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科学性的研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0492629 上传时间:2021-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对提高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科学性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提高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科学性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提高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科学性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对提高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科学性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提高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科学性的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对提高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科学性的研究摘要: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提高课余体育训练的科学性,对于保证训练效果,培养体育人才,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促进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比赛时的稳定发挥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对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直接作用力、间接作用力和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科学性。关键词:学校课余 体育训练 科学性1 前言体育运动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快速的发展。体育训练是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决定着竞技体育的发展。目前我国的体育训练基本上是以

2、经验训练为主,如何使体育训练从传统的经验主义训练方法走向一条科学的、“以人为本”的科学训练方法,是每个体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可以理解是体育教师为发掘并培养学校学生体育苗子和体育骨干所做的全过程,是由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下面就从提高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科学性的特点、直接作用力、间接作用力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论述。2 研究方法2.1调查访问法拜访并咨询了附近镇区部分体育教师,聆听他们对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科学性的看法;同时,与部分初中学生(包括训练队学生)进行交谈,了解她们对课余体育训练认识和所遇问题,为对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科学研究影响拓宽思路。2.2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浏览并查

3、阅有关文献资料、搜集整理有关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3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概念与特点3.1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概念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等形式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技术和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3.2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3.2.1业余性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显著特点是业余性,即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运动训练。以学年和学期为周期的运动训练,是其他专业训练所没有的。3.2.2基础性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主要是进行基础训练,这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课余训练以及训练规律所决定的。学校课余体

4、育训练的参加者都是青少年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所以,这一阶段着重要抓好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的训练,不宜过早地对他们施以成年人的训练方法和运动负荷。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内容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即包括身体、技术、战术、思想、心理和智力等方面。3.2.3广泛性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广泛性是指凡是愿意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不分成绩高低,有无运动天赋,都可以参加课余体育训练。4 提高课余体育训练科学性的直接作用力4.1 科学的选材是体育训练成功的前提和条件一般来说,学生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一部份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的,而另一部份竞技能力是遗传特征所决定的。因此,选材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关键。选材是一个长

5、期的,反复的过程,一般分为初选、复选、定选等几个阶段。初选就是在运动员的少儿时期,初中阶段即根据运动员的一些遗传特征来做初步判断,如身体的形态、家族史、活动史等;在接下来的几个阶段主要是根据运动员在训练中表现出来的判断是否具有竞技潜力,可不可以继续从事学校课余竞技训练。由于人是一个不能完全用数据和仪器来测量和判断的复杂活体,有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对他起作用。因此,在选材过程中,教练员应该遵循年龄特征、个体发育的速度和运动项目的特点,了解本项最佳运动员的模式特征来进行判断,争取提高选材的成功率。4.2 控制体育训练过程是科学运动实践的核心4.2.1体育训练方法的科学性 体育训练方法是在体育训练活动

6、中,为实现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方法,包括体育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练习。正确地认识和掌握不同训练方法的功能和特点,有助于顺利地完成体育训练过程不同时期的训练任务,有助于有效地控制各种竞技能力的发展过程,有助于科学地提高不同项目运动员的整体运动能力。适合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方法有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循环训练、比赛训练法等。训练方法不是随便可以套用的,不同的训练方法有不同的作用;训练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运动项目发展的规律、特点不断向前发展、变革。随着现代学校体育竞技的发展需要,不断有新的、有效的训练方法出现。只要教练员适时地根据项目和学生的特点,结合多种训练方法才能有效地发

7、挥学生的潜力,获得良好的运动成绩。4.2.2 体育训练计划的合理性 体育训练计划如果根据时间的长短来划分,可以分为年度训练计划,月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和课训练计划。一般来说,年度训练计划和固定的目标不会有大的改变;至于短期的训练计划可以根据运动员的状态、近期比赛的情况、身体情况、天气和其他具体情况改变。教练员制定的任何计划都是通过一次训练课的组织予以贯彻,每次训练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训练过程的进行及运动水平的提高。因此,提高训练课的质量,体育教师应根据自身项目的特点和各种类型的训练课的特点来进行。4.2.3 体育训练负荷的极限性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体育训练就是对学生有机体施加负荷刺激,使有机体产生

8、适应性变化,提高各器官系统的技能,但不同的运动项目的负荷极限性有所不同。因此,根据学生和项目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极限负荷是提高体育训练科学性的重要因素之一。5 相关学科是提高课余体育训练科学性的间接作用力5.1 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体育教师在选材和平时训练时就应注重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调整和训练,随时进行心理咨询、诊断和各种心理训练。比较适合学校课余心理训练方法有渐进性松弛法、简易心理调整法等,期望能对学生建立一个最理想的心理激活水平,使学生在训练和比赛时能发挥最好的水平。如何针对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和专项的特点来进行心理训练是体育训练科学化不可缺少的一部份。5.2 生理学和解剖学

9、不管是以技术动作评分的技能项目还是其他田径和球类等项目,运动技术始终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而合理的运动技术是指符合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和比赛规则,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体的潜在能力和完成动作的方法。了解人体的肌肉、骨骼、关节、神经等在运动时的活动情况是创造合理运动技术的基础。5.3 营养学学生的营养搭配、饮食习惯和在体育比赛过程中的运动饮料问题也成为了现代学校体育的热门话题,营养有助于保持和增加运动员的肌体活动能力,为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能够承受更大的运动负荷和在比赛过程中发挥最大的运动能力打下基础。6 影响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科学性的因素6.1学校领导的重视是课余体育训练开展的前提学校的体育工作首先应该

10、完成教学任务,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教会学生锻炼的方法,并进行品德教育。在抓好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学生的课余训练,使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就会踊跃参加学校体育。课余训练不仅在思想上要重视,而且在人力、财力等方面都要得到学校给予支持。所以,学校课余训练开展的好坏,与本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6.2 师生的配合是提高课余体育训练的主要因素运动员每天坚持训练,他们是为班级、学校争取荣誉,将来为国家争光。首先要取得班主任和科任的支持,运动员每次训练或外出比赛耽误功课,任课老师都加班加点为运动员补课。其次要得到全班同学的理解,学校运动员早上、下午参加体育训练,班里同学从不

11、叫他们做值日工作,给运动员在班中一种自豪感,取得了老师和同学的理解、支持,能把精力投入到课余训练中,才有机会取得好成绩。6.3 家长的支持是搞好体育课余训练的重要保证现在的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比较娇,怕累或吃不了苦。家长更辛苦,除了自己上班还要早晚接送孩子,改善孩子膳食。所以首先要做好家长工作,使家长理解并支持我们搞好课余训练,让他们知道这样对孩子健康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运动员家长比别的学生家长付出更多,我们取得训练成绩也有他们的汗水和功劳。6.4 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余训练起重要作用首先要求体育教师有敬业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具有为体育事业奋斗终身的思想。其次,培养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

12、,组织更多的学生参加课余训练,增强体质,促进运动素质的发展。再次,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纪律,讲礼貌,热爱集体,勇于上进,努力为学校争光。最后,处理好学生文化学习与体育训练的关系。学生在学校应以文化课为主,课余参加体育训练。课余体育训练不仅不会影响文化学习,反而能提高文化学习效率。参加体育训练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使血液循环加快,供给大脑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增多,这可以改善工作条件,使大脑更加高效率地工作。因此,科学地参加体育课余训练,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运动员学习成绩好,才能得到运动员家长和班主任的支持。7 结论和建议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一个多元、长期的实践过程,所有的优秀运动员都是由多方面因素产生的“综

13、合效应”。 体育教师们在研究如何提高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科学性的过程中,应不断地用创新的理念来探讨影响体育训练的直接、间接和学校等诸多方面因素,不断提高学校训练队的竞技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我们还有很多影响学校体育训练的因素有待研究,提高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科学性还是一个重而道远的任务。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教育和体育的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顺利实施,首先要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以及运动队的管理;必须确定运动训练的项目,运用科学方法选拔参训的学生,并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制订相应的训练计划。其次,体育教师要有敬业精神,对课余训练指导要起重要作用,勇于承担学校课余训练工作,争取学校领导、全体师生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处理好运动员的文化学习与课余训练的辩证关糸,提高学生课余训练的重要保证。参考文献1 李祥主编: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3 周登嵩主编.学校体育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社,2004.4 茅鹏.运动训练新思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5 官立鹏.对提出高运动训练科学化的思考J.安徽体育科技,2003.6 中国运动训练学专业委员会编.中国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