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7.初中《科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尝试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1502857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697.初中《科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尝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697.初中《科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尝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697.初中《科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尝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697.初中《科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尝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97.初中《科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尝试(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初中科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尝试 摘要 科学新课程标准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强调在科学新课程教学中应改变过去那种重视传授已有科学结论和事实的单一教学模式,倡导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进而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文从探究性问题和探索性实验入手。实施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学生探究创新的探究式课堂教学。关键词 科学 新课程 探究 问题 实验 教学所谓探究式科学课堂教学,就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的教学。具体说,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独立自主

2、学习,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教师则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情境,建立探究氛围,促进探究开展,把握探究深度。教师的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一、 探究式科学课堂教学应提倡探究性提问问题是探究之源,创新之本。问题也是探究教学的核心,探究性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精髓,其目的就在于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问题要尽可能与学生的前经验产生冲突当问题与学生的前经验发生冲突时,就容易使学生的思想产生碰撞的火花,矛盾的冲突往往会使学生产生解决矛盾的心理压力,激发他们探究的积极性,进而转化为一种探究的动力。 例如:在学生

3、学浮力应用时,笔者根据学生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铁应沉入水底,但为什么铁制的轮船却不下沉?”这一探究性的提问找准了学生的兴奋点、盲点、迷惑点,及时引发了认知冲突。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利用废牙膏皮的学生实验探究这其中的奥妙。在学生探究心理的策动下,进一步展开对浮力应用的研究。 2、问题要与学生经历相关联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问题和自然现象引入问题,这样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学生对问题自主的探究过程,寻找科学规律,并且将这些规律应用于生活与生产实际,可让学生树立从“生活世界走向科学世界,从科学走向社会”的意识。使学生体验科学知识应用的乐趣,进一步深化探究意识。

4、例如,学习“杠杆”时,笔者首先创设一个问题情景,请一位力气大的男同学,不借助任何工具将啤酒瓶盖打开。结果许多男同学无工而返。然后请一位娇小的女同学却能轻易打开,她只不过多一种工具 启瓶盖器。生活中的杠杆,由此引出。接着从实际生活中的杆秤,深入到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探究。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历越紧密,学生越感到亲切,容易缩小学生思维与问题之间的距离。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会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他的想学、乐学的动机。同时,问题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接近,越有利于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3、问题要有理性的挑战性所谓理性的挑战性的问题是指要通过思维加工、实践活动等过程才能够解决的问题。它与学生解决

5、问题的兴趣、信心密切相关。经验表明,问题越简单,学生的兴趣越低,问题太难,学生的兴趣也会降低。探究性提问,要求难易适度。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既有一定的难度,又必须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即具有理性的挑战性问题。例如:在引入电压时,教师可手拿导线提问:“这段导线能导电吗?”(学生回答“能”),教师接着问:“为什么能导电?”这时学生七嘴八舌说开了,通过讨论交流,学生明白导线能够导电是因为导线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发生了定向移动。然后教师因势利导:“导体不通电自由电荷作什么运动?”,“导体通电,自由电荷又作什么运动?”这样层层推进,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

6、根据已有的知识都能顺利回答,接着教师就可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使导体中的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呢?”学生的思维自然引到要探究的“电压”问题上。二、探究式课堂教学应提倡探究性实验 科学实验是科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实验不仅对科学理论起检验作用,也是科学理论的探索过程。而实验教学又是科学教学的支柱和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有效途径。传统的学生实验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验证性实验,如“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等;另一类是知识的应用性实验,如“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等实验。这两类实验都是在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后进行的,能预料到大致的实验结果。所以学生对这些实验缺乏兴趣,

7、不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而探究性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独自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结果,从中发现科学概念和原理,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探究性实验之前,学生对实验结果并无真正了解,它更着力于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为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探究性的科学课堂教学,应致力于开展探究性实验,因此,我们的实验教学不仅仅局限于现行教科书中的实验,可以在课内外使用实验室仪器和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可乐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实验,用玻璃杯-厚纸片能做大气压实验,用眼药瓶做物体的浮

8、沉实验,用各种花汁做指示剂实验,用食用醋和碱做化学反应实验等。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学生明白科学就在身边,科学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过的器材和药品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例如,要通过探究性实验学习阿基米德原理。过去按照实验规定的步骤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入事先给定的记录表中,分析表中浮力和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可获得阿基米德原理。其实这种“照方抓药”的实验方式其作用充其量只是培养了学生的操作技能,无法全面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探究性实验教学,首先是问题的提出,建立假说,设计实验方案,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提

9、出问题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学生的实验之前,笔者与学生进行如下讨论:教师:当你躺在浴缸的水中时,你自己会有什么感觉?同时发现浴缸中的水面有什么变化?学生:人有变轻的感觉,同时发现浴缸的水面升高了。教师;你能不能将这两者联系起来,提出一个探究浮力的问题?当然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并不容易,你可以与周围同学进行讨论。学生1:人变轻是因为人受到水的浮力;水位升高是因为人没入水中时,要排开一部分水,我想了解,物体排开的水越多,受到水的浮力是否越大?学生2:我想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所排开液体的多少有关?然后教师问:你认为浮力跟物体所排开液体的哪个量可能建立直接的联系?学生:跟被物体排开的液体

10、受到的重力,可能有关?教师:为什么?学生:因浮力是力,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也是力。两个力之间可能直接有关。教师:你能否将这种关系表达得更具体些?学生:物体受到的浮力可能等于物体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教师:你作出这个判断时有充分的依据吗?学生:没有。这是我的猜想。教师:在缺乏足够依据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判断称为假设,假设的正确性有待于实验的检验,你认为这个实验,需要测量哪些量?这样的教学体现了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向学生再现知识生和发展的过程。即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方案 实验探究 分析讨论形成规律。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既要有实验结果,更重视实验过程,通过讨论能满足学生实现自我

11、愿望的要求,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总之,在科学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拓展教学思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开展探究式学习。在课堂上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围绕问题或现象,通过创设情境,提供实验、观察、思考、讨论的机会,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实现从单一传递书本的现成知识转化为把书本知识作为载体,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从而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不仅获得科学知识,同时还掌握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教学”。参考文献:1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科学教师用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科学学生用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