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繁育技术 基础知识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0457264 上传时间:2021-10-1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2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种子繁育技术 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种子繁育技术 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种子繁育技术 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种子繁育技术 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子繁育技术 基础知识(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种子繁育技术第一节 良种繁育概述一、农作物品种和种子(一)品种的概念 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社会生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某种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而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品质、生育期、抗性等方面都能符合人类的需要,并能用普通的繁殖方法保持其恒定性。(二)品种的特征 品种是人类进行植物育种的结果。作物品种起源于野生植物,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选择和培育,使野生植物的遗传性向着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而成为各种作物品种。品种就植物自身而言是

2、一个“畸型”发展的群体,其性状对人类有利,但对植物本身不一定是有利的,有些甚至是有害的。品种的个体发育和繁衍高度依赖于人类的保护。品种是经济上的类别。在野生植物中,只有类型之分,没有品种之别。任何一个作物品种,虽然也属于植物分类学的一个种或变种,但它不是植物分类学上的一个最低单位。世界各国都把作物生产作为商品生产,不断提高其商品生产率。当前中国的农业早已从自给半自给经济进入到大规模商品生产经济时代。所以说作物品种属于经济上的类别,而不是植物分类上的类别。品种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某种群体类型的植物种子能否被称为品种,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其能否作为农业生产资料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并产出预期的植物

3、性产品和较高的产品商品率。如果其不符合生产上的要求,没有直接的利用价值,不能作为农业生产资料,则也就失去了作为品种而存在的意义。品种具有鲜明的时空性。任何品种在生产上被利用的年限是有限的,随着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发生改变,随着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耕作条件的改变,由于原有的品种不能适应,就必须不断地培育新品种进行品种更换。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同,与此相适应的品种生态类型也不同。诚然,不同的作物品种的适应性阈值可以不同,但没有一个作物品种能适应所有地区和一切栽培方法。离开了具体的空间和时间,离开了具体的条件发布所谓的“优良品种”信息,无助于人们对品种的利用。品种应

4、具有相对一致的性状。在一般情况下,品种性状的一致性水平是指群体具有不妨碍使用的整齐程度。人们对作物品种在各种性状上一致性的要求程度依不同作物、不同性状和不同使用的目的而不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商品率愈高的地区对品种这方面的要求愈强烈。作物品种可以用普通的繁殖方法保持其原有的状态和使用价值。所谓普通的繁殖方法的核心是经济地、大量地、迅速地繁殖品种的高质量的种子。它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一致。它既包括利用土地的直接种植繁殖-常规品种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作物品种的无性繁殖和利用土地的间接种植繁殖-不稳定杂种优势(F1)的亲本繁殖和杂交制种。也包括利用室内微繁殖产生克隆种苗技术和工厂化生产人工种

5、子技术。(三)种子的涵义 种子植物学上是指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在农业生产上,种子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其涵义远比植物学上的种子广泛得多。为了与植物学上的种子有所区别,特将其称为农业种子,泛指农业生产中直接用于播种的材料。但习惯上也简称为种子。种子法中所称种子是指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农业生产上所常用的播种材料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类。1、真种子 真种子系植物学上所指的种子。它们都是由胚珠发育而成。包括农作物中的豆类(除少数例外)、棉花、油菜、芝麻、烟草等;蔬菜作物中的瓜类、茄果类、甘蓝等;林木种子中的苹果、柑桔、银杏、松柏类等。2、类似于

6、种子的干果 某些作物的干果,成熟后不开裂,可以直接用果实作为播种材料。如禾本科作物的颖果(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假果(水稻、皮大麦等);向日葵、荞麦、大麻、苎麻的瘦果;伞形科(如胡萝卜和芹菜)的分果;藜科(如甜菜和菠菜)和山毛榉科(如板栗和麻栎)的坚果;黄花苜蓿和鸟足豆的荚果以及蔷薇科的内果皮木质化的核果等。3、用以繁殖的营养器官 许多根茎类作物具有自然无性繁殖器官,甘薯和山药的块根,马铃薯和菊芋的块茎,芋和慈姑的球茎,葱、蒜、洋葱的鳞茎等。此外还有甘蔗和木薯的地上茎,莲的根茎,苎麻的吸枝等。4、繁殖孢子 这类均系低等植物,依靠菌丝或孢子繁殖,如蘑菇、木耳、猴头等。5、植物人工种子 这是

7、指将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主要指体细胞胚),并包裹在含有养分和具有保护功能的物质中而形成,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长成正常植株的颗粒体。也称为合成种子、人造种子、或无性种子。由于人工种子与天然种子非常相似,都是由具有活力的胚胎与具有营养和保护功能的外部构造,而构成适用播种或繁殖的颗粒体,因而得名为人工种子。 二 、种子生产的意义和任务(一)种子生产的意义 品种经审定后,根据市场和生产的需要,应不断地组织繁殖,并在繁殖过程中,保持其原有的优良种性,不断地生产出数量多、质量好、成本低的种子,供大田生产用,这种繁殖、生产良种过程就称为种子生产或良种繁育。种子生产从广义上讲,一切用于种用目的的

8、种子(种苗)繁育过程都可以称为种子生产。按生产目的,可分为商品种子和农民自留种子生产;按生产用途,可分为育种家种子生产、原原种种子生产、原种种子生产及亲本种子生产和大田生产用良种生产(包括杂交制种和常规良种繁殖)。中国种子法对种子生产作出的规定,主要是针对商品种子的生产。商品种子生产是指以市场销售为目的,通过一系列的人力、物质投入和自然力的作用,生产出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和商品交换条件的商品种子的过程。根据种子法的规定,销售的种子应当加工、分级、包装(不能加工、包装的除外),应当附有标签。因此,商品种子的生产不仅包括田间生产过程,还包括加工、分级、包装和标注标签等过程。种子生产是整个种子工作最主

9、要的环节之一,是种子经营活动的基础。没有科学的种子生产手段,育成的新品种就不可能在生产上迅速的大面积推广,其增产作用也就得不到充分发挥;没有种子生产,在生产上已经推广的品种就会很快发生混杂退化现象,造成品种短命,良种不良,失去增产作用。即没有科学的种子生产过程,物化的科学技术成果-品种就难于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二)种子生产的基本任务 种子生产的基本任务是依据生产指令,繁殖和加工产经省及省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认)定并确定经营的新品种和现有品种的种子,向销售部门提供合格的商品种子,以确保农业种植业生产的品种更换和种子更新。良种繁育的任务包括品种的更换和品种的更新:1、品种更换 品种更

10、换是指在农业生产上以新品种替换旧品种。品种更换就是迅速地大量繁殖新育成的或引进的,经过区域试验,并通过品种审定的新品种,以更换生产上现有的品种,满足农业生产对良种种子的需要,保证优良品种按计划迅速推广。2、种子更新 种子更新是指同一品种内以高质量种子替换低质量种子。优良品种在大量繁殖和栽培过程中,常发生混杂退化,降低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甚至造成减产。因此,要用纯度高、种性好的同一品种的种子,定期更新生产上已混杂退化的种子,以保持和不断提高品种的种性,延长品种的使用年限,使其能较长时间地在生产上发挥作用。总之,良种繁育的任务就是繁育良种及杂交种亲本的优质种子,并配制优良的杂交种。在优质的基础上,

11、生产足够的数量,并通过培育和选择,防止混杂退化,保持其增产性能,为生产提供数量足、质量好、成本低、增产幅度大的种子。三、我国种子生产工作的概况建国以来,我国种子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绩,各地都选育和推广了一大批粮、棉、油及其它作物的良种,充分发挥了良种的增产作用。在良种生产技术、组织形式和管理办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我国的种子工作经历了一个由“家家种田,户户留种”(19491957)演进到“四自一辅” (19581977), “四化一供” (19781995) 、再发展到今天“种子工程”阶段(1996至今)的历程。种子“四化一供”指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加工机械化、种子质量标

12、准化、品种布局区域化。以县为单位统一组织供种。实行“四化一供”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在种子基地实行专业化生产,按种子标准化的要求,用现代化的技术进行加工和管理以提高种子纯度、净度和发芽率。在品种布局上,按不同自然区域选育、试验、繁殖和推广良种,使良种繁育工作更加科学、更加专业化,以克服目前作物品种多、杂、乱、盲目引种和种子退化等现象。“四化一供”种子方针在中国贯彻推行10多年来,种子产业取得巨大进展,特别在种子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水平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应该看到:虽然“四化一供”中的“四化”反映了现代种子产业的要求,但在“一供”方面则采用了行政行为并划定了范围,属于典型的计划经济模式。随

13、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发展,这一种体制存在的一些矛盾日益突出,并阻碍着种子产业进一步发展。中国种子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按行政区划建立的,其特点是政、事、企合一,经营小、全、散,育、繁、推脱节,习惯于行政指令和独家经营,市场竞争和法制意识淡薄。这种体制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能满足社会化大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要求。1995年9月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在全国种子会议上正式提出“要实现种子革命,创建种子工程”。同月,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强化科技兴农,突出抓好种子工程,加快

14、良种培育、引进和推广”。19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九五”时期和今后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中提出实施“种子工程”。 “种子工程”正式纳入国家发展规划,种子工程是九五以来国家实施的农业重点工程。种子工程是以农作物种子为对象,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具有优秀生物学特性和优良种植特性的商品化种子为目的,通过利用现代生物学手段、工程学手段和农业经济学原理以及其他现代科技成果,按照种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管理的全过程所形成的规模化、规范化、程序化、系统化的产业整体。种子工程可以看作是一个大的系统,具体由5个子系统组成:农作物改良(新品种引育)、种子生产、种子加工、种子销售和种子管理。按照其过程分为种

15、质资源收集、育种、区域试验、品种审定、原种或亲本繁殖、种子生产、收购、储藏、加工、包衣、包装、标牌、检验、销售、推广等多个环节。通过实施种子工程,推进种子产业化进程,实现种子工作“四个”根本转变,即由传统的粗放生产向集约化转变,由行政区域的自给性生产经营向社会化、国际化、市场化转变,由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经营向专业化的大中型企业或企业集团转变,由科研、生产、经营相互脱节向育、繁、推、销一体化转变。最终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种子产业体系,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种子产业体系和富有活力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实现种子生产专业化、经营集团化、管理规范化、育繁推销一体化、大田用种商品化。实施种子工程

16、的步骤是以种子加工和包装为突破口,抓中间带两头;以建设种子生产基地为基础,促进种子生产专业化。建设一批国家级原种场、种子生产基地以及国家南繁基地;以组建种子集团为途径,促进育、繁、推一体化;以良种选育、引进、筛选、提纯、扩繁为重点,加速品种更新换代,建设国家级农作物改良中心和分中心;强化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建设和完善一批国家级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认证中心、国家级区域试验站、国家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国家级种子信息服务网络终端;完善和建立种子法律法规制度、技术标准,改革种子管理体制,加大种子宏观管理调控力度。农业部1995年提出创建种子工程以后,1997年又提出“三级跳”的发展战略,也就是分三个阶

17、段发展。第一阶段:行政推“三率”(即标牌供种率、精选加工率、包衣)。第二阶段:竞争建中心。第三阶段:联合成集团。而后又计划实施了“111”工程,即重点扶持1个部级种子公司,10个省级种子公司,100个地区和县种子公司。在种子工程实施的5年中,农业部与地方联合投资建设了国家农作物改良中心10个、国家级原种场27个、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中心43个、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35个、农作物品种区试站66个、薯类脱毒快繁中心11个、果茶良种苗木繁殖场15个,利用财政贴息等投资建设了215个大中型种子加工中心、种子包装材料厂、种子加工机械厂等,强化了产业基础,提高了中国种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全国商品种子生产能力

18、由64亿kg提高到80亿kg,种子加工能力由33亿kg提高到50亿kg,种子储藏能力由18亿kg提高到22亿kg。在此期间共育成并推广农作物新品种1210个,推广面积达5066万hm2,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换率达56,良种覆盖率达95.1%,良种在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中的贡献份额由1995年的30上升到40。由于加强了管理,市场流通的种子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种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制建设。1997年3月20日,国务院第213号令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1999年3月23日,中国正式和UPOV(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递交了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1978年文本)加

19、入书,成为其第39个成员国,表明中国将在国际公认的植物新品种准则下开展这项工作。这标志着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方面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1999年6月16日农业部第13号令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同时,农业部发布第l4号令,公布第一批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2000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种子行业管理更加规范、更加成熟,标志着农业、林业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治种进程中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种子法的贯彻实施,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种子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内及国际间技术经济合作将会

20、迅速发展。种子认证制度是世界上公认的种子质量多元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行国际种子贸易自由流通的基本制度。我国从1996年开始实行种子认证试点工作,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我国的种子认证还处于一种计划经济的模式,还不能为众多企业和农民所认可。如何使更多的企业和农民认识到种子认证的优势,强化种子质量认证、全面提高种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种子认证是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国家管理和规范种子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是实行种子质量“最低标准制”的国家唯一被认可的质量管理方式,是国际种子贸易中实行种子认证制度的国家唯一能够接受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标准。欧美等发达国家正是凭借这一国际通行准则,实现了高额的种子出口贸易

21、。而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和种业大国,由于没有实行与国际接轨的种子认证制度,种子出口贸易步履维艰。只有推行并强化种子质量认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种子质量管理制度,才能与国际种业融为一体,积极参与国际种业竞争,在国际贸易中取得双边或多边认可的机会,从而打破我国种子进入国际市场存在的技术壁垒,发挥我国种子生产的优势,促进种业发展,建设种业强国。四、我国种子生产的程序种子生产程序是指一个品种的生产用种按繁殖阶段的先后,世代的高低所形成的过程。中国至今为止几乎所有的农作物尚没有制定统一的种子生产程序标准(棉花种子除外,1982年国家标准局颁布了棉花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在常规品种种子生产中,自20世纪5

22、O年代倡导推行的“三圃制”提纯复壮的原种生产程序以及以后出现的其派生程序仍在继续使用。这种种子生产程序在理论上属于循环选择繁殖,是以“品种已经成为一个异质混合群体”为假设前提的,方法提出当初,由于农业生产水平低,所用品种多为农家种,混杂退化严重,应用三圃制对提高品种纯度、促进农业增产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育种水平的提高,三圃制的弊端就逐步显露出来,它是一种传统农业的,而不是现代农业的;自给性农业,而不是商品性农业的种子生产程序。早已远远不适应中国农业发展形势的需要。80年代以来,许多农业专家和学者不断对传统的、沿用多年的三圃制提出理论上的质疑和实践中的修正。如在实际工作中对三

23、圃制进行简化(如省略对照区和产量鉴定以及简化考种项目等);省略株系圃,推广两圃制;推广株系循环法和自交混繁法;推广一圃制等。这些工作都为中国最终彻底放弃循环选择繁殖的种子生产程序奠定了前期的基础。1997年农业部曾提出了三级种子生产程序,即育种家种子、原种、良种,种子被分为3个类别,但由于没有制订相关技术操作规程,所以也就没有将其列为法定的种子生产程序。早在1988年,河南省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在推广选育的豫麦10号的过程中,在河南省内的适种区,组成了由育种单位、原良种繁育场和省地县种子部门参加的育繁推联合体。提出类似美国的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的程序:育种单位采用种植田间保种圃和低世代低温低湿贮藏

24、两种方法,生产出育种者种子;将育种者种子精量稀播,快速扩大繁殖系数,生产出原原种;再对原原种进行稀播繁殖,生产出原种;利用原种在特约种子基地生产出良种,供应大田。1996年“农作物种子四级生产程序”开始正式列入河南省政府“九五”攻关计划,由河南省农业大专院校、科研10多个单位协作,在省内主要作物上进行深入研究,范围也从常规品种扩展到杂交作物:从有性繁殖作物扩展到无性繁殖作物。以后国家及其它一些省市的教学、科研和种子部门也加入了研究的行列。 2000年12月该项研究通过河南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2001年6月,以卢良恕院士、李振声院士为首的8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专家向国家农业部呈送的报告中说:

25、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的提出,是中国种子生产技术的创新和种子生产体制的创新,对于改革中国种子生产体制,实现中国种子产业跨越式发展,建立现代种子生产体系,适应市场经济,贯彻种子法和与国际种业接轨,迎接加入WTO后中国种业面临的挑战,都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2004年4月13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与农业部有关部门河南科技大学在河南小浪底召开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国家标准制定会议,这标志着河南省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地方标准将被制定为国家标准;在限定世代基础上的保纯重复繁殖的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将可能成为中国种子生产的第一个法定程序。第二节 品种的防杂保纯和原(良)种生产一、品种混杂退化的现象随着品

26、种推广应用时间的延长,往往会出现混杂退化现象,失去品种原有的形态特征和特性,品种的典型性和一致性丧失,抗逆性和适应性减退,产量下降和品质劣化等现象。品种的混杂和退化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所不同的概念。品种的混杂是指一个品种群体中掺杂有不同于本品种的各种异型株,造成品种纯度降低的现象。品种的退化则是指品种的特征特性发生了变化,一些性状出现了不良变异,原有的优良性状部分或全部消失,经济性状变劣,降低或丧失了在生产上的利用价值。混杂了品种势必导致品种的退化,同时退化了品种,植株性状不一致,也会加剧品种的混杂。二 、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1、机械混杂 指在播种、收获、脱粒、运输、贮藏等过程中,发生了人为的混

27、杂,使一个品种的种子中混入了不同植物或同种植物不同品种、类型的种子。机械混杂不仅直接影响种子的纯度,同时还会增加生物学混杂的机会。因此,这种混杂是混杂的主要原因,在良种繁育中应特别引起重视。2、生物学混杂 由于天然杂交产生的混杂。发生天然杂交后,其后代会产生性状分离,出现不良个体,从而降低了原品种的一致性和丰产性。3、品种本身的性状分离和自然突变 品种的纯是相对的,特别是杂交育成的品种,一般只能做到主要性状致,有些性状还可能发生分离,使杂株增多,造成混杂退化。一个新品种推广后,在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可能发生各种不同的基因突变,而且这些突变大部是不利的隐性突变。突变的发生,使品种失去一致性,也

28、是导致混杂的一个因素。4、不适合的选择和繁殖方法 在良种繁育过程中,进行了不正确的选择,会加速品种的混杂退化。不适合的繁殖方法,也会使品种的适应性和生活力降低,引起退化。5、不良的环境和栽培条件 栽培植物每一个性状的发育,都要求一定的环境和栽培条件。如果这些条件得不到满足,就会发生变异,促使品种退化。如马铃薯要求生长在凉爽的条件下,若使它在高温条件下形成块茎,就会逐渐退化。6.不良的授粉条件对异花、常异花授粉作物而言,自由授粉受到限制或授粉不充分,会引起品种退化变劣。如棉花通常以自花授粉为主,长期自花授粉或连续单株选择也会使品种遗传基础贫乏,后代的敌应性和生活力减弱,发生混杂退化。7.病毒侵染

29、病毒侵染是引起甘薯、马铃薯等无性繁殖作物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病毒一旦侵入健康植株,就会扩繁、传输、积累随着其利用块根、块茎等进行无性繁殖,会使病毒病由上一代传到下一代。一个不耐病毒的品种,至第四至五代就会出现绝收现象。即使是耐病毒的品种,其产量和品质也严重下降。三、防止品种混杂的措施(一)严防机械混杂 在良种繁育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良种繁育技术操作规程,抓住容易造成种子混杂的关键环节,防止品种机械混杂。(二)防止生物学混杂1、去杂去劣 在良种繁殖田或制种田中,在品种特征表现明显的时期,将混进的杂株、劣株或品种内分离出的异样植株全部拔除。此项工作务必在开花前完成,以免开花时的天然杂交引起生物学混杂

30、。2、隔离繁殖 对杂交品种(如水稻、玉米、高梁、油菜、的杂交种),以及异花和常异花授粉植物,在繁殖和制种过程中,要设置一定距离的隔离区,或采用时间隔离,或利用自然及人工屏障隔离。对一些量少而珍贵的材料,也可以用网室隔离或人工套袋隔离,以防止非父本花粉传入授粉。(三)连续选择连续选择是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有效措施之一。方法是每年在繁殖田中根据品种的典型性状进行株选和穗(铃、荚、果)选,防止品种混杂退化。(四)异地换种一个优良品种在某一地区连续栽培多年,会造成生活力减退,导致品种退化。通过异地换种,可以避免品种退化的发生。农谚“换种如上粪”足以说明异地换种的效果。应该强调的是,异地换种既要考虑自然条

31、件有一定的差异,又不要超过品种的适应范围,同时还要注意防止病虫害和杂草的传播。(五)改善栽培条件优良的栽培条件能使品种的优良性状得到充分发育。所以在良种繁育过程中,要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改善栽培条件,做到良种良法配套,以优质优良品种的种性,繁殖出健壮饱满的优质种子,有效地防止良种的混杂退化。(六)脱毒利用脱毒技术生产无毒薯甘薯、马铃薯等作物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获得无病毒植株,进而繁殖无病毒种薯,可以根本上解决退化问题。这是近10多年来甘薯、马铃薯种子生产上的突破性成果,已在我国广泛应用。另外,研究表明,大多数病毒不能侵染种子,即在有性繁殖过程中,植物能自动汰除毒源。因此,无性繁殖作物还可通过

32、有性繁殖生产种子,再用种子生产无毒种薯(苗)汰除毒源,培育健康种薯(苗)。(七)利用低温低湿条件贮存原种利用低温低湿条件贮存原种是有效防止品种混杂退化、保持种性、延长品种使用寿命的一项先进技术。近年来,美国、加拿大、德国等许多国家都相继建立了低温、低湿贮藏库,用于保存原种和种质资源。我国黑龙江、辽宁等省采用一次生产、多年贮存、多年使用的方法,把“超量生产”的原种贮存在低温、低湿种子库中,每隔几年从中取出一部分原种用于扩大繁殖。这种措施减少了繁殖世代,也减少了品种混杂退化的机会,有效保持了品种的纯度和典型性。四、品种提纯和原种生产(一)品种提纯的原则品种提纯必须遵循纯中有异的原则。所谓纯中有异,

33、就是表现型上的相对一致性和基因型的异质性。因为只有品种群体内个体间的性状相对一致,才便于栽培管理,适应生产的要求。但一个品种是由特定的遗传基础(基因库)组成的,其遗传基础越丰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就越强。而提纯的目的,就是要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即保持原有优良基因的配套。只有这样,品种内部的矛盾大,生活力强,对环境条件有较大的缓冲力和较强的适应性,才能持久地高产、稳产。根据纯中有异的原则,在进行品种提纯时,一般采用单株选择、分系比较和混系繁殖相结合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从表现型的选择,深入到基因型的考察,所选品系容易达到性状优良、一致。同时,由于当选株(系)混合繁殖,既保证了种子数量,又使品种

34、的群体保持了一定的异质性,增强了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这样,就可以达到全面保持和稳定提高一个品种优良性状的目的。(二)品种提纯生产原种的基本方法1、单株(穗)选择 就是按品种标准规定的特征特性,选择具有本品种典型性的单株。田间选择时要看品种的“三性”,即熟性、抗性(抗旱、抗寒、抗病等)和大会丰产性;还要看“三型”,即株型、叶型和穗(铃、荚、果等)型。当选株再进行室内考种,主要鉴定收获物的形态和品质,如小麦的粒色、粒形、每穗粒数千粒重等;棉花的衣分、纤维长度、纤维拉力等;果实的含糖量、果形、果色等。根据室内考种的结果进行复选。复选当株,分别脱粒贮藏。复选的数量,根据下年株行圃的面积确定。除进行

35、单株选择外,还可以单穗、单钤、单果等进行选择。2、株(穗)行鉴定 选择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旱涝保收的地块,建立株行圃。将上年复选当选的优良株以株为单位,在株行圃种成株行,进行比较坚定。在各生育阶段,对主要性状进行观察记录,并比较各株行性状的优劣、典型性、整齐度。对生长差、典型性不符合要求的株行和有明显优良变异的株行做出标记。并及时去杂去劣。收获前,综合各株行的全部表现进行决选,严格淘汰杂、劣株行。选择和淘汰的标准,应该是既要看性状的典型性,又要看性是否优良,不可偏废。所选留的株行,既要行内各株优良、整齐,无杂、劣株,又要各行间在主要性状上表现一致。收获时,先收被淘汰的株行,不作种用。如果有优良

36、的变异株行或单株,应单独收获,作为系统育种的材料。最后将剩下的典型、优良、整齐一致的株行,剔除个别杂、劣株后,分株行收获、考种、脱粒。种子供下年分系比较用。以单穗、单铃等进行选择的,可种成穗行、铃行等,其方法同株行。3、株系比较 以上年当选的一个株行为一个系,种在株系圃。每系种一个小区,对其典型性、丰产性、适应性等进一步比较。种植方法、观察评比、选留标准等,仿照株行圃进行。当选株系经去杂去劣后,混合收获脱粒,下年进行繁殖。以单穗、单铃等进行选择的,种成穗系、铃系等,其方法同株系。4、混系繁殖 将上年的混系种子种在原种圃扩大繁殖。原种圃要求隔离安全、土壤肥沃,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稀播繁殖等措施,

37、以提高繁殖系数(单位面积上种子产量与播种量之比,如小麦种子亩产400千克,播种量8千克,其繁殖系数为50)。生长过程中要严格去杂去劣。收获时单收、单运、单打、单晒、单藏,严防机械混杂和各种损害。这样生产的种子就是原种。总之,品种提纯生产原种,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选好生产原种的对象,即进行提纯复壮的品种;根据典型性、丰产性和其他主要性状选择优良单株;各圃要求地力均匀,以减少环境条件造成的差异,进行准确的比较坚定;注意安全隔离,进行去杂去劣和采取其他防杂保纯措施,以防产生新的生物学混杂和机械混杂;采用加速繁殖的措施,使原种迅速在生产上应用。五、建立种子田,繁殖大田生产用种原种的数量是有限的,一般

38、不能直接用于大田生产,必须建立种子田进行再繁殖,才能供大田生产用。种子田是专门用来繁殖良种种子的地块,它的任务是繁殖大田生产所需的纯度高、品质好的种子;繁殖新推广的新品种的种子;不断从良种中选纯选优、去杂去劣,巩固和提高品种的优良性状,防止混杂退化。根据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际情况,种子田要建立在特约种子基地的农户。对这些农户的要求是:土地、劳动力比较充足,生产水平较高,要有通晓良种繁育技术的技术人员。(一)种子田的形式根据某品种所需种子数量的多少,可建立一级种子田或二级种子田。1、一级种子田 一般繁殖系数较高的栽培植物采用一级种子田。一级种子田所用的种子,主要是从县良种场或种子公司,或育

39、种单位的原种基地引来的原种。在原种不能满足需要时,也可从种子田或生长整齐的大田选择典型单株(穗)混合脱粒,作为下年种子田用种。种子田要分若干次去杂去劣。成熟后选择优良的典型株(穗)混合脱粒后供下年种子田用种;其余的混合脱粒作为下年大田生产用种。2、二级种子田 一级种子田选择优良的典型单株(穗)后,其余的植株经严格去杂去劣,混合脱粒,作下年二级种子田用种,再扩大繁殖一次。二级种子田经严格去杂去劣后混合脱粒,供下年大田生产用种。对繁殖系数较大,需种量大的栽培植物,可采用二级种子田。(二)种子田的选择和栽培管理种子田应选择肥力适中而均匀,地势平坦,阳光充足,灌排方便,不重茬,不易受畜禽危害的地块。与

40、种子田相邻的地块,最好种相同的品种。在栽培管理方面,一般要求较大生产的水平高。要做好播种前种子的精选、消毒等工作;精耕细作;施足基本肥,适当增施磷、钾肥;适当放宽行株距;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生育期间,特别是在本品种特征表现明显的时期,如抽穗期、成熟期,严格去杂去劣,保证纯度;收获时严格执行“五单”,防止混杂。六、加速良种繁殖的方法为了加快良种推广的速度,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必须加速良种繁殖。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提高繁殖系数各种植物的繁殖系数相差很大,但它们并不是固定的,可因采用的措施不同而有很大变化。1、稀播栽培 如小麦可进行单粒点播,棉花可以扩大行株距栽培等。2、分蘖移栽 如小麦

41、、水稻等分蘖作物,可将一株的分蘖掰开,分别进行移栽。通过连续几次分离分蘖移栽,便可提高繁殖系数。3、芽栽繁殖 如马铃薯经催芽后,可一芽一穴移栽。4、扩大良种繁育材料的来源 对新育成品种或良种母树增施肥水,加强修剪,适当减少结果,促使多发健壮新梢,供接穗使用。此外,甘薯多级育苗或切块育苗,增加采苗数;甘蓝、花椰菜用留种母株的叶、腋芽、根等扦插;进行优良品种植株的组织培养等方法,均可提高繁殖系数。(二)异地、异季加代繁殖利用我国幅员辽阔,地势复杂,气候多样的有利条件,进行异地加代。一年繁殖多代,也是目前加速良种繁殖的有效方法。玉米、高梁、水稻、棉花、豆类、薯类等春、夏播种的作物到海南岛等地冬繁加代

42、;北方的冬麦、南方的春麦到黑龙江等地春繁加代;北方的春麦在云南高原地区夏繁加代,再到海南省冬繁加代。这样一年可以繁殖两三代。此外,可利用温室、大棚等保护地,进行冬季加代或加速生长,如一些春、夏播种的作物,当种子量很少时,可进行冬季加代。第三节 主要农作物常规品种提纯和良种生产技术一、小麦小麦常规品种的提纯,主要采用穗行提纯法(又称改良混合选择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一)三年三圃制原种生产小麦原种生产的过程,实际是对品种保纯的过程,一般采用单株(穗)选择,分系比较和混系繁殖,即株(穗)行圃、株系圃、原种圃三圃制和株(穗)行圃、原种圃的两圃制,或利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生产原种。见效快。其程序如下:、选

43、穗 小麦成熟时,最好在收获前两三天,旗叶未干枯时,在种子田或大田选穗。所选的穗必须具备本品种的典型性状。同时植株健壮,无病虫害,株高,成熟均一致。每一品种选穗的数量,根据原种需要量和穗行圃面积大小而定。一般按亩穗行圃需1500穗左右选留。当选穗从穗节剪下,每回100穗捆成一把,系上纸牌,用铅笔写上品种名称。晾干后进行单穗鉴定,淘汰混杂和不良单穗,当选单穗分别脱粒。再根据种子性状淘汰一部分单穗,每个当选穗的种子装入一个小纸袋(或包成一个小纸包)。然后将同一品种当选的单穗种子小袋(或小包)集中包装,并注明品种名称,妥善保存,防止生虫或发霉。、穗行比较 小麦播种时,在穗行圃将上季(或年)所有当选穗按

44、顺序每穗种行,并每隔19行种行本品种最好的种子作对照,进行穗行比较。穗行圃宜选用地力均匀、肥力中等、无杂麦的地块。精细整地后开沟点播。一般行长1.52米,行距2533厘米,株距厘米左右。播完后绘好田间种植图。生育期间田间管理要及时、均匀、细致。在越冬前,起身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进行多次评选,并对杂劣穗行做出标记。收获时先收杂劣穗行,运出穗行圃作粮食处理。其余穗行混合收获脱粒,晒干保存。、混系繁殖 上季(或年)当选穗行的混收种子,稀播原种圃,在良好的栽培条件下加速繁殖,生产原种。一般原种数量有限,不能直接用于大田生产,还需经过种子田扩大繁殖,再用于大田生产。(二)四级良种繁育程序育种单位育种者种

45、子育种单位或其特约原种育种者的保 种 圃保种圃原原种圃原种场原种圃良种场或者特约基地良种圃 大 田“三圃制”种子生产周期长、投工多、耗资大,种子繁殖系数低,且品种易发生遗传漂变,导致性状偏移或遗传基础贫乏等,从而影响到种子质量和良种推广应用。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的突出特点,能把迁移、选择、突变等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避免遗传漂变,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品种群体的遗传稳定性。从育种者种子开始到生产出大田用良种,是种子群体由小到大的不断繁殖过程。整个过程只坚持严格防杂保纯措施,不进行人工选择。这样,基因迁移发生率很小,还可杜绝因选择不当引起的遗传漂变,有效地保持优良品种群体丰富的遗传基础和遗传缓冲性。由

46、于世代周期短,基因突变机率也小,即使有突变,也很难在群体中存留和发挥作用,而且因自然选择导致遗传组成的改变更小。因此,能有效地保持优良品种的种性和纯度。二、水稻水稻常规品种提纯技术,与小麦相似,多采用穗行提纯法。其程序同小麦品种提纯。(一)选择单株选择混杂化较轻,纯度较高的推广品种的种子,培育壮秧,单株稀植于选择圃,面积在亩以上,采用优良的栽培条件和管理技术,使单侏充分发育,表现出本品种的优良性状,以提高选择效果。选择单株在选择圃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抽穗扬花期,根据植株高矮、抽穗迟早、叶色、谷壳色、穗型等,选择具有本品种典型状的单株,并做好当选标志;第二次在收获前,在第一次选择的基础上,根据穗

47、部性状、粒色、成熟整齐度、叶片、颜色、病虫害等,对第一次当选的单株进行复选。当选单株经室内考种,再进行决选。决选当选的单株,分别脱粒保存。一个品种初选单株应不少于300株,复选淘汰50%60%,决选80100株。选择也可以穗为单位进行。(二)株系比较将上年决选当选的单株种子统一编号,分株装入小布袋,浸种催芽后,每株的种子播种在约0.32平方米的小格内育秧,小格间隔绝16.5厘米。然后分别插植于株系圃。每一单株种子育成的秧苗插植10行,成为一个株系,每隔个株系插植纯度较高的原品种秧苗一小区,作为对照,以便进行比较。生育期间,对株系圃要进行精细管理,并要求管理措施均匀一致.在分蘖期、抽穗期、成熟期

48、应有专人负责,以各株系进行典型性和丰产性的观察记录。观察记录要及时,准确。淘汰不符合各种典型性状,生长不整齐,发育不良,或杂株率高于1%的株系。成熟时再进行田间评选,当选株系做好标记。收获时先收被淘汰株系。田间当选株系分别脱粒、称重,经室内考种,决选出优良株系。决选当选株系宜保留40个以上。(三)混系繁殖将上年决选当选株系的种子混合播种育秧,再插植在原种圃。为了得到尽可能多的高质量种子,要稀播培育壮秧,单株稀植,加强栽培管理;生育期间要进行去杂去劣;收获时实行“五单”,严防混杂。三、棉花棉花是常异花授粉作物,比自花授粉作物更易因生物学混杂而引起退化;同时棉花是工业原料作物,对纤维品质要求较高。

49、所以,棉花品种提纯复壮的技术比自花授粉作物也高。目前主要用“三圃制”进行品种提纯复壮,即单株选择,株行比较和株系比较,混系繁殖的方法。(一)单株选择单株选择可在纯度较高的种子田或大田中,按本品种的典型性,丰产性和优质的要求进行。在棉花的形态待征中,株型、叶型、铃型的代表性较强。丰产性主要表现在结铃性、铃重、衣分、早熟性生长势等方面。优质主要表现在纤维长度(绒长)、细度、强度等性状。选择单株时,还要注意所选单株间的一致性。田间选株应在花铃期(初选)和吐絮期(复选)分两次进行。然后结合室内考种结果进行决选。一般播种亩株行圃,需要田间复选当选单株连200株左右,室内决选项100株左右。在进行田间当选

50、单株收花时,或淘汰绒长、衣分明显较差的单株。当选株每株最少收56个铃的籽棉(一个单株的籽棉最好一次收够)。室内考种主要是测铃重、绒长、衣分、子指、籽色、籽型等。淘汰纤维品质差,种子形状、颜色不典型的单株。当选株的种子单轧、单存。(二)株行圃将上年决选当选单株的种子,每株种成一行,每隔行设对照,种本品种原种种子。行长6.510米,行株距较大田的行株距略大。各项栽培管理措施基本上和一般大田相同,但要强调一致性和及时进行。在生育期间间应经常进行观察、记录和评选,重点要抓住苗期、花铃期和吐繁期三个时期。、苗期 观察出苗早晚,幼苗的整齐度和生势。整齐度和生长势较时照差的株行,可淘汰。如果是在病地上鉴定抗

51、枯、黄萎病的品种、发现病体率在以上的株行也应淘汰。、花铃期 观察株型、叶型、铃型是否符合本品种特征,生长势强弱和植株整齐度等。凡典型性差,生长势和整齐度不如对照的株行,或有零星枯、黄萎病的株行淘汰。、吐絮期 着重观察非产性,如铃的多少、大小、分布,吐絮情况,并在田间手测绒长和衣分。手测的方法是从棉株中下部摘一个吐絮正常的棉铃,用手紧握籽棉,如感觉绒厚,没有棉籽扎手,说明衣分高;如明显感到棉籽扎手,说明衣分低。手测绒长时用自己中指中间一节作标准,先量出这一节的长度(一般厘米左右),然后取一粒籽棉,沿种脊梁将棉纤维分向两侧,并用手扯直,放在中指上测量绒长。根据各期观察评选的结果,按典型性与丰产性相

52、结合的原则,进行田间复选。凡不符合品种典型性的株行,有杂株或枯、黄萎病株的株行,以及其他主要性状不如对照的株行一律淘汰。当选株行在收获时,每行先收中部内围正常吐絮铃或个(各行采收的铃数相同),供室内考种用。然后按行收花,并称出每行霜前花产量。根据霜花产量和考种结果决选优良株行,当选行分别轧花留种。株行圃的淘汰率一般为3050。(三)株系圃上年当选株行的种子,每份种行,成为一个株系。每隔9个系种子小区本品种的原种作对照。进一步鉴定和繁殖当选株行的材料。田间观察和室内考种与株行圃相同。凡杂株率在以上的株系应予淘汰。典型性、非产性、纤维品质符合要求的株系当选。田间当选株系经室内考种进行决选。决选当选

53、株系应不少于株系总数的6070,当选株系混合轧花留种。(四)原种圃将上年混合轧花的种子,采用稀植点播、育苗移栽等方法在原种圃加速繁殖。原种圃要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拔除杂、劣、病株,生产出理多质优的原种种子。为了缩短原种生产的年限,使生产上能使早期世代的良种种子,如果生产上种植的品种较纯,且鉴定较准确,也可采用二圃制生产原种,即不经过株系圃。在株行比较之后,当选株行直接进入原种圃繁殖原种。在棉花品种提纯复壮过程,还应注意保纯,实行必要的隔离。如果发现特别优异的单株或株行,可单独繁殖,作为系统充种的材料。四、甘薯甘薯系无性繁殖作物。在生产上多利用薯块育苗栽插繁殖。甘薯的一个品种单株的无性繁殖后代,其

54、遗传基础相同,生长整齐一致,没有分离现象,也不存在天然杂交。但是,一个优良品种经长期栽培,如不及时提纯,往往也会出现混杂退化现象。甘薯品种提纯可以采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的方法。(一)单株选择主要在原种圃进行,尚未建立原种圃的,可从无病留种地或纯度高的大田选择。在植株团棵至封垄前,根据在上部的特征,通过田间目测比较,进行初选,当选株旁插上标记。建立1亩株行圃,可初选200-300株典型优株。收获时再根据品种的结薯特性、薯块特征等,从初选株中选留50左右的单株。当选单株的薯块应分株贮藏,出窖时再经严格选择,剔除带病或贮藏不良的单株的薯块。(二)株行圃将上年当选单株的薯块分别育苗。育苗排种薯

55、时,各株的薯块应隔开,苗期如发现杂苗或病苗,立即将这一单株的薯苗与薯块全部剔除。株行圃的肥力要均匀,适时起垄栽插。每个株行栽30株,隔9行设1行对照(纯度高的同一品种),对照品种的育苗条件应与株行材料的育苗条件相同。株行圃分别于封垄前和收获期进行评选鉴定、封垄前鉴定地上部特征、植株生长势和整齐度。发现病株、杂株,生长不整齐,以及不符合本品种生状的株行,应淘汰。收获前先挖取初选当选的每株行有代表性植株的薯块测定烘干率。收获时初株行应分别称出鲜薯产量,并按烘干率折算干重。凡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不低于对照的株行即可将薯块混合,妥善贮藏。(三)原种圃将上年当选的株行混合的种薯育苗,栽插在原种辅在苗期、封

56、垄前和收获期分别去杂去劣,并剔除病株,以保证生产高质量的原种。第四节 种子标准化和种子检验一、种子标准化包括五方面内容:优良品种标准,种子生产技术规程,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种子检验规程和种子包装、运输、贮存标准。(一)良品种标准 每个优良品种具有一定的特征、特性。品种标准就是将某个品种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作出明确的叙述和技术规定,这为引种、选种、品种鉴定、种子生产、品种合理布局及田间管理提供依据。(二)原(良)种生产技术规程 各种农作物对外界环境条件要求不同,繁殖方式、繁殖系数等也不相同,因此其保纯的难度也有所差异。根据以上特点,制订各种农作物的原(良)种生产技术规程,使繁殖良种

57、单位执行。这是克服农作物优良品种混杂退化,防杂保纯,提高种子质量的有效措施。(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种子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衡量种子质量优劣的标准就是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目前我国对种子质量分为育种家种子、原种和大田用种三个等级。不同等级的种子对品种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等品质有不同的要求。种子质量分级标准是种子标准化的最重要和是最基本的内容;也是种子管理部门用来衡量和考核原(良)种生产,良种提纯,种子经营和贮藏保管等工作的标准;以又是种子优质优价的依据。我国于1984年颁布了粮、棉、油、麻、薯等种子的分级标准GB4404409-84;1996年颁布了GB4404.14404.2

58、-1996粮食作物种子,GB4407.14407.2-1996经济作物种子,GB16715.1-1996瓜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1999年颁布了GB16715.116715.5-1999瓜菜作物种子,GB4404.34404.5-1999粮食作物种子质量标准。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GB4404.1-1996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GB4407.1-1996经济作物种子 纤维类、GB4407.2-1996经济作物种子 油料类已经国家重新修订,并在WTO和TBT范围内进行了公示,已于2008年11月30日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发布,于2008年正式实施。届时,粮、棉、油类主要农作物的种子质量

59、标准将按照新的强制性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执行。(四)种子检验规程 种子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必须通过种子检验才能得出结论,因此种子检验与种子质量分级标准是种子标准化的两个最基本的内容。种子检验结果与所采用的检验方法关系极为密切,不同的方法往往得到不同的结果。为使种子检验获得普遍一致和正确的结果,就制订一个统一的、科学的种子检验方法,即技术规程。(五)种子包装、运输、贮藏标准 种子收获后、播种前必然有一个贮藏阶段。种子出售交换或保存时,必然有包装和运过程。在包装、运输、贮藏过程中,往往由于某一方面的疏忽而降低种子质量,失去种用价值。因此种子包装、运输、贮藏标准是保证种子质量,防止机械混杂,保持种

60、子发芽的重要环节。二、种子检验种子检验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对农业生产上所用种子的品质进细致的检查、分析和鉴定,以判断其优劣。它是种子标准化的基本内容之一,没种子检验,就没有种子标准化。种子检验的内容包括品种品质检验和播种品质检验两个方面。品种品质是指品种的真实性和品种的纯度。播种品质包括种子发芽率、净度、含水量、千粒重、病虫害等方面。优良种子必须既有优良的品种品质,又具有优良的播种品质,因此,种子发芽率、净度、含水量、真实性和纯度为种子检验的必检项目。(一)种子的净度分析 种子净度分析是测定供检样品不同成分的重量百分率和样品混合物特性,并据此推测种子批的组成。分析时将试验样品分成三种成分:净种子

61、、其他植物种子和杂质,并测定各成分的重量的百分率。1、净种子 净种子是报验者所述的种(包括该种的所有变种和栽培品种。)符合GB/T 3543.51995附录A(补充件)标准要求的种子单位或构造。2、其他植物种子 其他植物种子是指净种子以外任何植物种子单位(包括其他作物种子和杂草种子)。3、杂质 除净种子和其他植物种子以外的所有种子单位、其他物质及构造。4、分析方法:(1)重型杂物的检查 在进行净度分析时先要把明显大于所分析种子的杂质分离出来,称重计算百分率,并计入净度分析结果中。(2)试样的分取 从送验样品中用分样器或分样板分取规定重量的试样两份或规定重量一半试样(半试样)两份。当试样估计至少

62、含有2500个种子单位的重量时即可称重。(3)分析计算 试样称好后,用镊子逐粒鉴定。将净种子与杂质和其他植物种子分开。试样分析结束后将每份试样的净种子、其他植物种子和杂质分别称重,用克表示,折算百分率,保留一位小数,各成分所占百分率之和应为100.0%(少于0.05%的成分不计在内)。否则,应在百分率最大的成分上加以校正,使总和达到100.0%。(二)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测定送验样品的种子真实性和品种纯度,据此推断种子批的种子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通常把种子与标准样品的种子进行比较,或将幼苗和植株与同期邻近种植在同一环境条件下的同一发育阶段的标准样品的幼苗和植株进行比较。种子真实性是指供检样品与

63、文件记录(如标签等)是否相等。品种纯度是指品种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用本品种的种子数占供检本作物样品种子数的百分率表示。种子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的程序:1、送验样品的重量 品种纯度测定的送验样品的最小重量应符合GB/T354351995的规定。2、种子鉴定 A、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形态鉴定。该方法必须熟悉每个品种的子粒形态特征。其方法是随机从送验样品中数取400粒种子,鉴定时须设重复,每个重复不超过去时100粒种子。根据种子的形态特征,必要时可借助扩大镜等到进行观察,必须备有标准样品或鉴定图片和有关资料。B、化学鉴定 简便的化学方法常用苯酚染色法,其染色的原理是单酚、双酚、多酚在酚酶的作用

64、下氧化成为黑素,由于每个品种皮壳内酚酶活性不同在石炭酸作用下呈现深浅不同的颜色。该法主要用于小麦和水稻。其方法为:取小麦试样二份,各100粒,浸于清水中24小时,取出置于1%石炭酸湿润的滤纸上,经4小时(室温),鉴定种子染色深浅。通常分五级:浅色、淡褐色、褐色、深褐色、黑色。将与基本颜色不同的种子作为异品种,计算品种纯度。3、结果计算: 品种纯度(%)100(三)种子发芽试验 种子发芽率是指在规定条件和时间内长成的正常幼苗数占供检种子数的百分率。种子发芽率高,播种后出苗数多。其试验的方法为:1、数取试样 从净种子中随机数取400粒种子,油菜、水稻和小麦等小、中粒种子,通常每份100粒,4次重复;大豆、玉米等大粒种子每份试样50或25粒为一副重复。2、选用发芽床 根据种子和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发芽床。大粒种子可放在砂床上,中、小粒种子可放在纸床上。芽床和发芽皿等须在用前先清洗、消毒,并调节到适宜的水分。3、种子置床培养 种子置床可用活动数粒板或真空数粒器。置床时每颗种子在发芽床上应保持有足够的距离,以尽量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