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资料:八、专业建设、改革与管理的现状、目标、思路和措施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0305199 上传时间:2021-10-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文资料:八、专业建设、改革与管理的现状、目标、思路和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文资料:八、专业建设、改革与管理的现状、目标、思路和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文资料:八、专业建设、改革与管理的现状、目标、思路和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论文资料:八、专业建设、改革与管理的现状、目标、思路和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资料:八、专业建设、改革与管理的现状、目标、思路和措施(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八、专业建设、改革与管理的现状、目标、思路和措施1、专业建设的整体目标与思路(1)专业建设的整体目标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确立鲜明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培养基础好、实践能力强、应用复合型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正高职教师达30%,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占100%。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重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利用 35 年的时间建设成为国内领先、有一定影响的特色专业,并具备博士学位授权点条件的重点学科。每年争取到部省级项目 12 项,横向合作项目 1015 项,以科学研究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以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深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特色的定位研究,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加

2、强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专业建设的思路 以科研为突破口,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专业建设带动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做好重点实验室建设,为专业建设打好基础;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拓宽知识面,强化实践,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建立教学管理平台,规范教学管理,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为实现上述构想,拟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该学科的建设。学科内实行课题负责人制,在人员聘任、教学科研计划安排、建设经费使用等方面优先安排,并对本学科建设规划执行情况负相应责任。学科人员实行内外结合、专兼职结合、开放流动的运行机制。专兼职人员均实行

3、岗位聘任制、竞争上岗,不同岗位的报酬拉开档次,优劳优酬。利用本学科自身人才、技术、信息、仪器设备优势,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通过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研究、技术入股等方式,加强产学研合作。为鼓励产学研合作,增强本学科自我发展能力,学院对本学科与企业共建的研发中心,将无偿提供用房,鼓励本学科、企业、科研单位人才的互聘与交流,向上级部门优先申报本学科与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到企业兼职的本学科人员,在职称评定聘任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对企业投入本学科实验室基础条件建设资金、研究开发经费完全由本学科掌握使用;本学科与企业合作过程中产生的科研成果,其转化或技术入股收益,学院将采取特殊优惠政策鼓励本学

4、科。加大投入,优先购置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满足教学科研需要,在主要研究方向上居省内领先水平。2、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效果与进一步修改调整的打算及理由生物工程专业本身就是一个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它包含的基础非常广泛,涉及到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学、化工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近几年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有一定的外语水平,有很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能较好地掌握生物工程某一方面技术而且在其他方面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在本学科及其相关学科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本专业培养方案以“学分制”为重点,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和选修课的比例。

5、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完全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满足了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调整和改革。 从为山东省经济建设服务和生物工程学科的发展出发,围绕培养创新、实用型人才这个主线,深化教学改革这个核心,进一步修改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思路是:在课程设置中,将过去专业纵深型课程体系改为横向复合型的课程体系,开辟边缘性、交叉性学科的综合性特色。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加强创造教学,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提高学生分析与解

6、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突出“专业+ 特色”的培养模式改革,强化能力与素质培养,增强人才的适应性。3、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1)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本专业有专任教师 32 名,其中教授 13名,副教授 17 名,高级职称占 94% ,35 岁以下教师硕博比达100%。(2)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到 2009 年,专任教师达 40 名,其中教授 15 名以上,45 岁以下教师90% 具有博士学位。按照年龄梯次进一步配备和优化学术队伍。加强学科专业的梯队建设,加强年轻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积极培养或引进高层次学术带头人2人以上,青年教师授课学生满意率达到95%以上。(3)师资队伍建

7、设的思路与措施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培养或引进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遵循开放、创新、精干、高效的原则,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建立起促进教学资源合理配置与开发利用和优秀人才成长的有效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做好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工作。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方案和量化考评体系,完善教师职务评聘制度,逐步实施岗位聘任制;优化学历、学缘结构,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优化年龄结构,科学合理的配置教师,完善

8、梯队结构,以保证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加大高水平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引进力度,加大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建立健全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积极性。每年选派12名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或攻读学位,每年引进23名博士研究生,使本专业教师学历逐步趋于合理。4、专项经费投入情况与计划(包括过去4年内和未来3年内拟专项投入经费的年份、建设项目和经费数额)根据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的需要,近几年更新了常规教学设备并购置了一部分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如全自动在线控制发酵罐、低温冷冻高速离心机、冷冻干燥仪、全自动发酵罐、CO2超临界萃取装置、厌氧培养箱、超微胶体磨、高效液相色谱仪等。为增强本学科自我发展能力,学

9、院对本学科与企业共建的研发中心,将无偿提供用房,并投入不低于420万元的启动费;对企业投入本学科实验室基础条件建设资金、研究开发经费完全由本学科掌握使用;本学科与企业合作过程中产生的科研成果,其转化或技术入股收益,学院将采取特殊优惠政策,增大本学科所得比例或在学院股份中拿出一定比例奖励本学科,用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加大投入,优先购置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满足教学科研需要,在主要研究方向上居国内领先水平。过去 4 年中已投入的经费合计 340 万元(除教学经费外): 2002年基础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引进、教学教改经费20万元。 2003年实验室设备改造、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引进、教学教

10、改经费120万元。 2004年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引进、教学教改经费50万元。 2005年新增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引进、教学教改经费150万元。 未来 3 年的经费预计800万元(除教学经费外): 2006年生物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建设 280万元 20062008年重点实验室建设经费 480 万元 20062008年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等40 万元5、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1) 现状本专业是应用型专业,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强,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也是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本专业一直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贯穿于培养全过程,同时注重对

11、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已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加强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强化校外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管理,确保生产实习的效果,完成了“提高生产实习质量的研究与实践”的教改项目;充分利用校内实习基地、开放实验室,安排一定数量的高年级同学参与基地管理、生产等工作,由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的实习和科研活动,探索了开放生物工程实验室的模式,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锻炼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利用原版教材,尝试了蛋白质工程的双语教学;毕业设计课题紧密结合实际,真实课题比率在50%以上,并进行了“本科毕业课题开展设计性论文的尝试”、“生物工程综合实验的改革”等

12、研究课题。目前正在进行省教育厅的“微生物学的教学研究”和“食品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及校级的“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 和“多媒体辅助实践教学的系统课件的开发”等教改项目。(2) 目标、思路与措施进一步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最大程度上保证毕业生动手能力强这一专业特色;强化英语、计算机教学,进一步研究如何加强双语教学、双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上,调整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把专业课进行合并与重组,缩减专业课的教学学时,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扩充任意选修课范围,着重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深入研究实践体系建设;实施“名师施教”,高级职称的

13、教师全部为本科生上课。选择 2 门以上的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建设1门省级精品课程,申报省教改工程立项12个,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1项。设立多媒体课件制作资助基金,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6、教材建设、教学设施建设(包括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图书资料等)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1)教材建设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近 5 年来,教师主编、参编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9部,使用近3年出版的教材比例为 65% 。在“十一五”期间,设立校教材基金,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编写特色教材,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教材编写的积极性,主编部省级规划教材2部,获省级教材奖励1项。重点抓好主干课程的教材建设,进一步

14、提高对使用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使用近三年出版新教材所占比例达到80%以上,使用原版教材、实行双语教学达到或超过20%,多媒体授课率达到100%。每年投入20万元以上用于购置专业图书、中外文专业学术期刊以及教学课件的开发等。(2)教学设施建设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本学科现设有中德啤酒中心、仪器中心、菌种保藏中心、生物化学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工艺实验室、生物分析实验室等,实验室总面积2800m2,根据教学、科研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需要,更新了常规教学设备并购置了一部分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如全自动在线控制发酵罐、低温冷冻高速离心机、冷冻干燥仪、全自动发酵罐、C

15、O2超临界萃取装置、厌氧培养箱、超微胶体磨等。拥有五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有89台,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200万元。实验室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健全。本科生的实验开出率达100%,一般仪器设备利用率超过95%。 目前具有校内微型啤酒生产线实习基地,并在校外建立了18处实习基地,如青岛啤酒集团、济南卢堡啤酒集团、燕京集团(曲阜)三孔啤酒有限公司、山东俚岛水产有限公司、山东百脉泉酒业有限公司、烟台啤酒朝日有限公司、山东西王集团、山东阜丰有限公司、济南趵突泉酒业有限公司等。该专业目前拥有图书5.68万册,中外文专业学术期刊52种。五年内,通过学校的投入和自筹资金,每年投入20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经费,购置先进

16、的技术装备、使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水平达到21世纪先进水平,使仪器设备总值达2000多万元。通过与企业的结合,加强产学研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本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同时建成校内生物工程技术中心(啤酒、葡萄酒、清酒、通用发酵、生物制药等校内实习基地)。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力量,教授、副教授、博士为本科生承担一定比例的实验教学。7、教学管理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1)教学管理现状我校教学管理采取校、院两级管理制度。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本科教学的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审定培养方案以及决策有关本科教学的重大改革和建设。教学管理主要人员有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教学秘

17、书等,其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人员相对稳定,素质高,服务意识强。教学管理人员普遍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以人为本,服务热情周到,注重管理育人,不断提高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受到师生的好评,2004年、2005年被学校评为“三育人先进集体”。成立了学院教学督导组,建立了教学质量和监控体系,严格执行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近几年教学管理与改革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承担省级教学管理与改革项目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发表教学改革研究方面的论文10篇。(2)教学管理的目标 进一步加强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制定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重视教学质量的过程管理。开展教学评估,制定相应的评估方案,组建评估

18、队伍。评估内容包括评教、评管、评学和单项评估。为增强评估的时效性,还要有与评估配套的保障机制及奖惩制度。该项考核不但考查评估的系列文件,还要考查评估的过程和效果。建立教学管理平台,规范教学管理、教学人员业务管理、教学研究与信息管理、教学设施管理等。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确定专人兼任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每学期召开 12 次全体会议,平时利用信函、电子邮件、邀请讲学等方式,及时向委员通报专业建设成果和存在问题,听取委员会意见,并在适当时机聘任校外委员为兼职教授,加强沟通,及时交流,充分发挥委员会的作用。 在现有与国内外大学、研究所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与相关院校合作办学,如

19、利用我院资源与兄弟院校联合办学,利用校外资源拓展办学思路,吸收企业资金建立生物工程技术中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8、项目建设的进程与时间安排(1)专业建设的整体目标规划完成计划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确立鲜明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培养基础好、实践能力强、应用复合型人才为总目标于2006.57年完成总体目标的规划。(2)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落实计划 该方案于2006年7月完成。(3)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完成计划2006年5月,引进博士教师10名,到 2009 年,专任教师达 40 名,其中教授 15 名以上,45 岁以下教师90% 具硕士(博士)学位。按照年龄梯次进一步配备和优

20、化学术队伍。加强学科专业的梯队建设,加强年轻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积极培养或引进高层次学术带头人2人以上。(4)专项经费投入完成计划2006年生物工程技术中心投入建设设备经费 280万元,土建经费210万元; 2006-2008年,山东省发酵工程重点学科建设投入经费 480 万元; 2006-2008年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等40 万元。(5)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完成计划2006年,完成“名师施教”,高级职称的教师全部为本科生上课任务。2006年下半年完成2 门以上双语教学课程。2007年完成建设1门省级精品课程,申报省教改工程立项2个。2008年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1项。2006年9月设立多媒体课件制作资助基金,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6)教材建设、教学设施建设目标实施计划2006年完成校内啤酒、葡萄酒、清酒、生物制药,现代发酵技术等的生产基地。2007年12月,完成校外实习基地30个,引进3名有工程实践能力的高学历的中青年实验教师。于2009年7月,通过学校的投入和自筹资金,使仪器设备总值达2000万元以上,实验室的建设、学科综合水平达到省内一流、国内先进。(7)教学管理目标实施计划配合教育部教学评估工作,于2006年12月完成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组建学院内教学评估体系,制定相应的评估方案,组建评估队伍。评估内容包括评教、评管、评学和单项评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