/T2298.21991、 DL/T51502001执行。最终检验结论由产品质量监督检

30、验机构综合判定。备 注a 试生产期间(约一个月),梁体混凝土28d强度试件先采用TB104251994标准差未知法评定(5组)。正式生产后,28d强度采用TB10425-1994标准差已知法评定(4组)。b “均布”指每组(块)试件在浇筑混凝土的总盘数中均匀分布取样。3.3.6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养护采用自然养护和蒸气养护两种方法。本梁厂采用自然养护。桥梁拆模后,其存放处的自然环境温度大于+10时,应对梁体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养护,洒水养护的时间不得少于14天。洒水养护的次数随天气变化而定,向阳向风面可多洒一些水。洒水次数以能使混凝土表面充分潮湿为度。洒水养护时间如表7:洒水养护时间环境相对湿度小于

31、6060 - 90大于90洒水天数147可不洒水养护蒸汽养护分四个阶段:a静停阶段:是指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从围盖苫布和安设温度表开始4-6小时内,温度控制在20-25,当温度较低发生变化时,需放入少量蒸汽调温,待混凝土强度达到6Mpa-8Mpa时,抽拔制孔胶管后即可升温。静停时间不少于4小时。b升温阶段:必须控制升温速度,每小时不超过10。持续3小时左右升温至355为宜。c恒温阶段:恒温是混凝土强度增长最快的阶段,应控制棚内温度不超过40。恒温阶段棚内应保持90 100%的相对湿度,温差不超过5,梁体芯部(梁端中央深入300mm)处混凝土温度不大于60。恒温时间最短不得少于12小时,12小时后若

32、混凝土强度达不到初张拉设计标准,则应延续恒温时间,直到混凝土强度达到标准(试验室压砼试件确定)为止,才能结束恒温时间,允许降温。降温需根据试验室开据的降温通知单方可实施。d降温阶段:是桥梁向外散热,也是水分向外蒸发阶段。在砼强度33.5Mpa,环境温差15,可以降温。降温速度每小时不得超过10。养护阶段应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并做好及相应记录工作。3.3.7混凝土质量检查1 混凝土的各项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施工配合比准确,配料误差不得超过允许范围。2 混凝土拌合后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及合格的坍落度。3 混凝土运输时间不易过长。4 若因运输操作不良使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应重新拌合均匀后

33、才能灌入模内。5 在浇筑混凝土时应随时注意保持钢筋的正确位置,不要使钢筋发生任何移动或变形。6 振捣方法正确,无漏振、过振现象。7 振捣器开动位置要与混凝土浇筑位置相一致,避免空载振动及振动时间过长使混凝土产生离析。8 振捣器在每个位置上的振捣延续时间应符合要求,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9 混凝土不得出现蜂窝、麻面、钢筋外露、石子外露等质量不良的缺陷,表面应平整美观(如有出现,在拆模后,应及时进行修补)。3.4梁体修补3.4.1修补条件及用料凡梁体孔洞、蜂窝、麻面、硬伤掉角、石子堆垒等梁表面病害,均应进行修补,修补前报请监理同意。修补材料宜采用环氧树脂砂浆,其强度应高于砼梁体标准强度10Mpa.3

34、.4.2修补过程a对不同梁体情况采用不同的修补材料b打底子:用树脂胶涂刷修补面,力求薄而匀,如未除净粉尘则用刷子反复搓刷,使粉尘混入树脂胶,增强粘着力。砸实和抹面:分层砸实,表面树脂砂浆应刮平,;后将压子加热抹光表面,注意修补完一段时间后上部与旧混凝土粘接缝可能因树脂砂浆下坍而形成粘接不好,可以在树脂砂浆适当硬化后用热“压子”二次赶压挤严,修补底面片状空洞时可将树脂砂浆先摊在底模上,然后顶紧底模板直至树脂砂浆从四边挤出为主。个别情况下特别大的空洞也可先立模灌造高强低水灰比混凝土,然后待混凝土硬化拆模后再沿新旧混凝土接缝处开槽用树脂砂浆填补接缝接成整体,这一工作应在新旧混凝土强度达设计标号、混凝

35、土已大体完成其收缩后进行。C修补后,应注意梁体的养生,暖季一般采用自然养生,此时应注意树脂未充分硬化之前防止淋水及潮汽损坏粘接面。在冬季或在希望修补部分的树脂砂浆迅速达要求强度时可加温养生,使环境温度较高,促进硬化3.5预应力筋的张拉3.51张拉方式;采用两端对称张拉3.5.2张拉步骤 1. 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33.5Mpa时(接到试验室发放的初张拉通知单后),防止梁体产生竖向裂纹,拆模达到强度后应尽快进行初张拉。 2后张梁初张拉顺序见下表:32m后张梁 张拉程序1234钢束编号N2 N2 N6N73. 终张拉当梁体强度、弹模及龄期均达到设计要求时(接到试验室发放的终张拉通知单后),即可进行

36、终张拉梁型号强度(Mpa)弹模(Gpa)混凝土龄期后张梁58.536.014天。 后张梁终拉顺序见下表:32m后张梁张拉程序123456789钢束编号N1N1 N7N6N5N4N3N2N2 终张拉由主管工程师负责填写终张拉记录,作为该工序状态标识。 c.张拉程序张拉工作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为初张拉,梁体混凝土达到设计初张拉强度时,在制梁台座上进行;第二次为终张拉,梁体混凝土达到设计终张拉强度及弹模时,在存梁台座上进行。(1)初张拉:32米梁:00.1k (做标记测夹片外露量) 66.7%k(测伸长值)回油自锚(测回缩量及夹片外露量)(2)终张拉:1)没有进行初张拉的预应力束的张拉程序:00.1k

37、(做标记测夹片外露量)k(测伸长值)持荷2min 回油自锚(测回缩量及夹片外露量,计算实际伸长值)。2)已进行初张拉的预应力束的张拉程序:066.7%k (做标记测夹片外露量) k(测伸长值测夹片外露量)持荷2min 回油自锚(测回缩量及夹片外露量,计算实际伸长值)。 k为终张拉控制应力d.张拉注意事项:1、终拉时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终张拉龄期必须符合规定。2、有影响承载力的缺陷,应事先修补(修补材料的强度应比原强度提高一个等级),并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预加应力。3、钢锚具在使用前,应逐个检验(查),合格后方可使用。4、预加应力值以油压表读数为主,以预应力钢丝伸长值作校核,当实际伸长值与理论

38、伸长值相差6%以上时应查明原因,予以处理后重新张拉。5、如在张拉过程中管道发出断丝声音,应立即停止张拉,卸掉线位板,换上自制卸荷支座进行超张拉,将工作夹片带出然后把整束钢绞线拽出检查把断丝的钢绞线换下,重新进行张拉。6、全梁断丝、滑丝总数不得超过钢丝总数的5%,并不得位于梁体同侧,且一束内不得超过一丝。7 锚塞外露量不得小于5mm。8、施加应力时,测距员要集中精力,测距要准确,司泵人员要严格控制油表读数。9、张拉完成后用钢针在距夹片100mm处划线,24小时后检查钢绞线是否有滑丝现象。10、预应力张拉时,应使千斤顶、锚具、孔道“同心”;应两端基本同步张拉,保持千斤顶加压速度相近,使两端同时达到

39、同一荷载值,且配合默契,要有专人统一指挥。.11、张拉时发现油泵、油压表、千斤顶、锚具等有异常情况时应停止张拉,查找原因。12、张拉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需要更换锚具或更换钢绞线重新张拉A、张时发现初张拉的锚具当中夹片断裂者B、锚具内夹片措错牙在1mm以上者C、锚环裂纹损坏者D、切割钢绞线或压浆时又发生滑丝者10.2.4.13、终张拉完毕24小时后复查梁的断丝、滑丝、回缩量锚塞外露量全部合格后,用手提切割机将钢绞线超长部分割去,留存长度自工作夹片外露端起50mm,并将锚具涂刷聚氨脂防水涂料。14每片梁正式张拉完后,应测量跨中弹性上拱度,并作好记录3.5.3安全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专业及

40、安全操作规程,并佩带防护用品。张拉作业区应标示明显的标记,千斤顶后方安装防护板,禁止非生产、非工作人员进入张拉区域。操作高压油泵人员要戴防护目镜,防止油管破裂及接头喷油伤眼。其相关保护措施齐全,张拉工序安全控制很高。安全质量环保部门负责全面监督管理。3.6管道压浆3.6.1实施要求规范管道压浆作业程序,加强技术标准控制,使压浆施工质量符合现行标准要求,使管道压浆技术作业的标准化,程序化。3.6.2材料要求a. 水泥采用强度等级P.42.5的硅酸盐水泥(低碱),其技术质量标准符合GB175-2007规定。进场水泥应有供应商提供的出厂合格证书,并按有关检验项目、批次规定,严格实施进厂检验,如使用其

41、他品种水泥,须经技术室、试验室、总工程师审核同意。水泥技术指标详见下表:水泥主要技术质量标准水泥品种 指 标项 目低碱硅酸盐水泥42.5细度(80um/45um方孔筛余)10%/30%比表面积300m2/kg350 m2/kg凝结时间初 凝45min终 凝390min安定性(沸煮法)合格强度抗压强度3天23.0MPa28天52.5MPa抗折强度3天4.0MPa28天7.0MPa烧 失 量(质量分数)5.0%氧化镁含量(质量分数)5% 三氧化硫含量(质量分数)3.5% 碱含量(按Na2O+0.658K2O计算值表示)0.6%不容物(质量分数)1.5%氯离子(质量分数)0.06%C3 A8%混合材

42、名称及掺量限为粉煤灰、矿渣游离氧化钙1.0%掺活性混合材料时15%注:1.表中项目为材料全项检验项目,带“”号项目为材料常规检验项目(下同) 。 b. 桥梁管道压浆采用管道压浆剂。该压浆剂是铁道部专业部门批准的铁路专用管道压浆剂.c.计量压浆料,准确到1%(以质量计),水胶比=0.32。经试验室验证试验,浆体性能均符合d.设备准备:搅拌机的转速为1000r/min。压浆机采用连续式压浆泵。其压力表最小分度值0.1Mpa,最大量程应使实际工作压力在其25%-75%的量程范围内。f.搅拌: 浆体搅拌时,先在搅拌机中加入实际拌和用水量的80%-90%,开动搅拌机,均匀加入全部压浆剂,边加入边搅拌,然

43、后均匀加入全部水泥。全部粉料加入后再搅拌2min,然后加入剩余的10%-20%的拌和水,继续搅拌2min,搅拌均匀后现场进行出机流动度试验,每10盘进行一次检测,其流动度在表6.4规定的范围内,即可通过过滤网进入储料罐。浆体在储料罐中应继续搅拌,以保证浆体的流动性。3.6.3 压浆(预应力终张拉后,在48h内进行孔道压浆。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h内,梁体温度不应低于5)a压浆前,应对孔道进行清理,清除梁体孔道内杂物和积水。b.首先开启压浆泵,使浆体从压浆嘴排出少许。c. 压浆顺序先下后上,同一管道压浆应连续进行,一次完成。从浆体搅拌到压入梁体的时间不超过40min。压浆时,孔道另一端饱满,排出

44、浆体的流动度与规定相同为止。关闭出浆口后,应保持0.5-0.6Mpa且做3min的稳压。d.压浆过程中,对压浆进行作业记录。f.质量检查:检查孔道水泥浆的密实情况;24h自由泌水率0;注意保管好水泥,不使其受潮硬化;每孔梁制作3组标养试件(4040160mm)。3.7封锚3.71封锚要求压浆结束后,应及时对需封锚的锚具进行封闭。应先将锚具周围冲洗干净并检查有无管道漏压,在预应力筋锚圈与锚垫板接触处四周用聚氨酯防水涂料进行防水处理。为保证混凝土接缝处接合良好,将封锚处的混凝土凿毛,并对锚具进行防锈处理,按图纸要求布上钢筋网片,然后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进行封堵。封锚时必须严格控制封锚后的梁体长度。封端

45、模板的固定方式采用原有的端部的横向张拉孔(上、下部),上、下张拉孔外露的铁管部分再通过槽钢连接起来,通过长螺杆将封端模板与槽钢连接起来,并紧固。混凝土拌制完成后通过上方的下料口将混凝土灌入梁端,为了防止在灌注过程中造成端部混凝土出现不密实的现象,要边灌注边使用振捣棒振捣密实,最后灌注下料口处的混凝土,模板拆下之后,要对下料口处的混凝土进行处理平整。3.71封锚养护封锚混凝土采用自然养护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梁体洒水次数应以保持混凝土表面充分湿润为度。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60%时,自然养护不应少于28d;当环境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自然养护不应少于14d。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预制梁表面应喷涂

46、养护剂,或采取保温措施,禁止对混凝土洒水。封锚混凝土养护结束后,应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对新老混凝土之间的接缝进行防水处理。第四章安全环保控制4.1安全控制 A对上岗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并设立专职安全监督员B在任何情况下作业人员不得站在预应力筋的两端,同时在张拉千斤顶的后面应设立防护装置;操作千斤顶和测量伸长值的人员,应站在千斤顶侧面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油泵开动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如需离开,必须把油阀全部松开或切断电路;张拉时应认真做到孔道、锚环与千斤顶三对中,以便张拉工作顺利进行,并不致于增加孔道磨擦损失;工具锚的夹片要保持清洁和良好的润滑状态。新的工具锚夹片第一次使用前,在夹片背面涂上

47、润滑脂,以后每使用5至10次,应将工具锚上的挡板边同夹片一同卸下,向锚板的锥形孔中重新涂上一层润滑剂,以防夹片在退契时卡住。润滑剂可采用石墨、二硫化钼、石蜡或专用退锚剂;多根钢绞线束夹片锚固体系如遇到个别钢绞线滑移,可更换夹片,用小型千斤顶单根张拉;每次张拉完毕后,应检查端部和其他部位是否有裂缝,并填写张拉记录表;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cm。张拉完后用混凝土封裹,以防腐蚀;c预制场内用电及电路安装统一由专职电工负责,并随时检查线路状况,禁止无证人员操作和管理电业工作。场内禁止用裸露线路,所有线路均为电缆或皮线;场内照明灯光布设固定,确保无死角,夜间施工加强领导人员值班,统一调度

48、指挥施工,巡视检查现场,减小和消灭事故苗头;预制场周围进行围蔽,禁止闲人参观。措施4.2环境控制A施工场地及时进行卫生打扫B梁厂周围环境进行保护C做好人员生活设施,尽力避免对周遭环境的干扰D 严格管理制度,确立厂规原则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工作,这份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在此,衷心的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张永波。张老师对我的设计给予了大力帮助。对于我在设计期间遇到的问题,王老师都能够及时的解惑,对于设计中的不当之处,老师也都及时的指出并给予讲解。王老师积极认真的工作作风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还要感谢同一课题组的同学,毕业设计的完成与我们的共同研究、探讨是分不开的。与你们的交流使我学到了很多有

49、用的知识。致谢 19世纪40年代后期,预应力混凝土首次引入美国,很快便广泛应用于桥梁结构中。据记载,美国建筑了数千座预应力混凝土公路桥。铁路桥利用预应力混凝土也很普遍。在未来的几年中,预应力混凝土桥有望继续使用和不断向前发展。短跨桥 如图18.1所示的短跨桥,最大跨径为45ft要知道,这是一个武断的说法,短跨桥,中等跨度桥和大跨桥没有严格界限。短跨桥多由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I字梁,实心板,或现浇实心板及具有相当比例的T形梁组成。 在很短的跨径上用预制实心板最经济。这种板可以做成任意合适的宽度,但通常是3或4ft.预制构件径向连接通常是关键,在板拼装完后,在接缝处浇筑混凝土使得相邻板件共同

50、承受活载剪力。 用于短跨径桥的预制空心板有圆孔和方孔两种。它们通常3到4ft宽,18到27英寸厚。预制空心板可以作任意宽度和高度,通常用于20到50ft跨度的桥上。同实心板一样,径向剪力键也同样用于相邻空心板间的连接。空心板可能用也可能不用一个完整的现浇混凝土顶层,但是要求使用整平层,以获得满意的外观和平整度。 预制混凝土桥上部结构通常提供横向加劲肋以横向连接构件。设计良好的横向连接能保证组成上部结构的单个纵向构件在活载作用下整体工作。在板式梁桥结构中,横向联接大多由布置在建造时预留横向小孔中的螺纹钢筋组成。螺帽作为结合键用于钢筋的两端。在某些情况下,横向联系有后张法预应力钢丝束构成。板安装到

51、位后,设置钢筋,加预拉力,再灌孔。横向联结通常由桥的一边延伸至另一边。 施加在短跨桥上的剪力通常很大而仅靠混凝土本身无法承担,因此,需要布置抗剪钢筋,其数量需求在纵梁腹板相对较薄时可能会很大。 混凝土横隔板,分为后张法加强和未加强两种,通常延桥跨方向横向布置于梁端和跨中处。横隔板保证活载横向分布于各纵梁上,保护各梁不发生相邻梁间的相对明显挠曲和扭转。 关于上述各种结构的相关费用没有通论。结构费用是一个有许多变量的函数,这就妨碍了它的有效的一般化。然而,应该注意到梁式桥需要的结构高度比实心板,空心板和槽形板梁桥的上部结构高度都要高。梁式桥中除了用于纵梁间代替常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预制板外,不需

52、要设置像预制板是结构那样的单独磨耗层。梁式结构常需要比板式桥少的上部结构材料(除非板很短)。完成预制构件后拼装一座桥需要的时间,梁式要比板式长的多。Of 40 late 19th century, the introduction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United States, will soon be widely used in bridge structures. According to records, the United States has thousands of construction of pr

53、estressed concrete highway bridge. Use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railway bridge are also common. In the next few years,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to use and continuous development. Short-span bridge Shown the short span bridges, the maximum span is 45ft. To know that this is

54、an arbitrary statement, short-span bridge, medium span bridges and large span bridge is not strict limits. Short-span bridge over the pre-tensioned prestressed concrete hollow slab, I-beam, solid plate, or cast solid board and has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T-shaped beam composition. In a short spa

55、n on the most economical use of precast solid board. This board can be made in any suitable width, but usually 3 or 4ft. Prefabricated radial connection is usually the key in the board assembly finished, so pouring concrete in the joints adjacent to the plates have to bear live load shear . For shor

56、t-span bridge with precast hollow round and square hole two. They are usually 3 to 4ft wide, from 18 to 27 inches thick. Prefabricated hollow panels can be any width and height, usually for 20 to 50ft span bridge. As with the solid plate, the radial shear keys are also used for the connection betwee

57、n the adjacent hollow. Hollow may be used may not have a complete cast concrete top, but requires the use of leveling layer, to obtain a satisfactory appearance and smoothness. Precast concrete bridge structure is usually provided with horizontal horizontal stiffeners to connect components. Well-des

58、igned horizontal connections to the composition of the upper structure to ensure a single longitudinal component in the overall work under live load. In plate girder bridge structure, transverse links arrang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st of the time set aside by the lateral hole formed in the twiste

59、d steel. Nut bar as a combination of keys for the two ends. In some cases, horizontal linkages with post-tensioned steel beams form. Board installed in place, set the bar, plus pre-tension, and then grout. Lateral side of the bridge connection is usually extended to the other side. Applied shear for

60、ce in a short span bridge is usually large and can not afford the concrete itself alone, therefore, require shear reinforcement layout, the number of demand in the relatively thin longitudinal web may be very large. Concrete diaphragm, into post-tensioned to enhance and strengthen the two are not usually extended hor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