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中心步行街区的规划与设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0523275 上传时间:2021-10-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城市商业中心步行街区的规划与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城市商业中心步行街区的规划与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城市商业中心步行街区的规划与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城市商业中心步行街区的规划与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商业中心步行街区的规划与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城市商业中心步行街区的规划与设计摘 要 本文通过提出步行街区对城市商业中心区在交通管理、经济复兴、环境改善以及社会效益方面的重要性,着重探讨了商业中心步行街区的规划与设计要点,最后指出商业中心步行街区的规划与设计,将成为我国各大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关键词 商业中心 步行街区Abstract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of the ambulation blocks to urban emporia in traffic management、economic revival、environment improvement an

2、d social benefit,discusses cruces in the plan and design of the ambulation blocks,and then indicate that the plan and design of the ambulation blocks will become an aspect not to be ignor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every big city in ChinaKeywords emporia,ambulation blocks城市中心系指城市中供市民进行公共活动的地方,在中心区内一般集中

3、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各种项目,如公共建筑、政府的行政办公建筑、商业建筑、科研建筑和文化娱乐设施等等。中国则一般称市中心为商业中心(如北京王府井、南京新街口、天津劝业场及上海南京路等)和政治中心(如天安门广场及其周边地区)。商业中心以商业、金融、购物等职能为主,在这里,有一种情况非常显而易见,即人们在这里进行的任何一项活动都是以步行起始并结束,即使在现代化的汽车时代也是如此。人们驱车前往市中心,或购物,或消闲,或谈生意,或寻求某种服务,总是把车停放在靠近目的地的停车场,然后步行前往目的地。因此,大城市中心区步行街区建设的好坏对中心区的繁荣具有重要作用。城市商业中心的步行街区通常是一个由各种类型的步行

4、通道将人们前往商业中心的目的地(如购物中心,办公大楼、娱乐场所等)连接在一起,与机动车交通相隔离的庞大的步行系统。一、 商业中心区的问题与矛盾1 交通效率下降商业中心区的交通问题由来已久,城市交通指向集中使商业中心区的交通问题日趋严重,主要集中在交通组织、交通运行和车辆停放等环节上。商业中心道路面积不足、交通类型单一是引起商业中心区交通拥挤、阻塞现象的主要原因;交通混杂是引起商业中心区交通拥挤的另一原因;另外,商业中心区缺少停车面积是普遍存在的问题。2 环境质量下降商业中心区环境质量问题源于中心区的环境状况和活动烈度。众所周知,商业中心区建筑密度大,街道两侧高楼林立,形成了“街道峡谷”,产生了

5、特殊的小气候气流死区,污染扩散条件极为不利,而商业中心区机动车交通流量大,在过饱和状况下,车辆经常处于怠速驻车、起步加速、减速停车等状态下运行,污染排放量增大,进入大气后扩散速度缓慢,长时间的积累便发生污染危害,据大城市交通调查,长距离自行车上班的居民,不同程度的出现恶心、疲劳、工作效率下降的症状。商业中心区的过量交通、建筑高密度以及单一平面的交通方式使商业中心区的步行条件恶化,商业中心区的道路状况与其它地段基本相似,但不少路段人行道被自行车停车占用,步行空间极为有限,距北京、天津、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观测,市中心商业区的步行人数一般约为28万人h,北京西单北大街的过街高峰人流为1.2万人h

6、,南京新街口局部地段的人流密度甚至达到0.2m2人(1984)。环境质量下降和过度拥挤给人们带来了压力,并引起人们的紧张和心理戒备,使人们失去了公共活动的乐趣。二、 步行街区对商业中心的重要性1 交通管理对于交通管理来说,一个组织良好的地区通常是以平衡的交通管理为特点。通过改善步行的环境质量,增加步行人数,减少商业中心用于汽车交通的空间,促使更多的人乘坐公交(假设城市具有高效的公交系统)。从而,可以实现公交、步行及小汽车交通间的良好平衡。2 经济复兴发展步行街可以加快商业中心经济的复苏。大量的步行交通可以促进临街商务活动及新近开张的室内型商店的业务。环境良好的商业中心可以吸引行人在此浏览、散步

7、及购物,从而增加了消费,促使许多商业的收益增加。在欧洲已经被证明,正是步行化促进了零售业的增长,这是因为:(1) 步行至少增加了50%的人流;(2) 行人不再恐惧来往车辆,因而更易于购物;(3) 行人更倾向于逛商店购物。3 环境改善步行化可以改善商业中心环境。行人的增加,汽车的减少将大幅度的降低大气和噪音污染程度,而这两种污染往往在市中心很严重。例如,在哥本哈根的一条著名的步行街Stroget,汽车被禁止行使后,噪音程度降低了一半。步行化还有助于商业中心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通过减少对古建筑有损害作用的汽车废气的排放,以及消除汽车对古建筑周围环境的破坏,有助于尽情欣赏古建筑风格,保护古建筑及商业

8、中心的历史风貌。4 社会效益当商业中心环境因步行化而得到改善后可产生许多社会效益。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的机会大大增加了。不同文化背景、种族的人相互交往,多元文化共存的机会大大增加,这对儿童的成长尤为重要。步行街往往配备有舒适的座椅,尤为受到年长者、孩子、残疾人和带婴儿的父母的喜爱。一个人行走在行人众多的市中心比独自在一条街上会感到更安全。步行化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商业中心的活力和形象常常由街道上行人的活动来衡量。尽管其他一些指标可能更准确的反映出商业中心的经济状况,但平民百姓看待一个商业中心是充满活力还是死气沉沉则是根据街上行人的数量及步行环境的质量来判断的。三、 步行街区系统的组成1 步行购物中

9、心区商业中心区的现代步行购物中心通常是一个规模庞大的,集购物、娱乐、消闲、观光于一体的室内建筑(图一),并通常附以灯光,花草树木,雕塑及其它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舒适物。步行购物中心通常提供以下场所和服务:零售业,包括百货商场和各种专业商店;餐馆、酒吧、咖啡厅、电影院、剧院、商业俱乐部、儿童乐园;生意及业务洽谈室等等。2 步行通道步行通道是步行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商业中心的主要步行点联接在一起,步行通道可分为凌空性,如空中走廊和天桥;地面型如便道,步行街及地下通道三种类型。3 广场广场通常是指购物中心与公园之间的空旷地带,是商业中心步行街区的结合部,它可以提供专门来此消闲和过往

10、行人稍事休息的场所。广场的三个基本用途是:循环功能提供足够的步行空间;休息功能为步行者提供稍事休息的区域;美化功能为步行区增加一些绿色。4 公园图一 横滨皇后广场室内步行空间公园通常是位于商业中心的一块草坪或绿地。公园的主要功能是为娱乐和公众集会提供一个场所,但也可作为步行者的休息场所。5 艺术画廊艺术画廊是连接一系列艺术景点得步行路。城市的艺术画廊设计精美,它不仅是步行街的一部分,而且具有很强的教育和文化观赏特点。6 步行区步行区是指城市商业中心区的某几条街区对机动车关闭、禁行的区域。它为步行者提供了一个安全的购物、消闲环境。在这一区域中,各种步行区设施往往最为发达,步行区的规模视需要而不等

11、,美国大部分城市的步行区在任何方向上的长度一般不超过500米,这是因为步行者愿意徒步行走的最大距离一般就是这个长度。有的步行区很大,这样的步行区通常需要辅助交通设施,如迷你车等等。四、 步行街区规划与设计要点1 限制小汽车交通把从商业中心区通过的“过境车辆”分离出去,并使得在商业中心行车更加困难、不方便,从而使商业中心更加趋向于步行化。如在奥斯陆、米兰、香港和新加坡,通过减少停车车位、提高停车价格、对停车时间进行严格限制等措施可以有效的鼓励汽车出行者寻求其他交通方式到商业中心(如公交、合乘小汽车等)。当然,要想获得成功,还须有一些辅助性投资以促进合乘以及改善公交的运量和质量。2 提高城市商业中

12、心区步行交通效率要提高步行交通效率,就要求行人设施不再仅仅是单要素(如独立设置的过街天桥或隧道等等)的布置,而是要构成彼此连续的线性关系,并与城市中公共建筑紧密结合,从而形成能包容城市流动人群相关活动的便捷且富有生气的空间网络。可从四个方面进行:(1) 步行系统涵盖或连续穿越城市建筑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步行系统和城市建筑内部空间相互穿插交织,界限模糊,公共领域深入建筑内部,使城市中重要公共建筑成为整体公共空间网络中一连串相互串街的活动结点。不再是点到即止,而是穿堂入室。建筑中庭、外廊或是建筑与街道间的中介“灰空间”往往成为公私交接转合的重要结点。在这种一体化空间体系中,步行与购物、娱乐、餐饮、聚

13、会等人群活动形成互动支持,一面是安全、便捷、舒适且充满生气,另一面则是无限的商机。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空中步道系统与市中心各街区公共建筑内部厅堂的不可分已成为图二 尼克雷特街上空与IDS中心相连的人行天桥世界范围内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化的杰出范例(图二图五)。IDS中心、西北中心和盖威达商场都是80年代建先后建成的公共建筑。它们占据了市商务中心区内相邻的两个地块(每个地块约2h)。两个地块的建筑建于不同的时间,服务于各个不同的业主,但它们都遵循共同的城市设计准则,这里最重要的是建筑内部空间与中心区空中人行步道的关系以及与地块一侧尼克雷特林荫步道的联系。图三 IDS中庭内景IDS中心、西北中心和盖威达

14、商场都是80年代建先后建成的公共建筑。它们占据了市商务中心区内相邻的两个地块(每个地块约2h)。两个地块的建筑建于不同的时间,服务于各个不同的业主,但它们都遵循共同的城市设计准则,这里最重要的是建筑内部空间与中心区空中人行步道的关系以及与地块一侧尼克雷特林荫步道的联系。图四 盖威达商场内公共步道图五 IDS中心、西北中心和盖威达商场二层平面图(2) 步行系统与城市交通换乘系统的对应配合这种对应配合大致包含下列主要内容:步行体系与城市主要交通站点直接相连,与市内公交站点密切结合,步行体系各个接口与停车场(库)(含汽车和自行车)有便捷的联系,步行体系及其各个换乘点与城市人群出行模式相一致。香港湾仔

15、、中环一带的步行体系与轮渡码头、公交巴士、地铁站、机场市内候机楼以及上山缆车站等等均有着直接联系,从而成为中心区安全、便捷、舒适的交通换乘体系的主要媒介。德国慕尼黑中心步行街的人行系统与机动车行路线实行统一规划,作为步行街空间结点的卡尔斯广场和玛丽亚广场与地下交通枢纽垂直相连,成为步行街主要的换乘中心,同时在步行街区外围设置机动车环路,交叉口实行立交。其成功的交通组织方式对步行街规划和建设的后来者形成深远的影响(图六图八)。慕尼黑老城区步行商业街是该市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一个卓越成就。1972年的世界奥运会在慕尼黑举行,极大的带动了慕尼黑城市各项事业的建设,特别市交通设施的建设。城市地铁和市郊快速

16、铁路的建设和运行以及与城市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相结合,连成覆盖全城的高效快速、舒适安全的公交服务体系,大大缓和了城市,尤其是市中心的交通矛盾。建成的市中心区步行街,在其周围沿老城边缘建快速环路,于环路的交叉口设立人行地下过街道。南北、东西向两条铁路线在中心区进入地下,并在中心区的玛利亚广场交汇。步行街地下还同时设有汽车道、停车库等。地下交通的车站均布置在步行区的附近,从步行街区以外进入商业街可乘地下公共车辆直达,部分地面道路上的货车限时进入,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车辆对步行街的干扰。图六 卡尔斯广场步行街入口图七 商业步行街地下交通换乘体系示意图图八 商业步行街地下交通换乘体系示意图(3) 步行系统立

17、体化随着城市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进程,与城市建筑、机动交通、空间开发相交织,城市中以人行步道为主干的公共空间系统势必走向立体化发展的道路。地铁建设从单一元素走向复合系统,地铁站建设拉动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在地下形成步行商业街市并与周边地段内城市公共建筑的地下部分、地下停车场(库)直接相连;空中步道将城市建筑彼此联结为整体;地上、地面、地下三个层次通过建筑内外各种垂直交通设施相互扣结,彼此补充,从而形成一体化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图九)。上海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的步行系统规划采用了典型的立体化组织方式,为适应该地区商业开发、交通整治、古寺重建、生态保护等多种复杂的发展计划,其步行系统在中心开敞空间部分以

18、地铁站下沉广场为核心形成地下步行体系,外围商业开发地段则以空中步行为主体,通过建筑内部垂直交通设施和外部环境设计要素将空中、地面、地下连成具有多触点和广泛涵盖面的开放式步行空间系统,在该地区内的流动人群可以避免与机动交通的冲突而到达各主要活动场所和各交通换乘站点。(图十十四)图九 城市中心区多层面交通组织示意图十三交通换乘系统图十二二层步行系统图十一 地下层步行系统图十 地面层步行系统上海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以立体化手段组织有序的交通。清晰的立体化人车分流机制形成了该地区完整的步行系统,地下、地面和地上三个层次相结合。结合地铁站,在地下一层将核心区地下空间连成一体,并跨越南京路、常德路和愚园路等

19、,二层步行系统联系各街坊商业空间,并以跨越空间越过干道以补充人行过街设施。充分的公共停车组织是保证商业繁荣的必要条件。整个地区布置两处集中停车场,其一在静安公园地下,紧邻地铁站,其二在乌鲁木齐路愚园路口设多层停车库。自行车停车采用与商场结合的方式。图十二 二层步行系统图十三 交通换乘系统图十四 南北向剖面图十五 名古屋大须观音步行街3 创造宜人的气候条件(1) 改善步行通道气候条件商业中心区的步行活动与气候相关,宜人的气候条件指人们适宜在户外活动的自然气候条件。显然,气候条件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直接关系,在不同经纬度的城市有不同的气候条件,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南方城市要求避免高温和阳光的

20、直接照射,夏季高温时应采取种种人工的或自然的因素进行遮阳处理;北方城市则应该认真研究人们在低温、强风状况下的活动规律,为人们的步行提供条件。已有许多城市建起了有遮蔽的步行购物走廊,或为高架式或为地下式。其它技术措施包括:在可能积雪的人行道安装加热装置使积雪融化(如明尼那波利斯的Nicollet购物中心),设置受人欢迎的防晒、防雨遮盖物(图十五)。(2) 改善步行街区广场公园气候条件在大多数时间,户外活动的人都要有直接阳光并避开风吹才感到舒适,除了最热的暑天,在所有其它的日子里,风大或阴处的公园和广场实际上无人光顾,而那些阳光充沛又能避风的地方则大受欢迎,可见,适宜的气温、充沛的阳光、避开强风是

21、日常户外活动理想环境的标准。在商业中心区,高层建筑较多,高层塔楼、特别是板式高层建筑常常会产生局部气涡流形成强风,并投下大片阴影,产生不利的气候条件。商业中心区的环境设计应该使休息、活动避开这些地段,安排在具有良好日照的地段,在小尺度环境构成上下功夫,采用树木、树篱等设施来改善环境景观,增加商业中心区外部空间的吸引力。4 室外家具的布置商业中心区的外部环境是由众多因素构成的:灯具、护栏、标志、指示牌、雕塑、喷泉、水池、花台、台阶、草坪、树木、垃圾筒(图十六)这些因素都有明确的功能与意义。当我们从支持商业中心区公共活动的角度来分析,座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座椅可以提供休息的机会,更重要的意义是延长

22、了人们在某一区域或某一地段逗留的时间,创造了公共交往的机会。图十六 国外某商业步行街平面街道成为随处可行、可坐、可游、可赏的带型广场关于座位的布置有多种方式,但许多设计把座位布置在广场的中间区域,填充广场的空白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心理学考虑。一方面,在选择座位时人们首选靠墙或靠柱的座位,使背部得到“保护”获得安全感;另一方面,人们还常常选择凹形角落的座位,便于在保持个体空间完整的前提下方便交流。因此,座位的布置应该精心规划,通盘考虑场地的空间与功能分布,对于适合小组人群交往的座位应充分研究座椅指向的关系,建立向心性指向关系,满足相互交往的需要;对于适合于一般性交往活动的座椅布置,应该使座椅有共同的

23、指向性,以便在某一共同事件或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交往的机会。显然,从交往、安全的角度来看,座位沿公共空间的周边布置比在中间布置更具有实用价值。除了满足心理学的要求之外,座位的布置必须考虑座位的朝向、视野和气候的要求。座位的数量影响公共活动的展开,太少的座位会出现拥挤,但太多的座位又因无人使用产生空荡荡的萧条印象,都不利于公共活动的发生、发展、应该按照空间的位置、规模和可能发生的活动合理确定座位的数量,以相对较少的基本座椅和大量具有座位功能的台阶、基座、矮墙、水池边沿、花台等作为辅助座位来适应公共活动中人数变化的要求。5 增加步行街区的魅力富有魅力,充满活力的人行道将促使步行出行量的增加。为此而

24、采取的措施包括:别致的沿街建筑门面、室外展销、诱人的景观,以及任何令人感到周围环境新颖、别致的方式。对许多步行者而言,观望人群也是有一种有吸引力的活动。因此,行人较多的人行道能吸引更多的人聚集。为提高步行街的活动水平,规划师们多采用修建凉亭、水果及蔬菜摊位、路旁咖啡屋、室外小吃店以及进行路旁艺术表演的方式。五、 小 结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国各大城市均出现立体发展趋势,高层建筑发展很快,城市商业中心区密度加大,土地利用向多样化发展。这使得本来已经十分拥挤的城市商业中心区将更加拥挤,行人与机动车互扰的问题将更加突出。而在商业中心开辟步行区是一项恢复城市活力的交通组织措施,步行区的建设使历史的公共空间回复到了原有的使用状态,恢复了原有的空间特征和宜人的尺度,使商业中心区交通、环境的改善以及商业零售业的复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城市商业中心步行街区的规划与设计将成为我国各大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