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的山水要素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0541072 上传时间:2021-10-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州园林的山水要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州园林的山水要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州园林的山水要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苏州园林的山水要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园林的山水要素(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苏州园林的山水要素 摘要: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官宦、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同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的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关键词:园林山水;要素;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苏州是水乡,引水便利,附近盛产太湖石。适合堆砌玲珑精巧的假山,加之旧时苏州文人荟萃,一些官僚地主及文人学士又追求“虽居闹市而有山林之趣”,这样大大

2、促进了苏州园林的发展。据地方志记载,苏州城内大小园林,在布局,结构,风格上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产生于苏州园林的鼎盛时期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充分体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民族特色和水平。它们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这四座园林占地面积不广,但巧妙地运用了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模拟自然风光,创造了“城市山林”、“居闹市而近自然”的理想空间。它们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

3、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苏州园林中的山石要素 1.1 山石特色 苏州园林中的假山,在叠山的造型艺术和技术运用上主要分为黄石和湖石两大类,各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分别依据造景的环境来加以选择。叠山类型多为写意,以石叠成峰,顶,峦,岭,岫,穴,崖,岩,坡,垅,阜,谷,壑,涧,溪等组成山体,取真山姿容,以小山之形成传大山之神,也有利用点石,立峰,以造山势的连绵起伏,相互呼应。石山中用黄石叠砌的假山称黄石假山。这类假山显得棱角、层次分明,纹理古拙,刚劲有力,显现自然质感。园林中用湖石又以太湖石为上选。太湖石

4、是苏州洞庭山特产,为造园最为适宜的石料。中国古代文人对以太湖石为代表的怪石的评价,历来有四个审美标准,即:瘦,透,漏,皱。“所谓瘦,这是对石的总体体型,或是苗条,或是秀挺,或是亭亭玉立,楚楚纤腰的美女,或似峭然孤立,高标自持的君子。透,漏是由于石在太湖中长期受风浪冲激而形成的种种弹子窝(即凹洞)所组成的,它表现为孔窍通达,玲珑剔透之美。皱,就是石面上的凹凸壑纹理。”叠山有了黄石、湖石等石材,如何因地制宜,因材施艺,就是叠山的题中之义。 1.2峰石情趣 在苏州园林里对与“石”,不说“观石”、“赏石”而说“读石”,原因有二:一是诗是需要读的,但古代有些诗也颇有多义性甚至蒙胧性,所以有“诗无达诂”之

5、说。这样,不同的读者可以有不同的接受、理解,而不必拘于一说,定与一尊。石而曰“读”,说明品石也和赏诗一样,可以而且应该见仁见智。二是峰石如画,应该把它像画一样来“读”。这里要说的的是,根据传统审美观,画应该“读”,如黄真民就有草心楼读画集,等等;诗则应该“看”或“观”,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就有“脱帽看诗”之语,等等。看诗读画,似乎是动宾错位,搭配有误,其实不然,简言其理,是由于画中有诗,故应“读”。1 苏州诸园,太湖名石、奇峰极多,只能择而读之。这里,试着来读冠云峰的美。 从正立面看,在西天斜晖的映照下,该峰的上、中、下三停均颇有可读性:冠云峰之上停,秀瘦宛转的往动扭,偏于东部有一罕见的特大孔穴

6、,前后畅通,穿过孔穴,可窥见其后椭圆形的天空。它是全石最可贵、最紧要的精神之处。有此一生命之孔,就使金石玲珑空透,生气贯注,通体皆灵。其峰之中停,秀瘦地往西扭,偏离全石轴线与重心,显现了它那窈窕的身段,比起是停的明朗空灵之美来,中停表现出一种陷怪诡幻之美。其岩窦坳坎之间,诡怪万状,变幻多端,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其下停,又大幅度地往东扭,使全石复归于重心的保持与体态的平衡,从而又倍增了全石的姿态美。冠云峰的上、中、下三停和瘦、透、漏、皱四美,还存在着相生相发、多样而统一的关系,给人以多方面的美感。 二、苏州园林中的水体要素 2.1瀑布 苏州位于平原,本无瀑布可言,但旧日园林往往设法制造人工瀑布。

7、如环秀山庄西北角假山,利用屋顶雨水,流注池中,略有瀑布之意,唯已年久颓毁。该园另一小“瀑布”在东南角假山上,于石后设水槽承受雨水,由石隙间宛转下泄,仅夏季暴雨时如昙花一现。狮子林问梅阁屋顶置水柜,其北累石为瀑布四叠,但水柜不常开,不过聊备一格而已。 2.2溪流与水涧 天然溪水以盘曲迂回,树木掩映,时隐时现者为自然。留园西部小溪虽缺乏盘曲变化,却能利用树木造成幽深断续的效果。此园中部西北角的水涧,两岸叠石较好,涧口设一小岛,增加了水涧的层次与深度。狮子林修竹阁后部的水涧,两侧石岸错落有致,水面曲折幽深。网师园东南角小涧,叠石不多,却能造成源头深远,余意不尽的印象。 2.3池底水井与泉水 苏州古典

8、园林中环秀山庄的飞雪泉与网师园的涵碧泉都是天然泉水。此外拙政园西部、狮子林、怡园、听枫园,畅园、鹤园、壶园等处水池内都据有一定深度的水井,与地下水相通,在亢旱不雨时,池水不至完全干涸。同时井水冬天温暖,可供鱼类过冬。此外如网师园、西园,耦园等园内水池与园外河道相通,有利于保持池水清洁。有的还设有水闸,用以调节水流,但主要供夏季池水高涨时向外排水。狮子林水池则在复廊南侧设阴沟管与园外下水道相接,当池中水位过高时可向外宣泄。 2.2 水体的特色 苏州园林园中水池宜于有聚有分,聚分得体,聚则水面辽阔,有水乡弥漫之感,虽人工挖掘,也宛若自然。在组织园景方面,常以水池为中心,辅以溪涧水谷,配合山石花木和

9、亭阁组成多方胜景,这也是造园的一种传统手法。 此外,还有个别园林将水池置于山洞中,如洽隐园的小林屋洞,洞中积水为池,有曲桥导入洞内,较为别致,再如小灵岩山馆,于池北建大小二水洞相连,也是少见的做法。总之,苏州诸园水池形式各异,而以狭长形占多数,因为这种形状的水池从纵长方向来看,不但风景有层次,而且在池水交汇的水口和转折之处,以桥梁作为近景或中景,可使园景更为深邃。 三、苏州园林的山水要素的结合 3.1 山为点缀,水为衬托 就拙政园来说,其中部是以水为主的,采用水包山的格局,池中最突出的是两座断而复连的偏北的土石山,至于池西北见山楼侧陡峭的假山以及爬山廊,也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2芥纳须弥

10、芥纳须弥,是苏州园林构成特别是其中山水构成的共同特征。正因为如此,明清时代的苏州园林,就必然颇能移天缩地纳大千世界与芥子黍米之中。如把苏州园林放在全国大环境中来审视就可以发现其一更明显的特征:东南多水,西北多山。在苏州,除了以水为中心的园林和以山为中心的园林外,凡是山水并重的园林,一般来说,山多分布于西北,水多分布于东南。这正现实地契合于中国地理的形式:西北多山,东南所水。这不正是小小的芥子容纳了莫大的须弥吗?1 四、结论 “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中有山有水,才会清新致雅。而且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是“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深远意境,山水在园林中,既是一种物质性的建构实体,同时又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起着符号的作用。人们通过欣赏园林中山水可以联想到无限的山川自然,从而达到与神灵对话,与自然亲近,驱除烦恼,陶冶性情的目的。我想这也是古人用山水来造景的意义所在吧! 参考文献: 1 金学智 苏州园林 苏州大学出版社 1998年出版 2004年第二次印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