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职业技术学校申请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汇报材料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0519384 上传时间:2021-10-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61.1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职业技术学校申请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某职业技术学校申请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某职业技术学校申请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某职业技术学校申请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职业技术学校申请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汇报材料(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湖南某职业技术学院申请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汇报材料 -数字化校园建设一、学院概况湖南某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8年,2002年经湖南省政府批准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国土资源系统,湖南省地勘局主管的独立设置的一所国有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占地面积430亩,现有在岗职工491人,在校学生8000余人。设有资源某系、土木某系、信息某系、管理某系和基础科学系等五个系,开办有区域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某测量技术、建筑某技术、道路桥梁某技术等26个专业。学院秉承“传承地质文化,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某人才”的办学理念,遵循“德技共举、知行合一”的 校训,为地勘行业培养一线需要的 “某勘查、某建设、某服务”

2、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湖南国土资源(地勘)行业公认的“地勘黄埔”。先后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建筑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湖南省某测量技术重点实习实训基地”,“湖南省建筑某技术专业课教师专业技能教学水平认证培训基地”。拥有3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3个省级精品专业、2门省级精品课程、2个省级教学团队。学院先后被评为“国土资源职教工作先进单位”、 2006年在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等级。 “2009年度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2011年,跨入了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湖南省文明高校和湖南省党建工作先进高校的行列。 二、建设基础我院于

3、2002年年底开始建设校园网,信息化建设由此起步。根据当年的制定的数字化、智能化校园的建设目标,按照总体设计、分步实施、边建边用的原则,经过几年的建设,我院数字化校园建设初具规模,累计铺设光缆长达7公里,光纤接入校园所有楼栋。数字校园网络拓扑结构如图所示:1000M多模光纤1000M单模光纤100/1000M双绞线办公楼内部服务器群SAM认证计费LS7506E堆叠线家属宿舍区 老防火墙电信服务器图书馆网络中心新教学楼LS-E328老教学楼LS-E328E126A实训楼 RT-SR66024栋5栋3栋2栋1栋 LS5500-28c1号楼2号楼4号楼3号楼学生宿舍区LS5500-28c新图书馆体育

4、馆LS-E328LS-E328LS-E328LS-E328E126AE126AE126AE126AE126AE126AE126AE126AE126AE126AE126AE126AE126AE126AE126AE126AE126AE126AE126AE126AE126AE126AE126AS3100-8CS3100-16CS3100-8CS3100-16C校园网络拓扑结构图目前投入运行了行政办公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15个管理应用系统。已经将12门省级、院级精品课程资源上网,开发了试题库、教学资源库,收录了800多套试题、300多个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建立了学院级以及

5、院内二级机构的门户网站。根据学院“十二五”规划,计划进一步加强数字化校园某建设,逐步实现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教学、网上服务。满足学校全体师生在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需要的数字化虚拟校园。全面提升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三、建设思路利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建设具有某特色的3+N+2数字化校园,逐步实现我院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和智能化的素质教育和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构建一个集教育、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实施的策略是本着“统一规划、软硬并重、分步实施、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持之以恒”的建设原则,有计划、分步骤逐步地建设起一个数字化、网络

6、化、信息化的虚拟学院。四、建设目标通过3个体系(数字化校园标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统一身份认证体系)、N个应用系统(教学、管理、服务等应用系统)和2个平台(网络平台、共享数据平台)建设为主要内容,以教学、管理、服务应用系统为核心支柱,以数字校园标准体系为建设规范,以网络信息安全体系为保障,依托校园网、共享数据平台,构建具有某特色的3+N+2数字化校园,全面提升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湖南某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校园基本架构如图:(一)构建3个体系,实现用户单点登录,消除信息孤岛,让正确的人、使用健康的主机、访问安全的网络、做规范的事情。(二)建设N个应用系统,在完备的网络环境基础

7、上,构建教育、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应用系统,既为全院师生提供服务平台,也为国土资源厅、地质矿产开发局以及相关行业提供互动的合作平台,逐步实现数字化学习、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科研和数字化管理,并以数字化校园系统为纽带,使得政府、学院、企业三方协同互动、紧密合作。具体建设目标为:1、对接职教新干线建设教育平台,包括教学空间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对外培训系统建设以及远程教育系统建设。2、借鉴企业管理模式打造“学院ERP管理平台”。做到管理业务程序化、资源利用最大化、管理成本最小化。在管理节点上强化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淡化传统的部门意识。建立岗位工作标准和量化的考核体系,从而达成管理效率和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8、和管理成本的最小化。3、面向社会特别是地矿行业构建社会服务平台,面向我院师生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我院26个专业的职业标准库、建立地质标本和地勘技术资料库,建立学生就业和创业信息库,为社会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合作平台。全面实现校园一卡通,提供标准的第三方数据接口,实现一卡通多种(餐饮、图书、收费、上机系统等)应用。(三)完善2个平台,完成无线网络系统建设,实现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全覆盖,建设海量存储系统,配置容量达到20TB,满足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教学资源、公共信息资源建设的存储需求。五、建设内容为了实现我院3+N+2的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目标,依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分步建设如下内容。(一)完善网络基

9、础平台设施1、完善网络基础平台建设继续完善校园网的硬件建设,拓宽网络出口带宽,完成无线网络系统建设,实现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全覆盖,为数字校园的应用系统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2、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完善信息安全技术保障系统,完成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系统、网络防病毒软件、电子邮件过滤网关、数据灾难与恢复系统建设。完成数字校园标准规范体系和统一身份认证体系的建设,为各个应用系统提供公共的基础性服务,通过整合、集成(包括用户界面集成、身份认证集成和业务集成)并管理应用,实现数据共享、消除信息孤岛。3、建设统一信息门户体系依托综合信息门户网站建设统一信息门户体系。门户网站作为数字校园窗口,与

10、学院共享数据库中心连接,以浏览器的方式向用户展现数字校园的应用信息,学校用户(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可自由定制和检索个性化的信息内容。校外用户在设定的安全范围内可查询相关信息,并可及时快速交互。综合信息门户服务除完成信息门户站点本身的所有功能以外,还可根据数字校园建设的要求,提供各种服务的接入,如email 系统、网上教学系统、校企合作管理系统。4、建设共享数据平台共享数据平台是校园内一个高层应用平台,将实现校园内各种信息系统的互通互连和数据共享,并且以校园综合信息门户网站的形式将这些应用系统提供的服务集成在一起,根据进入系统用户的不同身份,统一分配不同权限,查询相关数据,享受相应服务

11、。建设海量存储系统,配置容量达到20TB,满足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教学资源、公共信息资源建设的存储需求(二)构建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应用管理系统1、对接职教新干线建设教育平台对接职教新干线,大力整合我院已有的教育信息资源,建成以优质教学资源为主体、相关职教资讯为补充的教育平台。教育平台建设包括:网络学习互动平台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建设。(1)网络学习互动平台建设在三年内建成以“职教新干线”网站为核心、覆盖全省职业院校的网络学习互动平台的建设,将学院优质教学资源及时上传、更新,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师生个人空间的建设,创新管理和教育教学手段

12、,充分利用个人学习空间,实现网上授课、顶岗实习网上管理、网上开展社团活动等。师生个人空间的建设内容,是管理人员和教师创新管理和教育教学手段的重要体现,将作为师生“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省级、院级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个人空间在2011年制作首批教学视频1个,学院网络平台教学资源收集、审核组遴选优秀视频推荐至网站首页。立项建设的省级、院级精品专业、精品课程的相关资料及时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十二五期间,建成4门以上课程可供全省职业院校网上选修,为推进职业院校学分制改革创造条件。(2)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是数字化校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集合学院各专

13、业、课程的教学资源,整合后在网上共享,教师可以通过平台上传、查阅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利用平台进行自主学习等。对接湖南“职教新干线”, 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全面改善教育教学环境、丰富课程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师生交流互动、提升我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整体架构如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教学与资源管理平台教师校内共享专业1专业2专业专业1专业2专业校际共享专业标准库标与标准自主学习平台教师教学平台专业教学资源中心数字化学习中心学生节点管理资源管理用户管理课程制作资源建设备课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个性学习协作学习管理员师生交流平台课程教学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教

14、学管理平台校内共享专业1专业2专业专业1专业2专业校际共享精品课程建设平台湖南某职业技术学院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整体架构具体功能至少应包括:学生网络学习支持系统、教师网络教学支持系统、网络教学管理和系统管理四个子系统。教师网络教学支持系统为教师提供了探究式教学的平台和课程备课空间,主要应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师简介、课程通知、课程讲义、答疑讨论、课程作业、课程笔记、课程问卷、课程设置、选课学生管理、任课教师管理等模块;教师用户登录后,可以按照个人所教课程信息,进行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教学讲义等的编写,对所选课学生管理,进行在线答疑、布置作业、问卷调查等活动;学生网

15、络学习支持系统为学生提供课程学习空间,主要应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师简介、课程通知、课程讲义、答疑讨论、课程作业、课程笔记、课程问卷等十个模块;学生用户登录后,可以按照所学课程,查看课程教学日历、课程学习、网上答疑,也可以参加各种调查问卷,针对学习难点进行网上交流。平台内还可通过论坛参与、问卷调查、信息发布等各种形式, 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学习环境,并通过各种交流平台,充分发挥了网络优势,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3)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以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为依托,围绕学院四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的教学资源建设为重点,整合学院教学、培训等各类教学资源

16、,建成4个重点建设专业40门专业主干课程教学资源库,初步形成以4个“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为核心的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丰富优质、可持续补充的资源平台。为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技能培训、企业培训提供支持,实现网络数字化资源共享。通过专业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实施网络辅助教学。通过骨干教师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上建立虚拟教室,进行课程管理、课程内容制作与发布,实现对实体课堂教学的补充,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管理,实现个性化教育和学生协作学习,建立学习讨论区,实现异步互动。(4)虚拟仿真实训建设按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建成20个虚拟仿真实训软件平台,为学生提供与生产一线同步的虚拟仿真实训环

17、境;建成与20个虚拟仿真实训软件平台配套的虚拟仿真学训室。2、借鉴企业管理思想建设“校园ERP”管理平台全面梳理和优化学院管理流程和工作流程、依据业务流程设置岗位节点,固化岗位工作和工作流程,设立岗位工作标准,建设“校园ERP系统”。然后依托“校园ERP系统”,使得学院管理程序化、考核数字化,最终达到管理效率、效益最大化,管理成本最小化。建立集成的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简称协同OA系统),让教职员工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实现协同工作和知识管理。协同 OA系统建立内部通信平台和信息流转平台、实现计划任务管理及自动化的流程管理、实现分布式无纸化办公并支持各类扩展应用(如人力资源管理、资产管理、项目管理等等

18、),通过实现上述目标,最终达到节约运营成本、规范工作管理、加强协作精神的目的。“校园ERP系统”管理平台包括以下管理系统的集成:基于工作流的协同OA系统、校务决策支持系统; 基于信息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校企合作资源管理系统; 基于教学管理的教学教务管理系统、考证管理系统、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基于学生管理的“一卡通”系统、招生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收费管理系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 3、建设“内外合一“的综合服务平台依托综合信息门户网站建设“内外合一”的综合服务平台。面向学校用户的服务平台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信息:4大类26个专业的专业标准;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订

19、单合作企业的信息发布;企业招聘的职务说明书和职务规范;学生创业信息与创业案例;就业指导文件和就业形势分析;学校教学、科研综合信息;各类规章管理制度。面向校外用户的服务平台包括如下信息:地质样本展示厅;虚拟地质文化广场;虚拟建筑文化广场;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成果展示;科研成果孵化合作信息;某学子风采展示厅;某校友会论坛;地勘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演示和应用合作;国土资源信息化系统演示和应用合作;地质、建筑专业群网上培训课堂。六、建设进度与资金预算项目建设分三年完成,预算共投入资金672万元。其自筹100万元,省地勘局投入472万,企业资助100万元,具体内容见附表,项目建设进度安排见表1;项目建设资金

20、预算安排见表2,项目建设预期目标、验收要点见表3。21表1 3+N+2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项 目2012年2013年2014年名称建设内容3个体系统一信息门户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学校信息化标准,完成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建设用户认证入网规范、IPS千兆入侵防御系统、网络流量监测与分析系统和防垃圾邮件系统以及数据备份系统建设2个平台网络、共享数据平台建设无线网络覆盖某建设海量存储系统扩容,总容量达到20TB教学应用系统网络学习互动平台建设完成省级专业带头人、精品专业、精品课程资料上传、更新,个人空间建设工作优质教学资源更新优质教学资源更新专业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建设

21、编制专业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开发、建设方案,完成可行性论证及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建成功能完备的专业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完成4个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建成4个重点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具备互动教学功能;启动非重点建设专业及公共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建设编制实训虚拟仿真软件及实训室建设方案,完成可行性论证及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建成4个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的主要实训项目10个实训虚拟仿真软件及10个仿真实训室的建设建成4个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的主要实训项目20个实训虚拟仿真软件及20个仿真实训室的建设管理应用系统管理应用系统建设完成以教学、

22、科研管理为核心的应用系统建设,实现教学、科研、人力资源等管理管理的信息化完成以“校园ERP系统“为核心的应用支系统建设,实现行政管理信息化,完善教学、科研管理应用系统的应用功能完成以“一卡通”等应用支撑系统为核心的管理应用系统建设,实现学生、生活管理信息化,全面实现学院各项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服务应用系统面向学院内用户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综合信息门户网站的建设、完成共享数据库中心的建设以及信息整理,并与门户网站连通建立26个专业的专业标准、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并提供查询服务;建立企业信息发布平台,提供信息检索服务建立学生就业、创业信息数据库、建立就业知识库面向学院外用户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建设地质样本

23、展示厅、虚拟地质文化广场、虚拟建筑文化广场;建设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成果展示厅;建设科研成果孵化合作互动平台设立某学子风采展示厅、某校友会论坛;建立地勘、建筑技术和劳务输出合作信息发布和互动平台;建立国土资源、地勘信息化技术咨询服务互动平台;建立地质、建筑专业群网上培训课堂表2 3+N+2数字化校园项目年度投入计划表建设内容资金预算及来源省级财政投入省地勘局投入企业投入学院自筹合 计201220132014小计201220132014小计201220132014小计201220132014小计统一信息门户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建设20204040网络、共享数据平台建设505015156

24、5网络学习互动平台建设1010103028专业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建设110203131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16060121121虚拟仿真实训建设2020206010101030180管理应用系统建设50501005050服务平台建设4040401205101025合 计1322001404725050100254530100672表3 3+N+2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预期目标、验收要点表项 目2012年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13年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14年预期目标、验收要点名称建设内容3个体系、2个平台统一信息门户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预期目标:1、建立学校信息化标准;2、完成信息门户

25、、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建设;3、建成无线网络平台。验收要点:1、湖南某职业技术学院数字校园信息标准;2、一套身份认证系统;3、无线网络系统一套;4、服务器一台。预期目标:1、完成用户认证入网规范、IPS千兆入侵防御系统、网络流量监测与分析系统和防垃圾邮件系统以及数据备份系统建设;2、建成共享数据平台。验收要点:1、1台认证计费服务器,网管服务器1台;2、IPS千兆入侵防御系统、网络流量监测与分析系统和防垃圾邮件系统以及数据备份系统一套且运行正常;3、海量存储系统一套。网络、共享数据平台建设教学应用系统网络学习互动平台建设预期目标:1、编制专业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专业教学资源库、实训虚拟仿真软件及实训

26、室的开发、建设方案,完成可行性论证及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2、启动4个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3、完成“网络学习互动平台”的建设。验收要点: 1、“网络学习互动平台”建设合同;2、服务器2台;3、4门优质课程资源添加到学习互动平台中。预期目标:1、建成功能完备的专业教学资源管理平台;2、建成4个重点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具备互动教学功能;3、建成4个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的主要实训项目10个实训虚拟仿真软件及10个仿真实训室的建设。验收要点:1、专业教学资源管理平台软件一套;2、服务器2台;3、10个实训虚拟仿真软件及10个仿真实训室。预期目标:1、启动非重点建

27、设专业及公共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2、建成4个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的主要实训项目20个实训虚拟仿真软件及20个仿真实训室的建设。验收要点:1、20个实训虚拟仿真软件及20个仿真实训室;2、4个重点建设专业40门专业主干课程教学资源库专业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建设管理应用系统管理应用系统建设预期目标:完成以教学、科研管理为核心的应用系统建设,实现教学、科研、人力资源等管理管理的信息化。验收要点:1、 管理平台建设合同;2、 教学、科研等管理系统一套;3、 服务器一台;预期目标:完成以“校园ERP系统“为核心的应用支系统建设,实现行政管理信息化,完善教学、科研管理

28、应用系统的应用功能。验收要点:1、OA办公、校务决策支持等管理系统一套;2、服务器一台;3、教学、科研管理应用系统培训、应用相关资料一套。预期目标:完成以“一卡通”等应用支撑系统为核心的管理应用系统建设,实现学生、生活管理信息化,全面实现学院各项管理工作的信息化。验收要点:1、“一卡通”、招生、学生等管理系统一套;2、服务器二台;3、OA办公、校务决策支持等管理系统培训、应用相关资料一套。服务应用系统面向学院内用户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预期目标:完善综合信息门户网站的建设、完成共享数据库平台的建设以及信息整理,并与门户网站连通。验收要点:1、 综合信息门户网站一个;2、 共享数据平台建设方案。预期目

29、标:建立26个专业的专业标准、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并提供查询服务;建立企业信息发布平台,提供信息检索服务。验收要点:1、26个专业的专业标准、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2、企业信息发布平台一套。预期目标:建立学生就业、创业信息数据库、建立就业知识库。验收要点:1、 学生就业、创业信息数据入库,可查询;2、 就业知识库面向学院外用户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预期目标:建设地质样本展示厅、虚拟地质文化广场、虚拟建筑文化广场;建设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成果展示厅;建设科研成果孵化合作互动平台。验收要点:1、 地质样本展示厅2间;2、 虚拟地质文化广场一个;3、 虚拟建筑文化广场一个;4、 科研成果孵化合作互动平台一套。

30、预期目标:设立某学子风采展示厅、某校友会论坛;建立地勘、建筑技术和劳务输出合作信息发布和互动平台;建立国土资源、地勘信息化技术咨询服务互动平台。验收要点:1、 某学子风采展示厅一间;2、 地勘、建筑技术和劳务输出合作信息发布和互动平台一套;3、国土资源、地勘信息化技术咨询服务互动平台一套。预期目标:建立地质、建筑专业群网上培训课堂。验收要点:地质、建筑专业群网上培训资料已上网,实现共享。七、保障措施由于数字校园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某,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大、涉及部门人员多的特点,为保证数字校园建设能按期保质完成,采取以下措施:(一)制度保障一是科学编制规划和严格执行规划,加大对规划建设中重大问

31、题的专项研究,视情增设具体系统的子规划,例如智能弱电系统规划等,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经过校内规范程序制订的规划在正式颁布后,应强化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延续性,重大项目不能随意调整和变更。二是制订相关制度,保障数字校园网络环境和资源的安全。(二)组织保障一是领导体制,学校成立IT治理机制,由院长亲任主任,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院长任常务副主任(CIO),成立数字校园建设专家组,聘请校外专家担任组长,成立项目实施组,主管副院长任项目实施组组长,各子系统项目组组长为对应子系统的业务主管部门第一负责人。二是日常管理机制,为确保建设规划的各项任务具体落实,数字校园日常管理机构宜命名为“信息

32、中心”,其工作职能应涵盖五项内容:用户服务、信息管理、应用运行、计算环境、网络设施。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常务副院长(CIO)信息化办公室管理决策投资决策管理制度信息标准安全策略部门协调处系部所集中的数字校园基础支持与服务计算机信息中心用户服务信息管理应用运行计算环境网络设施湖南某职业技术学院IT治理机制架构图(三)资金保障学校从2012年起,每年确定一笔专项资金,用于数字校园建设,坚持投入3年左右时间。(四)人才保障一方面,加强对计算机信息中心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在业务水平上能完成信息化领导小组交予的各项任务。另一方面,强化全院师生信息化意识和提高信息化应用能力,努力做到“领导要懂,骨干要精,全体都会”,要求全体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教学资源,改进教法,革新教育模式,实现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优化,充分发挥数字化校园的资源优势,提高教学质量。(五)加强协同配合一是加强向省局的汇报衔接,争取省局有关部门在政策支持、项目试点、改革先行先试等方面给与重点倾斜。二是树立全校建设一盘棋的观念,全校各机关处室、教学系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全力支持配合数字校园建设,把各部门所管辖的工作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程度和水平,作为业绩、政绩考核的一项评价指标,努力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推进数字校园建设的强大合力。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