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模式下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探索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0528672 上传时间:2021-10-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研究性学习模式下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研究性学习模式下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研究性学习模式下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研究性学习模式下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性学习模式下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探索(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研究性学习模式下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探索【摘 要】本文通过认识和了解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并加以具体分析,从而揭示了近年来农村思想品德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克服和消减的对策。【关键词】素质教育 逆反心理 教学对策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需求采取截然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况。由于特定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及一些原因,中学生容易形成逆反心理。例如,上思想品德课时,有的学生说:这是讲大话、讲大空骗人的,毫无实际用处。有的学生不愿上思想品德课,见到思想品德教师就头痛。有的课堂做其他作业,上课打瞌睡。甚至有的大声与老师唱反调,破坏课堂正常教

2、学。据我统计,我校八年级675人学生中,上思想品德课有逆反心理317人,约占47%,无逆反心理约358人约占53%。从年级看,七年级上思想品德课时逆反心理比例占32%,九年级比率占41%。可见逆反心理年级有较大的差异,八年级最重,九年级次之。在逆反心理学生中,40名之前的占25.3%,40名之后的占74.7%,可见后进生逆反心理比率较高。学生的逆反心理极不利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信仰和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探讨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并寻找正确的解决对策,这对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思想品德课中学生逆反心理成因学生心理因素。教育教学是学校、社会、家庭的

3、有机结合体,这个结合体便体现在学生身上,学生的思想动态、举止言行是三者合力的结果。近年来学生在内心上轻视思想品德课程,不把它当作主课程,是由三方面因素造成。原因一,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有钱就有一切,金钱至上观念的影响。许多家长认为“读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学好数理化,不管他政治倾向”这种观念影响下,家长、学生认为思想品德学不学没有多大关系,学得好坏对前途影响不大。因此,思想品德课不专心听,自由讲话,做小动作,把教师的教导不当一回事,厌烦上课,学生在心理上就轻视该学科。原因二,当今社会虽然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德育为先。但教育没有把思想品德真正重视起来,社会上曾掀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4、,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比较看重金钱、地位,而把人的道德品质却放在一边高高挂起,但思想品德课对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学生认为品德教育不重要,当次科看待。原因三,当前就中考分数分析,在各门学科中,品德科考试成绩占的比例最少,只占50分,仅是自然科学的四分之一,再加上考试形式采用开卷,导致学生认为思想课不重要,随便学学、翻翻书就能解决考试问题,上课听不听课不打紧。诸多因素相结合,思想品德育课不及语数英等学科重要,久而久之,就没有学习思想品德的激情,容易导致逆反。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存在一定的缺陷。思想品德教材近年来不断修改,较以往教材,更生活化更时代化。但许多内容不能解释自己的生活实际问题,有许

5、多抽象化和理论体系很强的东西,而不能对现实生活中的阴暗面作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分析。许多学生认为许多课程内容无法接受理解。但课又得上,因为考试及升学的压力无疑在无形中限制了他们的自由,因而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例在上“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课时,教师说:“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观点时,有50%以上的同学唱反调,有的学生叽哩呱啦的说我不想听,不现实,骗人的。有的学生对人大制这一制度连听也听不懂,在这一情况下,学生的逆反心理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思想品德学科整体教师参差不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者。教师的威信、理念,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情感息息相关。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

6、师整体素质不佳。其它的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科学大都是由本专业的学科教师任教。但思想品德学科专业人士只占50%左右,其他50%左右的教师不专业化。什么学科,什么专业都可以任教,例如教语文的年纪大了,但未到退休年龄,学校领导会安排去任教品德课。教体育的上了一点年纪,体育训练太辛苦,有点吃不消,也上了品德课的讲台。刚毕业的教师,领导对他的教学水平有点担心,恐怕误了学生的成绩,不能给家长满意的答复,也担任思想品德教师。这个问题的原因在哪里呢?学校领导不够重视,领导为解决学校所有教师就业,分配教学任务时,人人有事做,有饭吃,只能这么安排。而这些教师上讲台后,由于不是本专业的课程,只能照本宣科,朗

7、读三两下解决了。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如果仔细分析讲解,一堂课塞得满满的;如果随便讲课,几分钟就解决了。教师教学结构、手段单一化,导致学生认为品德课就是休息课、自修课,因此缺乏学习的兴趣。学生这时最容易做些小动作、小吵、小闹等违反纪律的行为,假如教师对学生的这些行为过于严厉、言行专断、遇事不公,缺乏公平性,极易在学生面前缺乏吸引力,而引起不满、反感,而产生逆反心理。评估制度不够完善。考试改革是教育改革的热点,为减轻师生的负担。近年来思想品德考试已改为开卷或半开卷形式。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考试分数占总分比例小,导致学校领导、任课教师不重视品德课,从课时安排、课外辅导时间一少再少;二是考试重知识、能

8、力,而忽视思想品质的形成;三是学校平时月考中思想品德不列入考试科目,七年级、八年级的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不重要,到九年级搞临时突击,开夜车就能把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掌握。这些学生不知现在思想品德考试重视学生的分析、理解、接受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在这种考试指挥棒作用下,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负担减轻了,可以随便听听课就行。但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听清、听懂所授课的内容,就会约束学生的某些言行。初中生在未理解这些禁止和约束的公正性、合理性之前,极易滋生逆反心理。二、探索解决对策重视心理疏导,努力控制逆反心理。初中生健康成长不仅要靠知识的灌输和智慧的启迪,而且要靠对他们的

9、爱护备至和深情。如果我们用真诚去关心爱护,他们就会和我们亲近,在感情上和我们交流。教师应了解学生、平等待人,以情感人,言传身教,与学生交朋友。例如,一位品德教师谈到雷锋精神时,有少数学生讥笑,吹起口哨,拍起桌子,认为现在的社会谈雷锋已经过时,雷锋的小事不值一提,对老师的教导、教学表示反感,认为老师在搞精神欺骗。这时候教师应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例如你出远门在火车站,火车票丢了,身上又没有钱,火车马上就要开了,这时有人把一张车票塞进你的手心,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让学生换位思考,描述一下。当你过桥时,被洪水快冲走了,你的生命走到尽到,你求生的欲望多么强烈,你多么想有人在身边,向你伸出援助之手,这

10、个人刚好来了。你当时的心情是怎么样?你最想说些什么?以心换心,情景交融,以理服人,把学生放在当事人的位置去认识、体验、思考问题,从而选择适当的方法去处理问题。通过循循疏导,就会缩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控制学生的逆反心理。改革和完善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应多贴近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应解放思想,对中学生主要培养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而以往教学把成人的事强加在中学生身上,而不管他们能否接受和理解,思想品德课教学应注重于面向大多数中学生的品德教育,以培养中学生的基础公德为主。因此教学内容在形式上应比较生动活泼,语言文字应通俗易懂。例如在思想品德课本中编排的意

11、志与成功、成才之间的关系时,教材除编排名人、名言外,还应编排目前中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生活中,有侃大山、追星、时尚、娱乐游戏、文体活动、网络游戏、空想等等诱惑。可绘制图形编在教科书上。这些诱惑像唐僧取经路上的妖魔鬼怪一样,似一道道封锁线,时时刻刻在拦你、迷你、进而害你。在头脑清醒、目标明确、意志坚强、立场坚定、动力强动的中学生面前,层层封锁线显得弱不禁风,一冲即垮。可是在既无精神支柱,又无明确目标,大脑一片混沌,意志不坚强,也没有动力的中学生面前,同样的封锁线,就显得坚不可摧,一个个在前进的路上纷纷败北。实践证明若无坚强的意志,被篮球足球毁了的比比皆是;被游戏牵走了的车载斗量;被追星

12、追迷失了的数不胜数;被侃大山侃倒的比肩接踵。被时尚淹没了的不计其数;被。这样的教材安排直观形象,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优化教育手段,讲究教育艺术。思想品德教学方法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寻找多种教学手段。教无定法,教材是死的,教法是活的。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上一言堂、满堂灌,这样做结果是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心理受到压抑,教师要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让学生有自由发言的时间。例如讲解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课程时,虽然教材编排政治性、理论性比较强,但教师在教学之前可让学生搜集材料,多作一些社会调查,了解社会关于人大这一块热点,让学生就当前社会的人民代表为人民服

13、务的光辉事迹、不称职人大代表被罢免的事件,通过演讲比赛、热点讨论等形式开展活动,让学生参与。或者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选人大代表,人民向代表反映情况,人大代表提交提案,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罢免不称职代表等课堂活动形式,寓教于乐,使学生们积极参与教学。这样课堂教学内容容易激发学生的激情,教师应在教学中创造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开创一个师生合作、探究的教学平台,捕捉教育时机,以优良的教育艺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是防止和克服青少年逆反心理的重要途径。改革和完善评估制度。思想品德考试近年来已修改为开卷或半开卷形式,改革评估方法仍需探索。一是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考查评估学生品德状况,包括学生平

14、时的举止言行状况,老师对学生品德评定。两次和为思想品德成绩。应正确权衡他们之间的比例及每一年级的成绩与升学之间的关系。即采用个别谈话、问卷调查、家长访谈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品德评定,如处分未被撤销的品德分数应不能太高。在学校行为表现恶劣且得不到一致好评,品德评定也不能打高分数。对学生的品德状况的测定方法测定内容进行试点,在实践的基础上推广。具体操作应允许各学校自己确定方案,教育主管部门指导。其次,学校应从七年级重视思想品德教学,应列入正常月考,应适当提高考试分数比例,使学校领导、班主任、学生重视思想品德教学,多安排相应时间,使思想品德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帮助学生树立相应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个性心理

15、品质。综上所述,逆反心理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大量存在,初中生是人生一大转折点,思想品质形成的关键期,认真研究初中生的生理心理发展与变化,分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寻求解决对策,帮助初中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健康心理,使他们成为合格一代新人是全体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参考文献:1、刘强主编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柴玉芬初中生逆反心理产生及矫正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报,2000年第3期3、王俊纠正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逆反心理J安徽教育,2002年第8期4、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版第457页5、琚金居初中生逆反心理解读J教育论稿,2005年第35期P70-71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