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化学动力学习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1492178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十章化学动力学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十章化学动力学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十章化学动力学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第十章化学动力学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化学动力学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十章 化学动力学选择题1. 涉及化学动力学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一个反应的反应趋势大,其速率却不一定快(B) 一个实际进行的反应 , 它一定同时满足热力学条件和动力学条件(C) 化学动力学不研究能量的传递或变化问题(D) 快速进行的化学反应,其反应趋势不一定大 答案: C2. 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各种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反应速率与系统的大小无关而与浓度的大小有关(B) 反应速率与系统中各物质浓度标度的选择有关(C) 反应速率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D) 反应速率与反应方程式写法无关 答案: C3. 用化学方法测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困难是(A) 很难同时测定各物质浓度(B) 不能使反应在指定

2、的时刻完全停止(C) 不易控制温度(D) 混合物很难分离答案: B4. 关于反应级数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基元反应的级数是正整数(B) 反应级数不会小于零(C) 反应总级数一定大于对任一反应物级数(D) 反应级数都可通过实验来确定 答案: D5. 关于反应分子数的不正确说法是(A) 反应分子数是个理论数值(B) 反应分子数一定是正整数(C) 反应分子数等于反应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和(D) 现在只发现单分子反应、双分子反应、三分子反应 答案: C6. 关于对行反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一切化学变化都是可逆反应, 不能进行到底(B) 对行反应中正逆反应的级数一定相同(C) 对行反应无论是

3、否达到平衡, 其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之比为定值(D) 对行反应达到平衡时 , 正逆反应速率相同 答案: B7. 下述结论对平行反应不适合的是总反应速率等于同时进行的各个反应速率之和即所谓活化点是不正与其有关的面有关化学(A) 总反应速率常数等于同时进行的各个反应速率常数之和(B) 各产物的浓度之积等于相应反应的速率常数之积(C) 各反应产物的生成速率之比等于相应产物的浓度之比 答案: C8. 利用活化能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关系能控制某些复杂反应的速率 控制。下面的反应中都可进行活化控制的是(A) 平行反应和连串反应(B) 可逆反应和链反应(C) 可逆反应和连串反应(D) 连串反应和链反应 答案

4、: A10. 和阿累尼乌斯理论相比 , 碰撞理论有较大的进步 , 但以下的叙述中有 确的 , 即(A) 能说明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应(B) 引入几率因子 , 说明有效碰撞数小于计算值的原因(C) 可从理论上计算速率常数和活化能(D) 证明活化能与温度有关 答案: C11. 绝对反应速率理论的假设不包括(A) 反应物分子在碰撞时相互作用的势能是分子间相对位置的函数(B) 反应物分子与活化络合物分子之间存在着化学平衡(C) 活化络合物的分解是快速步骤(D) 反应物分子的相对碰撞动能达到或超过某个值时才发生反应 答案: D12. 按照绝对反应速度理论, 实际的反应过程非常复杂, 涉及的问题很多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反应分子组实际经历的途径中每个状态的能量都是最低的(B) 势能垒就是活化络合物分子在马鞍点的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C) 反应分子组到达马鞍点之后也可能返回始态(D) 活化络合物分子在马鞍点的能量最高 答案: C13. 光化反应与黑暗反应的相同之处在于(A) 反应都需要活化能(B) 温度系数小(C) 反应都向 G(恒温恒压,w=0时)减小的方向进行(D) 平衡常数可用通常的热力学函数计算 答案: A14. 与光化学基本定律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凡是被物质吸收了的光都能引起光化反应(B) 光化反应所得到的产物数量与被吸收的光能的量成正比(C) 在光化反

6、应中 , 吸收的光子数等于被活化的反应物微粒数(D)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 , 吸收系数越大 , 透过溶夷光强度也越大 答案: C15. 化学动力学是物理化学的重要分支 , 它主要研究反应的速率和机理。动力学与热力学关系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A) 动力学研究的反应系统不是热力学平衡系统(B) 原则上 , 平衡态问题也能用化学动力学方法处理(C) 反应速率问题不能用热力学方法处理(D) 化学动力学中不涉及状态函数的问题 答案: D16. 用物理方法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优点在于(A) 不要控制反应温度(B) 不要准确记录时间(C) 不需要很多玻璃仪器和药品(D) 可连续操作、迅速、准确 答案: D17

7、. 对于复杂反应 ,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复杂反应无反应分子数可言(B) 复杂反应至少包括两个基元步骤(C) 复杂反应的级数不会是正整数(D) 反应级数为分数的反应一定是复杂反应 答案: C18. 关于连串反应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连串反应进行时 , 中间产物的浓度定会出现极大值(B) 连串反应的中间产物的净生成速率等于零(C) 所有连串反应都可用稳态近似法处理(D) 在不考虑可逆反应时 , 达稳定态的连串反应受最慢的基元步骤控制 答案: D19. 关于链反应的特点 ,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链反应的几率因子都远大于 1(B) 链反应开始时的速率都很大(C) 很多链反应对痕迹量

8、物质敏感(D) 链反应一般都有自由基或自由原子参加答案: B20. 一个复杂化学反应可用平衡态近似法处理的条件是(A) 反应速率快 , 迅速达到化学平衡态(B) 包含可逆反应且很快达到平衡 , 其后的基元步骤速率慢(C) 中间产物浓度小 , 第二步反应慢(D) 第一步反应快 , 第二步反应慢答案: B21. 某反应 , 无论反应物初始浓度为多少 , 在相同时间和温度时 , 反应物消耗的浓度 为定值 , 此反应是(A) 负级数反应 (B) 一级反应(C) 零级反应 (D) 二级反应 答案: C22.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很大 , 温度变化主要改变(A) 活化能 (B) 指前因子(C) 物质浓度或

9、分压 (D) 速率常数答案:D23.关于活化控制,卜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低温区,活化能大的反应为主(B)在咼温区,活化能小的反应为主(C)升高温度,活化能小的反应的速率常数增加大(D)升高温度,活化能大的反应的速率常数增加大d lnkEa答案:D。因为2 。dT - RT24. 对于一般化学反应,当温度升高时应该是(A) 活化能明显降彳氐(B) 平衡常数一定变大(C) 正逆反应的速度常数成比例变化(D) 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 答案:D25. 按照光化当量定律(A) 在整个光化过程中,1个光子只能活化1个原子或分子(B) 在光化反应的初级过程,1个光子活化1 mol原子或分子(C) 在光

10、化反应初级过程,1个光子活化1个原子或分子(D) 在光化反应初级过程,1个爱因斯坦的能量活化1个原子或分子 答案:C26. 温度对光化反应速度的影响(A) 与热反应大致相同(B) 与热反应大不相同,温度增高,光化反应速度下降(C) 与热反应大不相同,温度增高,光化反应速度不变(D) 与热反应大不相同,温度的变化对光化反应速度的影响较小 答案:D27. 酸碱催化的主要特征是(A) 反应中有酸的存在(B)反应中有碱的存在(C )反应中有质子的转移(D)反应中有电解质存在答案:C28. 温度对光化反应速度的影响(A) 与热反应大致相同(B) 与热反应大不相同,温度增高,光化反应速度下降(C) 与热反

11、应大不相同,温度增高,光化反应速度不变(D) 与热反应大不相同,温度的变化对光化反应速度的影响较小 答案:D29. 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A)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热(B)催化剂不改变化学平衡(C)催化剂具有选择性(D)催化剂不参与化学反应答案:D30. 络合催化(A)是单相催化(B)是多相催化(C) 一般多指在溶液中进行的液相催化(D) 都不对 答案: C31. 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A) 对峙反应 (B) 平行反应(C) 连串反应 (D) 基元反应 答案: D32. 气体反应的碰撞理论的要点是(A) 气体分子可看成钢球,一经碰撞就能引起反应。(B) 反应分子必须互相碰撞且限于一定方向才能引起反应。(

12、C) 反应物分子只要互相迎面碰撞就能引起反应。(D) 一对反应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的迎面碰撞才能引起反应。 答案: D33. 化学反应的过渡状态理论的要点是(A) 反应物通过简单碰撞就变成产物。(B) 反应物首先要形成活化络合物,反应速度取决于活化络合物分解为产物的分解速 度。(C) 在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D) 引入方位因子的概念,并认为它与熵变化有关。 答案: B34. 质量数为210的钚同位素进行B放射,经14天后,同位素活性降低 6.85 %。此同 位素的半衰期为(A) 3.6 天 (B) 270.8 天 (C) 7.2 天 (D) 135.9 天 答案:D。此反应为一级反应,先求速率常数,进而可求出半衰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