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文感的培养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1394242 上传时间:2021-10-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文感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文感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文感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文感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文感的培养(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谈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文感的培养【内容摘要】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文感的培养。文感的形成是以读写为基础的,文感教学要 通过大量的读写实践活动来进行。在读写的指导中应突破以零打碎敲为特征的局部的“精耕细作”,走向以信息互动为核心的整体的感悟体验。通过“由写导读,由读促写”的良性循环,实现文感的不断积淀、提升和强化,从而凸显文感教学的应用价值。【关键词】文感 体验 读 写作 表演 整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某些一流的作家却看不懂高考试卷中的科技说明文,更没法有效地完成文后的问题;某些优秀的语文老师能够准确精深地把握小说文本却对诗歌文本了无兴趣;某些著名的语言学家,看家电说明

2、书还不如小学生理解掌握得快,甚至一筹莫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经常讲学生的语文应用实践能力差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作家、语文教师、语言学家、学生的语言修养差,“语感”能力弱,而是因为他们在“文感”上存在偏差。文感是我们对应于语感所创造的一个概念,它与语感关系密切,有时甚至存在交叉关系,但文感和语感各自独立,共同组成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他们是语文教学的双核心,语感定位于在“语“,文感定位在“文”,语感侧重对听与说起作用,在多说多听中才能训练出良好的语感;文感着重对读与写起作用,多读多写才能养成优质的文感。在语文教学这个“双核心”中,先应解决的是语感训练,后再完成的是文感的培养。文感所要研究的是一个人文

3、章读或写得好不好,如何才能把文章读取好或写好,能否读好写好所有类型的文章等等。至于听话与说话能力,或某个语句的优劣高下则主要交给语感去研究。这就意味着:语感能力出众的人,文感能力不一定强。语感训练应偏向低年级,甚至应从娃娃抓起,这意味着语感训练必须注重情趣性和生动性;而文感培养则可以从高年段着手,注意培养过程中的广泛性和丰富性。文感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文本肢解法,也不同于语感侧重于对文本语言的分析,而是立足于文本的整体,通过文本信息的勾连迁移,在体验感悟的基础上,实现对文本本质的理解。可以说这是各种类型的体验活动成为文感教学的主要途径。一多形式读促文感培养 “读”同样是语感教学所强调的,但由于语感

4、教学偏重于对具体的特定的语句的体验理解,因此,讲究阅读中的语音感、主法感、节奏感,虽然语感教学也讲语体感,但那主要是为着理解某个句子(最多是句段)服务的,人们总是拿一两个句子或独立或对比进行分析的。而文感教学的“读”,特别强调整体感与全息感,因此,文感教学在“读之体验”活动时,采取诸多与语感教学不同的阅读方法。 1猜读。在学生阅读之始,老师要求学生将课文中的任意一部分(一般为开关、结束与中间段落)遮去,然后,通过对显示部分的阅读体验,猜想被遮去部分的内容。再将自己的猜想与文本进行比较,从而把握文本的精神实质,寻找作者的精神世界,并总结写作的基本规律与创新规律。2倒读。倒读是一种更为特殊的阅读方

5、法,即学生不是按照文本的正常顺序阅读,而是从最后一段开始,往上逐段阅读。倒读不但具有游戏的功能,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也可促使学生阅读注意力的提高。通过倒读,不但能帮助学生把握文本的框架结构,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推断与记忆的能力。3较读。比较阅读是文感教学中作为“读之体验”的最重要的活动,也是实现文感的最重要的途径与方法之一。通过各种方式的比较,不但能使学生快速的建立信息通道与文本结构,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与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与文本的潜在意义。在语感教学中,比较阅读往往定位与在某些句子,甚至是某些词之间的比较。而文感教学中的较读则主要在于文本内部的比较,或文本与文本的比较,甚

6、至大到单元与单元间的比较。4图读。通过图示的手段强化学生的阅读,这是一种突破音读法的全脑阅读法。教师在让学生粗读文后,出示与文本相应的形象图片或者文本结构图,让学生一面读图一面回味刚才粗读的内容,从而获得较为完整的体验。二写作实践助文感提升语感论者经常把语感训练作为写作成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正如叶圣陶先后所说的那样“多思索,多观察,必将有所见;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毫无疑问,语感对于作文语言的的优美性、流畅性和适恰性极具作用,但仅有语感并不能写出一个成功完整的作品。在实际写作中,文感起着更大的作用。毕竟语感在写作中主要体现为准确用语,精炼文句,恰当修辞,至于语体与文体的选择

7、,整体把握与全息表达则并非语感所擅长,而文感所专长。而作文实际上是一种整体结构能力,是语言和言语、材料与主旨、审题与用例、情感与理性的总体把握与宏观控制的能力。因此,写作体验活动的终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文感,而文感的形成与提升又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1模仿写作模仿写作是目前中小学写作教学中较为热门的写作教学模式,模仿写作的优势在于它有一个优质而合适的参照对象,可以引发学生的想象联想,激发学生的思维,这样就不会导致思想越挖越空,话语越说越淡的现象出现。模仿写作有两种:一种是语言上的模仿,着重根据模仿对象的语言特点,创造一种内容不同而语言结构、修辞特点相同的新的语句。这种模仿主要考虑学生的语感

8、的形成。另一种是整体结构的模仿,这种模仿不但注意到了模仿对象的语言特点,更注重对象整体结构特点,从整体入手,重视文体感与语体感,这种模仿对于学生文感的形成帮助较大。2组合写作组合写作是集资料搜集、筛选整理、集成、润色于一体的创作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命题),搜集与写作任务相关的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筛选、整理、归类,把分好类的资料根据文体及结构按照一事实上的顺序集成,形成一个相对粗糙却相对完整的语言产品。最后加工润色,使之成为一篇结构严谨的文章。组合写作实际上是一种“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的方法,从材料角度看,少有原创成分。但是要组合成文也非容易之事,它需要作者极强的

9、文感意识与能力。作者如果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文体结构,语体风格及其信息的迁移,即使面前摆着一大堆有用的材料,也难以组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而组合写作又是从整体着眼,全面整合,融合贯通,因此,对于提高学生的文感能力帮助较大。3格式写作目前的语文教学理论,都强调个性化写作,反对写作的格式化倾向。其实任何文章总有一个格式,只不过有的格式显性一点,有的格式隐蔽一些,有的中规中矩,有的破格而出。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有格比无格强。“破格”不是无格,而是创造新的格式。格式写作,就是教给学生各类文体的基本格式。这些格式可用简约的文字作简单的表示,例如目前常见的新闻导语格式:先写一段场景,接下来就是“这是发生在的一幕”

10、、“这一幕,就发生在”、|“这是昨于记者在看到的情景”、“这是遇到的一件烦心(蹊跷、有趣、稀奇)事这些格式,对专业新闻工作者来说,也许显得僵化教条,但对学生来说,却是新闻写作的成功起步。总之,学生拥有的格式越多,文感就越强,写作时也就越能得心应手;反之,如果学生头脑中没有文体格式观,写作时很有可能东拉西扯,甚至写也“四不像”来。当然,我们所说的“格式写作”并不等于“格式化写作”,“格式写作只是一种训练的手段,而“格式化写作”是一种写作的态度和习惯,是为写作而写作,以程式化作品的完成为终极目标。“格式写作”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体感与整体感,最终形成学生的文感,从而为学生的破格做好准备。因此,在

11、中小学阶段,教师既要大胆开展格式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文感,同时也要防止训练过度,导致格式化写作的出现。4媒介写作这里所说的媒介写作,不是传播学中所说的传播媒介写作的概念,而是以指以视图、音频、视频等媒介为对象进行的写作。媒介写作的好处在于学生能够欣赏到形象性与整体感极强的作品,并在这些作品的激发引导下,形成具有自己独特感悟的文字产品。根据媒介性质的不同,媒介写作又可分为读图写作、音响写作、影视写作等几大类。(1)读图写作。给学生提供一系列具有相关性的图片(照片),要求学生将这些图片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并依次用文字表述出来。也可对这些图片进行分析性评价。(2)音响写作。给学生提供一段音响

12、材料,可以是配音故事,也可以是声乐或器乐,甚至可以是各种音效。当学生听完音响材料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音响材料用文字加以复述,或作出评论。(3)影视写作。这是目前中小学作文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即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影视作品,要求学生用文字复述影视作品中的故事,或描述影视作品中的风景,或对影视作品进行评价,写出影视小评论。媒介写作形象性、体验性极强,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较好地形成写作迁移能力、整体欣赏能力和全息感悟能力,有利于学生文感的形成和发挥。三表演有利于文感发挥表演法是典型的语文体验型教学活动,其特征在于借助表演艺术的特征与程式,引导学生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综合运用口头、肢体、情感等多种表达方式,形象地表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或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使学生轻松而又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主题,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有利于文感的形成与发挥。这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快乐教学法,从规模而言,表演教学法可分为三个层次,即自悟式表演、小组合作式表演、班级汇报式表演。总之,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目标,帮助学生学会读写,学会做人,使语文真正成为学生成长之路的重要基础。【参考文献】1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中小学语文教学关键问题精解/中小学教学艺术丛书3小学语文教育学/学科教育学丛书 辽宁教育出版社4问题与对策: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 中国林业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