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分级下料装置及其整体结构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1539123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905.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米分级下料装置及其整体结构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大米分级下料装置及其整体结构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大米分级下料装置及其整体结构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大米分级下料装置及其整体结构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米分级下料装置及其整体结构设计说明书(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米分级下料装置及其整体结构设计本 科 毕 业 设 计题目: 大米分级下料装置及其整体结构设计 摘 要本设计的设备是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品质检测系统的大米分级装置,分别对下料装置和整体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下料装置从整个设备中独立出来,并改进设计成了具有一定的可调性,针对于多种物料的送料料斗,使物料能一粒一粒依次地落至输送带上。整台设备的动力是由220V、420W交流低速电动机所驱动,且是利用计算机视觉检测系统,模拟人的视觉功能,检测大米的图像信息,然后进行分析和处理,并通过计算机程序对PLC发出指令,操纵气阀的启闭,最终把大米分离成六个等级,从不同的出料口中输出。关键词:大米分级 品质检测 下料

2、装置 整体结构设计 机器视觉技术Classification Of Rice Under The Device And Its Overall Structural DesignAbstract: The design of the equipment is based on the quality of machine vision technology detection system of rice classification devices, respectively, cutting devices and improved the overall design layout. D

3、evice under the devices from the whole independent and to improve the design has become a certain adjustable for a variety of materials in the feed hopper, so that materials can be an order to drop to a conveyor belt on. Driving force for the entire piece of equipment is 220V, 420W AC low-speed moto

4、r-driven and detected by use of computer vision systems, simulation of human visual function, detection of image information of rice, and then the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and through a computer program to give directions to the PLC , the gate control valve, and ultimately into the merits of the gra

5、de separation of rice from different feed the mouth of the output.Key words: rice classification quality determination cutting device the overall structure design machine vision technology 目 录1 绪 论11.1 前言11.2大米概况及其质量等级标准111.3 基于MVT的大米品质检测的发展概况及研究现状231.3.1 国外对大米检测的研究41.3.2国内大米检测研究现状41.3.3 稻米检测装置的研究简况

6、51.3.4 存在的问题52总体设计72.1工作原理72.2设备的组成72.3 改进前的工作原理图83 各零部件的设计和计算93.1 输送带的设计93.1.1 输送带的速度估算93.1.2 输送带的材料选择与结构设计93.2 电动机的选择3493.2.1 电动机的功率计算93.2.2电动机转速n的确定103.2.3 电动机的类型结构及型号的选择103.3 联轴器的选择6113.4轴的设计及校核3123.4.1主动轴轴端直径的确定123.4.2轴的结构设计123.4.3轴的校核(按许用弯曲应力校核)123.5 键的选择153.6 轴承及轴承座的选择153.7传动滚筒的设计163.8总体支架及外观

7、设计164下料装置的设计194.1振动电机的选择194.2弹簧的设计及计算4204.2.1弹簧的端部结构选择204.2.2弹簧的设计计算204.3料斗的设计234.4下料装置的总体设计245整体外观设计256 总 结266.1 全文总结266.2创新点26参考文献27致 谢281 绪 论 1.1 前言 民以食为天。大米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商品,一日三餐谁也离不开它。自古就从来没人忽视过大米的质量,用质量重于泰山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随着食品贮藏加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大米的需求从吃饱到吃好,从吃好到吃得健康和营养了。大米的质量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安全,因此受到各级质量技术监督

8、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人们的关注。 然而中国目前由于整体大米加工水平不高,在实际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质量问题及其解决的技术问题(如:如何去除大米中的异色粒和有色杂质,保证大米的纯度;如何来分出大米中的碎米以及检测出大米的裂纹,提高大米的整米率等等)。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因而大大降低了大米在市场上的经济价值。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尽快解决,而且将大米按品质或转化产品的不同分级后流向市场出售必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之一。因此人们便能在等量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稻谷产后加工技术还处于薄弱环节,较之国外差距较大。传统的检测方法以人工检测为主,主观性强,精确度低,可重复性差,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国家“

9、优质大米标准”在实际生产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仅造成了生物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具有该功能的进口仪器则大多价格昂贵,不适宜在我国推广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消费结构及方式的改变和科技进步,稻谷优质品种的开发,产后的精、深加工,已成为发展现代化农业及国民经济的主要内容之一,如能引进和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经验,搞好这一社会经济工程,既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同时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稻谷精深加工前景十分广阔。为此,基于计算机系统检测的大米分级机设备的研发和创新改进就紧迫的向我国设计技术人员提出挑战。 这次毕业设计课题就是迎合了这种需求。通过查阅众多参考文献,我们终

10、于初步改进设计了一套基于计算机视觉检测系统的优质大米分级装置。整台设备的动力是由220V ,500W 交流低速电动机驱动的,且该设备的技术核心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视觉系统,模拟人的视觉功能,检测大米的图像信息,然后模拟人的大脑进行识别,通过对所检测到的大米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后,计算机立即对可编程控制器发出指令,进而通过可编程控制器(PLC)对气阀的直接操纵控制,最终把大米的分离成六个等级。1.2 大米概况及其质量等级标准1 大米是水稻的种子,稻谷经脱壳、去糠等工艺加工后得到的最终产品。大米的产地分布很广,产量也很大,而其中的90又集中在亚洲地区。我国和东南亚各国是大米的主产区,年产量我国居世界第一,

11、达到1.8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3;其次是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泰国、越南、缅甸、菲律宾和日本等国。大米年世界总产量约5亿吨;年贸易量约2000万吨,大米的出口国主要是泰国(约500万吨)、印度(约400万吨)和美国(约300万吨),其次是越南和缅甸。大米的进口国较多,达100多个,但进口量都不大,年进口量超过100万吨的国家有:巴西、印尼、伊朗和中国,其次是古巴、法国、德国、印度、俄罗斯等国。在我国,自建国以来,大米一直是主要的出口商品,60年代初平均年出口量为660万吨,65年至71年增至1360万吨,72、73两年年平均出口量达到创记录的2300多万吨;80年代以来,由于人民生活提

12、高和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大米消费大增,年出口量逐步下降,并首次于88年,进口了31万吨大米,至1995年,中国大米的出口量减至5万吨,而进口却猛增到165万吨,使我国由大米的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96年至97年,由于国内大米丰收,我国才又恢复出口。糙米的形态与稻粒相似,多为椭圆形或细长形;表面光滑,具有蜡状光泽,正常糙米呈乳黄色,也有的呈白色、黄色、半透明黄白色等,少数为红色或紫黑色;糙米表面有五条纵向沟纹,其中背部正中的一条叫背沟,这些沟纹的深浅,决定着成品大米的出米率,因为碾米就是要碾去糙米表面的皮层,而纵沟内的皮则很难全部碾去,沟纹越深,越难碾,出米率越低。目前鉴别大米的精度,就是以米

13、粒表面及沟纹内留存皮层的多少来鉴定的。我国稻谷产区广、产量大、品种多,所以其分类方法也不尽一致。根据国家标准,大米按稻谷的粒形和粒质分为三类:()籼米:用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型,按其粒质和稻谷的收获季节分为以下两种:)早籼米:腹白较大,硬质粒较少;)晚籼米:腹白较小,硬质粒较多。()粳米:用粳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按其粒质和稻谷的收获季节分为以下两种:)早粳米:腹白较大,硬质粒少;)晚粳米:腹白较小,硬质粒多。概念解释:大米腹白指粳性大米的角质胚乳在腹部或米心部位出现的乳白色不透明现象,也叫心白。这种大米,米粒结构疏松,硬度低,加工时易出碎米,品质

14、较差。腹白明显的米粒俗称白垩粒。表121各等级大米质量标准等级特等标准一等标准二等标准三等加工精度从略从略从略从略不完善粒%3.04.06.08.0最大限度杂质总量%早籼、晚籼、早粳、籼糯、粳糯0.250.300.400.45晚粳0.200.250.300.35其中糠粉%0.150.200.200.25矿物质%0.020.020.020.02带壳稗粒粒/g早籼、晚籼、早粳、籼糯、粳糯20507090晚粳10203040稻谷粒粒/g早籼、晚粳、籼糯8121620晚籼、早粳、粳糯46810碎米%总量%早籼、籼糯35晚籼、粳糯、早粳30晚粳15其中小碎米%早籼、籼糯2.5晚籼、早粳、粳糯2.0晚粳1

15、.5水分%早籼、籼糯14.0早粳、粳糯14.5晚籼1414.5晚粳14.515.5色泽、气味正常(注:各类大米中的黄粒米限度为2.0%。)1.3 基于MVT的大米品质检测的发展概况及研究现状2机器视觉技术(Machine Vision Technology ,简称MV T) 是以图像处理技术为核心,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人的视觉功能,用人工智能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分析,以获得研究对象所需的信息。传统大米检测多采用抽样方法,人工测量和目测,步骤繁琐,速度慢,劳动强度大,且检测结果主观性强,一致性差。随着计算机性价比的不断提高,机器视觉检测技术的应用正在推广,尤其在农产品品质检测领域有着广阔的应

16、用前景。和人工检测技术相比,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具有速度快、精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利用机器视觉分级代替人工检测,是自动化分级发展的必然趋势 。1.3.1 国外对大米检测的研究机器视觉技术起源于20 世纪60 年代,进入70 年代,在理论和应用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应用于谷物外观品质检测方面,国外的研究成果很多,由于不同国家的饮食结构不同,欧美国家对小麦和玉米的研究较多,对稻米的研究较少,少数亚洲国家如日本、泰国、韩国对稻米的研究较多。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国外学者开始把MV T应用于大米识别和分级的研究中。国外目前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种: 对大米加工精度检测。对大米质量检测和分级。日本大学

17、森岛博教授从1983 年开始对机器识别大米质量和分级进行广泛的研究。研究了同品种大米中整粒、碎粒、异色粒、有裂痕粒的识别和分级方法,以及不同品种大米的识别方法,并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 。2000 年Wan Y N 等运用范围估计( range selection) 、神经网络、hybrid 算法3 种在线分类方法对大米质量进行检测。在线分类最高记录是1 200 粒/ min ,准确率91 %。1.3.2国内大米检测研究现状我国学者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运用MV T 对大米品质进行检测。我国大米的品质特征分为外观品质、加工品质、食用品质(即蒸煮和营养品质) 及储藏品质。应用MV T 对大米品

18、质检测主要集中在外观品质、加工品质、食用品质,应用最多的是外观品质和加工品(1)基于MV T 的大米外观品质检测:外观品质检测参数主要有外形轮廓、垩白、黄粒米、粒型。大米样品图像获取一般采用扫描仪或数码照相机,根据传统抽样方法取100 粒样品进行静态图像采集,背景采用黑色。1) 外形轮廓检测:包晓敏分别用Robert s 算子、Sobel 算子、Prewit t 算子、模块匹配法和快速模糊边缘检测法对大米轮廓进行边缘检测,通过对大米图像的分割实验,验证了快速模糊边缘检测最有效。刘光蓉用扫描仪获取大米图像,通过改进的直方图均衡化算法对大米图像增强,利用八领域分析法提取大米轮。2) 垩白检测:垩白

19、是衡量大米品质的重要参数之一,通常用垩白度、垩白粒率、垩白大小等描述大米垩白状况。其中垩白度是优质稻米4 个定级指标之一,因此近年来,对大米垩白检测较多。3) 黄粒米检测:黄粒米是评定稻米等级的一个重要指标。尚艳芬根据RGB 色度学原理分析了黄粒米色度。凌云等选用HIS 模型中的H 分量进行黄粒米检测。孙明等则采用面向彩色处理的HSV 模型。4) 粒型检测:粒型即大米米粒长宽之比。我国稻米标准中对此要求很少, 只在优质籼稻米分级中提出粒型218 。国内学者也是近几年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侯彩云计算粒型方法为:计算大米轮廓中距离最大的两个点的距离作为米粒长度d1 ,求出粒长所在直线方程A x +

20、B y + C = 0 。凌云研究了一种基于极坐标的粒型检测方法,将米粒近似为椭圆形,粒长、粒宽分别为椭圆长、短轴长度,这样可以简单快速计算区域的长短轴大小,实现粒型的检测。(2) 基于MV T 的大米加工品质检测目前采用MV T 对大米加工品质的检测研究主要在加工精度、整精米率两个方面。1) 加工精度检测:我国GB1354 86大米标准中是按加工精度对大米分级,可见对大米加工精度检测的重要性。传统检测主要是通过直接比较和染色法进行感官评价。许俐等 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与色度学理论相结合,采用日本MG 染色法,研究染色后大米的胚乳、皮层及胚芽所呈现的不同颜色特征和区分方法,通过计算胚乳面积占

21、样本总面积的百分比来得到加工精度。目前利用机器视觉对大米加工精度的检测需要对大米进行染色处理,离检测自动化还有一段距离。而国外学者在1994 年就利用大米灰度值来测定加工精度,实现了大米加工精度的无损检测。2) 整精米率检测:整精米率是GB13501999稻米标准中新增的评价指标之一,目前对该方面的研究较少。尚艳芬等开发了一个整精米识别系统,可自动识别整精米和碎米。1.3.3 稻米检测装置的研究简况在谷物检测装置的研究方面,国外起步较早,目前已有商品化仪器,如瑞典Foss 公司的1625 型自动化谷物品质分析仪,日本株式会Kett 科学研究所的米谷粒判别器。但这些仪器价格昂贵,很难在国内推广。

22、在我国众多学者研究专门实现一种大米品质参数检测的基础上,有些学者开始研究可实现多种品质参数检测为一体的软件系统和硬件装置。如侯彩云 开发出一套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软件RQES110 ,专门用于优质稻米分级指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粒型等参数,系统采用扫描仪获取图像,使用VC+ + 610 为开发工具。张巧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一套稻谷品质快速检测装置,不但实现了大米外观品质(垩白度、垩白粒率) 的检测,还实现了大米营养品质(直链淀粉含量) 检测。本装置采用激光光源进行大米直链淀粉含量检测,精度达+ 1 % ,采用CCD 摄像机对垩白度、垩白粒率检测,精度分别为+ 1 %、+ 2 %。目前国内这

23、些检测装置离商业化还有一段距离。1.3.4 存在的问题MVT 在稻谷品质检测中的应用时间不长,要达到生产自动化,实现在线检测,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在已有的大米品质检测中,大多属于静态检测系统,虽然目前已有准动态系统,可实现样品的自动进样和分级功能,但图像采集时谷物与摄像机仍保持相对静止,实际采集的还是静态图像。生产过程中采集到的图像应该是动态的多个大米图像,增加了处理和分析的复杂性,目前还没解决从快速运动农产品中提取有效图像信息并对其校正的技术问题; 已有的检测算法对大米摆放方向要求比较高,实际大米摆放是随机的,检测算法不能受米粒摆放方向影响。已有算法不能满足要求,限制了实用性。

24、目前图像处理多采用灰度图像,某些参数可能无法识别,建议今后尝试彩色图像、多频图像处理进行特征识别。 2 总体设计这次所设计的设备总长约3000mm,总高1530mm,总宽930mm.总体看来,该设备具有快速、准确、高效、可操作性强等特点。2.1 工作原理工作时把大米装入料斗中,开动电动机,使滚筒及输送带在电动机的驱动下运转,从而把大米输送到图像视觉检测装置系统中,通过计算机对所检测到的大米图像处理,并向可编程控制器发出指令,操纵气阀的及时开启与闭合。当检测到不同等级大米时,就开启相关气阀通气,依靠气流对大米的冲击力,将该粒大米从相关出料口中出料;然而大部分大米通过时,则关闭气阀,让大米随输送带

25、运输至一等品出料口中出料,从而将大米分级。其原理示意图如2-1-1所示:2.2 设备的组成(1) 输送带在该设备中起到拽引和连续不断输送大米的作用,其材料采用乙丙黑色橡胶材料。(2) 驱动装置是该设备中动力输送部分,由安装在支架上的调速电动机和连轴器组成。 (3) 传动滚筒是该设备中动力传递的主要部件,输送带借其与滚筒之间的摩擦力而运行。(5) 装料斗用来装载大米,使大米能连续不断地掉落在橡胶输送带上,同时该装置上还具有调节机构,能够控制大米往橡胶输送带上掉落的流量,且可以针对比大米体积稍大的其他物料的输送。(6) 大米图像信息检测装置这是该设备的技术核心,大米在该装置中被检测,其所采集到的生

26、物图像信息在计算机中被处理分析。(7) 大米等级分离装置此设备中设计了两个大米输出端口,在计算机的控制操纵下最终把大米分成六个等级(通过计算机对所采集到的大米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并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气阀的及时开启与闭合,从而把大米分成了六个等级级别)。2.3 改进前的工作原理图图2-3-1 改进前原理示意图3 各零部件的设计和计算3.1 输送带的设计3.1.1 输送带的速度估算由于输送带是用来输送大米供计算机检测。若检测系统每秒能检测六行左右的大米,则可估算出输送带的速度V: V = 行距 * 行数 = 0.25*6 = 0.15 m/s带的输送量Q: Q = 6 * 3600 = 21600 粒

27、/s3.1.2 输送带的材料选择与结构设计经查阅3,并根据实际工作环境,选用乙丙橡胶(Epm)材料。其特点为:密度小、成本低、耐化学稳定性好、耐臭氧、耐老化性能优异、耐热温度高达150。其横截面尺寸如图3-1-1所示:(宽为280mm,厚为4mm) 图3-1-1 输送带的截面示意图输送带的长度L的估算: L = D + 2a = 3.14x300 + 2x2000 = 4942 mm,约为5米;其中: D 滚筒直径,设计值为300 mm a 两轴中心距,设计值为2000 mm3.2 电动机的选择343.2.1 电动机的功率计算(1) 驱动装置的总效率 其中: 联轴器效率,取值为0.97 带座轴

28、承效率,取值为0.98 输送带的传动效率,取值为0.95 滚筒的传动效率,取值为0.98 代入数据得 = 0.885(2) 电动机额定功率的确定 由 得 其中: 电动机的实际输出功率,Kw; F 橡胶输送带的运行阻力,估算为2000 N; V 输送带的速度,m/s; 代入数据得 再由 ,其中k由3查得并取值为1.2,则 0.408 kw3.2.2 电动机转速n的确定 根据设计要求及实际,其中的滚筒半径R设计为150mm,则 n = = 9.55 r/min3.2.3 电动机的类型结构及型号的选择电动机的类型和结构形式要根据电源、工作条件(温度、空间、尺寸等)和载荷的特点来选择。在此设计中的机械

29、设备要求电动机具有良好的启动性能,同时也能够频繁启动和停止,且具有转动惯量小和过载能力大的特点,最主要的是电动机能以低转速大转矩来直接驱动设备。经查阅资料5,YDS系列低速电动机是一种基于Y系列电机和谐波齿轮传动技术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它突破了传统的电机加减速机的传动模式,能以低转速大转矩直接驱动要求低转速的机械。它的输出转速通常为100r/min以下,最低可达到1.2r/min,因此不需减速机便可直接驱动设备运行。其电机的体积相当于同类型普通电机,由于它的输出轴要承受较大的扭矩,通常其直径比较粗(相似于普通电机的输出轴直径)。标准电动机的容量由额定功率表示,所选用的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应等有或稍大

30、于工作要求的功率。容量小于工作要求,则不能保证工作的机械正常地进行工作,同时还会使电机长期过载,发热大而过早损坏。当然电机容量也不能过大,过大则会增加成本,并由于效率和功率因数低而造成浪费。综合上述要求及计算结果,最终选用了YDS系列低速电机的YDS-90型号,且安装形式为B3型,如图3-2-1所示: 图3-2-1 YDS-90型电机其中性能参数为:额定转速:11 r/min ; 额定转矩: 260 N m ;额定输出功率:0.42 Kw ; 额定电流: 1.3 A。安装尺寸如图3-2-2所示:图3-2-2 电机安装尺寸图3.3 联轴器的选择6联轴器的规格根据负荷情况、计算转矩、轴端直径和工作

31、转速来选择。由电机的转速乘工况系数及输出轴端直径参数可以选用刚性套筒联轴器型,标记为; GT联轴器 GB/T 58433.4 轴的设计及校核33.4.1 主动轴轴端直径的确定由于该设计中的主动轴是与电动机通过联轴器直接相连,则可按照电机的输出端轴径或联轴器的允许直径系列6来确定,因此可取其直径为35 mm。3.4.2 轴的结构设计因该轴主要承受转矩,从强度方面及实际工作条件来考虑,应选用圆截面。选择轴的材料为40Cr,经调质处理,其结构采用阶梯轴,有助于轴上定位可靠、拆装方便。为了不过分削弱轴的疲劳强度,截面变化不要太大,且过渡圆角不宜过小。另外轴上的键槽的方向应相互一致。其结构如图3-4-1

32、所示:图3-4-1 主动轴结构示意图3.4.3 轴的校核(按许用弯曲应力校核)(1)对轴的简单受力分析简化过程:将轴承对轴的支撑反力简化为集中力通过轴承载荷作用于轴上。通过对轴零件的作用力分析,轴受到得力包括轴承的支撑反力、输送带及滚筒所施加的力、电动机通过联轴器产生的转矩,如图3-4-2所示:(2) 计算水平面上的剪切力和弯矩,画出剪切图、弯矩图,并找出危险截面7剪切力: F= F =1000 N ; F = 2000 NF点弯矩: M = 205 = 205 Nm 剪切图及弯矩图如下:(3)计算竖直平面上的剪切力和弯矩,画出剪切图、弯矩图,并找出危险截面7 剪切力: F= F =1732

33、N ; F = 3464 NF点弯矩: M= 205 = 355 Nm 剪切图及弯矩图如下:(4) 计算转矩 T = 9550 根据转矩产生应力的循环特征差异而定的应力校正系数a取0.3,则 T = 0.3T= 102 Nm(5) 校核轴的强度 从图中知F截面为危险截面,根据第四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其中查表11.44知,查表11.54知 W = ,则F截面的当量弯曲应力 = 65.5 MP 所以轴的结构和尺寸均符合要求。(由于从动轴和主动轴结构一样,除了左端起65mm不要外,则该轴也符合要求)3.5 键的选择轴与传动滚筒、轴与联轴器的连接均采用普通平键连接。 (1)根据轴径d=35mm,查手册

34、6标准,选用普通平键A型截面尺寸为108键,长度为40mm,材料为40Cr。 (2)根据轴径d=40mm,查手册6标准,选用普通平键A型截面尺寸为128键,长度为20mm,材料为40Cr。3.6 轴承及轴承座的选择 经查阅网上资源8,选用带立式座顶丝外球面轴承,它常采用于采矿、冶金、纺织、输送机械等,适用于要求设备及零部件简单的场合,具有一定调心性、易于安装、具有双重结构的密封装置,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结构形式多样、通用性和互换性好。根据轴径选用UCP207型号,其外观如图3-6-1所示: 图 3-6-1 带立式座顶丝外球面轴承其性能参数及安装尺寸如图3-6-2所示:图3-6-2 UCP2

35、07的性能及安装尺寸3.7 传动滚筒的设计根据需要,两个滚筒均采用Q235板材焊接而成,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加工,具体结构如图3-7-1所示:图3-7-1 滚筒结构图3.8 总体支架及外观设计设计的支架是一个联接件,其材料选用60方柱铝型材9,结构及截面形状如图3-8-1所示: 图3-8-1 60方柱铝型材起联接和固定的附件如图3-8-2所示:图3-8-2 固定联接件该支架主要用来承受上面各个零部件的重量以及安装电动机及各零部件,其总长为2430mm,总高为1530mm,总宽为870mm,其总体结构如图3-8-3所示:图3-8-3 支架结构图外观设计(融合了光照箱),其材料选用不锈钢薄皮板

36、,其效果如图3-8-4所示:图3-8-4 外观效果4 下料装置的设计4.1 振动电机的选择振动主要是用于减少料斗中的物料堆积在一起,特别是出料口小时,更需要增加振动,以防堵塞出料口。与此同时,使物料处于运动状态,便于胜利地往出料口中送料。在此料斗中的物料重量约为05Kg左右,因此我们选择MVE系列微型振动电机10,该系列电机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激振力调整方便、绝缘等级和防护等级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外观如图4-1-1所示:图4-1-1 MVE系列微型振动电机由于该设备工作电压为220V,因此选择220(单相)MVE4型号微型振动电机,其技术数据和安装外形尺寸如图4-1-2所示:图4-1-2 技

37、术数据、安装及外形尺寸4.2 弹簧的设计及计算44.2.1 弹簧的端部结构选择由于设计要求端圈与弹簧轴线的垂直性要好,且与支撑座的接触要好,有较高的工作稳定性,再根据工作要求,则选用冷卷压缩弹簧Y 型,两端圈并紧并磨平,支撑圈数n = 12.5,用于乘受载荷较大,要求各圈受力分析均匀及d0.5mm。4.2.2 弹簧的设计计算 据工作情况,要求弹簧中径D,启动时弹簧受力,最大工作载荷,工作行程h=30mm,年作用次数大于次。(1) 材料选择根据工作情况属类载荷,材料选用65Mn的C级,由表12.4查得=340MP,由表12.2查得G=79。(2) 求簧丝直径d及弹簧内径D、外径D由已知D=25m

38、m,由式(12.11)求得 查图12.7,得旋绕比 C=9.7 d,查手册6取d = 3mm 实际旋绕比 C(3) 求有效圈数及按式(12.6)计算弹簧刚度由式(12.7)知 弹簧实际刚度 端部形式为型,则总圈数 (4) 计算弹簧的变形量 工作载荷F的变形量 最大工作载荷F的变形量 则 对于类弹簧极限载荷 极限变形量 (5) 计算弹簧的其它尺寸(按表12.9计算) 节距 则 自由高度 则实际节距 工作高度 极限工作高度 压并高度 螺旋角 满足 展开长度 (6) 验算a) 稳定性(借鉴412.3.4节)高径比 且 说明稳定性不是很好,则需在结构上采取措施,加装导杆或导套。在此装置中考虑实际而采用

39、加装导杆,长度为50mm,以增强其稳定性。b) 疲劳强度 由式(12.9)知 由表12.8查得弹簧材料的脉动疲劳极限 根据d = 3mm,查表12.3得,则 其中许用安全系数S4在弹簧设计计算和材料的机械性能数据精确性高时,取S = 1.31.7;精确性低时取S = 1.82。故疲劳强度满足要求,通过。(7) 压缩弹簧工作图如图4-2-1所示图4-2-1 压缩弹簧工作图4.3 料斗的设计根据工作要求及设计要求,料斗的出料口应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即其宽度和高度均由一定的调节范围,以适应多种物料的检测分级。由于在检测大米时,要求米粒一粒一粒依次送至输送带上,则落料口较小,很容易堵塞,在此除了安装了微

40、型振动电机外,还在接近出料处设计了一段圆弧。以控制近口处只留有一粒米的空间,而其它米粒在振动及圆弧的作用下,会退居圆弧以外,达到防堵的作用。材料选用不锈钢。再由平时关注及老师指点,其外观结构设计如图4-3-1所示: 图4-3-1 料斗4.4 下料装置的总体设计 查阅资料并参照输送检测整体设备,将该下料装置的结构设计成如图4-4-1所示:图4-4-1 下料总体装置5 整体外观设计如图5-1所示:(除去电动机及计算机检测系统的外设)图5-1 整体外观图6 总 结6.1 全文总结这次毕业设计让我达到了深化理论、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给了我初步体现设计能力的机会,也反映了大学四年基础及专业知

41、识的学习情况。鉴于本人的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所限,并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的问题不全面,所以设计出来的装置必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结构上也有需要改正的地方,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为了完成此项设计任务,我系统的回顾了大学四年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空余时间就在考虑些有关设计的实际问题,由于我的设计偏向于机械设计,对他的详细学习使我对机械设计基础部分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在设计过程中,我哦深感基础知识、实践经验及设计思路的重要性,特别是设计步骤间地关联性及所需的严谨性。设计过程中查看了很多资料来形成自己的设计思路,并且提升了搜索相关资料的能力和效率,特别是运用机械设计手册的能力,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理论联系实际的

42、重要性。通过这次设计我受益匪浅,了解了有关设计的程序和规范,并懂得了作为设计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及精神。巩固了所学知识,提升了CAD、PRO/E等画图软件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设计能力,拓宽了视野,为将来的学习和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6.2 创新点(1)在设计选材方面,通过网上资源,获得了许多价格较低且有利得型材和附件,并对其有效地利用,使该设备的出产效率大大提高,且体重更轻。(2)料斗的设计中,通过对出料口的宽度和高度加以有一定范围的调节设计,使该设备的使用范围扩大。只需更改检测系统中的有关程序,便能分别实现对大米、稻谷、钮扣、大豆、小麦、开心果及其他一些重量较轻、高

43、宽度在该料斗可调范围内的物料进行类似的分级处理。(3)单独的光照箱体被整合在了整个设备箱体内,使摄像头等附件安装更简单,也使整台设备在外观上更紧凑、更具整齐性,防护上更有利于防尘。参考文献1 :8080/news/2004526/0-0-0-78452:shtml2 陈建伟,刘璎瑛.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大米品质检测综述.粮食与食品工业,2008,(3):44-473 成大先主编.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44 杨明忠,朱家诚主编.机械设计.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105 6 张展主编.机械设计通用手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57 刘鸿文主编.材

44、料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8 9 10 www.oil-11 杨光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于永泗,齐民主编.机械工程材料,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813 李柱主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上册),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87.1114 谭建荣,张树有等编.图学基础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15 李敏,韦柱杰编,AUTOCAD2005完全自学手册,四川: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电子音像出版中心16 邵立新,夏素民等编著,Pro/ENGINEER Wildfile 3.0中文版标准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17

45、余桂英,郭纪林主编.AUTOCAD2006中文版实用教程,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18 邓星钟主编.机电传动控制,武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219 曾志新,吕明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720 杨叔子,杨克冲等编著.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武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721 Y.-N.Wan. 2002. Kernel handling performance of an automatic grain quality inspection system. Trans.ASAE 45(2):369-378.22 Y-N.Wan,C-

46、M.Lin,J-F.Chiou.2002.Rice Quality classification using an automatic grain quality inspection system,Trans.ASAE,45(2):379-387 致 谢这次毕业设计可以圆满地完成,是在指导老师吴瑞梅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选题、结构布局、数据估值到论文撰写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中,不仅使我开阔了思路,领会了不少的设计思路及方法,掌握了一些设计技巧。而且让我悟出了许多为人处事的真谛,受益匪浅。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清晰敏捷的科研思路,踏实的作风,谦和的为人,宽容和大度值得我认真学习和效仿。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我的指导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本论文的完成还与众多老师在这四年对我的教导和帮助是分不开的。在这四年的学习中,得到了本院许多领导和老师的帮助和关心,在此我深表谢意!院研究生科研室给予我许多选材的参考,也得到了徐辉辉、李秋莲等师兄师姐和本班一些同学的帮助,借此机会向各位老师、师兄师姐和同学致以诚挚的谢意!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我只能用拙笔来表达我诚挚的谢意和由衷的感激之情,并祝愿多年来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给予我关心、支持和帮助的众多领导、老师、同学和家人身体健康、工作胜利、万事如意! 2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