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2.浅析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0345301 上传时间:2021-10-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3532.浅析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3532.浅析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3532.浅析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3532.浅析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532.浅析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析如何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摘要】:如何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是所有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文章阐述了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性,然后具体分析怎样从提高团队凝聚力、照顾员工的兴趣、合理利用激励措施、制造适当的危机感、等几个方面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企业的高速发展。【关键词】:调动 积极性 凝聚力 兴趣 激励 危机感在现代以人为本的管理中,最重要的是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智慧和优势,为企业创造出最大的利润。因此,如何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所有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交通建设行业也不例外。作为一个常年野外作业、工作场所不固定、粗放式管理、工作环境对员工积极性影响较大的施工

2、单位,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尤为重要。真正的员工积极性是从他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和成就动机上得来的。因此,要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必须深入到员工的意识层面,具体来说,我认为可以从提高团队凝聚力、照顾员工的兴趣、合理利用激励措施、制造适当的危机感等几个方面重点考虑。1、 提高团队凝聚力项目部的员工中有不少根据需要从社会招聘的临时工,也有刚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总体以青年人居多,部分员工的奉献精神和工作责任心不足,过度强调个人利益,很容易从思想上把企业发展同自身利益的联系淡化,更多强调个人自身的发展,不安心踏踏实实工作,总感觉到企业对不起自己,很少想过自己应该为企业做点什么,忽视

3、了员工只有在企业发展中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问题。员工这种个人利益第一、没有使命感的心态,势必会导致形成缺少工作激情,上班懒散,协调合作工作搞不好的局面。因此必须通过思想教育,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把大家凝聚起来,让一群散兵游勇改造成一支有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高效率的团队。要提高团队的凝聚力,首先要用理想和使命来鞭策员工。蒙牛的发展在很多人看来是个奇迹,但我不这么认为。蒙牛人是怀着“强乳兴农”的使命意识来做企业的,正是有了这个使命,才凝聚了管理团队,凝聚了员工,大家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克服了企业创业之初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超速成长的同时成为西部最大的造饭碗工程。我们建设单位的员工不是也可以怀着“筑路

4、兴国”的使命意识吗?有了使命感,就能忍受目前自己种种不快和逆境,而始终积极。其次,要有效沟通。沟通是领导发挥影响力的渠道,是员工反映问题的通道。有问题大家可以摆在桌面上谈,及时沟通,及时解决问题。在工作中多碰头,多交流,倾听各方诉求,促成共识,凝聚力量,努力在解决思想矛盾、达成共识中追求和谐,确保员工的意见、建议能充分表达,确保公司的决策精神能准确、迅速传达到员工中去,尽快形成上下同心、众志成城的做事氛围。2、 照顾员工的兴趣 知人善任,用人所长,辅之以科学的激励方式和长效的教育培训这是用人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爱因斯坦曾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有了感情

5、和兴趣,就会全神贯注、如痴如醉地沉湎于其中,不仅吃苦受累在所不惜,而且常因此废寝忘食。因此,领导者在给下属任职、定岗和安排任务时,应尽可能照顾到员工的个人兴趣,使工作与兴趣、专长一致起来,使每个人能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中去,使每个人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那么在领导工作中,怎样处理好这个问题,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推进企业的发展呢?2.1要用心发现员工的兴趣。每个领导者要与下属融洽相处,细心观察和发现下属的兴趣,以作为考察和发现人才、培养和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2.2积极培养员工的兴趣。领导者虽然有责任把每个人都安排在最适宜施展才能的岗位上,但由于工作需要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并不能

6、使每个人的兴趣都得到满足。因此,上级应通过思想教育使员工以大局为重,服从安排的同时,还要培养对新岗位的感情,为其胜任新的工作提供方便,创造条件。事实证明,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干一行干久了,兴趣自然就产生了,并能做出成绩来。3、 合理利用激励措施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根据员工的需求,建立多层次、多种类的激励方式。并不断结合实际修正和完善激励机制,以适应企事业发展不同时期的特点和需求,真正体现出企业的管理者的初衷,从而达到进一步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并立足于市场竞争的不败之地的目的。3.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员工的需要主要为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其工作动机也主要受这两方面的影响。在激励的过程中必须

7、二者兼顾。当人们的生活水平都不太高时,物质激励可以使员工一时振奋,但当员工均在一个薪金平台上或生活水平很高的情况下,精神激励强使员工更加奋发向上。物质激励见效快,但维持时间短;精神激励见效慢,但维持时间长。要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起来,要使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互补充、相互渗透。人的物质需求是无止境的,要互补精神激励,通过丰富员工精神生活等方式,来稳定思想,使其产生责任感、义务感等。例如让员工参与到一些重要的讨论中来。这种做法能在精神上激励他们,并且表明领导很在乎他们的想法,当然这些时候他们也可能会提出好的主意。在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使其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需要得以满足也是必要的。3.2

8、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相结合。激励从方式上讲包括两类:一是对正确行为的肯定,即正向激励;二是对错误行为的否定,即负向激励。正向激励伴随着物质奖励、晋升职务、公开表扬、授予荣誉称号等;负向激励伴随着的是物质惩罚、公开批评、降级、处分等。这两种激励要保持适当的比例。原则上是正向的面要大,负向的面要小,这样有利于提高总体效果。正向激励是利用人们都想成为优胜者的心态,使更多的人成为优胜者。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优胜者时,他就会像优胜者那样表现自己的行为。而负向激励不仅可以对当事人起到教育作用,促使其改正错误,同时还对他人起到了警示的作用。让每一位员工明白:只有努力工作才能为自己带来想要的一切。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9、,最终让员工能自我激励,这就是管理者应做的。4、 制造适当的危机感实际上,创造工作中的危机感对企业和员工都不无好处。为什么?太过稳定,一般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稳定长久以来一直是员工的权利。如果员工认为企业“欠”他们的,没必要靠努力工作获得报酬,他们的效率就会降低。这不仅对企业造成损失,对个人也许贻害更深。如果对自己的工作不负责任,就不会去学习如何应对变化。那么,当变化不可避免时,他们就束手无策,坐以待毙。那么如何创造工作中的危机感呢?4.1建立科学的测评体系,进行绩效考核。每隔一段时间对员工的工作作出正式或非正式的评估,上级的及时的评价,对于员工来讲就像学生不断地得到考试成绩的回馈一样。

10、无论是认可、表扬,还是警醒、批评,都能对员工形成有效的促动。在没有考核制度或很少考核的单位,员工们会认为工作做好不做好一个样,照样拿一般多的工资奖金,还不如轻松地混日子,肯定不会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更严重的是,员工中这种混日子过的人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会打击其他员工的积极性,别人会以他为“榜样”,认为我辛苦工作跟他混混日子在收获上没区别,我何苦那么努力呢?因此,要严明考核制度,把积极努力的员工与浑水摸鱼的员工区别开来,该奖的奖,该罚的罚,让员工存在一定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对没能力不努力的员工绝不姑息养奸,一个人不努力事小,影响到整个集体的积极性事大。4.2赛马不相马。这是很多国内著名企业比如海

11、尔、联想所坚持的人才观。伯乐仅靠相马发家致富的时代也一去不返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目前,让公司各项目上的正式职工与外聘职工之间,老职工和新进员工之间都公平竞争,任人唯贤。这种“赛马”的人才机制可以带来多重的积极效果:一方面可以给正式职工、老职工带来一定的压力,刺激他们更加努力上进,保住自己在资格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可以在给外聘人员、新员工一定压力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和憧憬。外聘人员、新员工一般对自己的前途、未来不确定,缺少归属感、安全感,不一定能安下心来踏踏实实工作,如果公司能给予大家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势必会给大家带来归属感、稳定感,刺激大家更加上进,为公司的发展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智慧和优势。总之,要搞好工作,必须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要想方设法深入到员工的意识层面去调动积极性。“企业最大的浪费是人才智慧的浪费”,管理者应该帮助员工发掘出他们的智慧和潜力,让他们立足岗位、自我成才,最终推动企业的高速发展。参考文献1、总经理防止私营公司亏损倒闭的277条措施 王福振编著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9年版2、找对人 办对事 杨述奎 于一编著 新华出版社 2006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