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体育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1378522 上传时间:2021-10-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中学体育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中学体育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中学体育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中学体育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中学体育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中学体育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对市片的现状研究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量表测试等,对中学后进生的成因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中学体育后进生之所以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的基础较差,主要是由于他们在生长发育的敏感期,即学龄前及小学阶段未能接受到必要的体育以及他们在个性心理方面的某些缺陷所造成的。因此,中学应对这一部分学生给以更多的关注和教育,采取必要的手段帮助他们脱困。 关链词:中学生、体育后进生、成因、对策 。体育后进生是中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据调查,这一群体的数量近年来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因此,研究这一特殊群体产生的原因,并从中探寻帮助他们摆脱后进,使之成为真正符合的合格人才的对策与途径,不仅对于提

2、高我市中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中学体育教学必须认真解决的。 、研究对象、方法与步骤 1.1以我市片六所中学的体育后进生(指年度体育课成绩总评或年度素质达标测验成绩不及格者)人为研究对象。 1.2对所有对象均进行量表测试和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有效率。 1.3对测试和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与讨论 2.1依照祝蓓里等年所修订的量表常模,研究种人格因素的平均标准分如表。 2.2表研究对象种人格因素的平均标准得分及标准差因素4.886.565.744.654.355.123.965.245.455.285.436.773.685.885.496.610.751.020.

3、660.590.380.810.240.530.830.640.521.290.460.920.691.14从表可以看出:、研究对象在项(敢为性)和项(实验性)因素方面的得分很低,在项(乐群性)、项(持强性)因素方面的得分则明显偏高,这说明体育后进生这一群体从总体上来看,具有退缩保守、文静内向和易于紧张忧虑的个性心倾向。正是由于这些个性心理特征的,使得大多数体育后进生一般都不喜欢或不乐意去参与需要一定的勇气、毅力及冒险和竞争中精神的体育活动。这一结论与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在体育课中运用观察法进行调查所得到的结果是基本吻合的。在问卷调查中,回答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或不太感兴趣的人数比例高达;回答每周

4、至少参加一次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比例则不足,仅为%;而回答平时很少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比例则为。根据向任课教师所做的调查,也反映出在体育课上,大部分体育后进生经常会表现出胆怯、缺乏自信心以及过分紧张忧虑等情绪特征。而且,一般情况下他们更乐于当观众,经体育教师反复督促才肯练习那么几次。由于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导致参加体育锻炼和练习的次数太少,身体素质与体育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通不过与测验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我们认为,个性心理方面的共同缺陷,是造成体育后进生体育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内因。、人的身体素质与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除了受遗传的影响外,更重要的还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与家庭

5、的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诸多的教育手段中,体育教育则扮演着其他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角色。然而,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多数体育后进生()均家住农村祖屋,房屋密集,何无活动空地,更不用说体育设施了。就片现阶段的情况而言,由于物质条件的限制以及不可避免的认识局限性,可以说大多数的农村家庭都基本不可能向子女和学生施以体育教育,再加之多年“应试教育”这一顽疾的影响,就使得这一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学龄前阶段,没有能够接受到正常和必要的游戏活动(见表)。这不仅影响了他们基本身体素质与体育能力的正常发展,同时,也影响他们对体育的正确认识以及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习惯。因此,在

6、学龄前及小学阶段,未能接受正常和必要的游戏活动,亦是形成中学体育后进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外部动因。 表研究对象小学阶段体育教育状况表项目周体育课节数体育课授课情况达标测验情况体育成绩评定节节无按计划授课放羊式授课每年测验一次未测验严格评分教师送分比例17.732.649.736.663.435.943.828.371.7、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查中,有的体育后进生回答对上体育课不感兴趣。而对不感兴趣的原因则依次为:觉得学了没有用();感到教材难度大,跟不上班();感到上课枯燥乏味():教师水平太低()。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高校体育教学在教材的选择、课堂的组织与教法以及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等方面

7、所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体育后进生的动机与兴趣的一个重要性因素。 对策 3.1加强对后进生的素质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虽然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中学体育后进生已经错过了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敏感期,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就可以因此而放弃对他们的帮教努力。相反,作为青少年接受正规体育教育的最初一块阵地,我们更应该致力于尽可能地为他们补上小学阶段所缺的课,帮助他们摘掉体育的“落后”帽子。人对事物的主观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会其行为。只有当认识到事物的某种必要性时,人也才会产生行为的动机。因此,对中学生体育后进生的帮教就应当首先从帮助他们提高关于体育及体育锻炼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树立起

8、“终身体育”的意识入手。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产生参与体育的需要和动机,从而为进一步提高其体育能力打下基础。帮助大学生体育后进生提高对体育的认识,除了应重视和加强课堂教育外,更重要的还是要加强课外的个别教育,通过体育教师和所在班级的体育后进生进行个别沟通,不仅可以加深师生之间的友谊,同时也可以使教师更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学生所面临的具体,因而更有利于进行“对症下药”进行帮教,提高帮教的效果。因此,这也就要求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必须怀着满腔的热忱,去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后进学生,而决不可以对他们采取歧视和漠然的态度。这无疑对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是一种锻炼与提高。 3.2切实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 多

9、年来,我们对于这一基本原则挂在嘴上和写在纸上较多,而真正落在实处则很不够。造成这种现象的客观原因虽然很多,但体育教师主观上重视不够以及有嫌麻烦的情绪恐怕也是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在体育教学中,彻底改变以往那种在教学和考核中对后进生和一般学生不加区分的传统做法。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对后进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要对他们进行比对一般学生更为耐心细致的重点辅导;其次,在教材的难度与要求方面,也要考虑到后进生的实际基础,而与一般学生有所区别。如:降低高度,缩短距离,简化动作等等;再次,在教育上,要特别注意对后进生必须以正面鼓励为主,切忌模仿、丑化或嘲笑他们的错误动作,以避免给他们造成不良的心理感受,从而

10、影响其学习积极性。最后,就是在考核评价方面,应以他们努力与进步的程度为主,而不应死照标准。 3.3为体育后进生开办补习班 体育后进生的体育基础较差,因而要使他们能够跟上大多数同学的学习进度,达到考核的要求,就必须为他们“开小灶”来加强“营养”。而为后进生开办专门的补习班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在具体操作上,可根据总人数和补习班的重点将学员编成若干个小班,每班人,并指定专门的辅导教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并指导他们进行基本身体素质或专项技术的练习。采用这种做法,由于一名教师所指导的学生数相对较少,因而针对性较强,不仅可以较快地提高后进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学会一些基本的锻炼方法,而且

11、还有得利于培养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习惯。我校自1999年以来,每学期都开办一期这样的补习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参加补习班的后进生,当年“达标”补测与体育补考通过率分别达到和。 结语我国的中学教育正处在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之中。而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和全面的教育。认真作好体育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则正在贯彻这一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广大中学体育工作者,都应关心和这一问题,以利于更加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参考文献: 、潘菽教育心.人民教育出版社,年月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编写组教育学.大学出版社,年、体育体育理论教材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年月 、祝蓓里运动心理学原理与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年月5、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10月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