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捺钵研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0492299 上传时间:2021-10-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金代捺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金代捺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金代捺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金代捺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代捺钵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金代捺钵研究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捺钵”是契丹语的译音,本义为行宫、行营、行帐。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六云:“北人谓住坐处曰捺钵,四时皆然,如春捺钵之类是也。不晓其义。近者彼国中书舍人王师儒来修祭奠,余充接伴使,因以问师儒,答云:是契丹家语,犹言行在也。”李心传也如此解释道:“剌钵者,契丹语所在之意也。”1在辽金元文献中,捺钵一词的异译有“剌钵”、“纳跋”、“纳钵”、“纳宝”等写法。不过在金代文献中捺钵一词并不常见,更多的情况下是径称为“行宫”。2 自辽代以来,“捺钵”一词由行宫、行营、行帐的本义被引申来指称帝王的四季渔猎活动,即所谓的“春水秋山,冬夏捺钵”,合

2、称“四时捺钵”。辽朝的四时捺钵是国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历来受到辽史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早在1910年代,日本学者池内宏、津田左右吉就曾先后撰文对此加以探索。3 1942年,傅乐焕先生在他的代表作辽代四时捺钵考4一文中,对辽朝的捺钵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释。金朝的捺钵,其重要性虽不及辽朝,但也是金源一代上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表现了女真历史和的某些特质。由于金史没有像辽史那样专立一个游幸表来记载捺钵事项,所以有关金代捺钵的史料较为零散。傅乐焕先生在辽代四时捺钵考一文中曾对金代捺钵略加论列,而除此之外,尚无人注意这个问题。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有助于人们对金代的捺钵制度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3、。 一、春水考  与辽代的四时捺钵相比较,金代的捺钵没有那么明显的“四时”之分,所以金人根本没有春捺钵、夏捺钵、秋捺钵、冬捺钵的概念,一般只把它分为春水和秋山两个系列。春水、秋山也是沿袭的辽代旧称,正如傅乐焕先生所说,春水即春猎之水,秋山即秋猎之山,因以春水秋山泛称所有春秋狩猎地点,后来遂成为春猎秋猎的代名词。 有关金朝捺钵的最早记载,见于马扩的茆斋自叙。宋人马扩于宣和五年(1123年)出使金朝,是年三月十一日,“朝辞,阿骨打坐所得契丹纳跋行帐,前列契丹旧教坊乐工,作花宴”。5很明显,这里说的“纳跋”是行帐的同义语。宣和七年(1125年),宋使许亢宗出使金朝,其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

4、所记行程“起自白沟契丹旧界,止于虏廷冒离纳钵”。6“冒离纳钵”大概也就是马扩所说的“契丹纳跋行帐”,其地点应当在金上京会宁府附近。 以上宋人记载中的“纳钵”都是指其本义之行帐,与渔猎活动无关。太祖、太宗两朝,金朝立国未久,各种制度尚处于草创阶段,捺钵之制也还没有形成一定之规。金朝捺钵之制度化,始于熙宗天眷二年(1139年),“是冬,金主亶(即熙宗)谕其政省:自今四时游猎,春水秋山,冬夏捺钵,并循辽人故事”。7这虽是出自宋人的记载,但内容是相当可靠的,我们还可以引述洪皓的一段记载为证:“虏中中丞唯掌讼牒,若断狱会法,或春水秋山(原注:谓去国数百里,逐水草而居处),从驾在外,卫兵物故,则掌其骸骼。

5、”8洪皓居留金朝达十五年之久,宋金议和后于皇统二年(1142年)南归,他这里记述的应该是熙宗时的情况。 熙宗朝春水的主要场所是爻剌天开殿。熙宗即位的当年(天会十三年,公元1135年),即“建天开殿于爻剌”。9金史卷二四志(上)在上京路下记载说:“其行宫有天开殿,爻剌春水之地也。有混同江行宫。”但金史没有指出爻剌的具体位置。太祖纪里有一条记载,谓收国元年(1115年)辽天祚帝自将大军七十万亲征女真,阿骨打“行次爻剌,会诸将议”。据三上次男氏对此次战事的考释结果认为,爻剌当在金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市白城)与辽代长春州(今黑龙江肇源县西)之间,位于鸭子河(今松花江)畔的某一个地方。10贾敬颜先生

6、则明确指出爻剌当在会宁府宜春县境,他解释说:“宜春县取义于宜于春水,亦即春水爻剌之地,境内辖有鸭子河,故当求于今扶余、肇州等县地,兹暂订宜春于(吉林省)扶余县东南小城子古城,以待进一步探讨。”11这个结论与三上氏的考释结果是相互吻合的。据金史卷四熙宗纪载,天眷元年(1138年)“二月壬戌,上如爻剌春水。乙丑,幸天开殿”。按壬戌自上京会宁府出发,乙丑到达爻剌天开殿,行程三天,与宜春县的位置远近也颇相宜。又朱熹在谈到金都上京时期的捺钵情况时说:“金虏旧巢在会宁府,四时迁徙无常:春则往鸭绿江猎;夏则往一山(原注:忘其名),极冷,避暑;秋亦往一山如何;冬往一山射虎。今都燕山矣。”12朱熹的这段叙述显系

7、得之传闻,故如此之阔略,其中只有春水举出了具体的地点:鸭绿江。根据池内宏氏的有关研究结果可以知道,宋人所称的鸭绿江实际上就是混同江(鸭子河),13可见朱熹说的“春则往鸭绿江猎”也是指的爻剌春水。 爻剌春水所在地宜春县距辽代春捺钵地鱼儿濼相去不远,鱼儿濼位于鸭子河上游长春州境内,是辽朝春捺钵的主要地点。在考察金朝前期的春水时,金史卷三太宗纪里的一条史料引起了我的注意:天会二年(1124年)闰三月辛巳,“命置驿上京、春、泰之间”。这是金朝建国后首次建置驿路。春州即长春州(辽、金史中多省称春州),泰州(今吉林白城市)在长春州西,鱼儿濼就正好位于长春州和泰州之间。因此我们有理由这样推测:金太宗在上京会

8、宁府和长春州、泰州之间建置驿路,可能是为了春水的需要,大概金初姑且于辽朝春捺钵旧地行春水,至熙宗即位后才在爻剌另建行宫。不过这一推测还有待于证实。 熙宗在位十五年,见于记载的春水共八次,其中至少有五次是在爻剌天开殿,这五次分别是:天眷元年(1138年)二月至六月,二年(1139年)二月至五月,皇统二年(1142年)二月至三月,五年(1145年)三月至八月,八年(1148年)二月至四月。另外皇统六年(1146年)正月至四月的春水不记地点,估计也应该是在爻剌行宫。除此之外,熙宗朝还有两次在其它地方行春水的记录,但这两次春水的情况都比较特殊。皇统四年至五年,熙宗曾由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市白城)前往东

9、京(今辽宁省辽阳市),据金史卷四熙宗纪载:皇统四年(1144年)二月癸未,上如东京;丙申,“次百泊河春水”;十二月甲午,至东京;五年(1145年)二月乙未,“次济州春水”;三月戊辰,次天开殿;八月戊戌,发天开殿;九月庚申,至自东京。这两次春水是在往返东京的途中顺便进行的,皇统四年二月赴东京途中春水于百泊河,此河无考;次年二月自东京返回上京的途中又春水于济州,济州即辽之黄龙府,天眷三年(1140年)更名济州,在今吉林省农安县,乃东京至上京的必经之地。总之,除了这两次特例之外,熙宗一朝的春水基本上都在爻剌的行宫天开殿进行。 海陵王迁都中都(今北京)后,就不再去爻剌行宫春水,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但海

10、陵一朝究竟是否存在春水之制,在金代文献中竟然找不到任何记载。世宗朝的春水大多在中都周边的州县进行,不过其中有一次例外。大定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间(11841185年),世宗巡游金源旧地,二十四年五月到达上京,次年二月“丁丑,如春水。四月己未,至自春水”。14这次春水的地点没有记载,但既是从上京出发去春水,必定是在离上京不远的地方,所以我估计此次春水大概还是在爻剌行宫天开殿。 世宗在位二十九年间,至少有十五年曾行春水,春水的地点基本上都在中都旁近的州县,其中安州三次、滦州石城县长春宫六次、蓟州玉田县御林一次、顺州一次、高桥一次、地点不详者三次,再就是上文所说的在上京附近的一次。兹分别考述如下。 (1)安州 安州隶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