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647945001SG系泊试验大纲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1559408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62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WS647945001SG系泊试验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WS647945001SG系泊试验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WS647945001SG系泊试验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资源描述:

《WS647945001SG系泊试验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S647945001SG系泊试验大纲(10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面积:0.0625 m2第81页WS646-945-001SG 系泊试验大纲VS4616AHTS版 本系泊试验大纲编制WS647-945-001SG详 细 设 计第 1 页共 97 页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 4技术管理处 1份数发送单位 日期 签字数量 修改单号标记日期总面积 m2日期审核校对日期日期日期日期批准标检会签面积:0.0625 m2第93页WS647-945-001SG系泊试验大纲总则63 船舶货物系统及设备83.1散料系统试验83.2甲板克令吊试验93.3操锚吊试验103.4阀门遥控系统试验123.5泥浆系统试验123.6盐水系统试验133.7对外供油系统试验(在坞检后

2、做)143.8对外供淡水系统试验153.9钻井水/压载水系统试验163.10基油系统试验174 船舶设备184.1舵装置及舵机试验184.2首尾侧推装置试验204.3锚设备及锚机试验214.4尾绞盘试验224.5移货绞车及拖索卷车试验234.6拖缆机、二级绞车及其相关设备试验244.7 锚链滑道试验264.8液压拖销、液压锚钳(鲨鱼钳)、液压回弹挡销试验264.9绞缆器及排缆槽轮试验274.10机修间设备效用试验284.11高压淡水清洗系统试验284.12主机行车梁试验284.13齿轮箱、柴发、拖缆机室及液压泵房、甲板室行车梁试验294.14消油系统试验304.15起吊眼板试验304.16 O

3、RO系统试验304.17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试验314.18雷达试验314.19 DGPS试验314.20电罗经试验324.21自动舵试验324.22磁罗经试验324.23 NAVTEX试验334.24测深仪试验334.25计程仪试验334.26自动识别仪试验334.27 SSAS试验344.28 VDR试验344.29 MF/HF电台344.30 EPIRB,雷达应答器试验354.31卫通C站和卫通F站试验354.32 VHF试验354.33 VHF/UHF/双向手持电话试验364.34自动电话系统试验364.35声力电话试验374.36广播及通用报警系统试验374.37航行及信号灯试验38

4、4.38雾笛试验384.39船舶网络系统试验394.40装载计算机系统试验394.41 电视监控系统实验395 船员设备405.1救生设备试验405.2消防设备试验415.3门、窗、舱口盖及其他开口关闭装置试验425.4液压滑门试验435.5空调装置试验445.6伙食冷藏装置试验485.7风机及通风系统试验505.8燃油热水锅炉试验515.9焚烧炉试验535.10供水系统效用试验545.11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效用试验555.12刮雨器试验565.13加热玻璃试验575.14厨房及洗衣设备试验575.15广播电视系统试验576 船舶动力设备586.1主推进系统试验586.2 轴带发电机试验626.

5、3柴油发电机组试验646.4应急/停泊柴油发电机组试验676.5 瘫船试验697 船舶动力系统707.1燃油系统试验707.2滑油系统的试验717.3速闭阀关闭试验747.4冷却系统的试验747.5空气压缩机及压缩空气系统的试验757.6应急车钟系统试验778 船舶系统788.1舱底水系统及舱底泵试验788.2舱底油水分离器效用试验798.3水灭火系统试验808.4锚链清洗消防炮功能试验818.5机舱局部水雾系统试验818.6 CO2灭火系统试验828.7空气管、测量管效用试验838.8液位遥测系统试验838.9驾驶室除雾系统试验848.10报警及监测系统试验848.11主配电板试验858.1

6、2应急配电板试验878.13蓄电池、充放电板、分电箱试验888.14组合起动屏及单个起动器试验888.15照明系统试验89总则1.1本试验大纲根据VS616AHTS船合同建造规格书,参照GB3471-1995海船系泊及航行试验通则编制。其内容按试验项目编写,避免之间的重复,有利于实际操作; 倾斜试验、拖桩试验、PMS和DP(含驾驶室操作椅)试验,FMEA试验要求不包含在本文件中。1.2 VS4616AHTS船建成后应按本大纲进行系泊及航行试验,航行试验在系泊试验完成后进行。航行试验中,测速试验时的平均吃水为5.0m(吃水标记5.8m)。1.3 试验报检前应保证设备周围环境干净整洁,保证参试人员

7、的安全。1.4应通知船东代表参加本大纲规定的各种试验项目的试验和验收,其中DNV规定的试验项目,应同时通知DNV验船师参加。倾斜试验及航行试验前一个月通知VS设计公司派员参加试验。1.5船舶所用的材料和产品设备,应按DNV要求,由产品制造厂申请DNV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装船使用。并提供有关证书。1.6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使用的各种测试仪器、仪表,其测量精度应有国家有关法定检验机构检定合格证件。1.7船舶航行试验应在倾斜试验完成、稳性校核合格后进行。航行试验前应消除系泊试验中发现的影响航行安全的故障缺陷,并应取得验船部门发给的试航证书。1.8凡有设备厂技术服务的项目,按技术协议书的要求组织试验,由

8、技术服务工程师配合公司向船东、船检提交验收。1.9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应作好各种测试记录,整理出有关技术文件和试验报告,作为检验、交船的文件和资料,提交验船部门和船东。1.10 试验时记录数据的表格,参照GB3471-1995海船系泊及航行试验通则要求,并按公司的惯例由质保部门根据该文件编制数据表格。1.11 制造商的手册和说明书在试验前应有效。1.12 认可资料备查。1.13 试验前应确保配备必要的消防和救生设备。1.14 一般的试验条件应符合DNV规范要求,或符合实际设备/系统的规范要求。1.15 试验前应提供主机、辅机及应急发电机EIAPP证书和技术文件。1.16 电机和控制箱的热态及冷态

9、绝缘电阻都需测量并记录。3 船舶货物系统及设备3.1散料系统试验3.1.1试验条件 (1) 设备管路安装和系统密试检验合格。(2) 阀门遥控系统(仅散料系统)调试报验合格。(3) 尾部淡水冷却系统试验合格。(4) 检查电气设备安装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接线的正确性。检查电气系统供电电源正确性,检查电气系统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1M。控制工况正常。(5) 散料空压机及散料空气瓶安全阀调整,起跳压力为6bar。(6) 散料罐安全阀调整,起跳压力为6bar。(7) 自动化明细表中报警、保护点整定值合格。3.1.2试验内容3.1.2.1 启动散料空压机及其冷干机,分别向左右舷两组散料罐供压缩空气,当散料罐中的

10、压力达到5.6bar时,开启散料罐排出管上的蝶阀,通过排出总管、注入总管排出,检查管路的畅通性及管路接头的气密性。开启散料罐的透气阀,分别通过除尘器、集尘器排出,检查管路的畅通性及管路接头的气密性。关闭散料罐的进出阀门,作空气助吹管路的效用试验,检查管路的畅通性及管路接头的气密性。在集控室操作板上对散料电阀进行操作测试。试验过程中,空压机及电动机、冷干机的运动部件和管路应无异常发热、敲击、泄漏等现象。试验过程中,同时校核散料罐及集尘器压力传感器, (比较就地指示与VMS的读数)。试验过程中, 测量并记录散料空压机的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及工作电流。试验结束时,测量并记录电动机及控制箱的热态绝缘电阻,

11、其值不应小于1M。3.1.2.2 检验散料空压机报警项目。3.1.2.3 检验散料罐及集尘器的高位报警、压力高报警。3.1.2.4 检验空气干燥器故障报警。3.1.2.5 进行散料空压机的应急停止试验。3.1.2.6 启动散料空压机,做泥浆舱空气搅拌试验。3.2甲板克令吊试验3.2.1 试验条件3.2.1.1检查克令吊基座及各机构安装合格。3.2.1.2检查电气系统供电电源正确性,检查电气系统冷态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1M。电气接线与控制合格。检查起动器起动、停止操作正确可靠。3.2.2试验内容3.2.2.1克令吊吊重试验前空载试验:a.吊重试验前按额定转速单独进行旋转、变幅、升降等动作试验,在减

12、速时进行两两联合动作试验。b.试验旋转、变幅、起升高度等限位装置。c.遥控功能试验。3.2.2.2克令吊吊重试验如下:a.试验时克令吊臂应放置在经审查批准的设计图纸所规定的最大臂幅(15米)位置上按6.25t试验负荷进行试验,并保持悬挂时间不少于5min,检查起重机与船体连接的牢靠性。b. 克令吊在吊起试验负荷(6.25t)时,在设计规定的升降、旋转和变幅范围内单独进行慢速升降、回转和变幅动作试验,不小于2次,同时进行起升、回转和变幅机构的制动试验。3.2.2.3起重机经超负荷试验后,应进行安全工作负荷5t下的操作试验,试验起升、回转和变幅的各档运转速度,检查运转情况和限位器等工作状态。3.2

13、.2.4以上试验时应作如下检查:a.检查各运动部件是否有异常发热、敲击现象;b.检查液压系统是否有泄漏现象;c.检查电动机的工作情况。3.2.2.5检查电气系统热态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1M。3.3操锚吊试验3.3.1试验条件3.3.1.1检查克令吊基座及各机构安装合格。3.3.1.2检查电气系统供电电源正确性,检查电气系统冷态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1M。电气接线与控制合格。检查起动器起动、停止操作正确可靠。3.3.2试验内容3.3.2.1操锚吊吊重试验前空载试验:a.吊重试验前按额定转速单独进行展臂、旋转、变幅、升降等动作试验,在减速时进行两两联合动作试验。b.试验旋转、变幅、起升高度等限位装置。c

14、.遥控功能试验。3.3.2.1操锚吊吊重试验如下:a. 将操锚吊放置在经审查批准的设计图纸所规定的两组臂幅和试验载荷15米/1.5t和10米/2.5t进行试验,并保持悬挂时间不少于5min,检查吊机机与船体连接的牢靠性。b. 分别在两组臂幅和试验载荷15米/1.5t和10米/2.5t下,慢速升降重物,进行绞车的制动试验不少于2次。制动试验在符合下降至距主甲板3m距离内进行,将吊臂连同试验负荷按设计所和船舶空间允许的范围尽可能大的向船艏和船尾方向缓慢运转不少于2次。 c. 操锚吊在吊起试验负荷(1.5t)时,保证臂幅在不大于10米条件下,对吊臂进行伸缩和变幅动作试验不小于2次。 3.3.2.4起

15、重机经超负荷试验后,应进行安全工作负荷1.2t/15m臂幅内、2.0t/10m臂幅内的操作试验,试验起升、回转和变幅的各档运转速度,检查运转情况和限位器等工作状态。试验应分别对无线电遥控和就地操作功能进行测试。3.3.2.5以上试验时应作如下检查:a.检查各运动部件是否有异常发热、敲击现象;b.检查液压系统是否有泄漏现象;c.检查电动机的工作情况。3.2.1.6检查电气系统热态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1M。3.4阀门遥控系统试验3.4.1试验条件(1) 阀门遥控系统的空气管路安装合格,所有的气动和电动阀门安装正确完整。(2) 钻井水/压载水、对外供淡、对外供油、泥浆、盐水、泥浆清洗、基油、散料系统和

16、设备安装检验合格,系统密性试验合格。(3) 检查电气设备安装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接线的正确性。(4) 检查电气系统供电电源正确性,检查电气系统对地冷态绝缘电阻不小于1M。3.4.2试验内容3.4.2.1在集控台上进行电动、气动蝶阀的遥控效用试验,每阀进行2次,检查阀开关的正确性,检查气动蝶阀供气压力(8bar)及电动蝶阀供电是否正常。每个阀应该在所有的停止位至少进行一次开/关试验。记录蝶阀开、关的时间。同时检查Mimic模拟显示图中遥控蝶阀开度、开/关指示是否正确。3.4.2.2电动、气动蝶阀做手动开关试验,阀门开关应灵活。3.4.2.3检查电动、气动蝶阀能否在失电之后保持“即位”状态,同时检查

17、电动、气动蝶阀手动操作。3.5泥浆系统试验3.5.1试验条件(1) 系统和设备安装检验合格,系统密性试验合格。(2) 阀门遥控系统中泥浆系统遥控阀门调试报验合格。(3) 检查电气设备安装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接线的正确性,检查电气系统供电电源正确性,检查电气系统冷态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1M,控制工况正确。3.5.2 试验内容3.5.2.1将 431P泥浆舱注满淡水,分别遥控启动泥浆泵由431P舱抽水向431S舱注水。试验时间不小于30min,试验过程中,泵、电动机的运动部件和管路应无异常发热、敲击、泄漏等现象。试验过程中,同时校核泵进出口压力传感器, (比较就地指示与VMS的读数)。试验过程中,记录

18、泵的吸入及排出压力,测量并记录泵的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及工作电流。试验结束时,测量并记录电动机及控制箱的热态绝缘电阻,其值不应小于1M。3.5.2.2低速启动泥浆泵,作泥浆舱循环及系统管路畅通性试验。3.5.2.3遥控启动泥浆舱清洗泵,做泥浆舱清洗效用试验,试验时间不小于30min。逐一开启泥浆舱清洗机进行洗舱效用试验,洗舱机应运转正常,无异常噪音。在清洗效用试验完成之后,遥控启动清洗/清扫泵进行泥浆舱清扫效用试验,试验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试验中泵、电动机的运动部件和管路应无异常发热、敲击、泄漏等现象。试验过程中,记录泵的吸入及排出压力,测量并记录泵的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及工作电流。试验结束时,测量

19、并记录电动机及控制箱的热态绝缘电阻,其值不应小于1 M。3.5.2.4 就地启动/停止泵。进行泵的应急停止试验。3.6盐水系统试验3.6.1试验条件(1) 系统和设备安装检验合格,系统密性试验合格。(2) 阀门遥控系统中盐水系统遥控阀门调试报验合格。(3) 检查电气设备安装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接线的正确性。(4) 检查电气系统供电电源正确性,检查电气系统冷态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1M。3.6.2试验内容3.6.2.1将 321P舱注满淡水,遥控启动盐水泵由321P舱抽水向321S舱注水。试验时间不小于30min,试验过程中,泵、电动机的运动部件和管路应无异常发热、敲击、泄漏等现象。试验过程中,同时校

20、核泵进出口压力传感器, (比较就地指示与VMS的读数)。试验过程中,记录泵的吸入及排出压力,测量并记录泵的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及工作电流。试验结束时,测量并记录电动机及控制箱的热态绝缘电阻,其值不应小于1 M。3.6.2.2启动盐水泵,作盐水系统管路畅通性试验。3.6.2.3 盐水泵低速运转试验。3.6.2.4就地启动/停止泵。进行泵的应急停止试验。3.7对外供油系统试验3.7.1试验条件(1) 系统和设备安装检验合格。系统密性试验合格。(2) 阀门遥控系统中对外供油系统遥控阀门调试报验合格。(3) 检查电气设备安装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接线的正确性。(4) 检查电气系统供电电源正确性,检查电气系统冷

21、态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1M。3.7.2试验内容3.7.2.1将444P燃油舱注入燃油, 遥控启动对外供油泵,由444P燃油舱抽油排向444S燃油舱,记录444P舱排空时间。试验过程中,泵、电动机的运动部件和管路应无异常发热、敲击、泄漏等现象。试验过程中,同时校核泵进出口压力传感器,检查流量计指示装置安装情况及测量精度(比较就地指示与VMS的读数)。试验过程中, 记录泵的吸入及排出压力,测量并记录泵的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及工作电流。试验结束时,测量并记录电动机及控制箱的热态绝缘电阻,其值不应小于1M。3.7.2.2进行燃油舱之间的调驳试验(一般安排在坞检后做)。检查管路的畅通性。3.7.2.3燃油溢流

22、报警箱效用试验和燃油溢流舱高低位报警试验(模拟)。3.7.2.4就地启动/停止泵。进行泵的应急停止试验。3.8对外供淡水系统试验3.8.1试验条件(1) 系统和设备安装检验合格,系统密性试验合格。(2) 阀门遥控系统中对外供淡水系统遥控阀门调试报验合格。(3) 检查电气设备安装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接线的正确性。(4) 检查电气系统供电电源正确性,检查电气系统对地冷态绝缘电阻不小于1M。3.8.2试验内容3.8.2.1将11P淡水舱注满淡水, 遥控启动对外供淡水泵,由11P淡水舱抽水排向51S淡水舱,记录该舱排空时间。试验过程中,泵、电动机的运动部件和管路应无异常发热、敲击、泄漏等现象。试验过程中

23、,同时校核泵进出口压力传感器,检查流量计指示装置安装情况及测量精度(比较就地指示与VMS的读数)。试验过程中, 记录泵的吸入及排出压力,测量并记录泵的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及工作电流。试验结束时,测量并记录电动机及控制箱的热态绝缘电阻,其值不应小于1M。3.8.2.2进行11P、11S、21P、21S、51P、51S、52P、52S淡水舱之间的调驳功能试验,检查管路畅通性。3.8.2.3就地启动/停止泵。进行泵的应急停止试验。3.9钻井水/压载水系统试验 3.9.1试验条件(1) 系统和设备安装检验合格,系统密性试验合格。(2) 阀门遥控系统中钻井水/压载水系统遥控阀门调试报验合格。(3) 检查电气

24、设备安装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接线的正确性。(4) 检查电气系统供电电源正确性,检查电气系统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1M。3.9.2试验内容3.9.2.1遥控启动钻井/压载水泵,由01C钻井/压载水舱向61P、61S钻井/压载水舱注水,待01C排空后,再由61P、61S向01C反向调驳。试验过程中,泵、电动机的运动部件和管路应无异常发热、敲击、泄漏等现象。试验过程中,同时校核泵进出口压力传感器,(比较就地指示与VMS的读数)。试验过程中,记录泵的吸入及排出压力,测量并记录泵的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及工作电流。试验结束时,测量并记录电动机及控制箱的热态及冷态绝缘电阻,其值不应小于1M。3.9.2.2启动钻井水/

25、压载水泵,作钻井水/压载水系统艏艉管路畅通性试验。3.9.2.3就地启动/停止泵。进行泵的应急停止试验。3.10基油系统试验3.10.1试验条件(1) 系统和设备安装检验合格,系统密性试验合格。(2) 阀门遥控系统中基油系统遥控阀门调试报验合格。(3) 检查电气设备安装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接线的正确性。(4) 检查电气系统供电电源正确性,检查电气系统对地冷态绝缘电阻不小于1M。3.10.2试验内容3.10.2.1将442PS用工装串联,将442P基油舱注满淡水, 遥控启动基油泵,由442P基油舱抽水排向442S基油舱。试验过程中,泵、电动机的运动部件和管路应无异常发热、敲击、泄漏等现象。试验过程

26、中,同时校核泵进出口压力传感器,(比较就地指示与VMS的读数)。试验过程中,记录泵的吸入及排出压力,测量并记录泵的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及工作电流。试验结束时,测量并记录电动机及控制箱的热态绝缘电阻,其值不应小于1M。3.10.2.2就地启动/停止泵。进行泵的应急停止试验。4 船舶设备4.1舵装置及舵机试验4.1.1 试验条件4.1.1.1 舵机及操舵系统安装完好,舵机机械零位正确无误,操舵器及舵叶之间的指示误差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要求;4.1.1.2 液压系统的溢流阀、缓冲阀、程序阀等按厂家图纸调试完毕;4.1.1.3 安全阀校验合格,开启压力应为157bar;4.1.1.4舵装置的报警系统,包括

27、动力源失电、断相、过载、控制电源失电、频率故障、主电源故障、油泵失压、油柜低液位、油温高、滤器阻塞及自动偏舵等模拟试验合格,报警声光信号装置及指示装置的正确性及工作可靠。4.1.1.5检查舵机系统供电电源正确性,检查舵机电气系统对地冷态绝缘电阻不小于1M(脱开电子装置)。4.1.2 试验内容4.1.2.1 进行不少于30分钟的空载运转试验,并做如下检查: (1) 检查舵角指示器、操舵器及舵叶之间的误差,检查时自中间位置向两舷转舵,舵角每增加5核对一次,并作记录,正舵(中间)位置应无误差;(2) 检查舵角电气限位器动作的正确性(最大舵角左右舷均451)及机械限位器的安装位置(最大舵角左右舷均47

28、1)。4.1.2.2在驾驶室进行连续操舵试验。试验时每路电源、每套空载系统及每套动力源均应连续使用不少于30分钟。试验时检查操舵装置的电器设备、液压泵液压系统的工作情况;检查轴承温升及振动情况;检查油泵工作时是否有异常响声。连续操舵试验时应在0左(右)450右(左)450交替进行,并应不少于10个循环。试验时,初步测定自一舷35转至另一舷30所需时间。4.1.2.3 在驾驶室和舵机舱分别作操舵效用试验。 (1) 前驾控台舵机主控制板功能试验:A随动操舵试验。从0左4510右4510,每5操舵一次,检查操舵的可靠性与正确性。B.检查手动应急操舵的正确性和可靠性。(2) 后驾控台舵机副控制板功能试

29、验:A随动操舵试验。从0左4510右4510,每5操舵一次,检查操舵的可靠性与正确性。B.检查手动应急操舵的正确性和可靠性。(3) 检查 1#、2#、3#、4#舵机油泵起动器就地起动、停止操作正确可靠。(4) 检查 1#、2#、3#、4#舵机油泵起动器遥控起动、停止操作正确可靠。(5) 试验各电源、各泵组及各操纵台之间的转换的可靠性。4.1.2.4 进行主操舵装置转换到辅助操舵装置的试验,并以辅助操舵装置进行操舵15分钟。4.1.1.5 对舵机进行应急电源操舵试验、自动起动及自动供电试验。 4.1.2.6 试验记录(1) 连续试验时应记录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工作电流、电压、转速及油腔的油压等;(

30、2) 测量记录各电动机控制箱的热态绝缘电阻值,其值应不小于1M。(3) 试验记录表格参见附录A3及A4。 4.2首尾侧推装置试验4.2.1 试验条件(1) 电气设备安装完整和正确,接线正确。(2) 电气系统供电电源正确性,电气系统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1M。(3) 检查报警系统正常(具体项目见I/O清单)。起动器起动、停止操作正确可靠。重载询问功能模拟测试合格。(4) 安全阀(溢流阀)起跳压力(43bar)正确,油箱、油柜等报警功能正常。4.2.2 试验内容4.2.2.1侧推装置变螺距试验:在主电机不启动情况下,作每台侧推变螺距试验,左满螺距至右满螺距,右满螺距至左满螺距,反复进行3次,每次间隔1

31、2min。记录变距时间。4.2.2.2侧推装置进行空转效用试验及低负荷试验(数值?)。试验时间不小于30min。4.2.2.3进行应急停止效用试验(DP2?)。附件?4.2.2.4试验结束后测量主电机和油泵电动机、起动器的热态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1M。带缆情况4.3锚设备及锚机试验4.3.1试验条件4.3.1.1锚机设备及其系统、锚链、锚机止链器等安装完好。4.3.1.2安全阀、减压阀及过载保护等校验合格。4.3.1.3系统供电电源正确性,电气系统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1M(脱开电子装置)。4.3.1.4锚机起动器起动、停止操作正确可靠及各遥控位动作的正确。4.3.2试验内容4.3.2.1锚机空运转

32、试验:启动液压泵,操作液压锚机进行正、倒车空载全速运转试验,试验时间不少于30min。试验时每隔5-10min正倒车变换一次,观察传动装置及各运动部件有无异常发热及敲击现象,并检查液压马达、液压油泵及液压系统阀件的工作情况。泵及电动机的运动部件和管路应无异常发热、泄露、敲击现象。4.3.2.2 锚机效用试验:(1) 将左右锚分别手动抛出,抛锚过程中,用制动器刹车2次,然后用锚机将锚绞起,检查离合操纵的方便性、刹车装置工作的可靠性,锚链和卸扣通过锚链筒、止链器和链轮的情况,锚链在链轮上应无跳链和扭曲现象;并检查止链器位置是否正确以及锚收上时锚爪与船壳的贴合情况。 (2) 起锚同时,启动应急消防泵

33、冲洗锚链,检查锚链冲水装置的工作情况。(3) 锚链装入时,检查锚链标记、根部固定情况并做弃锚装置脱钩试验,然后收起,检查锚链在锚链舱内的堆放情况。4.3.3试验记录(1) 锚机运转试验时测量并记录泵的出口压力、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和运转电流等参数。试验结束时,应测量并记录电动机及其控制设备的热态绝缘电阻,其值应不小于1M。(2) 锚机效用试验时测量并记录起锚速度,记录液压泵工作压力。(3) 对液压泵的安全阀,检查其开启压力(47bar)。(4) 记录电机的起动电流和工作电流。(5) 锚机试验记录表格形式参见附录A1.24.4尾绞盘试验 4.4.1 试验条件4.4.1.1 尾绞盘设备及液压管系阀件安

34、装和报检合格。4.4.1.2系统供电电源正确性,电气系统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1M(脱开电气装置)。4.4.2 试验内容4.4.2.1检查各起动器起动、停止操作正确可靠及各遥控位动作的正确性,记录电机的起动电流和工作电流。4.4.2.2液压泵运转试验:启动液压泵,操作尾绞盘分别进行空载运转试验,试验时间为30min,试验时每隔3分钟正倒车变换一次。观察传动装置及各运动部件有无异常发热及敲击现象,并检查液压马达、液压油泵及液压系统阀件的工作情况。泵及电动机的运动部件和管路应无异常发热、泄露、敲击现象。4.4.2.3对液压泵的安全阀,检查其开启压力(64bar)。4.4.2.4 尾绞盘做15t拉力试验

35、,并记录实际压力。4.4.2.5 试验记录(1) 在试验中测量并记录油泵的出口压力、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和运转电流等参数。(2) 试验结束时,应测量并记录电动机及其控制设备的热态绝缘电阻,其值应不小于1 M。4.5移货绞车及拖索卷车试验 4.5.1 试验条件 4.5.1.1 移货绞车及拖索卷车设备及液压管系阀件安装和报检合格。4.5.1.2检查系统供电电源正确性,检查电气系统对地冷态绝缘电阻不小于1M(脱开电气装置)。4.5.2 试验内容4.5.2.1检查各起动器起动、停止操作正确可靠及各遥控位动作的正确性,记录电机的起动电流和工作电流。4.5.2.2液压泵运转试验:启动液压泵,操作移货绞车和拖索

36、卷车分别进行空载运转试验,试验时间为30min,试验时每隔3分钟正倒车变换一次。观察传动装置及各运动部件有无异常发热及敲击现象,并检查液压马达、液压油泵及液压系统阀件的工作情况。泵及电动机的运动部件和管路应无异常发热、泄露、敲击现象。4.5.2.3对液压泵的安全阀,检查其开启压力(64bar)。 4.5.2.4 对移货绞车分别做拉力试验,最大拉力不小于15t,对拖索卷车做拉力试验,最大拉力不小于10t。4.5.2.5 试验记录(1) 在试验中测量并记录泵的出口压力、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和运转电流等参数。(2) 试验结束时,应测量并记录电动机及其控制设备的热态及冷态绝缘电阻,其值应不小于1M。4.6

37、拖缆机、二级绞车及其相关设备试验 4.6.1 试验条件4.6.1.1 拖缆机、二级绞车及相关设备(包括排缆装置、配套泵、导链轮、导链器)的安装、对中合格。 4.6.1.2 拖缆机、二级绞车及其排缆装置的系统液压管系安装及报检合格。 4.6.1.3 拖缆机、二级绞车齿面及拖缆机加注油脂点加注润滑油,并检查每个润滑点的情况。 4.6.1.4检查系统供电电源正确性,检查电气系统对地冷态绝缘电阻不小于1M(脱开电气装置)。4.6.2 试验内容4.6.2.1 拖缆机及二级绞车空载试验分别对拖缆机和二级绞车进行正、倒车空载连续全速运转至少30分钟。试验时正倒车每隔3分钟变换1次。4.6.2.2 拖缆机负荷

38、试验(在后续拖桩试验细则中体现) 取消(1) 控制主机,保证两舷单轴功率均达到7000kW,使拖缆机保持最大拖力,同时检查刹车装置工作的可靠性。 (2) 在设计规定的各种拖力下,用拖缆机收起拖缆,检查收揽设备的工作情况。 4.6.2.3 拖缆机相关设备功能试验启动拖缆机伺服系统液压泵向拖缆机提供伺服油,做拖缆机刹车、离合器、以及排缆器、导链轮、导链器、水平滚筒的功能试验。检查主泵和备用泵之间转换的可靠性。4.6.2.4 试验检查(1) 检查各运动部件是否有异常发热、敲击现象;(2) 检查液压系统是否有泄漏现象;(3) 检查电机的工作情况;(4) 检查电器控制设备及各档调速和电磁器的工作情况;(

39、5) 检查和调整过载保护装置,按技术要求调整液压系统的安全阀开启压力;(6) 试验后,详细检查各受力部件。 4.6.2.5 试验记录(1) 记录油泵工作压力、油泵和油马达的转速;(2) 记录电动机启动电流、工作电流、电压计转速;(3) 记录电动机、控制设备的热态绝缘电阻值,热态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兆欧;(4) 记录拖缆机试验时的功率和收揽速度;4.6.2.6 作拖缆机应急停止和应急释放试验。4.6.2.7 对液压泵的安全阀,检查其开启压力(64bar),或提供出厂试验报告。4.6.2.8对拖缆机系统的报警点进行功能试验。4.6.3 锚链滑道试验 4.7.1试验条件锚链滑道及道门开启装置安装检验合

40、格。准备好试验用的锚链。4.7.2试验内容(仅A171M做效用试验)4.7.2.1 启动拖缆机,将锚链送入锚链滑道,检查锚链从锚链轮到锚链滑道是否顺畅;4.7.2.2 将锚链送入322P/322S锚链舱,并收放两次,检查锚链在锚链滑道滑行是否通畅,有无异常现象;4.7.2.3 开启道门,将锚链送入321P/321S锚链舱,收起锚链并关闭道门,重复两次,检查锚链在锚链滑道滑行情况以及道门开合情况。4.8液压拖销、液压锚钳、液压挡销试验4.8.1 试验条件 4.8.1.1 液压拖销、液压锚钳(鲨鱼钳)、液压挡销设备及液压管系阀件安装和系统密试报检合格。4.8.1.2检查系统供电电源正确性,检查电气

41、系统对地冷态绝缘电阻不小于1M(脱开电气装置)。4.8.1.3 检查鲨鱼钳动力单元的报警(包括油位低、油温高等)功能。4.8.2 试验内容4.8.2.1 检查各起动器起动、停止操作正确可靠。4.8.2.2 分别从后驾控台及就地控制板启动液压拖销、液压锚钳的电动液压泵组, 液压拖销、液压锚钳和液压挡销分别作伸缩动作5次,测量并记录其伸缩时间。检查其动作的可靠性,不应有异常情况。检查液压泵组及其管路, 泵及电动机的运动部件和管路应无异常发热、泄露、敲击现象。4.8.2.3试验记录(1) 测量并记录泵的出口压力、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和运转电流等参数。(2) 试验结束时, 应测量并记录电动机及其控制设备的

42、热态及冷态绝缘电阻,其值应不小于1兆欧。蓄能器应急释放功能 蓄能器称重4.9绞缆器及排缆槽轮试验4.9.1 试验条件 4.9.1 绞缆器及排缆槽轮的安装正确,绞缆器液压系统及管路安装正确并报检。4.9.2检查绞缆器系统供电电源正确性,检查电气系统对地冷态绝缘电阻不小于1M(脱开电气装置)。4.9.2 试验内容 4.9.2.1 绞缆器空载试验启动液压泵,操作绞缆器进行空载运转试验,试验时间为30分钟,试验时每隔3分钟正倒车变换一次。观察传动装置及各运动部件有无异常发热及敲击现象,并检查液压马达、液压油泵及液压系统阀件的工作情况。泵及电动机的运动部件和管路应无异常发热、泄露、敲击现象。测量并记录泵

43、的出口压力、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和运转电流等参数。试验结束时,应测量并记录电动机及其控制设备的热态及冷态绝缘电阻,其值应不小于1兆欧。4.9.2.2 带缆绳对绞缆器和排缆槽轮进行配合功能试验。4.9.2对液压泵的安全阀,检查其开启压力(? bar),或提供出厂试验报告。4.10机修间设备效用试验 检查设备安装的正确性及完整性。检查设备的保护装置。检查多功能机床的应急停止功能。进行砂轮机、电焊机、超声波清洗柜的效用试验。4.11高压淡水清洗系统试验启动高压清洗泵做效用试验,检查管路畅通性。试验过程中测量并记录电机的启动和工作电流、电压;泵的工作压力。试验前后,分别测量电机的冷、热态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44、1 M。噪音4.12主机行车梁试验4.12.1 试验条件(1) 机舱行车安装合格,包括检查行车梁是否正确显示吊重SWL1.0t;(2) 行车轨道无障碍物。 4.12.1 试验内容4.12.1.1 空载运行,全程来回行走,空钩升降,检查操纵机构限位和信号装置的可靠性。4.12.2 吊重1.25t并保持10min,然后收/放2次。同时进行制动试验,检查行车装置的工作情况及制动器的可靠性。4.12.3 吊重SWL1.0t沿行车梁运行两次。同时进行限位装置的效用试验。4.12.4 试验记录(1) 试验前后,分别测量电机的冷、热态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 M。(2) 试验记录报告形式参见附录A8。 4.13

45、齿轮箱、柴发、拖缆机室及液压泵房、甲板室行车梁试验4.13.1 试验条件(表格)(1) 行车安装合格,包括检查行车梁是否正确显示吊重,对柴发和齿轮箱行车梁,应标示SWL1.0t,对拖缆机液压泵房行车梁,应标示SWL3.0t,对拖缆机甲板室行车梁,应标示SWL5.0t;(2) 行车轨道无障碍物。4.13.1 对行车分别进行空载运行,全程来回行走,空钩升降,检查操纵机构限位的可靠性。4.13.2 分别按行车梁1.25倍安全载荷吊重,并保持10min,然后收/放2次。检查行车装置的工作情况。4.13.3 分别对行车梁起吊安全工作负荷的重物进行运行试验,至少往返一次。4.14消油系统试验4.14.1试

46、验条件系统和设备安装检验合格,系统密性试验合格。检查电气设备安装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接线的正确性。检查电气系统供电电源正确性,检查电气系统对地冷态绝缘电阻不小于1M。4.14.2试验内容4.14.2.1 将25P消油剂舱注满水(海水或淡水),启动消油泵单元,由25P消油剂舱抽水排向舷外。试验过程中,泵、电动机的运动部件和管路应无异常发热、敲击、泄漏等现象。试验过程中,记录泵的排出压力及吸入和排出流量,测量并记录泵的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及工作电流。试验结束时,测量并记录电动机及控制箱的热态绝缘电阻,其值不应小于1M。4.14.2.2就地启动/停止泵。进行泵的应急停止试验。4.15起吊眼板试验全船起吊眼

47、板按1.25倍安全载荷做负荷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签发安全工作负荷(SWL)证书。试验记录见附表A6。4.16 ORO系统试验采用钻井水泵采用淡水作ORO系统管路畅通性试验。具体舱号等具体内容细化。ORO分电箱安装接线检查。4.17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试验4.17.1 辅助阳极及参比电极的安装检查(下水前已检查)。4.17.2 轴及舵杆接地检查。4.17.3 绝缘检查。4.17.4 外加电流阴极效用试验。4.18雷达试验4.18.1 安装及接线检查。4.18.2 接地电阻及绝缘电阻检查。4.18.3 检查天线旋转与扫描线旋转的同步。4.18.4 ARPA功能试验。4.18.5 性能监视器及自检功能

48、试验。4.18.6 雷达功能试验。4.18.7 检查雷达系统与电罗径、DGPS、AIS、计程仪和VDR的接口。4.19 DGPS试验4.19.1 安装及接线检查。4.19.2系泊试验期间检查并校正DGPS。检查和校正由设备厂服务工程师完成。4.19.3检查DGPS至其它设备(雷达、C站、F站、VHF、MF/HF、NAVTEX、电罗径、自动舵、AIS、VDR、测深仪和计程仪)的接口。(雷达功能试验时进行)4.20电罗经试验4.20.1 主罗经与各分罗经安装检查,接线检查。4.20.2 接地电阻及绝缘电阻检查。4.20.3 各分罗经与主罗经的匹配精度检查。4.20.4 检查电罗经与雷达、自动舵、磁

49、罗径、DGPS、AIS、计程仪、F站、VDR的接口。(雷达功能试验时进行)4.21自动舵试验4.21.1 安装及接线检查。4.21.2 检查自动舵至DGPS、计程仪、电罗经、舵机、VDR之间的接口。4.21.3 做自动导航工况模拟试验。(艏向偏移和电源故障报警)4.22磁罗经试验4.22.1 安装及接线检查。4.22.2照明及调光功能检查。4.22.3校正试验(航行试验阶段做)。4.22.4检查磁罗经至电罗经的接口的正确性。4.23 NAVTEX试验4.23.1做效用试验,检查服务效果。4.24测深仪试验4.24.1 测深仪换能器安装水密试验合格检查。4.24.2 接线及绝缘检查。4.24.3

50、效用试验及记录器工作情况检查。4.24.4检查测深仪至DGPS、VDR的接口。4.25计程仪试验 4.25.1计程仪换能器安装水密试验合格检查。 4.25.2接线及绝缘检查。4.25.3 速度和航程显示器的精度检查。4.25.4 检查计程仪至雷达、自动舵、电罗径、VDR的接口。4.25.5 记录相关数据。4.26自动识别仪试验 4.26.1 安装及接线检查。 4.26.2 接地及绝缘检查。4.26.3 设备正常工作时,断开主电源,检查应急电源投入的可靠性。4.26.4 检查船位、船航向等信号显示情况。4.26.5 检查AIS与DGPS、电罗经和雷达的接口。4.27 SSAS试验4.27.1 安

51、装及接线检查。4.27.2 效用模拟检测。4.28 VDR试验 4.28.1 安装及接线检查。 4.28.2 检查VDR记录情况。 4.28.3 根据电气系统图检查VDR与主推、侧推、报警系统、舵机、水密门、车钟、各通信导航设备的接口。4.29 MF/HF电台4.29.1 天线及其它设备的安装检查。4.29.2 接地及绝缘检查。4.29.3 交直流电源转换试验。4.29.4 电台调谐及工况检查。4.29.5 在工作频道上进行通话效用试验,话音应清晰。4.29.6 检查蓄电池及充电设备的工作情况。4.29.7 检查电台与DGPS的接口。4.30 EPIRB,雷达应答器试验4.30.1 检查应急示

52、位标和雷达应答器的安装情况。4.30.2 检查应急示位标和雷达应答器的电池有效期。4.30.3 检查示位标合格证有效期。4.30.4从罩壳取出应急示位标,则示位标即转为试验发射状态(指示灯内亮),试验发射时间不得超过30s。4.31卫通C站和卫通F站试验4.31.1 天线及其它设备的安装检查。4.31.2 对卫通F站电话、传真进行通讯效用试验,并联接到LAN网,检查数据通讯性能。4.31.3 当C站处于EGC接收状态时,检查C站的EGC功能。4.31.4对卫通C站电话、打印机进行通讯效用试验,检查数据通讯性能。4.31.5当C站处于EGC工作状态时,接收岸站信息,检查数据通讯性能。4.31.6

53、 检查F站与GPS(DP)、船舶网络的接口。4.32 VHF试验 4.32.1 天线和其它设备的安装及接线检查。4.32.2 在工作频道上进行通话效用试验,话音应清晰。4.32.3 在DSC工作状态下,进行文件的编辑、贮存、发射和接收试验。4.32.4 测试甚高频70频道DSC值班机的功能。4.32.5 检查VHF与GMDSS(DGPS 信号)和VDR的接口。4.33 VHF/UHF/双向手持电话试验4.33.1检查以下项目:VHF手持电话UHF手持电话双向手持电话电池充电器4.34自动电话系统试验4.34.1 安装及接线检查。4.34.2 功能试验前,电话号码表须在各电话旁安装到位。4.34

54、.3电话系统的功能试验,通话应清晰。4.34.4 AC230V和DC24V电源自动切换试验。4.34.5 通岸功能试验。4.34.6 检查自动电话在机舱组合报警灯板上的报警功能。4.34.7优先功能试验(驾驶室-机舱)。4.34.8 自动电话其他功能试验。 4.35声力电话试验4.35.1安装及接线检查。4.35.2功能试验前,电话号码表须在各电话旁安装到位。4.35.3电话系统的功能试验,通话应清晰。4.35.4 检查舵机舱及机舱区声力电话电铃。4.35.5 检查独立电源,试验增音功能。4.36广播及通用报警系统试验4.36.1 布置、安装及接线检查(每个舱室均应设扬声器或警铃)。4.36.

55、2 接地及绝缘检查。4.36.3 效用试验4.36.3.1 检查应急喊话优先于通用报警的功能。先激活通用报警,然后开始应急喊话。4.36.3.2 检查广播应该在上层建筑居住区、工作区域和露天甲板(至少在召集站)可以听见。4.36.3.3 测试从2个位置进行全船喊话。(驾控台+广播主机)4.36.3.4 检查应急喊话结束后,通用报警响的功能。4.36.3.5 检查应急喊话时禁止任何其它信号输入的功能。(一切音乐及非紧急信息将被切断,调音扬声器被越控)4.36.3.6 检查通用报警对其它报警的优先权。(以火警为例)4.36.3.7 检查通用报警应该在上层建筑居住区、工作区域和露天甲板可以听见。4.

56、36.3.8 检查通用报警由各警铃、喇叭发出7短1长的声音,一旦激活将持续工作,直到手动关闭或有应急喊话。4.36.3.9 通用报警至少有2个激活点,一个在驾驶室,另一个在其它位置(救生艇处)。4.36.3.10 检查广播扬声器或通用报警蜂鸣器应安装在所有舱室。4.36.3.11 检查通用报警系统的布置.环路布置或每层甲板有分线箱。4.36.3.12 检查在嘈杂区域通用报警信号情况。)4.36.4 试验火灾报警系统与通用报警系统的接口功能,即火灾报警探测器探测火灾后(模拟),报至火灾报警器,如2分钟后无人应答,则自动接通通用报警系统。4.37航行及信号灯试验4.37.1 布置、安装及接线检查。

57、4.37.2 接地及绝缘检查。4.37.3 接通电源,检查每盏灯的发光情况。4.37.4 断开主电源,检查两路电源的自动转换功能,报警试验。4.37.5 根据声光信号布置图检查各灯的角度是否满足要求。4.37.6 检查便携式白昼信号灯的功能。4.38雾笛试验4.38.1 安装及接线检查。4.38.2 效用试验,检查雾笛控制板的控制功能是否正常。4.39船舶网络系统试验4.39.1 安装及接线检查。4.39.2 检查网络系统与F站的接口。4.39.3 做效用试验。4.40装载计算机系统试验 4.40.1 试验条件:a.液位遥测系统试验完成 b.倾斜试验完成4.40.2 安装及接线检查。4.40.

58、3 检查本系统与VMS的接口。4.40.4 做功能试验。(此试验在航行试验中做)。4.41 电视监控系统实验4.41.1 安装及接线检查。4.41.2 接地及绝缘检查。4.41.3效用试验,检查控制板功能,检查显示器图像,要求图像清晰连续,角度满足要求。5 船员设备5.1救生设备试验5.1.1试验条件5.1.1.1艇装船前应进行效用试验;5.1.1.2救助艇和艇架布置、安装及接线检查;供电、液压系统检查;各开关的有效性检查;5.1.1.3检查艇固定装置的可靠性;5.1.1.4检查限位开关动作的可靠性;5.1.1.5 备好试验时的压载重物;5.1.1.6 船舶处于正浮状态;5.1.2救助艇释放试

59、验(在艇架试验后)救助艇装载规定负荷的1.1(6X75X1.1)倍,即495kg,通过释放装置将其释放下水。将艇放到接近水面时,进行艇的推进装置的启动试验。5.1.3 艇架试验:艇架静负荷:2.2X(75X6+780)=2706kg 5.1.4救助艇释放装置试验5.1.4.1艇吊架空载运转试验启动艇吊架,空载运转时间不少于30min。5.1.4.2吊艇架转出舷外试验:在船舶正浮状态下,载有4名艇员相当的重量(300kg),按照放艇操作程序,操纵艇绞车,使之转出船舷外,逐渐放到登乘甲板(1st甲板)。5.1.4.3满载试验:救助艇载上正常的属具或等效质量,以及相当于每人75kg共计6人所核定乘员的分布质量,共495kg,操作甲板上的降放控制器将其释放。5.1.4.4加载降落试验(仅指制动器):在正常满载基础上,再加上该负荷的10%,即装载质量为545kg,操纵甲板上的降放控制器将其释放,当下降到最大速度时,进行紧急制动。如果艇绞车是暴露于大气中,则应弄湿制动器表面,重复进行降落试验。5.1.4.5回收试验:对吊架降落式救助艇和艇绞车进行回收救助艇试验,并按照操作程序将救助艇回收至存放位置。 5.1.4.6艇上的脱钩装置作脱钩试验,以检查脱钩的可靠性。5.1.4.7艇架应急操作试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