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企业发展转型战略研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1598893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2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毕业论文企业发展转型战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毕业论文企业发展转型战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毕业论文企业发展转型战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企业发展转型战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企业发展转型战略研究(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 企业发展转型战略研究 姓 名 : 专 业 : 准考证号 : 联系方式 : 2012/12/8目录摘要.第一章.企业发展转型 1.1企业的发展含义. 1.2对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视 1.3战略科学发展.第二章.中国企业当前的现状 2.1国内企业基本情况. 2.2中小企业的发展.2.3国家对企业的政策.第三章.企业未来发展分析3.1企业发展前景和危机.3.2企业的未来挑战3.3从系统出发全面转型第四章.转型对企业的重要意义4.1战略转型对企业的发展重要性4.2转型的方向.4.3企业发展流动性定位.4.4创新永远是企业王道4.5知识产权对转型的促动.第五章.怎样转型才是企业的发

2、展之路5.1战略性规划是基石5.2专业化发展是方向5.3差异化营销是方针.5.4精细化管理是根本.摘 要中国工业已经进入必须依靠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发展的新阶段。尽管“十一五”时期中国工业结构的调整取得了明显进展, 但制约和影响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问题仍然突出。本文通过对未来5 年的发展条件和政策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结构变化趋势的若干判断,并从深化体制改革、完善产业政策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了引导和推动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措施。经过“十一五”,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令全体中国人感到骄傲、全世界瞩目的成就。经过30年发展的中国民营经济已经呈现了与3

3、0年前截然不同的面貌。尽管统计口径有差别,但总体结论都大体相近:民营经济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已经超过了60,在新增就业方面更占到了80至90。更加引人关注的是,经过多年的市场经济摔打,中国民营经济领域出现了一批具备相当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企业发展是未来的我们必须注意的。我们必须关注企业的未来命脉。如何发展,就是要有创新的实质东西。企业如何在发展中站在有利的位置,取得主动权.企业就必须要在战略发展中转型。转型是企业发展某种意义上的精髓。没有转型,企业是不可能发展的,企业必须在发展中找到自己独特发展之路关键词 战略 企业 发展 改革第1章. 企业发展转型战略概述1.1企业的发展含义企业发展战略

4、的意义是由企业发展战略的本质特征决定的。因为企业发展战略有四个本质特征,所以它的意义就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谋划企业整体发展很重要。企业是一个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局部构成的整体。局部与整体各有各的问题,整体性问题不是各局部性问题之和,与局部性问题具有本质的区别。企业发展面临着很多整体性的问题,比如对内外部环境重大变化的反应问题,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整合问题,对生产要素和经营活动的平衡问题,对各种基本关系与矛盾的理顺问题等等。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局部性的问题,比如管理问题、技术问题、人才问题、体制问题、营销问题以及竞争问题等等。整体性问题与局部性问题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两者是相互

5、区别不能等同的问题。谋划好整体性问题是企业求得发展的根本性条件,在任何时刻都要牢牢把握好企业的整体发展。矛盾论中曾经提到过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主要矛盾,而主要矛盾既是局部性问题,也是整体性问题。第二,谋划企业长期发展很重要。企业存在寿命,寿命有长有短。投资、经营者应该树立“长寿企业”意识。为了能使企业“长寿”,不仅要重视短期发展问题,更要重视长期发展问题。企业长期发展问题不是短期发展问题之和,不是说解决了一系列的短期发展问题就能够解决长期发展问题,因为长期发展问题与短期发展问题存在本质性的区别。企业想要“长寿”从客观上来说需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发展目标问题、发展步骤问题、产品与技术创新问

6、题、品牌与信誉问题、人才开发问题、文化建设问题等。这些问题不解决企业很难“长寿”。对未来问题不但要能提前想到,而且要懂得提前动手解决,因为解决任何问题都需要一个过程。为了吃梨,三年前就要种梨树;为了防老,年轻时就要生孩子。要正确把握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若重视长期发展就要预测未来,虽然是困难的,但不是不可能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个别企业总是发愁这个或那个问题,孰不知很多愁事是不可能解决的,是因为当初该提前谋划的事情没有谋划。第三,在对企业发展进行整体性、长期性谋划时把握好基本性问题很重要。一个企业就好比一棵大树,树叶长在树枝上,树枝长在树杈上,树杈长在树干上,树干长在树根上。在一个企

7、业,树叶性的问题有成千上万,树杈性的问题有成百上千,而树根性的问题可就为数不多了。树干问题是树的根本性问题,树种问题是树的最基本性问题。领导人要集中精力谋划好企业发展的基本性问题,领导人要增强基本问题意识,不仅要把决定了的事情做好,也要注意决定本身是否有误,不要只忙于摆脱困境,也要忙于铲除产生困难的根源。第四,在研究企业发展时谋略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发展需要谋略,同样竞争也需要谋略。没有企业不想发展的快些、平稳些,都想少投入、多产出,少挫折、快发展。谋略不是生搬硬套的理论,也不是脑子一热后的主观想象,而是智慧的结晶。谋略靠智慧,许多军事家都有“空城计”知识,但没有诸葛亮那样的智慧,只有能对知识灵

8、活运用才称之为智慧。有的企业赚钱,而有的企业却赔钱,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是不是靠智慧经营与创新,目前的良好发展势头并不代表明天的光景。1.2对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视据悉,有一种估计的是,在国外,企业家、企业高层主管、高层经营者花在战略思考、战略研究上的时间占全部工作时间的6070,另一种估计是占50,总之是要用一半或更多的时间来考虑、设计战略问题。而在中国,企业领导人花在这方面的时间却少得多。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国外企业理论研究提出了“公司再造”理论,有的提出了公司“变革工程”或“再造工程”、“再生工程”的说法。如何再造?如何再生?这就离不开搞好企业战略研究与战略设计。 特别是今天,我们已迈进

9、新千年,面对市场竞争出现的许多新态势,面对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知识经济在20世纪范围已初见端倪的新情况,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与设计就显得更加重要。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具有相当的紧迫性。 对于这个问题,我感到有以下八个方面是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深入探索的。 一、“决策力”研究 在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中,提出了一个“决策力”的概念,应当引起重视。 为什么会有“决策力”概念的提出?为什么在企业发展中要强化决策意识,不断提高准确决策的能力?这是从总结企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中提出来的。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数字说起: 第一个数字:1955年,由美国幸福杂志所列出的全球500强大企业,今天只剩下13了,也就是说500家

10、剩下100多家了,大多数已经破产倒闭,或被别的企业兼并。 第二个数字:世界上1000家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有850家(即85)是因企业家决策失误所造成的。 这两个数字说明,即使是已经成为世界500强的大企业,也可以由发展变成破产,由大发展跌落为大失败,由强大而衰败走向倒闭。而导致破产倒闭的原因,大多数都是源于战略决策的失误。在决策失误中又有许多是属于盲目扩张而步入陷阱的。 在中国企业界,类似的教训、值得总结的例子也很多,如巨人集团、飞龙集团、郑州亚细亚集团、秦池集团的兴衰,等等。有的企业从红红火火到负债累累,也是由于盲目扩张造成的。这不能不在决策失误上加以总结。企业决策的内容很多,包括投资项目

11、的决策,主导产业、主导产品的定位,专业化发展与多元化经营等等。 有人认为,企业家决策时涉及两种才华:能选择的才华和能作出最佳选择的才华。有许许多多的人灵慧、多智,既勤奋又多闻博识,可在选择的问题上却常常打败仗。 二、培育和发展企业的“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力” “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力”,有时又叫核心专长。 有人提出,从产品竞争到核心能力竞争是战略观念的一个飞跃,我看至少是一种深化。 一个企业就是要考虑自己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如何培育和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这对企业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因素。台湾出版的世纪变革一书认为,“提升个别企业竞争力必须让每个企业寻找出属于其本身的核心专长,在这个核心专长上与他

12、人竞争。”对于什么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力,虽然国内外学者说法并不完全一致。但基本点是有共识的,即企业的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力应具备的特征,首先是在顾客价值方面,即对顾客所最看重的价格即顾客的核心利益能作出关键性的贡献。第二是在竞争的差异化优势方面,即能使竞争表现出自己的独特之处、独有吸引力,而这个独特优势不能轻易地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第三是在延展性、拓展性方面,即能够不断地开拓出新产品,具有旺盛、不衰竭、持久发展的生产力。 三、开拓合作竞争或协作型竞争的新路子 市场经济中既有竞争,也有合作或协作。竞争与协作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但没有合作,竞争也就无从谈起。 正因为如

13、此,提出“合作竞争”(简称“合竞”)、“竞争合作”(简称“竞合”)是值得重视的。国外人写了一本书:合作竞争大未来,是专讲“合作竞争”的。书中提到:“真正的企业变革,指的是组织之间应以团结合作、合力创造价值的方法来产生变化;公司开发出新的合作经营方法,协助企业取得前所未有的获利与竞争力。” 在企业发展战略设计中,为什么要搞协作竞争,靠“结盟取胜”?美国麦肯锡公司的咨询专家乔尔厄恩斯特编著的协作型竞争一书专门作了论述。书中认为,“很多跨国公司日渐明白,为了竞争必须协作,以此取代损人利己的行为。”因此,“未来的跨国战略将日益以协作而非单纯的竞争为依据”。在本书的后记“展望未来”中作者讲到,在瞬息万变

14、的全球市场中,任何一个企业,做到完全自给自足不仅不再可能,而且不再可取。协作是未来的价值,联营是未来的结构。作者还指出,“今后要想真正成为全球式的企业而不仅仅是大企业,必须把这种可渗透力作为其最高的价值之一。” 我认为,企业在开拓市场中实行合作竞争、联合竞争、协作竞争是个大趋势。这个趋势会越来越重要。如果作个概括的话,就是: 从单纯的竞争到协作型竞争; 从追求独家利润到互惠互利; 从独赢模式到“双赢模式”、“多赢模式”。 四、确立“双赢模式”与“双赢观念” 在合作竞争、联合竞争、协作竞争中,“双赢模式”越来越引起重视,按照合作竞争大未来的说法,“双赢模式”是要从传统销售关系中的非赢即输、针锋相

15、对的关系,改变为更具合作性、共同为谋求更大利益而努力的关系。 近来,在我国的一些企业策划中,也在实施“双赢模式”战略。山西省计委主任张奎同志提出的“虚拟联合体”就是“双赢模式”的一种有效形式。“双赢模式”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并非是单一、凝固的,而应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运用在产品制造方面,也可以运用在市场营销方面。就是在广告宣传上也有了这方面的实例。 一位专家讲过,“我有利,客无利,则客不存;我利大,客利小,则客不久;客我利相当,则客可久存,我可久利。”这也是讲的互惠互利的“双赢”状态。 五、强化名牌创新战略 在名牌问题上有两点误解是需要纠正的。一是把名牌看作是商品档次的概念,名牌即高档,名牌

16、即价高昂贵。其实,名牌并不是商品档次的概念,许多吃穿用产品、日常的生活用品,都可以成为名牌产品。二是把名牌看作是一劳永逸的。其实,名牌并不是一个静止的、凝固的概念,而是一个流动的、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名牌本身也要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一旦停止了发展和创新,名牌就会失去市场份额,就要被别的名牌所替代。所以,我这里讲的是名牌创新战略。为什么这样提呢? 第一,因为技术创新推动新产品的开发越来越快。 第二,现代商品中的技术、文化含量越来越高,而且市场中出美学冲击波。人们除重视商品的实用性功能外,越来越重视商品的审美功能。商品还有个美的文化标准。 第三,技术、文化在投入产出的贡献率越来越大。 第四,21世

17、纪绿色文化的兴起,生命科学成为主导性学科,人们对生命科学、对健康与美的追求,将引导企业产品开发的新方向。 六、企业文化战略 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称之为企业文化力。这个“力”有多大?可以说,在未来,企业文化对企业兴衰所起的作用、对企业经营业绩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从企业文化力的功能来说,它有六个方面:第一,凝聚力。企业文化搞好了是一种“粘合剂”,可以把上下左右、广大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这是一种凝聚功能和向心功能。第二,导向力。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在企业行为中该怎么想?怎么做?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第三,激励力。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扭转和

18、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激励,能够调动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第四,约束力。在企业行为中哪些不该做、不能做,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常常发挥着一种“软”的约束的作用,是一种免疫功能。第五,纽带力。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集团,维系发展要有两种纽带:一个是产权、物质利益的纽带;另一个是文化、精神道德的纽带。这两种纽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七、企业形象战略 形象也是一种力量,称之为形象力。国外的CI专家曾经概括出一个“企业力”的公式,就是:企业力商品力销售力形象力。形象力之所以成为企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成为企业之间进行较量的一个焦点,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生产同一种商品的厂家

19、越来越多,销售同一种商品的商场也越来越多,由这两个“越来越多”引起一个“越来越大”,即消费者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在哪家商场购买哪家企业生产的产品,企业形象与品牌形象就至关重要。据国际设计协会的统计,企业在形象设计上投入1美元,可以收益127美元。可见企业形象设计的回报率是很高的。企业形象战略同企业文化战略一样,都是一种差别化战略,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个性和独具的魅力。 八、重视“服务增值”与服务创新的研究 现代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服务竞争在现代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质量概念,不仅包括产品质量,也包括服务质量。国外企业文化研究中首先使用的“服务增值”的概念,

20、值得重视。因为同样质量的产品,可以因服务好而“增值”,也可以因服务差而“减值”。企业形象从根本上说是表现为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产品的质量差,企业不可能有好形象;而注重产品质量不注重服务质量,企业同样不会有好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产品质量创造形象,服务质量同样创造企业形象。我们对服务经济学研究得很不够,不够具体,不够细化。这是我们经济学研究中的一大弱点。 企业发展战略设计与研究至关重要,还包括许多上面没讲到的问题,如差别化战略,把求发展与避风险统一起来的问题,等等。深化企业战略研究,是企业发展实践的呼唤,也是21世纪更为复杂、激烈的市场较量的呼唤。 1.3战略科学发展加强管理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

21、。新形势下,加强管理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充分进行行业竞争分析和企业资源分析与能力分析,在保证实现企业使命的条件下,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合理地调动企业的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从而使企业获得某种竞争优势,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与我们电力行业,要把电力事业做大做强,只有科学务实,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一、落实“一强三优”的目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根据电力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国家电网公司确立了建设“一强三优”的现代企业战略目标和“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我们结合发电企业的实际确立了以建设电源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一流发电企业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强化管理,创新机制,稳步实现

22、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协调推进。在管理上,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不变的基础上追求低成本,重视成本控制。以倒算成本,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例如拜城发电厂按照“理顺关系、加强管理、效益优先”的原则,对厂内部机构进行了整合,将原化学车间、燃运车间分别合并到汽机车间和锅炉车间,机构整合带来了管理新变化,各专业人力资源整合共享,相互协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是拜电在2005年,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就收到了明显成效。该年度完成发电量7111xxxx千瓦时,完成全年计划6000xxxx千瓦时的118.52。创下历年发电量最高记录。实现了年内xxxx安全生产100天,全

23、厂连续安全生产无事故485天的目标。电厂还被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命名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二、严格细致抓管理,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安全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抓好安全管理,必须做到“严、细、实”。体现在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上,抓到班组落实到人。拜电的做法是,将安全指标量化,具体到车间、班组,签订了“三级”(厂、车间、班组)安全生产责任书,把厂控制事故、车间控制障碍、班组控制异常的三级控制贯穿于安全生产全过程,实行闭环管理。并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制度促管理,形成了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在具体抓落实中,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和技术培训,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回

24、头看和“四个一”等安全活动,将历年来系统和该厂发生的人身、设备事故进行了汇编,印发至车间班组。确立了安全警示日,促使安全警钟长鸣。对生产一线职工进行了电力生产紧急救护知识培训。组织人员参加迎峰渡夏反事故演习,提高电网应急和事故处理能力;二是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预控。定期开展安全大检查,认真执行“两票三制一卡”制度,要求合格率为100;三是在检修工作中实行了工作票附图制度,提高了检修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四是将多经公司的生产运输、外包施工等安全工作一并纳入了统一管理,有效控制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促使全厂安全生产工作实现了可控在控。在设备管理方面,我们坚持“应修必修,修必达标”的原则,按照检修质量验收

25、标准,认真作好每一次检修的验收工作,做到项目明确,质量标准明确,工艺措施到位,人员责任落实到位,使检修后的设备处于健康状态并能满足长周期投入经济运行。将设备跑、冒、滴、漏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严格按照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及考核标准、无泄漏管理及考核标准、泄漏点控制指标和设备评级标准对设备缺陷按类进行监督、检查、考核、验收,做好设备定期消缺维护工作。在企业资产经营管理上,我们通过科学论证,编制年度财务预算,强化执行情况的分析、监督,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使全厂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达到了118.01,推动了企业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资产结构的优化组合。同时树立全员成本意识,度电成本意识,使各项费用与发电任务挂钩,

26、控制各项费用支出,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特别是在物资出入库管理上,实行代销的办法,企业提供库房和人员管理,厂商按需提供物资,减少了库存,盘活了资金。发电企业燃料管理大有文章,必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做到逐车验收,逐车采样,确保电煤检斤率达100。在节能管理方面,设立节能专项奖金。开展运行值经济小指标竞赛,鼓励职工进行创新创效,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三、在加强企业管理中要同步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管理企业如果没有很好的企业文化就如同没有精神支撑,缺乏凝聚力,自然无竞争优势可言。对于企业文化,认识上不能仅局限于企业的业余文体活动,其实企业文化的内涵很广,含盖了企业的指导思想、精神理念工作作风,包括价值观念、

27、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典型仪式、管理制度以及企业形象,它不单包括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包括社会心理、技能、方法和企业自我成长的特殊方式与各种因素。因此我们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特别要加强人本管理,重视加强对职工的企业文化培养,以企业精神为统领,坚持“三抓一创”,正确引导职工以爱厂如家的主人翁意识。第二章.中国企业当前的现状2.1国内企业基本情况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在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国外企业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并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从外部环境看,虽然各国支持机制和措施各有特色,侧重点也不同,但都从财税、金融、组织机

28、构等方面对自主创新加以支持。从内部运行机制看,除建立健全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外,最重要的就是为自主创新提供充足的经费。首先,国外一流企业大多拥有雄厚的人才队伍。IBM公司人才辈出、专家如云,目前共拥有研究人员3000多名,其中有博士学位的1500多人,5位科学家曾获诺贝尔奖,4位美国国家技术学院博士,4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4位计算机学会图林奖获得者,及其它各种荣誉获得者。日本大中型企业也大多拥有自己庞大的科研队伍,丰田公司在日本国内工作人员中,仅科研人员就达1.2万人,占职工总数近五分之一。目前,发达国家企业已将人才竞争作为公司第一战略,积极实行全面的激励机制以吸引并留住优秀创新人才。其次,发达

29、国家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销售收入的比例一般达到2.5%到4%,世界500强企业甚至高达5%到10%。IBM公司每年投资50亿美元用于技术研发,微软的全球研发投入也高达50亿美元。2003年,西门子、松下电器、IBM、微软和索尼5家IT企业的研发支出超过了267亿美元。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已经成为国外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第三,国外企业注重科研与市场的结合,并积极将创新成果变成生产力。长期以来,IBM公司努力将纯科学研究与市场需要相结合,将基础研究与开发市场、客户接轨的产品和服务相结合,致力于改变和改善人类生活的产品研究与开发,并且安排上百人专门探讨技术走向,分析技术走向对客户、整个行业及公司

30、的影响。第四,发达国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各国政府的有力支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涉及企业、政府、科研院所等多方面因素, 国外政府一直努力寻求在更大范围内支持创新的途径, 在建立创新基金、颁布创新法律、制定并实施创新发展纲要、激励创新人才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而有效的措施和实际行动。就融资而言, 发达国家通过立法和改革金融、证券市场制度, 如政府担保贷款、初级股票市场融资、代理融通公司融资、租赁融资, 以及各种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等等途径, 为企业创新融资创造了各种便利条件, 提供了有力保障。日、韩汽车工业的成绩, 就是在政府政策保护和支持下取得的。两国政府通过支持少数重点企业, 消化学

31、习国外技术和管理,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型, 形成了独立参与国际竞争的民族汽车工业。最后,国外企业对人才也非常重视,为人才创造宽松的创新环境和自由的研究氛围。IBM公司采取各种措施,努力为人才创造有利环境,鼓励并激发创新性的工作方式及团队合作;并为员工的发明创造提供优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安排各种娱乐和休闲活动,努力使员工在比较枯燥的研究工作中得到满足和幸福感;且对研究成败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不怕研究失败,鼓励从中学到东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21世纪,创新成为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各国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两方面对企业与教育科研机构进行创新支持。其行为主体的内部运行机制是以自主主义的

32、市场经济制度为基础、以自主创新研究为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使本国企业创造丰厚利润,从而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创新集群和技术扩散源。在美国,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总是以一种居安思危的心态对待科技竞争,其研发支出约占经合发展组织国家总支出的44%。美国富有创新的文化传统,拥有当今世界最全面的国家创新体系,其执行机构主要由私营企业、 大学、联邦科研机构、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组成。其次还建立了联邦技术转移和扩散机制,即把这些由政府主导和拥有的技术成果,通过适当的途径转移到民间部门,让美国极具优势的军事技术尽快完成民用化和商业化过程。最后,美国政府通过大量立法和相关政策对

33、研发活动给予力支持。早在20 世纪90 年代, 芬兰就已建立了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机制, 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调整和完善, 形成了从教育和研发投入、企业技术创新、创新风险投资到提高企业出口能力等一整套较为完整的自主创新体系。芬兰技术创新机制的突出特点是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三位一体。政府对这种三位一体的资助机制, 不仅能有效使用有限的资金, 还对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与合作, 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且芬兰政府成立国家技术开发中心,用于协调和资助芬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参与国际技术合作项目。该中心利用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网络帮助芬兰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

34、校寻找国际合作机会和伙伴, 通过参与国际科技合作推进芬兰国家创新体系的国际化进程。2004 年1 月, 德国政府正式启动“主动创新”战略, 其核心内容是联合经济界和科学界的力量, 在研发领域缔结“创新伙伴”, 开发出更多的高新技术产品。2005 年6 月, 德国联邦和各州正式批准了“顶尖科研资助项目”以及研究和创新协定,这一协定为优秀青年科学家开展科研工作提供机会, 实现跨机构间的合作,也将为今后10 年德国的科学和研究创造条件。日本自主创新主要采取模仿创新的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其技术引进是在政府的指导或直接参与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同时,日本政府和企业还采取了在国内建立科技引进开发机构、

35、兼并国外的高科技企业、赞助外国大学的实验室、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等方式吸取国外先进科技,建立了广泛的国际联系和合作。其创新的一大法宝便是“产官学联合”,它是一种在政府的支持下,充分利用大学强大的科研队伍和企业的经济实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增强日本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基础研究为技术开发提供了雄厚的理论基础,而新技术新产品推向市场后又为基础研究换来大量经费, 从而形成一种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比翼齐飞”的良性循环。据统计, 2004 年度, 大学和民间企业联合研究突破1万件, 比上一年度增加16% , 大学接受企业委托研究超过1.5 万件, 比上一年度增加11%。21世纪的韩国重点突出企

36、业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学习实现了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飞跃。韩国始终把在广泛吸收各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培养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的基本政策,投入大量资金建立科研基地和人才库,政府投资的研发机构已达21个,企业和大学研究所更达上万个,总人口中每万人拥有研发人员近40人。韩国在研究开发方面的一些指标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企业研究人员每千人注册的专利数据居世界第一位,并且据统计其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是世界最快的。政府对高新技术研发实行集中咨询和审议制度,根据市场需要确定研发项目,集中力量发展对国家经济拉动作用大和市场潜力大的项目,许多项目在研发初期便与市场形成紧密联系,一旦取得成果,便能较快实现产

37、业化、商品化。新加坡作为小国寡民的城市国家, 新加坡可供其经济持续发展的“燃料”极其匮乏。新加坡深深了解创新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政府领导始终旗帜鲜明地大力宣传与推广创新。其设立了“ 研究、创新及创业理事会”,在国家研究、创新及创业精神的策略上为政府提供咨询。为了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新加坡将原“生产力与标准局”更名为“标准、生产力与创新局”, 从而赋予该局一个创新任务,增强约占新加坡企业总数90%的中小型企业的创新能力, 鼓励员工创新。为了培养创新企业, 新加坡国立大学成立了“国大开创网”和创新与科企管理中心, 南洋理工大学也设立了创业与创新硕士课程。在2001 年1 月, 新加坡

38、政府针对国家创新推出“全国创新行动计划”, 主要目的是提升创新意识, 加强创新教育及训练, 改善政府创新环境, 增强市场与技术的衔接。此外, 颁发国家级的“新加坡创新奖”,由具国际水准的专家们进行评审, 以表扬在创新方面有特殊成就的公共部门与私人机构。总之,企业自主创新涉及企业政府科研院所等多方面因素,发达国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各国政府的有力支持。多年来,国外政府在建立创新基金、颁布创新法律、制定并实施创新发展纲要、激励创新人才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而有效的措施和实际行动。2.2中小企业的发展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一五期间,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

39、增强。 1.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截止2008年底,中国中小企业总数约在4200万家左右,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8。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总量的60、57、40和60%;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大约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近年来的出口总额中,有60以上是中小企业提供的。1 2.中小企业已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在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来自中小企业。1998年全国工业企业中,小型企业销售额增长率和工商税收增长率分别为10.27和11.64,均高于大中型企业。

40、同年,私营中小企业户数同比上升25.10,注册资本同比增长40.04;总产值同比增长49.2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29;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4.95。3.中小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中小企业创业及管理成本低,市场的应变能力强,就业弹性高,具有大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19781996年,从农村转移出的2.3亿劳动力绝大多数在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中就业。全国工业就业职工1.5亿中,有1.1亿人分布在中小企业,约占总数的73。特别是在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组力度加大,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增加,新增就业人口居高不下,农村富余劳动力继续向城市转移,以及政府机关精减人员就业压

41、力很大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再就业的“蓄水池”作用更加明显。据统计,1998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610万人,有418万在非国有企业中再就业,占国企下岗职工总数的68.5。由于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要场所,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稳定了中小企业就是稳定了社会就业,稳定了地方财政基础,从而全社会的稳定就有了物质保障。 4.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是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技术进步中最活跃的创新主体。截至1998年底,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已逾7万户,占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的15.22;全年技工贸总收入超过6000亿元,占同口径销售收

42、入总数的16.57,1998年与1992年相比,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工贸总收入、利润总额、上缴税金、出口创汇等分别增长了20倍、15倍 、23倍和50倍。 5.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是深化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小企业大多数从事第三产业,贴近市场,贴近用户,活跃在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市场体制的微观基础。2 相对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改革成本低,操作便利、社会震荡小、新机制引入快。因此,在改革进程中,中小企业往往是试验区,是突破口,是马前卒。中小企业的各项改革成果,为大企业的改革实践提供了有益经验,也为创造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作出了贡献。中小企业在经济生活中

43、的重要性,不仅反映在这些总量数据上,更反映在经济生活的层次性上。一般来说,大中型企业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而在小城市、县城及县以下,通常不仅很难有大中型企业,而且也很少有国有工业企业。正因为这样,在生活着10亿以上人口的县及县以下广大地区,大力发展非国有的中小企业,就具有极大的现实必要性。一个时期以来,相当一部分县的经济不景气、财政困难、农民负担沉重等问题日益严重,主要原因也在于这些地区既没有国有大中型企业,又没能发展起非国有的中小企业。显然,县及县以下,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小企业的机遇与挑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大部分民用消费品制造行业和流通行业,因为主要生产方式以来料加工为

44、主,不需要自主核心技术研发,进入门槛不高,国际市场容量庞大,国内市场细分和行业垄断局势不明显。在国有和大规模资本逐渐退出后,涌向能源、交通、金融、房地产、高科技行业之时,所余留的发展空间被中小企业迅速占据,滋养了众多实力不等的中小企业得以发展壮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市场格局的改变,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小企业很快就遭遇了发展的瓶颈。而中小企业在随着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壮大之后的如何可持续性发展,一直困扰着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面对机遇与挑战,该如何面对。2.3国家对企业的政策1、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成功后,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10%的优惠政策,即根据国家新税法: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的企业所

45、得税(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成功后,各地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给予企业一定的资金补助,促进企业发展,如:目前,杭州下城区区政府对于通过当年高新技术认定的企业(指初次认定),一次性给予6万元的资金奖励。注:浙江省各个地区对于通过当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指初次认定)的奖励金额都不一致,具体按照当地政府的文件为准。3、高新技术企业在购买土地、招商引资的时候,给予低于同等地价5%15%的优惠。4、高新技术企业资质也是很多资助类、认定类科技项目的基础,资助类如重大专项、国内/国际合作、创新基金等,认定类如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工程中心等,所以很多科技项目都需要具备高新

46、技术企业资质的基础上才能予以申报。5、高新技术企业是企业研发实力的象征,从2008年8月开始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即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认定难度大,致使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含金量高,这就能充分体现企业的实力,并且在全国都能得到认可,有利于企业的外部市场的开拓。6、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成功后,提升企业招投标资质水平,有利于企业招投标,同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也是企业上市的基础条件。第三章企业未来发展分析3.1企业发展前景和危机(一)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的预警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的预防是事前防范,通过公关危机意识和公关危机的预警机制实现公共关系危机预防,帮助将危机扼杀于摇篮。1、树立危机意识和公关意识。这里所说的

47、“危机意识”是特指如何创造一个能让企业克服困难、不被干扰的良好舆论环境的危机公关思维意识。没有危机意识,单纯的硬性危机防预体系是无力的,超前、无形、全面的危机意识才是企业公共关系危机防范中最坚固的防线,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声誉和形象意识。把信誉和形象视作企业的无形资产、无形财富,把树立和维护良好的组织形象作为企业危机公关目标,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2)传播意识。主动利用一切传播机会和传播媒介影响公众、引导公众和争取公众,引导新闻媒体对企业正面宣传,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3)诚信意识。市场经济不是智力游戏,比谁比谁更聪明,它需要的是信任与合作,任何的欺诈行为都会对诚

48、信社会造成伤害。诚信是企业拥有良好公关危机意识的重要体现。面对危机,企业要开诚布公地说明事情原委,采取诚意的态度接受批评,淡化矛盾、转化危机。2、建立公关危机预警系统。公共关系危机预防着眼于未雨绸缪、策划应变,必要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及时捕捉企业危机征兆。首先,组建公关小组。只有做好组织上的准备,才能有备无患的应对公关危机。危机管理小组强调企业内各个关键环节都有人参与,在危机爆发初找出问题所在,避免拖拉、推诿,以便掌握主动。最重要的是,在危机管理小组中指定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的新闻发言人,在危机来临时刻,企业内部很容易陷入混乱的信息交杂状态,不利于形成有效的危机传播,因而形成统一的对外传播声音是形势

49、要求的必然结果。新闻发言人专门负责与外界沟通,尤其是新闻媒体,及时、准确、口径一致地按照企业的对外宣传的需要把公关信息发布出去,形成有效的对沟通渠道。其次,建立科学的预报系统。在日常加强危机自查情况下,对危机持一种正确积极的态度,对出现的前兆危机要进行客观及时地评估,对各种潜在的危机形态进行分类,对各种危机情况进行全面、清晰的预测,制定预防危机的方针、对策,为预警危机制定策略和步骤,监督方针和步骤的正确实施,避免危机转化直至造成毁灭性后果。再次,健全信访和调查制度。在日常工作中促进沟通和社会公众加强交流,建立相互信赖关系,避免公共关系危机对外宣传的无序、混乱,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公众猜疑,便于企

50、业驾御危机公关信息的传播,经住各种突发事件考验。最后,制定危机管理方案或危机处理预案。为处理每一项潜在的危机制定具体的战略和战术,确定可能受到危机影响的公众,对全面工作做指导和咨询,对企业存在的危险情况制定涉及全公司的危机防范措施。(二)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的处理公共关系危机预防,只能使危机爆发次数或程度减到最低值,而无法杜绝危机。对于企业,危机的恶化很大原因是由于传播媒介的推波助澜,因此,危机发生之后,企业必须表明自己的立场,并通过积极的沟通,引导舆论,稳定人心,重构企业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1、处理原则。处理危机时的原则,有管理专业人士提出了“5S”,即速度第一(SPEED)、系统运行(SYS

51、TEM)、承担责任(SHOULDER)、真诚沟通(SINCERITY)和权威证实(STANDARD)5个原则,公共关系危机处理中5个原则同样适用,根据公共关系危机特点,其处理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1)临危不乱。潜伏性和意外性是公共关系危机的重要特点,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企业应临危不乱。乱则无法看清危机实质,更无法有效地进行整体公关,只有抓住危机实质,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才能迅速做出判断,并制定出相应的危机公关方案。(2)快速反应。危机发生后,企业必须采取果断的应急措施,澄清事实、化解误解或敌意,控制事态,并及时与新闻界联系,企业的快速反应能最大可能地消除公众对危机的各种猜测和疑虑,防止连锁

52、反应。(3)与新闻媒体合作。企业危机之所以出现失控的局面,主要是对危机出现了“信息真空”,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媒体对信息传播具有加速、放大和扭曲效应,危机事件中不免有些毫无根据的猜测,混淆是非,扰乱人心。企业应及时与新闻媒体联系,确保危机消息来源的统一,将事件真相、处理进展传达给公众,杜绝谣言、流言,稳定公众情绪,争取社会舆论的支持。(4)控制影响。公共关系危机要在尽量早的阶段消除影响,创造妥善处理危机的良好氛围,减少曝光,平息冲突,及早消除不利影响。2、处理程序。发生突发事件或重大事故时,企业公共关系便处于危机状态之中,企业要面对强大的公众舆论压力和危机四伏的社会关系,沉着冷静,

53、循序渐进的处理是中心工作。(1)发现危机。危机是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结果,发现它才能在企业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扼制并扭转。发现危机是指在日常的公关工作中,通过事物的现象和长期工作经验,对公共关系危机及时察觉和判断,它包括隐性状态下的发现和显性状态下的发现。隐性状态下公共关系危机情形下,公关工作还处在表面正常的状态,但是隐患已经在某些因素和环节中存在。例如,企业内部门关系、上下级关系不和;或者是企业内部管理混乱,效益低;或者是出现了企业和公众之间不协调;或者是企业与政府、同行产生了摩擦等,当一些细小的环节或因素上出现问题时,企业应该敏感而及时的发现。这种发现问题的能力需要学习和长期经验的积累,它不

54、仅是理论学习的结果,也是社会经验,工作经验的体现;显性状态下公关危机相对于隐性状态比较容易被发现,它是既成事实的危机,而且多是影响较大的突发性危机,以重大的损失为标志,容易为企业所重视,但是对于重大显性危机的危害程度的认识和判断却需要丰富的公关经验,对危机的判断关系到危机处理决策、手段及处理措施的实施。(2)识别危机。对危机的识别很关键,如果对危机的形势识别不准确,就无法制定出相应有效的措施。公共关系危机的识别,通常从三个方面着手:查明事件的性质与危害程度;查明事件的起因和后果及影响;查明事件牵涉的公众对象和在社会中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力。查明事实和影响,考察这种危险情况是否真正影响企业的最

55、终目的,所鉴别出的潜在危机其真实性如何,企业现有的行为能否阻止或遏制危机的产生,所制定的方针政策是否经得住公众考验,企业是否具备危机管理所需资源,公众对企业行动是否能接受,不采取行动的结果将会怎样等。(3)处理危机。面对危机企业应尽可能掌握主动权,避免被动,处理中,“沟通”是贯穿所有重要环节的核心,充分、恰当的沟通才能使危机得到控制。常见公共关系危机有两种情形:报道失实和谣言传播,它们是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核心。第一,报道失实的处理。报道失实是指新闻媒介报道的情况与事实本身不符致使企业形象受损,处理要点为:迅速搜集新闻媒介失实报道的信息内容,核准其失实程度;立即据实向发表失实报道的新闻单位提出更

56、正要求;尽全力找到失实报道的记者、编辑及制作者,诚恳地提出更正要求;如失实报道的新闻单位和个人拒不认错,可通过上级主管部门出面处理,借其他新闻单位发表文章或广告,把真实情况公诸于众;如失实报道情节特别严重,造成不良后果,可诉诸法律,依法维护组织声誉。第二,谣言传播的处理。谣言传播指不正确事实的非正式渠道传播,它是对事实的蓄意渲染、夸大、歪曲,或是无中生有,损害组织形象和信誉,处理要点为:对谣言追根溯源,揪出谣言制造者;邀请本领域、本行业的权威人士、有关领导、新闻记者及其他有关公众来,以澄清事实,妥善辟谣;必要时组织新闻发布会,就有关问题向新闻界做出说明,公开事实真相,倘若属于不正当竞争而发生的

57、恶性中伤事件,则应诉诸法律解决。(三)公共关系危机总结危机总结是整个企业公共关系的最后环节,当公共关系危机处理后,需要总结公共关系处理方法,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找到处理危机的规律,总结经验和教训,对企业新的公关危机预防提供参考。企业危机总结内容包括:第一,对工作全面评价。包括对企业危机预警系统的组织和工作内容、危机应变计划、危机决策和处理等各方面的评价。第二,对危机发生的原因、预防与处理等措施的总结。研究危机产生的原因;研究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公众受到的不良影响是不是降到最低;在危机公关的实施过程中,给社会造成的损害是不是最少;在危机事件发生后所进行的处理过程中,企业是不是以最小的代价,保住了企

58、业在经济方面最大的利益;在危机公关的处理完成后,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受到的损害是不是最小,或者是否已经以最大的努力在公众中建立起企业的新形象,以最大可能恢复了企业美誉度和公众对其的信任。第三,对危机管理中的问题综合归类,防止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为企业今后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提供经验和方法上的借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任何企业的成长、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企业要尽一切努力避免自身陷入危机,一旦遭遇危机,就要接受它,重视危机的存在,客观认识到危机的危害性,做好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危机管理是对企业危机事件公关能力的重大考验,有效的危机管理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助推器,通过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使对企业的降到最低

59、限度,危机管理的重要价值还在于发掘危机中蕴涵的“商机”,帮助企业在危机事件中发现机遇,化危机事件为企业转机的机会。3.2企业的未来挑战一就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企业自己必须通过自身特色来处理有些问题和一些不良的矛盾,这是企业家一定要预测的。而且是关注整个企业整体发展的水平。未来的挑战是相当严峻的特别是当今经济不稳定的状况下。全球经济一度萧条,比方说汽车产业。没有很好的世界格局,经济是很难前进的,中国是外出大国,全球经济发展就需要有抗击力的企业,需要要认识世界,做到心中有数,才能面临挑战。目前的挑战主要有经济全球化,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是世界联系一起。就需要全球一起经济繁荣。企业的合作伙伴,

60、夸了,就没有自己企业的事了。自己也是不鞥的走向衰亡萧条。二是品牌的创造。没有品牌企业的发展也是相当难维持,如今人们消费都有个观点就是消费的安心,企业就是要有一条龙的服务,还有质量的保障。给消费者一个安心的心里消费。三是电子商务。如今的格局就是网络信息时代。这电子商务是未来企业的挑战之一,而且非常重要,企业除了有自己的独特的商品服务外,必须有全面的网络工程。这是通往世界乃至每个地方的渠道。四就是全面的技术。这是挑战的最基本的。未来是技术革新非常快的时代。这就不用多说了。3.3从系统出发全面转型过去10年,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问题就在这里。对企业来说,成功是带来失败的最大致因。成

61、功使人们沉迷于过去的成就不能自拔,从而缺失创新未来的能力。况且,与全球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成功为时尚短。正如科尔尼管理顾问公司北亚区大中华战略总裁谢祖墀所说:“10年的成功并不能确保将来也能成功。因此,明智的企业应当认真吸取世界各地企业长盛不衰的经验。”这就是世界经理人文摘10周年纪念专辑第二部分的重点:中国高级经理人在带领企业走向未来过程中需要借鉴的最佳管理理念和实践。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结Business 2.0 U.K.杂志发现,产品与服务间的界限正逐渐模糊。“在工业经济模式下,产品与服务有着显著的区别。绝大多数企业都能够把自己基本定位在制造型企业或服务型企业。通用汽车销售汽车;戴尔销售电脑

62、;Palm则销售PDA。虽然它们也为产品提供售后服务,但并不把服务看作重要的利润来源。进入网络经济时代,任何与网络有关的产品都有可能成为服务赢利的来源。通用汽车就利用其OnStar系统向顾客提供路边辅助性服务并收取月租费;戴尔则通过Dell Host网络服务向客户提供电脑系统销售通道;而Palm则把其Palm VII作为移动商务平台使用。此外,许多产品与服务已经密切缝合在一起合而为一了,其中的界限将不复存在。”如何才能整合产品与服务,从而创造新的收益来源呢?切记不要罔失企业的核心。管理作家Craig Terrill和Arthur Middlebrooks提醒我们,要成为服务业的领先企业,首先必须学会拒绝,拒绝一些市场和成长的机会。“专一经营的企业必须集中精力为高度集中的目标客户群提供少而精的服务,从而获取利润。企业不必单纯追求规模的扩大,为所有客户提供大而全的服务,而应该主宰一系列缝隙市场。只有选择、坚守并主宰经过精挑细选的缝隙市场,服务型企业才能长期维持高赢利能力。这样,专一经营的服务性企业就能够更有效地调配资源和精力,打败那些无法在强度和速度上与之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