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老师执教的《搭石》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0204460 上传时间:2021-10-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6.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评老师执教的《搭石》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评老师执教的《搭石》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评老师执教的《搭石》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评老师执教的《搭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老师执教的《搭石》(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中求“实” 文中寻“美” 评老师执教的搭石听王玲湘老师执教的搭石一课,简直就像跟随王老师共度了一段充盈着“美”,洋溢着“爱”的旅程。文本中那闪烁着的美好思想,散发出的融融暖意让我陶醉,作为这段旅程的导游王老师那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精湛的教学艺术更是让我徜徉在“美”和“爱”的旅程中流连忘返。真可谓“课终人散情未了”! 王老师的执教中令人激赏的地方很多,细细品味,以下两点尤为突出。一、着眼发展,巧妙引导凸显工具性当前的许多语文课堂轻工具性重人文性,在脱离语言文字理解的基础上生硬地感悟人文思想,将语文课上成了品德课。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总是显得步履匆匆,紧张忙碌,更谈不上语文基本能力的提高了。王老师执

2、教的这节课能着眼于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发展,巧妙引导,凸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1、字词理解落在实处。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的“脱鞋绾裤”这个词语时,王老师先让学生解释“绾”的意思,接着将文中的“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这句话分解开来,让学生齐声说出“人们出工时就必须脱鞋绾裤,收工时也必须脱鞋绾裤,赶集时需要脱鞋绾裤,访友时还必须脱鞋绾裤”这样在语境中让学生把这个词语理解了。在教学第三自然段一行人走搭石的句子时,对于“行”字的读音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上体育课“排成一行”和路上“行走着的人”两种情况来体会两个读音的用法。王老师还毫不避讳地给出了“绰”字的三种意思:宽,

3、不狭窄;宽裕,富裕;形容姿态柔美。而且问学生:“在人影绰绰中它是第几种意思呢?”“还有一个成语叫绰绰有余,这个绰又是什么意思?”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中不仅理解了词的意思,而且学到了理解词语的方法。王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第四自然段中的“伏”字时,利用课件让学生直观了解“伏”字造字法上的意义,汉字的演变过程。接着王老师模仿老人,让学生“伏”下身子去背,并通过师生之间的激情对话,学生对“伏”字意思自然就明白了。2、语言表达绽放异彩。王老师总是让学生在对文本有深入的体悟,达到语言与情感的共震后才去说。如在学习第三自然段一行人走搭石时,在教师由浅入深,层层剥笋式地引导后,学生诵读想象,学生充分领悟了文本所蕴含

4、的美。于是王老师问学生:“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孩子们把“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说成了一幅幅画。“我觉得那里的水清得可以看见水里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就漾趣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好看极了!”“我仿佛看见清清的溪水荡趣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一幅画一样。”孩子们一次次精彩的表达引领听者来到画前,走进画里。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教师又设计了拓展写话训练:假如 来走搭石, ;假如 来走搭石, ;假如 来走搭石, 。这种写话训练还给了学生真正的“磨刀石”,为学生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在这样的语文课上学生的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就会形成良性循环。课堂上学生的表

5、达“假如残疾人来走搭石,家乡的人们一定会脱鞋绾裤,小心翼翼地扶他过河。”不正是这种良性循环的体现吗?二、飘雪无痕,润物无声彰显人文性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在这节课教学中王老师运用飘雪无痕、润物无声的教学技艺让乡亲们那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犹如“无痕的雪花”飘入学生的心中,又如无声的细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1、品词析句中渗透。一篇文本中的重点词句犹如文本的魂,如果教师抓不住文本中的重点词句,那么就势必造成教师教学的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学生也只能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王老师执教中紧扣文本中的重点词句渗透“美”的教育。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老人

6、走搭石的句段以及“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伏”“理所当然”等重点词是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的抓手,也是学生感受乡亲们的美好品质的咀嚼品味点。在教学时王老师让同学们读课文的第二至四自然段,找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用波浪线画下来。学生迅速捕捉到第四自然段一行人走搭石的句子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王老师又问孩子们:“我们再看这两个句子,你从哪儿体会到美了?”学生抓住了“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教师引导学生在“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这样的配合读中体会到什么是“

7、协调有序”,这种没有人指挥的默契像“轻快的音乐”,“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仿佛在学生的眼前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卷。王老师教“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时, 引导学生由“话”变“画”,让学生在不断诵读中品味叠音词,悟出音律美,体会水光、人影两相和的美,进而体会到人情的美。再如王老师模仿老人,让学生“伏”下身子去背老人,师生之间激情对话,学生抓住这个“伏”字深深感受到了乡亲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实实在在学会了怎样做人。2、感情朗读中熏陶。读是语文课上最“语文”的教学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靠读;体察文中蕴含着的丰富情感靠读;表达学生的多元感悟靠读。在本节课中王老师就依托感情朗读这一最“语文”的

8、方法引导学生走进文中,在文本中体会,在文本中咀嚼,在文本中品味。课堂上千变万化的读贯穿始终。 “协调有序”一词的教学,教师用形式新颖的读让学生感受“抬起脚来”“紧跟上去”的默契,学生读起来错落有致,在读中感知文本,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美,让听者感到如诗如画,如一首轻快美妙的音乐在荡漾,在回旋。在读“每当上工、下工,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一段时,老师大胆创新,把这段话变为小诗形式呈现在大屏幕上,又一次给学生视角冲击与刺激,教师假设了多种情境引读,学生再次对本段有了全新的认识、感悟,只见景美,人更美,相互辉映,可谓美到了极致。王老师还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反复诵读。如:在学习老年人走搭石一句时,教师就创设了多种情境(1)当这位老人曾经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是(生读),因为(生读);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其他的人去(生读),因为(生读)。学生在读中感受到乡亲们的纯朴、互敬互助、尊老爱幼。王老师的这节课可以说是近乎完美,如果一定要说出一点不足,我想不足应该就是同一个问题,有很多同学积极地举起手来,而往往第一个同学就把问题答出来了,老师是不是应该考虑到其他同学回答问题的热情,即便有了比较理想的答案,也尽可能多让几位同学一吐为快,表达出自己的感悟。“品”浓浓赤子情 “悟”幽幽梅花魂 拳拳爱国心浓浓思乡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