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开卷考下“读书”教学的实效性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1394996 上传时间:2021-10-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思品开卷考下“读书”教学的实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思品开卷考下“读书”教学的实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思品开卷考下“读书”教学的实效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思品开卷考下“读书”教学的实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品开卷考下“读书”教学的实效性(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思品开卷考下“读书”教学的实效性摘要:对初中思品实行开卷考是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而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但是开卷考试带给老师和学生的挑战也是十分严峻的,如何改进思品教学应该是每位政治老师都必须面对的课题。熟识课本知识是学好思想品德课的第一步,而初中学生在学习上的惰性使得他们不会自主去“读书”。因此在老师的督促下,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效地“读书”,让学生熟识课本是十分有必要的。关键词:开卷考试 读书这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而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这项改革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沉重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也使中学的课程教学真正地承担起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重要任务。一、开卷考试的意义开卷

2、考试,是将题目公开,任学生自己看书、组织答案的一种考试方式。它摒弃了以往那种陈旧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老教法,也打碎了旧框框下的啃书本,套书本的破罐罐。开卷考试开放性试题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实行开卷考试有两个优点:一是多数客观性试题可让学生直接翻书查找,这确实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二是主观性试题将更贴近社会热点,更有利于联系实际,充分施展学生的才华,提高试卷区分度。随着考试方式的改革和深入,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已没了市场,要适应目前考试改革需要,真正推行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必须要有新的改进和提高。过去政治课(现如今的思想品德课)被认为只要考前背背就行,实行开卷考试后,不论是

3、命题还是评卷,都根本不同与以往的考试了。我们的教师如果不注意改进教学,依旧停留在旧的教学方法上,自然无法适应考试改革,更不用说去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了。二、开卷考试面临的挑战面对现实,如何迎接开卷考试的严峻挑战,是每一位思品教师所无法回避、必须作出正确回答的课题。浙江省初中“社会思品”开卷考试的实践告诉我们,教师的担子不是轻了,而是重了;学生的负担是轻了,但要求高了。据在校学生和老师的反映就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一)学生先喜后愁“社会思品”开卷考的消息在学生中炸开了锅,有的学生甚至是老师还有家长都认为,开卷考简单,不用看书、背书了,考试时,翻翻书、找找答案就行了。可是结果呢?由于对书本

4、知识不熟悉,考试时无从下手,翻来翻去,很多人都翻糊涂了,考试成绩可想而知。对于学习较认真的学生,原先闭卷考只要考前按着老师的“圣旨”摇头晃脑一阵子就可以拿个好分数了。而开卷考究竟怎样考?担心题目的难度太大,怕看不懂所给的材料,怕书上找不到现成的答案,使做出的答案“离了题”。(二)老师愁上眉梢开卷考更让老师“愁云密布”。本来就有部分学生把历史、思品课恨之入骨,但为了中考,老师尚可逼着学生逐一过关死记硬背,成绩还说得过去。一旦开卷考,学生从此不再认真听课了,老师应如何教学?学生的能力怎样培养?几十年的教学方法、应试方略全都不显灵了。如何使师生拨开云雾见太阳呢?笔者认为,“读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5、。三、运用“读书”迎接思品开卷考试的挑战在博客里,有一位初三的学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以前是闭卷考,我记忆力很好,可是现在又突然不要求背了,要求是自己的能力,这可怎么办?”以下我摘取一部分网友给予的答复:“开卷考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把书上每一课的重点记住。”“开卷考难在时间上的掌握,你必须要对课本非常熟悉,了如指掌,看到题目就应该想到是第几课第几页的内容。如果不了解,那么考试时一题题的查书,时间肯定来不及。总之开卷考不是不要背书了,而是要背得更透澈了。”所以,熟悉教材是开卷考制胜的关键。虽说开卷考不是一味追求高难度,但也不是随手可抄的。从目前情况看应着眼于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无论是“理解”

6、的知识点,还是“应用”的知识点,都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以理解和应用的。学生平时要把重点放在熟悉书本上,有的重要知识该记的还是要记,该背的还是要背的。由此可见,“读书”作为一项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在思品教学中尤为重要。(一)“读书”的益处1、对知识点的再现、再认。这是读书所能带来的最大的优点。开卷考试的试题源于课本,但又高于课本,考查的重点从基础知识开始逐渐转变为考查能力。考查能力是思想品德试卷的立意和趋势,但是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基础知识这一载体,知识与能力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教育理论认为:“要想运用知识,首先要能够理解知识并在记忆中随时再现知识,只有在记忆中能随时再现的知识,才有助于提高

7、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掌握的知识较少或在记忆中再现出来的知识似是而非,那就根本谈不上正确地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了。因此,作为一名思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要重点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注意让学生读熟教材,切实掌握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要求学生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其含义,能复述其主要内容,并迅速而准确地找到它们在教材中的位置,为考试时翻阅教材作好准备。2、梳理知识,理清层次,增强知识的前后联系。新一轮的课改之后,改变了教材仅仅是传授学科知识工具的状况,注重学生自主构建、生成知识的过程。因此教材的趣味性增强了,教材中蕴含着许多的故事、名言、案例等。而知识是有联系性,结构性的,尤

8、其对于思品课,它以“德育”为基本理念来构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框节之间必有重复、交叉的内容出现。所以,通过阅读能够建构知识网络,明确知识点的位置。3、有助于我们查漏补缺。课本中的知识,老师在授课中不可能面面俱到,通过阅读,可使学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4、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每读一遍书,学生的感性认识就会再进一步,越能深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二)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读书”读书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拟定好一个读书时间,在思品课上读,或者安排学生课后阅读。但是笔者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读书”完全从初中生的学习自觉性上考虑。笔者现在所教的学校是一所普通

9、中学,学生中有近一半的外来务工子女,许多学生表现出学习动力不高的情况,尤其是刚刚从小学进入中学的初一新生,更是处于学习被动的状态。综合他们在学习上的不良表现主要有:(1)懒惰行为:表现为不愿意动脑筋,不完成作业,贪玩。学习上拖拉、散漫,怕苦怕累,并经常为自己的懒惰行为找借口。(2)容易分心:不能专心听课,不能专心集中精力思考,兴趣容易转移。学习肤浅,满足于一知半解。行动忽冷忽热,情绪忽高忽低。(3)厌倦情绪:对学习冷漠、畏缩,学习时无精打采,很少享受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4)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学生总在等老师、家长催促他们学习,依赖别人给出答案;做作业、回答问题时往往随大流,照抄照搬别人的,极

10、少独立性和创造性。 因此,就笔者看来,更推崇在思品课上进行阅读,互相监督,相互学习。在阅读过程中分几个小组,用竞赛的模式按周评出优秀阅读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笔者在教学中常用的读书方法有以下几种:首先,通读。即将课本的一框题或一章节从头到尾地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其次,跳读。就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以求前后贯通的目的。接着,写读。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

11、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读书与作摘录、记小结、写归纳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概括组织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最后,再读。有价值的段落不能只读一遍,可以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斯泰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老友重逢”。重复是学习之母。重复学习,有利于对知识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记忆的强化剂。而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熟悉课本和知识点外,还应进一步增加对学生在考试时资料使用方法等方面的指导。例如: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的同时,对资料做好分类注明,这样一方面能让学生在查资料时不盲目,节约考试时间;另一方面提高学生查阅的针对性、目的性和效率。

12、总之,初中思品开卷考既是一场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在实行“读书”教学的半年来,班上掀起了一阵读书热潮,大家你一段,我一题,在读书中共同体验着知识的快乐与情感的升华。参考文献【1】刘珍珠.素质教育中教学管理制度改革.高等农林教育研究.2004(1)【2】推进新时期学生评价及考试制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互联网文章.自“中国学习动力网”( 【3】傅丕毅、顾大伟.“主课开卷考”冲击传统考试制度.互联网文章.自“中国教育和科学计算机网”网站.(【4】余静.准许带“小抄”进考场,学生“痛并快乐着”.中国教育报.2002-03-06(5)【5】蔡文伯.改革考试制度培养创新人才.高教研究简报.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