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德罗的美学思想

上传人:靓*** 文档编号:30452617 上传时间:2021-10-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狄德罗的美学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狄德罗的美学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狄德罗的美学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狄德罗的美学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狄德罗的美学思想(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狄德罗的美学思想狄德罗(1717-1781)是在法国启蒙运动的深刻历史背景和时代潮流中诞生并又以其艰苦的现实斗争和卓越的理论建树推动了这场革命蓬勃发展的时代骄子、勇敢斗士和思想解放的先锋。恩格斯称赞他是为了“对真理和正义的热城” 而献出了整个生命的人。无论就生活遭遇和斗争经历, 还是就其学术研究范围艺广、涉及内容之深和所得结论之新, 狄德罗本人都正是一部不朽的“ 百科全书” 。单是在绘画美学的研究方而, 狄德罗就有着丰富而又深刻的见解,而且具有其鲜明的思想特征。美学理论是属于哲学的支系,它的目的不是要指导实践,而是要认识实践。通常人们认为艺术是毫无作用的,从类似的角度上,说美学也是毫无用处的也

2、无妨。美学家想要了解艺术家的目的,只是为了使自己的学术兴趣得到满足,而不是要对艺术家予以干涉。当代美学的发展取决于方法论的正确与否在我看来,美学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在价值实践基础上,遵循历史与逻辑具体统一的基本方法。审美意识或者美感本身深深地根植于每一个时代的生活当中,哲学见解仅仅是审美意识或者美感本身清晰明了而又有条不紊的形式。狄德罗依据唯物主义观点,提出了“美在关系”说。认为“美”是一个存在物的名词,它标记着存在物一种共有的性质,这个共有的性质就是“关系”。“美在关系”就意味着美在事物的客观性质,事物的性质是美的根源。美的本质并不存在于想象和虚构的关系之中,而存在于

3、客观的实在的关系之中:“所以我说一个存在物,由于我们注意它的关系而美,我并不是说由我们的想象力移植过去的智力或虚构的关系,而是说那里的实在关系,借助于我们的感官而为我们的悟性所注意到的实在关系。” 真实地反映生活, 这是狄德罗现实主义理论的根本原则。他曾呼吁:“ 要真实!要自然!” 狄德罗提出,“服从自然,这意味着服从生活的真,没有自然不可能想象真正的艺术。”“只有真实能够使我们称心,使我们感动。”“自然的真实乃是艺术中的逼真的基础。”虚构的美,实际是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作品的美。按照“美在关系”的观点,狄德罗解释了现实美和艺术美。他把艺术美看作“模仿的美”。他主张艺术效法自然,反对仿古,反对墨守

4、成规。认为大自然高于艺术,自然美高于艺术美。但是,狄德罗作为启蒙运动思想家,并不甘愿作自然的追随者,所以他又认为艺术真实既不应违背自然真实,又不等于自然真实,艺术真实必须符合艺术家的理想,符合他所虚构的关系。在狄德罗看来,美不是一种物质,物质可以离开人而存在,美只有在人的一定关系中才能产生并存在。人是实际活的产物,同时人更是其实践活动的主体。因此,人对美的创造具有能动的意义。这是狄德罗从造型艺术的领域摧毁封建主义审美趣味的一统天下、为新兴资产阶级审美情趣奠定基石的壮举。因此,开掘狄德罗美学思想约宝库,对我们建立马克思主义造型艺术的美学理论有其切实的意义和价值。狄德罗认为艺术家面对的是具有社会性

5、质的自然,而不是无机界的自然。真正的自然是由人的行动、情感、善行、罪恶、创造和毁灭等人类社会事件构成的,而不是由山岩树木、人的肉体组织所构成的。不研究并深入了解前者而仅仅精于再现后者则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狄德罗强调画家不应只是注视孤立的人体和孤立的自然界。狄德罗一针见血地指出,由宫廷画师把持、到处充斥着贵族审美趣味的画院里的学习,只会使学生们看到不自然的、做作的、故意安排的姿态,把这些姿态再现到画布上就产生了绘画中的矫揉造作。矫揉造作是没落贵族的审美趣味,也是这个阶级的时代风格,从它身上看得出封建贵族的虚伪和渺小。因为在18世纪的法国,封建贵族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而新兴资产阶级则以全

6、人类利益总代表的身份活跃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中。贵族阶级已丧失了一切有价值有生命力的活动,充其量他们只会摆出一副自我陶醉的架式,而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市民阶级,却以各种各样的开拓方式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勃勃生气。狄德罗把贵族阶级摆的那副自我陶醉的架式称为“姿态”,而把市民阶级的开拓方式称为“动作”,认为“姿态是一回事,动作又是一回事。任何姿态都是虚伪而渺小的,任何动作都是美丽而真实的。”因此,有希望的造型艺术家都应该离开画院这个贩卖矫揉造作风格的铺子,到市民社会中去,观察民间的风俗人情,了解人世间的悲欢苦楚。只有从市民社会这个真实的自然中寻找艺术家挥动画笔、刻刀的契机,艺术家才能为人类创造出天才

7、的作品。法国著名肖像画家米歇尔梵洛是狄德罗的好朋友,他的油画狄德罗先生在狄德罗看来“实现了一位艺术家、一位优秀艺术家、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的友谊”尽管如此,还是明确指出此画加进了画家许多善意的“补白”,违反了自然的真实,是一件失败的作品。“自然的真实”是:狄德罗具有高高的额头、灵活的眼睛、脸部棱角分明、有着完全属于古代演说家气质的头、天真的程度接近于古人的憨厚和土气,而决非一个面带笑容、具有女性般矫媚之态而风流自许的男性。米歇尔 梵洛未能尊重自然再现狄德罗思想斗士的风采,而是从个人情谊和臆想出发,造出了一个“国务秘书”的媚态,在这一形象中,画家那主观的善意扼杀了他的才华。综上所述,可以非常清晰地看

8、到,狄德罗绘画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美在自然”。狄德罗的“自然”不是卢梭追求的那种归真返朴的自然,而是浸透着丰富社会内容、充满着道德意识的社会现实。强调“美在自然”,主张真实地再现自然从而创造艺术美,是狄德罗启蒙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法国18世纪以“ 启迪蒙昧、张扬理性”为基本任务的启蒙运动不可或缺的部分。启蒙思想家自觉地意识到,艺术美来自于人世生活,但当它一经形成就变得神圣了,就会长久地对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生活乃至物质创造产生日渐深刻的影响。每一个普通的人,每一件日常生活的小事都为灿烂辉煌的艺术提供了素材,但当伟大的艺术品一经问世,人们会惊愕地望着它发出感叹和赞美,在心灵受到撼动的同时,人们

9、的意识便张开高飞的双翼向理性的山峰攀越。狄德罗还指出,艺术家在想象活动中,还常常处于一种情感激发和灵感来潮的状态,从而又一个侧面揭示了艺术想象的情感性特征。狄德罗写道:与一般的生存、思维、工作和活动方式不同,艺术家的创作活动是热情奔放的,艺术想象的过程常常伴随着灵感来临的状态。在这个时候,艺术家处于“神游物外”甚至“似醉似迷”之中,“完全接受艺术的支配。”在他看来,拉斐尔、加拉雪等都是富有情感的大师,他们的艺术杰作产生于“强健的想象力中”。绘画同其他艺术一样,有其规则和程式。绘画的技巧和程式是历代画家辛勤劳动的结晶,是造型艺术领域中值得珍视的财富。但是,这些财富与审美创作的关系仅仅是既成基础和

10、创新发展的关系,在前人创造的技巧和程式的基础上,艺术家大胆创造,朝着新的更高的审美境界攀登,创造出新的技巧和程式,从而大大推动了造型艺术领域中审美创造的发展。这就使既成的技巧和程式获得了积极的价值。如果把既成的技巧和程式看做教条或樊篱,谨守次序而不敢越雷池一步,那就使艺术创作陷入陈陈相因,新的技巧和程式不能产生,既成的技巧和程式的价值和意义也被彻底否定了。狄德罗称那些视既成技巧和程式为天条的画家为艺术创作中的奴才,认为这些人的作品几乎都猜得出来。传统和革新的矛盾也是对立统一的。任何艺术家都离不开传统,因为他们必须时时刻刻面对社会生活,面对五颜六色的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特征总是制约着他的审

11、美创造。但是,由于艺术家是用自己的眼睛看自然,看待各种传统,所以他不是自然的复写者,更不是传统的奴隶。天才的画家在再现自然或社会生活时已经更新了自然或社会生活的内容。审美创作来自传统,但它本身已经开拓出一片新的境地,象凡尔奈和沙尔丹的创作那样:得到优良传统的哺育,又熟练地掌握了技巧,但缺乏深邃的道德感和高远的理想,则是艺术家的重大缺憾。天才画家把自己的道德感和理想的内容深深积淀在具体作品中,使观众从有限的画布上既看到历史又看到未来,既看到传统又看到时代发展的新风。正如狄德罗对法国18世纪风景画家罗贝尔的深处有亮光的长廊所做的高度评价:“啊!多么美丽壮观的废墟!笔法刚中有柔,而且挥洒自如,信心十

12、足!”“ 废墟在我心里唤起的想法是伟大。万物都会死亡、湮灭,一切都会过去。只有世界永在,只有时间长存。我们这个世界多么古老! 我徜徉在两个永恒的时代之间。” 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包含着两重性: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既是传统的,又是革新的。审美创造两重性的对立统一使这一人类重要的创造活动生生不息,日渐完善。艺术家负有重大的道德使命,他的任务是推动人类心灵的发展,完善人类心灵的发展。对这一使命及任务,艺术家必须自觉地意识到并在艺术创作中自觉地将其实现。这就要求艺术家必须怀着激情、热情来进行审美创造。“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狄德罗也十分清楚地意识到画家的热情对其审美创

13、造的意义,他恳切地指出:画家须有充沛的热情方能创造出艺术杰作,“画家缺乏热情,决创造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狄德罗的这一看法实际上是在强调审美创造中主体的个性特点和情感态度的作用问题。明确创造主体的个性特点和情感态度在创作中的价值和意义,对于深入理解审美创造的“动力”问题是非常必要的。今天,我们所进行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比狄德罗的事业更加辉煌,更加壮丽的日出。狄德罗的艺术美学论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想象,这是人类创造力的天赋,是极其宝贵的品质。思想解放、社会变革的时代是需要想象、激发想象的时代。大胆想象,不囿旧说,变革传统观念是一切革命的阶级和革命者的精神状态,也是无产阶级和马

14、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品格,也更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所必需。结论狄德罗为完成启蒙任务,非常重视造型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故此,他在深入研究造型艺术的创造规律性和鉴赏规律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造型艺术创造的两个具有本质意义的问题: “美在自然”和审美创造的能动性中介是拥有社会个体性的艺术家。在这里,前者揭示了造型艺术的创造源泉问题,指明优秀的绘画和雕塑都深深浸含着广泛的社会可能性和社会现实性。而后者则揭示了审美创造的特殊规律问题,即艺术创造的社会可能性、现实性向社会必然性升华的中介必须是社会个体性,而不是通过概念的逻辑推演。艺术家是艺术审美创造的能动性中介,并且是充分必要的中介,舍此,便彻底否定了

15、人类审美创造这种特殊活动。狄德罗把社会个体性(艺术家的能力和本性)作为社会可能性、现实性向社会必然性升华的中介,这一思想是符合审美活动的规律的、并且是极其深刻的。因为审美创造活动不能缺失社会个体性这个能动的中间环,同样,审美鉴赏活动也不能没有社会个体性这个中间环,康德提出的美感(鉴赏判断)的普遍可传达性才不会成为一句空泛的话。注释:狄德罗:美之根源及性质哲学的研究文艺理论译丛1958年第1期, 第2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 狄德罗:1767年沙龙随笔狄德罗:狄德罗美学论文选狄德罗:绘画论, 文艺理论译丛、1958年第1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画论,狄德罗美学诊丈选参考文献:1、恩格斯: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2、帕斯卡尔思想录3、汪中述学左氏春秋释疑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5、【美】杜维明说,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1期6、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7、西方文论选上卷8、狄德罗:论戏剧艺术、文艺理论译丛1958年第1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