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下学期期初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0643370 上传时间:2021-10-1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5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下学期期初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下学期期初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下学期期初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下学期期初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下学期期初联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5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初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Ba-137 Ca-40 Cu-64第卷(选择题 共120分)一、 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6分,共102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分6分,选错的得0分。)1下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甲乙过程的细胞正处于G1期B大肠杆菌的细胞核中也会发生上图变化C丙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戊阶段细胞的“赤道面”位置上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环沟。2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癌症的发生与人体的免疫功能异常有关B效应B淋巴细胞不能识别抗原,所以细胞表面没有各种受体C免疫应答包括非特异性和特异性两大类D成熟B淋巴细胞的质膜上有抗原的受体,每个受体有一个抗原结合位点3图甲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图乙表示突触,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轴突膜处于状态时钠离子通道处于关闭状态 B轴突膜完成过程后膜上仍有离子的进出C当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就能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Da处兴奋一定会使b产生图甲所示的变化4研究发现: Graves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发病原因是患者所产生的某种抗体与Y激素受体结合,使甲状腺细胞持续被激发,产生高水平X激素(如图所示),根据

3、上述研究成果判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抗体与Y激素受体结合后,能起到与Y激素相似的功能B患者血液中Y激素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水平C患者代谢增强,产热增加,兴奋性较高DX激素的作用遍及全身所有的器官5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没有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B一个北温带湖泊中的某种藻类呈垂直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若两个不同地区自然演替都能到森林阶段,则两地气候可以有较大差异D各种生态金字塔都可以出现倒金字塔6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DNA上的一个个片段代表一个个基因,DNA碱基的改变称为基因突变B参与基因表达的核糖体具有两个

4、tRNA的结合位点C基因的转录和翻译都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D染色体畸变都是在染色体断裂后发生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质能来源于植物及其加工产品所存贮的能量,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化学能转化成生物质能B2015年8月国内油价再次迎来成品油最高零售价的下调,上演了年内首场“四连跌”,但油品从国汽油升级到汽油,有助于减少酸雨、雾霾,提高空气质量 C我国已能利用3D打印技术,以钛合金粉末为原料,通过激光熔化逐层堆积,来制造飞机钛合金结构件,高温下可用金属钠还原四氯化钛来制取金属钛D元素分析仪可以确定物质中是否含有C、H、O、N、S、Cl、Br等元素,原子吸收光谱可以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8

5、为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下列实验的设计或操作最合理的是 ( )A往装有铁钉的试管中加入2 mL水、3滴稀醋酸和1滴K3溶液,可以观察到铁钉表面粘附气泡,同时周围出现蓝色沉淀B在一个集气瓶中收集满CO2气体,取一小段除去表面氧化膜的Mg条用坩埚钳夹持点燃后迅速投入上述集气瓶中,取出坩埚钳,盖上玻璃片,观察Mg条在集气瓶底部燃烧。C为比较Cl与S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相同条件下测定相同浓度NaCl溶液和Na2S溶液的pH值D给盛有铜与浓硫酸的试管加热,发现试管底部出现灰白色固体,为检验其中的白色固体为无水硫酸铜,可直接向试管中加入适量水BCD9A、B、C、D、E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B、C、D在周期表中的

6、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A元素的某种同位素原子没有中子,D元素的原子序数是C的2倍,E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半径最大的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BCE BD、E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CA、B、C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类型一定相同DB、D分别和C形成的化合物,都有可能使溴水或品红溶液褪色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简式为C2H4O的有机物一定可以发生银镜反应B不粘锅表面的高分子涂层可以由四氟乙烯通过缩聚反应合成C分子结构中含有4个甲基、碳原子数最少的烷烃的系统命名为:2,2二甲基丙烷D甘油和甲苯只有在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时,充分燃烧后生成的水,才与

7、等质量的甘油充分燃烧后生成的水相同11乙醛酸(HOOC-CHO)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某同学组装了下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材料均为石墨,左池为氢氧燃料电池,右池为用“双极室成对电解法”生产乙醛酸,关闭K后,两极室均可产生乙醛酸,其中乙二醛与电极的产物反应生成乙醛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O2+4e-+2H2O=4OH-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HOOCCOOH+2e-+2H+=HOOCCHO+H2OC乙二醛与电极的产物反应生成乙醛酸的化学方程式: Cl2 + OHCCHO+ H2O = 2HCl+ HOOCCHOD若有2 mol H+ 通过质子交换膜并完全参与反应,则该装

8、置中生成的乙醛酸为1 mol12已知草酸为二元弱酸:H2C2O4 HC2O4+ H+ Ka 1 ; HC2O4C2O42+ H + Ka 2常温下,向某浓度的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浓度的KOH溶液,所得溶液中 H2C2O4、HC2O4、C2O42 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Ka 1 :Ka 2 =1000B将相同物质的量 KHC2O4 和 K2C2O4 固体完全溶于水可配得 pH 为 4.2 的混合液CpH=1.2 溶液中:c(K + ) + c(H + ) = c(OH) + c(H2C2O4) D向 pH=1.2 的溶液中

9、加 KOH 溶液将pH增大至4.2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度一直增大13固体粉末X中可能含有K2SO3、K2CO3、FeO、Fe2O3、MnO2、Na2SO4、NaNO3中的若干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X中一定含有Fe2O3B沉淀E可能含有BaSO3C气体A、C一定均为纯净物D固体X可能出现含有K2SO3、K2CO3而不含Na2SO4的情况14用一轻绳将小球P系于光滑墙壁上的O点,在墙壁和球P之间夹有一矩形物块Q,如图所示P、Q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P物体受到3个力作用BQ物体受到3个力作用

10、C若绳变短,Q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D若绳子变长,绳子的拉力将减小15如图所示为厦门胡里山炮台的一门大炮。假设炮弹水平射出,以海平面为重力势能零点,炮弹射出时的动能恰好为重力势能的3倍,不计空气阻力,则炮弹落到海平面时速度方向与海平面的夹角为 ( )A30 B45 C60 D75A16某空间区域有竖直方向的电场(图中只画出了一条电场线),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的小球,在电场中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电场线竖直向下运动,不计一切阻力,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与物体位移x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A物体所处的电场为非匀强电场,场强方向向下B物体所处的电场为匀强电场,场强方向向下C电场

11、方向向上,且场强不断减小D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且加速度不断减小17男子体操运动员做“双臂大回环”,用双手抓住单杠,伸展身体,以单杠为轴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若运动员的质量为50kg,此过程中运动员到达最低点是手臂受的总拉力至少约为(忽略空气阻力,g=10 m/s) ( )A500N B2000N C2500N D3000N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8下列有关物理学研究问题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

12、运用了极限思想法B用比值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场强E=,加速度a=都是采用比值定义的C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19如图所示,传送带足够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37,并以v10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着,在传送带的A端轻轻地放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若已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5,(g10 m/s,sin370.6,cos370.8)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小物体运动第1s内加速度大小

13、为10 m/sB小物体运动1s后加速度大小为2 m/sC在放上小物体的第1s内,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50J D在放上小物体的第1s内,电机至少消耗70J电能才能维持传送带匀速转动AB20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不可忽略,A、B两灯电阻分别为R和4R。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上下电阻21的位置时两灯功率相同为P。当将滑片移动到最上端,则()AA灯变亮,B灯变暗BA灯变暗,B灯变亮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12RDA灯功率等于P第卷(非选择题 共180分)21(10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利用传感器设计实验:如图甲所示,将质量为m、直径为d的金属小球在一定高度h由静止释放,小球

14、正下方固定一台红外线计时器,能自动记录小球挡住红外线的时间t,改变小球下落高度h,进行多次重复实验。此方案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方便快捷。(1)用螺旋测微器测小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小球的直径d = mm;(2)在处理数据时,计算小球下落h高度时速度v的表达式为 ;(3)为直观判断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应作下列哪一个图象? ;Ah-t图象 Bh-图象 Ch-t图象 Dh-图象红外线金属球图甲发射器接收器h时间显示器155100图乙 (4)经正确的实验操作,小明发现小球动能增加量mv总是稍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mgh,你认为增加释放高度h后,两者的差值会 (填“增大”、“缩小”或“不变”)。22

15、(10分)(1)用多用电表欧姆挡粗略测量某元件的电阻,选用“1”挡,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测得的电阻为_。 (2)为探究该元件的导电性能(电阻随电压变化不太大),提供了如下器材: A电流表A(量程0.6 A,内阻约0.9 ) B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 k) C滑动变阻器R1 (10 ,0.3 A) D滑动变阻器R2 (1000,0.1 A) E电源E(电动势3V,内阻约0.1 ) F开关S及导线若干为保证实验过程中调节方便,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该选择_(填写器材序号);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闭合电键前滑动变阻器放置在合适位置; 如图中I、图线,一条为元件真实的U-I图线,另一条是本次

16、实验中测得的U-I图线,其中_是本次实验中测得的图线。23(16分)2016年新春佳节,我市的许多餐厅生意火爆,常常人满为患,为能服务更多的顾客,服务员需要用最短的时间将菜肴送至顾客处(设菜品送到顾客处速度恰好为零)。某次服务员用单手托托盘方式(如图)给12m远处的顾客上菜,要求全程托盘水平。托盘和手、碗之间的摩擦因数分别为0.2、0.15,服务员上菜最大速度为3m/s。假设服务员加速、减速运动过程中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1)求服务员运动的最大加速度;(2)服务员上菜所用的最短时间;24(20分)如图所示装置中,区域和中分别有竖直向上和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

17、电场强度分别为E和,区域内有垂直向外的水平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负电粒子(不计重力)从左边界O点正上方的M点以速度v0水平射入电场,经水平分界线OP上的A点与OP成60角射入区域的磁场,并垂直竖直边界CD进入区域的匀强电场中。求:(1)粒子在区域匀强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2)O、M间的距离(3)粒子从M点出发到第二次通过CD边界所经历的时间25(22分)如图(a)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字型金属轨道面对面正对着固定在竖直平面内,间距为d,它们的上端公共轨道部分保持竖直,下端均通过一小段弯曲轨道与一段直轨道相连,底端置于绝缘水平桌面上。MM、PP(图中虚线)之下

18、的直轨道MN、MN、PQ、PQ长度均为L且不光滑(轨道其余部分光滑),并与水平方向均构成37斜面,在左边轨道MM以下的区域有垂直于斜面向下、磁感强度为B0的匀强磁场,在右边轨道PP以下的区域有平行于斜面但大小未知的匀强磁场Bx,其它区域无磁场。QQ间连接有阻值为2R的定值电阻与电压传感器(e、f为传感器的两条接线)。另有长度均为d的两根金属棒甲和乙,它们与MM、PP之下的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1/8。甲的质量为m、电阻为R;乙的质量为2m、电阻为2R。金属轨道电阻不计。先后进行以下两种操作:操作:将金属棒甲紧靠竖直轨道的左侧,从某处由静止释放,运动到底端NN过程中棒始终保持水平,且与轨道保持

19、良好电接触,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电压时间关系图像Ut图如图(b)所示(图中U已知);操作:将金属棒甲紧靠竖直轨道的左侧、金属棒乙(图中未画出)紧靠竖直轨道的右侧,在同一高度将两棒同时由静止释放。多次改变高度重新由静止释放,运动中两棒始终保持水平,发现两棒总是同时到达桌面。(sin37=0.6,cos37=0.8)(1)试求操作中甲到MM的速度大小;(2)试求操作全过程定值电阻上产生的热量Q;(3)试求右边轨道PP以下的区域匀强磁场Bx的方向和大小。 26(10分)已知: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有机物A;B是石油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基础原料。A、B、C、D、E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1)写出D中官能团

20、的名称是 。(2)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 。(3)E的结构简式 。(4)A和C在浓硫酸催化下可发生反应生成F,写出化学方程式 。(5)写出C的同分异构体(与F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 。27(18分)(6分)某钠盐溶液中通入足量氨气,无明显现象再在所得溶液中通入过量CO2,产生大量白色沉淀。(1)写出氨气的电子式 。(2)该钠盐溶液中一定不可能含有下列哪种微粒 (填编号)。ACl BFe2+ CSiO32 DAlO2(3)写出一个通入过量CO2时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12分)电镀工业中往往产生大量的有毒废水,必须严格处理后才可以排放某种高浓度有毒的含A离子(阴离子)废水在排放前的处理过程如下

21、:已知:9.0g沉淀D在氧气中灼烧后,产生8.0g黑色固体,反应后的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时,产生10.0g白色沉淀,最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除去氧气后,还剩余标况下密度为1.25g/L的气体1.12L。(4)沉淀D的化学式是 。(5)写出沉淀D在氧气中灼烧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6)滤液C中还含有微量的A离子,通过反应,可将其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原理 。(7)反应为制得某种元素的低价X离子,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 (填“能”或“不能”用Na2SO3溶液来代替B溶液,原因是 。(8)设计实验证明所用Na2SO3溶液是否变质 。28(15分)工业生产硝酸铵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22、1)硝酸铵的水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其水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大小顺序为: 。(2)已知N2(g)+3H2(g)2NH3(g) Hc(NH4+)c(H+)c(OH) (2分)(2)200(2分) ACD (2分,漏写得1分,全对得2分,有错不给分)(3)2NH3(g)CO2(g)H2O(g)CO(NH2)2 (s) H=134kJ/mol(2分)(4)二(1分) 55(1分) 0.148 mol/(Lmin)(2分)(2分)29(15分) (1)D(2分); (2)B(2分)CO2与K2CO3溶液反应生成KHCO3,结晶时会同KMnO4一起结晶析出,产品纯度降低(2分,答出划

23、线部分即可得分) B(2分)(3)温度过高,产品受热分解,温度过低,烘干时间长(2分,答出划线部分即可得分)(4)18.9g(2分) 酸式(1分) 偏小(2分)2015学年第二学期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期初联考理科综合试卷生物答案1C 2A 3D 4B 5C 6B30(1)叶绿体基质, NADP+H+e- NADPH (酶不做要求)(2)光照强度、温度(3)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 , 补充光照 ,CO2含量太低 , 等于31(1)间(2)4C2C4C2C实验组(16ug/m)对照组细胞数组别DNA相对含量(实验组对照组或浓度1分,2C等1分,组别相对含量细胞数3项写对2分,组别可以写出多组

24、亦可,标题不做要求)(3)a、4 (1分) b、1号培养瓶为空白对照,向24号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2,4,8 ug/mL蜂毒素溶液。 c、胃癌细胞的凋亡率 (1分)蜂毒素能促进Bax基因表达和抑制BeI-2基因表达(或通过Bax基因和BeI-2基因表达)来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也可带上浓度的影响,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32、(1)否 (2)有丝、 染色体缺失(染色体结构变异) (3)3/8 0 (4)PF1配子MmnMmNn体大奔跑快体小奔跑慢MnmNMnmMMnnMmnMmNnmmN体大.慢体大.慢体大.快体小.快1 : 1 : 1 : 1体大.慢:体大.快:体小.快 = 2 : 1 : 1(亲

25、代表现型基因型1分,子代基因型表现型1分,配子1分,比例1分)(5)增添或缺失(答对1个得1分) 提前终止2015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初联考理科综合试卷物理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4151617181920答案DACCACDABDBC21(1)17.805mm;(2分)(2);(2分) (3) D ;(3分)(4) 增大(3分)。22(1)13 (2分) (2) C (2分) 图略(限流、外接各2分) (4分) (2分)23解:(1)设碗质量为m,托盘质量为M。以最大加速度运动时24(20分)解:(1)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设粒子过A点时速度为v,由类平抛运

26、动的规律知v (2分)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Bqvm(2分)所以R(2分)(2)设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间为t1,加速度为a则有qE=ma(2分) v0tan60=at1即t1(2分)O、M两点间的距离为Lat12=(2分)(3)设粒子在区域磁场中运动时间为t2则由几何关系知轨道的圆心角AO1D=60,则t2=(2分)设粒子在区域电场中运行时间为t3,则牛顿第二定律得a则 t3=(4分)故粒子从M点出发到第二次通过CD边界所用时间为 t=t1+t2+t3=+(2分)25(22分)解:(1)(2分)(2分)V1=(2分)(2)(2分)对甲棒,由动能定理,有,(4分)式中Q总为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转化成了甲、乙棒上产生的热量;(1分)(1分)(3)Bx沿斜面向下;(2分)(两棒由静止释放的高度越高,甲棒进入磁场时的安培力越大,加速度越小,而乙棒只有摩擦力越大加速度才越小,故乙棒所受安培力应垂直斜面向下)从不同高度下落两棒总是同时到达桌面,说明两棒运动的加速度时刻相同。对甲棒,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分)对乙棒,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分)(2分)- 24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