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设备检查 锅炉运行 锅炉检查 锅炉标准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0684239 上传时间:2021-10-11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70.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产设备检查 锅炉运行 锅炉检查 锅炉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生产设备检查 锅炉运行 锅炉检查 锅炉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生产设备检查 锅炉运行 锅炉检查 锅炉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资源描述:

《生产设备检查 锅炉运行 锅炉检查 锅炉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设备检查 锅炉运行 锅炉检查 锅炉标准(4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3 生产设备3.1锅炉设备15003.1.1常规锅炉运行工况( 包括其它锅炉通用项目)5503.1.1.1锅炉燃烧工况是否正常。查阅运行日志、不安全情况记录、查阅有关试验、技术资料、DCS记录曲线、定期工作记录、现场查询等。主要检查以下内容:1、炉膛压力是否维持在规程允许的范围内,是否有炉膛压力超限的记录,单次时间是否超过5s以上;2、是否经常发生燃烧不稳定情况,是否有运行分析报告,是否有相应的防范措施;3、炉膛出口两侧烟温偏差是否超过规定,尾部受热面前两侧烟温偏差是否超过50度;4、燃烧火焰中心是否出现偏斜、刷壁现象;5、煤质分析是否每值在都做,飞灰可燃物是否每日分析,锅炉运行人员是否掌握数

2、据;6、运行中锅炉是否存在连续长时间超出力运行的情况;7、是否存在有燃烧调整不当导致水冷壁高温腐蚀的情况,锅炉改燃非设计煤种,是否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8、总风量不许减至小于满负荷风量的25%;9、各燃烧器的安全关断门挡板应全开或全关;10、运行人员是否掌握,对各种煤质有允许低负荷运行的持续时间的规定和液态排渣炉最低负荷值的规定;11、运行人员是否按规定执行锅炉受热面定期吹灰和除渣工作。1、 DL612-199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2、DL/T611-1996300MW级锅炉运行导则;3、DL/T610-1996200MW级锅炉运行导则;4、DL/435-2004电站煤粉锅炉炉膛防爆规

3、程;5、SD268-1998燃煤电站锅炉技术条件;6、电力部安生1993540号加强大型燃煤锅炉燃烧管理的若干规定;7、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1、没有炉膛压力超限运行记录,或评价期内,任一月单台炉炉膛压力超过报警值6次扣标准分的30%100%;2、运行中由于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燃烧不温,使机组出现异常情况的扣标准分的10%50%。经常发生燃烧不稳,未进行原因分析,也没有防范措施的扣标准分的30%70%;3、存在燃烧火焰中心出现偏斜、刷壁现象。扣标准分的30%50%。4、烟温差超过规定值,根据超差幅度扣标准分的10%100%;5、飞灰可燃物含量含量过大,较常时间不符合要求,扣标准分的30%50

4、%;6、运行人员不能及时掌握燃煤煤质数据,扣标准分的20%50%;7、锅炉存在超过设计最大出力连续运行的情况,扣标准分的30%70%。503.1.1.2评价期内是否发生受热面超温爆管事故。查阅运行日志、异常情况记录、DCS记录曲线、事故分析报告、有关试验、技术资料、现场查询等。主要检查内容:1、评价期内锅炉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是否发生过因超温过热引起的爆管事故,发生爆管的原因是否找到,是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制订本企业防止锅炉爆管事故的防范措施,措施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是否有效得到落实;2、是否发现过热器、再热器内部有氧花皮脱落现象,发现有氧化皮脱落现象,是否组织

5、了专题分析,对分析出的原因是否采取了有效措施,如:必要的燃烧调整;3、运行中受热面的壁温监测是否可靠正确;是否建立锅炉受热面超温管理制度;记录对受热面超温的幅度、持续时间是否真实正确;对发生的异常原因是否进行了分析,是否制订了防止受热面超温的防范措施,执行的效果如何。1、DL/T715-2000火力发电厂金属材料选用导则;2、能源电19921069号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爆漏技术导则附件;3、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1、未建立锅炉受热面超温管理制度和记录簿、或记录不真实、不全面扣标准分的20%50%;2、评价期内发生超温爆管扣标准分的50%100%;3、有过热器、再热器内部氧化皮脱落造成堵塞现象

6、的扣标准分的50%100%;4、运行中壁温监测不正确而未采取有效措施的,扣标准分的50%70%;5、受热面超温的根据超温范围,超温幅度及累计超温运行时间,扣标准分的20%80%;6、对发生的超温的原因的异常原因未进行分析,或为制订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或防范措施执行不力扣标准分的30%100%。403.1.1.3评价期内是否发生主、再热汽温异常工况。查阅运行日志、异常情况记录、事故分析报告、DCS记录曲线、现场查询。主要检查内容:1、 是否有锅炉汽温异常管理制度和记录簿,汽温异常记录是否齐全;是否发生因汽温异常引起机组停运的事故。汽温偏离正常值的幅度是否超过规程的允许值、事故次数、持续时间是否有

7、记录;原因是否查明;是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制订本企业防止锅炉超温事故的防范措施,措施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是否有效得到落实;2、查过热器、再热器减温水量是否超过设计量;3、从DCS记录中查汽温、减温水用量曲线;4、查AGC测试速率是否符合要求(如何查?)。1、DL647-2004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2、DL/T611-1996300MW机组级锅炉运行导则;3、DL/T610-1996200MW机组级锅炉运行导则;4、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1、未建立锅炉汽温异常管理制度,或对锅炉汽温异常未正确记录扣标准分的20%100%;2、运行中汽温偏差超过规程规定值,根据超限次

8、数、持续时间、超限幅度及对机组负荷的影响程度扣标准分的30%100%;3、未对温度异常工况进行认真分析,未制订防范措施的,扣标准分的50%100%;4、过热器、再热器减温水量超过设计值,扣标准分的30%100%;5、AGC变负荷率不符合要求,造成锅炉受热面频繁超温的,扣标准分的30%100%。403.1.1.4锅炉水动力工况是否正常。查阅运行日志、异常情况记录、DCS记录曲线、有关技术资料、检修记录、事故分析报告等。主要检查内容:1、评价期内是否发生过汽包水位失控导致停炉事故;原因是否查明;是否有完整的事故报告;2、是否按规程进行日常的维护及校核水位计。校核记录是否齐全、正确;3、锅炉水位保护

9、是否经过实际校对试验,校核记录是否齐全、正确。炉水循环泵保护是否经过实际动作试验,动作试验记录是否齐全、正确。以上保护是否有投运记录;4、评价期内是否发生过控制失误、保护误动或泵本身故障导致炉水循环泵停运,影响机组负荷或导致停炉事故;事故原因是否分析清楚;5、评价期内是否发生过由于人员误操作或维护不当造成炉水循环泵损坏事故;6、直流锅炉评价期内是否发生过因控制失误或保护误动,导致给水流量低造成停炉事故;原因是否查明,是否有分析报告;7、是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制订本企业防止锅炉水位事故的防范措施;措施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是否有效得到落实;8、评价期内是否发生过给水流量低于最

10、小启动流量事故;原因是否查明,是否有分析报告;是否制订了防范措施,防范措施是否符合企业实际。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1、运行中锅炉水位失控导致停炉的,没有事故分析报告的,没有防范措施的,扣标准分的100%;2、发生过炉水循环泵跳闸事故,影响机组负荷的,或没有事故分析报告和防范措施的扣标准分的50%70%,导致停炉的扣标准分的100%;3、因人员控制失误或热工保护误动、设备故障导致直流锅炉因给水流量低,锅炉停运的扣标准分的50%100%;4、未制订企业锅炉水位事故防范措施,或措施不全面、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的,扣标准分的30%80%;5、发生水动力工况异常,未查清原因,制订的防范措施不全面、不

11、具体、可操作性不强、或不落实扣标准分的50%100%;6、因人员误操作,造成炉水泵损坏扣标准分的50%100%。403.1.1.5评价期内是否发生过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查阅运行日志、异常情况记录、事故分析报告、设备管理台帐等。主要检查内容:1、采用微油、等离子点火装置点火的锅炉,在启动初期煤粉着火情况,是否存在由于燃烧不完全、造成尾部受热面可燃物粘附的现象;2、评价期内是否发生过尾部再燃烧事故,是否有分析报告,原因是否查明;3、是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制订本企业防止锅炉尾部再燃烧事故的防范措施;防范措施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是否有效得到落实;4、在机组启动初期,如投用微油、

12、等离子点火系统,是否制订措施防止煤粉未燃或燃尽率偏低。措施执行的效果如何。1、DL/T611-1996300MW机组级锅炉运行导则;2、DL/T610-1996200MW机组级锅炉运行导则;3、电力部安生1993540号加强大型燃煤锅炉燃烧管理的若干规定;4、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1、评价期内发生尾部再燃烧事故,不得分;已发生事故的原因未分析清楚、或未制订防范措施,措施为落实不得分;2、防范措施不全面扣标准分的50%100%;3、投用等离子点火系统,没有防止煤粉未燃或燃尽率偏低的措施扣标准分的10%30%。403.1.1.6评价期内是否发生锅炉灭火、炉膛爆炸事故。查阅运行日志、DCS记录曲

13、线、安全台帐、事故分析报告、设备管理台帐等。主要检查内容:1、评价期内是否发生过灭火事故,是否有事故记录和分析;2、评价期内是否发生过炉膛爆炸事故;3、是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制订本企业防止锅炉灭火及炉膛爆炸事故的防范措施;防范措施是否全面、具体、正确、符合企业实际,是否有效得到落实;4、新炉投产、锅炉改造大修后,以及使用煤种与设计煤种有较大差异时,应进行燃烧调整试验和锅炉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试验,确定合理控制参数和运行方式,并及时修订相关规程和应急措施;5、炉膛压力保护定值应综合考虑炉膛防爆能力和锅炉正常燃烧要求,同时应保证炉膛压力信号取样部位的设计、安装合理,系统工作可

14、靠,安装或检修调试时必须进行炉膛压力保护带工质传动试验;6、运行中严禁随意退出火焰探头和锅炉灭火保护装置,因设备缺陷需退出时,必须经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副厂长)或总工师批准,并做好安全措施,限期恢复。1、DL/T611-1996300MW机组级锅炉运行导则;2、DL/T610-1996200MW机组级锅炉运行导则;3、电力部安生1993540号加强大型燃煤锅炉燃烧管理的若干规定;4、DL/T435-2004电站煤粉锅炉炉膛防爆规程;5、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1、发生灭火事故扣标准分的30%50%;2、发生炉膛外爆或内爆事故扣标准分的100%;3、未制订防止灭火及炉膛爆炸事故措施的不得分,防

15、范措施不全面、不具体、不正确、不符合企业实际的扣标准分的30%50%;4、炉膛压力保护定值不合理,保护系统不可靠,或未进行炉膛压力带工质传动试验扣标准分的50%100%;5、运行未按程序,随意退出火焰探头或锅炉灭火保护装置的扣标准分的100%。503.1.1.7制粉系统运行是否安全。查阅运行日志、DCS记录曲线、事故分析报告、设备台帐、现场查询等。主要检查内容:1、评价期内是否发生过因堵煤等引起磨煤机跳闸,并造成机组减负荷或停运事故,事故的原因是否查明;2、评价期内是否发生制粉系统内部自燃、着火和爆炸事故;3、磨煤机出口温度是否符合防止制粉系统爆炸的要求,是否根据燃煤煤种确定出口温度报警和保护

16、值;磨煤机出口空气煤粉混合物的温度应根据煤种、制粉系统的型式及干燥介质以及制造厂家的规定控制在限定防围内。磨煤机出口温度是否根据煤种的变化进行调整;4、运行中的制粉系统是否有漏煤、漏粉现象,是否发生过外漏积粉自燃事故;5、断煤信号是否正确;6、是否发生过一次风量过低或其他原因导致一次风管堵管事故;7、制粉系统启停是否符合规程要求;8、是否严格执行定期降粉和停炉前煤仓烧空制度;9、制粉消防系统是否保持完好,是否定期试验;10、是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制订本企业防止制粉系统内部自燃、着火和爆炸事故的防范措施;防范措施是否全面、具体、正确、符合企业实际,是否有效得到落实。1、D

17、L/T611-1996300MW机组级锅炉运行导则;2、DL/T610-1996200MW机组级锅炉运行导则;3、水电部生产司1983生安监字第112号关于煤粉仓及制粉系统防爆措施;4、DL/T435-2004电站煤粉锅炉炉膛防爆规程;5、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1、评价期内制粉发生过因堵煤等引起磨煤机跳闸,并造成机组减负荷或停运事故的扣标准分的50%100%;2、评价期内是否发生制粉系统内部自燃、着火和爆炸事故,根据其严重程度扣标准分的50%100%;3、磨煤机出口温度不符合防止制粉系统爆炸要求的扣标准分的30%80%;4、制粉系统存在漏风、漏油漏煤、漏粉扣标准分的30%50%;5、断煤信

18、号不正确、不能正常投运的扣标准分的30%50%;6、制粉系统启停违反运行规程的扣标准分的40%60%;7、发生因一次风速量过低导致堵管,扣标准分的30%50%;8、未执行定期降粉和停炉前煤仓烧空制度的扣标准分的30%50%;9、制粉消防系统设备存在缺陷、未定期进行试验的扣标准分的50%100%;10、制粉系统发生事故未查明,制订的防范措施不全面、不具体、不正确、未落实,不符合企业实际或未制订防范措施的扣标准分的30%100%。303.1.1.8评价期内是否发生过燃烧器、一次风管烧损事故。查阅运行日志、DCS曲线记录、事故分析报告、设备台帐、检修台帐、现场查询等。主要检查内容:1、评价期内是否发

19、生过燃烧器或一次风管烧损、一次风管堵塞事故,是否有事故分析报告,原因是否查明,是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制订本企业防止燃烧器或一次风管烧损、一次风管堵塞事故的防范措施,防范措施是否全面、具体、正确、符合企业实际,是否有效得到落实;2、检修后应进行一次风调平试验,是否有实验报告和记录,现场的一次风测量装置,是否经过标定,是否有标定记录,结论如何,监测和控制系统中的风量计算公式是否正确,显示的数值是否正确;3、燃烧器出口一次风速是否经过核算,风速值是否符合对应于燃用煤种的推荐风速值;4、运行中控制的风煤比是否合适;5、燃烧器喷口角度偏差是否经过校对,与设计值相比是否有偏斜;6、

20、大修后是否进行过空气动力床试验,结论如何。1、SD268-1998燃煤电站锅炉技术条件;2、DL/T435-2004电站煤粉锅炉炉膛防爆规程;3、DL/T5121-2000火力发电厂烟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4、DL/T482-2001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2部分:锅炉本体检修;5、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1、评价期内发生过燃烧器或一次风管烧损、一次风管堵塞事故,扣标准分的50%100%;2、发生事故未查明,制订的防范措施不全面、不具体、不正确、未落实,不符合企业实际或未制订防范措施的扣标准分的50%100%;3、没有一次风量测量装置标定记录;一次风量显示不正确;燃烧器出口一次风速未进行

21、调平;风煤比不符合燃烧要求;燃烧器喷口角度偏斜过大等,扣标准分的20%70%。303.1.1.9评价期内是否发生过定期排污罐、连续排污罐、疏水扩容器、启动分离器超压、泄漏、爆炸事故。查排污记录、查运行日志、事故分析报告、压力容器管理台帐等。主要检查内容:1、发生压力容器超压、泄漏、爆炸事故,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否查明;2、是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制订本企业防止压力容器超压、泄漏、爆炸事故的防范措施,防范措施是否全面、具体、正确、符合企业实际,是否有效得到落实。1、DL/438-2009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2、能源电19921069号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爆漏技术导则附件;

22、3、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1、发生压力容器超压、泄漏、爆炸事故的,扣标准分的50%100%;2、原因未查明,制订的防范措施不全面、不具体、不正确、未认真落实,不符合企业实际,或未制订防范措施的扣标准分的50%100%。203.1.1.10评价期内是否发生炉膛严重结焦事故。查运行日志、DCS曲线记录、事故分析报告、设备管理台帐等。主要检查内容:1、评价期内是否发生炉膛严重结焦事故,是否影响机组安全运行和带负荷,结渣的部位与原因是否查明,是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制订本企业防止炉膛严重结焦事故的防范措施;防范措施是否全面、具体、正确、符合企业实际,是否得到落实;2、对于改燃

23、易结焦的煤种后,是否进行过结渣特性分析、配煤掺烧试验,是否制订了燃用易结渣煤,调整燃烧,确保不结渣的安全技术措施;3、运行中是否有相关加强锅炉吹灰工作,防止受热面积灰、结渣规定;4、是否发生过因操作不当,吹灰器故障、维护不当,造成吹灰器不能投运,导致锅炉结渣,造成降出力或停炉处理的事故。1、能源电19921069号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爆漏技术导则;2、DL/T611-1996300MW机组级锅炉运行导则;3、DL/T610-1996200MW机组级锅炉运行导则;4、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1、对于燃易结渣的煤种后未进行过结渣特性分析、配煤掺烧试验,未制订了燃用易结渣煤,调整燃烧,确保不结渣的安

24、全技术措施,造成锅炉结渣的,根据其严重程度扣标准分的50%100%;2、严重结渣的原因未查明,制订的防范措施不全面、不具体、不正确、未认真落实,不符合企业实际,或未制订防范措施的扣标准分的50%100%;3、因操作不当,吹灰器故障、维护不当,造成吹灰器不能正常投运,导致锅炉结渣、受热面受损、造成降出力运行或停炉处理的扣标准分的50%100%。403.1.1.11评价期内是否发生过锅炉承压部件超压事故。查运行日志、DCS曲线、事故分析报告、设备台帐、检修台帐、定期工作记录等。主要检查内容:1、是否发生过锅炉承压部件超压事故,超压幅度、持续时间是否有记录;原因是否查明;超压后是否对主要承压部件安全

25、性能进行评估,结论如何;是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制订本企业防止锅炉承压部件超压事故的防范措施;防范措施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是否得到认真落实;2、是否发生过锅炉安全门拒动情况,拒动的原因是否查清,是否有原因分析报告;3、高、低压旁路系统是否存在重大缺陷,是否影响正常投运。1、DL/T611-1996300MW机组级锅炉运行导则;2、DL/T610-1996200MW机组级锅炉运行导则;3、DL612-199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4、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1、锅炉发生异常超压,未予记录的,扣标准分的20%100%;2、因人员操作不当或控制系统故障导致锅炉超压事故、

26、视超压幅度、持续时间扣标准分的30%100%;3、高、低压旁路系存在重大缺陷,影响正常投运。或运行中不投连锁开启功能的扣标准分的30%50%;4、未对锅炉超压原因进行分析,制订的防范措施不全面、不具体、不正确、未认真落实,不符合企业实际,或未制订防范措施的扣标准分的50%100%;5、锅炉发生严重超压后未对主要承压部件进行安全性能评估的,扣标准分的20%50%;6、锅炉超压时安全阀拒动的不得分。303.1.1.12评价期内是否发生再热器干烧事故。查运行日志、DCS曲线记录、设备台帐、事故分析报告等。主要检查内容:1、锅炉启动时(包括事故跳闸后的恢复启动)炉膛出口烟温是否予以正确监视;2、是否发

27、生过再热器未通汽时,炉膛出口烟温超过限定值,导致再热器发生干烧事故。1、DL/T611-1996300MW机组级锅炉运行导则;2、DL/T610-1996200MW机组级锅炉运行导则;3、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1、在冷态、热态(包括事故跳闸)启动时烟温超标扣标准分的50%80%;2、再热器未通汽时,炉膛出口烟温超过限定值,视超温幅度及累计持续时间扣标准分的30%100%;3、导致再热器发生干烧事故,造成设备损坏的不得分。303.1.1.13锅炉启、停以及正常运行时是否严格按照运行规程操作、调整。查运行日志、DCS曲线记录、事故分析报告、机组启停记录等。主要检查内容:1、在25%负荷下或油煤

28、混烧时,回转式预热器是否连续吹灰;2、锅炉启停升温升压或降温降压速率控制是否按规定进行;锅炉启停是否严格按启停曲线进行,锅炉各参数和受热面的管壁温度是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设计带基本负荷的锅炉改为调峰运行时,各部的温度、温差的控制及其变化速度、负荷增减的速度、启动和停炉时的温度、压力升(降)速度等是否符合规程的规定;3、汽包两点间壁温差是否超过厂家规定值(厂家无规定的应控制不大于50);4、在锅炉跳闸后,再次启动前是否按规定时间经过通风吹扫,是否存在违章点火、或发生炉膛爆炸事故;5、发生四管爆漏后,是否尽快停炉,是否对当时的运行数据、爆口位置、数量、宏观形貌、内外壁情况等信息作全面记录。是否对发

29、生爆口的管道进行宏观分析、金相组织分析和力学试验,并对结垢和腐蚀产物进行化学分析,是否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6、运行中锅炉所有保护装置和联锁是否按规定全部投入,保护的退出是否限定时间,并经企业分管的副总经理(副厂长)或总工程师批准。投退保护是否有记录。是否执行水位和炉膛压力保护停用后在限定时间内不能恢复应停止锅炉运行的规定。保护装置的备用电源和气源是否可靠,是否存在随意退出备用的情况;7、锅炉启动中投粉的时间是否按规程的要求进行,燃烧器是否对称均匀的投入;8、长期停备用的锅炉,是否按DL/T956-2005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腐蚀导致进行防腐保护;9、锅炉运行中,发生下列情况是

30、否按规定及时停炉:受压元件泄漏、炉膛严重结焦、液态排渣炉无法排渣、锅炉尾部烟道严重堵灰、炉墙烧红、受热面金属严重超温、汽水品质严重恶化、主汽、再热汽温严重超温、主汽压力、再热汽压力严重超压。1、DL/T611-1996300MW机组级锅炉运行导则;2、DL/T610-1996200MW机组级锅炉运行导则;3、DL/T561-1995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致;4、GB/T12145-1999火力发电机组蒸汽动力设备是汽质量;5、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1、未按要求进行回转式空预器吹灰的扣标准分的30%50%;2、锅炉启停升温升压或降温降压速率控制未按规定进行的,扣标准分的30%50%;3、汽

31、包两点间壁温差超过厂家规定值的(厂家无规定的大于50度),扣标准分的30%100%;4、发生灭火后炉膛未进行吹扫,强行点火的不得分;5、锅炉启动过程中或运行中没有汽水品质监督记录、或汽水品质控制不符合启动和运行要求的,扣标准分的50%100%;6锅炉投粉未按规程要求进行的,扣标准分的20%50%;7、长期停、备用的锅炉未按DL/T956-2005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腐蚀导致进行防腐保护的或防腐措施不力、不当造成设备锈蚀的,扣标准分的70%-100%;8、未按规定在锅炉运行中随意退出保护的,扣标准分的100%;9、应停炉而未及时停炉的扣标准分的100%。303.1.1.14锅炉启动及正

32、常运行时水、汽品质是否合格。查运行日志及事故分析报告、化学分析报告、现场查询等。主要检查内容:1、启动时锅炉进水品质是否合格,锅炉启动过程中的汽水品质监督记录是否齐全。取样分析是否符合要求;2、启动过程中是否能根据水质情况,按要求进行洗硅操作;3、运行中是否能根据化学监督的要求进行排污、放水;锅炉水质不符合要求,又没有处理手段,威胁锅炉安全运行时是否及时停炉处理;4、当水冷壁结垢超标时是否及时进行酸洗;5、水冷壁向火侧内壁是否有腐蚀迹象。1、DL/T561-1995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致;2、GB/T12145-2008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3、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

33、1、启动时未按炉水品质进行洗硅,造成锅炉水、汽品质不合格,视超标幅度、持续时间及危害程度,扣帮助分的30%-100%;2、运行中未能根据化学监督要求进行排污、放水的扣标准分的30%-50%;3、锅炉年结垢率超过60mg/(m2.a),扣标准分的20%-100%。203.1.1.15运行中的检测仪表、保护装置及控制系统是否投运正常。查运行日志、事故分析报告、检修台帐、定期工作记录、现场查询等。主要检查内容:1、主要热工仪表、自动调节系统、保护装置投入率是否符合要求;主要热工仪表自动调节系统停运后是否符合安全运行要求,停运是否有审批手续;2、主要热工仪表、自动调节系统、保护装置是否按规程要求进行定

34、期试验或校验;3、受控风门、挡板、阀门及其他执行机构动作是否正确可靠。1、DL647-2004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2、国电安运1998483号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技术监督;3、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1、热工仪表投入率低于规定值扣标准分的30%-50%;2、自动调节系统投入率低于规定值扣标准分的30%-50%;3、有保护装置未能投入的扣标准分的4、50%-100%;4、受控风门、挡板、阀门及其他执行机构发生拒动、失控、指示不正确等故障视情况扣标准分的30%-100%。303.1.1.16评价期内送、吸风机、一次风机,循环流化床流化风机、排粉机,磨煤机、给煤机密封风机、回转式空气

35、预热器等主要辅机是否发生过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事故。查运行日志、DCS曲线记录、事故分析报告、检修台帐、定期工作记录。现场查询等。主要检查内容:1、是否发生过因辅机故障影响机组安全运行、或机组被迫降出力运行的情况;2、电机线圈温度、轴承振动、温度或润滑油温是否超过规定值。液压油系统是否发生过影响制粉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3、润滑油、液压油系统是否漏油;4、是否制订了防止辅助设备损坏的安全技术措施。1、评价期内发生辅机故障引起的降机组出力或事故,视情况扣标准分的50100;2、故障原因未查明;防范措施不全面、不具体、不正确、未认真落实,不符合企业实际,或未制订防范措施扣标准分的50100;3、电机线

36、圈温度、轴承振动、温度或润滑油温超过规定值、液压油系统故障影响制粉系统运行的,视情况扣标准分的1050;4、润滑油、液压油系统漏油,视情况扣标准分的520。303.1.2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状况603.1.2.1循环流化床锅炉流化工况是否良好。查运行日志、DCS曲线记录、事故分析报告、检修台帐、现场查询等。主要检查内容:1、评价期内是否发生过因风量低于临界流化风量、粒径过粗、风帽堵塞等缺陷从而导致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甚至发生大面积结焦事故;是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制订本企业防止流化床锅炉大面积结焦停炉事故的防范措施;防范措施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是否得到认真落实;2、评价期内

37、双支腿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否发生因翻床,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甚至造成床面大面积结焦的事故;是否制订了防范措施;防范措施是否全面、具体、正确、符合企业实际,是否得到认真落实。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1、评价期内发生因风量低于临界流化风量,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甚至发生大面积结焦事故,最终导致停炉的,扣标准分的50100;2、双支腿循环流化床年内发生因翻床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甚至造成床面大面积结焦,最终导致停炉的扣标准分的50100;3、故障原因未查明;防范措施不全面、不具体、不正确、未认真落实,不符合企业实际,或未制订防范措施扣标准分的50100。153.1.2.2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工况是否良好。查

38、运行日志、DCS曲线记录、事故分析报告;现场查询等。主要检查内容:1、运行中不同部位床温是否偏差较大;2、实际运行中的床温是否与设计值偏差较大;3、床温是否波动较大;评价期内是否发生因床温偏差或波动,发生机组降出力运行,或导致停炉事故的发生;是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制订本企业防止流化床锅炉床温偏差或波动导致事故的防范措施;防范措施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是否得到认真落实;4、运行中的分离器温度是否与设计值偏差较大。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1、评价期内发生因床温偏差或波动,发生机组降出力运行,或导致停炉事故的发生,扣标准分的50100;2、评价期内发生因分离器温度偏差,发生机组

39、降出力运行,或导致停炉事故的发生,扣标准分的50100。153.1.2.3循环流化床锅炉物料循环工况是否良好。查运行日志及事故分析报告;现场查询等。主要检查内容:1、循环灰量过大或过小;评价期内是否发生因循环灰量过大或过小造成机组降出力运行或导致停炉的事故;是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制订本企业防止流化床锅炉循环灰量过大或过小导致停炉事故的防范措施;防范措施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是否得到认真落实;2、返料器、锥形阀等堵灰情况;评价期内是否发生因返料器或锥形阀堵灰,造成机组降出力运行或导致停炉的事故;事故分析的结论是否正确;3、是否发生床压过高或过低等造成机组降出力运行或导致停炉的

40、事故;事故分析的结论是否正确。1、DL 10342006135MW级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导则;2、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1、评价期内发生因循环灰量过大或过小造成机组降出力运行或导致停炉的事故的,扣标准分的50%-100%;2、评价期内发生因返料器或雏形阀堵灰,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机组降出力运行或导致停炉的事故的,扣标准分的50100;3、评价期内发生因床压过高或过低,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机组降出力运行或导致停炉的事故的,扣标准分的50100;4、未制订防范措施,或防范措施不全面、不具体、不正确、不符合企业实际或未认真落实防范措施的,扣标准分的20100。153.1.2.4循环

41、流化床锅炉给煤、排渣工况是否良好。查运行日志、事故分析报告、检修台帐、现场查询等。主要检查内容:1、是否发生过给煤设备故障造成机组降出力运行或导致停炉的事故;2、是否发生过播煤风量不足造成机组降出力运行或导致停炉的事故;3、是否发生过冷渣器及其排渣系统故障,造成机组降出力运行或导致停炉的事故;4、是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制订本企业防止流化床锅炉播煤风量不足、防止冷渣器及其排渣系统故障,导致机组降出力或停炉事故的防范措施;防范措施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是否得到认真落实;5、是否有防止冷渣器爆炸措施。1、DL 10342006135MW级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导则;2、集团公司重大事

42、故预防措施。1、评价期内发生因给煤设备及系统故障,造成机组降出力运行或导致停炉的,扣标准分的50100;2、评价期内发生因播煤风量不足,造成机组降出力运行或导致停炉的,扣标准分的50100;3、发生过冷渣器及其排渣系统故障,造成机组降出力运行或导致停炉的事故的,扣标准分的50100;4、未制订防范措施,或防范措施不全面、不具体、不正确、不符合企业实际或未认真落实防范措施的,扣标准分的20100。153.1.3超(超)临界锅炉运行状况603.1.3.1超(超) 临界锅炉启、停及运行情况是否良好。查运行日志、DCS曲线记录、机组启停记录、现场查询等。主要检查内容:1、锅炉启动冷态冲洗、热态冲洗水质

43、是否合格,是否有记录;2、锅炉启动过程升温、升压速率是否符合规程要求,是否有记录;3、锅炉停炉过程降温、降压速率是否符合规程,是否有记录;4、是否结合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的水动力分配特性进行燃烧调整。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1、评价期内发生在水质不合格的情况下启动锅炉,扣标准分的50100;2、评价期内发生升温升压速率超过规程值,扣标准分的50100;3、评价期内发生降温、降压速率超过规程值,扣标准分的50100;4、未结合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的水动力分配特性,做好直流锅炉燃烧调整工作,造成入炉燃料量不均、炉内局部结焦等引起炉内热负荷分配偏离设计状态,扣标准分的50100。203.1.3.2控制

44、超(超)临界锅炉过热爆管事故是否到位。查运行日志、DCS曲线记录、事故分析报告、检修台帐、现场查询等。主要检查内容:1、是否有防氧化皮脱落和爆管的运行和管理措施,措施的执行情况;2、是否出现过受热面内部氧化皮脱落造成堵塞的事故,是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制订本企业防止受热面内部氧化皮脱落造成堵塞导致爆管事故的防范措施;防范措施是否全面、具体、正确、符合企业实际,是否得到认真落实;3、直流锅炉的蒸发段、分离器、过热器、再热器出口、导汽管管壁温度测点是否完备,是否定期进行检查。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1、没有防止受热面管出现大量氧化皮的运行和管理措施,扣标准分的50100;2

45、、发现受热面内部氧化皮脱落造成堵塞现象的,扣标准分50100;3、若出现氧化皮脱落造成堵塞的事故、未制订防范措施的,扣标准分的100;4、管壁温度测点不完备或未进行管壁温度测点定期检查记录,扣标准分的50100。203.1.3.3湿干态转换过程是否合理。查阅运行日志、DCS曲线记录、事故分析报告、现场查询等。主要检查内容:1、是否有湿干态转换点的主汽流量、给水流量记录;是否出现过湿干态转换时主给水流量偏离设计湿干态转换点的主给水流量值30以上的情况;是否严格按照规程规定的负荷点进行干湿态转换操作,并避免在该负荷点附近长时间运行;2、评价期内锅炉50以上负荷是否出现过湿态运行工况。是否采取了有效

46、的防范措施。1、没有湿干态转换运行记录的,扣标准分的100;或转换时主给水流量偏离设计湿干态转换点的主给水流量值30以上,每次扣标准分的50100;2、锅炉50以上负荷发生湿态运行,每次扣标准分的50100。203.1.4常规锅炉设备状况(包括其它锅炉的通用项目)4803.1.4.1锅炉本体承压部件管理是否到位。注:本体承压部件包括汽包、受热面管、下降管、联箱(过热器联箱、再热器联箱、减温器联箱、省煤器联箱)等。查检修记录、缺陷记录、技术台帐(包括金属试验记录)、事故分析报告、现场查询等。主要检查内容:1、本体承压部件检修规定检查项目、内外部定期检验检查项目、炉外管道及锅炉四管防磨防爆专项和重

47、点检查项目的检查情况;2、本体承压部件是否存在危及机组安全运行的缺陷和隐患;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技监局锅发【1999】202号锅炉定期检验规则;2、DL 6472004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3、DL/T 7942001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4、DL/ 4382009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5、能源电1992】1069号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爆漏技术导则附件;6、DL/T8382003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7、DLT 9392005火力发电厂锅炉受热面管监督检验技术导则;8、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1、本体承压部件未按规定进行防磨防爆检查和定期检验的,不得分;2、防磨防爆检查记录

48、和定期检验资料不全,或缺少检修、缺陷处理记录及总结,扣标准分的3050;存在危及安全运行的缺陷,未及时处理的,不得分;3、缺少汽包规定检查项目、检查报告和技术处理措施,扣标准分的3070;4、在评价期内,因制造缺陷、安装和检修不当,导致受热面管泄漏的;或出现制造缺陷,未按规定进行换管的,扣标准分的50100;5、水冷壁管样垢量超过规定,而未进行清洗的,扣标准分的50;6、受热面管爆漏导致其他管吹损,需换10根以下的扣标准分30%-50,10根管以上为严重事故,扣标准分的50100。7、受热面管爆管,爆管原因不明或防范措施不具体、不正确、不落实,不得分;8、未建立锅炉和压力容器台帐,或未进行登录

49、,扣标准分的2050;发生压力容器爆漏事故,不得分;9、锅炉未按规定进行检修后的水压试验和定期的超压力试验,视情况扣标准分的2050;10、受热面发生过大面积腐蚀、磨损、过热变形、严重结垢的,不得分。503.1.4.2汽水管道、阀门及附件,以及压力容器的管理是否到位。注:汽水管道包括主蒸汽管、再热蒸汽管、导汽管、向空排汽管、给水管、减温水管、再循环管、事故放水管、疏放水管、排污管、空气管、压力信号管、温度计套管、加药管、化学取样管等。 查阅缺陷记录、防磨防爆检查记录、检修台帐及总结、监督检验报告等;现场查询设备状况。1、质量技术监督局质技监局锅发1999】202号锅炉定期检验规程导则;2、 6

50、47-2004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3、DLT 794-2001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4、DLT4382009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5、能源电19921069号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爆漏技术导则附件;6、DL/8382003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7、DLT 9392005火力发电厂锅炉受热面菅监督检验技术导则;8、国质检锅【2003】213号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9、DLT 7872001火力发电厂用15CrMo钢珠光体球化评级标准;10、DL/T773-2001火电厂用CrMoV钢球化评级标准;11、DL/T999-2006电站用2.5Cr-lMo、钢球化评级标准;12、设备

51、安全监察条例2003版;13、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1、汽水管道、阀门及附件以及压力容器未按规定进行检查的,不得分;2、检查项目料不全,视情况,扣标准分的50100;3、对危及机组安全运行的缺陷和隐患,未予消除、处理后不能满足安全技术要求的不得分;4、炉外管道弯头、三通、管座存在漏查的,视情况扣标准分的50i00;5、对已运行20万h的12CrMo、15CrMo、12CrMoV、12CrlMoV、12Cr2MoG钢蒸汽管道,未进行规定项目的金属技术监督检查的,扣标准分的1050;6、蠕变应变达或蠕变速度超标的合金钢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未进行材质鉴定和寿命评估的,扣标准分的1050

52、;7、主蒸汽管道材质损伤,经检查发现蠕变应变超标,或是出现超标蠕变微裂纹,未予及时处理或更换的,扣标准分的50;8、工作温度高于450的锅炉出口、汽轮机进口导汽管,未按规定进行检查,或此后的检查周期超过规定的,扣标准分的1050;9、对于912Cr系列钢制管道,未按规定项目进行检验监督的,扣标准分的3070;10、对于912Cr系列钢制管道,对来源不明或有疑虑的管材,未规定鉴定、评估的,扣标准分的1050;11、评价期内锅炉范围内管道、管件、阀门及附件发生安全事故的,视情况扣标准分的20100;12、事故原因未查明,未制订防范措施、防范措施不正确、不落实,不得分;13、对易于引起汽水两相流的疏

53、水管道、空气管道,应对其与母管相连的角焊缝、母管开孔的内孔周围,弯头等部位未进行重点检查,或其管道、弯头、三通和阀门运行时间达到10万h后没有计划,结合检修全部更换的,视情况扣标准分的50%-100%。403.1.4.3燃烧设备及系统管理是否到位查阅检修、维护记录、技术台帐、现场查询设备状况等。主要检查内容:1、锅炉设计选型是否根据煤质(含煤灰)特性选取适当的炉膛容积热负荷、炉膛断面热负荷、燃烧器区热负荷;燃烧器型式和布置是否与煤质特性相适应;同层或同组各燃烧器之间的偏差(最大与最小之差)不宜大于下列要求:a)风量偏差不大于5; b)煤粉量偏差:贮仓式系统不大于10;直吹式系统不大于15;2、

54、实际的低负荷稳燃试验数据是否符合锅炉设计最低稳燃负荷;3、查燃烧器喷口(一、二、三次风口)的变形、磨损、结焦、烧损情况;4、燃烧器调整机构(摆角、旋流强度调节)的动作情况检查及修理恢复情况;5、燃烧器风量调节挡板的内外开度是否一致;挡板是否有磨损,动作是否灵活可靠,关闭后的漏风量是否符合要求;6、一次风管道、弯头是否有磨损;挡板是否有磨损,动作是否灵活可靠,关闭后的漏风量是否符合要求;7、小油枪、等离子煤粉点火系统是否存在较大缺陷和隐患;8、火焰监测设备系统是否存在缺陷和隐患;火焰检测器应经过实际调试,对准火焰的敏感区段,视角范围符合要求,灵敏度合适,具有自检功能;探头冷却系统可靠。1、DL/

55、T4352004电站煤粉锅炉炉膛防爆规程;2、DL/T611-1996300MW机组级锅炉运行导则;3、DL/T610-1996200MW机组级锅炉运行导则;4、电力工业部电安生【1993】540号加强大型燃煤锅炉燃烧管理的若干规定;5、DL 6472004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6、DLT748.22001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2部分:锅炉本体检修;7、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1、锅炉实际稳燃负荷不符合设计保证值的,扣标准分的3050;2、炉内结渣严重,视情况扣标准分的5080;3、炉内耐火材料脱落,视情况扣标准分的3050;4、风门及燃烧器调节机构存在影响调节和燃烧器摆动的缺陷,

56、视情况扣标准分的50l00;5、燃烧室及烟、风道严密性差,视情况扣标准分的3050;6、没有等离子煤粉点火装置维护制度的,以及由于维护不当造成结渣、灭火、爆燃事故的,视情况扣标准分的50100;7、火焰监测设备存在缺陷、隐患视情况扣标准分的50100;因火焰检测设备故障造成锅炉误跳和拒跳事故的,扣标准分的100;8、燃烧器未到检修更换周期已烧损变形严重,影响安全运行的,视情况扣标准分的2050。303.1.4.4锅炉构架、支吊架是否按规定进行检验,管理是否到位。 查检修记录、缺陷记录、技术台帐、事故分析报告、现场查询等。主要检查内容:1、锅炉的原始及运行后的基础沉降记录;2、刚性梁是否有超标的

57、变形、表面缺陷和焊缝缺陷;3、大板梁、承力柱、吊杆等承重部件是否有超标的变形、表面缺陷和焊缝缺陷;4、运行中水冷壁是否存在明显的晃动;5、锅炉本体和管道支吊架是否有变形、表面缺陷;支吊、承载是否有效,负荷分配是否均匀;是否进行过调整、有无调整和检查记录;6、冷灰斗是否有变形、支吊是否正常;7、是否按照DLT6162006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修调整导则的有关要求,定期对支吊架进行检查。运行时间达到10万h的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的支吊架是否进行全面检查和调整,必要时是否进行应力核算。1、DL 612199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2、DL 6472004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58、3、DLT748.22001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2部分:锅炉本体检修;4、DLT 6162006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修调整导则;5、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1、检查锅炉基础沉降观测记录是否齐全,没有记录的扣标准分的50100,不齐全扣标准分的3050;2、刚性梁存在超标隐患,视情况扣标准分的50100;3、大板梁等承重部件存在超标缺陷,视情况扣标准分的50100;4、运行中水冷壁存在明显的晃动,视情况扣标准分的50100;5、冷灰斗结构变形超标,视情况扣除标准分的50lOO;7、管道支吊架未按要求进行调整、承载状态不符合要求、缺少检查记录或存在缺陷,视情况扣标准分的20100

59、。253.1.4.5锅炉本体及管道热膨胀监督管理是否到位。查检修记录、缺陷记录、技术台帐、现场查询等。主要检查内容:1、本体、管道系统是否存在膨胀受阻现象;2、锅炉下部水封高度是否满足锅炉膨胀;是否按炉膛压力保护定值进行过校核;是否进行过水封高度实际测量,有无测量记录;是否有防止烟气从锅炉下部水封槽外泄措施;如果设计水封槽及插板高度不能满足炉膛压力保护要求,是否有有效的保护措施;3、膨胀指示器是否存在缺陷,安装位置是否正确;4、锅炉本体及管道膨胀是否定期记录和开展分析(包括锅炉启停过程中、对各联箱、汽包、水冷壁的检查与记录)。膨胀值或膨胀均匀性是否存在超标现象。1、DL 6121996电力工业

60、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2、DLT748.22001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2部分:锅炉本体检修;3、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1、锅炉本体热膨胀异常,或锅炉范围内管道存在膨胀受阻现象,视情况扣标准分的50100;2、水封槽及插板高度未进行过实际测量;没有测量记录;没有防止烟气外泄措施的;水封槽及插板高度不能满足炉膛压力保护要求而未采取措施的,视情况扣标准分的30100;3、膨胀指示器缺损、位置不正确,扣标准分的3050;4、未建立膨胀记录,或有记录,但记录不全,以及对锅炉比较明显的膨胀不均未采取措施的,视情况扣标准分的2050。253.1.4.6风烟系统是否存在危及正常稳定运行的缺陷和隐患。 查检修记录、缺陷记录、技术台帐、运行记录、现场查询等。主要检查内容:1、送风机、吸风机的振动情况,风机叶轮的表面裂纹及缺陷,叶轮根部焊缝的内外部缺陷,外壳的磨损情况、轴承温度是否正常、电动机电流是否正常;空气预热器转子是否有变形、受热面是否有堵塞和腐蚀,空气预热器流动阻力是否明显大于设计值,轴表面是否有缺陷,焊缝内外部是否有缺陷;漏风率是否超标;2、风、烟道及其附件(法兰、挡板、伸缩节、烟气调温挡板等)是否有变形,内表面及内部支撑件是否有磨损,能否起到支撑作用,膨胀节是否能正常工作;3、吸风机设计最大压头是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