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餐盒问题多——学生餐盒卫生情况调查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0446101 上传时间:2021-10-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小餐盒问题多——学生餐盒卫生情况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小餐盒问题多——学生餐盒卫生情况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小餐盒问题多——学生餐盒卫生情况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小小餐盒问题多——学生餐盒卫生情况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小餐盒问题多——学生餐盒卫生情况调查(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小餐盒问题多学生餐盒卫生情况调查研究论证1. 选题原因及意义 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威胁,比如,用餐不卫生。全球范围内,因此而患病的例子屡见不鲜,其中餐具不卫生也是原因之一。在我国农村地区,卫生意识与环境保护相对的较差,餐具问题可能更为突出。多数农村学校的餐具卫生问题更值得关注。而根据当前所能查到的文献来看,少有人对此进行研究,其实,小小餐盒蕴含的问题并不小。大多数学校设有学生食堂,由于条件所限,学生一般自带餐盒,饭后将其放置在食堂里。这中间就存在着安全隐患。一方面学生食堂的人流量相当大,每天数以千计的人进进出出,带有各种不同的细菌,其中不少细菌就属于致病细菌。有些致病细菌

2、进入人体后,大量繁殖可能改变人体肠道的PH值,导致炎症发生;一些厌氧菌在氧含量很低的情况下能释放毒素,这些毒素能够直接致癌。我们可以想象致病细菌落在学生使用的饭盒上被学生食入体内所产生的后果。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多数同学放学后匆匆忙忙奔到食堂,一顿狼吞虎咽后,随便冲洗一下饭盒,随意放置又去学习,这种情况下,餐盒的卫生情况可想可知。有些同学可能出现身体不适,其原因有可能与饭盒的卫生情况有关。其实,类似的现象不仅在学校,任何一处公共食堂都可能存在,所以我们课外小组针对这方面问题进行相关研究。根据我们科学实验的结果得出最佳的餐盒处理方法,首先将成果向全校师生普及,在小范围内得到应用,其次以区

3、为单位进行宣传,相信我们中学生自己的实验结晶必定会为人们提供帮助。作为中学生,我们有责任对所关注的餐盒问题进行多方面深层次的了解和研究,让我们的研究结果得到最终的普及,使身边的老师、家长及更多人得到相关的科学知识,防止因用餐而导致的疾病。“细节章显境界,境界决定成败”,如果从最为细小的事上做起,相信会大大减少因食物而引起的疾病发生。而我们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得出可靠的依据则更具有说服力。我们认为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不仅要学好课本上的知识,还要付出行动,学以致用,为身边的人,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2. 研究现状从查到的文献情况来看,虽然由于餐盒卫生情况导致疾病发生的报道屡屡发生,但中文

4、期刊有关于餐盒卫生情况的调查基本没有,而关于食品卫生的文献却数不胜数,说明公众已经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但对身边“小小餐盒”的问题关注度远远不够。3. 研究可行性分析由于本次调查从日常生活出发,前期实验设计所需要的条件不高,后期检测时需要无菌操作台、无菌水、加样枪、微生物菌落总数测试片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仪器设备与试剂,这这些条件我们无法在学校内完成。通过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相关实验室的联系以及与相关生物公司联系,解决了仪器设备和试剂问题。研究方案(一)实验目的研究学校学生餐盒的摆放、清洗方式以及餐盒的质地对餐盒内细菌数量的影响,找出菌落数最少的摆放方式、清洗方式以及相关的质地。倡导学生正确选择和使

5、用餐盒。(二)实验器材不锈钢餐盒22个、塑料餐盒3个、微生物菌落总数快速测试片25片、无菌操作台、高压无菌水500ml、容积为20ml的注射器、容积为1ml的加样枪、恒温培养箱。(三)实验步骤1预调查利用课余时间,调查小组对全体学生餐盒的放置情况,洗涤方式以及餐盒的质地情况进行调查。2.饭盒处理(1)二十五个餐盒分成五组并分别编号,为减少实验误差,每组做五个重复。A5A1A3A2A4A组:放入塑料袋中,放置与食堂餐桌上;B5B4B3B1B2B组:直接放在食堂的桌子上保存;C2C5C4C3C1C组:放入厨柜中保存;D5D2D4D3D1D组:直接放在食堂的桌子上保存;E3E2E1E5E4E组:直接

6、放在桌上保存说明:D组的餐盒为塑料餐盒,其余四组为不锈钢餐盒。E组餐盒使用洗涤灵和洗碗布清洗,其余四组只用水和手洗。 A、B、C三组保证清洗方式与质地一样,探究摆放方式对卫生的影响。 B、D两组保证摆放方式和清洗方式一样,探究质地对卫生的影响。 E、B两组保证摆放方式与质地一样,探究清洗方法对卫生的影响。 (2)12小时后将所有餐盒分别装入保鲜膜中,保持温度。2.菌落检测(1)将餐盒从保鲜膜中打开,整个过程在无菌操作台上完成。(2)对每一组的每一个处理均用针管吸取20mL无菌水注入盆底,并摇晃均匀使每处都能接触无菌水。(3)用加样枪吸取1mL细菌液滴在菌落总数测试片上。(4)将测试片放入37的

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5)计算测试片上细菌总数。(四)实验日志: 11月,课外小组进行选题讨论,确定研究对象。 12月4日,进行前期调查,对全校食堂的餐盒进行调查,调查同学们的餐盒有多少种摆放、清洗方式以及餐盒质地情况。 12月6日,向同学们借了二十五个形状大小相似的餐盒。 12月8日,开始对餐盒进行分类处理。 12月9日,实验小组前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进行实验;同天下午,实验小组前往中科院会议室观看印度自然科学教授的演讲,做实验的同时感受科学的魅力。 12月11-15日,计算菌落数量,统计结果,撰写小论文; 12月14日,利用课间操时间,合同学校学生会卫生部对全体学生进行现场的有关

8、于餐盒卫生情况以及保持餐盒良好卫生的最佳处理的宣传。研究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不断提高,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学校,由于条件所限,大多数的同学都自带餐盒在学校食堂就餐,对于餐盒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但对于不同处理下的餐盒卫生情况如何,很少有人注意。我们实验小组对我们学校-北京市大兴区第一中学的学生自带的餐盒卫生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预调查的结果,我们获得了学校学生对餐盒的不同处理方法。我们严格按照学生的餐盒处理方法,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重点探讨了餐盒的不同放置方式,不同的餐盒质地,以及不同的餐盒清洗方式下的餐盒的卫生情况。结果表明,与原来所认为的放在塑料袋中的餐盒应该最卫

9、生的想法并不完全正确,如果长期使用一个塑料袋不加更换与清洗的话,放于塑料袋中是最不合适的做法。塑料餐盒菌落生长量远大于不锈钢餐盒,使用洗碗布更能彻底清洗餐盒。我们的建议是:最好使用不锈钢餐盒,用洗碗布彻底清洗之后,放置于干净的橱柜中,如果橱柜数量有限,直接放置在餐桌上的选择也优于放置于不干净的塑料袋中。关键词:中学生 餐盒 微生物 塑料袋1前言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威胁,用餐不卫生是引发疾病的可能原因之一。全球范围内,因此而患病的例子屡见不鲜,究其原因,餐具不卫生是原因之一。在我国农村地区,卫生意识与环境保护相对较差,餐具问题可能更为突出,从学校这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也很值得

10、关注。在我国农村地区或部分城区初高中学生每天必不可少的就是去食堂用餐,在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亿万种细菌,它们会落到餐具上,若在不经意间被人食入很可能引发疾病。大多数学校的学生食堂由于条件所限,都是学生自带餐盒,饭后将其放置在食堂里。这中间就存在着安全隐患,一方面学生食堂的人流量相当大,每天数以千计的人进进出出,带有各种不同的细菌,这其中可能不少细菌就属于致病细菌;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多数同学放学后匆匆忙忙奔到食堂,一顿狼吞虎咽后,随便冲洗一下饭盒,放置起来便又去学习,餐盒的清洗不彻底或者放置方式不科学使得细菌在餐盒内大量繁殖,因此餐盒很可能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对于餐盒盒的问题很少

11、有人注意到,对于它们表面附着的细菌人们几乎并不在意,根据我们所查找的文献来看,很少有人对此进行研究,其实,小小餐盒蕴含的问题并不小。作为中学生,我们有责任关注并切实地对有关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多方面深层次的了解和研究,并且使之得到最终的普及,使身边的老师、家长及更多人群得到相关的科学知识,防止因用餐而导致的疾病。人常说“细节章显境界,境界决定成败”,如果可以从最为细小的事上做起,相信会大大减少因食物而引起的发病率。本次研究中我们选择了菌落总数作为研究指标,这个指标是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检测指标之一(赵丹宇2003),因此具有很强的说服力。2研究方法 2.1 实验材料由于学校条件有限,我们无法自制培养基

12、进行微生物培养,因此选择使用北京兰伯瑞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微生物菌落测试片来测试餐盒中的细菌总数,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相比较传统的平板培养法,这种测试片测试迅速,操作简单,结果可信(吕朝阳等2006)。2.1预调查利用课余时间,调查小组对全体学生餐盒的放置情况,洗涤方式以及餐盒的质地情况进行调查。2.2餐盒处理根据预调查的结果,将餐盒按照学生常用的方法进行处理。(1)二十五个餐盒分成五组,每组做五个重复,编号。A组,清洗后放置于常用的保存餐盒塑料袋中,编号为A1至A5; B组清洗后直接放置在食堂的餐桌上,编号为B1至B5;C组清洗后直接放置于食堂的橱柜里,编号为C1至C5;D组为塑料餐盒

13、,清洗后直接放置于食堂的餐桌上,编号为D1至D5;E组另用洗涤灵和洗碗布清洗一遍,直接放置于食堂的餐桌上,编号为E1至E5说明:D组的三个餐盒为塑料餐盒,其余四组为不锈钢餐盒。E组餐盒使用洗涤灵和洗碗布清洗,其余四组只用水和手洗。 A、B、C三组保证清洗方式与质地一样,探究摆放方式对卫生的影响。 B、D两组保证摆放方式和清洗方式一样,探究质地对卫生的影响。 E、B两组保证摆放方式与质地一样,探究清洗方法对卫生的影响。(2)放置12小时后将所有餐盒分别装入保鲜膜中,保持温度。2.3菌落检测(1)将餐盒从保鲜膜中打开,整个过程在无菌操作台上完成。(2)对每一组的每一个处理均用针管吸取20mL无菌水

14、注入盆底,并摇晃均匀使每处都能接触无菌水。(3)用加样枪吸取1mL细菌液滴在菌落总数测试片上。(4)将测试片放入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5)计算测试片上细菌总数。3研究结果3.1 预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约有一半的同学在餐盒清洗后直接放置于塑料袋中然后置放于餐桌上,由于学校橱柜数量有限,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学生将餐盒放置于橱柜内,其余的约四分之一的餐盒不经任何保护直接放置于餐桌上。约有三分之一的同学使用塑料餐盒,三分之二的同学使用不锈钢餐盒。大部分同学尤其以男生为主,洗涤餐盒时直接用手冲洗,很少使用洗碗布,而女生同学中洗碗布的使用比例较高。3.2 不同处理的餐盒的菌落总数菌落总数实验结

15、果表明,放置方式中,从平均菌落数来看,橱柜较低,露天次之,最高的是塑料袋放置;从质地来看,塑料餐盒更容易滋生细菌;从清洗方式来看,洗碗布更能彻底清洁(表1)。 表(1)各处理菌落总数情况12345塑料袋内放置(A)4001800170700露天直接放置(B)63710橱柜内放置(C)370000塑料质地餐盒(D)15125550洗涤灵加洗碗布清洗(E)141004讨论以及建议卫生安全问题历来是国家有关部门重点关注的内容,除了食品安全外,餐具的使用卫生也很重要,有餐具的不卫生导致疾病的发生。鉴于此,我们试验小组大兴一中的餐盒卫生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下是对结果的详细讨论。1餐盒摆放位置的影响从前期的

16、讨论和调查来看,大家一致认为放在塑料袋中的餐盒应该最卫生,直接摆放在餐桌上最不卫生,多数人认为直接露天放置的餐盒不加任何保护,空气中的细菌和微生物很容易进入餐盒。但实验的结果恰恰相反,放在塑料袋中的菌落总数最多,放在橱柜中的菌落总数有多有少,而露天放置相对较为稳定,数量较少。我们认为可能如下几方面的原因造成该结果的出现。平时大多数同学在用餐时会将塑料袋敞口放置,塑料袋的使用时间都比较长,这样的塑料袋内可能会藏匿大量的细菌,而大多数同学清洗餐盒后不等餐盒干燥,直接将之放置于塑料袋内,这样餐盒始终保持潮湿状态,相对较高的湿度与温度可能更利于细菌的生长。而放置在餐桌上的餐盒可能因为冬季的室内较为干燥

17、,不太适合细菌的繁殖,因此菌落较少。因此建议同学们尽量不要把饭盒放在不干净的塑料袋中,应时常更换塑料袋,最好等餐盒干燥后再放进塑料袋中。放入橱柜的C组的大部分餐盒都比B组的菌落少,只有一个菌落较多,这可能与橱柜的卫生情况有关系,而我们在处理餐盒的时候由于橱柜的大小问题,每个橱柜只能放置一个饭盒。橱柜的卫生情况直接影响了餐盒的卫生情况,所以,建议习惯将饭盒放在橱柜的同学们,要经常清洗橱柜,保持橱柜的清洁。2 餐盒质地的影响我们的结果表明不锈钢餐盒的菌落总数少于塑料餐盒。这可能由于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除此外,有些餐盒中还加入了聚苯乙烯,这些成分易于和油脂结合,导致了塑料餐盒难以清洗,进而导致

18、餐盒中的菌落总数较多。建议同学们尽量使用不锈钢餐盒。3 清洗方式的影响使用洗碗布比直接用手清洗要清洁。用布擦拭可以触及餐盒的每一个角落,用手只能大体擦拭,洗碗布也可以轻松去除油渍、锅巴、铁锈以及顽固污渍,卫生清洁。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得知,用洗涤灵加洗碗布清洗饭盒是比较好的方法,而细菌在塑料饭盒中的生长好于不锈钢餐盒,放在干净的橱柜中要比直接放置在食堂的桌上更卫生,塑料袋中的细菌太多,不宜将饭盒直接放置不洁的塑料袋中。参考文献赵丹宇. 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指标设定上的国内外差异.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15(6):548-551.吕朝阳,方英,吕朝晖. 2006. 两种方法检测食品菌落总数的比较.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7(4):55-55.附:部分菌落图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