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学具运用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0210717 上传时间:2021-10-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学具运用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课堂学具运用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课堂学具运用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学具运用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学具运用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堂学具运用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江山市淤头小学数学课题组内容摘要:学具操作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使用频率很高的数学活动,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教师对学具的使用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往往是为操作而去操作,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性,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和谐的发展,基于此,我们便提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具运用有效性这样的一个课题,就此课题,本文从课堂教学中学具运用低效现象种种和学具运用有效性的策略两个方面总结了我们课题组近两年来的相关研究,并就下一步的研究,提出了我们的思考。关键词:学具 操作 低效 策略 调控一、 问题的提出1、 源于对当前小学数学

2、课堂教学现状的忧虑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中学具操作活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笔者在多次所参加的教学研讨活动中,学具操作活动已被认为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的重要一环。但是,是不是每一次学具操作活动都是必须的、恰当的、有效的呢?“不是的。”有的学具操作更注重形式,只求热闹,不求实效;有的限于学具准备工作麻烦,只注重教师的操作演示,而放弃组织学生操作活动;有的在学生的操作活动中纪律难以控制,出现放出去容易收回来难的现象;有的学生手是“动”起来了,却没有触及到自己的思维。2、 源于对“轻负担,高质量”课堂教学的思考“轻负高质”即要讲究实效,提高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如何

3、在四十分钟内增效益?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前课堂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行的数学教材中有许多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尤其是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只有教师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准确的使用学具,让学具操作直接地参与到学生的知识建构之中,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基于上述情况,我校成立了小学数学课堂学具运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组,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具运用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优化学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操作运用,使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思考,促进学生更轻松、愉快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 2、转变课堂教学过于

4、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构建一种积极、主动、自主的教学活动,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3、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使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营造课堂教学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一)小学数学课堂学具运用的种种低效现象1、学具操作成了课堂教学的点缀品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学具操作已被受广大教师青睐,几乎在每一堂课中都能看到学具操作的影子。曾经听过一位教师执教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课,教师先课件出

5、示:2001年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情景,然后出示获得金牌数前三名的国家:中国美国俄罗斯54枚21枚14枚接着让学生思考: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1: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生2:俄罗斯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生3: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师:你能根据前面的两个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吗?生:54-21= 54-14=师:你能拿出小棒摆一摆,并把计算过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吗?课就这样很顺利的上了下来,不仔细分析,课上得还不错,既有情境,又有操作,还有合作。但是,仔细一推敲,课中的小棒操作有必要吗?学生在已经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这节课完全可以借助口算引导到笔算,学生肯定能理解所学

6、的知识的。因此,这节课中没有必要进行小棒操作,如果对个别学困生指导时,学困生难以理解,可以用小棒加以辅助操作。在课后交流时,任课教师说:“本来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学生是比较容易学会的,无须用小棒操作,但考虑到是教研课,不让学生操作一下课堂会变得无味,所以就”听了之后,我想,学具操作不是成了公开课、教研课的点缀品了吗?好像不操作一下,就不能体现“新课标”中的新理念。2、学具操作成了学生的模仿活动学具操作本来是学生独立的、自由探索的、发现新知的一个过程,但有的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学具操作的含义,在教学中经常自己演示,学生也模仿着操作,这样能真正起到学具操作的作用吗?曾听过一节三年级的“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

7、法”的课,教学片段如下:课件出示:48个桃子和2只猴子师问:根据以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平均每只猴子分到几个桃子?师:你会列式吗?生:482=师:尝试着算一算,和同桌交流一下是怎么算的?在交流算法时其中一位学生说可以用摆小棒的方法求得商,教师让全体学生摆小棒,学生不知为什么,没多少学生开始摆,教师就在实物投影下摆了一次给学生看,下面的学生也跟着摆起来。课后交流时,大家问任课教师:“你这样的学具操作活动有效吗?不是成了学生的模仿活动了吗?”3、学具操作使课堂杂乱无章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我控制力差,课堂中一些学具常常会吸引他们不停的玩,有时还会出现争夺学具的现象,导致课堂杂乱无章

8、。曾听过一节一年级的认识物体的试教课,执教的教师让孩子们带来了许多东西:如火柴盒、牙膏盒、球、魔方、饮料罐等,以便让学生通过动口、动脑、动手,合作交流等形式,摸索物体的基本特征。但是,没想到一上课就听到“叮叮当当、扑通扑通”的声音,原来是孩子们的学具没管理好掉到地上去了。往后面一看还有两个小男孩在互相抢学具呢,弄得一堂课不是这种声音,就是那种声音,使整个课堂变得杂乱无章,任课教师尴尬得不知如何是好。4、学具操作后无反馈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对学具的操作可以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通过学生的演示反馈和语言反馈获得大量的信息,这对于恰当的评价学生、调整教学的步骤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很多的课堂教学中,教

9、师往往对操作形式、操作过程非常关注,而忽视了最重要的反馈环节。其实,通过学生的反馈,对操作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从中能得到大量的信息,再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的点拨,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的语言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具运用有效性的策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的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过度,同时伴有一定的直观动作的思维。学具的操作就是把枯燥的、富有逻辑性的数学知识分解成可以操作的活动,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探究、分析、总结,接受各种数学信息,使数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内化。可以说:在新课程标准下实施的数学课

10、堂教学进行学具操作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们对如何优化学具操作进行了研究。1、 给学具操作制订恰当的目标我们上每一节课都要精心制订教学目标,那么每一次学具操作也应有其操作目标,没有目标的操作就会没有价值,没有生命力。因此,我们在设计每一次学具操作时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能泛泛而做,为操作而操作。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我设计了如下操作目标:从学生多种不同拿小棒的方法中总结出最佳的方法,推导出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法。教学“33-7=”时,我先让学生拿出33根小棒(3捆,每捆10根,加上3根散的)要学生试着从里面拿走7根,想一想该怎么拿?学生发现从散的3根中减去7根是不够的,学生就

11、通过动手操作得出了三种不同的拿法:(1)将3捆小棒全部打开为30根,与散的3根合起来是33根,从33根中直接拿走7根,剩下26根。(2)从3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从10根中直接拿走7根,剩下的3根和剩下的2捆加3根合起来是26根。(3)从3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再加散的3根是13根,从13根中拿走7根剩下6根,最后与2捆合起来是26根。随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再让学生分别将自己怎么拿的过程和结论有序而完整的讲述出来,然后请全班同学评议哪种方法好。教学时,课堂教学气氛非常热烈,学生交流了自己和别人不同的观点。最后,由教师将大家认为比较好的算法再示范一遍,引导学生说出算理,推导出两位数减一位

12、数退位减法的具体算法。在学生的作业练习中可以看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假如这些知识点只通过教师的讲述和演示是不可能让孩子们印象如此深刻的。因此,教师在设计一个操作活动时必须有明确的操作目标,围绕一个知识点进行设计,并且要看通过这个操作能否得出这节课所需要的结果。2、合理的选择学具操作的策略在确定了一个操作活动后,教师要结合操作内容分析操作的难易程度,从而选择相应的学具操作策略。首先是学具的选择,在各种课堂教学的研讨课中,很多执教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各种各样、色彩鲜艳的学具,当这些学具从神秘的盒中或信封中拿出时,学生们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但是我们仔细观察却发现学具并没有很有效地帮助孩子学

13、好数学知识,反而在不同的程度上起了负作用,这些学具只充当了教学的装饰品而已。因此,我们教师要结合教学知识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恰当的学具,使学具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如:在教一年级学生认识100以内数时,可以让孩子们准备好小棒、黄豆或玉米等小东西,让学生带起来方便,也可以用来有效的操作。对于高年级孩子的学具更注重学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如在认识圆柱时,可让学生准备好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纸等学具。其次,教师要选择合理的操作策略。教师确定的操作策略要与教材的教学要求相吻合。例如教学第三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一开始,我首先以山羊公公把8个萝卜平均分给4只小白兔的故事来揭示课题,我边讲故

14、事边在实物投影下操作演示:先把8个萝卜一个一个地分给4只小兔,第一次分完,接着把剩下的萝卜再一个一个地分给这4只小兔,分完后揭示“平均分”这个概念,接着在教学“例1”时,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分桃。学生进行模仿操作后,在“例2”的教学中,再让几位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磁性黑板上操作,针对学生操作中的出现的错误进行集体纠正通过这样的操作,可以分散教学中“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教学难点,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学具操作形式上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选择独立完成、同桌合作完成和小组合作完成等多种操作方式。3、对学具操作过程实施调控学具操作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为使课堂教学中学具的操作更好地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

15、解和掌握,克服盲目操作,教师要对学具的操作过程进行全面的、有效的调控,使学生思维有目标,操作有方向,准确全面地认识和掌握新知识。因此,教师在学具操作前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1)操作什么东西;(2)怎样进行操作;(3)操作的具体数量是多少。如教学北师大版第二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时,我要求学生用苹果图和梨图进行比多少。操作时,我先要求学生在第一行摆10个苹果图,每个图之间空开一点;等学生摆完后,再提出摆第二行的要求:第二行摆梨图,从左往右摆6个,上行的苹果和下行的梨要一个一个对齐经过这样的调控,学生操作有序,过程清晰,目的明确,可以避免操作时出现五花八门的现象。操作的图形整体美

16、观,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为学生清晰地抽象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4、对学具操作结果进行反馈学具操作不是为活跃课堂的气氛而设计的,而是要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学生在操作结束时,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对操作结果进行认真的总结,准确的归纳,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实现具体动作思维逐步到抽象逻辑思维的飞跃。如:我在“倍的认识”一课中设计了让学生摆小圆片,在白纸上将8个小圆片摆成两行,学生摆的结果各不相同。这时,反馈环节是重点,我设计了让3个学生上台在磁性黑板边摆边介绍自己的摆法。生1:我第1行摆了

17、1个,另1行摆了7个。师:以你第1行的1个为一份,第2行就是这样的几份呢?让这样摆的的学生圈一圈、想一想、说一说,引导学生感知倍的概念。然后让不同摆法的学生上台边摆边介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对“倍”的知识建立起直观的感受,从而逐步认识并理解“几个几也可以说成几的几倍”,同时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在学具操作反馈中,教师要注重反馈形式多样化,可以小组汇报反馈或个人反馈;可以用个人语言交流反馈和投影演示反馈或小组循环反馈等。学具操作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沟通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形象思维间的桥梁,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活动的探究,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四、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

18、法:努力把握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动态,扩大对外交流,及时调整研究步骤。2、实验研究法:按照随机原则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建立实验指标体系,定期进行测试,积极、妥善地收集各种数据,运用先进的统计手段对数据进行定量、定性的描述。 3、行动研究法:在平时的研究过程中,一方面对有关变量实施控制,一方面加强在自然进程中的观察,以便取得更为真实的材料。 4、个案研究法。在研究中,采用对特殊群体中的个体研究,通过跟踪、观察、分析得出客观的结论。另外还通过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实验方法的研究,使此项实验更规范、科学。五、研究成果 通过一年多来的研究,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与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加强对学

19、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已取得一定的效果,实验教师积极撰写的教学设计、数学日记、学具操作的案例、论文等一些研究成果,如课题组毛明慧老师执教的圆的周长一课在市教研活动中得到好评;毛明慧可能性的教学设计在学区交流;姜小红撰写的让计算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获市论文评比三等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自己实践动手操作的就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动手操作,在实践操作中启迪思维,通过手、脑、口的不断结合,学生的多种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学生在操作学具的时候,学习的兴趣比较高涨,小组合作与探究的能力也在平时的操作中有效形成,显而易见,学具操作的实效性也就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慢慢形成。六、今后我们要做的工作虽然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具运用有效性”研究中取得一些成绩,但是这一课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下一步,我们要从以下方面再作进一步地思考探究,以取得更大的成果。1、如何通过学具操作,让学生的思维扬帆起航?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研究、分析的问题。2、课堂上运用学具操作比较容易实施,如何将学具操作延伸到课外呢?3、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调查研究,加强理论分析,善于从分析研究中提升理念再进行研究。4、对课题的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时刻注意课题研究的延续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